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制剂.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68939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酶制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酶制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酶制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酶制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酶制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酶制剂.docx

《酶制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酶制剂.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酶制剂.docx

酶制剂

酶制剂

第一章 绪论

1、酶、酶工程、酶活力、酶单位、比活力、固定化酶的酶结合率、固定化酶酶活力回收率、相对酶活力

酶:

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按其化学成分可分为两类P类、R类。

酶工程:

酶的生产和应用的技术过程。

酶活力:

也称酶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可用在一定条件下,它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速度表示。

酶单位:

特定条件下,要使酶反应达到某种速率所需要的酶量。

比活力:

特定一条件下,每mg酶所具有的酶活力单位,or单位数量的酶所具有的酶单位数。

固定化酶的酶结合率=(加入的酶总活力—未结合的酶活力)/加入的总酶活力*100%。

用来表示固定化酶的效率。

未结合的酶活力包括固定化后滤液和洗涤固定化酶的洗涤液中所含的酶活力之和。

固定化酶酶活力回收率=固定化酶的总活力与用于固定化酶的总活力的百分比。

相对酶活力:

具有相同酶量得固定化酶活力与游离酶活力的比值。

影响因素主要有:

载体结构、颗粒大小、底物分子量大小、酶结合率。

2、酶有哪些特性,怎样确定它的专一性?

答:

(1)特性:

①酶催化作用的专一性;②酶催化作用的效率高;③酶催化作用的条件温和。

(2)确定它的专一性:

(根据Km值)Vm[S]/(Km+[S])

选择底物——确定反应条件(最适PH、T)——确定Km——用其它可能物质进行测定——Km最小的底物为该酶的最适底物。

该酶对该种或该类物质是专一的。

3、辅酶物质和活化剂有哪些主要区别?

答:

(1)结构上:

辅酶一般是结构较为复杂的有机分子,其中绝大部分为B族维生素衍生物,活化剂则往往是一些简单的离子化合物。

(2)酶分子与辅酶之间一般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除去辅酶物质后,酶活性降低或消失而活化剂与酶之间没有严格的比例关系。

其作用主要是提高酶的催化活力,没有它,酶也有一定的催化能力。

活化剂的浓度一般为10的-5次方到10的-3次方M。

大于10-3M,还可能印制酶的活性。

(3)酶对辅酶物质的选择性高,辅酶物质以特定方式参与相应的反应,不能相互取代。

而酶对活性剂的选择一般不高。

相似的离子常课取代。

4、蛋白类酶的分类原则有哪些?

答:

(1)根据酶的催化作用类型将已知酶分为六类,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合酶、异构酶、连接酶(合成酶)

(2)在每一个大类中,再根据具体的酶反应(包括底物、化学键or集团的不同)进一步分成若干亚类,每一亚类中分为若干亚亚类,每一亚亚类中包含若干个具体的酶

(3)对每一种酶同时采用系统名和习

惯名两种命名系统

(4)用四个数字标记每一种酶使之有一系统编号

 

5、用动力学法测定酶活力时应注意哪些反应条件?

答:

(1)底物:

①底物种类的选择②选择适宜的底物浓度

(2)pH:

选择最适pH值

(3)T:

T对酶的影响有二,其一影响化学反应速度本身;影响酶的稳定性;其二,影响酶的构象和酶的催化制剂

(4)辅助因子:

在进行酶活力测定时,反应系统应满足酶对辅助因子的需要。

注意它们的专一性以及某些活化剂在高浓度时可能产生的抑制作用。

(5)空白与对照:

空白是指不加酶,不加底物或两者都加但酶预先失活的反应系统得到的测定结果。

对照则指用纯酶或标准酶制剂测得的结果。

6、为什么说用化学法生产酶不现实?

答:

原因有:

①要求作为单体底物的Aas、Neus纯度相当高,且Aas应为L-型立体结构;

②合成成本高,反应条件苛刻,收率低;

③只能合成那些化学结构非常清楚的酶。

第二章 BAC发酵产酶

1、用微生物发酵产酶时,对生产菌有何要求,酶发酵生产常用的有哪些微生物?

按照细胞、生长方式发酵可以分为哪类,各有哪有主要优缺点?

答:

(1)生产菌的要求:

①酶含量高,酶的性能符合应用需要;

②容易培养和管理,能利用廉价原料,发酵周期短;

③产酶性能稳定,不易变异退化,不易感染噬菌体,不随生产批次的改变而改变;

④酶易分离纯化,最好是产胞外酶的菌体;

⑤安全可靠,不是致病菌,与病原体无关,也不产毒,这一点对食品酶和药用酶尤为重要。

(2)常用的微生物:

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霉菌(黑曲霉、米曲霉、红曲霉、青酶、根酶、毛酶)、放线菌、链霉菌、酵母(啤酒酵母、假丝酵母)。

(3)发酵的分类及优缺点:

①固体培养发酵优缺点:

优点——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推广。

特别适应于霉菌类的培养。

菌丝体在这种培养基中能较好地伸展生长,产酶率也比较高。

缺点——无聊利用不完全,劳动量大,易染菌,生产周期长,不适用于胞内酶的生产。

②液体深沉发酵优缺点:

优点——物料利用率和产量高。

培养条件易控制,机械化程度高,技术管理较严,酶产量和质量高,产品回收率较好。

缺点——需一定的设备和技术条件,动力消耗较大。

③固定化细胞发酵优缺点:

优点——A生产能力强,固定化细胞的密度大,反应器的生产水平强度大,可提高生产能力;B稳定性好,可反复利用或连续使用较长时间,易于连续化,自动化生产;

C设备利用率高,细胞固定于载体上,流失减少,

可在高稀释率下连续发酵;D有利于产品分离纯化,发酵液中含菌体较少,提高了产品质量。

④固定化原生质体发酵

优点——使胞内酶可以生产,使细胞间质中的物质得以生产,稳定性好。

缺点——原生质体制备复杂,培养基要一定的渗透压,细胞壁会再生。

2、菌种活化和扩大培养的目的、方式、条件和时间各是怎样?

答:

(1)菌体活化

①方式:

一般为新鲜斜面培养基固体培养;②目的:

恢复Cell的生命活动能力;

③条件:

菌体生长的最佳条件;④时间:

一般至对数期,孢子则至成熟期

(2)扩大培养

①培养方式:

种子培养基N源丰富,C源相对贫乏,降低C/N比,以利于Cell分裂,尽量适应于产蛋白质,一般采用液体振荡培养;

②培养条件:

尽量满足细胞生长的需要,使细胞尽快长好;

③培养目的:

得到足够数量的优质细胞;

④培养时间:

不宜太长,一般至对数期,孢子则至成熟期,接入进行发酵的种子量,一般为发酵培养基总量的1%--10%。

3、发酵生产酶时,常用的C、N源分别是什么?

配制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无机盐的作用有哪些?

怎样往添加无机盐?

答:

(1)常用的C源:

最常用的是淀粉及水解物,如糊精、麦芽糖、G糖。

常用的N源:

有机氮:

豆饼粉、花生饼粉、蛋白胨、酵母膏、多肽。

(2)配制C源时应考虑的因素:

①原料的供应与价格;②酶生物合成的诱导作用和分解代谢物阻遏作用;③从Cell的营养角度选择C源。

配制N源时应考虑的因素:

①原料的来源与价格;②Cell的营养要求;③C/N比

(3)无机盐作用:

①提供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无机元素,参与细胞物质的组成,酶活性组成成分,酶活性剂。

②调节ph值,氧化还原电位及渗透压等。

(4)无机盐的添加方法;一般水和原料中含有,不需要另外添加,如添加,一般采用水溶性的盐溶液。

4、发酵产酶时为什么要调节pH,发酵过程中pH变化与培养基有何密切联系?

答:

1.调节ph值的作用:

(1)使发酵条件使用于生产酶;

(2)改变发酵液中各种酶之间的比例;有很多菌可以同时产多种酶,通过控制培养ph,可以改变多种酶之间的比例。

2.发酵过程中ph变化与培养基的关系:

A:

c/n高ph下降(NH4)2SO4为无机Nph下降;B.c/n底ph上升NaNO3为无机Nph上升

a,b改变显著

5、发酵产酶时生长因素有何作用?

常用的生长因素有哪些?

答:

作用:

(1)对细胞生长起调节作用,在产酶菌的培养过程中,如添加某种生长因子常使酶产量大大提高;

(2)作为辅基的构成成分影响酶的活性。

常用的生长因素物质:

玉米浆,酵母膏,麦芽浸液等

6、酶发酵生产时有哪些措施可以提高溶氧?

答:

1.调节通风量;2,,调节氧分压;3调节气液接触时间;4.调节气液接触面积;5.调节培养液的特性。

 

7、发酵生产酶时,有哪些措施可以提高酶的产量?

答:

(1).通过调节机制提高酶的产量1.添加诱导物;2降低阻遏物的浓度

(2).通过基因变化提高酶的产量1.基因突变后使酶产量提高的情况a.诱导型转为组成型b.阻遏型转为去阻遏型;2.基因重组

(3).其他提高酶产量法1.添加表面活性剂2.添加产酶促进剂。

8、酶生物合成就发酵动力学而言有哪些模型?

各有何特点,各模型的产酶动力学怎样描述?

答:

(1)同步合成型。

特点:

1.停滞期后段才开始产酶2.对数期酶大量合成3.稳定期酶合成停止,酶量最大4.酶的合成可以诱导,故除去诱导物以后酶合成停止,不受阻遏5.酶合成所对应的mRNA不稳定6.最佳采酶时期是稳定期初。

β=dde/dt=aux

(2)延续合成型。

特点1.酶在停滞期末,对数期初才开始合成2.对数期和稳定期酶大量合成3.稳定期后,酶合成不停止还继续,衰退期酶量最大4酶的合成可受诱导不受阻遏5.酶合成所对应的mRNA稳定6最佳采酶时期是衰退期。

De/dt=aux+βx

(3)中期合成型。

特点1.对数期中段产酶2对数期末酶量大量合成3.稳定期酶合成停止酶量最大4酶的合成受分解阻遏或反馈阻遏5酶的合成所对应的mRNA不稳定6最佳采酶时期为对数期末稳定期初β=0de/dt=aux

(4)滞后合成型。

特点1.稳定期才开始产酶2稳定期后酶合成不停止还继续3衰退期酶量最大4酶的合成受分解代谢阻遏5.酶合成所对应的mRNA稳定6最佳采酶时期是衰退期。

a=0De/dt=βx

9、固定化细胞发酵产酶时有何主要特点?

答:

1.提高产酶率2.可在高稀释率下连续发酵3.发酵稳定性好4。

基因工程菌的质粒稳定不易丢失,由于有载体保护5发酵周期短6.产品容易分离提纯7.可以最为单一的酶发挥作用也可以利用其他的复合酶完成一部分乃至整个发酵过程8适用于胞外酶等胞外产物的生产。

第三章 动、植物细胞发酵产酶

1,植物细胞发酵的特点有哪些?

答:

1、产率高。

使用稳定高产的植物细胞发酵,可明显提高天然产物的产率

2、生长周期短。

植物细胞的倍增时间为12至60h,发酵周期15——30天

3、易于管理。

减少劳动强度,可以工业化生产,不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影响

4、提高产品的质量

5、培养成本高,除了提供适当的C,N源,(C源蔗糖和无机盐)和无机盐之外,需添加调节因子之类的物质。

例如肌醇,尼克酸等,还要加入促进生长繁殖的物质,例如氨基酸核苷酸,维生素等

6、需光照且对剪切力敏感

 

2植物细胞发酵时培养基的配制应注意哪些?

答:

1、培养基植物细胞生长和发酵培养基与微生物有较大差异

a、大量的无机盐除K Ca外,还需 B,Mn,Zn等微量元素

b、需多种激素和维生素

c、N源为无机N

d、C源为蔗糖(一般情况下)

e、Fe盐(采用螯合铁)刺激剂和前体

f、常用的培养基用基本培养基(广泛用于植物细胞组织 原生质体培养)

2、T和PH温度一般为25 但其最适生长温度和最适发酵温度有差别,一般最适生长温度高于最适发酵温度,采用分段控制,最低不能<25 最高不能>35 PH一般为5-6,培养基一般控制在5,5左右

3、通风与搅拌  (溶氧的控制)在培养基中适宜的通风搅拌可以防止细胞之间的等凝但是由于其对剪切力敏感,不宜采用机械搅拌,可采用鼓塔式

4、 前体 

5 、刺激物

6、 光照

3、动物细胞发酵时,根据细胞的哪些来源可以采用哪些相应的培养方式?

答:

1、来自血液。

淋巴  肿瘤 杂交瘤细胞等非锚地依赖性细胞 采用悬浮培养

2、动物的特定组织或器官(用胰蛋白酶处理技术可得到悬浮的细胞)采用依附培养  (贴壁培养)如 微载体系统

3 、干细胞 采用依附培养或 悬浮培养

4、动物细胞发酵时培养基的配制应注意哪些?

 答:

 1、氨基酸

   2、维生素

3、无机盐

4、葡萄糖  但过多会产生乳酸

5、激素

6、生长因子 如表皮生长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第四章 En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1、酶的分离纯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怎样防止酶的变性失活?

答:

(1)注意的问题:

1、防止酶变性失活2、选择有效的纯化方法3、除去核酸

4、酶活性的测定贯穿纯化过程的始终5、每步提纯过程中,酶活性和纯度的精测仪的分辨率呈递增趋势

(2)防止变性失活:

1、除少数例外,所有操作均在常温条件下进行

2、条件不要过酸或过碱。

应避免调整pH时产生的局部酸碱过量

3、尽量减少泡沫的生成

4、防止重金属、有机溶剂、细菌污染及蛋白酶的分解。

2、写出丙酮破碎细胞提取酶的工艺流程?

答:

细胞分散---零度以下加入5至10倍丙酮---搅拌均匀---过滤---低温丙酮洗涤----过滤---低温干燥---研磨过筛---细胞干粉

 

3、酶的抽提有哪些方法,各适应什么蛋白?

抽提时应主要注意哪些因素?

答:

(1)适应方法:

1盐溶液的抽提(在低盐溶液中有较大溶解度的蛋白)2酸溶液抽提(碱性蛋白)3碱溶液抽提(酸性蛋白)4有机溶液的抽提(与脂质结合牢固或分子中含非极

性基团较多的蛋白)

(2)应注意问题:

1温度,多为0到4度2pH3抽提液体积4添加保护剂

3、盐析可分为哪两类?

影响盐析的因素有哪些?

答:

(1)分类:

可分为Ks分段盐析和β分段盐析

(2)因素:

1pH2盐3温度4蛋白质浓度5盐析操作

4、什么事阳离子交换剂,怎样将钠离子型的阳离子交换剂转为氢离子型的阳离子交换剂?

答:

(1)离子交换剂:

交换基与氢离子结合,与其他阳离子交换,含有这些基团的交换剂为阳离子交换剂。

(2)转化:

阳离子交换剂用氢氧化钠泡成钠离子型,阴离子交换剂用氯化氢泡成氯离子型----水洗至中性----上柱---洗脱和收集---再生

5、酶结晶分离时,有哪些主要因素影响其结晶?

答:

影响因素:

1酶的纯度2浓度3结晶的速度4晶核

6、就液体酶自制剂而言,有哪些方法可以稳定酶制剂?

答:

方法:

1低温2添加底物3添加SH-保护剂4其他(1添加某些低分子无机盐2某些活性剂3高分子化合物4有机溶剂5甲醛、苯甲酸、丙甲酚等,防防止细菌污染,抑菌剂)

 

第五章 酶分子修饰

1、酶分子修饰,金属离子置换修饰

答:

通过各种方法使酶结构发生某些改变,从而改变酶的某些特性和功能的过程

改变酶分子中所含金属离子使酶的特性和功能发生改变的方法

2、怎么样钙离子蛋白酶转变成为镁离子蛋白酶

答:

酶溶液加EDTA除去EDTA金属螯合物加入新的金属离子复原

3、何为酶的大分子结合修饰和作用

答:

利用水溶性大分子与酶结合使酶的空间构像发生变化从而改变酶的特性和功能

大分子修饰作用确定氨基酸残基的作用测定酶分子中某种氨基酸的数目

4影响蛋白质功能基反应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

微区极性是决定功能基解离状态

氢键效应天然蛋白质或它的离子通过氢键维持

静电效应影响侧链基因的值

位阻效应一般来说容易与修饰剂反应

5修饰剂反应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答:

选择吸附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吸附在低级性或高极性区

静电效应吸附到蛋白质表面带相反电荷

位阻效应蛋白质表面位置因素

6、酶分子侧链基团修饰时一般涉及蛋白质的那些功能基团

答:

P酶:

NH2COOHSH吲哚基=NH=CH=NH–S-CH3

R酶:

磷酸基核糖上的羟基羟基碱基上的氨基

7、变性诱导重建法修饰酶时其原理是什么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

答、

(1)原理:

蛋白质一级结构决定高级结构姑变性蛋白质可以形成新的构象

复性如自然条件下酶将折叠成新的特殊构象

(2)方法:

微扰诱导修饰交联

 

第六章 酶、细胞、原生质体固定化

1、何谓固定化酶,固定化

酶的制备原则有哪些?

根据用于结合的反应类型,酶的固定方法有哪些?

答:

固定化酶指限制在一定的空间进行催化反应的酶(载体是不溶性的)。

制备原则:

1必须保护催化活性和专一性,酶与载体的结合部位不能是活性部位,应尽量避免那些可能导致高级结构(有H健,疏水键或离子键等维持)破坏的条件。

条件应温和。

2应有最小的空间位阻,尽可能不阻碍酶与底物的接近,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3固定化的载体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不能因机械搅拌而破碎或脱落,以利于自动化连续化生产。

4与载体结合牢固,作为回收反复使用。

5酶有最大的稳定性且载体不与底物,产物或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

6成本低以利于工业化生产。

可分为非共价结合法(结晶法,分散法,物理吸附法,离子结合法),化学结合法(交联法,共价结合法),包埋法(微囊法,网格法)。

2、哪些载体可以用来吸附固定化酶,例出一种吸附固定酶的方法,试说明吸附法的优缺点。

答:

常用的载体:

无机吸附剂(皂土,硅胶,氧化铝,微孔玻璃),有机吸附剂(纤维素,胶原,赛珞玢,火棉胶)。

例如物理吸附法。

优缺点:

操作简单,条件温和可反复使用,酶和载体结合弱,易在不宜的pH,高盐浓度及高温条件下解脱吸附,且某些酶易发生吸附变性。

3、共价键结合固定酶时,理想的载体有哪些特点,常用的载体有哪些,理出两种活化载体的方法,试说明该固定方法的优缺点。

答:

理想载体的特点:

1较好的亲水膨润性,也有一定的亲水基,减少对酶的破坏。

2结构疏松,表面积大。

3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4带有在温和条件下与酶的侧链基团进行偶联的集团。

5没有或很少有非专一性吸附。

常用的载体1天然高分子衍生物:

纤维素,葡聚糖凝胶,琼脂糖等2合成的高聚物:

聚丙烯酰胺,多聚氨基酸3无机物:

玻璃,陶瓷等。

活法方法:

1溴化氢法2活法脂法。

优缺点:

操作简单,合成牢固,但反应条件剧烈,酶活力损失大,固定化颗粒小,但应尽可能降低交联剂浓度和反应时间,以提高固定化的活力,一般与包埋法连用。

4、例出一种包埋酶和菌体的方法,并画出简单的流程图。

答:

微囊包埋法

 

5、固定化酶较游离的酶而言活力,稳定性最适T,最适pH和底物特异性一般有何改变,为什么?

答:

对稳定性大多数情况下是升高的,最适T提高,最适pH(1用带负电载体,变高。

2用带正电载体,变低。

3用不带电的,不变)

6、何谓固定化细胞,简要理出两种微生物细胞固定的方法,是分析固定化微生物细胞存在的问题。

答:

固定化细胞是指被限制移动的细胞,即细胞受

到物化等因素约束或限制在一定的空间内但细胞仍保持其催化活性并具有被反复使用的活力。

直接固定法,包埋法。

存在问题:

1只适用于产胞外酶的菌体2一般只适用于小分子物质和活性物质3扩散限制增强,因为还增加了细胞壁的屏蔽。

4固定化细胞可能同时存在催化底物或产物发生分解或转化的反应。

5由于细菌本身的复杂性,形成的固定化细胞一般在稳定性和酶活性水平上较低6应用初期往往有些细胞成分渗出,影响产品质量。

 

第七章 酶的非水相催化

1、用于酶的非水催化反应的介质有哪些

含微量谁的有机溶剂与水混合的有机溶剂和水形成的体系水与有机物形成的两相或多相体系胶体与反胶体体系

2、有机介质中水对酶催化有哪些主要影响

答:

在有机溶剂中酶的催化活性与反应系统的密切相关系统含水量包括三部分即酶粉水合的结合水有机溶剂的自由水及固定载体和其他杂质的结合水其中与酶结合的结合水是影响酶的活性稳定性及专一性决定因素

3、有机介质中有机溶剂对酶结构和功能有哪些主要影响

答:

(1)对酶的动态影响有机溶剂可通过改变酶分子的动态移动及构象来影响酶活性但蛋白质活性酶的活性和溶剂介质常数三者之间无明显

(2)对酶结构影响由于酶与溶剂直接接触其分子的表面结构将有所变化尽管有机溶剂中整体结构及活动中心的结构都保持完整

(3)对酶活性中心的影响1减少整个活性中心的数目有机溶剂可以使酶脱水或去折叠减少活动中心的数目2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的结合位点当溶剂是非极性时这种影响会更明显而且溶剂分子能渗透入没的活性中心3降低酶活性中心的极性非极性溶剂渗入酶的活性中心后降低活性中心的极性增加没与底物的斥力

4、、何谓PH记忆在有机介质中怎么样选择有机溶剂?

怎么控制反应的PH

在有机溶剂中酶所处PH环境与酶的冻干或吸附剂载体上之前所用的PH值相同

综合考虑溶剂对酶的影响对底物的扩散和分配影响提出选择溶剂使最适的规律

(1)酶的PH记忆性故可通过调节干燥前所处的PH和离子强度在有机溶液中酶反应PH

(2)酶的冷冻干燥过程中PH状态任意发生变化一般导致酶的活性下降且与缓冲条件有关冷冻时要加入一定的冷冻保护剂

(3)PH记忆即可用有机缓冲液来调节反应的PH

第八章 蛋白酶

1、画出用黑曲霉537生产酸性蛋白酶时用盐析法提取酶的简单工艺流程

答:

(1)初酶:

——薄膜蒸发(40度)——产品

发酵液——过滤——

——用Hcl调pH至4.0以下——加(NH4)2SO4至55%,静置——去母液——40度烘

干——磨粉——产品

(2)纯酶:

初酶——渗透(pH=3)——过滤——滤液——盐析——压滤——酶泥——溶于pH2.50.95M乳酸缓冲液——离子交换树脂脱色——脱色液(收率95%)——40度真空薄膜刮板蒸发器浓缩两倍以上——离子交换树脂(732阳离子,201阴离子树脂混合)脱盐(收率90%)——喷雾干燥or冷冻干燥——磨粉(淡黄至乳白色粉末,酶活力40——60万单位/g)

2、发酵液的净化有哪些措施?

答:

(1)将发酵液调至一定pHor加热处理保持一段时间,使杂蛋白变形沉淀而除去;

(2)加锰盐、锌盐、碱碱性醋酸钠、、单宁酸、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等蛋白质溶剂处理,除去杂蛋白和粘多糖;

(3)加入高分子絮凝剂or离子型去污剂使发酵液净化;

(4)盐析or溶剂沉淀,除去杂蛋白和菌体;

(5)钙盐,钙同培养集中的磷酸盐形成凝胶,去色素;

(6)吸附剂,如活性炭可吸附枯草杆菌发酵液中碱性蛋白质而同色素杂质分开。

 

第九章淀粉酶

1、用枯草芽孢杆菌生产α-淀粉酶时,碳源对其有何影响,写出其生产和提取的一般工艺流程,工业上怎样稳定已被提取的酶?

答:

(1)碳源影响:

A、受淀粉或尽含a—1,4键的多糖or低聚糖的诱惑;

B、酶的合成速度受碳源的影响;

C、容易利用的碳源对军中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但抑制酶的生长;

D、能源利用差的碳源促进酶的合成;

E、核糖有利于酶的产量。

(2)工艺流程:

BF7658菌种(枯草杆菌)——斜面培养(3d)——菌悬液——种子罐(500ml)

——发酵罐(10000L)——热处理(加2%CaCl)——冷却至35度——提取

 

(3)稳定:

A、加钙离子、钠离子,其中醋酸钙的稳定效果最好,CaCl最差;

B、加甘油、山梨醇等有机溶剂防冻;

C、加Aas,一般加Glu,因为最经济,主要是清除酶制剂中含羰基的化合物,避免其与活性中心的Aas发生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