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重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31438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发展心理学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发展心理学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发展心理学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发展心理学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心理学重点.docx

《发展心理学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重点.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心理学重点.docx

发展心理学重点

发展心理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1.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Psychology)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life-span)中的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即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年龄特征:

在某一年龄阶段表现出来,与其他年龄阶段有所不同的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心理特点。

a、出生前b、婴儿期(0~3岁)

c、幼儿期(3~6、7岁)

d、童年期(6、7~11、12岁)

e、青少年期

少年期(11、12~14、15)(青春期)

青年初期(14、15~17、18)

f、成年期

成年初期(18~30、35岁)

成年中期(35~60、65岁)(中年期)

成年晚期(60、65岁以后)(老年期)

3.发展心理学研究涉及两个问题:

(1)有关心理发展原理或规律的理论问题;

(2)个体发展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问题。

第二章

1.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及人格发展观

早期认为人格包括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后期修正了这种二分法,提出了三部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心理的发展,特别是其人格的发展,是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者相互斗争、相互协调的结果,但更重视和强调本我的作用。

(二)弗洛伊德心理发展阶段说

口唇期:

0~1岁,吮吸产生快感。

0~6个月:

无对象

6~12个月:

发展了他人的概念

肛门期:

1~3岁,性兴趣集中于肛门区域。

前生殖器期:

3~6岁,产生恋父(ElectraComplex)恋母情结(Oedipuscomplex),。

潜伏期:

6~11岁,性的发展呈现一种停滞退化现象,对性缺乏兴趣,男女之间界限分明。

青春期(生殖期):

11岁或13岁以后,异性恋时期。

2.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

一、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在人的工具生产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

这就使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制约。

二、发展的实质

心理发展

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低级心理机能:

动物进化的结果,是个体早期以直接的方式与外界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特征。

如:

基本的知觉、情绪、形象思维……。

高级心理机能:

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

它使人类心理本质上区别于动物。

如:

抽象思维、有意注意、高级社会情感……

三、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最近发展区:

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达到的作业水平与儿童独自完成所达到的作业水平之间的差距。

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教学“可定义为人为的发展”。

教学决定着智力的发展

四、提出内化学说

新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活动形式,首先是作为外部形式的活动而形成的,以后才内化(internalization),转化为内部活动,才能默默地在头脑中进行。

通过语言符号工具,心理活动才能从直接的和不随意的、低级的、自然的转化为间接的和随意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机能。

3.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一)心理发展的实质和原因

皮亚杰的发展观发展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量和质的变化。

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

心理的发展起源于动作,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是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

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取得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平衡。

达到平衡的具体途径是:

同化和顺应

同化(assimilation):

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题的动作。

顺应(accommodation):

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二)心理发展的因素和结构

心理发展的因素:

成熟:

机体的成长,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物理因素:

个体对物体作出动作的练习和习得经验,如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

社会环境(经验):

社会上的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

平衡:

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与外部组织的相互作用。

对成熟、物理经验和社会经验起调节作用。

心理发展的结构

图式(scheme):

动作的结构或组织,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所形成的结构或组织。

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

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人的动作图式经过不断的同化、顺应、平衡的过程,形成了不同的心理结构,也构成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发展观发展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量和质的变化。

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

心理的发展起源于动作,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是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

适应的本质是主体通过同化和顺应取得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平衡。

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

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人的动作图式经过不断的同化、顺应、平衡的过程,形成了不同的心理结构,也构成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思维发展阶段

感知运动期(0-2岁)

特点:

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开始认识客体永久性;末期出现智慧结构。

感知运动期的成就:

逐渐形成客体永久性;

客体永久性:

当物体不在眼前或通过其他感官不能察觉时,仍然知道物体是继续存在的。

前运算时期(2-7岁)

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岁):

表象性思维

特点:

具体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刻板性等。

自我中心;泛灵论;刻板性;具体、不可逆性。

自我中心:

指儿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整个世界,不知道可以变换角度或者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

具体运算时期(7-11岁)

运算:

一种内化的动作。

内化的动作是相对于使用实物的外显动作而言的,例如倒水。

是可逆的。

是守恒的。

是系统、有逻辑的。

具体运算:

必须有具体事物支撑

具体运算阶段的特点

获得了守恒性、可逆性

群集结构的形成:

关系推理:

传递性概念形成。

产生了类的认识:

获得了分类和包含的能力;

获得了对应能力:

一一对应——二重对应——多重对应。

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

特点:

思维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能根据种种可能的假设进行推理。

表现:

假设演绎推理:

能生成假设。

归纳推理:

单摆实验

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

(1)心理发展的过程既是连续的又具有阶段性。

(2)各阶段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阶段可以提前或推后但阶段的顺序不变。

(3)各阶段从低到高依次出现,有一定的交叉,但不能逾越不能互换。

(4)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两个阶段有着质的差异。

(5)心理发展的一个新水平是许多因素的新融合、新结构,各种发展因素由没有系统的联系逐步组成整体。

第三章

1.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

从事实出发,实事求是;

特殊性原则:

研究心理发展一般规律的同时,考虑心理发展的特殊事实和个别差异;

教育性原则:

任何研究都不允许损害被试的身心健康;

生态化原则:

在自然与社会的真实生态环境中研究被试的心理特点。

2.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

主要的研究设计类型

横向研究设计

优点:

时间短,取样大,省时省力。

缺点:

年龄差异可能不是由心理发展造成,即有可能混入“代群效应(cohorteffect)”;

无法获得个体发展趋势或发展变化的数据资料。

代群效应

群体中一些年龄差异是由这个群体成长时的文化或历史差异造成,而不是真的由发展带来的变化。

纵向研究设计

含义:

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长期的反复观测的方法。

优点:

能系统地、详尽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缺点:

样本的流失;反复施测影响结果的可靠性;耗时、花费大,且长期追踪会造成变量增多。

聚合交叉设计

含义:

将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融合在一起的研究方法,以不同年龄的群体为研究对象,在短时间内重复观察这些对象。

优点:

克服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各自的缺点,吸取了它们各自的长处(系统、详尽、样本量大、不受时间限制);动、静态结合,缩短了长期追踪的研究时间。

微观发生学设计

第四章

1.影响胎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

遗传因素

遗传病

染色体异常:

唐氏综合症—21-三体综合征

唐氏综合症,又称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征,由唐.兰登医生于1886年发现。

1959年,研究证实是由于多了一条染色体造成的。

1965年,WHO将这一病症正式命名为“唐氏综合症”。

环境因素

(1)物理因素

电离辐射、噪声、超声波、高温、电磁场;

(2)化学因素

汞、铅及化合物、吸烟、嗜酒、咖啡、吸毒、大气污染、药物

(3)生物学因素

(4)地理因素

母体因素

(1)情绪

长期的、严重的情感压力可能阻碍胎儿生长发育,导致早产、婴儿低体重和其他出生并发症。

(2)营养

营养与胎儿大脑发育的关系;

怀孕期前三个月与后三个月营养不良的影响更大;

富含叶酸的食物有助于防止唐氏综合症、脊柱裂、无脑畸形等。

患病

孕妇有糖尿病(早产、畸形、智力损伤)、癫痫、甲亢、高血压、心脏病、病毒感染等,均有可能造成胎儿发育畸形。

第五章

1.言语发展的理论

强化说(后天论)

代表:

巴甫洛夫和斯金纳

观点:

言语的获得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强化在言语的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评价:

可以解释某些低级言语的发生过程,如单个语音,但不能解释儿童为何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听说能力。

模仿说(后天论)

代表:

奥尔波特、班杜拉等

观点:

奥尔波特认为婴儿语言只是对成人的模仿,是成人语言的简单翻版。

班杜拉认为,婴儿主要是通过对各种社会言语模式的观察学习而获得语言能力的。

怀特赫斯特提出了“选择性模仿”的概念,认为婴儿对成人的模仿是有选择、有创造的。

转换生成说(先天论)

代表:

乔姆斯基

观点:

语言不是通过模仿和强化得来的。

语法是生成的。

言语获得过程是通过LAD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的过程。

句子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规则变为表层结构,从而被感知和传达。

评价:

理论有合理之处。

但语言获得装置只是一种假设,很难得到证实;而且该理论强调先天性,忽视了环境和后天教育的作用。

认知相互作用论(相互作用论)

代表:

皮亚杰

观点:

认知结构是语言发展的基础,语言结构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

儿童的语言能力仅仅是大脑一般认知能力的一个方面,而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相互作用论(相互作用论)

强调内部经验和环境输入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语言学习的社会语境。

如,狼孩、听力正常而父母聋哑的儿童、第二外语的学习。

2.婴儿的社会性微笑、陌生人焦虑、分离焦虑、托马斯、切斯的气质类型说和情绪的社会性参照;

(1)社会性微笑

自发性的笑(0-5周)

无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5周-3.5个月)

有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3.5个月后)

(2)陌生人焦虑

4个月以下的婴儿不会怯生;5-6个月表现出严肃的表情;6-7个月时,见到陌生人开始害怕;8个月时,明显怕生

陌生人焦虑的影响因素

父母是否在场;与父母地距离;环境的熟悉程度;陌生人的特点;与陌生人的距离

(3)婴儿情绪的社会性参照

当婴儿处于陌生的、不确定的情境时,他们往往从成人的面孔上搜寻表情信息,然后决定自己的行动。

(4)分离焦虑

6-7个月,产生分离焦虑。

14-18个月达到顶峰。

3.婴儿的依恋(attachment)

依恋:

是婴儿与主要养育者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是情感社会化的主要标志。

依恋关系对于婴儿心理的发展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和类型.

(1)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

鲍尔比(Bowlby,1969)把婴儿依恋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时期(0-3个月)对任何人反应一样无偏爱

选择性的社会性反应时期(3-6个月)母亲:

微笑多、依偎熟悉者:

少陌生人:

更少

特定的情感联结时期(6个月-2岁)母亲:

强烈依恋陌生人:

紧张、恐惧等

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与母亲空间的临近性不那么重要

(2)婴儿依恋的类型

安斯沃斯(Ainsworth,1978)等用陌生情境测验调查婴儿的依恋。

依恋可分为三种类型:

安全型依恋(约65%-70%):

母亲在场使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母亲离开苦恼、不安;母亲回来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易抚慰、平静。

回避型依恋(20%):

“无依恋的儿童”。

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母亲离开时,不反抗;母亲回来,也往往不予理睬。

矛盾型依恋(10—15%):

母亲将要离开时很警惕,离开时非常苦恼,极度反抗;母亲回来,对母亲态度矛盾。

3.托马斯、切斯的气质类型说

1、容易型(占40%)易于适应环境,生活习惯规律,情绪愉快主动交往。

2、困难型(占10%)难以适应环境,生活无节律,情绪紧张不安,交往困难。

3、迟缓型(占15%)生活规律多变,初遇新事物会退缩,适应环境缓慢。

其余35%儿童的气质属于混合型

影响因素

抚养质量

回避型:

对婴儿缺乏耐心,照料不积极;

矛盾型:

照料者对婴儿的照料反复无常,时而无微不至,时而冷漠、不负责任;

文化因素

婴儿自身的气质

第六章

1.游戏的理论

(一)早期的传统理论

霍尔的“复演说”;格罗斯的“生活准备说”;席勒-斯宾塞的“精力过剩说”;拉扎鲁斯-帕特瑞克的“娱乐放松说”;彪勒的“机能快乐说”;博伊千介克的“成熟说”。

经典游戏理论

(二)当代的游戏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发泄论或补偿说)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对游戏的喜欢也有潜意识的成分,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事件的手段。

如,孩子给娃娃打针,就是在帮助自己克服打针时产生的恐惧感

埃里克森认为,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在游戏中儿童既可以重复快乐,也可以抚平创伤。

认知动力说

皮亚杰:

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扩大概念、技能的方法,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在游戏中使自己的经验适合于先前存在的结构。

学习理论

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行为

遵循效果律和练习律

受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

游戏的种类

创造性游戏(建筑和表演);教学游戏;活动性游戏

2.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第1阶段:

前道德阶段(5岁以前):

行为受行为的后果支配,行为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

第2阶段:

他律道德阶段(5-10岁):

又称为道德实在论阶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规则由权威制定,不可改变;

②判断行为的好坏只能依据行为的客观后果;

③非此即彼;

④内在的公正;

第3阶段:

自律道德阶段(9-10岁以后):

又称为道德相对主义,此阶段的儿童具有以下特点:

①规则不是绝对的,可以怀疑,可以改变;

②判断行为时,不只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动机;

③能站在对方的位置考虑多种观点;

④惩罚较温和,带有补偿性,不再相信内在的公正。

3.侵犯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侵犯行为:

又称攻击行为,是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

哈吐普将侵犯行为分为工具性侵犯(获得物品)和敌意性(伤害他人)侵犯

侵犯行为的理论

精神分析:

由求死本能;

生态学理论:

侵犯本能是进化的结果;

新行为主义:

挫折反应;

社会学习理论:

直接强化过观察学习的结果;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认知的作用

侵犯行为的发展

2岁左右起:

有利物主意识,有了占有感而产生;

4岁:

身体攻击达到顶点;

5岁后:

侵犯行为开始减少。

影响侵犯行为的社会因素

父母的教养方式:

放任型、民主型、权威型

家庭的情绪氛围:

高压统治家庭(Patterson,1981)

文化或亚文化的鼓励和宽容

大众传播媒介的暴力内容

4.性别角色认同和性别化

(一)性别角色认同的一般概念

1.性别认同

性别认同是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的认知和接受,即理解性别。

2.性别角色标准

社会成员公认的适合于男性或女性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等,反映了文化或亚文化对不同性别或成员行为适当性的期望。

3.性别角色认同

性别角色认同是对一个人具有男子气或女子气的知觉和信念。

4.性别角色偏爱

指对与性别角色相联系的活动和态度的个人偏爱。

(二)性别化的发展

性别认同的发展

2.5-3岁,能说出自己的性别;

3-5岁,能认识到人的性别不会随年龄变化;

5-7岁,认识到人的性别不会随外在改变而改变。

4.同伴的作用

同伴给予稳定感和归属感,也满足了儿童尊重的需要。

同伴是榜样,也是强化物儿童在交往中学习与他人相处。

同伴帮助去自我中心、是儿童成长的参照系。

同伴是儿童情感支持的重要来源。

第七章

1.学习障碍(分类、症状、产生原因)

学生障碍的分类

美国联邦教育署特殊教育处将学习障碍归为三类:

(1)语言接受和表达方面的学习障碍;

(2)阅读和书写方面的障碍;

(3)算术方面的学习障碍。

柯克(1983)则将学习障碍分为:

发育性学习障碍:

学生应该具有的、达到学业目标的基本学习能力产生障碍,这些学业目标是指注意、记忆、知觉、思维和口语等技能。

包括原始性缺陷和衍生性缺陷;

学业性学习障碍:

那些通过学校学习获得的能力出现障碍,这些能力主要包括阅读、算术、书写、拼音和写作。

(二)学习障碍的症状

感知、思维和语言方面存在障碍

行为、情绪和社会性方面存在障碍(部分伴有多动症和抽动症)

身体发育、品行等方面存在问题(部分有品行障碍)

(三)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

1、在胎儿期或出生时有轻度脑损伤或脑功能障碍

2、遗传-素质假说

3、生物学假设(生物化学失调)

4、心理与环境假设

5、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赶不上智力因素的发展

2.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以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存在明显的关键年龄(四年级);

思维结构趋于完整,但有待完善;

思维发展过程的不平衡性。

3.塞尔曼关于儿童观点采择发展的阶段理论

阶段0:

自我中心的观点(3-6岁)不能认识到别人的观点与自己不同

阶段1:

社会-信息角色采择(6-8岁)能认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差异的原因。

阶段2:

自我反省角色采择(8-10岁)能考虑他人的观点,但不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

阶段3:

相互性角色采择(10-12岁)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能以客观的旁观者身份来解释和反应。

阶段4:

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12-15岁)能用社会系统和信息分析、比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观点

4.小学儿童同伴交往的基本特点

交往时间多,交往形式复杂;

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

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的行动;

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

开始形成同伴团体。

5.塞尔曼关于儿童友谊发展的阶段论

第一阶段(3-7岁):

未有友谊阶段

第二阶段(4-9岁):

单向帮助阶段

第三阶段(6-12岁):

双向帮助阶段

第四阶段(9~15岁):

亲密共享阶段

第五阶段(12岁开始):

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

第八章

1.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

(二)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

2.青少年情绪的特点;

(一)情绪表现的两极性

强烈、狂暴性和温和、细腻共存;

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

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二)心境的变化烦恼;增多;孤独压抑

(三)反抗心理

反抗心理产生的原因

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

独立意识的产生。

成人对其认识的滞后和自我认识的超前之间的矛盾。

反抗心理产生的表现

独立意识受阻;自主性被忽视;个性伸展受阻;被强制接受成人观点

反抗方式:

强力反抗(外向型)——态度强硬,举止粗暴,发生迅速,猝不及防;

软反抗(内向型)——漠不关心,置之不理,内心反抗,行为不显;

反抗的迁移性。

3.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Kohlberg,1972,1976,1984)采用开放式两难故事法进行研究,将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又划分了两个阶段。

第1水平:

前习俗水平,大约在学前至小学低中年级阶段;

第2水平:

习俗水平,大约自小学高年级开始;

第3水平:

后习俗水平,大约自青年末期接近人格成熟时开始。

4.能就青少年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给出论述

(1)成瘾行为

(2)内部失调(3)外部失调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浅析

家庭原因;同伴因素;自身原因

第九章

1.成年早期的一般特征

从成长期到稳定期的变化:

生理、心理、家庭、职业

智力发展到达全盛时期;恋爱、结婚到为人父母;

创立事业到紧张工作;困难重重到适应生活

2.沙伊的智力理论

沙伊提出成人智力适应理论,指出了智力发展的几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对应的不同的认知任务:

儿童和青少年期:

知识获取阶段;成年早期:

实现阶段;

成年中期:

责任阶段;老年时期:

知识的重新组合阶段。

3.爱情的理论

成人依恋理论:

由Hazan&Shaver提出,成人的爱情关系是一种依恋,即与伴侣建立爱情联结的过程。

爱情风格理论:

由Lee提出。

爱情关系有六种类型:

浪漫式爱情、游戏式爱情、占有式爱情、伴侣式爱情、奉献式爱情、现实式爱情。

爱情三元理论:

由斯滕伯格提出。

爱情包括三种成分:

亲密成分、激情成分和承诺成分。

4.对成年早期面临的恋爱和婚姻问题给出论述

第十章

1.中年期的发展任务

(1)埃里克森的观点

成年中期处于第七个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获得创生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2)莱文森的观点

成人发展是由一系列交替出现的稳定期和转折期构成的。

他非常强调中年期的转折,而这样的转折会发生在40岁出头的时候。

这一时期,个体要面临四个重要问题:

依恋、分离、渴望亲密关系、需要时间内省和认识自己。

(3)古尔德

依据临床观察提出了成年期分七个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

他的理论是从个体与家庭的关系角度来建构的。

(4)哈维格斯特的观点

发展任务主要源于个人的内在变化、社会的压力,以及个人的价值观、性别、态度倾向等方面。

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具体为:

履行成年人的公民责任与社会责任 

建立与维持生活的经济标准 

开展成年期业余活动 

帮助未成年的孩子成为有责任心的、幸福的成年人 

同配偶保持和谐的关系 

承受并适应中年人生理上的变化 

老年父母相适应

中年危机现象

也称“灰色中年”,一般高发在39~50岁,在40~65岁之间的男性身上,还被称为“男人四十综合征”。

不少研究者认为存在中年危机现象,即成年中期个体会经历身心疲惫,主观感受痛苦的阶段,但实证研究表明,只有小部分人在成年中期出现或感觉到危机。

2、智力的主要成分

智力的外显理论:

心理测量理论、信息加工理论; 

智力的内隐理论:

以斯滕伯格等人为代表,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背景下所形成的且以某种形式保留于个体头脑中的关于人类智力结构及其发展的看法。

 。

3.智力的双重过程模型

以巴尔特斯为代表的新机能主义者提出智力的双重过程模型,认为智力是个体在现实环境中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工具,由两种成分构成。

(1)认知机械成分:

反映了神经生理结构的认知操作水平,复杂基本的信息加工活动,先上升后下降 。

(2)认知实用成分:

个体在后天环境中积累的知识、信息或经验 ,不断增长。

4.成年中期的家庭关系

1、夫妻关系 :

(1)由亲密、和谐、热烈向冷静、现实的方向变化;

(2)U型

2、与未成年子女的关系 :

有权威的控制、专制式的控制、听其自然的放任

3、与父母的关系

5.杜瓦尔家庭生命周期的八个阶段 :

新婚期、生育期、有学龄前儿童期、学龄儿童期、有青少年期、离巢期、空巢期、老年成员期。

第十一章

1.延缓老化的理论

减少参与理论:

减少职业活动或交往活动,安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