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必修二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36531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岳麓必修二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岳麓必修二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岳麓必修二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岳麓必修二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岳麓必修二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岳麓必修二复习提纲.docx

《高中历史岳麓必修二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岳麓必修二复习提纲.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岳麓必修二复习提纲.docx

高中历史岳麓必修二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岳麓必修二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复习提纲(经典)

一、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1.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产生

(1)产生的时间:

出现于春秋时期

(2)产生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显著进步:

①铁制农具的出现和使用②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3)小农经济的特点:

①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即男耕女织。

②自给自足。

(4)评价:

①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因此生活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②小农经济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井田制:

(1)时间:

实行于商周时期

(2)性质:

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3)崩溃的时间:

春秋时期

(4)崩溃的原因:

①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本原因

②各诸侯国先后变法,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2.土地私有制:

(1)时间:

春秋时期出现,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完全确立,在中国一直持续了2000多年。

(2)确立的标志: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大举进行变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给与全面肯定。

(3)地主获得土地的主要来源:

土地兼并

(4)土地兼并在封建社会不能彻底根除的主要原因:

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依据:

司马迁依据汉代_经济分布的特点_,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

2、表现:

(1)山东、山西地区:

①分布:

_以河南崤山为界,以东为山东,以西为山西。

②特点:

_经济势力强,长期处于全国的经济重心地位

③原因:

__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政治中心的影响,人口稠密。

提示:

1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烟稠密,劳动力相对密集。

2春秋战国以来,铁农具和牛耕使用较为普遍。

3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黄河流域和巴蜀地区兴建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江南地区:

①分布:

今长江中游以南的地区

②特点:

人口稀少,生产技术的落后,经济实力与黄河流域相差较大。

③原因:

江南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地势复杂,不利于开发。

(3)龙门碣石以北:

①分布:

龙门碣石以北是山东、山西以北的广大地区。

又以长城为界,分为塞内、塞外两部分。

②特点:

属于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经济实力与黄河流域相差较大。

③原因:

土地比较贫瘠,气候十分寒冷,自然条件较差,不适合农业生产。

3、总体特征:

_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已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二、经济重心南移

1、原因:

⑴中原人口南迁

1原因:

__天灾人祸_不断。

2表现:

A、两晋之际(第一次)中原人口南迁的高潮造成_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B、唐朝的安史之乱之后是人口南移的第二次高潮,使南方的人口迅速增加,经济实力大为提高。

C、两宋之际的“靖康之变”引起第三次南迁高潮

③影响:

A、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带来了较为先进的_生产工具和技术

B、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⑵社会环境:

南方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⑶自身潜力:

江南自然条件优越,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⑷气候变迁,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2、历程:

(1)江南的初步开发:

孙吴、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初步形成了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商业也有了较大发展。

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2)重心南移的开始:

中唐以后(安史之乱后),南方经济加速发展,逐渐超过了北方,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南方逐渐超过北方。

(3)重心南移的完成:

北宋建立后就主要依靠东南的财富,南宋时期,由于与金等政权的对峙,使统治者更加致力于南方的经济建设,南方经济完全超过北方,经济重心的南移正式完成。

3、影响:

①带来文化重心的南移。

②随着中华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

③经济重心的南移凸显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互补的需求,成为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一大特点。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1.金属冶炼业

时间

成就

夏商周时期

青铜业发达,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相当发达

春秋时期

人们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

汉代

人们开始用煤作燃料来冶铁

南宋末年

我国开始用焦炭来冶铁

 

2.纺织业

 

时间

成就

上古时期

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上古时代人们就学会了养蚕缫丝

西周时期

丝织工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汉代

丝绸远销欧洲,中国获得了“丝国”的称号

唐代

出现了缂丝技艺

宋末元初

边疆种植的棉花迅速向内地传播

元代

黄道婆改进内地棉纺织技术,使江苏的松江在元明时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明代后期

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

“衣被天下”

3.陶瓷业

时间

成就

东汉时期

烧制出了“青瓷”

南北朝时期

烧制出了“白瓷”

隋唐时期

陶瓷工艺臻于成熟,瓷窑遍及南北,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生产部门

宋代

景德镇成为“瓷都”

元代

进入彩瓷生产时期,代表是元“青花瓷”。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1.商业的发展

时间

成就

商朝时期

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已经产生

春秋战国时期

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形成了许多著名的大都会

隋唐时期

商业贸易蓬勃发展,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空前繁荣

宋代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明清时期

商业发展出现许多新特点:

1商业市镇兴起

②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③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④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了徽商、晋商等大商帮。

2.城市的繁荣:

(1)唐代之前的城市,功能以政治和军事为主。

对商业进行严格的限制。

如,唐代实行严格的“坊市制“。

(2)宋代商业繁荣,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加强。

表现:

①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出现了街市

②还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等。

(3)明清时期,在江南地区等兴起了一大批中小工商业市镇。

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1.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1)时间:

明清时期

(2)地点:

江南中小工商业市镇等地,发达的手工业部门如纺织业等

(3)特征:

雇佣劳动关系

2.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1)明清政府实行“海禁闭关”政策。

(2)明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二、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根本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

(2)客观条件:

航海和造船技术方面的巨大进步。

2.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1)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1487年迪亚士率领船队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2)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新航路开辟后,初步形成了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

(2)欧洲的商路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西欧崛起。

(3)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美洲、非洲、亚洲逐渐遭受殖民侵略。

第8课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1.“海上马车夫”——荷兰的殖民扩张

(1)时间:

17世纪是荷兰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造船业发达,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2)荷兰海外贸易的特点:

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是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

2.“日不落帝国”——英国的殖民扩张

(1)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英国人对西班牙船只进行海盗式的掠夺,被称为海盗国家。

(2)到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建立了包括北美、印度和大洋洲等地殖民地在内的帝国。

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革命)的到来

(1)时间:

18世纪中后期——19世纪中期

(2)国家:

英国

(3)开始: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棉纺织业领域。

(4)重大发明: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最深远的技术变革是瓦特改进的“万能蒸汽机”,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②蒸汽动力的使用,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轮。

(5)影响:

工业革命使生产力水平飞速提高,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2.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的到来

(1)时间: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2)国家:

几乎同时开始于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英、美、德、法等)

(3)特点: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的推动力。

重大发明大多出自科学家的实验室,而不是手工业者的实践经验。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大多出自手工业者的实践经验)

(4)代表发明:

①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标志性成就。

从此世界进入“电气时代”。

②内燃机的发明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成就。

带动了两大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

汽车和飞机。

③这个时期,化学工业取得显著发展。

④技术革新也推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

3.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世界市场是怎样形成的?

(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

(2)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第10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经济结构的变化

(1)鸦片战争前: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中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2)鸦片战争后:

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2.洋务运动

(1)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2)目的: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3)洋务运动的过程:

阶段

时间

地位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

1861年

曾国藩创办第一家官办洋务企业——安庆内军械所

1862年

中国人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实用蒸汽机在安庆内军械所问世,标志着近代工业起步。

1865年

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最大的官办军事企业——江南制造总局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1772年

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1881年

洋务派创办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

(4)结果:

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持续三十年的洋务运动的破产。

(5)失败的根本原因:

没有触动封建制度,只学技术是不够的。

第11课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1.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时期

(1)时间:

19世纪70年代前后

(2)产生的原因:

在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和影响下,在沿海通商口岸产生。

(3)代表企业:

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2.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时期

(1)时间:

甲午战争以后(19世纪末)

(2)初步发展的原因:

①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②清政府于1903年设立商部,奖励工商。

(3)代表人物:

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

3.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1)时间:

民国建立至抗战爆发前(1912—1937年)

(2)快速发展的原因:

①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

②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③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也有力的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⑤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8年基本实现了全国统一,国民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措施,使民族工业得到了更快发展。

(3)表现:

纺织业、面粉业和卷烟业等轻工业部门迅速发展。

重工业和新兴的化学工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4.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时间: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2)遭受破坏的原因:

①日本侵华,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空前残酷的打击。

②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进行掠夺。

【重点问题突破】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1.阻碍因素:

(1)外国资本主义的挤压

(2)本国封建势力的剥削

(3)官僚资本的出现

2.启示:

必须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实现民族的独立,才能实现民族的富强。

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1.洋装在中国的流行,促成了中国服饰的改良。

中山装和旗袍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2.“断发”和不缠足运动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3.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

4.1905年,拍摄的京剧短片《定军山》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拍摄电影。

5.民国之初,为了体现民主共和精神,中华民国宣布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1.1881年,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通车。

2.1909年,中国工程师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

3.1872年,洋务企业轮船招商局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4.1877年,台湾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三、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7——1921)

(1)背景:

俄国十月革命后,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进行了武装干涉,支持俄国境内的叛军,妄图把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

苏俄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2)内容:

①实行余粮征集制。

②实行工业国有化,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小企业实行监督。

③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

④强制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3)评价: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最大限度的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争需要的限度,引发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1921——20世纪30年代中期)

(1)背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了工人和农民的不满,引发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内容:

①在农业方面,1921年开始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

②在工业方面,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

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③在流通方面,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3)影响:

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俄共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找到列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②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3.斯大林体制(20世纪30年代中期——20世纪90年代)

(1)表现(内容):

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2)评价:

①在斯大林体制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②但这一体制也导致了一些弊端:

A.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B.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C.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D.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第15课罗斯福新政

1.经济大危机

(1)爆发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②直接原因:

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大众相对贫困,消费能力不足。

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

③美国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得不到缓解

④股票投机过度

(2)时间:

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1933年

(3)特点:

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

(4)危害:

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困境,纷纷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

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也日趋恶化。

②经济危机使得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在一些国家泛滥,资本主义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2.罗斯福新政

(1)背景:

①1929—1933美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大危机。

②1933年,以“新政”为竞选口号的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开始改革。

(2)内容:

①整顿财政金融。

②调整工业生产。

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

③调节农业生产。

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控制农产品价格。

④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政府开展大规模救济工作,通过了《社会保障法》,政府还举办了许多公共工程,提供大量就业就会。

(3)影响:

①新政取得了一定成效,美国逐渐从危机的阴影中了出来,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广大民众也从新政中获得一定的好处。

②新政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

③新政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重点问题突破】新政的特点:

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

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1.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1)背景:

①二战后,发达国家吸取了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普遍放弃自由放任的政策。

②接受凯恩斯主义。

③借鉴罗斯福新政。

(2)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

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以法、德为代表)

②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以日本为代表)

③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以美国为例)

2.战后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1)出现了“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

①“人民资本主义”:

股票不再为少数资本家拥有,呈现分散化的趋势,企业职工也拥有股票,这种情况被称为人民资本主义。

②“经营者革命”:

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被称为经营者革命。

3.福利国家的出现

(1)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被称为“福利国家”。

(2)评价:

①福利国家的出现使低收入阶层生活得到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也扩大了社会消费。

②也使一些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20世纪50、60年代)

(1)背景:

二战后,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的问题尤为突出。

(2)内容:

①农业方面:

A.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B.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

C.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②工业方面:

A.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B.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3)评价:

①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取得了一定成效。

②赫鲁晓夫经济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

③苏共提出的“20年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严重脱离了苏联的实际。

④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方针和策略,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⑤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

2.勃列日涅夫改革(20世纪70、80年代)

(1)内容:

①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②农业上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提高农产品价格。

(2)失败的原因:

①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

②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限于停滞。

③20世纪70年代下半期,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加剧,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3.戈尔巴乔夫的改革(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1)时间:

1985年,在对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戈尔巴乔夫上台,他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变革和改造。

(1)内容:

①开始阶段改革集中在经济领域,改革从根本上触动了经济体制,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

②经济改革失败后,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到了政治体制改革,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国内局势失控,苏联解体。

(2)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

①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原本已严重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

②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效果不佳,经济继续滑坡。

【重点问题突破】苏联的经济改革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1.改革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2.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等要协调发展。

3.改革要注意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4.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1.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过渡时期总路线:

①时间:

1953年

②内容:

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三改”)

(2)“一五”计划

①时间:

1953——1957年

②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③成果:

到1957年底我国初步建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①时间:

1953——1956年底

②内容:

农业:

兴办农业生产合作社(生产资料由农民土地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手工业:

(略)

资本主义工商业:

国家队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1956年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③意义:

1956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

2.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1)中共“八大”

①时间:

1956年底

②内容:

八大指出:

A.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

B.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C.党和全国人的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把中国尽快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大跃进:

1958年党中央错误的发动了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的“大跃进”运动。

(3)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党中央又错误的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危害:

人民公社化运动不适合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效率低下,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文化大革命

1966——1976年十年文革爆发,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

【重点问题突破】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教训有哪些?

(1)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要遵循客观规律

(3)要坚持实事求是

(4)要正确认识阶级斗争

(5)要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1.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

1978年

(2)内容:

确定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从而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中国农村率先进行改革,改变了人民公社吃“大锅饭”的生产组织形式,普遍实行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

(2)含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承包给农民使用,自负盈亏。

用农民自己的话说就是: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3)意义:

以包产到户为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提高了粮食产量。

3.国有企业改革

(1)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迈开了稳健的

步伐。

(2)时间:

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

城市经济体制改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3)1992年,“十四大”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意义:

国企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