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王羲之法帖试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36042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王羲之法帖试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c王羲之法帖试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c王羲之法帖试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c王羲之法帖试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c王羲之法帖试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王羲之法帖试读.docx

《c王羲之法帖试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王羲之法帖试读.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王羲之法帖试读.docx

c王羲之法帖试读

王羲之法帖试读

王羲之(321-379年,一作303-361年)字逸少。

东晋著名书法家。

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

初任秘书郎,后任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等,世称王右军。

后因与扬州刺史王述不和,辞官定居会稽山阴(今绍兴)。

王羲之出身于建康乌衣巷显赫的王家,是王导之侄。

曾与谢安共登冶城,“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

”早年从卫夫人学书法,后来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

博采众长,备精诸体,一变汉魏以来质朴的书风,独创妍美流便的新体。

王羲之的正书、行书为古今之冠,人赞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王羲之为历代学书法者所崇尚,被奉为“书圣”。

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后人摹本。

行书以《兰亭序》为代表作,草书以《初月帖》、《十七帖》,正书以《黄庭经》、《乐毅论》最著名。

《十七帖》中的多封信札,是王羲之写给他的老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

因为第一封信开头是“十七”二字,于是统称为《十七帖》。

《十七帖》丛帖共二十九帖,目录如下:

  01、郗司马帖;02、逸民帖;03、龙保帖;04、丝布衣帖;05、积雪凝寒帖;06、服食帖;07、知足下帖;08、瞻近帖;09、天鼠膏帖;10、朱处仁帖;11、七十帖;12、邛竹杖帖;13、蜀都帖(游目帖);14、盐井帖;15、远宦帖(省别帖);16、都邑帖(旦夕帖);17、严君平帖;18、胡母帖;19、儿女帖;20、谯周帖;21、汉时讲堂帖;22、诸从帖;23、成都城池帖;24、旃罽胡桃帖;25、药草帖;26、来禽帖;27、胡桃帖;28、清晏帖;29、虞安吉帖。

《十七帖》目录主要依据收藏于香港中文大学的孔氏岳雪楼本《十七帖》,孔氏岳雪楼本为“僧权”全本,摹刻于南朝梁内府所藏原迹。

《万岁通天帖》又称《王羲之一门书翰》、《王氏宝章集》。

唐代钩填本王羲之一门书翰。

纸本墨迹卷,纵26.3厘米,横253.8厘米。

697年(唐万岁通天二年),武则天向王方庆征集王羲之墨迹,方庆将家藏自十一代祖王导至曾祖王褒等二十八人书共十卷献出,武则天命人全部双钩廓填。

《万岁通天帖》即十卷之一。

《万岁通天帖》中尤以王羲之《姨母帖》、《初月帖》、王徽之《新月帖》、王献之《廿九日帖》、王僧虔《太子舍人帖》等为最精。

十卷本在宋代已残缺不全,并历经二次火灾:

明代无锡华中甫真赏斋火灾、乾隆内府乾清宫大火,卷幅上尚有火焚痕迹。

卷后有南宋岳珂、元代张雨、明代文徵明、董其昌等人题跋,俱称其钩摹精到。

法帖“笔花满目,奕奕生动;用墨之意,亦一一备具,王氏家风,漏世殆尽”(董其昌语)。

廓填墨迹本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万岁通天帖》目录如下:

第一帖:

王羲之《姨母帖》,行书;第二帖:

王羲之《初月帖》,草书;第三帖:

王荟《疖肿帖》,行草书;第四帖:

王荟《翁尊体帖》(《郭桂阳帖》),行草书;第五帖:

王徽之《新月帖》,行书;第六帖:

王献之《廿九日帖》,行楷;第七帖:

王僧虔《太子舍人帖》(《王琰帖》、《在职帖》),行楷;第八帖:

王慈《柏酒帖》,行草书;第九帖:

王慈《汝比帖》,草书;第十帖:

王志《喉痛帖》(《一日无申帖》)行书。

共七人十帖。

卷尾有“万岁通天二年王方庆进呈原迹”的衔名。

一、远宦帖

《远宦帖》亦称《省别帖》,为《十七帖》丛帖第十五通尺牍。

草书,6行,53字。

王羲之在信中对周抚对家人的问候表示感谢,提及自己的妻子的情况时,对其病重非常担忧。

信中还问及陶侃家人和一些同僚的近况。

《中国书法全集》对《远宦帖》的书法风格评价为“偏锋侧锋甚明显,体势多有章草意味”。

《远宦帖》墨迹本

释文

  省别具,足下大小问为慰。

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子亦多远宦。

足下兼怀,并数问不?

老妇顷疾笃,救命,恒忧虑。

余粗平安。

知足下情至。

[3]

大意

  看到你另外来的信,问候起我家里的大大小小,甚为感谢。

大家多分散各地,感念你的挂念之情,陶武昌(陶侃)诸子亦多远在各地作官。

你同时亦多关怀,都常通信吗?

我的老妻最近常病重,为了病危抢救常担忧。

其他人都大致平安。

非常感念您的情深意厚。

注解

《远宦帖》文中的“武昌”指陶侃,镇守武昌。

周抚之妹嫁与陶侃。

“老妇顷疾笃”的“老妇”是王羲之对妻子郗璇的称呼。

《省别帖》第二行末两字残泐,据《右军书记》所录帖文校勘为“昌诸”二字。

“念足下悬情”中的“悬情”,即惦念、牵挂的意思。

《诸从帖》有“音问不数,悬情”之句。

书法赏析

《远宦帖》草法以简约为主,虽间有萦绕,亦简略不繁。

两字连属者仅有“省别”、“小大”、“子亦”、“数问”、“救命”、“足下”六处,无三字相连者。

偶有收笔如章草者,如“不”字,也因笔毫不易遣锋之故,“远”字最后之萦绕,向上回笔处笔锋分岔,正能说明用笔为硬毫,使转、收纵不甚灵便。

《远宦帖》其字间隔不大,较为拥密,与《十七帖》中间疏润者不类。

字形多向横扁发挥,无一笔纵情直下者。

行距颇有余地。

  整篇气势虽不畅速,但和谐无碍,中无滞阻之处。

笔画洒落有致,粗细之间匀净清爽,又不失其古朴之趣,从中甚可体会古人作草并不一味求其潦草恣肆,而是凝重而无阻塞;但全面来看,气充意随,一气呵成,如瀑流之激荡,时有浪花泛起,足可流连其间,领悟寄情其间,遣词造句之含蕴。

《省别帖》用笔的来龙去脉交代得非常清晰,体现了王羲之草书线条的丰富性——用笔中的圆转、方折、连带、割断、轻重、提按等对立因素在起笔、收笔、运笔过程中的运用与变化。

其次,结构与章法方面的大小错落、左右穿插、上下移位等因素,也增加了字势的运动感,显得虚活灵动,生机盎然。

《远宦帖》历代刻本、临本很多,蔡梦霞于《十家论坛〈十七帖〉研究》(2009年)中,从不同拓本、刻帖和石刻、名家临摹的墨迹等三个方面做比较,深入探寻王羲之的书法用笔特征以及对《远宦帖》进行临摹:

  以《远宦帖》唐摹本和宋拓本做对比,如“分”字在唐摹本里转折微妙,提按变化大;但石刻本就比较直接,以之临创大字就不会那么复杂,较容易掌握。

将《十七帖》宋刻本反白处理后,能看出尚有连带关系,但与唐摹本相比,这种连带关系就相对减弱了。

而且宋刻本把唐摹本里许多逆势的连带改成了顺势的;刻本同时将笔画简化,变为中锋。

如《远宦帖》的“不”字,勾摹本具有空中反转的势,刻本则直接连下来。

虽然从流畅角度讲,刻本大多变成顺连,在视觉走向上更直接,更显流畅;但唐摹本的空间变化多,顺势、逆势交汇变化,势的走向更宽远。

  历代书家临摹《十七帖》的作品宋代以前用笔多侧锋,宋以后用中锋较多,到明清则以中锋为主。

如元代康里巎巎简化用笔,用同一种笔势,追求书写的流畅感;明代董其昌取淡雅一路,拉开字距,中锋走势,多用顺转,鲜有宋刻本翻转的逆笔。

中锋是用笔的方法,不是质感,但晋代书家使用侧锋也能给人以中锋的质感。

  文徵明朱释本《十七帖》是石刻本,线条清晰,比上海图书馆藏本要细劲一些。

如果临习者心慕奔放张扬风格的,可临摹“朱释本”;如果欣赏圆润、温婉特质的,可从“上图本”入手。

唐摹本和石刻本不同,唐摹本的点画精细,变化较大,临创大字难度较大,相对来说用刻本写大字则容易掌握。

由于临摹者刚入手时不可能掌握所有技术、并将技术充分地表现出来,可选简洁一些的石刻本来临习。

从《十七帖》的临摹角度来说,临习者既可以仿刻帖本身的味道,也可以使用摹本中的点画质感去理解《十七帖》。

另外也可以加入大草的势态,比如清代王铎临《十七帖》的作品就加入了张芝、王献之书法中“势”的连绵。

  《中国书法全集》载阿涛《远宦帖》文说:

“(远宦帖)第五行末“安”字映带多一折笔,或许是摹时所误。

”观之《天鼠膏帖》“要”字下部的“女”字书写与墨迹《远宦帖》的“安”字中的“女”一样,都是一个反手作“勒”(永字八法之一)的动作,并非摹误。

区别在于《远宦帖》“女”字第一笔弧笔动作大,随之第二字则向内并,稍作顿住,继而“勒”后右旋;而刻本《天鼠膏帖》“女”字第一笔动作小,近乎直,相应地直接“勒”后左转压毫行笔。

  关于《远宦帖》中提到“武昌诸子亦多远宦”中的“武昌”之意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是:

“武昌”指陶侃而言。

陶侃(257年至332年)于其晚年,即330年(咸和五年)时镇守武昌,周抚即于是时至武昌,后迁建监巴东,刺史益州。

也正当庾亮、庾冀镇武昌之时。

右军于332年(咸和九年)参庾亮军事,时与周抚往还最密。

故此一书信当在其前后所致周抚者。

另一种观点是:

“武昌诸子”是指在武昌的同僚。

“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这是怀念旧友的话语,意谓:

当年在武昌庾亮征西府的同僚现在大多散于远处为官。

王羲之于公元334年(晋成帝咸和九年)赴武昌为征西府参军,当时同僚,有殷浩、孙绰、王兴之等。

周抚因于公元332年(咸和七年)失守襄阳奔武昌,正免官赋闲。

因此王羲之与周抚多交往。

[14]

  《远宦帖》首见于《法书要录》卷十《右军书记》,《宣和书谱》即称《远宦帖》。

刻入《淳化阁帖》卷六;《大观帖》、《鼎帖》、《宝贤堂帖》、《澄清堂帖》(孙承泽本)均曾刻入。

宋代曾入大观、宣和内府,有大观、宣和诸印玺。

《远宦帖》前有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晋王羲之远宦帖”七字。

后曾入金明昌内府,及北燕张氏,后归贾似道。

明时曾为秀水项元汴所藏,入清由耿会侯、安岐所递藏,曾著录于《墨缘汇观》,订为唐人钩墓本。

嗣入清内府,但未钤内府收藏印,故石渠亦无著录。

作品钤有“宣和”、“墨林”、“项子京家珍藏”、“仪周鉴赏”等鉴藏印。

清代叶志铣得晋王献之《送梨帖》墨迹,遂与《远宦帖》帖同镌一石,摹刻甚精,较其他刻帖(如《淳化阁帖》)略胜一筹,可纠正他帖之误。

后杨守敬又刻入其《邻苏园法帖》中。

墨迹本《远宦帖》收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作品曾先后辑入故宫法书晋王羲之真迹册。

《故宫历代法书全集》第一册影印行世。

二、初月帖

《初月帖》是东晋王羲之作品,墨迹为唐摹本,草书,8行,61字。

《万岁通天帖》丛帖第二帖。

书法风格逸笔草草,自然天真,率意畅达,有晋人倜傥任诞的气息。

《初月帖》

释文

  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

近欲遣此书,停行无人,不办。

遣信昨至此。

旦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

过嘱,卿佳不?

吾诸患殊劣殊劣!

方涉道,忧悴。

力不具。

羲之报。

大意

  近期一直想写这封信,但因没有邮差,没法寄信(所以耽搁到现在)。

昨天到达这里,加之收到上月十六日的来信,即使相隔遥远,但也十分感激。

冒昧地再次嘱托您,近来还好吧?

我却突然生病,身体十分差。

刚刚踏上路程,身心憔悴,就写到这里吧。

王羲之。

正月十二日。

注解

  《初月帖》起首称“初月”,即“正月”,避王羲之祖父“王正”之讳。

由首句“山阴羲之报”而知写于山阴。

山阴是会稽郡郡治所在地。

351年(东晋穆帝永和七年)王羲之赴山阴为会稽内史,其年四十九岁。

《初月帖》是其四十九岁以后所写。

梁陶弘景在与梁武帝《论书启》中云:

“逸少自吴兴以前,诸书犹为未称。

凡厥好迹,皆是向在会稽时永和十许年中者。

”此书正当其时,大有晋人倜傥风流、傲物任情的俊气,逸笔草草,率意畅达,天真自然。

[6]《初月帖》帖文中“停行”,一释作“济行”;“不办”,一释作“不辨”;“旦得去月十六日书”中的“旦”字,一释作“且”字。

书法赏析

  东晋,在王羲之《初月帖》、《十七帖》等作品中,章草发展为今草,同时绞转笔法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如《初月帖》,假使不把作品中的点画当作线,而是书作各种形状的块面来观察,便可以发现这些块面形状都比较复杂。

块面的边线是一些复杂的曲线和折线的组合,曲线遒美流转,折线劲健挺拔,同时点画具有强烈的雕塑感,墨色似有从点画边线往外溢出的趋势,沉著而饱满。

这种丰富性、立体感都得之于笔毫锥面的频频变动。

作品每一点画都像是飘扬在空中的绸带,它的不同侧面交迷著、扭结著;它彷佛不再是一根扁平的物体,它产生了体积:

这一段的侧面暗示著另一段侧面占有的空间。

这便是“晋人笔法”,它是绞转所产生的硕果。

  王羲之《频有哀祸帖》、《丧乱帖》、《孔待中帖》等,同《初月帖》一样,都是这一时期书法艺术的杰作。

据此,可以确定判断笔画是否运用绞转的标志。

不同的笔法,形成点画不同形状的边廓:

平行边廓,为平动所产生;大致对称的渐变边廓,为摆动或提按所致;而非对称的曲线边廓,则是绞转才能产生的特殊效果。

如《初月帖》中“遗”、“慰”、“过”、“道”、“报”和《频有哀祸帖》中“频”、“祸”、“悲”、“切”、“增”、“感”等字,可作为绞转笔法的范例。

这些字迹边廓变化的丰富、微妙。

后来人们想用“中锋”来追蹑晋人笔法,却不知由于绞转的结果,锋端并不顺著点画走向简单地移动,它时而左,时而右,时而处于点画之中,时而又移至点画边廓。

因此,这种笔法既不能称之为“中锋”,也不能称之为“侧锋”,如果强以名之,或许可称之为“复合锋”。

这正是点画边廓产生丰富变化的原因。

  笔法发展的一条清晰线索从直线摆动到弧形摆动,从简单摆动到连续摆动,从绞转的成立到绞转的熟练运用。

从陶片文字到侯马盟书,从秦律简到居延汉简,从武威医简到《平复帖》、《初月帖》——其间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岁月,但笔法递嬗的痕迹却是如此清晰,没有哪个时代的笔法能离开前代笔法的影响,也没有哪个时代的笔法不在前代笔法的基础上有所增损。

这是一个从来不曾间断的过程。

曾经被认为神秘莫测的笔法,一开始便处在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9]

  《初月帖》和王羲之其他草书比较,具有古意,是较早的作品。

此帖用笔、结字和章法都有很多特点。

如其中倒数第二行之“道忧悴”,末行之“报”字,一点一画均非直过,而是具有丰富的变化。

如“忧”字的首笔和末笔,“悴”字的左侧竖画,“报”字的最后一笔,笔画或短或长,或藏锋或露锋,都呈曲势,非一带而过,中间充满了微妙的变化。

翁方纲所谓“中过”,包世臣所谓“善用曲”,“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等等,于此帖皆可领略一二。

用笔以中锋为主,有些字如“山”字、“报”字使用侧锋也十分明显。

结字大小不一,或长或短,或平正或倚斜,皆随字形和性情而定,行字不求垂直匀称,行距不求密疏划一,这就决定了此帖的错落跌宕、变幻莫测的整个面貌。

这种情况同当时人们追求自然潇洒的社会风气有关。

  《初月帖》以质朴和随意性给人以新奇的美感和逸笔章草的魅力。

全帖点画狼藉,锋芒毕露,或似竹叶,或似兰蕊,尾款一点一画皆非直过,而是穷尽变化。

结字大小不一,或长或短,欹斜平正皆随性情和字形而定,行距错落跌宕,变化莫测,使王羲之颇受压抑的暮年在笔墨之中得到尽情抒发,具有气贯神定的感人力量。

  《初月帖》便是王羲之变法之后的代表性作品。

  首先,他将隶书、行书揉合为草书,强调线条的浑厚生动,以一种艺术感极强的随机态度对待提按、顿挫,绞转和行笔的力度、方向、节奏和空间切割,使书法作品通过线条的起伏流动,通过线条的粗细、曲直、干湿等变化,通过轻重坚柔、光润滞湿的墨痕,传达出人的心灵的焦灼、畅达、甜美、苦涩等情感意绪。

线条中流动着书家的缕缕情思和艺术感觉,这种创造性的可视语言映衬出书家的精神意志和个性风貌。

  开头“初月”二字,用笔大胆,“初”字末笔直接“月”字一撇组成一道很长的弧线,奔放开张,形成第一字组;接下来变换其书写节奏,徐徐放缓;“十”字成方行,横向与“初月”反差较小,字间上下留空白处,形成单字组第二组。

“二日”横向紧缩,收的很紧,但为了协调上文纵向较长,笔划饱满,雍容大度,且具风采,组成第三组。

“山阴”二字就有了新的变化,“山”字因字取形横向放开,纵向收紧,寥寥三笔,顾盼生情,“阴”字横向稍宽左高右低且与“山”字中间留有余白,正应古人“疏可走马,密不通风”意成第四组。

“羲”为第五组,字略大,在笔划的处理上疏密反差较大,像刻意为之,稳住阵角。

此行成左弧行线。

  第二行呈左弧线,行列较宽。

第六组,起笔速度很快,“之”小“报”大,“之”字横向紧缩,与“报”实连,丰润洒脱,刚劲而意敛。

第七组,舔笔润墨,留一空白处,逆行入笔,书就“近欲”二字。

第八组,意连“遣此”二字,字型向左摆动,其过度空间与上一空间相似,如没有“遣”字中间一长竖去破其空白处,也许空间构成是雷同的。

“书停”二字紧连“此”下,字势继续朝左倾斜,“书”静“停”动,一静一动,趣味天成,组成第九组。

  第三行行列呈垂直线状。

“行无人”三字一气合成,潇洒奔放,完全放开,直抒胸臆,与第二行呼应,形成空与实的对比,构成第十组。

冷静少许,观前顾后,承上启下,不温不火,书就“不”字,单字十一组。

留空兼顾第二行,对准主轴线,速度渐渐加快,“辨”留小空白与“遣信”组成十二组。

留白,夸张变行“昨”,单字组成十三组。

第四行,整行向右斜。

“至此”二字与第二行“之报”用笔结字相似,空间构成有别,成十四组。

“且”单字为十五组。

“得”与“且”用笔相同,字势相似,兼顾第三行的奔放,多了几分雅气,以静制动,蕴藏无限哲理,让人联想翩翩,回味无穷,构成十六组。

“去月”为十七组,有舔墨意,用笔结字与开篇相同,两条长弧线遥相呼应,暗合“一字乃终篇之规”意。

“十六”为十八组,“十”向左跌,“六”向右摆动。

“日”紧跟“六”下,归复平正,但是整行向右倾斜,顺其自然。

  第五行还是向右斜。

“书”为十九组,较小,但字势开阔,上紧下松,一变平和面目。

“虽远”成二十组,“虽”轻“远”重,缠绵多情。

“为慰”,第二十一组,“为”横向放开,“慰”竖长,自然和谐。

“过属”为二十二组,墨色浓黑,笔划饱满,顾及“月”字长线,留白后且有收意。

“卿佳”二十三组,上挤下开,像一字,爽朗之余给下一行做好了伏笔。

  第六行与第五行行列较大,呈垂直状。

“不吾”为二十四组,两字各具风采,“不”宽“吾”长,自信洒脱,意境高远。

“诸患”,二十五组,纽转翻绞,不经意间偶然天成,且自然天真。

“殊劣殊劣”,二十六组,激情所至,破锋入笔,行笔中逐渐调整锋芒,于方于圆,行云流水,“方”,二十七组,形如岸边山石,磅礴威严,与流水相映成趣。

  第七行,行列成垂直状。

“涉道”,二十八组,字势恣肆,犹癫狂百态,似九曲迂回,波澜不惊。

“忧”,二十九组,单字成组,承上启下,用笔最狠,字形略长,删繁就简,险中求稳。

“淬”,单字,三十组,稳重开张,叛上易下,笔墨语言已发挥到了极致。

“力不”,三十一组,于“淬”相似,变化较小,舒缓沉着,却又紧锣密鼓,酝酿排比意蕴,给下一组险绝造势。

“具”单字,三十二组,极似一“努”势,得势忘形,一泻千里,真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第八行,半行。

字列垂直。

“羲”,单字,三十三组,如果说前面已经过飞瀑直下的话,那么“羲”字则为汹涌澎湃浪花,力感全被柔韧所淹没。

“之报”三十四组,“之”小“报”大,迂回环绕,百折不挠,与苏轼“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意境暗合。

  短短六十一字,共用了三十四个字组。

字组之间相互协调,统一,变化极为丰富,最明显的是上下之间的距离,如第三行第十组“行无人”密,十二组“办遣信”也密,中间第十一组“不”字上下留很大一处空白,“之报”密,“遣此书停”也密,中间“近欲”二字上下留白;再如前五行下半部分密,上半部分间隔较大,于是形成块面的疏密对比,显得非常活泼。

行列不在垂直线上,而在于左右摆动,形成错落关系。

如第二行列第六组“之报”与第七组“近欲”向右斜,第八组“遣此”与“书停”却向左斜,感觉非常丰富,有一种曲径通幽的美感。

顾盼关系,如“十七组“去”向左倾,“月”向右倾,十八组“十”向左倾,“六”向右倾,“十”则写得比较挺直,显的很灵动,象一首律诗,平平仄仄,抑扬顿挫,富有节律感。

  《初月帖》在章法上行列的构成上是先左弧线,制造矛盾,接下来行列右弧线再次激化矛盾,第三行垂直线化解矛盾,第四行制造矛盾,第五行列加深矛盾。

隔离,第六行列化解矛盾,第七、八行直抒胸臆,表达理性的洒脱的人生追求与艺术境界。

王羲之自云“结构者谋略也。

”又云“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须缓前急后,字体形势,状若龙蛇,相钩连不断,仍须棱侧起伏,用笔不得使齐平大小一等”。

从字意来看,笔法、字组、行列、章法及通篇的统筹都在“谋”字范围内,是理性的思考,意在笔先。

启功《书法概论》谓:

“王羲之所书此帖,其风格与《姨母帖》显然不同。

行笔自然洒脱,气势连贯。

梁陶弘景《论书启》说:

‘逸少自吴兴以前诸书犹未称,凡厥好迹,皆是向在会稽时,永和十许年中者。

’观《初月帖》的成熟程度,知当为中年的笔迹。

三、游目帖

《游目帖》又名《蜀都帖》、《彼土帖》、《山川诸奇帖》。

草书,11行,102字。

信中王羲之表达了他对蜀地山山水水诸多奇景的向往之情。

他期盼一登汶岭、峨嵋而畅游意足,并希望这个日子早日到来。

《中国书法全集》评价《游目帖》“行、草书间杂,笔画遒劲爽利”。

《游目帖》

  《游目帖》收录于《十七帖》、《淳化阁帖》。

收藏于日本广岛安达万藏的《游目帖》摹本墨迹于1945年毁于战火,2007年7月10日由文物出版社与日本二玄社合作复原。

释文

  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

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

可得果,当告卿求迎。

少人足耳。

至时示意。

迟此期真,以日为岁。

想足下镇彼土,未有动理耳。

要欲及卿在彼,登汶领、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

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

大意

  您信中所说的巴蜀山川的种种奇胜之处,扬雄《蜀都赋》、左思《三都赋》都没有记叙。

您那儿山川奇异,更使人感到游览观瞻才能意足。

可以成行,当请您迎接,如果迟误这一机会,真当以日为岁了。

您镇守巴蜀,朝廷不会有调动之理。

真想趁您还在巴蜀任上是与您一起登汶岭峨眉山而还,那才是不朽的盛事。

注解

《蜀都帖》文中“迟此期”的“迟”为“待”之意。

与《龙保帖》“甚迟见卿舅”、《瞻近帖》“此喜迟不可言”句同意。

王羲之对巴蜀之地一直很向往,曾于公元345年(永和初年)报扬州刺史殷浩书,说:

“若蒙驱使关陇、巴蜀,皆所不辞。

”《七十帖》中也有“要欲一游目汶领”、“得果此缘,一段奇事也”之句,与“登汶领、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同意。

书法赏析

  《游目帖》相比刻本(以上野本为例),字和行轴线都将刻本的动线走势变为稳正和直线化,以第八行“动理耳要欲”五字比较,刻本“理”字右偏旁“里”已向左下倾侧,“耳”字末笔承接其势继续左下出锋,因此“要”字也偏左,“欲”则字势右倾,由此行轴线趋向曲线化,而摹本《游目帖》自“理”字开始,近乎垂直书写。

王羲之“转左侧右”的书写节奏丰富性减少,正如王羲之《书论》(传)中所说“若直笔急牵裹,此暂视似书,久味无力”。

  墨迹本字体的开合疏密关系已不如刻本关系大。

以第二行“左太冲”三字为例,《蜀都帖》刻本有开有合,“左”字一笔书,第一笔勒笔(横笔)末端上扬,具有隶意,末笔顿向右下方,左下方、右上方布白大开;“太”字下部开,末笔写为长直点,掠笔亦近乎直线,劲峻峭拔,更增加了字势的疏朗关系,“冲”字左开内合,左部首作直线书写,右部首则圆线书写,刚柔兼备。

但在墨迹本里“左太冲”三字稳正,“左”字已接近行书写法,开合关系也已改变,每一个字每一笔都圆势书写,笔意变得包裹内敛,已无刻帖主笔之间近乎三角形的凌厉之势,弱化了刻帖的擒纵、张弛的书写节奏。

  《游目帖》书法妍美而不柔媚,矫捷而不轻佻,求雄强而不强作怒张,得巧妙而不矜持造作。

明方孝孺称赞云:

“《游目帖》寓森严于纵逸,蓄圆劲于蹈厉,其起止屈折,如天造神运,变化倏忽,莫可端倪,令人惊叹自失。

  《游目帖》真迹早佚。

《游目帖》摹本明初为郑济所得,邀方孝孺为其作跋。

1402年靖难之役后,方孝孺被诛十族,郑家为避祸,删去方跋。

后郑济之侄郑柏找到原文重跋于后。

明末归徐守和所有,并重新装裱。

1747年(清乾隆十二年)入清内府后,收入石渠宝笈,刻入《三希堂法帖》。

《游目帖》赐于恭亲王,又再传给恭亲王次子载滢。

后流入日本为广岛的安达万藏收藏。

1913年,《游目帖》在京都举行的“兰亭会”上展出。

1933年,汉学家内藤虎为安达氏书跋。

1934年印行“珂罗版”的复制品。

  王羲之《游目帖》是王羲之信札中字数较多的一件。

明代方孝孺题跋评价:

“《游目帖》寓森严于纵逸,蓄圆劲于蹈厉,其起止屈折,如天造神运,变化倏忽,莫可端倪,令人惊叹自失。

”明代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