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练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68490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诗词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诗词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诗词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诗词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词练习.docx

《诗词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练习.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词练习.docx

诗词练习

《浣溪沙》(七上P24)

1、这首诗体现出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2、从表达方式上看,前三句描写;后三句议论、抒情。

3、“黄鸡”的本意是:

黄鸡报晓,诗中指代时间、时光流逝。

4、描绘“山下……泥”的画面。

山下溪水潺潺,溪边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

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

日暮时间,松林间的杜鹃在风雨声中鸣叫。

5、哲理:

人可以青春长在,不必为光阴流逝、人生衰老而叹息。

《早春》(P140)

1、本诗抓住了小雨、小草,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

2、“最”“绝”的表达效果:

将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进行对比,突出早春景色最为可爱。

3、“天……无”描绘的画面。

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春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进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

4、情感:

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5、哲理:

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的萌生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七下P78)

1、作者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

破阵子,词牌名。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3、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诗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可怜”。

4、“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5、“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收复中原,统一祖国。

6、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怀念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两个细节可以看出。

7、辛弃疾说这首词是“赋壮词”,其“壮”主要表现在:

(1)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为勇猛、雄健;

(2)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3)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

所以是“赋壮词”。

8、词中的有些字和句子特别富有表现力,如

(1)“沙场秋点兵”五个字紧凑有力,写得肃穆威严,展现出一位豪气满怀、临敌出征的将军形象,渲染出战争浓烈的气氛。

其中“秋”字点明季节,也为将士出征增添了肃杀之气。

(2)“可怜”二字极为沉痛,表现出作者壮志难酬的极大的惆怅和愤慨。

《望岳》(八上P145)

1、诗中没有一个“望”字,但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2、赏析“割”字的好处?

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3、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从中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表现了诗人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登飞来峰》(八上P150)

1、诗的一、二两句采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飞来峰山势雄伟,应天塔直耸云霄的特点,诗的三、四句,形象地揭示了站得高、看得远的哲理。

2、“浮云”的意思是漂泊的白云,比喻阻碍变法的保守势力,最高层隐含的意思是:

自己身居相位,位高权重,比喻自己站在时代前沿,高瞻远瞩。

3、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

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春望》(八上P58)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草木到花鸟。

2、“草木深”的含义:

(1)表面:

春天来临,草木繁茂。

(2)实际:

写都城沦陷,草盛人稀,荒凉萧条的社会现状。

(3)“深”字作用:

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3、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画面。

(1)画面: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

(2)含义:

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4、如何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烽火”句承上“感时”句,“家书”句承上“恨别”句,“连三月”写出战祸之长,“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运用夸张手法,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八上P62)

1、前两句修辞及作用:

运用对比的写法,将“僵卧孤村”的衰老之状与“卫国戍边”的不减壮志形成鲜明对比,说明了诗人的爱国热情是终其一生的。

2、“夜阑卧听风吹雨”的双关意

(1)表面意:

交代了特定而真实的时间和环境。

(2)象征意:

象征着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如同风雨飘摇的海上孤舟,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

3、“铁马冰河”进了梦境,作用是:

说明诗人始终有着一颗抗金杀敌,保家卫国的爱国心。

4、情感:

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为国效力的思想感情。

《渔家傲》(八下P64)

1、范仲淹在《渔家傲》中描写与中原迥然不同的塞外秋景的词句是:

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烟闭;描写思乡和建功的矛盾心理,抒发爱国情怀的词句是: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抒发征夫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是: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渔家傲”是这首词的词牌名。

3、“塞下秋天风景异”这句表明描写的是西北边塞(塞外)(地方),秋天(季节)的景色。

“异”统领的具体内容是: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写将士们思乡之情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将军白发征夫泪;渴望为祖国建功立业的句子是燕然未勒归无计。

5、这首诗表现了守边将士的英雄气慨和思乡之情,也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苦难,全词苍凉悲壮而又豪放慷慨,形成一种独特的情调和氛围。

6、请问“塞下秋来风景异”“异”在何处?

基本要点:

荒芜、凄凉、大雁南飞,各种声音充满边寨特色,两军对垒战事紧迫。

(天寒、声杂、凄凉)

7、请说出这首词作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慨叹功业未就,有家难回。

8、从“长烟落日”,你想到了学过的哪两句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八下P206)

1、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本诗中,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

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使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回乡之后的感受的句子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点明题意的句子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诗中的乐天指的是白居易,“见赠”中的“见”字用在动词前表示对“我”见教,生活中还有相同解释的词语,试举两个见谅、见笑。

3、全诗的情感基调有一个根本的转变,哪一句体现了这一转变?

(C)

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B.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4、诗歌第一、二联起什么作用?

写作者的坎坷遭遇,表现出无限辛酸和愤怒,实为下联张目蓄势,起到欲扬先抑的作用。

尤其第二联用典贴切,表意深刻。

5、诗歌第三联(颈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以“沉舟”“病树”自喻,“千帆过”、“万木春”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未来的美好,说明坎坷是暂时的,光明和希望必将到来。

感情基调由沉郁陡转为激昂,蕴含了积极向上、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富于哲理。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传颂千古的名句,现在人们赋予它什么新意?

它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的怎样一种心态?

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表现了作者面对困苦失意不意志消沉,而是抖擞振奋,积极进取,乐观豁达,泰然处之的健康心态。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八上P148)

1、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喜爱钱塘湖春天美景的感情。

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一感情的词语是爱(最爱)。

2、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起,到“白沙堤”终。

以“春”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

最后两句中“最爱”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3、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答:

“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突出钱塘湖初春的季节特点,表达作者的欣喜之情。

如果改为“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4、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表现的画面。

莺是春的歌手。

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呢衔草。

5、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句。

答:

1、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渐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2、这两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6、对“争”“啄”二字作点赏析。

答:

运用拟人手法,通过对“莺”、“燕”的动态描写,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7、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描绘了刚刚换上春装的西湖春景昂然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赞美之情。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儒家经典。

2、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3、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

4、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答:

对于一位爱国者来说,个人的命运是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的。

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令人肃然起敬。

再如: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祖国建功立业。

《相见欢》

1、文中点名伤情的地点是(西楼),时间是(夜晚),季节是(秋天)。

2、词中写景简而有序:

“月如钩”一句是写仰望之景,“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句是俯视之景。

3、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亡国哀思。

其感情基调是凄婉。

4、赏析“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这里运用拟人含蓄的表达了作者被幽囚后内心的寂寞、愁苦和悲凉之情。

5、“无言独上西楼”中“独”表现出词人怎样的内心?

答:

“独”写出了上楼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深。

6、“剪不断,理还乱”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有何妙处?

现在这一比喻有何新意?

答:

用麻丝喻离愁,把抽象的情感形象化,表现了诗人的寂寞,无奈和无法排遣的离愁。

新意:

形容内心烦乱或某事难以解决。

7、“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受?

表现对离愁的滋味讲不出,说不清的复杂微妙的感受,实是饱含辛酸极其沉痛的伤心之语。

8、说说这首词的语言特点:

明白如话、不事雕琢。

9、“月如钩”象征:

(人事的缺憾)

二、《浣溪沙》(九上)

1、本文的体裁属于______(词),浣溪沙是______(词牌名)

2、诗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__夕阳___、__落花___和_归燕___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一切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的事物出现,生活不会因过去的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4、“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独”字有什么妙处?

它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在惋惜、欣慰、惆怅之余的独自沉思。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已成为千古名句,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好处?

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识。

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好处是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6、分析语言特点:

(不用典故、不事雕琢、运用白描、富于表现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九上)

1、此诗虽以________(送别)为主旨,但以________(咏雪)贯穿全篇,将塞外雪景写得千姿百态、气象壮阔,衬托了__________之情。

(对友人的依依惜别)

3、名句赏析: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以梨花盛开比喻北方雪压冬林、新颖传神。

4、“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它写出了边塞天气怎样的特点?

(略奇寒)

《饮酒》(九下P59)

1、这首诗主要是写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内容与饮酒没有关系。

2、“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富含哲理:

心既远离尘嚣,那么处于众人集聚之地,也就如同偏僻清净之地了。

这里所说“心远”是思想远离官场的意思。

3、从内容角度,谈一下“采……山”所蕴含的情趣。

这两句诗写诗人在自家的菊园里采菊以佐酒,悠闲地抬头来欣赏南山美丽的景色,展示出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

4、赏析“见”的妙处。

(“见”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从而很好地表现诗人恬静、闲适的心情)

5、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恬静__闲适___的心境。

6、“真意”指什么?

“已忘言”是真的吗?

为什么?

“真意”指作者从自然景物中领悟到的人生与自然之理,“已忘言”是作者故意留给读者一个思考和品味的余地。

7、全诗表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和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8、语言特色:

清新、纯朴、自然。

(二)《行路难》(九下P62)

1、这首诗开头连用停、投、拔、顾四个动词,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感情的激荡。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两句想像离开长安后渡过黄河与攀登太行山的情景,实际上是以山川的险阻比喻世路的艰难。

这两句诗表现出诗人功业难建的苦闷心情。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人引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或坚信远大的抱负总会有实现的一天)。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引用典故,表现了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或充满对未来的憧憬)。

这句也是鼓舞人心的名句。

(四)《江城子》(九下P192)

1、本词上阕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或出猎或狩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阕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2、“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可见诗人老当益壮,充满雄心壮志。

3、“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仅用了九个字,就写出了武士的风采和浩大的声势。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一句是什么意思?

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这是词人以魏尚自比,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那样的人来起用自己呢?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5、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

(倾城)

6、结句的意思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

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7、贯穿全词的词眼是什么?

有什么好处?

狂;突出自己要发少轻狂的豪情壮志。

8、诗人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太守形象?

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

(五)《山坡羊·潼关怀古》(九下P195)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中“聚”和“怒”有什么好处?

“聚”“怒”二字运用拟人手法,把“峰峦”“波涛”的雄伟气势写得极其生动形象,表现了潼关的雄伟险要的形势。

2、这首曲的最后四句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结论,这几句诗句不仅是对全诗的总结,更是对整个封建时代的历史总结。

3、这首小令,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

(一)《龟虽寿》(九上)

1、这是一首__________的四言诗,全诗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抒怀言志作者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2、开头连用两个比喻,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律。

(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

3、中间四句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答:

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4、后四句议论是告诉我们人在自然规律面前应该怎么做?

答:

人的寿命长短不完全听从于自然规律的摆布,个人的保养得法,也可以延年益寿,从而推迟暮年的到来,以便完成未竟的大业。

5、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士不已。

答:

运用比喻,人与物交错,在形象上相互补充,在吟意上相互阐发,表达了诗人的胸襟、抱负,散发出催人奋进的力量。

(二)《秋词》(七上)

1、一、二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

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表露了刘禹锡乐观豁达的心境。

是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来表现的。

2、赏析三、四句。

答:

前一句借黄鹤一飞冲天的描写,表现作者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情怀,最后一句反映了刘禹锡虽因励精图治、锐意改革而遭受打击,但毫不气馁,仍保持高昂的进取精神。

3、发挥想像,描绘“晴空鹤飞冲天”的动人图景。

答:

万里无云的秋日晴空里,一只红顶白羽、矫健凌厉的仙鹤排云直上。

4、这首诗的可贵之处是什么?

答:

诗人对秋天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前人悲秋的感慨,抒发了奋发进取的豪情。

5、“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

诗人是如何证实“秋日胜春朝”这一观点的呢?

因秋景爽朗明快优美,能激发诗人的灵感和激情,能使人产生积极奋发昂扬向上的精神气概。

诗人描绘一幅晴空中鹤飞冲天的动人图景,将传统的悲秋情绪一扫而空。

6、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积极乐观、奋发有为

(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九上)

1、此诗虽以________(送别)为主旨,但以________(咏雪)贯穿全篇,将塞外雪景写得千姿百态、气象壮阔,衬托了__________之情。

(对友人的依依惜别)

2、描述画面。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略)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略)

3、名句赏析: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以梨花盛开比喻、北方雪压冬林、新颖传神。

4、“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它写出了边塞天气怎样的特点?

(略奇寒)

5、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四)《浣溪沙》(九上)

1、本文的体裁属于__________(词),浣溪沙是__________。

(词牌名)

2、诗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夕阳、落花、归燕)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一切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的事物出现,生活不会因过去的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人事兴衰,无往不复)

4、“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独”字有什么妙处?

它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在惋惜、欣慰、惆怅之余的独自沉思。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已成为千古名句,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识。

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好处是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6、分析语言特点:

(不用典故、不事饰绘、运用白描、富于表现力)

(五)《相见欢》(九上)

1、文中点名伤情的地点是(西楼),时间是(夜晚),季节是(秋天)。

2、词中写景简而有序:

“月如钩”一句是写仰望之景,“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句是俯视之景。

3、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亡国哀思。

其感情基调是凄婉。

4、赏析“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痕。

全句摹画了一幅意境朦胧、浸染着哀悉的图画。

5、“无言独上西楼”中“独”表现出词人怎样的内心?

答:

“独”写出了上楼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

6、“剪不断,理还乱”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有何妙处?

现在这一比喻有何新意?

答:

用麻丝喻离愁,把抽象的情感形象化,表现了人的寂寞,无奈和无法排遣的离愁。

/用来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事难以解决处理。

7、“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受?

表现对离愁的滋味讲不出,说不清的复杂微妙的感受,实是饱含辛酸极其沉痛的伤心之语。

8、说说这首词的语言特点:

明白如话、不事雕琢。

9、“月如钩”象征:

(人事的缺憾)

(六)《西江月》(七上)

1、这首词中交待的地点是(黄沙道中),时间(夜晚),季节(夏季)。

2、描绘“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画面。

(略)

3、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

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蝉鸣、鹊啼、蛙叫、人声。

第二问:

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衬托了夏夜的寂静。

4、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出词人对农村生活的爱好和对农事丰收的喜悦。

5、赏析: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通过嗅觉、听觉,通过嗅觉、听觉,作者把蛙拟人化了,写蛙懂得“说丰年”,既生动地渲染了连蛙也为之欢唱的丰收年景,也映托出人逢丰年的喜悦。

6、“忽见”很传神,请你分析一下。

陆游有一句诗,写的也是这种意境,这一句是什么?

(“忽见”二字很传神,它把夜行人急寻不着而突然见到的惊喜神态全部表现出来。

巩固练习:

(答案见亮剑P118-120)

(一)《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廷。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然逸,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1、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