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词语积累与运用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38300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总复习词语积累与运用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词语积累与运用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词语积累与运用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词语积累与运用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词语积累与运用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总复习词语积累与运用教学设计.docx

《中考语文总复习词语积累与运用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总复习词语积累与运用教学设计.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总复习词语积累与运用教学设计.docx

中考语文总复习词语积累与运用教学设计

“词语积累与运用”

复习内容:

字词积累和词语运用

学情分析:

在复习“字词积累和词语运用”前,我先给学生做一次摸底检测。

1.在“字词积累”方面,所考的词语如下:

(1)牧童的笛声,这时候也成天liáoliàng()地响着。

(2)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qǔdì()了。

(3)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中看到了 wúyǔlúnbǐ()的美和更大的力量。

(4)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líncìzhìbǐ()。

【明确:

嘹亮取缔无与伦比鳞次栉比】

学生得分情况如下:

人数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分

满分率

零分率

76

4.0

0

2.34

32.38

1.32

具体情况如下:

(1)能正确书写“嘹亮”的学生有32位,有13位学生把“嘹”写成“辽”,有18位学生写成“撩”,有13位学生不会写“嘹”字。

(2)能正确书写“取缔”的学生有54位,有10位学生把“缔”写成“蒂”,有12位学生写成“谛”。

(3)能正确书写“无与伦比”学生有23位,其余的都把“与”字写成“语”。

(4)能正确书写“鳞次栉比”的学生只有18位,有17位学生把“栉”写成“制”,有16位学生把“鳞”写成“粼”,有25位学生不会写“鳞次栉比”

由此看来,学生对文本不熟悉,所以未能正确掌握字形。

他们往往受同音字,形近字的影响而写错字,甚至是没理解词意,句意,只凭感觉去写而写错的。

2.在“词语运用”方面,考题如下: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是计算机专家,又精通英语,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人要不耻下问,虚心向

他求教。

B.小说不仅故事曲折生动,而且字里行间充满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

C.环保工程实施以来,江河日下,清澈见底,水生动物、植物也多了起来。

D.要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滴水穿石,取得应有的成就。

【明确:

D】(A不耻下问: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B楚楚动人:

形容美好的样子引人怜爱。

C江河日下:

江河一天天流向低处;比喻事物日益衰落或局势越来越糟。

(2)选出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

(3分)

①我只是伫立,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②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③云南女子不仅唱歌十分在行,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作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路旁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若无其事!

A.凝望灵活悠游自在,B.凝视灵动怡然自得

C.凝望灵敏怡然自得D.凝视灵敏悠闲自得

【明确:

A】

(3)下面横线上应填关联词语依次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到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_____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_____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_____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_____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A.如果 就 所以 那么 B.只有 所以 如果 就 

C.但 而 倘若 那么D.但 而且 既然 那么

【明确:

C】

学生得分情况如下:

题号

人数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分

满分率

零分率

1

76

3.0

0

0.71

23.68

76.32

2

76

3.0

0

1.62

53.95

46.05

3

76

3.0

0

0.79

26.32

73.68

具体情况如下:

(1)第1题:

答案是D,但答对的学生只有18人,选A“不耻下问”有36人,选B“楚楚动人”有13人,选C的“江河日下”有7人。

学生或理解不当,或张冠李戴,或望文生义等原因导致词语运用错误。

(2)第2题:

答案是A,答对的学生有41人,选B有9人,选C有23人,选D有3人。

说明有部分学生既对文本不理解,又未能准确区别近义词导致词语运用错误。

(3)第3题:

答案是C,答对的学生有20人,选A有22人,选B有9人,选D有15人。

说明有部分学生既对文本不理解,又未能准确区别关联词导致词语运用错误。

复习目标:

1.了解“字词积累和词语运用”的考查要求、形式和评分要求

2.能在具体语境中根据拼音正确书写汉字。

3.能根据具体语境正确运用词语。

重点难点:

1.能在具体语境中根据拼音正确书写汉字。

2.能根据具体语境正确运用词语。

教学思路:

第一步是用课前5分钟小测来温故引新;第二步是解读考查要求,让学生知道怎样考,如何复习;同时反馈学生做这类题的出错情况,并在这基础提出复习建议;第三步是进行堂上练习,学生互改互评,取长补短;第四步是堂上检测,检测本节课的复习效果。

最后的作业布置,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复习。

教学时数:

两课时

课前准备:

相关的练习题,学情分析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

字词积累

复习目标:

1.了解“字词积累”的考查要求、形式和评分要求

2.能在具体语境中根据拼音正确书写汉字。

重点难点:

能在具体语境中根据拼音正确书写汉字。

教学思路:

第一步是用课前5分钟小测来温故引新;第二步是解读考查要求,让学生知道怎样考,如何复习;同时反馈学生做这类题的出错情况,并在这基础提出复习建议;第三步是进行堂上练习,学生互改互评,取长补短;第四步是堂上检测,检测本节课的复习效果。

最后的作业布置,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复习。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活动:

一、课前小测与评讲:

【设计意图】

课前小测是我区初三语文教学课型中首要环节,内容为基础板块题,目的是能使学生在初三整学年中,反复复习及巩固基础板块的知识点;同时可依据检测内容直接导入该课堂的学习。

【过程】

(一)出示课前五分钟小测题: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曾子曰:

“,任重而道远。

”《论语》

(2)《朝天子·咏喇叭》中形象写出宦官欺压百姓,把老百姓搜刮得倾家荡产的句子是:

,,!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这也真够huájī(),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2)看见满院lángjí()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3)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涧上空画出了一道道令人 yǎnhuāliáoluàn(

)的弧线。

(4)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rùn rú yóu gāo()。

(二)评讲。

1.投影一位学生的做题情况,师生评价,并明确小测题的答案

(明确:

士不可以不弘毅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滑稽狼藉眼花缭乱润如油膏)

2.其他学生互改。

小组长登记分数,汇报成绩。

3.由学生的做题情况引出该课堂的学习内容。

二、考查要求分析

【设计意图】

解读考查要求,让学生知道怎样考,如何复习。

【过程】

(一)考纲解读

字词积累

考纲要求

1.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用汉语拼音拼读汉字和词语。

考查题型

在具体语境中能根据拼音写汉字。

(填空)

题量、分值

及评分要求

1.题量为一个大题,4个小题,共4分。

2.评分要求:

每小题1分,错一个字该小题不给分。

(二)真题回放

1.(2012年广东)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母亲对我们的jiéjū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2)它chénmiǎn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的欢呼敬意。

(3)yuèmíngfēngqīng的夜晚,人们有时看见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

(4)“这布是华丽的!

精致的!

无双的!

”每个人都suíshēngfùhé着。

(拮据沉湎月明风清随声附和)

2.(2013年广东)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qíqū险路。

(2)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héxù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

(3)设计者和匠师们yīndìzhìyí,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4)“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gēnshēndìgù。

(崎岖和煦因地制宜根深蒂固)

3.(2014年广东)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yāoráo

(2)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衍,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qiānxǐ。

(3)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xiāngxíngjiànchù。

(4)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pòbùjídài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

(妖娆迁徙相形见绌迫不及待)

(三)师生归纳所考查的词语分布情况:

中考时间

考查词语

词语出处

2012年

(1)拮据

人教九上《我的叔叔于勒》

(2)沉湎

人教九下《地下森林断想》

(3)月明风清

人教八上《芦花荡》

(4)随声附和

人教七上《皇帝的新装》

2013年

(1)崎岖

人教七下《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2)和煦

人教八下《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3)因地制宜

人教八上《苏州园林》

(4)根深蒂固

人教九上《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2014年

(1)妖娆

人教九上《沁园春·雪》

(2)迁徙

人教八下《再塑生命》

(3)相形见绌

人教八下《敬畏自然》

(4)迫不及待

人教七下《真正的英雄》

小结:

1.考查的词语并不生僻,都是课本中“读一读,写一写”中出现的常见的词语,所考查的词语往往是大家容易写错的。

2.所考查的词语分布在各册。

三、学情反馈

【设计意图】

让学生了解自己做这类题存在的出错点,出错的原因,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过程】

(一)评讲摸底检测: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

(1)牧童的笛声,这时候也成天liáoliàng()地响着。

(2)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qǔdì()了。

(3)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中看到了 wúyǔlúnbǐ()的美和更大的力量。

(4)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líncìzhìbǐ()。

(嘹亮取缔无与伦比鳞次栉比)

(二)反馈学生做题的情况:

正确的人数

错误的情况及人数

(1)

写“嘹亮”:

32人

写“辽亮”:

13人

写“撩亮”:

18人

不会写“嘹”字13人

(2)

写“取缔”:

54人

写“取蒂”:

10人

写“取谛”:

12人

(3)

写“无与伦比”23人

写“无与语比”:

53人

(4)

写“鳞次栉比”18人

写“鳞次制节”17人

写“粼次制比”16人

不会写25人

原因:

①对文本不熟悉;②没理解词意,句意;③受同音字,形近字的影响

(三)以小组为单位,小结“课前小测”中,组员存在的问题:

【预计学生可能出错的情况】:

(1)有部分学生不会写“滑稽”的“稽”、“眼花缭乱”的“缭”,或这两个字书写不正确。

(2)有部分学生把“狼藉”的“藉”写成“籍”

(3)有部分学生写“膏”字时,漏写“月”字上的“口”

(四)复习建议:

1.紧扣课本,记住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2.熟读课文中使用生词的句子,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下的意思。

3.训练时,要结合语境来拼写,且笔画清楚,字形规范。

4.平时的训练中,善于总结词语书写的出错点,反复记忆。

四、堂上练习与评讲

【设计意图】

学生能根据词意句意,正确拼写字词

【过程】

(一)学生做练习

(二)四人小组互改互评

(三)讨论小结小组做题的情况,小组长负责记录。

练习一: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听见有人chuòqì(),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2)他并不jídù()他们。

(3)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shēngnìjì()。

(4)暴风雨就xiēsīdǐlǐ()地开始了。

(明确:

啜泣嫉妒销声匿迹歇斯底里)

【预计学生可能出错的情况】:

①有部分学生不会写“啜泣”的“啜”,或把“啜”写成“缀”,或“啜”的偏旁不是“口”,是“三点水”(受形近字的影响)

②有部分学生把“嫉妒”写成“忌妒”(注“忌”是第四声,且是“妒忌”,没有“忌妒”一说法)

③有部分学生把“销声匿迹”的“销”写成“消”,或不会写“匿”字(受同音且形近的影响)

④有部分学生把“歇斯底里”的“歇”写成“遏”,或不会写“歇”字,也有学生把“底”的最后一点漏写。

(受形近字的影响)

练习二: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他觉出其中有什么àomì(),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

(2)孔乙己立刻显出tuítáng()不安摸样。

(3)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pánqiúwòlóng(          )般的枝干。

(4)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fùrújiēzhī()的人物了。

(明确:

奥秘颓唐盘虬卧龙妇孺皆知)

【预计学生可能出错的情况】:

①有部分学生不会写“颓唐”的“颓”,“盘虬卧龙”的“虬”;或这两个字书写不正确。

②有部分学生写“奥秘”的“奥”时,在“米”字下多写一横,或把“奥秘”写成“奥密”

③有部分学生把“妇孺皆知”的“孺”写成“儒”(受同音且形近的影响)

练习三: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huāngmiù

()的画面。

(2)这是 ruìzhì ()的微笑。

(3)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yīxièqiānlǐ()。

(4)那你就是比蝉gèngshèngyīchóu()的歌手了。

(明确:

荒谬睿智一泻千里更胜一筹)

【预计学生可能出错的情况】:

①有部分学生不会写“荒谬”的“谬”,“睿智”的“睿”,“更胜一筹”的“筹”;或这三个字书写不正确。

②有部分学生把“一泻千里”的“泻”写成“泄”(受同音字的影响)

【以上情况均以学生练习反馈的实际情况来生成】

六、堂上检测:

【设计意图】

检测本节课的复习效果。

【过程】

(一)学生做检测题

(二)四人小组互改互评

(三)各组汇报成绩

检测题:

(1)心里不住地盘算着:

是否可以从中móuqǔ()什么利润,要不要趁早出高价买下这个洞的专利权?

(2)当一些亲切的思想给他以kuìzèng(),他是知道的,那像是一只可爱的手在转动沙漏计,从而延缓了它的转动。

(3)她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dīhuíwǎnzhuǎn()的娇羞;

(4)我家邻村,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了二三十年chángtúbáshè。

()

(明确:

牟取馈赠低回婉转长途跋涉)

五、学生总结课堂收获。

1.归纳自己在拼写时还存在哪些问题。

2.在平常的复习拼写词语中,自己又会如何做。

六、布置作业。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出五组“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互测。

2.用记录本专门别类地收集自己在平时的训练中写错的词语,反复记忆。

 

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

词语运用

复习目标:

1.了解“词语运用”的考查要求、形式和评分要求

2.能根据具体语境正确运用词语。

重点难点:

能根据具体语境正确运用词语。

教学思路:

第一步是用课前5分钟小测来温故引新;第二步是解读考查要求,让学生知道怎样考,如何复习;同时反馈学生做这类题的出错情况,并在这基础提出复习建议;第三步是进行堂上练习,学生互改互评,取长补短;第四步是堂上检测,检测本节课的复习效果。

最后的作业布置,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复习。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活动:

一、课前小测与评讲:

【设计意图】

采用我区初三语文教学课型的课前小测环节,内容为基础板块题,目的是使学生在反复复习及巩固基础板块的知识点;同时直接导入该课堂的学习。

【过程】

(一)出示课前五分钟小测题: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2)《雁门太守行》中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的诗句是,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bǐyí()的神色。

(2)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xiǎnxiàngdiéshēng(

),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

B.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C.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的美食,丰富多彩,让人莫衷一是。

D.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二)评讲。

1.投影一位学生的做题情况,师生评价,并明确小测题的答案

(明确:

1.东风不与周郎便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2.鄙夷险象迭生;3.C)

2.其他学生互改。

小组长登记分数,汇报成绩。

3.由学生的做题情况引出该课堂的学习内容。

二、考查要求分析

【设计意图】

解读考查要求,让学生知道怎样考,如何复习。

【过程】

(一)考纲解读

词语运用

考纲要求

能正确理解和使用常用词语(包括成语、关联词语)。

考查题型

选择题。

题量、分值

及评分要求

题量为1个小题,分值为3分。

(2014年新增题型)

(二)回放真题,小结命题的方向

1.(2014年广东)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B.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C.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

D.“光盘行动”、“十面霾伏”等词语从众多网络新词中脱颖而出,获评2013年度十大新词语。

(答案C,应该说“不胜其烦”。

小结:

①选择题的选项由两个出自课内的词语(两字词)和两个课外的词语(四字成语)构成。

②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实际运用词语的能力。

2.(2013年佛山)选出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

①而且我的心里一直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

②宇宙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③到了秋天,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了。

A.训诫创造销声匿迹  B.训斥创作销声匿迹

C.训斥创造杳无音信  D.训诫创作杳无音信

(答案C)

小结:

以上都是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重点词语,且是近义词的辨析

3.下面横线上应填关联词语依次恰当的一项是()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______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_____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圣人知道真理后,就传给一般人,______书上的道理是可以“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A.但是 而 所以 B.因为 但 然而 

C.因为 而 所以 D.但是 但 因此

(答案C)

小结:

这文段出自课内的,考查关联词的综合运用的能力。

三、学情反馈

【设计意图】

让学生了解自己做这类题存在的出错点,出错的原因,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过程】

(一)评讲摸底检测: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是计算机专家,又精通英语,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人要不耻下问,虚心向他求教。

B.小说不仅故事曲折生动,而且字里行间充满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

C.环保工程实施以来,江河日下,清澈见底,水生动物、植物也多了起来。

D.要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滴水穿石,取得应有的成就。

【答案D】(A不耻下问: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B楚楚动人:

形容美好的样子引人怜爱。

C江河日下:

江河一天天流向低处;比喻事物日益衰落或局势越来越糟。

(2)选出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

①我只是伫立,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②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③云南女子不仅唱歌十分在行,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作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路旁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若无其事!

A.凝望灵活悠游自在,B.凝视灵动怡然自得

C.凝望灵敏怡然自得D.凝视灵敏悠闲自得

【答案A】(凝视指向一个小的地方集中注意力看;凝望指向一个范围较大的地方集中注意力看。

灵活意指敏捷,不呆板;灵敏是指具有容易受影响或受感动的能力;灵动有灵气的意思,可以形容声音。

(3)下面横线上应填关联词语依次恰当的一项是()

 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到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_____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_____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_____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_____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A.如果 就 所以 那么 

B.只有 所以 如果 就 

C.但 而 倘若 那么

D.但 而且 既然 那么

【答案C】(“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与“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之间是转折关系,“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与“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之间虽是假设关系,但按文意,父亲是用商量的口吻说,所以是“倘若 那么”)

(二)反馈学情分析

正确的人数

错误的情况及人数

原因

1

18人

选A有36人

选B有13人

选C”有7人

或理解不当,或张冠李戴,或望文生义等导致词语运用错误。

2

41人

选B有9人

选C有23人

选D有3人

既对文本不理解,又未能准确区别近义词导致词语运用错误。

3

20人

选A有22人

选B有9人

选D有15人

既对文本不理解,又未能准确区别关联词导致词语运用错误。

(三)近义词(同义词)的辨析:

(1)词义轻重的不同:

如:

“漠视”与“无视”,“漠视”的意思是“冷淡埘待.不注意”:

“无视”的意思是“不放在眼里”,比“漠视”程度重。

(2)词义的侧重点不同:

例1:

很多韩国电视剧集数达到三百多集,观众在观看时需要很大的()【耐心/耐力】

(分析:

“耐心”和“耐力”。

不同在于“心”和“力”。

“心”,可以理解为心理、心情,多是内在的、抽象的;“力”,可以理解为身体、体力,多是外在的、具体的。

观众在执行观看这一动作时,是不需要消耗很大体力的,所以应选“耐心”)

(3)词的范围大小不同:

例2:

“保卫钓鱼岛”网站遭受黑客袭击,——(目前 日前)仍在修复当中。

(分析:

“目前”指说话的时候,“日前”指几天前。

这里指直到说话的时候“仍在修复当中”,因此用“目前”。

(4)适用对象的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