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气缸套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64174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5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燃机气缸套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内燃机气缸套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内燃机气缸套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内燃机气缸套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内燃机气缸套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燃机气缸套行业分析报告.docx

《内燃机气缸套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燃机气缸套行业分析报告.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燃机气缸套行业分析报告.docx

内燃机气缸套行业分析报告

内燃机气缸套行业

分析报告

一、行业管理体制和产业政策5..

1、行业管理体制5...

2、产业政策5...

二、气缸套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及发展趋势6.

1、行业整体发展水平6...

2、行业发展趋势6...

(1)气缸套行业整合进一步加剧7

(2)发动机零部件趋向全球采购7

(3)专业化和规模化提高行业集中度7

(4)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提升行业技术水平8

三、气缸套行业市场情况8...

1、行业竞争格局8...

2、行业内主要企业与市场份额9..

3、进入气缸套行业的主要障碍9..

(1)技术障碍9

(2)质量体系、过程审核和产品认可等认证严格10

(3)主机配套市场对供应商综合实力要求较高11

四、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1..1

1、国际市场1..2.

(1)国际市场的汽车需求状况12

(2)美国汽车产销量恢复状况14

2、国内市场1..5.

(1)国内市场的需求状况15

(2)终端产品分类的市场需求状况17

五、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2.2

六、影响气缸套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2.3

1、影响气缸套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2..3

(1)世界各国推出的汽车扶持政策23

(2)中国内燃机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有利于内燃机配件的发展24

(3)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围环境25

(4)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为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26

(5)汽车发动机轻型化为气缸套行业发展提供新的发展空间26

2、国内气缸套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2..7

(1)参与国际竞争加剧了行业竞争压力27

(2)技术升级导致行业竞争格局分化28

七、本行业的技术水平、技术特点和技术发展水平与趋势28

1、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2..8

2、行业技术发展趋势2..9.

(1)气缸套材料的多元化使可靠性逐渐提高29

(2)降低排放,加速产品更新换代29

(3)气缸套表面处理及改性技术广泛应用30

八、行业经营模式3..0.

1、主机配套市场3..0.

(1)第三方认证过程32

(2)二方审核过程33

2、售后维修市场3..4.

九、行业的周期性和季节性特征3..4

十、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3..5

十二、行业主要企业简况3.6.

1、国内企业3..6.

(1)扬州五亭桥缸套有限公司36

(2)江苏爱吉斯海珠机械有限公司36

(3)广东肇庆动力配件有限公司36

(4)河南省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36

2、国际企业3..7.

(1)Mahle(马勒)37

(2)Federal-Mogul(辉门)37

一、行业管理体制和产业政策

1、行业管理体制

公司所属内燃机气缸套行业原隶属于国家机械工业部,现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担当行业管理职能。

该等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主要负责制定产业政策,拟订行业发展规划,指导行业结构调整,参与行业体制更新和技术改造、质量管理等工作。

2、产业政策

气缸套作为内燃机的关键零部件,其产品性能直接影响着内燃机的整体性能,是国家长期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

“振兴装备制造业,振兴重大技术装备、提升汽车工业水平、壮大船舶工业实力”。

国家发改委2005年12月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汽车行业属于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二十六个领域之一,而汽车、摩托车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系统设计开发制造属于其中重点发展的产品。

2009年2月9日,国务院颁布《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实施积极的汽车消费政策,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需求,推进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对加快国内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设等有重要意义。

公司研发和生产的气缸套产品作为发动机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发展。

为减少2008年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国家先后出台了农机补贴、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汽车鼓励性消费政策,这些政策有利于汽车和零部件行业复苏和发展,加快产品研发和结构性调整。

二、气缸套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及发展趋势

1、行业整体发展水平

2001年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动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长,中国汽车行业和内燃机行业在技术和市场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2009年上半年,我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家,并随着工业技术水平提高和汽车产业集群效应,逐渐成为世界汽车制造中心。

气缸套作为与汽车及发动机密切相关的重要配件,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根据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缸套、活塞环分会统计资料,截至2008年底,国内气缸套行业年产30万只规模以上的企业12家,其中年产2,000万只以上的企业1家,年产500〜1,500万只以上的企业1家,年产400〜500万只的企业2家,年产200〜400万只的企业2家。

(资料来源:

《缸套行业2008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统计汇编》)

2、行业发展趋势

国内气缸套行业发展迅速,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

面:

(1)气缸套行业整合进一步加剧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了汽车工业及上游零部件产业的蓬勃发展,并将中国汽车制造和消费市场纳入世界汽车竞争体系中,国内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面对着国内和国外市场的双重竞争压力,也享受着两个市场的重大发展机遇。

随着国际汽车制造业向中国等区域的产业转移,国际优秀的气缸套企业以资产重组、并购、合资等方式进入中国市场,通过行业内整合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气缸套行业在激烈竞争和国际化背景下,行业整合将进一步加剧。

(2)发动机零部件趋向全球采购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外主机厂为降低产品成本,采用整车的全球分工协作战略和零部件的全球采购战略。

随着国内汽车零部件产品制造水平的提高,促使国外企业不断扩大对中国的采购品种和数量。

目前,国外主要主机厂的零部件实行全球采购政策,使零部件制造中心向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转移。

(3)专业化和规模化提高行业集中度

国内气缸套企业通过加大投资力度,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高生产制造水平,逐渐参与国际化的市场竞争。

目前,具备专业研发能力、规模制造能力、优秀营销能力的气缸套企业已成为市场主导力量,促使气缸套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

《缸套行业年度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统计汇编》对年产30万只规模以上的缸套生产企业统计,2006〜2008年,缸套行业前五名企业的产量占纳入统计范围内的生产企业总产量的比例分别为72.3%、76%、80.2%。

(4)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提升行业技术水平

随着环保法规的限制,欧美汽车消费市场正逐步推行欧W、欧V环保标准的发动机。

2009年9月,欧洲已经开始强制实施欧V标准,其他地区市场亦同步跟进。

随着更高的环保要求和技术创新,气缸套企业通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提高气缸套产品的可靠性、节能、环保等重要性能,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气体排放,为发动机及整车性能的提高奠定基础。

目前,乘用车全铝发动机在国内的推广普及将为气缸套行业带来新的广阔市场空间。

三、气缸套行业市场情况

1、行业竞争格局

从市场化水平看,气缸套行业及其应用的内燃机和整车行业为成熟的制造类行业,具有较高的市场化水平,行业内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胜劣汰。

从国内外行业差异看,目前,国内气缸套行业与国外在技术、创新、服务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随着国内汽车制造业快速发展、零部件的国际化采购、环保限制等对技术创新的高要求,国内气缸套企业正通过技术提升和管理创新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根据国内气缸套企业不同特点和市场定位,国内气缸套行业的竞争格局呈以下特点:

产品竞争由同质化转向差异化,以本公司为代表的行业龙头企业凭借技术、管理、品牌、规模、市场等优势,成为国内外主要主机厂的核心供应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随着内燃机技术的更新换代,上述龙头企业将主导中、高端市场,进入全球主机厂采购体系,甚至成为全球主机厂采购体系最大供应商。

这些企业代表行业先进的制造技术水平,具备较高的盈利能力。

2、行业内主要企业与市场份额

根据《缸套行业2008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统计汇编》

统计数据,2008年,国内主要气缸套企业的产量具体情况如下:

序号

企业名称

产量(万只〉

1

河南柠中原内配股份有阻公司

2.060

2

扬州五亭桥缸套有限公司

L177

3

广东省莖庆动力配件有限公司

460

4

江苏愛吉斯海珠机械有限公司

452

5

成都银河动力配件股份有限公司

211

合计

4360

3、进入气缸套行业的主要障碍

气缸套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进入本行业的主

要障碍如下:

(1)技术障碍

内燃机对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低排放等要求严格,气缸套

企业必须通过各种途径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具体来看:

一是需要气缸

套企业解决材料学、铸造技术、金属加工、产品检测等技术问题;二

是由于国内外内燃机企业众多和标准不统一,不同企业或机型对气缸套的性能要求也不同,需要气缸套企业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提供不同材质、网纹和表面处理的气缸套。

随着全球汽车行业环保标准的提高,国内仅有包括本公司在内的少数气缸套企业能够满足国内外客户的需求,生产欧皿技术要求的气缸套,而本公司是国内同行业中唯一一家具备大批量生产欧W、欧V标准气缸套能力的企业。

因此生产技术水平成为进入气缸套行业的主要障碍。

(2)质量体系、过程审核和产品认可等认证严格

随着主机厂同主要零部件企业的分离,主机配件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主机厂对零部件供应商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全球主要主机厂均严格、谨慎地选择零部件供应商。

零部件企业欲进入主机厂采购体系,一般需经过如下程序:

首先,须建立客户指定的国际第三方质量体系,如QS9OO0VDA6.1、ISO/TS16949IS014001、OHSAS18000等;其次,主机厂按照自身供应商选择标准,对零部件供应商的主要方面(如QCLDM,即质量/成本/物流/研发/管理五方面)进行严格的二方审核,重点环节为样件试制、样件检测、性能试验、跑机试验、小批路试、PPAP审核等主要步骤,每个产品从开发到批量生产均需要2〜3年的时间。

基于严格的审核、认可程序,主机厂对供应商审核通过后,双方即建立配套合作关系,经过双方多年的合作和考验,方可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其他零部件供应商则很难进入该采购领域。

3)主机配套市场对供应商综合实力要求较高

主机配套市场是气缸套行业的主要目标市场,超过市场需求总量的70%。

主机厂为降低成本,通过精简机构、降低零部件自制率、实行精益生产等方式,对零部件供应商的依赖性加强,同时对零部件供应商的综合实力要求更高。

主机配套市场的要求主要如下:

①供应商有较大产能规模,保证产品及时交付;②供应商的产品质量稳定,具备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环保安全体系和社会责任体系等;③供应商有强大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实现与主机产品同步设计与开发;④供应商有持续改进、降低成本的能力,以及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以提高主机产品竞争力。

四、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内燃机为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等关键的动力源——“心脏”部分,因此,气缸套做为内燃机的核心部件,与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等下游行业的市场需求密切相关。

根据行业统计,国际通行的内燃机与气缸套的配比比例通常为1:

5,即气缸套产品需求量为内燃机市场需求量的5倍。

汽车行业、工程机械行业、农业机械行业是内燃机主要应用领域,因此,上述行业的需求变化直接反映气缸套行业的市场需求状况。

1国际市场

(1)国际市场的汽车需求状况

2001年〜2008年,全球汽车产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01年

全球汽车产量为5,616.13万辆,2008年全球汽车产量已达7,052.65

万辆,最近八年间产量增长了25.58%。

(数据来源:

国际汽车制造商

^汽车产呈一・」同比増长率

数据来源古国际代乍制造商协会

近年来,全球汽车的产销量增长主要来自于中国、俄罗斯、巴西和印度等经济发展快速、市场需求巨大的金砖四国”虽然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全球汽车产量受消费市场疲软影响出现下降,但从具体结构分析,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上述金砖四国”的汽车产量仍然实现了增长,其中我国汽车产量的同比增长率达到了5.21%。

2008年金砖四国”汽车产量合计为1,667.05万辆,占全球产量

的23.64%。

2009年以来全球汽车工业寻求复苏之路,金砖四国”均出台汽

车行业的鼓励和支持政策,推动汽车市场的积极消费。

其中,2009年全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增长48.30%和46.15%。

2010年中国汽车产业仍将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

预计全年汽车产销增速在10%左右,有望达到1,500万辆。

(数据来源:

中国汽车行业协会统计信息网)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以美国、德国、法国、日本为首等众多国家全面推行以旧换新”汽车消费补贴政策的刺激,全球汽车市场在2009年3月开始实现产销量快速回升,尤其在乘用车领域增长回复尤为迅速。

截至2009年8月,在北美和欧洲汽车市场,轻型车销售量已经达到或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全球汽车市场最坏时期已过去,销量已出现企稳回升态势。

根据欧盟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统计,欧洲乘用车市场从2009年6月起销量均超过2008年同期,同比增幅均在2%以上,增长趋势明显。

2009年12月欧洲乘用车销量达到107.44万辆,同比增长16.03%,2009年全年乘用车销量达到1,448.15万辆;美国轻型车市场需求回升,在2009年8月终于实现月度销量同比增长。

根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预测,2009年全球汽车的产

量仍然将保持在7,000万辆左右

从售后维修市场看,截至2008年底,全球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0亿辆,为气缸套售后维修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增长空间。

(2)美国汽车产销量恢复状况

美国作为2008年金融危机前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汽车消费市场萎缩,汽车工业受到较大冲击,产销量出现下降,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中克莱斯勒、通用先后进行了重组,福特也发生了巨额亏损。

为刺激汽车消费市场,美国政府已实施旧车换现金”计划,对每

辆旧车提供最高4,500美元补贴,该项补贴总金额为10亿美元,由于拉动消费效果良好,2009年8月追加20亿美元作为补贴资金;受上述因素影响,美国汽车销量迅速攀升,2009年1〜8月份保持月度持续增长,8月汽车销量为126.21万辆,同比增长0.97%,环比增长26.49%,比2009年1月份增长了88.94%;9〜12月份汽车销量随着经济复苏保持环比增长,美国汽车的消费市场已度过最艰难时期,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160

120

S0

40

0

20%年1fi-2009年12月美国汽车月度销总万辆

llllllllllllllll川lllll

1月2冃3冃4月亍月岳耳了片9片10月】】月门月1耳2月3月4月于月昏片了耳g月咅片】0耳1】耳口月

2008年2009年

敷据来薄*www.notorlink.co%新华怙談下网

随着全球经济的稳步复苏和美国经济止跌企稳,摩根大通预测美国经济2010年上半年达到4%增长率。

美国汽车工业在实体经济带动下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通用、克莱斯勒等汽车巨头的业务重组已经结束,汽车产销量开始逐步恢复,为汽车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根据美国汽车调查中心(CenterforAutomotiveResearch最新预测,2010年美国汽车新车销量将上涨20%至1,240万辆,未来几年美国的汽车消费市场仍保持较大的发展空间。

2、国内市场

(1)国内市场的需求状况

2001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通道,随着整体工业基础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汽车产业发展迅猛,汽车产销量逐年增加。

2001年国内汽车产销量为233.40万辆和235.90万辆,2009年国内汽车产销量为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比2001年分别增长490.87%和478.41%,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00%和21.61%,均高于国内GDP的增长速度。

万鞘2001年-2009年国内汽车产销駅

■产量■销量

数据坠況“航nd金融数据臥中国汽乍匸业协僉

随着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消费的刺激和一系列汽车扶持政策的出台,2009年以来国内汽车产销整体保持较快增长,产销量持续上升。

2009年12月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52.47万辆和141.37万辆,环比分别增长9.58%和5.68%,同比分别增长144.94%和91.67%,产销量均创历史新高。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资料,中国将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的制造中

2008年1J1-2009年12月国内汽车月度销最

40200

心,同时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未来几年汽车的产销量仍然将保持一个稳定的增长速度。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09年中国汽车产量为1,379.10万辆,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2010年我国汽车产量仍将保持持续增长,预计全年汽车产

量增速在10%左右,产量有望达到1,500万辆。

(2)终端产品分类的市场需求状况

按照气缸套配套发动机的终端产品分类,气缸套目标市场主要分为商用车发动机市场、乘用车发动机市场、农业机械柴油机市场和工程机械柴油机市场。

①商用车发动机市场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基础建设的持续投资,带动商用车的产销量逐年持续增长。

2009年,国内商用车产销量分别为340.72万辆和331.35万辆,同比增长33%和28%,相比2005年,增长率为92.18%和85.75%,商用车市场在最近五年得到快速发展(数据来源: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商用车主要包括重型卡车、中型卡车、轻型卡车及客车。

其中重型卡车、轻型卡车和客车是商用车柴油机配套的主要市场。

A、重型卡车市场方面,2002年开始,中国基础建设、西部大开发等带动大量固定资产投资,国内重卡行业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期间虽然受政策影响发展放缓,但随着2006年中国经济的新一轮增长,重卡需求旺盛。

2008年国内重卡产销量分别为53.68万辆和54.04万辆,同比增长9.57%和10.85%。

2009年度,国内重卡市场共销售车辆67万辆左右,同比大增约24%。

随着国内经济逐步复苏并恢复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较快增长,计重收费、治理超载等因素也将提高市场对重卡的需求,国内重卡市场将成为国内商用车市场的

发展重点。

(数据来源: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2008年国内巫F市场前五名生产企业及市场份额

融据樂源:

中国汽牟T业协会

中国重型卡车市场集中度较高,国内目前约有20余家重卡制造商,2008年前五大重卡制造商占据重卡市场80.14%的市场份额。

该等重卡制造商主要通过外购取得配套柴油机等零部件,上述重卡制造商的国内柴油机主要制造商为中国重汽、东风康明斯、一汽锡柴、潍柴动力、广西玉柴等。

B、轻型卡车市场方面,随着国内物流业短途运输的发展,轻卡以经济性和灵活性优势保持稳定增长,受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环保节能等政策的鼓励,轻卡将逐渐取代中卡,成为产销量最大的商用车。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8年国内轻卡产销量分别为116.20万辆和117.5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5%和6.39%;2009年上半年,轻卡产销量分别为74.90万辆和74.48万辆,同比增长8.4%和6.04%,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中国轻型卡车市场集中度同样较高,国内目前约有40余家轻卡制造商,其中七大制造商为北汽福田、江淮汽车、东风汽车、山东凯马、江铃汽车、长城汽车和南汽集团。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

2008年,该七大轻卡制造商合计销售轻卡汽车约80.25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68.27%,市场集中度较高。

为上述轻卡整车企业配套的发动机企业主要为广西玉柴、云内动力、东风朝柴、一汽锡柴、一汽大柴、扬柴、江苏四达、常柴股份等,公司均为上述主机厂主要供应商,并且形成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C、客车市场方面,2009年,国内客车销售32.32万辆,比2001年的6万辆增长了4倍多。

随着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发展的拉动,客运及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完善,以及对汽车环保排放标准的提高,加快了客车的升级换代,使客车的需求量未来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综述,国内商用车市场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产销量受到一定影响。

2009年,随着国内经济的复苏,商用车市场逐步恢复稳定增长

②乘用车发动机市场

2001年以来,国内GDP的快速增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

提高、国家相关的鼓励消费政策及信贷环境的改善促使国内乘用车市

场快速发展,2009年,国内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1,038.38万辆和

1,033.13万辆,同比增长54.11%和52.93%。

2009年,随着国内经济

的复苏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乘用车市场需求旺盛,持续增长,2009年12月,国内乘用车销售为110.34万辆,环比增长6.46%,同比增长88.73%,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

2008年1月-2009年12月国内乘用车月度销吊:

③农业机械市场

2003年以来,国家解决三农”问题和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使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

根据农博农机网统计,2004年国家实施

《农机化促进法》以来,国内农机补贴资金规模逐年增加,由2004年的7,000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130亿元。

在此期间,国内共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约225万台(套),农机装备水平显著提高,2008年国内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299.5万台,较2003年增长2.08倍,2008年底全国农机装备总量已达到8.22亿千瓦,比2003年增长36.10%。

虽然近年来国内农机装备水平大幅提高,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农机化水平仍然较低。

根据国家农业机械化规划,2020年国内农业

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国内农业机械市场很广阔,气缸套等配件市场潜力巨大;此外,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解决,增加农民收入、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及各种农业补贴等一系列措施,必将推动农业经济大发展,增加农业机械市场的需求。

④工程机械市场

工程机械属于投资驱动型行业,市场需求受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影响较大。

2001年以来,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多项大型基本建设项目开工,如三峡工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基建项目以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