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 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38669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 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 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 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 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 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 教学设计.docx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 教学设计.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 教学设计.docx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教学设计

8、生活中的能量

教学目标:

1.能举出实例说明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2.能发现食物中所含能量从根源上来自于植物。

3.能举出实例说明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形式的能量。

4.能通过观察发现自己周围存在哪种形式的能量。

5.能通过计算结果说明与能量相关的问题。

6.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从中发现自己观察的不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观察单元页,引导学生了解能量的作用。

2.提问:

关于能量,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哪些?

(学生交流讨论)

3.讲叙: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进入能量的世界。

板书课题:

生活中的能量

二、认识各种能量

1.认识机械能。

(1)出示橡皮筋动力飞机模型

(2)提问:

你玩过橡皮筋动力飞机吗?

说一说它是怎样飞上天的?

(3)请一个学生上来演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橡皮筋动力飞机飞上天的过程。

(4)讲述:

当连接螺旋桨的橡皮筋被绕紧时,橡皮筋就有了一种能量,当它放松时,就将这种能量释放出来了,这种形式的能量就是一种机械能。

2.认识其他能量。

(1)讲述:

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可以观察到它产生的效果。

(2)出示利用各种形式能量的图片。

(3)讨论:

图片中各种现象利用

了什么能量?

(4)学生讨论,交流。

(5)讨论:

为各种能量的使用举出实力。

(6)学生交流。

3.小结:

声能、光能、电能、热能、磁能、机械能、化学能等都是能量,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能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我们周围的能量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讨论:

你能从图中找到哪些能量形式,并清楚的解释能量能帮助我们什么?

3.学生讨论,记录。

4.活动:

找一找,教室里所利用的能量。

三、食物中的能量

1.提问:

你知道一天吃多少食物才能满足活动需要吗?

2.阅读资料,思考下列问题:

(1)能量的单位是什么?

(2)儿童和从事不同工作的人,每天消耗的能量是多少?

(3)哪类食物中所含能量高,哪类食物所含能量

低?

(4)今天早餐摄取的食物大约含有多少能量?

是如何计算?

3.交流自己的阅读结果。

4.讨论:

资料中的食物哪些来自植物?

哪些来自动物?

这些食物所含能量最终来自哪些生物?

5.师生交流,归纳。

四、拓展

1.交流:

自己一日三餐所吃的食物种类和数量。

2.利用教材中的食物能量表,计算出一日三餐大约所含的能量。

3.交流:

自己从食物中获取的能量比规定的是高还是低,并找出其中的原因。

4.小结:

过多或过少的获取能量,都不利于身体健康。

只有保证身体中的能量平衡,才能保持我们的

健康。

教学反思:

 

9.植物与能量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各种资料或事实大胆提出关于植物体内能量来源和能量在植物体内储藏形式的假设。

2.能根据图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的过程。

3.能发现在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了自然界的哪些物质以及制造了哪些物质?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

三、科学知

识目标

1.能说出绿色植物可以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

2.能举例说明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重要意义。

3.能提出保护绿色措施,并能说明提出这些措施的依据。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指导学生认

识植物体内能量的来源。

难点是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成化

学能的过程。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有关绿色植物的图片、淀粉、酒精灯、火柴、燃烧匙,植物的光合作用视频。

课时建议: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讲述:

我们知道人类和其他动物靠食物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而食物的最终来源是植物。

那么,植物体内的能量又是从哪里获得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与能量。

(二)新课教学

◆活动1:

探究植物体能量的来源

1.思考:

植物体内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

2.学生猜想。

3.提供猜想的依据:

P42

4.小组同学交流讨论:

植物中的能量来自(),并以另一种形式储存在()中。

5.汇

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6.引导:

你们小组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自己的假设呢?

7.小组内讨论、设计探究的方法。

8.依据讨论的结果进行探究。

9.将本组的结论与同学交流,

并说

说自己的理由。

◆活动2:

光能与化学能

1.介绍:

太阳光的能量形式主要是光能,储存在淀粉中的能量形式是化学能。

2.思考:

光能是怎样通过绿色植物转化成为化学能的呢?

3.出示图片或者视频。

4.认

识并理解。

板书设计:

第九课植物与能量

植物中的能量来自(),并以另一种形式储存在()中。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回忆上节课内容。

(二)新课教学

◆活动2:

光能与化学能

1.分析:

你能描述光

在植物体内转化的过程吗?

2.讨论:

在这样的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呢?

哪些物质参加了这个变化的过程,是不是有新的物质的生成呢?

是什么?

3.学生讨论、交流。

4.介绍:

植物的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的叶和根能够摄取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吸收太阳光,在绿叶中合成淀粉。

在这一过程中,叶片中绿色的物质将太阳光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淀粉等物质中,同时释放出氧气。

5.讨论:

假如自然界中没有绿色植物,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

◆活动3:

保护绿色植物

1.说说保护绿色植物的意义。

2.讨论: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义。

3.小组讨论:

绿色植物是怎样被破坏的,提出保护绿色植物的建议。

板书设计:

第九课植物与能量

植物的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的叶和根能够摄取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吸收太阳光,在绿叶中合成淀粉。

在这一过程中,叶片中绿色的物质将太阳光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淀粉等物质中,同时释放出氧气。

教学反思:

 

10.动物与能量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正确判断动物的哪些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2.能正确分析每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是怎样流动的。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做好结网游戏。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明动物的所有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3,能分析出当外界因素影响到食物网中一种生物的生存时,会对食物网中其他的生物造成

什么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寻找动物所需能量的来源。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

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一些动物的图片,食物链(网)的图片或视频,各种动物的头饰。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看

教材P45图片。

提问:

图中的各种动物正在进行着活动,这些活动是否需要消耗能量?

2.学生观察,并分析其中消耗的能量,然后汇报。

(二)新课教学

◆活动1:

寻找动物所需能量的来源

1.出示动物的图片:

青蛙、蝗虫、鹰、蛇。

2.判断:

根据动物的食性,你能判断出图中的动物属于哪种类型吗?

3.交流:

它们的食物分别是什么?

物从各自的食

物中获得了什么?

4.找出它们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依次填写在教材P46方框中。

草(或小麦)——蝗虫——青蛙——

蛇——鹰

5.思考:

动植物之间存在着有趣的食物的关系,你能够给这种关系取一个名字吗?

6.介绍:

什么是食物链

动植物之间按照“吃”与“被吃”的关系,可以把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像一条由很多链环组成的锁链一样,我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7.讨论:

能量是怎样在食物链中进行传递或转化的?

草(或小麦)能吸收阳光的能量自己制造食物,其他动物是直接或间接地利用植物制造的营养物质。

当太阳的光能通过小麦的光合作用进入之后,便按照草(或小麦)——蝗虫——青蛙——蛇——鹰的顺序,逐级单向传递或转化(转化成化学能)。

板书设计:

第十课动物与能量

1.草、蝗虫、青蛙、蛇、鹰的食物关系。

草(或小麦)——蝗虫——青蛙——蛇——鹰

2.食物链。

动植物之间按照“吃”与“被吃”的关系,可以把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像一条由很多链环组成的锁链一样,我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回忆上节课内

容:

食物链。

讲述: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食物链,这节课我们来做结网游戏,体会能量在各种生物之间的传递和转化。

(二)新课教学

◆活动2:

结网游戏

1.介绍游戏的规则:

(1)每10个人组成一组,每人分别扮演一种生物;

(2)每个人将自己选择的头饰带上。

(3)用绳子将所扮演的各种生物按照“吃”与被“吃”的关系连接起来,形成食物链。

2.学生根

据要求自由的组合小组,进行游戏。

3.体会在游戏中的感受。

4.思考:

(1)每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是怎样流动的呢?

(2)在食物网中物质和能量是怎样流动的呢?

(3)当自然界里的某一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时,在整个的食物网中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5.学生讨论交流。

6.汇报。

7.讨论:

如果食物链中的某种生物由于外界的因素影响而造成数量减少或增多,食物链中其他的生物的生存会受到什么影响?

物质和能量在食物链中的流动又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板书设计:

第十课动物与能量

结网游戏规则:

(1)每10个人组成一组,每人分别扮演一种生物;

(2)每个人将自己选择的头饰带上。

(3)用绳子将所扮演的各种生物按照“吃”与被“吃”的关系连接起来,形成食物链。

11.它们是怎样工作的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透过一些装置的工作过程分析出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2.能设计并制作出一个风动小装置。

3.能分析出自己制作的装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对同学的设计、制作成果进行公正的评价,并帮助加以完善和改进。

三、科学知识目标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通过不同的装置被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能从图中分析、描述能量在不同物体之间转化的途径,在转化过程中利用了哪些技术和设备。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指导学生探究不同形式能量的转化。

难点:

制作风动小鼓。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电灯、电吹风、摩托车、电视机、自行车、电热水器的图片。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讲述:

人们在生活中,为了更好的利用能量,需要通过一定的装置来实现能量的转化。

电灯泡、摩托车都是一些常见的转化装置。

你知道能量通过这些装置是怎样转化的吗?

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二)新课教学

◆活动1:

能量的转化

1.出示电吹风,提问:

打开开关,电吹风就会吹出热风,把湿头发吹干。

你能够分析电吹风机工作时,输出和输入的是什么形式的能量?

2.学生分析,并将

分析的结果填写在书本P49。

3.引导学生汇报,提示电吹风的能量转化可不只有一种!

4.提问:

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能量转化的装置,它们是怎样工作的?

5.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能量转化装置,并填写在书本中的空白处。

电灯、电热水器、凤力发电机、摩托车、电视机、自行车

6.讨论:

我们在使用这些装置时,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7.

观察:

在教材P50的图中,你能够分析其中能量在各种物体中是怎样转化的

吗?

8.将能量转化的过程记录在教材P50的表格中。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它们是怎样工作的

1.生活中常见的能量转化装置。

电灯、电热水器、凤力发电机、摩托车、电视机、自行车

2.P50图中能量转化过程:

流水能——电能——机械能——热能、光能、声能、风能。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回忆上节课能量转化过程。

讲述:

这节课我们制作风动小装置,来体验能量的转化。

(二)新课教学

◆活动2:

制作风动小装置

1.布置任务:

让我们利用风能,设计并制作一个小装置,使它在风的吹动下发出声音。

2.小组讨论:

准备的材料和制作的过程、方法。

3.小组的分工。

4.介绍并参照P51提供的制作方法。

5.学生在自己做的前提下,可以结合书本的提示来完成制作。

6.学生制作。

7.分析风动小鼓在工作时,能量是怎样转化的呢?

8.创新:

你还能够设计出更好的吗?

9.小组并结合全班的进行评价。

★拓展:

改造风车模型

(1)找更多的风动装置、电动装置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它们的工作过程和能量转化过程。

(2)让学生找出改造风车的办法,使风能转化成电能,将大家的办法记录下来。

(3)通过讨论交流,选出最佳的方案。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它们是怎样工作的

风动小鼓的能量转化过程:

能——机械能——声能

 

12、电铃响叮当

教学目标:

1.学生知道什么是电磁铁,并学会制作电磁铁。

2.能分析出电磁铁是怎样进行能量转化

的。

3.能通过老师演示实验总结出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各种因素。

4.能举出3个以上生活、生产实际中应用电磁铁的实例。

教学重点:

制作电磁铁并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

设计研究电磁铁的实验方案

教具准备:

1演示材料:

电铃、关于制作电磁铁的视频资料。

2实验材料:

2节1号电池,电池盒2个,带绝缘皮的导线数根,电键1个,铁芯1个,大头针若干、透明胶布、小刀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电铃

响的课件,电铃不停发出“叮铃铃”的声音。

师:

电铃为什么会不停地发出声音呢?

就是因为电铃内部有一个独特的装置——电磁铁。

今天,我们就来制作电磁铁,一起来学习《电铃响叮当》(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制作电磁铁

1.师:

电磁铁是怎样制作的,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资料。

师:

同学们,你们看明白了吗?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①线圈两端各预留出10—20厘米的导线,作为连接电源的导线。

②电磁铁线圈要始终朝一个方向缠绕,不能来回缠绕。

③铁芯必须用火烧过。

④线圈两头用胶布固定好

2.下面大家注意往前看,看老师是怎样制作电磁铁的。

(师动手操作)。

师将制作好的电磁铁举起,问: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生:

由线圈和铁芯两部分组成。

师:

对,电磁铁是由线圈和铁芯两部分组成的。

(师板书)

3.师:

电磁铁有没有磁性呢?

下面我将开关连接,同学们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生:

把大头针吸起来了,

师:

说明了什么?

生:

说明电磁铁有磁性。

师:

对,通电产生磁性。

(师板书)

师:

下面我将开关断开,同学们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生:

大头针掉了。

师:

说明了什么?

生:

电磁铁磁性消失了。

师:

对,断电后磁性消失

(师板书)

4.师:

是不是所有的电磁铁磁性都一样呢?

生:

不是

师:

电磁铁作为一种能量转化的装置,他是怎样将能量转化的?

什么能转化成生么能?

生:

电能转化成磁能。

(师板书)

师:

同学们,我们可以结合电磁铁的构造来猜想一下,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呢?

生:

铁芯的形状,电流大小,线圈匝数,导线粗细,铁芯粗细,绕线松紧,铁芯温度。

师评价:

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特别善于思考,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才想出这么多的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你们真了不起!

师:

今天我们先来研究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多少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

〈二〉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多少与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关系

1.首先,我们来研究电流大小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

怎样研究电流大小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呢?

我们要做一个对比试验:

也就是说,只改变电流大小,线圈匝数和铁芯粗细等都要保持一致。

师:

下面同学认真观察,看老师用同一个匝数为40的电磁铁分别与一节电池和两节电池相连时,看磁力有什么变化,并把吸起大头针的数量填入下表中。

电池节数

线圈匝数

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1节电池

40

2节电池

40

师:

同学们,通过这个实验,你们得出了什么结论?

生:

电流越大磁力越大(师板书)

2、接下来我们来研究匝数多少对磁力大小的影响。

师:

怎样研究线圈匝数多少对磁力大小的影响呢?

现在我们把线圈匝数减去一半,看磁力有什么变化,并把吸起大头针的数量填入下表中。

电池节数

线圈匝数

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2节电池

20

2节电池

40

师:

同学们,通过这个实验,你们得出了什么结论?

生:

线圈匝数越多,磁力越大

(师板书)

〈三〉电磁

铁的用途:

师:

我们已经学会制作电磁铁了,也知道电磁铁磁力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

那么,你们知道电铃是怎样工作的吗?

师:

当电路中有电流时,电磁铁将衔铁吸过来,铃锤敲击铃盖发出响声,与此同时,触电断开,电路中没有了电流,电磁铁失去了磁性,弹簧片将衔铁弹起,铃锤扬起,同时触点又重新闭合。

这样往复循环,铃锤便会发出震动,敲击铃盖发出铃声。

师:

电磁铁在实际生活中还有那些用途呢?

学生举出生活中利用电磁铁的实例,

生:

电磁起重机、电话、(收音机或电视机的)扬声器(喇叭)电铃

三、结束语:

电磁铁还有许多特点,大家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四、板书设计:

12电铃响叮当

电磁铁由线圈和铁芯两部分组成

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发现:

将电能转化为磁能

电流越大磁力越大

线圈匝数越多磁力越大

应用:

电磁起重机电话(收音机或电视机)扬声器、电铃

五、精选习题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精选习题:

1、2。

八、安全教育:

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用电安全,小心触

电!

 

13.能量的控制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

分析出各种生活中常见简单能量控制装置的作用和操作方法。

2.能独立提出研究有关能量控制的工作原理的问题。

3.能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完整的试验或调查研究。

4.能推测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

5.能根据生活实际需要独立设计一个控制能量装置的方案。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和设计方案。

2.能以简明易懂的方式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调查的资料。

三、科学知识目标

认识能量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

能举例说明一些控制能量装置和技术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好处。

能举出2个以上人类模仿生物设计能量控制装置的实例。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指导学生探究常见的能量控制装置是怎样工作的。

难点:

能量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有关能量控

制装置的图片。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讲述:

人们在生活中,为了更好地发挥能

量的作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需要利用某种装置或材料对使用能量的时间长短和大小进行控制,那究竟生活中有哪些能量控制装置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寻找吧!

(二)新课教学

◆活动1:

寻找能量控制的装置

1.出示生活中有关能量控制的装置图片,问题:

在下面的图中,有哪些能量控制的装置呢?

2.学生观察、讨论。

3.问题:

在生活中你们还见到过那些能量控制的装置呢?

4.汇报。

5.任务:

分析各种能量控制装置的作用和操作方法,并将记录的结果填写在书56页的表格中。

6.交流。

◆活动2:

探究常见能量控制装置是怎样工作的

1.提出研究问题:

关于能量控制装置,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

3.小组内选择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研究和实验,制定研究方案,寻找其中的

答案。

板书设计:

第十三课能量的控制

生活中常见的能量控制装置

装置名称

作用

控制的能量

操作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回忆上节课内容。

(二)新课教学

◆活动2:

探究常见能量控制装置是怎样工作的

1.演示实验:

(1)猜想:

台灯开关和失火报警器的内部构造可能是什么样的呢?

是怎样工作的呢?

(2)猜测并交流。

(3)演示实验。

(4)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做

出说明。

(5)交流:

生活中还有哪些装置用了实验中的原理呢?

2.观察并思考:

观察教材P58图,说说图中的装置是怎么来控制能量的呢?

◆活动3:

设计自控装置

1.观察周围的物体,哪些需要安装自控装置,选择你认为最有用的一种。

2.提示:

你可以从声控、光控、热控、时控等方面来进行设计。

3.小组合作设计:

自控装置。

板书设计:

第十三课能量的控制

1.演示实验

2.自控装置设计方向:

声控、光控、热控、时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