安徽省泗县中学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docx
《安徽省泗县中学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泗县中学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泗县中学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安徽省泗县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a2+a3=a5B.a2·a3=a6C.(a2)3=a6D.a6÷a2=a3
2.下列各式中,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
B.
C.
D.
3.我们已经接触了很多代数恒等式,知道可以用一些硬纸片拼成的图形面积来解释一些代数恒等式.例如图①可以用来解释(a+b)2-(a-b)2=4ab.那么通过图②中阴影部分面积的计算验证了一个恒等式,此等式是( )
A.a2-b2=(a+b)(a-b)B.(a-b)2=a2-2ab+b2
C.(a+b)2=a2+2ab+b2D.(a-b)(a+2b)=a2+ab-b2
4.已知△ABC中,BC=6,AC=3,CP⊥AB,垂足为P,则CP的长可能是()
A.2B.4C.5D.7
5.如图,CD,CE,CF分别是△ABC的高、角平分线、中线,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
A.AB=2BFB.∠ACE=
∠ACB
C.AE=BED.CD⊥BE
6.如图,把一块直角形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如果∠1=35°,那么∠2是( )
A.65°B.55°C.60°D.35°
7.如图,下列能判定AB∥EF的条件有()
①∠B+∠BFE=180°;②∠1=∠2;③∠3=∠4;④∠B=∠5.
A.1个B.2个C.3个D.4个
8.如果某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7,第三边的长为偶数,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可以是( )
A.13B.14C.15D.16
9.图中的圆点是有规律地从里到外逐层排列的.设y为第n层(n为正整数)圆点的个数,则下列函数关系中正确的是( )
A.y=4n﹣4B.y=4nC.y=4n+4D.y=n2
10.如图,在
中,
,若有一动点
从
出发,沿
匀速运动,则
的长度
与时间
之间的关系用图像表示大致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1.已知(9n)2=38,则n=_____.
12.已知一个角的余角的度数是40°,那么这个角的补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_°.
13.若多项式x2﹣mx+1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_____.
14.如图,已知直线AB,CD,MN相交于O,若∠1=21°,∠2=47°,则∠3的度数为__________
15.2021年新春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科学家迅速展开科硏工作,因其小于可见光波长(400纳米~760纳米),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它.通过观察,其大小约为125纳米.用科学记数法可将数据125纳米(1米等于1000000000纳米)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米
16.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是线段BC、AD、CE的中点,且
,则
=_______cm2.
17.三角形中,一个内角α是另一个内角β的两倍时,我们称此三角形是“特征三角形”,其中α为“特征角”.如果一个“特征三角形”的“特征角”为102°,那么这个“特征三角形”的最小内角为___________.
18.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200km的A,B两地同时出发,它们离A地的距离s(km)随时间t(h)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
①甲车的平均速度为40km/h,②乙车行驶3h到达A地,稍作停留后返回B地,③经
h后,两车在途中相遇,④乙车返回B地的平均速度比去A地的平均速度大,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三、解答题
19.解下列各题:
(1)计算:
(2)计算:
(2a+5)(2a﹣5)﹣4a(a﹣2)
(3)用乘法公式计算:
20192-2018×2020
20.化简求值
,其中
,
21.如图,完成证明及理由
已知:
∠1=∠E,∠B=∠D
求证:
AB∥CD
证明:
∵∠1=∠E()
∴_______∥_______()
∴∠D+∠2=180°()
∵∠B=∠D()
∴∠_______+∠_______=180°()
∴AB∥CD()
22.如图,直线AB和CD交于点O,OE⊥CD,OD平分∠BOF,∠BOE=50°.
(1)求∠AOC的度数;
(2)求∠EOF的度数.
23.作图分析题
已知:
∠AOB,点P在OA上,请以P为顶点,PA为一边作∠APC=∠O(不写作法,但必须保留作图痕迹).
24.陈杰骑自行车去上学,当他以往常的速度骑了一段路时,忽然想起要买某本书,于是又折回到刚经过的一家书店,买到书后继续赶去学校.以下是他本次上学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关系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陈杰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
书店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
(2)陈杰在书店停留了多少分钟?
本次上学途中,陈杰一共行驶了多少米?
(3)在整个上学的途中哪个时间段陈杰骑车速度最快?
最快的速度是多少米?
(4)如果陈杰不买书,以往常的速度去学校,需要多少分钟?
本次上学比往常多用多少分钟?
参考答案
1.C
【分析】
根据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及除法法则进行逐一分析.
【详解】
解:
A、由于a2和a3不是同类项,故不能合并,故本选项错误;
B、a2·a3=a5,故本选项错误;
C、(a2)3=a6,故本选项正确;
D、a6÷a2=a4,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同底数幂的乘法与除法,合并同类项及幂的乘方法则,熟知以上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B
【分析】
原式各项利用平方差公式及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
【详解】
解:
A、
,故本选项错误;
B、
,故本选项正确;
C、
,故本选项错误;
D、
,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3.B
【解析】
图(4)中,
∵S正方形=a2-2b(a-b)-b2=a2-2ab+b2=(a-b)2,
∴(a-b)2=a2-2ab+b2.
故选B
4.A
【解析】
试题分析:
如图,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
PC<3,∴CP的长可能是2,故选A.
考点:
垂线段最短.
5.C
【详解】
试题分析:
∵CD,CE,CF分别是△ABC的高、角平分线、中线
∴CD⊥BE,∠ACE=
∠ACB,AB=2BF
故选D
考点:
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中线..
6.B
【分析】
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2=∠3,由∠1+∠3=90°,可得∠2=90°−∠1=55°.
【详解】
如图,
∵a∥b,
∴∠2=∠3,
∵∠1+∠3=90°,
∴∠1+∠2=90°,
∴∠2=90°﹣35°=55°.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7.C
【详解】
试题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分别进行判断即可.
解:
当∠B+∠BFE=180°,AB∥EF;当∠1=∠2时,DE∥BC;当∠3=∠4时,AB∥EF;当∠B=∠5时,AB∥EF.
故选C.
考点:
平行线的判定.
8.D
【分析】
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先确定第三边的范围,进而就可以求出第三边的长,从而求得三角形的周长.
【详解】
解:
设第三边为acm,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知,2<a<12.
由于第三边的长为偶数,
则a可以为4cm或6cm或8cm或10cm.
∴三角形的周长是5+7+4=16cm或5+7+6=18cm或5+7+8=20cm或5+7+10=22cm.
故选:
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要注意三角形形成的条件:
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当题目指代不明时,一定要分情况讨论,把符合条件的保留下来,不符合的舍去.
9.B
【详解】
试题解析:
由题图可知:
n=1时,圆点有4个,即y=4×1=4;
n=2时,圆点有8个,即y=4×2=8;
n=3时,圆点有12个,即y=4×3=12;
……
∴y=4n.
故选B.
10.D
【分析】
该题属于分段函数:
点P在边AC上时,s随t的增大而减小;当点P在边BC上时,s随t的增大而增大;当点P在线段BD上时,s随t的增大而减小;当点P在线段AD上时,s随t的增大而增大.
【详解】
解:
如图,过点C作CD⊥AB于点D.
∵在△ABC中,AC=BC,
∴AD=BD.
①点P在边AC上时,s随t的增大而减小.故A、B错误;
②当点P在边BC上时,s随t的增大而增大;
③当点P在线段BD上时,s随t的增大而减小,点P与点D重合时,s最小,但是不等于零.故C错误;
④当点P在线段AD上时,s随t的增大而增大.故D正确.
故选:
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用图象解决问题时,要理清图象的含义即会识图.
11.2
【分析】
先把9n化为32n,再根据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可得出4n=8,即可求得n的值.
【详解】
(9n)2=(32n)2=34n=38,
∴4n=8,
解得n=2.
【点睛】
此题考查幂的乘方,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
12.130
【分析】
根据一个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余角大90°得出补角为90°+40°,求出即可.
【详解】
∵一个角的余角的度数是40°,
∴这个角的补角的度数是90°+40°=130°,
故答案为130.
【点睛】
本题考查余角和补角,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余角和补角.
13.±2
【分析】
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即可求出m的值.
【详解】
解:
∵(x±1)2=x2±2x+1,
∴-m=±2,
∴m=±2
故答案为:
±2.
【点睛】
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14.112°
【分析】
已知∠1=21°,∠2=47°,可以求出∠COB的度数,而∠3与∠COB是对顶角,所以∠3的度数可求.
【详解】
解:
∵∠1=21°,∠2=47°,
∴∠COB=∠180°-21°-47°=112°,
∴∠3=112°.
故答案为:
112°.
【点睛】
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平角等于180°,是基础题,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5.
【分析】
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详解】
解:
∵125纳米=0.000000125,
数0.00000012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25×10-7.
故答案为:
1.25×10-7.
【点睛】
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16.5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解答.
【详解】
解:
∵点E是AD的中点,
∴S△ABE=
S△ABD,S△ACE=
S△ADC,
∴S△ABE+S△ACE=
S△ABC=
×20=10,
∵点F是CE的中点,
∴S△BEF=
S△BCE=
×10=5.
故答案为:
5.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主要利用了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原理为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17.27°
【分析】
根据已知一个内角α是另一个内角β的两倍得出β的度数,进而求出最小内角即可.
【详解】
解:
由题意得:
α=2β,α=102°,则β=51°,
180°-102°-51°=27°,
故答案为:
27°.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新定义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根据已知得出β的度数是解题关键.
18.①②③④
【分析】
观察函数图象得到甲从A到B两地行驶了5小时,然后根据速度公式可计算出甲的速度=40km/小时,可对①进行判断;观察函数图象可得到乙车从B地行驶3小时到达A地,稍作停留后6小时后返回B地,则可对②、④进行判断;先计算出乙的速度,再设两车相遇的时间为t小时,可得到(40+
)t=200,解得t=
,可对③进行判断.
【详解】
解:
①甲从A到B两地行驶了5小时,则甲的速度=
=40(km/小时),正确;
②乙车行驶3小时到达A地,稍作停留后6小时后返回B地,正确;
③乙的速度=
(km/小时),设两车相遇的时间为t小时,则(40+
)t=200,解得t=
,正确;
④乙车行驶3小时到达A地,由于稍作停留后6小时后返回B地,则返回B地没有用3小时,所以乙车返回B地的平均速度比去A地的平均速度要大,正确.
故答案为:
①②③④.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
学会看函数图象,从函数图象中获取有关信息.
19.
(1)-14;
(2)8a-25;(3)1
【分析】
(1)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结合积的乘方计算即可;
(2)先利用平方差公式和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展开,再合并同类相即可;
(3)由原式可得20192-(2019-1)×(2019+1),再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可得.
【详解】
解:
(1)原式=
=-14;
(2)原式=
=
;
(3)原式=20192-(2019-1)×(2019+1)
=
=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整式的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及乘法公式是关键.
20.
,-1
【分析】
利用乘法公式和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化简代数式,再将x和y代入即可.
【详解】
解:
原式=
,
将
,
代入,
原式=-1.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掌握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以及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1.见解析.
【分析】
根据∠1=∠E可判定AD∥BE,可得∠D和∠2为同旁内角互补;结合∠B=∠D,可推得∠2和∠B也互补,从而判定AB平行于CD.
【详解】
∵∠1=∠E(已知)
∴AD∥B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D(已知)
∴∠B+∠2=180°(等量替换)
∴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故答案为:
已知;AD;B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已知;∠B;∠2;等量替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点睛】
此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22.
(1)∠AOC=40°;
(2)∠EOF=130°
【分析】
(1)根据邻补角之和等于180°计算即可;
(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DOF的度数,计算即可.
【详解】
解:
(1)∵∠BOE=50°,∠COE=90°,
又∵AOC+∠COE+∠BOE=180°,
∴∠AOC=180°-50°-90°=40°;
(2)∵∠DOE=∠COE=90°,
∴∠BOD=90°-50°=40°,
∵OD平分∠BOF,
∴∠BOD=∠DOF=40°,
∴∠EOF=50°+40°+40°=130°.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掌握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之和等于180°是解题的关键.
23.答案见解析.
【分析】
以点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AOB的两边于两点;以点P为圆心,刚才的半径为半径,交射线PA于一点,以这点为圆心,∠AOB两边上两点的距离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一点,过这点作射线PC,∠APC就是所求的角.
【详解】
解:
如图即为所求:
24.
(1)1500米,900米;
(2)2700米;(3)450米/分;(4)6.5分钟.
【分析】
(1)根据函数图象的纵坐标,可得答案;
(2)根据函数图象的横坐标,可得到达书店时间,离开书店时间,根据有理数的减法,可得答案,根据函数图象的纵坐标,可得相应的路程,根据有理数的加法,可得答案;
(3)根据函数图象的纵坐标,可得路程,根据函数图象的横坐标,可得时间,根据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可得速度;
(4)根据路程、速度,即可得到时间.
【详解】
(1)陈杰家到学校的距离是1500米,书店到学校的距离是1500-600=900(米).
(2)陈杰在书店停留了12-8=4(分钟);
本次上学途中,陈杰一共行驶了1200+(1200-600)+(1500-600)=2700(米).
(3)在整个上学的途中12分钟到14分钟时段陈杰骑车速度最快,
最快的速度是(1500-600)÷(14-12)=450(米/分).
(4)陈杰以往常的速度去学校,需要1500÷(1200÷6)=7.5(分钟),
本次上学比往常多用14-7.5=6.5(分钟).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函数的图象解决实际问题,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就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问题的相应结论.需注意计算单位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