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43076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09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南京市2009年初中生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o.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5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2)▲,江人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6)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7)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9)《岳阳楼记》中的“▲;▲”表现了“古仁人”在不同处境中都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点缀(▲)鲜为人知(▲)宽shǜ(▲)qiè(▲)而不舍

3.下列对名著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一步步走向反抗道路。

B.对阿廖沙影响最大的人是外祖母,她经常给阿廖沙讲一些怜悯弱者、歌颂光明的民间故事。

C.祥子买第一辆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第二辆车被大兵抢走了,第三辆车为虎妞办丧事卖掉了。

D.格列佛在小人国里犹如一座大山,一顿饭要吃好几车食物,搬移小人国的人和物,像是摆弄玩具。

班级开展“共建绿色家园”的专题活动,请你参与。

【绿色倡议】

4.下面是班级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找出画线部分有语病的一处。

(▲)(2分)

(A)共建绿色家园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我们深刻认识到,(B)环境治理一定要避免不能陷入污染一治理一再污染的恶性循环。

这就需要从源头治理南京的山水。

为了保护南京的“绿肺”,(C)中山陵园管理局已于去年底提交了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方案。

作为中学生,(D)我们也要积极行动起来,为建设绿色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绿色行动】

5.下面是赵建同学有感于这次活动写的一篇随笔,请你根据语境为文中空缺处填写恰当的词。

(2分)

在共建绿色家园的历程中,我们有大多的感动。

责任,感动着我们。

改善城市形象,让环境更美好,让生活更舒心,这份责任激励大家迎难而上,负重拼搏。

(1)。

感动着我们。

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干部到普通市民,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共同诠释“绿色南京”的内涵。

(2),感动着我们。

树上的小鸟多了,水里的游鱼多了;大街小巷整洁多了,邻里相处和睦多了。

如果留心,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很多。

【绿色展望】

6.李响同学搜集到下面一组图,请你解说。

(4分)

(1)根据组图,简要说明国民日常使用交通工具的变化。

(2分)

(2)1979年一2009年的变化体现了▲,对2019年的预测表明▲。

(2分)

二(4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1题。

(13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淑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袁宏道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山僧曰:

“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②,瀑见。

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注]①第五泄:

第五级瀑布。

②罅(xià):

裂缝。

③掉:

摇动。

7.下列句中加点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伐竹取道齐师伐我

D.似与游者相乐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疾趋,度石罅必为有窃疾矣

D.山行之极观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8.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以面受沫”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无从致书以观B.或以钱币乞之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D.皆以美于徐公

9.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

(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翻译:

(2)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

翻译:

10.以上诗文部描写了水,请从中分别选—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填入下面空格中。

(3分)

(1)《次北固山下》:

(2)《小石潭记》:

(3)《观第五泄记》:

11.根据诗文内容填写下表。

(2分)

诗文

语句

表达的感情

《次北固山下》

乡书何处达?

(1)▲

《小石潭记》

心乐之

心情快乐

《观第五泄记》

(2)▲

依依不舍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一16题。

(16分)

蔷薇几度花

丁立梅

①喜欢那丛蔷薇。

②与我的住处隔了三四十米远,在人家的院墙上,趴着。

我把它当作大自然赠予我们的花,每每在阳台上站定,目光稍一落下,便可以饱览它了。

这个时节,花开了。

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

眼尖的我发现了,欢喜地叫起来,呀,蔷薇开花了。

我欣赏着它的点点滴滴,日子便成了蔷薇的日子,很有希望很有盼头地朝前过着。

③也顺带着打量从蔷薇花旁走过的人。

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从容;有些人只是路过,有些人却是天天来去。

④看久了,有一些人,便成了老相识。

譬如那个挑糖担的老人。

老人着靛蓝的衣,瘦小,皮肤黑,像从旧画里走出来的人。

他的糖担子,也绝对像幅旧画:

担子两头各置一匾子,担头上挂副旧铜锣。

老人手持一棒槌,边走边敲,当当,当当当。

惹得不少路人循了声音去寻,寻见了,脸上立即浮上笑容来。

呀!

一声惊呼,原来是卖灶糖的啊。

⑤可不是么!

匾子里躺着的,正是灶糖。

奶黄的,像一个大大的月亮。

久远了啊,它是贫穷年代的甜。

那时候,挑糖担的货郎,走村串户,诱惑着孩子们,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

只要一听到铜锣响,孩子们立即飞奔进家门,拿了早早备下的破烂儿出来,是些破铜烂铁、废纸旧鞋的,换得掌心一小块的灶糖。

伸出舌头,小心舔,那掌上的甜,是一丝一缕把心填满的。

⑥现在,每日午后,老人的糖担儿,都会准时从那丛蔷薇花旁经过。

不少人围过去买,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人买的是记忆,有人买的是稀奇——这正宗的手工灶糖,少见了。

⑦便养成了习惯,午饭后,我必跑到阳台上去站着,一半为的是看蔷薇,一半为的是等老人的铜锣敲响。

当当,当当当——好,来了!

等待终于落了地。

有时,我也会飞奔下楼,循着他的铜锣声追去,买上五块钱的灶糖,回来慢慢吃。

⑧跟他聊天。

“老头!

”我这样叫他,他不生气,呵呵笑。

“你不要跑那么快,我追都追不上了。

”我跑过那丛蔷薇花,立定在他的糖担前,有些气喘吁吁地说。

老人不紧不慢地回我:

“别处,也有人在等着买呢。

⑨祖上就是做灶糖的。

这样的营生,他从十四岁做起,一做就做了五十多年。

天生的残疾,断指,两只手加起来,只有四根半指头。

却因灶糖成了亲,他的女人,就是因喜吃他做的灶糖嫁给他的。

他们有个女儿,女儿不做灶糖,女儿做裁缝,女儿出嫁了。

⑩“这灶糖啊,就快没了。

”老人说,语气里倒不见得有多愁苦。

▍“以前怎么没见过你呢?

▍“以前我在别处卖的。

▍“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

”我这样一说,老人呵呵笑起来,他敲下两块灶糖给我。

奶黄的月亮,缺了口。

他又敲着铜锣往前去,当当,当当当。

敲得人的心,蔷薇花朵般地,开了。

▍一日,我带了相机去拍蔷薇花。

老人的糖担儿,刚好晃晃悠悠地过来了,我要求道:

“和这些花儿合个影吧。

”老人一愣,笑看我,说:

“长这么大,除了拍身份照,还真没拍过照片呢。

”他就那么挑着糖担子,站着,他的身后,满墙的花骨朵儿在欢笑。

我拍好照,给他看相机屏幕上的他和蔷薇花。

他看一眼,笑。

复举起手上的棒槌,当当,当当当,这样敲着,慢慢走远了。

我和一墙头的蔷薇花,目送着他。

我想起南朝柳恽的《咏蔷薇》来:

“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

”诗里的蔷薇花,我自轻盈我自香,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

人生最好的状态,也当如此罢。

12.挑糖担的老人具有怎样的品性?

(3分)

13.第⑥段中的“记忆”和“稀奇”分别指什么?

(2分)

记忆:

稀奇:

14.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

(5分)

(1)赏析句子。

(3分)

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紊妆,淡淡笑。

(2)句中加点的“甜”字好在哪里?

(2分)

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

15.简析“蔷薇”在文中的作用。

(3分)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③段中写到“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从容;有些人只是路过,有些人却是天天来

去”,结合下文看,挑糖担老人属于走得从容、天天来去的人。

B.第④段中描写老人的糖担子,突出了一个“旧”字,暗示了老人做灶糖时间之久,也唤起

了“我”对逝去生活的回忆。

C.第⑨段中的插叙交代老人的女儿不做灶糖了,表明老人做手工灶糖的技艺将后继无人,老人对此感到悲哀。

D.文中多处通过老人的“笑”来表现老人的心情,比如第▍段中“老人呵呵笑起来”,第▍段

中“他看—眼,笑”都写出了老人的开心。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

(13分)

论友谊

西塞罗

公民们:

①我以为,友谊的基础是美德。

别人相信你有美德,所以才与你建立友谊。

你若放弃了美德,友谊也就不存在了。

②我们早已定下了一条保护友谊的准则:

不要求他人做不道德的事;别人求你做不道德的事,你也不要做。

所以,A你请朋友做事,必须以道德为限。

B如果为了朋友的缘故而做犯法的事,尤其是背叛国家,那是绝对不道德的,不容辩解的。

如果确认是道德的,便应毫不迟疑地去做,并且永远热诚。

③我以为那些错把功利当作基础的人,实在是丢掉了友谊的基础。

我们愉快,不是由于从朋友那里得到了物质利益,而是由于得到了朋友的爱。

如果我们的资助使我们得到了愉快,那是因为其资助是出于真诚的爱。

请问天下有谁愿意只能享受无穷的物质财富,却不能爱别人,同时也不能得到别人的爱呢?

只有暴君愿意过这样的生活。

没有信仰,没有爱,也没有对人的信任,一切都是猜疑、犹豫、憎十艮,这里绝对没有友谊的位置。

④哲人恩尼乌斯说:

“在身处困境时才能找到忠实的朋友。

”不可靠的朋友大约有两种:

一种是在自己得志、飞黄腾达时,忘了朋友;一种是见朋友有难而弃之不顾,逃之天天。

所以,在上述两种情形之下,仍能想到朋友的人,才真正难能可贵;仍能丝毫不减色的友谊,才可以称之为神圣友谊。

⑤“我们爱朋友犹如爱自己”,这样说是不恰当的,因为有许多事,我们不为自己做而只为朋友做。

有时去恳求一个卑鄙的人,有时去冒犯一个不该冒犯的人,这些为自己本不值得去做的事,为了朋友却欣然去做了。

在许多情况下,有美德的人宁肯牺牲自身利益,而使朋友得到欢乐。

所以,应该说,爱朋友胜过爱自己。

⑥友谊还应该有一条准则:

不要为了自己过分钟情友谊、依恋友谊而妨碍了朋友的大事。

凡是,舍不得离开朋友而阻止、妨碍朋友去尽他高尚义务的人,不但无知、怯弱,而且简直就不懂友谊。

⑦美德之所以能创造友谊,保持友谊,是因为美德里有和谐,有坚贞,有忠诚,有无私,有明智,有善,有关,有爱。

一个人的羌德一旦表现出来,便会光芒四射,并且借助这种光芒、照见别人的美德。

美德与美德互相吸引,光芒与光芒交相辉映,结果便燃出友谊的光焰。

⑧先看准了朋友,然后再爱他。

不要因为先爱了他,就认作朋友。

因为,凡是心灵值得爱的人,才是值得去结交的人。

17.这篇演讲词始终围绕着▲这一观点展开论述。

(2分)

18.第②段中画线的AB两句顺序能否颠倒?

为什么?

(3分)

19.第⑤段是怎样得出“爱朋友胜过爱自己”这一结论的?

请简述论证过程。

(3分)

20.从第⑥段看,“不懂友谊”的表现是什么?

(2分)

21.第④段中恩尼乌斯说:

“在身处困境时才能找到忠实的朋友。

”下列出自课文的事例不能证

明这个名言的一项是(▲)(3分)

A.“我”被困在悬崖上,其他小伙伴离“我”而去,杰利却喊来“我”的父亲解救“我”。

(《走一步,再走一步》)

B.小伙伴们看社戏归途中肚子饿了,阿发冒着被妈妈哭骂的风险,偷来自家的罗汉豆给小伙伴们吃。

(《社戏》)

C.乔元贞家境贫寒买不起课本,“我”把自己的课本裁成两半,给了乔元贞一半。

(《我的第一本书》)

D.安东尼奥因货船失事而违约,将被夏洛克割取一磅肉时,他的好友巴萨尼奥、鲍西娅等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威尼斯商人》)

三(50分)

22.请以“今天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书写(3分)

南京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25分)

1.(10分)

(1)悠然见南山

(2)山随平野尽(3)安得广厦千万问(4)千树万树梨花开(5)留取丹心照汗青(6)月有阴晴圆缺(?

)断肠人在天涯(8)草色人帘青(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每空1分,有错漏添倒一处,该空不得分)

2.(4分)zhuìxiǎn恕锲(每处1分)

3.(3分)C

4.(2分)B

5.(2分)

(1)团结

(2)细节(每处1分)

6。

(4分)

(1)国民日常交通工具1979年主要是自行车,到2009年小汽车越来越多,2019年白

行车将成为新宠。

(2分,意对即可)

(2)国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1分)国民环保观念增强(或:

国民崇尚绿色环保/国民健康意识增强)(1分)

二(42分)

(一)(13分)

7.(2分)D

8.(2分)B

9.(4分)

(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2)瀑布在

青色的石壁间飞泻,震撼着山谷。

(每句2分,意对即可)

l().(3分)

(1)平(或:

绿)

(2)清(3)伟(或:

疾)(每处1分)

11.(2分)

(1)思乡之情

(2)而犹不忍去(每处1分)

(--)(16分)

12.(3分)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

(每点1分,意对即可)

13.(2分)记忆:

贫穷年代的甜(或:

贫穷年代的幸福和快乐/当年孩子们用破烂换灶糖的情景)。

稀奇:

少见的正宗的手工灶糖。

(每点1分,意对即可)

14.(5分)

(1)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蔷薇花的不张扬、素雅。

(3分,手法1分,表达

效果2分。

意对即可)

(2)一个“甜”字,赞美老人的手工灶糖给很多人带来了甜蜜和快乐。

(2分,“赞美老人”1分,“赞美”的内容要答出“给别人带来甜”的意思,1分。

意对即可)

15.(3分)①作为贯串全文的线索;②引出挑糖担的老人;③比喻(象征)老人的品格(或:

比喻人生最好的状态);④烘托老人的形象。

(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

16.(3分)C

(三)(13分)

17.(2分)友谊的基础是美德

18.(3分)不能。

因为因句对应“不要求他人做不道德的事”,⑧句对应“别人求你,你也不要做”。

(“不能”1分;理由2分,每点1分,答“④⑧两句分别对应上面两句话”也可)

19.(3分)首先摆出不恰当的观点,然后举例论证“爱朋友胜过爱自己”(或:

举例论证“我们爱朋友犹如爱自己”是不恰当的),最后得出结论。

(每点1分,意对即可)

20.(2分)为了自己过分钟情友谊、依恋友疽而妨碍了朋友的大事。

(或:

舍不得离开朋友而阻止、妨碍朋友去尽他高尚义务)

21.(3分)B

三(50分)

(一)作文评分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评分程序是:

整体评定基础等级;37分以卜(含37分)的作文再评定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从内容、表达、结构这三方面评定作文类别。

2.发展等级

发展等级分不超过7分,以下四方面具备一条即可得发展分:

①主题深刻;②选材精当;③有一定文采;④有一点创新。

(二)作文评分常规要求

1.错别字每三个扣1分,重现的不计,最多扣2分。

2.标点符号错误较严重者,酌情扣1—2分。

3.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2分。

4.作文总分不得超过50分。

书写[3分)

书写要求:

字迹清楚(1分);书写工整(1分);书写美观(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