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桑坪镇污水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24554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13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峡县桑坪镇污水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西峡县桑坪镇污水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西峡县桑坪镇污水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西峡县桑坪镇污水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西峡县桑坪镇污水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峡县桑坪镇污水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西峡县桑坪镇污水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峡县桑坪镇污水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峡县桑坪镇污水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西峡县桑坪镇污水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目录

一、组织机构设置、管理人员配置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西峡县桑坪镇污水处理工程二标段,位于桑坪镇老灌河下游;玉皇岈村杨沟口组,镇区南部、灌河及其支流及交汇处南岸。

污水管网工程及厂区外工程。

1.2编制依据

1.2.1施工招标文件。

1.2.2工程施工图纸。

1.2.3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和相关文件。

1.2.4现场勘查实际情况。

1.2.5依据我公司现有的技术施工能力、施工机械设备、以往的施工经验。

1.3编制原则

1.3.1严格遵守招标文件的各项规定及要求,根据工程的特点,分批分期组织施工,工期上尽可能缩短,并注意主体与附属辅助工程相结合。

1.3.2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做到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全面展开、平行作业、科学组织、均衡生产。

各工序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及窝工,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有节奏的进行。

1.3.3贯彻多层次技术结构和技术政策,在施工组织中,利用先进技术和施工手段促进技术进步。

1.3.4充分并合理利用临时地,控制和减少临时设施用地。

1.3.5严格施工管理,开展文明施工,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创标准化施工现场。

1.3.6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积极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

1.4编制目的

为本工程实施施工组织提供完整的纲领性文件,用以指导本工程的施工管理,并确保能够优质、高速、安全、文明的完成本工程建设任务。

1.5项目实施目标

1.5.1质量控制目标:

本工程招标文件要求的质量等级为合格工程,我公司经仔细勘察研究以后,确保本工程质量达到合格质量等级。

1.5.2建设工期目标:

我公司经过精心组织、合理调配,确保本工程工期为120日历天。

1.5.3安全施工目标:

本工程的安全施工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保证项目达标,争创“市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杜绝重大伤亡事故,轻伤率控制在1‰以内,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杜绝重大工程质量事故。

1.5.4文明施工目标:

确保文明施工,减少施工噪音和环境污染,严格按安全文明标准化标准执行。

1.6组织机构设置

1.6.1组织机构管理形式,项目经理部按照直线式组织形式:

1.6.1.1组织机构描述:

建立一个合理珠精干的高效率的项目部,该机构通过赋予的权利,所具有的组织、影响力在施工管理中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协调内外部及人员间关系,发挥各项业务职能的能动作用,满足现场的施工准备,作业计划、生产调度、技术管理、质量控制、安全施工、工程测量、劳务、物资、机具、成本核算、计量试验、生活、文明施工等需要,对本工程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工期、成本、服务全面负责。

1.6.1.2现场管理机构设置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施工方案的具体要求,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1人(全面负责),总工程师1人(负责技术施工全面工作)。

下设材料、机械、设备、财务核算等管理人员各1名,负责工区的调度工作。

1.6.2部门设置:

工程技术部、质量安全部、设备材料部、财务劳资部、综合办公室。

项目经理部设工程测量组单列,归工程技术部管理。

1.6.3职能部门职责分工:

工程技术部门:

主要负责生产调度,现场管理、施工技术、工程测量、文明施工、经营合同、工程结算、计划统计、标准化等工作。

质量安全部门:

主要负责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消防等监督控制和管理工作。

设备材料部门:

主要负责各类材料的供、管、用、机械工设备和周转材料及料具管理等工作。

财务核算部门:

主要负责成本核算、财务支出、劳动工资结算等工作。

综合办公室:

主要负责行政事务、信息收集、综合管理、人事管理、联络、文秘、保卫等工作。

1.6.4施工组织机构业务衔接与信息反馈

1.6.4.1业务部门工作关系

①项目经理直接领导各职能部门,对项目组织全体人员负责。

②项目经理部各职能部门既受业务部门领导,又受项目经理领导,项目经理调动、协调职能人员的工作,职能人员对项目经理负责,更对职能部门负责。

③各职能部门接受项目经理的领导,完成作业任务。

④项目组织在授权范围内直接对外联系,完成工作任务。

⑥受监理单位的监督,在业主微量监理单位授权的范围内,在监理法规限定的条件下,与监理单位协调处理关系,接受验收检查,按章签证,提供信息,接受建议,服从协调,尊重其验认权和否决权。

1.6.4.2项目经理部系统管理

项目经理部的内部工作关系分为生产系统、技术系统、技术系统、经济系统。

生产系统包括计划、统计、调度、劳动、材料;设备部门(人员),主要控制目标是工期和施工现场;技术系统包括质量、技术、安全、消防、试验、计量等部门(人员),主要控制目标是质量安全;经济系统包括预算、合同、财务、成本等部门(人员),主要控制目标是造价、成本。

一个系统相互关联,存在着信息关系、制约关系、共同完成项目管理任务。

1.6.4.3项目经理部信息管理

施工项目规模较大,设信息管理员,进行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沟通各种工作关系。

1.7施工总体部署安排

我方进场以后本着抓住关键,统筹安排的原则,抓住重点和难点工程,以点带面,全面展开,单项工程精雕细琢,确保全段整体合格,力创精品工程。

在施工准备的同时,先安排施工复测定位工作,尽早开工关键主导工程,为该路整体创优和按期完成创造有利条件。

二、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2.1施工准备工作

根据建设单位要求的开工日期,为保证各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迅速成立项目经理部并集中于现场办公,具体负责各项工作。

2.1.1技术准备

2.1.1.1熟悉与会审图纸:

要求项目部所有人员熟悉图纸设计内容,弄清弄懂图纸所含内容的疑点难点,特别要详细了解细部作法和质量要求。

2.1.1.2编制和审定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业主要求,合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有关人员审定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适用性及可操作性。

2.1.1.3编制施工图预算:

根据业主所提出的要求,组织有关人员编制详细的施工图预算,明确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作量、材料用量及人工用量。

2.1.1.4技术交底:

包括图纸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设计变更交底和分项工程技术交底,技术交底采用三级制,即公司技术科→项目部技术组,项目部技术组→施工员,施工员→施工操作人员。

2.1.1.5各种加工半成品技术资料的准备和计划: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业主对开工日期的要求,各种半成品的加工必须提前进行,以免影响工程进度。

2.1.2现场准备

2.1.2.1测量放线:

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和相对标高以及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选择有利于施工放线的测量控制点,以便作为水平标高和沉降观测之依据。

2.1.2.2场地平整:

根据业主提供的“三通一平”条件,以及施工平面图的布置,结合施工现场实际进行场地平整,保证施工时排水畅通。

2.1.2.3临时道路、供水、供电管线敷设:

根据现场勘察,施工场地内已有电源、水源,施工时敷设临时供电、供水线路至施工所需位置。

2.1.2.4临时设施的搭设:

根据业主提供的施工现场条件,施工时需搭设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等临时设施,施工完毕后拆除。

2.1.3其他准备

2.1.3.1组织调配劳动力,进行施工前的技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各项教育,并分工种进行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

2.1.3.2设置工程项目标牌、安全标牌和文明施工标牌,完善各项安全设施。

2.2测量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2.2.1测量方法及措施

2.2.1.1地表平面控制测量选用全站仪施测,建立四等导线控制网。

为保证测量挖制点的相对精度,平面控制网根据设计提供的控制点和实地地形情况布设精密控制网

首级导线点的复测。

先根据设计文件,按相同的导线形式和同等精度进行施工现场实地测量(如原有导线点被破坏,则相应增设),经精确计算后,提交相关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确定首级导线点的三维坐标数据,作为施工测量依据。

2.2.1.2地表控制网经过多级复测,复测无误后方可进行引线进行测量工作。

2.2.1.3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

2.2.1.4高程控制按四等网施测,运用光电三角高程新技术,高程起算点利用定测高程,三角高程与地表平面控制测量同时进行相关的平差计算,天顶角观测四个测回,仪器高和反射镜高量至毫米。

2.2.1.5施工控制测量与地表平面控制测量按同等精度建网,施工中线测量使用光电经纬仪。

2.2.1.6测量作业需按《测规》要求,原始记录齐全,测量资料整洁无误,各种计算工作必须由两人独立进行,对照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2.2.1.7所使用仪器,钢卷尺按规定定期送检。

一般每月进行一次仪器校正检查。

2.2.1.8测量组需保管好各种测量桩橛,包桩时注明桩号,以防毁坏或用错桩。

2.2.2工程施工测量

2.2.2.1熟悉设计图纸资料,熟悉施工工艺和设计要求。

2.2.2.2熟悉现场情况,了解设计几何几尺寸及已有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分布情况。

2.2.2.3根据施工平面图和已有控制点,并结合实际地形,作好实测数据的计算整理,并绘制测量草图。

2.2.3工程测量放线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测量基本控制点、基线和水准点的基本数据,研究增设自己的三角网点和水准网点控制点,这些增设的控制点必须完全吻合工程师提供的三角网点和水准网点的基本数据,并应满足规定的施测精度。

根据工程师提供的三角网点和水准多点精确地测定建筑物的位置,进行放样和完成全部测量数据的计算工作。

在施测前3天将有关施工测量的意见报告(一式四份)报送工程师审批。

负责保护和保存好全部三角网点、水准网点和自己增设的控制点,使之容易进入和通视,防止移动和破坏。

全部测量数据和放样都应经工程师的检查,必须时工程师可以要求测量人员在工程师的直接监督下进行对照测量。

项目部组织5~7名测量人员进行坐标、护桩、水准、边界桩测量,以便施工队伍迅速进场施工,该项工作与其他进场准备工作同时进行。

2.2.4施工测量要求

承包单位按照本工程施工测量精度要求,负责施工所需要的全部施工测量放线工作。

平面位置控制在允许误差±30~50mm,高程允许误差±30mm内。

2.3沟槽开挖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2.3.1管沟开挖前,必须弄清与施工相关的地下情况,根据图纸及有关资料的提供,可采用现场开挖探坑的方法,查明其情况。

所施工工程如与已建管道构筑物衔接,必须在挖管沟前对其平面位置和高程进行校对,必要时开挖核实;若施工段的地下情况与施工图及有关资料提供的情况不符合时应及时通知勘察设计院予以处理。

2.3.2管沟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放坡开挖,放坡系数拟定为1:

0.5。

遇有地下管线时,为了保护地下管线采用人工开挖。

当管沟挖深超过2m时应分层开挖,边坡不变,层间留台宽度为1m。

2.3.3管沟开挖前,应向机械司机详细交底,交底内容一般包括挖槽断面、堆土位置、现有地下构筑物情况及施工技术、安全要求等,并指定专人与司机配合,其配合人员应熟悉机械挖土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并及时量测槽底高程和宽度,防止超挖。

2.3.4管沟开挖时,先进行详细的测量定位并用石灰标示出开挖边线,复核无误后可指挥挖掘机由临时便道进入管沟开挖范围进行开挖,挖掘机一边开挖一边后退,开挖出来的土堆于沟槽两侧,堆土坡脚距槽边1.0m以外,堆土高度不超过1.5m,堆土坡度不宜陡于自然休止角。

2.3.5由于挖掘机不可能准确地将槽底按规定高程整平,所以为确保槽底土壤结构不被挠动或破坏,开挖管沟时应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20cm左右一层不用机械进行开挖,而用人工清底。

2.3.6撑板支撑应随挖土的加深及时安装,沟槽采用密排立板横撑,开始支撑的开挖沟槽深度不得超过1m,以后开挖与支撑交替进行,每次交替的深度宜为0.4~0.8m。

2.3.7撑板的安装应与沟槽槽壁紧贴,当有空隙时应填实。

横排撑板应水平,立排撑板应顺直,撑板对接应严密。

支撑后注意横撑不得妨碍下管和稳管。

2.3.8管沟开挖时,各级质安人员要加强巡视现场,密切注意周围土体的变形情况及管沟内可能出现的涌水、涌砂及坑底土反弹,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开挖,并知会监理工程师协同处理。

2.3.9预留人工整平的20cm一层土待下一工序进入前予以挖除。

2.3.10管沟底成形后,若沟底为淤泥层,则应先将淤泥清除,后换土或做碎石处理,使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

2.4HDPE双壁波纹管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2.4.1施工步骤:

开槽—铺筑垫层—下管—连接—回填—闭水、闭气试验

2.4.2开槽铺垫层

2.4.2.1管道应敷设在原状土地基或开槽后经处理密实的地基上。

管道在车行道下时,管顶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7米。

2.4.2.2雨季施工,应尽可能做到成槽快,回填快。

一旦泡槽应将水排除,把受泡的软化土层清除,换填砂石料或中粗砂。

2.4.2.3管道采用砂碎石垫层基础。

对一般的土质地段,基底中只需铺一层厚度为10cm的砂碎石垫层;槽底处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宜铺垫一层厚度为20cm的砂砾基础。

2.4.3下管

2.4.3.1预制加工:

根据图纸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按预留口位置测量尺寸,绘制加工草图。

根据草图量好管道尺寸。

2.4.3.2橡胶圈连接

A:

管道切割应选用细齿锯,断口应平整并且垂直于轴线,断面处不应有变形。

B:

插口处用中号锉锉成15°-30°坡口。

坡口宜为管壁厚度的1/3-1/2,坡口长度不小于3mm,坡口完成后应将残屑清除干净。

C:

检查管道承口和橡胶圈质量,将橡胶圈(RING)与承口内侧擦干净。

然后将橡胶圈正确安装在承口的沟槽内,橡胶圈不得安反或扭曲,承口应为迎水方向。

D:

用标尺测量承口深度,并在管材插口端划出标记,标记尺寸应为承口深度的0.8-0.85。

E:

用油刷蘸润滑剂,在橡胶圈内侧及管材插口部外侧均匀涂刷。

F;保持连接管平直状态,将管道插口对准承口,用人工一次插入到标记处,最后用塞尺插入承插口部位,沿周边检查橡胶圈安装位置。

2.4.4闭水试验

在管道水压升至试验压力后,保持恒压10min,检查接口、管身,无破损及漏水现象时,可视为管道及严密性合格;应在管道连接完成回填前进行。

2.5砖砌检查井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2.5.1井基础应与管线基础同时进行,并符合设计要求,管子排好后可开始砌井。

2.5.2砖在砌筑时砖要放平,砂浆饱满,特别要注意管头下部及管子周围必须砌筑密实。

检查井的流槽应在井壁砌到管顶以下即行砌筑,并应用砂浆分层压实抹光。

2.5.3井的各部位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踏步应按设计放平,上下对正,砂浆密实砖要压紧,砂浆在凝固前,不得碰撞,更不允许受力,以免造成松动。

砖砌园形检查井,应随时检测直径尺寸,当需收口时应按设计收进。

2.5.4砌筑检查井的井室内壁应按设计进行抹面,内壁抹面应分层压实,井室外壁应用砂浆批挡。

内外粉刷应执行技术操作规范,砂浆要按配比拌合均匀,粉刷要求密实平整不得有空鼓现象,流槽应光滑圆顺。

2.5.5井砌好后应及时安装井盖,检查井的井盖的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其高程应与路面配合。

井盖必须坐浆放正,注意井盖开启方向,各井应一致。

2.5.6预留支管:

预留管的管径、方向、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管与井壁衔接处应严密不得漏水,预留支管宜用低强度等级砂浆砌筑封口抹平。

2.5.7井外回填土:

检查井砌筑应边砌边回填土,每层高不得超过20cm。

2.6钢管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2.6.1工艺流程

2.6.2管道安装的基本要求

1)执行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

2)管道安装前认真核对管道规格、材质与设计是否相符,按规定除锈、刷油,并将管内污物及锈蚀清除干净。

3)管道安装完成后,按设计要求进行水压试验。

2.6.3修口、对口

2.6.3.1修口集中在管道出厂前加工完成,为保证焊接质量,焊接前均进行全面检查、修正,使管子端面、坡口角度、钝边、圆度等,均符合对口接头尺寸的要求,个别钢管需在现场做坡口处理时,采用气焊切割,清除熔渣后再用砂轮打磨平整。

2.6.3.2对口操作程序为:

检查接口接头尺寸→清膛→确定并调整钢管纵向焊缝错开位置→第一次管道找直→调整对口间隙尺寸→对口找平→管道拉线找直→点焊

2.6.4焊接

接口焊接采用电弧焊,一遍打底,二遍成活,每道焊缝均一次焊完,每层施焊的引熄弧点须错开。

2.6.4.1管节焊接前应先修口、清渣、管端端面的坡口角度、钝边、间隙,应符合规范规定;不得在对口间隙夹焊帮条或用加热法缩小间隙施焊。

2.6.4.2对口时应使内壁齐平,采用长300mm的直尺在接口内壁周围顺序贴靠,错口的允许偏查差应为0.2倍壁厚,且不得大于2mm。

2.6.4.3对口纵、环向焊缝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纵向焊缝应在管道中心垂线上半圆的45°左右处;;

b、有加固的钢管,加固环的对焊焊缝应与管节纵向焊缝错开,其间距不应小于100mm;加固环距管节的环向焊缝不应小于50mm;

c、管道任何位置不得有十字形焊缝。

2.6.4.4定位焊时,定位焊缝所有焊条号(或牌号)应与正式焊接相同,但焊条直径可选细一些。

定位焊缝的焊接电流要选得比正式焊接时大一些,通常大10%-15%,以保证焊透。

2.6.4.5管道的焊接:

焊缝质量必须符合GB50268-97中4.2的有关规定,焊缝应平滑,宽窄一致,根部焊透,无明显的凹凸缺陷及咬边现象,焊缝加强面应高出管面约2毫米,焊出坡口边缘2-3毫米。

2.6.4.6管道与法兰焊接时,管道应插入法兰三分之二,法兰与管道应垂直,两者的轴线重合。

a、水平管道坡度不小于0.3%。

b、焊接前应检查施焊环境,焊接安装设备、焊接材料的干燥及清理,必须符合规范及焊接操作规定。

c、焊接双面焊件时,应清理并检查焊缝根部背面,清理缺陷后,方可施焊背面焊缝。

规定清根的焊缝应在清根后进行外观检查后方可施焊。

d、管壁大于4mm的管道焊接前必须打坡口,坡口表面不得有夹层、裂缝、加工损伤、毛刺及焰切割熔渣等缺陷。

焊接后药皮应敲干净,焊口应呈现均匀的鱼鳞状,不得有气孔、夹渣、裂纹、焊瘤等现象,咬肉长度应在规范要求内。

2.6.5管道的试压及冲洗

2.6.5.1管道采用自来水进行试压,采用自来水进行灌水试验。

试压、冲洗前一周,根据现场情况,编制试压、冲洗作业指导书,明确水源,排放点等关键环节。

2.6.5.2系统试压时,压力应缓慢上升,如发现问题,立即泄压,不得带压修理。

2.6.5.3管道系统试压合格后,及时排除管内积水,适时拆除盲板、堵头等,按施工图恢复系统,并及时填写《管道系统试压记录》。

2.6.5.4管道系统无脏物排出后,再次注入自来水,将管网灌满水,然后开启循环水泵,使水在管网中循环多次后关闭水泵,将系统内水排净,对系统内的水过滤器进行清洗。

2.7管道闭水试验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2.7.1污水管道施工完毕,根据规定需做闭水试验。

2.7.2闭水试验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2.7.2.1管道的外观质量及“量测”检验均已合格。

2.7.2.2管底与基础也角部位回填密实。

2.7.2.3全部预留管洞应封堵不得漏水。

2.7.2.4管道两端的管堵应封堵严密、牢固。

2.7.2.5砌筑缝水泥砂浆及混凝土应达到设计强度要求。

2.7.3闭水试验水头为上游管道内顶以上2m,先在管道预先充满水后,再按水头高度加水试压20min,待水位稳定后进行正式闭水试验,观测管道24h小时的渗漏量。

2.8管沟回填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排水管道工程的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需及时回填管沟,回填土应分层铺土进行夯实,铺土厚度为20cm,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回填土应按回填土的要求进行施工及验收,同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2.8.1填土应在管道基础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

回填土时不得将土直接砸在抹带接口上。

2.8.2沟槽回填顺序应按沟槽排水方向由高向低分层进行。

沟槽内不得有积水。

支撑拆除应与回填土的填筑高度配合进行,且在拆除后及时回填。

2.8.3沟槽两侧应同时回填夯实,以防管道位移。

井室等附属构筑物回填土应四周同时进行。

2.8.4拆除密排撑板支撑时,应先回填至下层横撑底面,再拆除下层横撑,待回填至半槽以上时再拆除上层横撑。

2.8.5回填土时要及时检测调整含水量,使之达到或接近最佳含水量。

2.8.6与本管线交叉的其它管线,回填土时要做妥善处理。

三、质量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

3.1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要素,整个质量保证体系可分为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和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3.1.1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整个施工质量能加以控制的关键,而本工程质量的优劣是对项目班子质量管理能力的最直接的评价,同样质量管理体系设置的科学性对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3.1.1.1施工质量管理组织

施工质量的管理组织是确保工程质量的保证,其设置的合理、完善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整个质量保证体系能否顺利地运转及操作,为此项目部执行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

3.1.1.2质量管理职责

根据质量管理体系图,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质量监督制度,明确分工职责,落实施工质量控制责任,各行其职。

3.1.1.3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设置及运转均要围绕质量管理职责、质量控制来进行的,只要当职责明确、控制严格的前提下,才能使质量管理体系落到实处。

本工程在管理过程中,将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

3.1.2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以质量为中心所制定的保证质量达到要求的循环系统,质量保证体系的设置可使施工过程中有法可依,但关键是在于运转正常,只有正常运转的质保体系,才能真正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

而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作必须以质量控制体系来予以实现。

3.1.2.1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设置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是按科学的程序运转,它是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把经营和生产过程的质量有机地联系起来,而形成一个高效的体系来保证施工质量达到工程质量的保证。

以我们提出的质量目标为依据,编制相应的分项工程质量目标计划,这个分项目标计划应使在项目参与管理的全体人员均熟悉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在目标计划制定后,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编制相应的工作标准在施工班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方式、方法的调整,以使工作标准完善。

在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施工员还是质检人员均要加强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以使所有质量问题解决于施工之中,并同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以保证在今后或下次施工时不出现类似问题。

在实施完成后,对成型的建筑产品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追查原因,对不同问题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从人、物、方法、工艺、工序等方面进行讨论,并产生改进意见,再根据这些改进意见而使施工工序进入下次循环。

3.1.2.2施工质量控制体系运转的保证

项目领导班子成员应充分重视施工质量控制体系运转的正常,支持有关人员开展的围绕质保体系的各项活动。

强有力的质量检查管理人员,作为质保体系中的中坚力量。

提供必要的资金,添置必要的的设备,以确保体系运转的物质基础。

制定强有力的措施、制度,以保证质保体系的运转。

每周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以使在质保体系运转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

全面开展质量管理活动,使本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3.1.2.3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落实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主要是围绕“人、机、物、环、法”五大要素进行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则势必使施工的质量达不到相应的要求,故在质量保证计划中,对这施工过程中的五大要素的质量保证措施必须予以明确地落实。

①“人”的因素

施工中人的因素是关键,无论是从管理层到劳务层,其素质责任心等的好环将直接影响到本标段工程的施工质量。

故对于“人”的因素的质量保证措施主要从:

人员培训、人员管理、人员评定来保证人员的素质。

在进场前,我们将对所有的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劳务人员进行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