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核心制度最新修订.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61844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管理核心制度最新修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医院感染管理核心制度最新修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医院感染管理核心制度最新修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医院感染管理核心制度最新修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医院感染管理核心制度最新修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管理核心制度最新修订.docx

《医院感染管理核心制度最新修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管理核心制度最新修订.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院感染管理核心制度最新修订.docx

医院感染管理核心制度最新修订

1含山县中医院

核心制度目录

一、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及管理责任度……………………………

二、医院感染暴发及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监测制度……………………

三、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与控制制度……………………………

四、医院感染培训制度…………………………………………………

五、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与考评制度……………………………………

六、医务人员标准预防及职业卫生防护制度…………………………

七、医疗废物、医院污水管理制度……………………………………

八、医院感染管理责任追究及奖惩制度………………………………

九、消毒隔离制度………………………………………………………

十、消毒管理制度……………………………………………………

十一、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管理制度……………

十二、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质量改进制度………………

十三、手卫生管理制度……………………………………………………

十四、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十五、安全注射……………………………………………………………

十六、普通病区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及管理责任制度

(一)组织建设

1、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兼职监控医师、监控护士组成,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

2、实行科室感染网络管理:

其组成结构及工作运行如下:

兼职监控医师、监控护士

住院医生、临床护士

住院病人、陪护探视人员

(二)各级各类组织和人员管理责任制度:

1、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1)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和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的指导下,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落实各相关规章制度,定期开展管理小组活动。

(2)凡住院患者由床位医师负责填写《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实施前瞻性医院感染监控,

掌握各类感染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

(3)发现医院感染病例时,需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

做好感染病例的登记,并于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卡》上报感染管理科;出现暴发趋势时应及时报告,并积极协助感染管理科进行调查,妥善救治患者。

(4)负责监督本科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掌握使用指征,适应症明确;分级分线使用抗菌药物。

护士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和配置要求,正确执行医嘱,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必要时向经治医师报告。

(5)负责监督本科室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手卫生规范,落实消毒隔离和标准预防的各项措施。

(6)按规定进行消毒灭菌效果和环境卫生学监测,切实做好病人、陪客、探视人员的卫生学管理。

(7)组织和参加医院感染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8)积极配合感染管理办公室完成指定的各项任务。

2、科室主任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职责:

(1)全面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督促、检查各项制度的落实。

(2)开展本科室医院感染质量自查和培训活动,并对存在问题主动与感染管理科联系解决,对感染管理办公室反馈的问题及时整改。

(3)督促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从预防医院感染管理角度改进诊疗技术。

(4)掌握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情况。

发现医院感染暴发趋势,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感染流行,同时立即向分管院长和感染管理办公室报告。

3、科室护士长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职责:

(1)督促、检查消毒灭菌和隔离措施的落实,消毒灭菌合格率达100%。

(2)督促监控护士搞好本科室的医院感染监测工作。

指导本科室正确、合理使用消毒剂和消毒器械,指导护士抗菌药物的正确配制。

(3)从预防医院感染角度监督本科室医务人员做好诊疗操作和护理操作,加强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医疗废物正确处置及职工卫生防护等工作。

(4)发现医院感染暴发趋势,立即向感染管理办公室报告;配合科主任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感染流行。

4、兼职监控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业务指导下,做好本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全面了解本科室医院感染动态。

(2)对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应及时了解病情转归、有无流行趋势,并督促床位医师及时填写《住院病人医院感染调查表》和《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及时完成医院感染病例的登记。

发现医院感染暴发趋势应立即向科主任和感染管理办公室报告,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

(3)掌握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和方法,协助科主任管理本科室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4)负责组织本科室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管理质量的检查。

5、兼职监控护士职责:

(1)在护士长领导和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业务指导下,做好本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2)围绕医院感染环节开展监测工作如:

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和灭菌物品以及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等。

(3)督促检查本科室工作人员无菌技术操作、消毒灭菌和隔离制度的执行。

(4)协助医师做好医院感染发病率调查,对疑有感染者,督促医师留取标本作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确定医院感染者,督促医生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报送感染管理办公室。

(5)负责组织本科室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管理质量的检查,负责对病人、护工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和宣传工作。

6、科室其他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职责:

(1)贯彻标准预防,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手卫生规范、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疗废物管理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掌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合理规范使用。

(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表报告;发现有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办公室,并协助调查。

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

(4)预防锐器刺伤,发生职业暴露时,应立即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并报告感染管理办公室,及时诊治。

(5)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根据要求达到相应学时。

(6)协助做好病人、陪客及探视人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工作。

二、医院感染暴发及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监测、报告与控制制度

(一)医院感染暴发及突发事件监测与报告

1、临床科室主任为本科室医院感染暴发及突发事件的监测与报告第一责任人,每名医务人员有责任对医院感染暴发及突发事件及时发现与报告。

2、当科室短时间内(一周或十天)连续出现2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经治医生要有预警意识,应立即报告科室主任,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3、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开展前瞻性感染病例监测,当发现医院感染暴发趋势或突发事件苗头时,应立即反馈给所在科室负责人,并报告本科室负责人。

(二)医院感染暴发及突发事件的控制

1、临床科室在感染管理办公室指导下,全面做好病人的标本采集和消毒隔离工作,并反复监测直至合格,同时正确处理所产生的医疗废物,做好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

2、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防范控制措施。

三、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与控制制度

1、病人一旦入院即成为医院感染监控对象,科室经治医师应在24小时内完成《含山县中医院住院病人医院感染调查表》的填写,并随时评估病人的感染发生情况。

2、当怀疑病人发生医院感染时,经治医师应及时留取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明确感染后,立即向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负责人报告,并于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报送感染管理办公室。

3、感染管理办公室专职人员对临床科室上报的感染病例进行核实,并与临床监控小组成员共同查找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4、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报告和控制。

四、医院感染培训制度

1、院感专职人员每年至少参加15学时的省内外医院感染相关继续教育学习班或会议。

2、对确定为医院感染的兼职管理人员,必须接受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培训,系统掌握有关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3、医务人员参加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学术活动等每年不少于6学时;新员工岗前培训不少于3个学时;工勤人员每年不少于3学时。

4、每季度和科室医院感染小组开会一次,通报监测情况,传递管理信息,交流工作经验。

五、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与考评制度

1、各临床医师在病人入院24小时内填写《住院病人医院感染调查表》,准确、无漏项。

医院感染监控率达100%。

2、发现医院感染病人,经治医生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于24小时内上报。

遇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趋势时,应立即报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医院感染漏报率≤10%,医院感染发病率≤8%。

3、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符合国家、省卫计委及我院制定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相关规定,限制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达50%以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达80%以上。

(预留)

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消毒灭菌合格率达100%,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执行率达100%。

6、一次性医疗用品由医院统一采购,质量符合要求。

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7、医疗废物管理按规定严格登记交接,不得外流,医疗污水排放达标,定期检测。

六、医务人员标准预防及职业卫生防护制度

1、科室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工作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做好双向防护,即既要预防疾病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患者。

2、科室医务人员在接触每位病人前后均要用流动水严格洗手,并按要求进行手消毒。

3、科室医务人员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做到一用一换,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或手消。

4、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等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面罩、外科口罩、隔离衣或围裙。

5、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人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以防刺伤。

6、认真执行安全注射,禁止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徒手分类操作污染物品(器械)、针头、刀片等锐器。

7、正确处理医疗废物,严禁用手直接抓取或用手挤压、脚踩压污物,以免被锐器刺伤。

8、科室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立即实施相应的处理措施,并报告科室负责人和感染管理办公室。

处理措施包括:

①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②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近心端按压,阻断静脉回流,用流动水进行冲洗2-3分钟。

③伤口冲洗后,应当用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七、医疗废物、医院污水管理制度

1科室院应认真贯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加强对医疗废物、废水的管理。

2、医疗废物实行分类袋装,专人专车回收,并登记签名。

严禁与生活垃圾混放。

3、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应当有警示标识,不得使用渗漏的容器。

4、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及时封口。

容器外表污染时,应增加一层包装。

5、锐器废物存放于锐器盒内。

6、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用密闭的桶装置定期交废物处置中心处置。

7、感染疾病科门诊医疗废物和具有传染性或疑似传染性疾病病人的生活垃圾均应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分类包装处理。

8、禁止转让、买卖和随意倾倒医疗废物,运输过程中不得丢失、遗撒医疗废物。

八、医院感染管理责任追究及奖惩制度

1、临床科室主任为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第一责任人,护士长协助指导科室监控小组及全科人员做好科室感染管理工作。

2、依据医院感染管理考核办法及考核标准给予相应的奖惩。

九、消毒隔离制度

1、针对不同疾病传播途径实施相应的隔离预防措施,使用隔离标识,其中空气传播的隔离为黄色标识,飞沫传播的隔离为粉色标识,接触传播的隔离为蓝色标识。

对需隔离的传染病人应单独安置,严格执行探视制度。

2、科室人员应确立标准预防观念,工作时必须穿戴好工作衣、帽,根据暴露的风险选择个人防护用品,做到一人一用,接触病人前后,须认真洗手。

3、科室工作人员工作服须定期更换,统一清洁消毒,不得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和医院以外地方。

病人被服保持清洁,每周更换不少于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污染被服。

4、物品的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的方可选用化学方法。

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等,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应用灭菌用水。

5、室内保持良好通风,空气、物表、地面按规定进行清洁或消毒。

拖把头一室一换、抹布一清洁单元使用,用后集中清洗消毒,干燥保存。

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6、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凡侵人性诊疗用物,均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与病人皮肤粘膜直接接触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干燥保存;餐具、便器、痰缸等一人一用——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十、消毒管理制度

1、按照批准的诊疗范围购置必须的消毒、灭菌设施,并保证正常使用。

2、加强对科室工作人员的消毒技术培训,掌握消毒知识,并按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3、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一人一用一灭菌。

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

4、治疗换药处置工作前后均应洗手,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并做好感染性医疗废物的处置。

十一、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管理制度

1、消毒药械包括消毒剂和消毒器械。

2、科室使用前应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过期、不洁等情况,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

3、怀疑使用产品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封存、送检,并在24h内报告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

十二、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质量改进制度

1、普通病房、感染性疾病科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2、使用中的皮肤粘膜消毒剂每季度监测一次,其含菌量必须≤10cfu/ml、其它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化学监测:

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每日监测,使用中的戊二醛每周监测一次。

用于内镜消毒或灭菌的戊二醛必须每日或使用前进行监测。

3、对消毒、灭菌物品应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物品每季度监测一次,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物品每月监测一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4、应用紫外线灯管消毒,除进行日常监测外,每半年进行一次紫外线强度监测;科室每半年督促器械科对空气消毒机进行维护保养并做好消毒累计时间及保养登记。

5、各种消毒后的内镜及其消毒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合格标准为:

细菌总数≤2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菌。

各种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活检钳等穿破黏膜的灭菌物品,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6、临床科室应按规定每季度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物品不得使用。

各重点部门每季度进行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感染管理办公室并进行改进。

十三、手卫生管理制度

1、科室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加强对本科室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改善手卫生意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

2、科室加强对本科室工作人员的日常督导,严格按照手卫生指征进行规范洗手和手消毒。

并将执行情况列入科室质控内容。

3、每周对洗手液的容器清洁,禁止将洗手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出液器中(一次性小包装除外)。

4、每年对科室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相关知识培训及宣传,每季度对手卫生依从性、正确率和知晓率进行调查与考核,并于绩效考核挂钩。

十四、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1、进行无菌操作时应注意环境的清洁,勿在尘埃飞扬、空气污浊的地方进行无菌操作。

2、各类物品必须严格按无菌、清洁、污染定点放置。

无菌物品应有明显标记及消毒日期,放在干燥、清洁、固定的地方,定期检查。

3、无菌操作前应穿戴好衣帽、口罩、洗手,未经消毒的手臂及用具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域,不得面向无菌区大声谈笑、咳嗽、打喷嚏。

4、持无菌容器时,应手托其底部,不触及容器口边缘及内面。

取用无菌物品需用无菌持物钳夹取,取出物品后应及时包好或盖好,并注明打开时间,超过24小时应重新灭菌处理。

物品一经取出后,即使未污染也不可再放回容器内。

5、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6、为病人治疗换药时,应按清洁、污染、感染、特殊感染的程序操作。

被污染的组织、器械及敷料等,应及时放相应容器内,按规定处置,并做好手卫生。

十五、安全注射

1、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注射器、药品质量,注意配伍禁忌。

3、严禁在非清洁区进行注射准备等工作,诊室环境清洁,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

4、使用的注射器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用后及时处置。

5、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开启日期和时间,开启后不超过2小时使用,启封抽吸的的各种溶媒不得超过24小时。

6、一次性小包装的瓶装碘酒、酒精,启封后使用时间不超过7天;非一次性使用的碘酒、酒精的容器等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同时更换灭菌容器。

十六、普通病区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1、病区内病房、治疗室等功能区域布局合理,环境整洁、干燥,无卫生死角。

2、每床之间距离大于0.8m,之间设置隔帘,病室床位数单排不超过3床,双排不超过6床。

3、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开展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对住院病人实施监控,监控率达100%。

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上报,医院感染漏报率≤10%,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4、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5、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地面每日湿式清扫1-2次,遇污染时及时消毒处理。

6、病人被服应保持清洁,每周更换不少于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

感染性的织物使用橘红色带有“感染性织物”标识的塑料袋包装;被褥、枕芯、床垫定期清洁、消毒,污染后及时更换消毒;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污染被服。

7、病床每天湿式清扫一次,一床一巾,床头柜、桌椅等物体表面每天湿抹一次,一床一抹布,用后消毒,遇有污染的物体表面及时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8、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凡侵入性诊疗用物,均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与病人皮肤粘膜直接接触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干燥保存;餐具、便器、痰缸等一人一用一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9、拖把头一室一换、抹布一清洁单元使用,用后集中清洗消毒,干燥保存,不得交叉使用。

10、医护人员每诊疗、护理一个病人、接触污染物品后,应严格按照手卫生规范及时进行手的清洗或消毒。

11、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认真做好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密闭转运、无害化处理和交接登记等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