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教综整理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31790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6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峡教综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海峡教综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海峡教综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海峡教综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海峡教综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峡教综整理版.docx

《海峡教综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峡教综整理版.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峡教综整理版.docx

海峡教综整理版

2.教师职业道德

(1)教师职业道德及其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指的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作用一、师德对教师起着调节和教育作用(促进作用————最基本的社会作用)

所谓调节作用,指教师道德具有纠正人的行为和指导实际活动能力;所谓教育作用就是教育教师正确认识和对待教师的职业,认识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利益关系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和判断力。

二、师德对学生起榜样和带动作用(教育作用)

榜样作用,在道德行为上,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

带动作用,包括教师所起的带头作用,纽带作用和思想政治品质的教育作用。

三、师德对社会起影响和促进作用(示范作用)

1、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

通过三个渠道表现出来:

通过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而影响社会道德;通过教师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而影响社会道德;通过教师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促进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2、对物质文明的推动作用

师德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精神力量,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工具,而人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是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经过教育的劳动者是高素质的劳动者。

这样的劳动者有助于扩大再生产。

在社会主义社会,教育以教育活动为中介,以自己的崇高师德为重要教育手段,通过培养“四有”新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3、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教师道德是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的,同时它对社会经济条件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四、师德对教师修养的引导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

(2)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方法(根本途径: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1.加强学习(必要途径)2.躬身实践(基础)3.树立榜样(重要方法)

4.学会反思(重要方法)5.努力做到“慎独”(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

(3)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核心与灵魂:

爱与责任)

修订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广泛性与先进性现结合的原则;坚持倡导性与禁行性规定相结合的原则

发布意义:

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利于激励教师规范职业行为;有利于发展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解读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4)《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

1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与绩效考核相结合进行

《成立考核小组(教师代表不少于小组成员人数50%)、组织评议(学生、家长、教师)、综合评定、确定等次(优秀、合格、不合格)》

2、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结果按不低于教师绩效考核30%的权重计入绩效考核结果

(三)教育学模块

1.教育学及其发展

教育学:

教育学是一门以研究教育问题、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发展:

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发展多样化阶段-理论化阶段

1、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

孔子,注重后天的教育,主张“有教无类”。

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教学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诱导;“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强调学、思、行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因材施教,温故知新。

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

孟子持“性善论”教育目的“明人伦”理想的大丈夫人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荀子提出“性恶论”,教育作用是“化性起伪”最强调尊师

墨家“人性素丝论”兼爱非攻,独具特色的教育内容:

政治和道德教育、科学和技术教育、文史教育和培养思维能力教育

战国后期,《礼记》中乐正克的《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步教育专著

①“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揭示教育的个体功能②藏息相辅“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③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尊师重道教师观;④“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启发式教学;④豫时孙摩⑤“学不躐等”即主张循序渐进。

2、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

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三步:

①苏格拉底讽刺;②定义;③助产术。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国家的,每一个公民都属于城邦,所有人都应收同样的教育。

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著作《政治学》。

3、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提出泛智教育(《世界图解》),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度及理论。

卢梭“性善论”教育的任务是儿童“归于自然”《爱弥儿》

英国洛克提出了“白板说”,天赋智力人人平等;“绅士教育论”《教育漫话》

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规范(科学/现代)教育学建立的标志,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他认为教育学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

教学四阶段论:

明了、联合(联想)、系统、方法。

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美国杜威的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他是现代教育的代表,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及生长,教育及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教育无目的论”他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从做中学”在问中学。

五步探究法:

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那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

还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新中心论:

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4、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第一个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

我国教育家杨贤江出版的《新教育大纲》

现代教学理论三代流派:

布鲁纳(《教育过程》“结构教学论”发现法)、赞科夫(《教学与发展》五条教学原则:

高速度、高难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瓦·根舍因(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其他:

皮亚杰智力发展阶段理论、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理论(1970《终身教育引论》)、苏霍姆林斯基和谐教育思想

2.教育及其发展

教育:

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广义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得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狭义:

主要指学校教育。

属性:

育人(本质)、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阶级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民族性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起源学说:

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第一个正式提出的学说,利托尔诺、沛西·能)、心理起源说(孟禄)、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

发展:

古代教育:

奴隶社会:

鲜明阶级性、学校教育与劳动相脱离、学校教育趋于分化和知识化、制度尚不健全

封建社会:

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佛教教育:

背诵经典和专研经义埃及:

“以僧为师、以吏为师”希腊:

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

西欧:

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七艺:

三科:

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

算数、几何、天文、音乐

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

人本主义教育(埃拉斯莫斯=伊拉斯谟)

近代教育:

公立教育崛起、普遍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德国)、教育世俗化、教育法制化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

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技术的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具有科学性

3.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教育者:

教育活动的主体。

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

教育的基本要素:

受教育者:

教育活动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

教育活动的中介,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4.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的取舍E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体制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A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B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C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A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B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C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D生产力发展水平学校的专业设置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教育再生产劳动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1960年12月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上所作的“人力资本投资”

(3)教育与科技文化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能改变教育者的观念、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科学技术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教育对科学技术作用:

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文化影响着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新科技革命与教育:

新科技革命对教育改革的意义,教育观念的转变

学校文化功能:

导向、凝聚、规范组成部分:

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

5.教育与个体发展教育对科学技术作用

(1)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涵义:

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变化过程,它是个体的潜在素质变成现实特征的过程。

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观点主要有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内发论:

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代表人物:

中国的孟子、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霍尔;威尔逊;格赛尔。

外铄论:

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代表人物及学说:

中国的荀子,英国的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皮亚杰发生认知论;科尔伯格品格认知发展论;不能“陵节而施”。

教育要求:

遵循具体要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个桃”;不能“一刀切”)。

教育要求:

重视学生每个阶段的发展;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同一年龄阶段,不同个体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也是不平衡的。

维果斯基:

最近发展区。

教育要求:

抓住受教育者发展的关键期。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机体机能补偿;心理生理机能之间补偿)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不同个体同一方面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个体不同方面存在差异、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性别差异)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因素:

个体的身心发展主要受到遗传、环境、教育(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

1、遗传(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

①遗传又称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②遗传素质的差异性是人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③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认得身心发展水平及阶段;④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2、环境(提供可能)

①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如“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②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是推动和职业人身心发展的素的和水平。

③环境不决定人得发展(出淤泥而不染),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

3、学校教育(主导作用)

原因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得活动②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表现①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③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对个体的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④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内因和动力)具有目的性、指向性和程序性。

6.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

广义——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

狭义——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

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目标结果,是根据一定的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及规律,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吧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方面的要求。

功能(作用):

①导向作用;②激励(调控)作用;③评价作用;④指导功能层次结构:

国家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教师教学目标

确立依据:

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人得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教育理想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目的的价值进行选择时所具有的倾向性。

1个人本位论:

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马里坦、马斯洛、萨特、赫钦斯

2、社会本体论:

荀子、柏拉图、赫尔巴特、涂尔干、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巴格莱

3、教育无目的论:

杜威

5、文化本位论:

6、生活本位论:

斯宾塞

(2)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及其组成部分(受教育者个体必须在体、智、德、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可欠缺,即个性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1.德育(详见后德育理论与实践部分)2.智育3、体育4.美育5.劳动技术教育

(3)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①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

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②坚持全面发展。

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③培养独立个性。

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④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途径

⑤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特征:

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具有鲜明的政治方向;坚持全面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统一

培养学生素质: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开放思维、崇高理想问题:

①注重少数学生的发展忽视全体学生的发展;②注重学生的个别方面发展合适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学习)四大支柱: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7.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

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而非正规教育再到正规教育演变,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他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与主体,是国民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三个构成要素:

学校的类型、学校的级别、学校的结构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类型:

双轨学制(西欧)单轨学制(美国)分支型学制(苏联)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它的形成具有以下特点:

①教育主体确定②教育对象相对稳定③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④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⑤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制度化教育学校教育系统在19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制度化的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代表人物有库姆斯、伊里奇。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类型日益多样化;⑤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⑥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⑥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2)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一、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现代学制的建立从“废科举,兴学校”开始)

1902年清政府(主要制定人张之洞)首次制定了近代学制壬寅学制(《清定学堂章程》),它是近代第一个由国家正式颁布的学校系统,但没有实施。

1904年颁布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以日本为蓝本,并保留了封建科举制度残余。

是施行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国家正式颁布并实施的学校系统。

1912年颁布“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1922年由当时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为蓝本,颁布了壬戊学制(即通称的“六三三制”)。

它是中国近代以来教育史上实施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学制。

国民党统治时期,继承了壬戊学制,虽几经修改,但基本没有变动,这个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学校教育制度

1951年我国通过《关于给改革学制的决定》施行了新的学制标志着我国劳动人民在文化教育上无权利、无地位的时代已经过去,标志我国学制发展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学制改革的“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和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具体办学方针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立20世纪末教育发展总目标“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两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两重”(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终身教育”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加快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结构:

层次结构:

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层次

类别结构:

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五个大类类型:

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四、我国当前学校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1、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3、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4、重视成人教育,发展终身教育

学校教育制度改革遵循原则:

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4、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5、当前和长远相结合

8.教师与学生

(1)教师的职业角色(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1、“传道者”角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榜样)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

5、“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角色。

6、“研究者”角色和学习者“学者”角色。

(2)教师劳动的特点

特点A教师劳动复杂性与创造性B教师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

C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D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E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2)教师的素养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教育专业素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教师的科学人文素养(基本支撑)

教师的人格素养(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

(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教师职业角色、教学行为必须发生转变。

1.强调教师职业角色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其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①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②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2.强调教师行为变化(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尊重学生就是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即①不体罚②不辱骂③不大声斥责④不冷落⑤不羞辱、嘲笑⑥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教师要尊重学生,还必须学会赞赏学生:

①赞赏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

②赞赏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

③赞赏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

④赞赏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

引导可以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启迪与激励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创新。

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教学反思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课程的综合化趋势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

教师必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4)学生的特点

本质特征(特点):

1、学生是出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学生是学习的个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A发展性B有潜能C差异性D主动性E独立性(可塑性、依赖性、向师性)

(5)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当代教师应具备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教师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应该相信学生的确是潜藏着巨大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