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 题型复习三 实验题.docx
《中考物理 题型复习三 实验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 题型复习三 实验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题型复习三实验题
题型复习(三) 实验题
题型之一 光学实验
类型1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1.(2018·南宁)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
序号
∠i
∠r
1
30°
30°
2
45°
45°
3
50°
50°
(1)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B上可看到光线沿OF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光线EO和OF的轨迹,则EO与垂直镜面的直线ON的夹角i是__入射角__(填“入射角”或“反射角”).
(2)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得实验数据如表,分析数据可得:
反射角__等于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当入射角变大时,光线OF__远离__(填“远离”或“靠近”)直线ON.
(3)以直线ON为轴线.把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B上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F,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同一__(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内.
(4)实验中,从教室各个方向都能观察到粗糙纸板表面反射的光线,这种反射属于__漫反射__(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类型2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2.(2017·安徽)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光从水中斜射到与空气的分界面时所发生的光现象.
(1)使入射角i在一定范围内由小变大,会发现折射角γ__由小变大__(填写变化规律),且折射角总是大于相应的入射角;
(2)当入射角i增大到某一值时,折射角γ会达到最大值,该最大值是__90°__;
(3)若继续增大入射角i,将会发现不再有__折射__光线,而只存在__反射__光线.
类型3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2018·黑龙江)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选取两个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__为验证物像的大小关系__.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便于确定像的位置__.
(3)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玻璃板10cm处,此时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10__cm.将一张白纸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在白纸上都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虚__像.
(4)将蜡烛远离玻璃板移动一段距离,蜡烛的像的大小将__不变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类型4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2018·怀化)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甲乙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10.0__cm.
(2)按图乙安装器材时,需要调节烛焰的中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__同一高度__处.
(3)移动蜡烛和光屏,当处于图乙位置时,光屏上恰好能得到清晰的像,则像的特点为__倒立__、__放大__、__实__像.我们生活中的__投影仪__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4)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向左移动蜡烛,则应向__左__(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与移动前相比,此时的像是__变小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2018·辽阳)宁宁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宁宁将光屏移动到60~70cm之间的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照相机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规律制成的.此时若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__能__(填“能”或“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2)宁宁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的合适位置,调节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光在光屏上发生的是__漫__(填“镜面”或“漫”)反射.取走近视眼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蜡烛__靠近__(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
(3)烛焰通过凸透镜成正立的像时,宁宁的眼睛应该在__光屏__(填“蜡烛”或“光屏”)一侧向凸透镜方向进行观察.
(4)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逐渐变短,蜡烛对底座的压强__变小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为使烛焰的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下__(填“上”或“下”)调整.
题型之二 热学实验
类型1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2018·常州)小组同学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乙中的温度计示数为__-2__℃.
(2)小明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
冰是__晶体__(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__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即有熔点)__;0~2min升温比5~10min快,原因是__冰的比热容比水小__.
(3)小明实验后,小华重新加冰、温水,也做了该实验,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丁所示,丙、丁图象的差异是因为小华在实验中__加入冰的质量较大(或温水温度较低或温水质量较小)__(回答一点即可).
类型2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2.(2018·德州)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强在烧杯中倒入热水,热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68__℃.
(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
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__.
(3)小强观察到:
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__A__(填“A”或“B”)图.
(4)小强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__不可行__(填“可行”或“不可行”).
3.(2018·福建)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图甲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__自下而上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实验中某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为__92__℃.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由图可知,本实验中水的沸点为__98__℃.
(3)实验中发现温度计上部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__水蒸气液化__形成的.
(4)撤去酒精灯后,水仍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其原因是__石棉网的余温高于水的沸点,水还会继续吸热__.
类型3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能力
4.(2018·枣庄)某班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1)在图甲中除了所给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__秒表__.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__加热时间长短__来判断的.
(2)实验中第1、2两个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__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或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水吸热的热量多)__.
(3)图乙是第1组同学绘制的“吸收热量—时间”和“温度—时间”图象,能正确描述该实验真实情况的图象是__C__(填序号).
(4)使质量相同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应该相同,但1、2两组的同学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发现:
第1小组的加热时间明显偏长,其原因可能是__第1小组所用酒精灯的火焰较小__.
(5)这两组同学对图甲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的试管放在同一个烧杯中用水加热,如图丙所示,而不是用两个酒精灯分别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__确保在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__.
题型之三 力学实验
类型1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1.(2018·江西)2018年,江西省将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中有一项督导工作就是检查实验报告.以下是小璟同学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时的实验报告(摘要).请你将其报告中的问题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v=
【实验器材】小车、__刻度尺__、__停表__、斜面、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测量的物理量
AB段
BC段
AC段
路程s/cm
45
56
101
时间t/s
3.0
2.8
5.8
平均速度v/(cm·s-1)
__15__
__20__
17.4
【实验分析】
(1)小车全程是做__变速__(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__减小__(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坡度.
类型2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2018·绥化)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分别通过平铺在水平面上的毛巾、棉布、木板表面,如图所示.
毛巾 棉布 木板
(1)小车在__木板__(填“毛巾”“棉布”或“木板”)表面速度减小得最慢;
(2)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断:
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__匀速直线运动__状态;
(3)运用力和运动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AC__;
A.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地面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
(4)本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三次运动过程中消耗的机械能大小__相等__(填“相等”或“不相等”);
(5)完成上面的探究后,小林添加了一个木块来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是否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接下来他应该将小车放在同一个斜面的__不同高度__(填“相同高度”或“不同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来撞击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同一位置的木块.
类型3 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2018·邵阳)某物理实验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
(1)实验中木块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等于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图甲和图__乙__中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图甲和图丙中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发现,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__大__.运用控制变量法得出,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4.(2018·乐山)在学习摩擦力时,小强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
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他通过做如图所示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次序
接触面
压力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1
木板面
4N
0.6N
2
木板面
6N
0.9N
3
毛巾面
6N
3N
a.如图甲,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的滑动摩擦力;
b.如图乙,在木块上加一砝码,从而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测出此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
c.如图丙,在木板上铺上毛巾,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保持木块上的砝码不变,测出此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
(1)以上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二力平衡__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在第1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为__0.6__N,若拉力增大到2N时,木块做加速运动时,滑动摩擦力为__0.6__N.
(2)比较第1、2次实验得出结论:
__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__.
(3)比较第2、3次实验得出结论:
__当压力大小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__.
(4)如图丁所示,小强还利用以上器材来研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他水平拉动木板向右加速运动的过程中,木块相对地面保持静止,木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大小__等于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方向是__水平向右__.
类型4 测量物质的密度
5.(2018·衡阳)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取了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三种方案的实验:
(1)实验前小明将天平放在__水平__台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右__(填“右”或“左”)调节.
(2)实验记录数据:
m1=30g,m2=52g,m3=52.8g,m4=__41.4__g(如图甲),V1=__20__mL(如图乙),V2=10mL,V3=19mL,其中方案3中液体密度大小为__1.2__g/cm3.
(3)分析比较上述三种实验方案,你觉得比较合理的应该是__方案2__(填“方案1”“方案2”或“方案3”).
6.(2018·重庆A卷)小薇同学在测固体密度时,操作步骤如下:
(1)在实验室,小微把天平放在__水平__工作台上,将游码归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右__(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薇选用了一块小矿石,用调好的天平测它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恢复平衡,则测得的矿石质量是__43.4__g.
(3)如图乙所示的量筒分度值为__2__cm3,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将系了细线的矿石轻放入量筒,如图乙所示,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__相平__(填“相平”或“不相平”),测得矿石的体积是__18__cm3.
(4)实验后,小微发现使用的20g砝码生锈了,由此导致测得的矿石密度会__偏小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小薇回家后,想测出家里某个小饰品的密度,她找到家里的电子秤,称出饰品的质量是140g,又借助细线、水、玻璃杯,测出了饰品的体积,她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丙、丁所示,则饰品的密度是__2.8__g/cm3.
类型5 有关压强的探究
7.小丽做“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所用器材及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本实验所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转换法__和__控制变量法__.
(2)小丽为了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__D、E__的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__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__;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__E、F__的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__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__.
(3)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比较宽,这是利用了__增大受力面积__来减小压力作用的效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通过__减小受力面积__来增大压力的作用效果.
8.(2018·呼和浩特)小涵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压强计__不属于__(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2)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她所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调节的方法是__B__(填“A”或“B”).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3)调好后,将探头放入水中,并多次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如图乙所示,同时比较每次的深度及相应的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这是为了探究__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__.
类型6 浮力的相关探究
9.为了探究某合金块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和它排开水的重力之间的关系,并借用水的密度ρ水求出该合金块的密度ρx,某同学进行了如图甲、乙、丙、丁四次测量(弹簧测力计读数分别为F1、F2、F3、F4).
甲 乙 丙 丁
甲:
把合金块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出合金块所受的拉力,收集合金块排开的水
乙:
测出实心合金块所受的重力
丙:
测出桶和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丁:
测出空桶所受的重力
(1)你觉得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丁乙甲丙__.
(2)实验表明,(合金块所受浮力)__F2-F1__=__F3-F4__(合金块排开水的重力)(用F1、F2、F3、F4表示).
(3)则ρx=__ρ水__(用ρ水、F2、F3、F4表示).
10.(2018·孝感)为了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某校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两次实验.
(1)第一组:
甲、乙、丙图是小方同学的实验过程(整个过程为同一物块,g取10N/kg),由图1可知:
①由以上实验过程及数据分析可得:
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__液体的密度__有关;
②该物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_1__N;
③物块的密度为__4.8×103__kg/m3.
(2)第二组:
在水平桌面上,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装有相同体积的水,小杨同学将A、B两个不同的实心物块,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A物块沉入杯底,B物块漂浮于水面.待A、B均静止后,两液面的高度仍相同,如图2所示.则A物块所受浮力__=__B物块所受浮力;A物块的密度__>__B物块的密度;甲杯对桌面压力__>__乙杯对桌面压力.(填“>”“<”或“=”)
类型7 简单机械的相关探究
11.(2018·黑龙江)小红和小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若实验前杠杆如图甲所示,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右__(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实验过程中,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__便于测量力臂__.
(3)在杠杆两端加挂钩码,并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出力臂,多次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次序
F1/N
l1/cm
F2/N
l2/cm
1
1
10
2
5
2
2
10
1
20
3
2
15
3
10
小明根据以上数据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
__F1l1=F2l2__.
(4)杠杆调节平衡后,小红在杠杆上的A点处挂4个钩码,如图乙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应在B点挂__6__个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A点和B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向支点O靠近移一格,杠杆__左侧下降__(填“左侧下降”“右侧下降”或“仍水平平衡”).
(5)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在原位置逐渐向左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变大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2018·德州)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步骤
如图所示为测量某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
①实验时沿竖直方向匀速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实验2是用图乙做的实验。
③实验序号3中的机械效率η=80%。
装置图
表格
实验序号
钩码重量G/N
钩码上升高度h/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4
0.1
1.8
0.3
74%
2
8
0.1
3.1
0.3
86%
3
8
0.1
2.5
0.4
结论
通过比较1、21、2
(填实验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通过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越低
问题讨论
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有同学认为应静止时读数。
你认为他的想法不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摩擦力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题型之四 电磁学实验
类型1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
1.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时.
(1)实验中应选择规格__不相同__(填“相同”或“不相同”)的灯泡.
(2)用电压表分别测出L1和L2两端电压及串联总电压的值分别为U1、U2、U,经过多次实验,得到的数据记录在表中.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到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是__U=U1+U2__(用公式写出).
实验次序
U1/V
U2/V
U/V
1
2.3
0.7
3.0
2
2.0
1.0
3.0
3
1.7
1.3
3.0
(3)进行多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寻找普遍规律__(填“寻找普遍规律”或“减小实验误差”).
2.(2018·济宁)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1)闭合开关,发现L1亮,而L2不亮.小易认为L2不亮的原因是L2短路,你认为他的判断是__错误__(填“正确”或“错误”)的.
(2)小易将电路中连接开关右侧的导线与电流表“0.6”接线柱相连的那一端改接到“-”接线柱上.其他都不动.这样连接的目的是测__L2__(填“干路”或“L2”)的电流,请评价其可行性并说明理由:
__不可行,因为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__.
(3)小易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__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__.
电流表的测量对象
电流表的示数I/A
L1所在的支路
0.30
L2所在的支路
0.20
干路
0.50
(4)根据表中信息,若灯泡L1的电阻大小为10Ω,则电路的总电阻为__6__Ω.
类型2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3.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导线a、b、c粗细相同,b、d粗细不同,a、b、d长度相同.
(1)该实验是通过观察__电流表__的示数间接比较导线电阻的大小.
(2)选用导线a、b分别接入电路中,是为了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的__材料__有关.
(3)选用导线b、c分别接入电路中,是为了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的__长度__有关.
(4)选用导线__b、d__分别接入电路中,是为了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5)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除了上述因素外,还可能跟__温度__有关.
类型3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4.(2018·重庆A卷)小峻和小薇两位同学在“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中,所用器材有:
学生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标有“20Ω 2A”的滑动变阻器R′、开关,导线和定值电阻R若干.
(1)请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
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且导线不能交叉)
解:
(2)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断开__;连接完电路后,小薇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位置互换了,如果闭合开关,则__电压__(填“电压”或“电流”)表的指针可能有明显偏转.
(3)排除故障后,他们先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依次测得5组数据,其中第5次实验中电压表的指针如图丙所示,其示数为__2.2__V.他们记录的数据如表1所示,分析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正__比.
表1 电流与电压关系
实验序号
1
2
3
4
5
电压/V
1.0
1.2
1.8
2
——
电流/A
0.20
0.24
0.36
0.40
0.44
表2 电流与电阻关系
实验序号
1
2
3
4
电阻/Ω
10
15
20
25
电流/A
0.30
0.20
0.15
0.12
(4)他们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先将电源电压调为6V,分别换上多个定值电阻进行探究,数据记录如表2所示,老师指出其中一组数据是拼凑的,你认为是第__4__(填实验序号)组,理由是实验所用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__小__(填“大”或“小”).
(5)排除拼凑的数据后,分析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在__电压__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6)在不更换滑动变阻器的情况下,可以采取__B__(填字母符号)的措施,完成这组拼凑数据所对应的实验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