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 精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44310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 精品.docx

《高中政治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 精品.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政治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 精品.docx

高中政治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精品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远古~1840年)

1.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中华文明的勃兴

(1)原始社会(远古~BC2070年)——中华文明的缓慢演进。

中国历史早在170万年前的原始人类就开始了。

原始人类经历了群居到氏族公社的发展,主要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和石器锄耕。

当时的土地属于氏族公社公有。

在原始社会末期,政治上出现了禅让制,原始手工业有所发展,并出现了原始绘画(鹳鱼石斧图)。

(2)夏商西周(BC2070~BC771)——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政治上:

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国家开始出现。

在西周取代商之后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使西周成为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经济上:

商周时代,出现了青铜农具,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

文化上:

夏朝时有了“夏历”,商朝出现了甲骨文,当时教育“学在官府”,教育由官府垄断,贵族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3)春秋战国时期:

(BC770~BC476~BC221年)——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确立

政治上:

出现了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各国纷纷变法图强。

经济上:

由于铁犁牛耕出现,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确立,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纺织业、冶铁业等成为手工业的主要部门,私商成为社会的一大群体,商业兴盛,但受重农抑商政策限制。

文化上:

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道家、法家、儒家、墨家成为主要的流派。

天文学发达,战国时出现了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氏星表》。

文学上以《诗经》和《离骚》为代表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

2.秦汉时期(BC221~220年)——封建大一统

政治上:

秦代开始出现大一统局面,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了中央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地方的郡县制,汉承秦制,皇帝制度、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得以沿袭,并发展形成了“中外朝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了地方王国势力的壮大,最终酿成“七国之乱”汉武帝时期逐渐解决了“王国问题”。

经济上:

封建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牛耕推广,汉代出现了耧车和代田法。

汉代的炒钢技术和青瓷制造技术表明了手工业的进步。

国家统一和政治安定也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文化上:

秦代的焚书坑儒到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治国思想由法家到儒家转变,更能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秦汉科技发达,造纸术的发明改进,《九章算术》、《伤寒杂病论》是汉代的典型成就。

汉代在文学上出现了新的文体——赋。

3.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年)——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政治上:

长期处于国家分裂时期,战乱不断,民族融合加强。

九品中正制维护士族的政治特权,选拔官员看重出身和门第,不注重才能。

政治制度上出现了三省制。

经济上:

北方经济遭到破坏,南方经济发展。

文化上:

此时佛教盛行,佛教文化突出。

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出现了王羲之、王献之等书法大家。

东晋顾恺之的绘画讲究“以形写神”推动了绘画艺术发展。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农书之一。

是比较系统、完整地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生产经验和知识。

4.隋唐时期(581~907年)——封建社会的繁荣

政治上:

国家统一局面再次出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出现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三省六部制分割宰相的权力,加强了皇权,同时三省分工协作,提高了办事效率。

科举制打破了按门第选拔人才的标准,通过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唐玄宗统治后期,由于地方节度使势力迅速膨胀,形成内轻外重的局面,最终酿成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

此后持续一百多年的藩镇割据的分裂混战局面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

经济上:

封建经济繁荣,农业方面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手工业方面制瓷技术进步,瓷器取代丝绸成为外贸的代表。

唐代商业繁荣,长安成为国际大都市,但商业贸易受官府严格控制。

文化上:

佛、道、儒三家思想均发展,儒家受挑战。

科技发达,雕版印刷术和火药技术出现。

唐代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出现了李白、杜甫等大诗人。

书法艺术、绘画艺术成就突出,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等书法名家和阎立本、吴道子等绘画大师。

5.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907~1368)——封建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政治上:

政局上由若干民族政权并立到大一统,制度上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宋代分割相权,削弱地方官的权力,解决了地方分裂问题。

元代实行行省制度,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大变革。

经济上:

商业发达,宋代坊市的界限被打破,交子出现。

海外贸易兴盛,出现了许多大港口。

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景德镇成为全国的“瓷都”。

文化上:

程朱理学的出现促进了儒学的发展,成为官方哲学。

科技走在世界前列,三大发明完成并外传。

元代郭守敬编订《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

文学形式上出现了词和散曲。

艺术上有苏轼等书法家,还有风俗画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元杂剧表明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6.明清时期(1368~1840)----封建社会渐趋衰落,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政治上:

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丞相制度自明代废除,随之出现了内阁、军机处,决策权集中到皇帝手中。

经济上:

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工商业市镇,在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由于政府的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碍,外贸也逐渐萎缩,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文化上:

儒家思想遭受批判,出现了反封建民主思想。

传统科技处于总结阶段,出现了《农政全书》、《本草纲目》等巨著。

明清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是小说,更能适于市民生活需要。

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突出,京剧出现并成为流行全国的剧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