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三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一单元《春天的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32122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少版三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一单元《春天的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少版三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一单元《春天的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少版三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一单元《春天的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少版三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一单元《春天的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少版三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一单元《春天的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少版三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一单元《春天的歌》.docx

《苏少版三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一单元《春天的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少版三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一单元《春天的歌》.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少版三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一单元《春天的歌》.docx

苏少版三年级音乐下教案第一单元《春天的歌》

苏少版三年级音乐下教案第一单元:

《春天的歌》

  第一单元:

《春天的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嘀哩嘀哩》、歌曲《春天的小河》

  教学目标:

  、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动作表达歌曲。

  2、通过学唱《春天的小河》,了解强弱的处理在歌曲中表现的作用。

  教学重点:

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动作表达歌曲。

  教学难点:

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动作表达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童声齐唱《春天悄悄地走来》

  师:

刚才我们在歌中听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春天里还有些什么景象,你可以用一句歌,或一个动作来告诉大家,看看谁表现得最清楚。

  二、欣赏:

《嘀哩嘀哩》

  师:

春天有那么多景象,那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

让我们一起跟着歌中的小朋友去找一找吧!

  、初听全曲一遍。

  要求学生简单地说一说歌中的内容,说一说歌中唱到的春天在哪里?

  提问:

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2、复听:

你能用动作来把歌曲表达的情绪表达一下吗?

  要求可能自由结合为一小组,分配角色。

  三、新授歌曲:

《春天的小河》

  师:

让我们到日本去看看春天的小河又是怎样的?

  、教师范唱

  2、学生轻轻跟唱,注意两字对一个音的地方。

  3、讨论用怎样的歌声来表现歌曲?

  学生讨论后回答,特别是最后一句(要求处理得渐弱)

  4、用有感情的声音完整地表现歌曲。

  5、试着边做手势边唱歌曲的前8小节歌谱。

  6、用线条连一连水泡里的音符,唱一唱。

  7、一半学生唱主旋律歌词,一半学生唱沙啦、沙啦。

  四、欣赏歌曲《樱花》,初步了解一些日本的音乐和文化。

  五、小结

  春天是美丽的,描写春天的歌是动听的,去找一找,唱一唱还有哪些是描写春天的歌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渴望春天》学唱《小春笋》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渴望春天》并让学生有感情地哼唱,启发学生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春笋》来赞美幸福的生活,抒发远大的理想。

  教学重点:

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春笋》来赞美幸福的生活,抒发远大的理想。

  教学难点:

感受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是重点,唱好歌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号是重点。

  教学内容:

  一.欣赏导入部分。

  .乐诗朗诵。

《春天》音乐可选用《渴望春天》的旋律。

2.复习演唱《嘀哩嘀哩》

  二.欣赏《渴望春天》

  师:

春节刚过,想一想,当我们脱去厚厚的棉衣,一身轻松来到田野,看燕子归来,看满目绿色鲜花盛开,听小鸟歌唱,春风拂晓细雨连绵,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与活力。

春天是多么没好,大家希望春天快点来到我们的身旁吗?

下面请同学门听一首歌曲《渴望春天》

  .初听全曲一遍。

  提问:

说说这首歌曲表达的情绪?

(学生回答)小结:

歌曲表现了少年儿童盼望春天早点到来。

  2.介绍莫扎特。

  教师介绍:

这首歌曲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1971年创作的一首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一首歌曲,在写这首曲子时他已经疾病缠身贫病交加,可另人惊叹的是,在这首曲子里没有丝毫的伤感和绝望,由此可以看出作曲家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3.再次听全曲,用身体动作感受歌曲的节拍。

并“啦”轻轻哼唱。

  4.跟着学唱歌曲第一段。

  先老师范唱,也可以用放音乐等形式使学生逐步准确并有感情地演唱。

  三.新授歌曲《小春笋》。

  出示竹林的图片师:

春天多美好,连竹林里的谁也在泥土里藏不主了,着急的要申出头瞧瞧美丽的春色呢(学生答)对了!

让我们再来听一首小春笋的歌吧!

  .教师范唱歌曲。

提问:

这首歌里把小朋友比做什么让人觉得特别亲切?

  2.跟琴轻轻哼唱。

  3.解决歌曲难点。

(附点和休止符号)

  4.完整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5.歌表演。

分各小组讨论,分配角色。

交代要求,表演动作要尽量合着音乐的节奏,否则失去歌表演的意义。

先请一到两组上来表演,学生评价。

最后集体合着音乐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表演。

  四.全课总结。

  师:

“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天给我们力量和勇气。

同学们你们就象春天里的花儿一样美好,你们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愿你们在明媚的春光里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为以后祖国的建设贡献出你们的一份力量。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歌曲《布谷》,学唱春天来了,学生能用不同的速度,声音演唱歌曲。

并能体会由此而转换的不同情绪。

  教学重点:

学唱春天来了,学生能用不同的速度,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学唱春天来了,学生能用不同的速度,声音演唱歌曲。

并能体会由此而转换不同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布谷》

  教师:

我们先来复习上学期学过的歌曲《布谷》注意强弱。

  .学生演唱歌曲。

  教师:

同学们的声音很好听,动听、悦耳。

请大家想一想,歌曲歌颂的对象是什么?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

  2.改变速度演唱歌曲《布谷》,体会情绪的转换。

  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唱《布谷》,回答问题。

  教师:

我们改变了歌曲的什么,使情绪发生了变化?

刚才你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的?

  教师小结:

我们改变了歌曲的速度,还用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了歌曲,歌曲的情绪就发生了变化,变得活泼欢快了,但是同样可以表现出春天蓬勃向上的意境,符合歌曲歌颂的对象。

  二.新授歌曲《春天来了》。

  .学生听范唱,回答问题。

师:

请同学们再听一首歌,你能听出歌曲的歌颂对象是什么?

情绪是怎样的?

  2.用“啦”字哼唱全曲。

师:

你发现那些地方容易哼错需要注意的?

  3.请学生把歌谱完整地唱一遍。

师:

我们一起来唱整首歌曲的歌谱,注意断音记号,要唱得短促有弹性。

舌尖的动作要敏捷轻巧。

  4.唱歌词。

师: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该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呢?

学生思考后知道该用有弹性的声音来唱,再唱一唱。

  5.改变速度演唱《春天来了》体会情绪的转变。

师:

同学们的声音真好听,我已经闻到了春天的气息,现在你跟我的琴声唱一唱体会歌曲的情绪是否发生了变化?

用连音法唱。

  学生用较慢的速度唱体会歌曲的情绪,体会情绪,然后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

同学门说的很好,速度的变换影响歌曲的情绪,只要符合歌颂的对象,我们在唱歌的时候,也可以该边一下速度,让一首歌曲唱出几种味道来。

  6.处理歌曲唱好歌曲。

教师:

刚才我们用的是连音唱法,要注意有的地方不能连起来唱。

  学生指出标有跳音的地方不能连起来唱,教师:

如果进行一下强弱处理歌曲将会更好听,唱唱看哪里强哪里弱?

  7.看书完整的演唱。

注意强弱、断音和连音。

  师:

用你的声音来营造一个美好的春天吧!

  三.全课总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竖笛伴奏曲《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

  .复习演唱《春天来了》,了解歌曲可以用两声部来表现这一形式,初步理解和声在歌曲中的作用。

  2.学习用竖笛吹奏跳音sol,la,ti,为歌曲《春天来了》伴奏。

  教学重点:

复习演唱《春天来了》,了解歌曲可以用两声部来表现这一形式,初步理解和声在歌曲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学习用竖笛吹奏跳音sol,la,ti,为歌曲《春天来了》伴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春天来了》

  .全体同学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注意歌曲中断音和连音记号的地方。

  2.老师演唱两遍,要求学生听出不同的声部。

  教师:

现在你们仔细的听我唱两遍,你能分辨出不同之处吗?

  教师第一遍唱高声部,第二遍唱低声部。

  学生讨论回答。

  3.请学生唱一唱双声部的歌谱。

教师:

高低声部来各唱各自的歌谱。

我们来分成两部分练习一下。

  高声部先唱,低声部做好准备。

学生按要求唱歌谱。

  4.唱歌词,注意双声部的地方,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

  学生练习数遍。

师:

你觉得歌曲听起来怎么样?

(饱满了有立体感了)

  二.音乐游戏《异曲同唱》。

  具体乐谱见教材第五页。

乐谱略。

先让学生唱乐谱。

  .分开乐谱练习。

交换一下,两段都要练习。

  2.唱乐谱合一下。

也需要交换合作的练习。

  3.分开唱词旋律,交换。

  4.合唱词“啦”的练习,也要交换。

  整个练习过程提醒学生避免喊叫,声部的声音大小、力度做到两声部基本上相近就可以,但速度绝对要一致。

  三.竖笛伴奏《春天来了》。

  师:

我们了解了不同的声部可以让歌曲听起来更加饱满有立体感,我们还可以有其他的方法让个曲更动听,那就是请出我们手中的竖笛来帮忙。

  .学生学习伴奏歌谱。

分析节拍注意断音记号和休止符号的地方。

  2.跟琴练习伴奏旋律。

分句学习,注意单吐音和气息的运用。

  3.教师用打击乐器敲节奏,学生吹奏伴奏的旋律,练习节奏的稳定性。

  4.练习个别难点处。

单句挑出练习。

  5.合着钢琴的旋律吹奏。

  6.分工合作,一半学生唱歌曲,一半用竖笛吹奏,然后交换。

  四.全课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