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中考生物复习专练专题5生态系统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37847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5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中考生物复习专练专题5生态系统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福建省中考生物复习专练专题5生态系统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福建省中考生物复习专练专题5生态系统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福建省中考生物复习专练专题5生态系统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福建省中考生物复习专练专题5生态系统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中考生物复习专练专题5生态系统解析版.docx

《福建省中考生物复习专练专题5生态系统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中考生物复习专练专题5生态系统解析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中考生物复习专练专题5生态系统解析版.docx

福建省中考生物复习专练专题5生态系统解析版

2021年福建中考生物复习专练——专题5生态系统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2020秋•长乐区期末)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为动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B.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

C.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2.(2020秋•南平期末)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  )

A.池塘B.湿地C.河流D.森林

3.(2020秋•南平期末)能正确表示出一条食物链的是(  )

A.阳光→草→牛→虎B.草→兔→鹰

C.鹰→草→兔→蛇D.草←兔←鹰

4.(2020秋•沙县期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图解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是(  )

A.

B.

C.

D.

5.(2020秋•连江县期末)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仅有一条食物链:

甲→乙→丙→丁,若丙因某原因大量死亡,一段时间中甲数量变化可能是如图中的(  )

A.

B.

C.

D.

6.(2020秋•宁德期末)如表是某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的取食情况,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生物种类

青蛙

蜘蛛

昆虫

田鼠

取食的食物

田鼠、青蛙

昆虫、蜘蛛

昆虫

水稻

水稻

A.田鼠是该生态系统中的最高级消费者

B.若蜘蛛数量锐减,蛇的数量不受影响

C.青蛙与昆虫之间是捕食和竞争的关系

D.根据表中信息,可以写出3条食物链

7.(2020秋•厦门期末)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示意图,图中丁代表大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能固定太阳能的是甲

B.丙到乙表示植物和动物的捕食关系

C.丙到丁可以表示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D.乙可代表能分解有机物的细菌真菌

8.(2020秋•龙岩期末)下列属于生产者的微生物是(  )

A.酵母菌B.硝化细菌C.乳酸菌D.霉菌

9.(2020秋•太康县期末)下列关于生物和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飞蛾扑火是昆虫对光刺激作出的反应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这一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分解者

C.河里的所有动物、植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水族箱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10.(2020秋•东莞市期末)具有良好水土保持能力,被称为“绿色水库”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D.池塘生态系统

11.(2020秋•大余县期末)一片草原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野兔和狐狸数量变化关系,最可能呈现为(  )

A.

B.

C.

D.

12.(2021•广东模拟)一个湖泊被DDT污染,在湖泊中有一条食物链:

藻类→水蚤→鱼→翠鸟,则体内DDT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

A.水蚤B.鱼C.藻类D.翠鸟

13.(2020秋•揭西县期末)以下一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分别属于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是(  )

A.细菌、真菌、病毒

B.酵母菌、乳酸菌、蘑菇

C.硝化细菌、肺炎双球菌、枯草杆菌

D.球菌、杆菌、螺旋菌

14.(2021春•涵江区校级月考)如图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类不同的生物。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甲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之一

B.图中的丙是分解者

C.图中的甲、乙、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图中的生物可构成这样一条食物链:

丙→甲→乙

15.(2020秋•肇源县期末)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D.淡水生态系统

16.(2020秋•芜湖期末)我们美丽的校园是一个生态系统,构成这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校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和动物

B.校园里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C.校园里所有的老师和同学

D.校园里宽阔的运动场

17.(2020秋•潜山市期末)“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可知,将“落红”化作“春泥”的是(  )

A.分解者B.消费者C.生产者D.阳光

18.(2021•济南模拟)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A.能生产产品的工人B.能制造食物的加工厂

C.能制造有机物的植物D.能吸收树干营养的真菌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9.(2020秋•巴林左旗期末)请将生态系统的概念图补充完整。

A  、B  、C  、D  、E  。

三.判断题(共1小题)

20.(2020秋•长乐区期末)判断下列关于如图“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的叙述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①是生产者,②③④是消费者。

  。

(2)①固定太阳能的多少将影响②③的数量。

  。

(3)图中包含的食物链是①→②→③→④。

  。

(4)图中所有的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

四.解答题(共12小题)

21.(2021春•鲤城区校级月考)如图,某农田中有花生、玉米、鼠、蛇和鹰等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中生物通过  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共有  条食物链。

(2)该食物网中,农田中的花生和玉米在生物圈中属于生产者,而鼠、蛇、鹰则在生物圈中属于  。

鹰和蛇之间的关系是  。

(3)该食物网缺少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是  ,该成分可以促进  。

(4)如果由于人类捕杀导致鹰和蛇的数量下降,则鼠的数量将会  (填“增加”或“减少”),造成花生和玉米减产。

如果种植花生玉米过程中存在农药残留,则体内农药残留积累最多的最可能是农田中哪种动物?

  。

22.(2020秋•长乐区期末)如图是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2)要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需要添加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及  。

(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  进行的。

(4)端午节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糯米的营养成分来自水稻种子的  。

(5)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上下曾经开展过剿灭麻雀运动,原因是麻雀会啄食农作物果实,结果消灭麻雀后农作物产量不升反降。

由此可见动物在维持  中起重要作用。

(6)灌溉条件良好的地区,夏天天气越是晴好,光照越强,水稻的产量就越高;越是阴雨连绵,光照越弱,水稻的产量就越低。

根据上述事实,你能否就光照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个探究的问题呢?

你的问题是:

  ?

23.(2021•福建模拟)如图1为某湖泊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中的浮游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1中还需要添加的生物成分是  。

(2)图1中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  →鲈鱼,该生态系统中双翅目幼虫与太阳鱼的关系是  。

(3)如图2中甲、乙、丙、丁表示食物链“浮游植物→摇蚊→太阳鱼→鲈鱼”中四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  。

24.(2021•尤溪县校级模拟)如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一般性模型。

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雪兔和狼之间的关系称为  。

(2)图乙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  ]  开始的,图甲中与图乙D的营养级完全相同的生物是  。

(3)北极地区的动物在不同季节一般都有换羽(毛)的习性,这一现象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25.(2021•尤溪县校级模拟)生态农业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途径之一,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图是我市某一生态农场模式图,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1)该生态农场中,共包含  条食物链,最主要的成分是图中的  ,它们是生态系统的基石,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增加的成分是  。

(2)沼气池中的微生物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促进  。

(3)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  的,以“农作物→牛→人”这条食物链为例,如果消耗农作物100千焦的能量,人最多能获得  千焦能量。

26.(2020秋•沙县期末)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生物组成成分中还缺少  ,蛇与鹰之间的关系是  。

(2)该食物网共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3)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27.(2020秋•连江县期末)如图是某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A微小水生植物→B剑水蚤→C蜻蜓幼虫→D小鱼→E大鱼,请据图回答。

(1)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它为其它动物提供的营养物质沿着食物链传递。

营养物质中的  不仅让消费者能够建造身体,还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该生态系统最终的能量源头是  。

(2)食物链上不同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体现了生物的一项共同特征:

生物的生活都需要  。

(3)水生植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有一部分来自于水中各种生物或遗体,这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者。

(4)若农药排入水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其原因是:

  。

28.(2020秋•永安市期末)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组成成分是  部分和分解者。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草、兔、蛇等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2)该生态系统有  条食物链,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3)在食物网中,鹰和蛇的关系是  。

(4)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

29.(2020秋•宁德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97年宁德环三都澳湿地水禽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成立,目前该生态系统树种组成单一,仅耐寒性较强的秋茄一种。

秋茄具有特殊的“胎生”现象(果实还挂在树上时,种子的胚根已突破种皮和果皮。

果实落下时,尖的胚根会插进泥土内,开始发芽),滩涂生物招潮蟹和红树林害虫丽绿刺蛾主要啃食秋茄幼苗,冬候鸟除了以招潮蟹、丽绿刺蛾为食外,同时也以秋茄的幼苗或幼树嫩叶为食。

如图为划线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  ,②指的生物是  ,请写出包含招潮蟹的一条食物链  。

(2)该食物网中同时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的生物是  。

(3)秋茄具有较强的耐寒性,体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资料中“果实还挂在树上时,种子的胚根已突破种皮和果皮”,胚根将发育成幼苗的  。

(4)该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

30.(2020秋•龙岩期末)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动物属于生物圈中的  。

(2)写出图中生物能构成的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3)鼠类在草原活动中,可以帮助植物传粉或播种,促进植物的  和分布。

(4)如果大量捕杀鹰和蛇,短时间内,  的数量将增加。

31.(2020秋•商水县期末)甲图为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调查某风景区生物种类时绘制的食物网,乙图表示甲图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

(1)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  因素。

(2)一段时间内,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时,会引起草的数量先  ,后趋于稳定。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3)乙图中的A对应甲图中的生物是  ,此生物与鹰之间是  关系。

(4)该风景区内植物种类丰富,有效改善了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32.(2021•福建模拟)某农田中有花生、玉米、鼠、蛇和鹰等生物(其中蛇以鼠为食,鹰以鼠和蛇为食),如图中甲、乙、丙代表动物,A、B、C代表两种生物的共同特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动物乙以花生和玉米为食,该动物是  。

若阴影A区域代表的共同特征是体温恒定,则动物甲是  。

(2)与花生种子相比,玉米种子特有的结构是  。

(3)该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动物分别用甲、乙、丙表示)。

(4)花生、玉米等植物收割后,原有的生态平衡被破坏,这种现象说明了生态系统的  是有限的。

2021年福建中考生物复习专练——专题5生态系统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解答】解: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

是一切消费者和分解者物质和能量的源泉,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A正确。

B、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B错误。

C、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这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是生物体无法排出的,就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C正确。

D、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其自动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

D错误。

故选:

D。

2.【解答】解:

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

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故选:

D。

3.【解答】解:

A、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阳光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A不符合题意。

B、食物链一定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B符合题意。

C、而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而鹰是消费者,C不符合题意。

D、该食物链箭头方向反了,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4.【解答】解:

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而消费者大都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获取能量,而动植物的遗体又被分解者加以分解,分解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又被绿色植物利用进行光合作用。

故选:

A。

5.【解答】解:

食物链甲→乙→丙→丁中,丙因某原因大量死亡,乙因缺乏天敌,数量会明显增加,由于乙的数量增加,甲因天敌增多,数量会明显下降。

故选:

C。

6.【解答】解:

A、由表格可知:

蛇可以取食田鼠和青蛙,而表中没有其它生物可以取食蛇。

故蛇是该生态系统中的最高级消费者,A错误;

B、若蜘蛛数量锐减,会影响青蛙的数量,进而影响蛇的数量,B错误;

C、青蛙能够捕食昆虫,两者之间是捕食关系,没有竞争关系,C错误;

D、根据表中信息,可以写出3条食物链:

水稻→田鼠→蛇;水稻→昆虫→青蛙→蛇;水稻→昆虫→蜘蛛→青蛙→蛇,D正确。

故选:

D。

7.【解答】解:

A、通过分析可知,丙是生产者,它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A错误;

B、丙是生产者,乙是分解者,丙到乙表示植物的遗体、遗物被分解者分解,B错误;

C、丙作为生产者,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到丁,C错误;

D、乙代表分解者,分解者主要指的是腐生的细菌和真菌,D正确。

故选:

D。

8.【解答】解:

A、酵母菌作为单细胞的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需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不属于生产者,A错误。

B、硝化细菌能利用氧化某些物质释放出来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属于生产者。

B正确。

C、乳酸菌属于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需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不属于生产者,C错误。

D、霉菌是多细胞的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需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不属于生产者,D错误。

故选:

B。

9.【解答】解:

A、飞蛾扑火是昆虫对光刺激作出的反应,正确。

B、“落红”中的有机物在土壤中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后,形成“春泥”,可以作为植物的营养被植物吸收利用,重新起到“护花”作用。

因此,“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腐生细菌、真菌等分解者,正确。

C、动物、植物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的一部分,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必须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错误。

D、水族箱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既包括生物部分又包括非生物部分,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正确。

故选:

C。

10.【解答】解:

A、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A不符合题意;

B、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

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B不符合题意;

C、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

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

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C符合题意;

D、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和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等,由淡水体与其中的生物组成。

淡水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饮用、灌溉及工业用水的水源,在调节气候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1.【解答】解:

图A曲线互相平行,体现了野兔和狐狸两种生物之间互惠互利、相互依存;

图B中当野兔数量增加时,狐狸的数量增加,当野兔数量减少时,狐狸的数量也减少表示互利共生关系;

图C中,当生活条件很充足时,野兔和狐狸的数量都不变,种群之间没有相互作用,二者不存在任何关系;

图D中,当狐狸增多时,必然引起野兔数量减少,二者属于捕食关系,因此野兔和狐狸数量变化关系,最可能呈现为D图。

故选:

D。

12.【解答】解:

有毒物质DDT会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

在食物链“藻类→水蚤→鱼→翠鸟”中,营养级最高的是翠鸟,体内DDT含最多。

故选:

D。

13.【解答】解:

硝化细菌能够利用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为储能的有机物满足自身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其营养方式为自养,因此硫化菌是属于生产者;寄生性微生物主要从活的生物体上获取营养物质,属于消费者,肺炎双球菌属于寄生性微生物,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分别属于消费者;腐生性微生物主要靠分解生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生活,属于分解者,枯草杆菌属于腐生性微生物,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

故选:

C。

14.【解答】解:

A、甲是消费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之一;A正确;

B、由图可以知道:

图中甲,乙,丙既可以吸收从大气中吸收气体,也向大气中释放气体,故甲,乙,丙分别是三种不同的生物;丙有箭头指向乙,甲也有箭头指向乙,说明乙是分解者,B错误;

C、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图中的甲、乙、丙是生物成分,还缺少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C错误;

D、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

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图中的生物可构成这样一条食物链:

丙→甲,D错误。

故选:

A。

15.【解答】解:

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

湿地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

故选:

C。

16.【解答】解:

A、校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和动物,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

B、校园生态系统包括校园内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校园环境,符合题意。

C、校园里所有的老师和同学,没有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中的生产者、分解者,不能构成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

D、校园里宽阔的运动场,没有非生物成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7.【解答】解:

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说的就是分解者把落花这种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了无机物,归还土壤,再被植物吸收利用。

故选:

A。

18.【解答】解:

A、工人属于消费者;

B、能制造食物的加工厂不是植物,不属于生产者;

C、能制造有机物的植物,除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外,还为动物提供食物,属于生产者;

D、能吸收树干营养的真菌属于分解者。

故选:

C。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9.【解答】解: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

所以,A是生物圈;B是非生物部分;C是分解者;D是动物;E食物链。

故答案为:

A生物圈;B非生物部分;C分解者;D动物;E食物链

三.判断题(共1小题)

20.【解答】解:

(1)①是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②昆虫、③食虫鸟都是动物属于消费者,④是细菌、真菌属于分解者,不正确;

(2)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固定太阳能,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①固定太阳能的多少将影响②③的数量,正确;

(3)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图中包含的食物链是①→②→③,不包括④分解者,不正确;

(4)图中所有的生物只能构成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因为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不正确。

故答案为:

(1)×;

(2)√;(3)×;(4)×

四.解答题(共12小题)

21.【解答】解:

(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捕食)的关系构成食物链,图中食物链有:

花生→鼠→鹰、花生→鼠→蛇→鹰、玉米→鼠→鹰、玉米→鼠→蛇→鹰,共有4条食物链。

(2)农田中的花生和玉米能通过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为复杂的有机物,在生物圈中属于生产者;鼠、蛇、鹰等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在生物圈中属于消费者。

鹰捕食蛇,鹰和蛇又都以鼠为食,所以鹰和蛇之间是捕食和竞争关系。

(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花生和玉米是生产者,各种动物是消费者,因此图中缺少的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腐生的细菌和真菌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无机物又被植物利用来制造有机物,该成分可以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4)如果由于人类捕杀导致鹰和蛇的数量下降,则鼠的数量将会增加,造成花生和玉米减产。

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如果种植花生玉米过程中存在农药残留,则体内残留积累最多的动物是鹰。

故答案为:

(1)吃与被吃的关系(捕食);4

(2)消费者;捕食和竞争

(3)分解者;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4)增加;鹰

22.【解答】解:

(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

所以,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分别是:

水稻→蝗虫→麻雀→蛇,水稻→麻雀→蛇,水稻→田鼠→蛇,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水稻→蝗虫→麻雀→蛇。

(2)水稻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消费者和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