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总复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49544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上册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上册总复习.docx

《七年级生物上册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总复习.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生物上册总复习.docx

七年级生物上册总复习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进行科学观察时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

2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等物质,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

4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

5生物的特征: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

2调查范围很大时,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业样本。

3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方法。

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将生物分为

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还可以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家禽、家畜和宠物等。

4调查方式分:

普查(为某种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全面抽查)

抽样调查

调查步骤:

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选择调查范围、设计调查

路线);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归类;资料整理。

5学会写调查报告。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

阳光、空气、水、温度

生物因素:

捕食、竞争、合作

2、探究的一般过程: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3、对照实验:

在探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4、生物学:

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5、环境:

生物生活的环境,不仅是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6、生态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7、通过探究可以发现:

光会影响鼠妇,黄粉虫等动物的分布,

温度会影响金鱼的呼吸。

8、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9、认真阅读教材资料分析(P17)完成讨论题。

骆驼对荒漠环境的适应;骆驼刺对荒漠环境的适应(庞大根系寻找吸收水分,矮小地上减少水分蒸腾);海豹对寒冷环境的适应(皮下脂肪保暖,减少热量散失)蚯蚓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使土壤疏松,提高通气和排水,提高土壤肥力)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物圈:

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做生物圈。

2、生态系统:

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组成:

生物部分:

生产者:

植物

消费者:

动物

分解者:

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

阳光、空气、水等

食物链和食物网

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3、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

4、食物网: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食物网。

5、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

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度的。

6、生物种类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平衡越

不易遭到破坏。

7、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生物得到能量越少,个数越少。

8、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描述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

吃的关系。

例:

草→兔→狐

123(营养级别)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每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其它的生态系统相关联。

4、“绿色水库”“地球之肺”——森林生态系统

“地球之肾”——湿地生态系统

5、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镜臂、镜筒、目镜、物镜、转换器、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载物台、通光孔、压片夹、遮光器、反光镜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用法:

①取镜安放;②对光;③观察

4、显微镜共反射两次光,视野中看到的像是左右相反(物镜),上下颠倒(目镜)

5、光线在显微镜中通过的路径:

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

镜筒→目镜→进入人眼

6、目镜与物镜的乘积就是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第二节植物细胞

1、常用玻片标本

切片——从生物材料上切取下的薄片而制成的。

(固体)

涂片——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的。

(液体)

装片——撕下或挑取的少量生物材料制成。

(固体)

(以上三种标本都可以制成永久和临时的)

2、实验: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实验目的:

①学习临时装片基本方法,并学会制作。

②认识植物细胞基本结构。

③学习画细胞结构简略。

步骤重点:

擦、滴、撕、展、盖、染

(盖玻片缓缓放下的目的:

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细胞核:

储存遗传物质。

细胞质:

加速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液泡:

内含有细胞液。

细胞膜:

保护并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壁:

保护并支持细胞。

叶绿体:

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线粒体:

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注意:

植物细胞特有结构:

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第三节动物细胞

1、实验: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实验目的:

①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②认识其基本结构

步骤重点:

擦、滴、刮、涂、盖、染

(生理盐水:

0.9%氯化钠溶液模拟人体口腔内环境)

动物细胞结构:

细胞核

细胞膜

细胞质

线粒体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

第四节细胞的生活

1、有机物:

分子较大,含碳的物叫做有机物。

如:

蛋白质、糖类、脂类都是大分子含碳物质。

2、无机物:

分子较小,不含碳的物质叫无机物。

如:

水、无机盐、氧都是小分子,不含碳的物质。

细胞的生活:

细胞中有哪些物质:

有机物:

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

无机物:

水、无机盐、氧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

线粒体:

动力车间

叶绿体:

光合作用场所

细胞核是控制中心——DNA是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

DNA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信息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体由小到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分不开的。

2、生长:

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转换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会由小变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3、分裂: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4、分裂过程:

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

植物:

在原来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动物:

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

5、生物体生长原因:

细胞的分裂:

细胞数目增加

细胞的生长:

细胞体积由小变大

6、染色体: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

(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7、染色体可以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染成深色。

8、染色体的变化:

先复制→平均分配

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

(所含遗传物质也相同)

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1、受精卵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2、细胞分化: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3、组织:

(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4、多细胞生物体都是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经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就形成了生物体内多种多样的细胞,这些细胞形成了各种组织。

5、人体四种基本组织:

①上皮组织:

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一般位于体表和各种管腔内表面。

②肌肉组织:

主要由肌肉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等功能,使机体产生运动。

③神经组织:

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产生和传导兴奋。

④结缔组织:

分布广,细胞种类多。

功能:

连接:

结缔组织中各种成纤维细胞。

(疏松结缔组织)

保护:

巨噬细胞

支持:

骨组织(骨头)

营养:

血液

6、器官:

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由不同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大脑是对全身起调控作用的器官,胃是贮存和消化食物的器官,心脏是将血液泵至全身的器官)

7、系统:

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系统。

8、人体的八大系统:

消化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9、分裂与分化联系:

细胞分裂是分化的前提,分化是在分裂的基础上进行的,

分化时往往伴随分裂。

10分裂与分化区别:

分裂:

细胞数量上发生变化。

分化:

功能上发生变化。

分裂不一定有分化,但分化一定有分裂,分裂时,细胞分裂成很多与原细胞一样的细胞,遗传物质没有改变;而分化时,细胞向不同方向形成形态结构各异、功能不同的细胞。

11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细胞群)→器官→系统→个体

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2、绿色开花植物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

根、茎、叶

生殖器官:

花、果实、种子

3、分生组织:

在成熟的植物体内,总保留着一部分不分化的细胞,它们终生保持分裂能力,由这样的细胞群构成的组织,叫做分生组织。

分布:

茎上有芽、芽尖端的分生区就是分生组织。

根尖(幼根的尖端)等部位。

特点:

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分化成其他组织。

3、分生组织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形成植物体四大组织:

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

①保护组织:

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

构成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

②机械组织:

茎、叶柄、叶片、花柄、果皮、种皮等处都有机械组织,

其细胞壁厚,对植物起支撑和保护作用

③输导组织:

根、茎、叶等处有运输水和无机盐(无机物)的导管,也有运输有机物的筛管,它们都属于输导组织。

④营养组织: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中都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

其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

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

4、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每一种器官都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每一种组织都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

第四节单细胞生物

1、①眼虫是介于动物与植物之间的单细胞生物,

植物学中称裸藻,动物学中称原生生物。

②眼虫生活的环境:

水沟、池沼、溪流中。

2、人体细胞如果离开人体就很难存活,眼虫也是一个细胞,为什么眼虫可以独立生活?

答:

眼虫既具有与人体的细胞相同的基本结构(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又具有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特点;眼虫虽没有器官和系统,但分化出来的细胞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这些结构的存在都有助于眼虫的独立生活。

3、单细胞生物:

生物圈中有不少肉眼很难看到的生物,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称为单细胞生物。

4、单细胞生物生存环境:

水域或湿润环境中,有些单细胞生物还寄生在其他生物体上。

5、单细胞生物的繁殖方式:

大多数以分裂的方式繁殖。

6、草履虫的基本结构:

①胞肛:

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位于后端(胞肛用来区分草履虫的前后端)

②食物泡:

食物泡随细胞质流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

③纤毛:

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④收集管和伸缩泡:

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出体外。

⑤表膜:

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

⑥大核和小核:

细胞核,储存遗传物质。

⑦细胞质:

加速细胞内外物质的运输。

7、眼虫的基本结构

①鞭毛:

运动,靠鞭毛的摆动前进。

②表膜:

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

③眼点:

感光。

④线粒体:

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⑤叶绿体:

光能→化学能,光合作用。

⑥细胞核:

储存遗传物质。

⑦伸缩泡:

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出体外。

8、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优点:

水域中的浮游植物以单细胞生物为食,鱼类的饵料。

缺点:

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等侵入人体,危害健康,

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可形成赤潮,危害渔业。

(赤潮形成主要原因:

大量含氮、磷的有机物排入海洋中,而导致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1、绿色植物四大类群:

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2、藻类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没有专门的吸收和运输养料及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也就是说,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3、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①可以释放氧气,可以满足水中生物呼吸的需要,还可以扩散到大气中,补充大气圈中的氧气。

②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给水中的植食性鱼类等动物提供食物。

③海带、紫菜等藻类植物可以供人类食用。

④藻类中的提取物,可以供工业和医药使用。

4、苔藓植物:

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但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5、为什么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很难见到苔藓植物?

答:

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面威胁生存。

(可以把它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序的指示植物)

6泥炭的形成:

有些沼泽地带生长苔藓植物,遗体一年年规程后就形成了泥炭。

7、从形态上看,苔藓植物与藻类植物有哪些主要区别?

这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

关系吗?

答:

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全身都浸在水中,几乎全身都能从外界环境中吸收自身所需的无机物,都能光合作用制作有机物,藻类植物的生活不能离开水;苔藓植物的植株通常具有类似根茎叶的分化,但茎中没导管,叶中没有叶脉,具有非常简单的假根,苔藓植物能在陆地上生活,但只能生活在潮湿环境中。

8、蕨类植物的特点:

具有根、茎、叶的分化,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蕨类植物的叶常呈羽状,背面会长出许多褐色斑块隆起,茎通常生长在地下。

9、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殖方式:

孢子生殖。

10、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

蕨的嫩叶和富含淀粉的地下茎可以食用;卷柏、贯众可供药用;生长在水田、池塘中的满江红,是一种优良饲料。

11、煤的形成:

地球上曾生长着许多高达几米、几十米的蕨类植物,它们构成了大片森林,这些植物的遗体层层堆积,经过漫长的年代,复杂的变化,就逐渐形成了煤,后来随着季节气候变化,高大的的蕨类植物基本上都灭绝了。

12、为什么说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环境?

答:

主要原因是解决了水的问题,蕨类植物的植物体不仅有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有真正的根和输导组织,吸收和运输水的能力较强。

生活环境

主要形态、结构特点

举例

藻类植物

生活在水中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衣藻、水绵海带、紫菜

苔藓植物

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根很简单,称假根,有茎、叶的分化,但无输导组织

苔藓、

葫芦藓

蕨类植物

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有根、茎、叶的分化,且在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

肾蕨、

铁线蕨

第二节种子植物

1、双子叶植物:

在绿色开花植物中,像菜豆种子这样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称为双子叶植物。

2、单子叶植物:

在绿色开花植物中,像玉米种子这样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称为单子叶植物。

3胚:

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4、菜豆种子的结构:

种皮:

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减少水分散失。

胚:

子叶:

(2片)储藏并转运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

胚芽:

发育成叶和茎。

胚轴:

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

胚根:

发育成根。

玉米种子的结构:

果皮和种皮:

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减少水分散失。

胚乳:

储藏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

胚:

子叶:

(1片)转运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

胚芽:

发育成叶和茎。

胚轴:

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

胚根:

发育成根。

5、玉米种子与菜豆种子储藏营养的部位不同、子叶功能不同。

大豆、花生等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在成熟的过程中,胚乳已经被消耗,而养料储存在胚的子叶中,但胡萝卜等植物的种子中就具有胚乳;而单子叶植物中的慈姑、泽泻等植物反而没有胚乳。

6、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

7、同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相比,种子植物之所以更适应陆地生活环境,能产生种子是一个重要原因。

8、种子植物包括两大类群: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①裸子植物:

种子是裸露着的,这样的植物称为裸子植物。

②被子植物:

有些植物必须剥开果实才能看到种子,像这样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的植物叫被子植物。

9、裸子植物特点:

裸子植物的根、茎、叶都很发达,里面都有输导组织,所以裸子植物可以长得很高大,也能在干旱和土壤贫瘠的地方生长。

10、被子植物特点:

一般具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保证了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

的运输可以畅通无阻,一般都能开花结果,不少果实还能帮助种子传播。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被子植物一生要经历:

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过程。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1、种子萌发需要自身条件和外在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

2、种子萌发的外在条件: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都是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外在条件)。

3、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①干瘪的种子或被昆虫咬坏胚的种子都不能萌发。

②储存时间过长的种子,胚已经死亡,当然不能萌发。

③休眠期的种子当然也不能萌发。

4、种子具有休眠的特性:

是植物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5、种子萌发的过程:

①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

②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轴、胚芽。

③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

④胚轴伸长。

⑤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6、抽样调查:

可以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对样本进行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做抽样检测。

7、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100%

8、实验组和对照组:

在对照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这个变量中,接近现实生

活的叫对照组,偏离现实生活的叫实验组。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1根尖:

从根端顶到生有根毛的一小段叫做根尖(根尖是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2、根尖的结构:

1根冠:

位于根尖的顶端,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的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

2分生区:

分生区的细胞很小,排列紧密,并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不断补充伸长区的细胞数量。

3伸长区:

下部细胞较小,越往上细胞越大,最后成为成熟区细胞的一部分。

4成熟区:

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分。

3、幼根生长的原因:

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数目;

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增大。

4、叶芽的结构:

(叶芽)(枝条)

幼叶发育成叶

芽轴发育成茎

芽原基发育成芽

5、植株的芽按照着生位置可以分为:

顶芽:

生长在主干顶端或侧枝顶端的芽

侧芽:

生长在主干侧面或侧枝侧面的芽

6、茎是怎样加粗生长的:

加粗生长是茎的形成层(分生组织)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7、植株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

1缺氮时:

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

2缺磷时:

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

3缺钾时:

植株的茎秆软弱,易倒伏,叶片的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

除上述三种无机盐外,还需许多其他各类无机盐,其中有些含量十分微小,却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1、花的结构:

花瓣、萼片、花托、花柄、雌蕊(柱头、花柱、子房→胚球→卵细胞)、雄蕊(花药→花粉→精子、花丝)

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的花药里面有花粉、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

2、传粉:

花药成熟后会散放出花粉,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的过程

3、传粉方式:

自花传粉:

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柱头上的现象。

异花传粉:

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柱头上的现象。

(传粉方式)

4、异花传粉需要有一定的媒介,这种媒介主要是风和昆虫。

5、受精:

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6、受精的过程:

①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

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

③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球内部。

7、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及柱头、花柱凋落,子房继续发育成为果实。

(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8、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传粉不足,人们常常给植物进行人工授粉。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根吸水的部位:

根尖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可增加吸水面积。

2、水分运输的途径:

土壤中的水→根毛→根中导管→茎叶→导管→植物体各个部分

3、叶片的结构:

表皮:

位于叶的表面,起保护作用,分布有气孔

叶肉:

较大、含有叶绿体,叶绿素,能够制造有机物

叶脉:

伸展于叶肉细胞之间,起支持和运转作用。

4、蒸腾作用:

概念(植物):

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意义:

①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

水和无机盐的需要。

②蒸腾作用可以降低叶表面温度,避免植物因天气过高被灼伤。

5蒸腾作用原理:

气孔的开与闭。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实验: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1目的要求:

1)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

2)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3、整体总结: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过程:

暗处理:

使叶片内的淀粉耗尽

叶片遮光:

对照实验

溶解叶绿素:

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

加碘液染色:

淀粉遇碘变蓝

结论:

绿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

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捕获太阳能,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

有机物来自构建植物体:

①细胞水平(细胞主要组成成分)

②器官水平(种子等器官的大部分成分)

③个体水平(冬天植物生长慢或停止生长)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其他生物

4、为什么要把天竹(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暗处理)?

答:

让天竺葵在黑暗处把叶自带的淀粉运走耗尽,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测到的淀粉只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出来的,而不是在实验前储存的。

5、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与上面所解释不同,重点看)

1细胞水平:

植物细胞的组成成分中,大多数为有机物

1)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有机物)

2)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蛋白质和脂质(有机物)

3)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DNA(有机物)

②器官水平:

一些植物的果实、根和茎中含有大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