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备考186青岛市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42884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备考186青岛市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备考186青岛市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备考186青岛市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备考186青岛市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备考186青岛市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备考186青岛市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试题.docx

《高考语文备考186青岛市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备考186青岛市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备考186青岛市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试题.docx

高考语文备考186青岛市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试题

2011年高考语文备考(186)青岛市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试题

山东省青岛市2011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语文试卷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消融   漂白(piǎo)  流言蜚语(fēi)     钩玄提要(xián)

B.惊蜇   豆荚(jiá)   大展鸿图(hóng)    秣马利兵(mò)

C.丰采   露怯(lòu)   妙趣横生(héng)  纤毫毕现(xiān)

D.寥落   囤粮(tán)   鸠占雀巢(jiū)     引吭高歌(háng)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全国多家银行负责人和新疆自治区的领导齐聚乌鲁木齐,共同探讨新疆发展大计,银行业表示将  支持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

②久在南国,我已切身感受到江南文化的典雅和细腻,然而  江南绿油油的稻田多么迷人,我  不能忘掉西藏的青稞。

③随着“千人诵经典”活动的举行,第四届校园读书节拉开了帷幕。

此次读书节旨在倡导师生广泛阅读,  我校师生良好的阅读风貌。

A.全力   不管/也   展示           B.全力  尽管/还   显示

C.鼎力  尽管/还   展示         D.鼎力  不管/也   显示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中央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要顺应民意,从谏如流,及时出台有力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趋势。

B.《南极的企鹅》一书配上充满诗情画意的插图,向小读者们介绍了许多奇异的异域风情,孩子们对这些海外奇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C.多家媒体在《让子弹飞》上映之后引用了姜文“我既要站着,又要把钱挣了”这句话,含沙射影地表达了对影片“既赢票房,又赢口碑”的赞誉。

D.在呼啸的寒风中,父亲对儿子这种白痴般的想法不以为意,怒气冲冲地咆哮了一阵子,然后拉着儿子向密林深处寻找猎物去了。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香烟中究竟添加了什么成分,这些成分凭什么要添加,添加了有什么作用?

这些问题近来成为了控烟人士质疑的焦点。

B.农业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应大力推进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应用,这是我国科教兴农的重要战略举措;他同时表示,中国在转基因管理方面“是非常严格的”。

C.与其他养殖业相比,养蜂业具有独特优势:

无需占用耕地,无需大量劳动力,无需灌溉及消耗饲料,因此深受群众欢迎。

D.近日,来自海内外的“辛词”专家学者参加了在带湖山庄举办的《辛弃疾诗词研讨会》,大家高谈宏论,山庄内外洋溢着浓郁的学术气息。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在昨天举行的亚洲杯半决赛中,澳大利亚队和日本队以6:

0和5:

2分别战胜乌兹别克斯坦队和韩国队,闯进了决赛。

B.国家环保部门最近公布了第三批通过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审核的企业名单,我市首次有多家农产品生产基地跨进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门槛。

C.2月7日是春运期间全国酒驾整治统一行动日,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将安排异地用警、跨区域查缉以及组建机动执法队等方式开展酒驾整治专门行动。

D.你不能不承认,当今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注重追求团队合作精神,任何一支团队缺少了任何一名成员都只能是不完整的团队。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经学正统与文学馀业

我们在研习古代汉语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饶有趣味的现象:

清代的考据学家在他们的小学训诂著作中所引用的材料,几乎遍及先秦两汉经史子集各种著作,但所引的唐宋诗词则屈指可数。

这一现象实际上反映了在经学居于思想文化正统地位的封建时代,人们对经学与文学的不同态度。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学说定于一尊,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统治的指导思想。

儒家思想学说的理论依据是相传为孔子删定的“五经”,封建统治者大多竭力标榜经学,对儒生广开利禄之路,以便不断地对经学作出合乎时宜的诠释,通经致用,为自己的统治提供服务,经学一直居于君主专制统治思想学说的正统地位。

随着经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儒家思想对塑造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格精神和道德伦理观念等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儒家思想的重要特点是关注现实人生,主张积极进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生态度。

儒家的这种价值观和道德观,直接决定了它的文学思想。

今天我们普遍认为《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文学作品。

《诗经》作为“五经”之一,在先秦两汉时代乃至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却并不被人们作为文学作品看待。

孔子论《诗》,主张温柔敦厚的“《诗》教”,重视的是《诗》的政治、伦理功效。

儒家的这种“《诗》教”思想,同时也决定并代表了它的文学观。

虽然楚辞开汉赋之先河,屈原被认为是辞赋家之祖,但屈原、宋玉并不是专职的文学创作者,其身份主要是政治人物,文学创作不过是其政治生活的副产品而已。

两汉时代,辞赋兴盛,其中多数作品夸饰铺张,一味追求辞藻的华丽艳美,而不注重讽喻效果,这种现象随即遭到很多人的批评。

至魏晋南北朝时代,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分也越来越明朗。

刘勰作《文心雕龙》及萧统主编《文选》,正是这种情况的典型反映。

虽然此后我国古代文学迅速发展,但纵观整个文学发展史,其创作主体始终是官僚文人,儒家的文学思想自始至终从总体上贯穿于整个文学领域,指导着具体的文学创作、批评实践。

由于文学创作主体基本上是封建士大夫,因此,经学在他们心目中价值和地位的重要不言而喻,文学则不过是他们的馀业。

与此相应,研究经学的儒家学者与从事文学创作的文人,他们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是高低相去甚远。

在《清史稿》编撰过程中,因为编撰者与翰林院编修、常州词派的开创者张惠言有嫌隙,故有意将其编入《文苑传》中,结果招致其子侄及众乡邻的不满与抗议,后遂改入《儒林传》。

自汉至清,经学“凡六变”,考据之风盛行,传统小学发展至巅峰,小学即文字音韵训诂之学。

清代学者研治小学的目的同样是为了阐明经学;而从事文学创作与研究,多数人是不屑一顾的,至多不过是一种馀业。

于是在清代,尤其是乾嘉时期,考据学昌隆,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今天,“国学热”日渐升温,不少人热衷于提倡“读经”。

但“国学”和传统文化都是很复杂的概念,其内涵和范围不是仅仅几部儒家经典就能全部涵盖的。

我们应该突破封建时代陈旧观念的束缚,尽可能地扩大眼界,从而将传统文化真正地发扬光大。

(节选自《文史知识》2010.4,有改动)

6.下列各项中,不能表现“经学正统”“文学馀业”思想的一项是

A.《诗经》在先秦两汉时代乃至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被人们作为文学作品看待。

B.两汉时代许多辞赋作品追求辞藻华丽艳美,忽视讽喻效果,遭到很多人的批评。

C.刘勰作《文心雕龙》及萧统主编《文选》反映出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分越来越明朗。

D.《清史稿》的编撰者将张惠言编入《文苑传》而招致其子侄及众乡邻的不满与抗议。

7.下列不属于“经学正统”与“文学馀业”产生原因的一项是

A.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以“五经”为主要理论依据的儒家思想学说定于一尊,经学一直居于君主专制统治思想学说的正统地位。

B.儒家思想的重要特点是关注现实人生,主张积极进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这对儒家的文学思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C.官僚文人始终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主体,儒家的文学思想也贯穿于整个文学领域,对文学起着具体的指导作用。

D.在封建士大夫心目中,经学的价值和地位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多数人对文学创作与研究不屑一顾,至多将它看作一种馀业。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清代的考据学家在他们的小学训诂著作中所引用的文学作品屈指可数,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经学与文学的不同态度。

B.虽然楚辞开汉赋之先河,屈原被认为是辞赋家之祖,但就其作品而言,往往是因政治而产生,并不是专门为文学而创作。

C.到了清代,考据之风盛行,在“经学正统”思想的支配下,被称为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发展至巅峰,考据学取得空前成就。

D.今天,我们在研究国学时,应该准确把握“国学”和传统文化的内涵和范围,摒弃封建时代的经学观念,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道光癸卯闰秋,吾妻秋芙来归。

秋芙好棋,而不甚精,每夕必强余手谈,或至达旦。

余戏举朱彝尊词云:

“簸钱斗草①已都输,问持底今宵偿我?

”秋芙故饰词云:

“君以我不能胜耶?

请以所佩玉虎为赌。

”下数十子,棋局渐输,秋芙纵膝上狗儿搅乱棋势。

余笑云:

“子以玉奴②自况欤?

”秋芙嘿然。

而银烛荧荧,已照见桃花上颊矣。

去年燕来较迟,帘外桃花已零落殆半。

夜深巢泥忽倾,堕雏于地。

秋芙惧为狗儿所攫,急收取之,且为钉片于梁,以承其巢。

今年燕子复来,故巢犹在,绕屋呢喃,殆犹忆去年护雏人耶?

桃花为风雨所摧,零落池上,秋芙拾花瓣砌字,作词云:

“一夜落红吹渐漫,风狂春不管。

”“春”字未成,而东风骤来,飘散满地,秋芙怅然。

余曰:

“此真个‘风狂春不管’矣!

”相与一笑而罢。

夏夜苦热,秋芙约游理安。

甫出门,雷声殷殷,狂飙疾作。

仆夫请回车,余以游兴方炽,强趣之行。

未及南屏,而黑云四垂,山川瞑合。

俄见白光如练,雨下如注,乃止大松树下,雨霁更行。

觉竹风骚骚,万翠浓滴,两山如残妆美人,蹙黛垂眉,秀色可餐。

余与秋芙且观且行,不知衣袂之既湿也。

秋月正佳,秋芙命丫环负琴,放舟西湖荷菱之间。

时余自西溪归,及门,秋芙先出,因买瓜皮迹之,相遇于苏堤第二桥下。

秋芙方鼓琴作《汉宫秋怨》曲,余为披襟而听。

斯时四山沉烟,星月在水,铮铮杂鸣,不知天风声环佩声也。

琴声未终,船唇已移近漪园南岸矣。

因叩白云庵门,庵尼故相识也。

坐次,采池中新莲,制羹以进。

香色清冽,足沁肠腑,其视世味腥膻,何止薰莸之别。

回船至段家桥,登岸,施竹簟于地,坐话良久。

闻城中尘嚣声,如蝇营营,殊聒人耳。

桥上石柱,为去年题诗处,近为蚌衣剥蚀,无复字迹。

欲重书之,苦无中书。

其时星斗渐稀,湖气横白,听城头更鼓,已沉沉第四通矣,遂携琴刺船而去。

(节选自清代蒋坦《秋灯琐忆》,有改动)

【注】①簸钱斗草:

古代的两种游戏。

②玉奴:

杨贵妃。

相传唐玄宗曾与亲王下棋,将输时,杨贵妃放小狗于座侧,将棋局弄乱。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光癸卯闰秋,吾妻秋芙来归    归:

旧称女子出嫁

B.甫出门,雷声殷殷,狂飙疾作    甫:

刚刚

C.余以游兴方炽,强趣之行        趣:

通“促”,催促

D.其视世味腥膻,何止薰莸之别    视:

看待,对待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请以所佩玉虎为赌      焉用亡郑以陪邻     

B.且为钉片于梁          重为乡党所笑

C.不知衣袂之既湿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遂携琴刺船而去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11.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直接表现作者夫妻恩爱的一组是

   ①秋芙纵膝上狗儿搅乱棋势

   ②相与一笑而罢   

   ③余以游兴方炽,强趣之行

   ④余与秋芙且观且行,不知衣袂之既湿也

   ⑤秋芙方鼓琴作《汉宫秋怨》曲,余为披襟而听

   ⑥施竹簟于地,坐话良久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夫妻二人下棋时,秋芙常输,但她并不气馁,要与丈夫再决胜负,在输了棋之后调皮地让小狗搅乱棋局。

B.春天,桃花被风雨吹落,秋芙用花瓣拼成诗句,表达自己的伤春之情,可惜“春”字还没有拼成,就被风儿吹散。

C.秋天月明之夜,夫妻二人泛舟西湖,鼓琴为乐,拜访故人,感慨颇多,一直玩到四更天才移船回家。

D.这篇散文用细腻生动的笔触,记录了作者与妻子之间和谐美满而富有情趣的日常生活琐事,字里行间弥漫着深挚的感情。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秋芙好棋,而不甚精,每夕必强余手谈,或至达旦。

(4分)

(2)俄见白光如练,雨下如注,乃止大松树下,雨霁更行。

(4分)

(3)秋芙命丫环负琴,放舟西湖荷菱之间。

(2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饮酒(其八)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①尘羁。

【注】①绁:

捆绑,束缚。

(1)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青松”的特点。

(4分)

(2)从整体上看,诗人运用了哪些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

(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6分)

(1)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琴瑟友之。

(《诗经·关雎》)

满地黄花堆积,          ,如今有谁堪摘?

(李清照《声声慢》)

(2)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纸上得来终觉浅,         。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斯是陋室,          。

(刘禹锡《陋室铭》)

是日也,         ,惠风和畅。

(王羲之《兰亭集序》)

(4)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连峰去天不盈尺,       。

(李白《蜀道难》)

五、(12分)

16.下列句子顺序已被打乱,请按照正确的语序重新排列。

(只填写序号)(4分)

①环境政策和经济发展政策脱节,正是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问题解决不力的症结所在。

②就要在开发之前将环境保护规划引入和体现到经济发展的决策中去。

③要未雨绸缪,而不是亡羊补牢。

④环境问题的核心是经济问题。

⑤要使环境保护与开发协调统一。

17.阅读下面消息,用四个词语概括李毅中提出的控烟措施主要针对的四个方面。

(4分)

工信部部长李毅中昨日表示,暂时不会上调烟草税,并回应了对烟草局控烟不力的指责。

对于近期是否会上调烟草税,李毅中予以否认。

他解释,和西方国家比,中国的烟草税可能还有些差距,但中国有中国的国情。

对于控烟人士认为烟草局未努力控烟,李毅中表示,各方面已尽了很大努力,每年卷烟数量在控制,质量也有很大改善,如焦油含量已从每支近30毫克降低到12.8毫克。

同时,行业也对禁烟和控烟做了很多宣传,比如烟盒包装都有“吸烟有害健康”标志,公众场所的禁烟、控烟也在扩大范围。

但李毅中亦坦言,距离社会和媒体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18.今年,山东省遇到了百年一遇的大旱。

为了控制和节约用水,《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从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学校将要举行节约用水动员大会,请你为本次大会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要求:

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不超过20字。

(4分)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

(一)

(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江  河    徐刚

①大地有万类万物,其中最普通、最忙碌而又最神秘的,大约就是江河流水。

草木枯荣,四时更替。

飞鸟也,走兽也,熙熙攘攘的人群,无不需要驻足、稍息,唯独江河东去,不舍昼夜。

假如追随一处流水,沿江而下,你就会知道,人永远不可能走在江河水的前面,但又总有波涛在你身后汹涌。

所有的河流都会汇聚到一处边缘——海与陆的边缘,咸与淡的边缘,清与浊的边缘,又都毫无例外地扩散到四面八方。

边缘其实就是一个集散地。

②人在海边望海兴叹,江河源源涌入,海可以容纳多少水?

江能够流出多少水?

江河的奇异在于:

我们知道它流向海洋,却很难目睹它的初始流出、源头何处。

③几千年来,人们孜孜不倦地想象着、寻觅着江之源、河之源、水之源,其实就是生命对源头的呼唤。

源头何处,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心结,因而那些探求源头的人,便是把一个民族的伟大猜想付诸行动的人。

在历史的荒原中,探求的脚步已经深入源区,可是仍然说不清源头在哪里。

直到一九七六年夏天,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的江源考察队,爬冰踏雪五十一天,到达了长江源头,根据“河源唯远”的原则,确定沱沱河为长江正源。

唐古拉山海拔6621米的主峰各拉丹东雪山姜根迪如冰川为长江发源地。

④江源是冰川雪野,高耸于世界屋脊之上,圣洁庄严。

那姜根迪如冰川融水的点点滴滴,便是长江的初始流出;或者说当冰川夏日消融坠落成流,一条大江诞生了。

源区是如此宽阔,流出是如此细小!

源区是如此荒凉,流动是如此安详!

点点滴滴地流出,从小溪流到通天河……

⑤金沙江还在青藏高原的通天河段时,水流澄明而清澈,宽阔而平缓,仿佛为伸手可及的蓝天白云所诱惑,不忍骤然急速离去,倒成了高原上饱经沧桑、深谋远虑的漫步者。

⑥当金沙江进入川藏之间的山原地带时,面对横断山脉的阻隔,震怒于群山的桎梏而在所不惜地下切,寻觅,坠落,流动,并隐身于深切峡谷,自由于束放之间。

⑦从曲麻莱到宜宾,是中国地形第一至第二阶梯的过渡地带。

地形的突变,使一江之水爆发出无法比拟的激情,激活了每一个水分子的想象力,飞跃,奔突,坠落,切割,面对重重叠叠的大山,如斧如锯如齿如刃,把山岩咬碎锯裂,然后嵌进深沉幽暗的峭崖峡谷,闪烁着流动的光。

⑧到云南丽江石鼓镇,金沙江突发奇想做了个一百多度的大转弯,这一长达370公里的大转弯,其直线距离只有36公里,便是“万里长江第一弯”。

弯曲总是与力量和深刻度相辅相成。

《易经》称:

“曲则全”。

江河无不多河曲,堪称典范。

⑨假如说江河、流水亘古以来是世界的启发的话,那么我们迟早会面临这样的思考:

直道是不是太多了?

对弯路、弯曲的拒绝与贬斥,热衷于裁弯取直,到底是利还是弊?

⑩江河不会回答人类的问题,只是在流淌,或徐或疾。

它到底要到哪里去?

到底是从哪里来?

如此的行色匆匆而又源源不绝,不能不使人想起:

在大自然中,江河是有使命的,非同一般的使命,游走于消逝和创生之间的使命。

但江河不说,涛声而已!

流动而已!

(摘自《散文选刊》2010年07期,有删改)

19.为什么说江河是“最普通、最忙碌而又最神秘的”?

(4分)

20.请解释第①段中“边缘其实就是一个集散地”在文中的含义。

(4分)

21.文章第⑤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4分)

22.文章说“对弯路、弯曲的拒绝与贬斥,热衷于裁弯取直,到底是利还是弊?

”对此,你怎样认识?

(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浙大保姆”——竺可桢  张伟

①1936年的4月7日,竺可桢被任命为浙江大学校长。

他这一天的日记写着:

“晨雷雨。

上午有雾。

午有雷。

下午四点见阳光。

晚又雨。

玉兰盛开,杏花落,寓中白樱花开。

②到浙大当校长,竺可桢开始并不愿意。

一则他放不下气象研究所的工作;二则大学校长事务繁杂,又要同官场打交道,必将影响自己对地理、气象、物候的科学研究。

但他实在不忍心浙大在动乱中走向衰落,于是毅然临危受命。

这被视为他人生路上一次意外的拐弯,而且“一出手,就如此漂亮”。

③这位校长,身材瘦削,举止优雅,戴一副圆圆的眼镜,看上去有点像苦行僧。

但他留给人们的印象,却是“温厚光辉”的。

④教授费巩,极有才子气,一度对竺可桢不满,开教务会时,曾当面冷嘲热讽:

“我们的竺校长是学气象的,只会看天,不会看人。

”竺可桢却微笑不语。

后来,竺可桢不顾“只有党员才能担任训导长”的规定,认定费巩“资格极好,于学问、道德、才能为学生钦仰而能教课”,照样请他做训导处长。

物理学家束星北,很有侠气,却又脾气暴躁。

浙江大学因战争西迁,他对竺可桢不满,于是一路跟在这位校长后面,数说其种种不是,竺可桢也总是一笑而过。

后人回忆,竺可桢虽然并不欣赏束星北这种作风,与他私交不深,却力排众议,将他聘为教授,并经常为保护这位有才华的教授而费尽周折。

⑤这名校长,曾在新年之夜,全家吃霉米,却把自己的工资分给教员们。

难怪当时的数学教授苏步青,提到竺可桢时反复念叨:

“他真是把教授当宝贝儿,当宝贝儿啊。

⑥他认为,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

假使大学里有许多教授,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培育后进为无上职责,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学风,不断地培植出来博学敦行的学者。

”结果,竺可桢手下,有一批“听听名字就令人神往”的教授:

王季梁、胡刚复、梅光迪、张其昀、束星北、张荫麟、苏步青、贝时璋……这些人大多性格独特,气度不同,却都对竺可桢服服帖帖。

⑦有人在评价竺可桢时说:

“他的品德一如他老家绍兴的白墙黑瓦,一派日月山川般的磊落明静。

”他的一名学生年迈时接受记者采访,有些陶醉地回忆竺可桢:

“老校长的话好似杏花疏影里响起的笛声,那样嘹亮与悠扬,将日月星辰都打开了。

⑧当时时局动荡,学校内有各种政治力量。

竺可桢坚持学术独立、教育独立,总是力排政治干扰,维护学术和教育的尊严,“以自己的人格、理想和才干为浙大营造了相对安定的学术、教育氛围”。

⑨他反对学生参加任何党派之争,也不主张各种政治派别在学校活动。

他对左派学生组织的“学潮”十分反感,多次公开表示反对,认为学生的首要任务是读书,告诫学生必须有“明辨是非、静观得失、缜密思虑、不肯盲从”的习惯。

不过,有一次,学生不顾学校阻拦,冲上街头游行。

面对荷枪实弹的军警,竺可桢举起小旗,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

虽然他不赞成学生的行为,但“既然年轻人上了街,我就要保护他们的安全”。

一旦有学生被捕,他总是极力营救,一定要到狱中看望他们;如果学生受审,他也一定要到庭旁听。

⑩1949年3月6日,到竺可桢60岁时,浙江大学的学生送来锦旗,上写:

“浙大保姆”。

(摘自《网易新闻中心》,有删改)

19.第①段为什么要写竺可桢被任命为浙江大学校长当天的日记内容?

(4分)

20.文章中的费巩和束星北有何共同特点?

写这两个人的目的是什么?

(4分)

21.请解释第⑦段中“老校长的话好似杏花疏影里响起的笛声,那样嘹亮与悠扬,将日月星辰都打开了”在文中的含义。

(4分)

22.竺可桢“反对学生参加任何党派之争,也不主张各种政治派别在学校活动”,你怎样看待这件事?

(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只老鼠非常害怕猫,就乞求神把自己变成了猫,很高兴地到屋外去晒太阳。

突然,它看见了一只猫,可怜的家伙忘记自己已经变成了猫,马上逃回屋里。

“你怎么啦?

”神问道。

它撒谎说:

“我碰到了老虎!

”于是神又把它变成了老虎。

第二天早晨,它走进森林,又看见了猫,马上没命地逃到屋里去了。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自拟标题;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5分)1.C     2.A     3.A     4.B     5.D

二、(9分)6.C     7.D     8.B

三、(12分)9.D    10.C    11.D    12.A

四、(24分)

13.(10分)

(1)秋芙爱好下棋,但棋艺不很精深,每天夜里一定要强挽(或“强迫”“强求”均可)我与她一起下棋,有时候一直下到天亮。

(4分)

(2)不久就看见白花花的雨像白布一样,如同从天上倾注一般落下,于是在大树下停住,雨过天晴才又重新上路。

(4分)

(3)秋芙让丫环背着琴,在西湖荷花菱角中泛舟。

(2分)

评分标准:

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14.(8分)

(1)①青松不屈服于逆境,生命力顽强,生在“东园”,且被众草掩没,但后来“卓然见高枝”;②在凝霜之中,青松卓然独立,不畏严寒;③青松外形伟岸挺拔,与众不同(或“独树一格”“特立独行”等均可),比成片的树林更能引起人们关注。

评分标准:

答出2点并结合具体诗句,可得满分。

(2)前六句诗人托物言志,将感情寄寓在青松之中,表达出自己坚贞不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性;后两句诗人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苦短、不愿被世俗的尘网束缚的感慨。

评分标准:

每点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