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四川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6964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四川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加快四川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加快四川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加快四川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加快四川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快四川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

《加快四川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四川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加快四川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

加快四川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加快四川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224

 

四川省科技顾问团办公室编

二○○八年十二月

加快四川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专题研究报告》224期

 

反馈意见:

 

回函请寄:

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11号七楼省科技顾问团办公室

邮政编码:

610041

E-mail:

scskjgwt@

课题组成员名单

顾问:

辛文四川省科学技术顾问团副主任教授

组长:

廖杰四川省科学技术顾问团工业经济组组长

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成员:

徐俊德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会长高级工程师

黄海波西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

罗中先四川省科学技术顾问团顾问

西华大学校长教授

李治贤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高级工程师

郝莉四川省科学技术顾问团办公室副主任

高级工程师

周明芝四川省科学技术顾问团办公室研究员

主执笔:

徐俊德黄海波

 

加快四川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为推动四川省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受省经济委员会的委托,省科技顾问团组织相关专家对省内汽车产业发展进行了调查,经对调查材料分析整理,结合国内外汽车行业最新发展状况,课题组形成了“加快四川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一、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背景

(一)国际汽车产业格局

在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上,世界汽车产业中心已经发生了三次大的转移,现在正面临着汽车产业中心第四次转移的历史性机遇。

与前三次汽车产业转移不同的,第四次转移是在技术创新速度加快和全球化背景下开始的,具有其新的趋势和特征:

一是汽车产业链,包括投资、生产、采购、销售及售后服务、研发等主要环节的配置方式日益全球化。

整车企业配套零部件的全球采购以及零部件工业的国际化,模糊了汽车产品的“国家特征”,使其成了典型的国际化产品,汽车品牌的“某国制造”概念正被“某公司创造”所替代。

二是汽车产业价值链的主要增值环节已经从汽车制造业转移到汽车产品研发和汽车售后服务两端。

三是为了争夺新的市场份额,跨国汽车公司在主要汽车用户市场的地区设立汽车制造企业,“就地生产,当地销售”的趋势日益明显。

四是汽车产业集群现象越来越突出。

五是跨国汽车公司在产业转移中独资化趋势加强,对新兴市场的垄断逐步从隐性走向显性。

六是巨型汽车企业之间的大规模重组,从而使国际汽车工业形成了“6+3”的寡头垄断格局(“6”指通用、福特、戴姆勒、大众、丰田、雷诺—日产,“3”指本田、宝马、标致—雪铁龙)。

目前这几大汽车集团的产量已占世界汽车产量的近80%。

汽车产业链的全球性配置导致整车装配与零部件企业之间呈现分离趋势,零部件企业与整车装配企业之间以合同为纽带的网络型组织结构日趋增加。

在整车厂家资产重组、联合兼并的同时,汽车零部件企业之间的资产重组、联合兼并也在强势展开。

在20世纪末的10年间,世界汽车零部件公司的营业额翻了一番,但企业数量却从3万家减至不足1万家。

(二)国内汽车产业特征

随着“入世”后我国汽车工业市场开放,国际大型汽车跨国公司以合资合作的方式相继进入,目前国内大型整车企业,都有与国际大型跨国公司合作的背景,我国汽车工业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份。

1.我国汽车产业正经历销售量和销售产值高速发展期

2007年我国汽车销量为879万辆,同比21.8%,其中,乘用车629.75万辆,同比增长21.6%;商用车249.4万辆,同比增长22.2%。

各类客车销售16.76万辆,同比增长15.70%,其中大型客车增长17.6%,中型客车增长8.6%,轻型客车增长23.9%。

2007年汽车工业销售总产值为21928.25亿元,同比增长31.0%。

将汽车工业分为整车制造业、改装制造业、摩托车制造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等四个分行业统计,其对应的销售产值占汽车工业销售总产值的比例分别为47.3%、6.3%、8.7%和37.7%,即,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制造业的销售产值占汽车工业销售总产值85%。

汽车四个分行业均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销售产值增幅最大,36.7%,连续几年超过其它分行业,这进一步说明主机企业零部件生产正向社会零部件生产转移。

2.国内市场国际化竞争加剧

国际“6+3”跨国公司目前都在中国市场上找到了合作伙伴,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趋势日渐明显。

国内企业也加大了整合的力度,更大程度地参与国际分工。

当前,跨国公司在国内合资企业的产品逐渐拓宽,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一些跨国公司已开始在中国建立独立的研发中心和汽车销售金融机构,以便更快速地占领市场。

国内主要的汽车生产地区,如上海、吉林、湖北、广州、北京、天津、安徽等地纷纷将汽车产业作为其支柱产业全力扶持。

为应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均分别制定了宏大的地方汽车整车制造业和零部件制造业发展规划,地方政府对汽车工业的大力扶持使汽车产业竞争更加激烈。

3.国内汽车产业转移步伐加快

为顺应国际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中国汽车行业的并购重组此起彼伏,步伐近几年来不断加速,主要呈现两大特点。

一方面以国内三大集团为中心进行运作,另一方面以跨国汽车公司为依托。

一汽借入主天津汽车与丰田携手,东风与日产合作,上汽参股通用——大宇,主动出击国际市场。

上汽集团和南汽集团合作成立国内龙头汽车工业企业,广汽集团牵手日野,东风集团正在与中航二集团入主哈飞。

为提高我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按照中国汽车工业“十一五”规划,国家将集中扶持一汽、东风、上汽集团等优强企业尽快壮大实力,鼓励和支持三大集团通过兼并重组和吸收社会资本向产权多元化发展。

按国有控股、集体控股、私人控股、港澳台控股和外资控股等五种控股方式分类,对2007年的汽车工业销售总收入统计,国有控股企业占48.9%、集体控股占3.7%、私人控股占27.1%、港澳台控股2.3%、外资控股占27.1%;汽车整车制造业销售总收入中,国有控股企业占82%、私人控股占8.1%,外资控股占9.3%;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销售总收入中,国有控股企业占17.6%、私人控股占40.3%,外资控股占30.5%。

4.汽车制造业利润率下降

由于汽车产量连年大增,市场容量增加有限,销售竞争加剧,车价下降,钢材等原材料价格、劳力成本上升,汽车行业收入利润率下降。

根据2006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的17个汽车企业统计,我国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业平均收入利润率为2.37%,低于2006年中国企业500强各行业平均收入利润率的加权平均值4.64%。

根据2007年1月-11月汽车工业全行业主营收入统计,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1%,其中整车制造业5.9%,零配件制造业7.2%。

二、四川省汽车产业现状

四川省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250多家。

其中,整车制造及汽车改装企业共36家,其中整车制造10家,客车制造9家(有2家未生产),改装车17家,集中在成都地区的有16家,所占比例为44%;零部件生产企业约220多家。

2007年,全省累计完成汽车工业产值375亿元,其中整车175亿元,零部件200亿元,全省各类车型累计产量17万辆,其中,载货车产量12.4万辆。

这次调查了成都、达州、南充、遂宁、资阳、内江等地市,在2007年,各地市汽车工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见表1。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各城市汽车工业现状特征。

表1六地市汽车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

成都

资阳

南充

达州

遂宁

内江

汽车工业主营收入(亿元)

197.5

87.2

61.2

8.6

3.43

16.3

入库税金(亿元)

0.543

0.12

0.784

利润(亿元)

18.26

1.153

0.35

0.137

0.514

入库税金>100万元的企业数

10

3

4

整车生产(万辆)

8

5

0.9

0.5

0.3

0

整车企业(个)

16

3

2

2

2

0

产值上亿元的企业

14

22

4

0

4

(一)我省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空间布局特征

目前全省汽车产业空间布局初步形成,以成都为中心,资阳、绵阳、为两翼的汽车产业带。

成都地区主要发展轿车、越野车、中轻型客车、中轻型载货汽车、专用汽车。

绵阳则重点发展汽车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和乘用车,资阳重点发展中轻型载货汽车、专用车及零部件;在南充、内江、遂宁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泸州重点发展工程专用车。

四川已经形成一定的以中型载货汽车、中轻型客车、越野车、微型车、天然气汽车为主的零配件产业群体和配套体系,零部件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并在进一步发展。

(二)我省汽车工业总体上是粗放型经济

我省汽车工业总体上是粗放型经济,相关部门在介绍本地汽车工业状况,只能报出主营收入、产量产值;不能报出利税额,对实际上体现对国家和地方财政作贡献的入库税金额,一般避而不谈。

此次调研中只有南充市经委给出当地41户规模以上企业的逐一纳税统计,实际入库税金0.543亿元,实际入库税率只占总产值的0.8%左右。

(三)我省汽车工业企业规模小,骨干企业少,无龙头企业

根据各市提供的材料分析,成都规模以上汽车工业企业155户,其中整车及改装车生产企业16户,零部件企业130余户,产值上亿元的30户,产值上50亿元的1户;资阳市规模以上汽车工业企业52户,有14户产值上亿元;南充市规模以上汽车工业企业41户,有22户产值上亿;遂宁市规模以上汽车工业企业5户,产值均不到1亿元的规模;内江规模以上企业24户,户均产值6770万元,产值上亿元的企业仅有4户,本地整车及零部件企业没有上市公司。

四川汽车生产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整车生产企业带动辐射作用不强,汽配生产企业尚未形成专业化、协作分工的发展格局,重复的技术、同类配套的产品占有较大的比重,本地零件配套不了本地部件产品,本地部件配套不了本地整车产品,整车企业相当数量的配件有要到外地采购配套,汽车关键零部件如发动机、变速箱等本省配套比例不大,增大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严重削弱了产业的协调发展。

零部件与整车未同步发展,专业化生产能力不强,影响了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排在全省前几位的几家整车企业,从产值角度成为当地提升工业产值的主角,但赢利能力弱,并没有成为地方财税缴纳大户;由于产量小,没形成品牌,也没有成为当地汽车上下游产业集群发展的龙头企业。

成都引进一汽集团等轿车企业,生产能力小,刚调整好产品,准备起步,能否成为引领当地汽车上下游产业集群发展的龙头企业,还未显现。

(四)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弱,产品雷同

整车汽车企业规模小,自主技术开发能力弱,产品开发投入少,部份整车企业如王牌、四川银河、四川南骏、成都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安达客车有限公司等企业间存在产品结构雷同,市场区域相同,竞争依存度很高,各厂商都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形成了弱势竞争平衡格局,使其发展空间受到极大制约。

汽车零部件企业数目较多,但是大部份是简单零件,附加值不高,不具备形成核心竞争能力,推行平台战略缺乏切入点,缺乏可以围绕轿车和中高档客车进行配套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

零部件企业与主机厂的同步产品开发能力还未形成,不适应新车型开发时间缩短的要求。

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产品基本上集中在货车、微车和摩托车的配件,缺乏高端精密产品。

除成都王牌、资阳南骏、东风南充汽车、绵阳新晨动力、资阳海大轮胎等少数企业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外,大部分企业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部分企业技术装备相对落后,工程技术人员比较缺乏,无拳头产品,新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少;个别配套企业仅限于技术含量不高的来料加工。

部分零部件企业产品单一,过度依赖于本地整车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五)我省汽车工业产值增长显著但总量很小

在全国汽车工业产销创新高的大环境下,六地市汽车工业2007年产值均以比2006年高20~80%的增长,2008年前3个月产值比去年同期高20~30%的增长,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但总量还是甚微,达州和遂宁均有2个整车厂,但全市汽车工业总产值不到10亿元。

省内除少数零部件企业与国内整车大企业配套、且在同类产品中占有较一定份额外,多数企业的产品市场分散,且规模太小;多数企业主要为二级配件市场配套生产,缺乏规模效益。

(六)汽车工业集群化低,物流成本高

产业集中不等于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

上述地市,除成都龙泉驿经开区和资阳南骏汽车产业园区,具有一定的产业集群规划雏形外(但其配套率也不足30%),其它地市由于历史原因,汽车零部件几乎不在本地配套销售,而且部分车架、货箱类体积大,耗钢材多的部件,在远离整车厂的地方生产,配套半径明显偏大,导致物流成本高,产品利润空间狭小。

(七)部分汽车整车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成都一汽丰田的中型旅行车和越野车,成都“王牌”系列载货汽车和资阳“南骏”系列载货汽车,东风南充“嘉龙”牌重型载货车、成都“蜀都”牌天然气载客车等整车品牌已经形成一定的区域影响力。

(八)一批汽车零件厂正在向专业化发展成为“小巨人”企业

四川依托三线企业,有一批中型国有或集体控股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如:

绵阳新晨动力的中型汽油机、东风南充汽车公司的单燃料天然气发动机、成都云内动力有限公司的中型柴油机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雅安建安工业公司的轻微车传动轴及前、后轿产量在全国同行业中位居前列;成都红光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发动机电子节气门装置产销量居全国第四位;四川宁江山川机械有限公司是国家三大定点生产轿、微车减振器厂家之一;四川海大集团的“天府轮胎”大力开拓国外市场;成都飞机公司的汽车车身模具生产开发能力居全国前茅;成飞威特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柴油机电喷系统已经正式与主机厂配套供货。

有一批私人控股的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近年飞速崛起,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如:

南充康达公司的中冷器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攀峰滤清器进入全国第五强;南蕾气门座是国内最大的气门座、气门导管生产基地;达州的“川环科技”;遂宁的“飞虹轴瓦”等都已达到年产值上亿元的生产规模,国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同时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形成四川名牌产品,四川省著名商标。

三、由各地市汇总形成的全省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一)产量及产值目标

到2012年,实现汽车工业总产值1242亿元,销售收入1338亿元,工业增加值389亿元。

汽车整车:

产量达到75万辆,其中,载货汽车40万辆,客车5万辆,轿车10万辆,越野车10万辆,CNG等清洁能源车辆10万辆,实现工业总产值550亿元,销售收入550亿元,工业增加值160亿元。

汽车零部件及总成:

工业总产值550亿元,销售收入550亿元,工业增加值160亿元。

(二)汽车产业重点产品

重点发展中轻型载货汽车、中高档客车、越野车、皮卡车、专用车和汽车底盘。

加快一汽捷达成都生产基地轿车生产建设,重点开发CNG等清洁能源车辆、重型载货车,特种货运拖车;大力发展汽、柴油发动机、汽车模具、前后桥、方向机、减震器等关键零部件和总成。

(三)预计销售目标

到2012年,全省汽车工业汽车整车销售收入达到550亿元,其中:

轿车:

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

中轻型载货汽车:

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

中高档中型客车:

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

中高档客车:

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

越野车:

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

皮卡车:

销售收入达到60亿元

专用车:

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

CNG等清洁能源车辆:

销售收入达到70亿元

汽车关键零部件和总成:

汽车内燃机:

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

汽车前后桥:

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

汽车模具:

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

汽车减震器:

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

大力提升中型客车、中轻型载货汽车、天然气汽车等产品品牌知名度、产业集中度;大力整合汽车(特别是客车)底盘生产权;建立面向国际市场的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平台。

四、加快我省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增多,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日益扩大,国际之间、国内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之间的汽车产业转移呈现加速的趋势。

抓住机遇和时机,实施充分开放合作,创造和发挥比较优势,把四川建设成汽车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培育壮大汽车产业。

(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按市场经济原则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引导我省汽车企业抓住西部大开发、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研究国家汽车产业政策,制定发展战略,集中力量搞好主业,适应汽车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开拓国内外市场,形成整车龙头企业,重点骨干企业。

以市场机制扶持优势汽车企业向企业集团发展,向上市公司发展。

(二)坚持企业家是第一宝贵人才的观点

为推动四川省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发展地方经济,应坚持企业家是第一宝贵人才的观点。

据2007年我省的汽车工业销售总产值统计,国有控股企业占48.9%、私人控股占27.1%;在近年,小型汽车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长最快,所占汽车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越来越大。

从控股方式来看,私人控股企业发展较为迅速。

在地方财政、经济都较落后的四川,发展汽车工业政府没有能力包办,要依靠企业家按市场经济规则,带领企业管理团队去拼搏。

无论是通过结构调整、改组、联合、兼并、参股、引进外资等促进企业投资多元化,还是制定企业的汽车产品、产量规划都应当尊重企业和企业家的意见。

(三)加快为汽车产业服务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直接为汽车生产销售服务的金融、物流、职教等生产服务业,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发展产品研发咨询服务业,占领汽车产业价值链高端。

迎接东部汽车产业转移和推动汽车产业集群化园区化是促进我省汽车产业升级的机遇,但产业升级首先需要是人的升级。

政府服务产业转型,就是要服务于人力资源的升级。

应借鉴广东省产业转移政策,在产业转移400亿支持资金中,12.5%(50亿)用于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所需的人力培训。

(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优化产品结构

以市场为导向,开发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调整产品结构,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汽车制造业的科技含量,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交流,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调整产品结构步伐,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开发新产品,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顺应节约型社会发展方向,按节能法要求,重点发展经济性、低油耗、低排放的载货车(王牌、南骏载货车)和轿车(一汽大众轿车和吉利轿车)。

四川载货车产业以中型载货汽车为主导产品,顺应市场需求变化进行产品结构调整:

一是向重型运输车方向发展,二是向乡村公路用小吨位轻型车方向发展,向天然气载货车发展。

提升客车与特种改装车研发能力和水平,发挥客车、改装车产能优势,开拓高档客车、罐式车、汽车起重机、沥青工程车等高附加值产品。

(五)培育整车龙头企业

引入国内、国际知名品牌轿车的生产企业,扩大轿车汽车生产规模,引进国有控股整车企业、民营控股整车企业,提升轿车生产能力。

载货车主要依托现有企业,提升研发能力,扩大产能,生产规模。

大力提高中高档运营客车的生产技术,促进天然气汽车发展,拓展中高档运营客车生产。

1.重点发发展一汽集团,吉利集团经济性、低油耗、低排放的轿车(一汽大众轿车和吉利轿车)。

四川一汽丰田客车(柯斯达/霸道越野)等高附加值的车辆产品。

加速一汽大众二期工程的完成并形成一定规模,使其生产能力达到30万辆;促进吉利轿车的投产,使其生产能力达到20万辆;加快四川一汽丰田的搬迁,使其生产能力达到1万辆。

2.推动乘用车(SUV)的发展。

尽快完全四川一汽丰田的普拉多(PRADO),高档车辆的生产线搬迁和技术改造,使生产能力达到4万辆。

发展四川汽车工业集团(青岛颐中)研发的经济型车辆和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生产能力达到15万辆。

3.推动特种专用汽车的发展,依托一汽(四川)专用车有限公司,长江起重机有限公司,拓宽专用车产品领域,扩大生产规模,生产能力达到2.5万辆。

4.扩大整车企业生产规模。

扩大轿车汽车生产规模,完成一汽大众,吉利轿车,总装。

焊装,涂装,检测线等生产条件,使产能规模达到33万辆、吉利轿车生产能规模达到25万辆。

四川汽车工业集团(青岛颐中)能力达到20万辆;载货车生产规模:

成都王牌(集团)公司、四川南骏公司、成都新大地、四川银河集团、云内华川汽车厂进一步实现规模化生产,提升研发能力,达到年产能力30万辆以上。

5.引入国内、国际知名品牌中高档轿车(排量1.1—2.0),的生产企业,生产规模达到20万辆。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大力提高中高档运营客车的技术,促进四川汽车工业集团、成都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客车)有限公司、四川南骏有限公司的客车发展或引进客车生产企业,提高技术,生产中高档运营客车,产能到达1.5万辆。

(六)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业

2007年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销售总值中,国有控股企业占17.6%、私人控股占40.3%,外资控股占30.5%。

汽车零部件产业收入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都高于整车制造业,适宜于民营企业进入。

抓住主机企业零部件生产正向社会零部件生产转移机遇,我省发展发动机制造业生产,主要依托现有企业集团开发生产高水平的柴油机、汽油机和天然气发动机;通过引入外地生产企业拓展自动变速器、汽车转向系统、汽车电控系统等零部件的研发生产。

加强天然气汽车及专用装置的研发生产,使其在国内、国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较强的竞争力。

1.重点发展发动机生产,依托成都云内动力有限公司和南充内燃机厂、绵阳新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高水平的柴油机、汽油机和适用于新型燃料的发动机。

2.引入生产自动变速器、柴油机电喷系统、汽车转向系统、汽车电控系统等零部件的企业,加强车用新型能源技术及专用装置的发展,使其在国内、国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较强的竞争力。

3.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和人才引进、技术培训。

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组建研究开发机构。

4.沿成—渝方向到资阳,成都—德阳—绵阳,发展载货汽车、SUV、皮卡车、零部件生产。

5.省内已经有一批获得商务部的“出口产品结构调整”政策经费支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省上共同重视和扶持这些企业,引导我省汽车零部件企业面向国外市场提高产品档次、生产规模。

(七)加强汽车产业园区建设

区域化布局的思路:

积极贯彻省委、省政府“工业强省”的战略决策,围绕汽车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抓住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机遇,适应汽车及零部件工业全球化趋势,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大力推进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扩大整车规模,提升配套能力,实施“百亿产业”和“百亿企业”工程,形成“主业突出、协作配套、分工明确”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格局。

1.整车:

充分利用现有汽车企业的条件和基础,建设科学合理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以成都、资阳、德阳、绵阳已基本具备的整车产业生产条件和规模,可辐射和带动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其它地市的基础条件和资源更适宜以汽车零部件为龙头建设园区产业集群,使未来产业的发展形成区域错位和产品差异化的态势,实现四川汽车产业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布局。

(1)成都地区: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积极完善汽车工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按照全省汽车产业总体规划布局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以整车(轿车)为龙头,以零部件产业链为主线,以成都经开区为核心聚集区,以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手段,加快产业集聚,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以轿车为龙头,加快产业发展,迅速增大整车总量,打造1000亿元产业。

到2020年,将成都建成西部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和四川最大的轿车制造基地。

以轿车、客车为主,依托引进大集团的优势,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