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八年级 上期末综合检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45905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0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 八年级 上期末综合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湘教版 八年级 上期末综合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湘教版 八年级 上期末综合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湘教版 八年级 上期末综合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湘教版 八年级 上期末综合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 八年级 上期末综合检测.docx

《湘教版 八年级 上期末综合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 八年级 上期末综合检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 八年级 上期末综合检测.docx

湘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综合检测

八年级上期末综合检测

第一至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和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领土南北跨度大,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没有热带

B.我国东临大西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D.我国最大的岛屿是海南岛

【解析】选C。

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

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我国东临太平洋,是海陆兼备的国家;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

2.(2015·武汉质检)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000多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 (  )

【解析】选C。

本题考查我国东西经度跨度大导致的现象。

我国东西相距5000多千米,跨经度60多度,导致东西时间差异大,出现同一时刻不同景象的现象。

3.图中①、②、③、④四省的简称分别是 (  )

A.湘、晋、黑、鲁B.鄂、陕、黑、鲁

C.鄂、晋、辽、鲁D.赣、陕、吉、鲁

【解析】选B。

本题考查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

①是湖北省,简称鄂;②是陕西省,简称陕或秦;③是黑龙江省,简称黑;④是山东省,简称鲁。

4.成语“得陇望蜀”中的“陇”和“蜀”分别指的是 (  )

A.山西省、陕西省B.甘肃省、四川省

C.湖北省、湖南省D.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

【解析】选B。

本题考查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

甘肃省简称“甘”或“陇”,四川省简称“川”或“蜀”。

  下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轮廓和各自的人口、面积数据,读图回答5、6题。

5.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其中蒙古族集中聚居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  )

A.①B.②C.③D.④

6.关于四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①人口最多B.②面积最大

C.③人口最稀疏D.④以维吾尔族为主

【解析】5选B,6选C。

本题组考查我国人口、民族的分布。

第5题,从图中分析看出,数字①~④所代表的省区依次是湖南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山东省。

蒙古族主要集中在内蒙古自治区。

第6题,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③面积最大,人口最少,所以人口最稀疏;而④面积最小,人口最多,所以人口最稠密;①、④都以汉族为主,②以蒙古族为主,③以维吾尔族为主。

7.下表是我国近三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该数据资料反映了我国 (  )

年份

1990年(第四

次人口普查)

2000年(第五

次人口普查)

2010年(第六

次人口普查)

全国人

口总数

11.6亿

12.95亿

13.7亿

A.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人口压力得到根本缓解

C.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

D.计划生育政策效果显著

【解析】选D。

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问题。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人口数量在增长,但增长速度减缓,没有出现负增长,也没有从根本上缓解人口压力。

8.下列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其民族对应正确的是(  )

A.侗族——泼水节

B.藏族——锅庄舞

C.蒙古族——开斋节

D.新疆维吾尔族——那达慕大会

【解析】选B。

本题考查了我国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我国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多姿多彩,有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回族的开斋节等。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地形构成百分比统计图,据图回答9、10题。

9.图中信息能够说明该区域地形具有的特点是 (  )

A.地形类型齐全B.地势西高东低

C.地形以平原为主D.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10.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该区域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重点发展 (  )

A.畜牧业B.林业C.粮食生产D.瓜果生产

【解析】9选C,10选C。

本题组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第9题,从图中分析看出,该地区地形由低山、丘陵、平原组成,其中平原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52.7%。

第10题,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该地区应重点发展粮食生产。

11.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

下面图示正确的是 (  )

【解析】选C。

本题考查我国地形区与山脉的相对位置。

塔里木盆地位于天山和昆仑山之间,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之间是东北平原,昆仑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之间是青藏高原。

1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此界线描述正确的是

 (  )

A.400mm年等降水量线

B.1月0℃等温线

C.中温带和暖温带分界线

D.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解析】选B。

本题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与1月0℃等温线一致,除此之外,还与800mm年等降水量线、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一致。

  下图为我国东部平原四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据图完成13、14题。

13.造成四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海陆差异B.经度差异

C.地势差异D.纬度差异

14.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的熟制可达到一年三熟

B.甲、乙两地位于北方地区

C.丙、丁两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D.我国南北温差夏季比冬季大

【解析】13选D,14选A。

本题组考查影响我国气温的因素和气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第13题,四地均位于东部的平原地区,因此造成四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差异。

第14题,甲地最低月平均气温约16°C,应位于我国南方的热带地区,农作物一年三熟;乙地最低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上,位于南方地区;丙地最低月平均气温在0°C~-10°C,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15.主要发生在冬半年,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的是 (  )

A.寒潮B.梅雨C.台风D.旱涝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灾害性天气。

根据“严寒、大风、霜冻”可以推断该恶劣天气为寒潮。

16.关于我国东部地区河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我国的河流大多分布在东南部的外流区内

B.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

C.自北向南河流的汛期逐渐缩短

D.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长江

【解析】选C。

本题考查我国河流的特点。

我国河流的汛期,自南向北逐渐缩短。

17.下列符合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的是 (  )

A.水资源——华北多、西南少

B.林地——西北多、东北少

C.草地——东南多、西北少

D.耕地——东部多、西部少

【解析】选D。

本题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

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北的半干旱地区;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18.一艘装满农产品的货轮由图中①处驶往②处,船上所载农产品最不可能是

 (  )

①小麦  ②大米  ③花生  ④甘蔗  ⑤苹果

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④D.②⑤

【解析】选C。

本题考查我国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小麦、花生、苹果主要产自我国北方暖温带地区,大米、甘蔗主要产自南方亚热带、热带地区。

图中由①处运往②处,是从北方地区运往南方地区,船上所载的应是北方地区的农产品。

19.下列地区中,不是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的是 (  )

A.西北内陆区B.环渤海地区

C.长江三角洲D.珠江三角洲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

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西北内陆区不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

20.我国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其为 (  )

A.宝成铁路B.青藏铁路

C.京广铁路D.京沪铁路

【解析】选B。

本题考查我国铁路线的名称。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铁路位于青藏高原上,是海拔最高的铁路。

二、综合题(共60分)

21.读“中国局部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6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山脉:

A     ,B     ,E    。

(3分)

(2)山脉:

C    ,该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的分界线上。

(2分)

(3)图中经过北京和郑州的铁路线a是    线,c是    线,与a线相交于    。

(3分)

(4)①是黄河上著名的      水利枢纽工程。

位于黄河    游河段。

黄河干流从②到③河段,水量减少的自然原因是 ;

人为原因是 。

(6分)

(5)黄河下游进入平原,水流减缓,泥沙沉积,形成著名的“       ”,所以下游的主要忧患是 

灾害。

(2分)

【解析】本题结合“中国局部区域图”,综合考查地形区的分布、主要铁路线及枢纽、黄河的水文特征等知识点。

(1)题,从图中分析看出,山脉A是祁连山,B是秦岭,E是贺兰山。

(2)题,图中的山脉C是太行山,该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第(3)题,图中经过北京和郑州的铁路线a是京广线,图中的c铁路线是陇海线,京广线与陇海线相交于郑州。

第(4)题,图中的①是黄河上著名的小浪底水利工程,位于黄河中游河段,黄河从②到③河段水量减少的自然原因是河流主要流经干旱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此段河流没有支流汇入,其人为原因是沿岸城市、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第(5)题,黄河下游进入平原地区,水流减缓,泥沙大量沉积,形成了著名的“地上河”,“地上河”易决口成灾,因此,黄河下游的主要忧患是洪水灾害。

答案:

(1)祁连山 秦岭 贺兰山

(2)太行山 二、三

(3)京广 陇海 郑州

(4)小浪底 中 ①河流主要流经干旱区,降水量少;②没有支流流入 沿岸城市、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5)地上河 洪水

22.(2014·莱芜学业考)南水北调工程2014年建设目标:

中线如期通水、东线运行平稳。

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6分)

●位置与分布

(1)在图中找到并用实线描画出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2分)

●联系与差异

(2)参照对黄河的描述,在图中空白处完成对长江的描述。

(6分)

(3)根据图中信息,比较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2分)

●环境与发展

(4)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资源的调出区,该地区洪涝灾害频繁。

试提出防治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主要对策。

(2分)

(5)生活中,好习惯可以节水。

请谈谈你在节约用水方面可以做哪些有意义的事?

(4分)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南北方地理界线的位置、准确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我国水土资源的特点、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的治理措施以及节约用水的知识。

南北方以秦岭—淮河为界;分析黄河的描述,从干湿地区、降水量、河流汛期、温度带、有无结冰期、流经地形区等方面描述长江;分析图中信息,南方地区地少水多,北方地区地多水少;针对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如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以防止水土流失,修建水库,退田还湖,提高蓄洪能力等;节约用水方面结合日常生活回答即可。

答案:

(1)画图略(该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

(2)长江主要流经半湿润、湿润地区,降水丰沛,汛期较长;干流主要位于亚热带,无结冰期;中下游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含沙量小。

(3)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土地资源少(或北方地区水资源缺乏,土地资源丰富)。

(4)多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河段“截弯取直”、疏浚河道,中下游加固防洪大堤;提高人们的防洪意识和自救能力;建立灾害预警预报机制等。

(答出三点即可)

(5)提高节水意识、关紧水龙头、一水多用、少使用洗涤剂等(其他合理也可)。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材料一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把长江中下游城市捆绑起来发展的战略构想,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启动规划“中部金三角经济生态区”研究,将湖南长沙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和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构筑成“中三角”,形成以南昌—武汉—长沙为核心的“中三角”大都市圈,联合发展,促进中部崛起,力争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材料二 “中三角”示意图。

(1)写出“中三角”经济圈三个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

   、   、   。

(3分)

(2)“中三角”经济圈交通条件便利,有贯通南北的铁路大动脉    线和

    线,并且有“黄金水道”    沟通东西。

东可与    工业基地相联系,南可与        工业基地相呼应,发展条件得天独厚。

(5分)

(3)“中三角”地区农业资源丰富,主要粮食作物为    ,主要油料作物为     ,主要水果为     ,并且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被称为“      ”。

(4分)

(4)“中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最突出的城市是武汉市,经过该市的南北向铁路干线是     。

(1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中部“中三角”地区的工业、农业和交通知识。

(1)题,湖北省简称鄂,湖南省简称湘,江西省简称赣。

(2)题,京广、京九两大铁路纵贯“中三角”,“黄金水道”长江为本区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本区东可接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南可与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呼应。

第(3)题,本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种植水稻、油菜,产量最大的水果为柑橘,因河湖众多,淡水渔业发达,被称为“鱼米之乡”。

第(4)题,本区高新技术产业以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光电产业最为突出,经过武汉的南北向铁路干线是京广线。

答案:

(1)鄂 湘 赣

(2)京九 京广 长江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3)水稻 油菜 柑橘 鱼米之乡

(4)京广线

24.读材料,运用地理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5分)

材料一 北京故宫始建于永乐年间,建筑所需木料部分来自南方的川、湘、赣等地。

所伐的巨木顺江而下,自西向东运到南京,然后沿运河北上运到北京地区。

部分石料来自山西、河北交界处的太行山区,那里盛产汉白玉。

聪明的石匠在去北京的路上打了很多眼井,冬季把井水泼到地面上,形成冰层,用旱船载石的方法把巨石运到北京。

材料二 中国政区示意图。

(1)文中提到部分木料来自川、湘、赣等地,请在图中用“///”标注出。

写出湘、赣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名称:

湘   ,赣    。

(3分)

(2)部分石料来自山西、河北交界处的太行山区,请用“

”符号在图中相应位置画出太行山。

(2分)

(3)请写出巨木运输途中所利用的两条江河的名称。

“顺江而下”的“江”指的是    ,“沿运河北上”的“运河”是指今天的        。

(2分)

(4)太行山是我国重要的地形分界线,请写出该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名称:

太行山以东是     ,太行山以西是      。

(2分)

(5)文中提到南北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其中南方使用的是      (运输方式),这是因为南方地区            。

(3分)

(6)据材料知:

旱船载石的方法应该在    (季节)使用,原因是 

(3分)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位置、简称、山脉、河流、地形、气候等知识。

(1)题,川是四川,湘是湖南,赣是江西。

(2)题,在图中找出山西省和河北省然后在两省的交界处进行标注。

第(3)题,由材料可知木料是先沿长江东下再沿京杭运河北上。

第(4)题,太行山脉东侧是华北平原,西侧是黄土高原。

第(5)题,南方木料顺江而下是水路运输,因为南方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河湖密布。

第(6)题,太行山石料“旱船载石”需泼水成冰,只能在冬季进行。

答案:

(1)标注略。

 湖南 江西 

(2)略。

(3)长江 京杭运河

(4)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5)水运 降水丰沛,河湖密布

(6)冬季 气温低,容易结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