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通用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3190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176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通用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6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通用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6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通用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6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通用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6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通用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通用版).doc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通用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通用版).doc(1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通用版).doc

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述

第二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

第四章安全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

第五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

第六章工程进度计划与保证措施

第七章资源配备计划

第一章工程概述

第一节工程概况

建设地点:

第二节对外交通

对外交通较为便利,为部分水泥路、部分砂石路面,交通便利。

第三节建筑材料及水、电供应条件

渠堤填筑土料以粉土为主,主要取自沿线料场。

工程用电为国电和自发电,根据现场实地调查确定用电比例为网电占30%,自发电占70%。

工程施工水源可就地打井解决或抽取河水,生活用水可就近打井,水质良好,水量丰富。

第四节工期及主要工程内容

计划开工日期为2018年5月16日,计划竣工日期为2018年9月20日。

2018年XXX市XXX县XXX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第一标段,工程主要内容:

开挖疏浚沟渠1.137km,建筑物11座,其中:

进水闸2座、排水闸1座、节制闸1座、方涵4座、圆涵3座,道路2.399km。

第二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第一节施工总体布置

施工总布置设计,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利于生产、方便生活、快速安全、经济可靠、易于管理的原则指导下进行。

根据本工程施工强度、施工现场实际工作面,对施工道路、临时设施、施工机械等进行合理布置。

施工总体布置步骤框图见附图2.1.1。

一、平面布置原则:

(一)施工场地选择应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条件,场内外交通布置,供水、供电、排水等要求,尽量选择地形平坦宽阔、地质条件好的场地。

另外场地布置应与施工进度、施工方法、工艺流程和机械设备相适应。

(二)满足施工总体布置与相关施工项目协调配合,避免互相干扰,少占非工程用地。

(三)各种施工设施的布置,应能满足主体工程施工工艺要求,避免干扰,避免和减少场料的重复、往返运输,并为均衡生产创造条件。

(四)施工管理机构的位置必须有利于全面指挥,生活设施要考虑工人的休息和文化生活。

生产、生活设施布置有利于施工,方便生活。

(五)最大限度避免对原有景物破坏,符合环保要求,为美化施工环境创造条件。

根据以上原则及发包人的总体规划安排,将项目经理部、办公及生活福利设施布置在合适位置,其主要设施有办公室、职工宿舍、职工食堂、浴室、娱乐室、锅炉房等。

将施工临时设施布置在业主指定位置,其主要设施有综合加工场(混凝土拌合站、模板加工车间、钢筋加工车间、机械修配站)、各类库房、实验室等。

施工总平面布置详见附件五。

二、施工道路布置:

为了满足土方开挖填筑、混凝土浇筑、水泥、钢材等材料运输,需修建场内施工道路。

场内施工道路沟通进场公路、生活区、办公区、生产区,其布置原则:

(一)充分利用发包人已修建的道路,新修的施工主干道与发包人提供的主干道相连,施工支线与施工主干线相连。

(二)初期施工道路结合后期施工道路布置。

(三)开挖与混凝土浇筑施工道路统筹考虑。

(四)有利于场内机械化施工运输。

三、施工临时设置布置

临时设施主要布置有施工供水、供电、通讯及综合加工厂(混凝土拌合站、模板加工车间、钢筋加工车间、机械修配站)各种库房。

临时设施均布置在发包人指定的主要临时设施占地范围内。

各种临时设施的规模均按施工强度确定。

施工供水强度为36m³/h;施工供电最大负荷为300kw;钢筋加工生产能力为3t/班;临时设施总建筑面积为500㎡,总占地面积为3000㎡,其布置说明及规模、强度确定详见以下章节。

四、办公及生活福利设施布置

生活及福利设施均布置在发包人指定的生活区营地内,按月平均施工人数确定生活及福利设施规模。

主要布置有办公房、职工宿舍、职工食堂、锅炉房、行政车库、职工浴池、医务所等。

总建筑面积为350㎡,占地面积为1000㎡。

五、施工临建设施布置

(一)施工供水

本工程的施工供水主要包括生产、生活用水及场区消防供水。

1.生产、消防供水

根据招标文件,结合施工总布置的原则,采用生产、消防同一供水系统供水。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施工场区消防用水量标准,同一时间内的火灾起数为一起,扑灭一起火灾需用流量为:

10L/S(36m³/h),需CA141消防水车两台,并在施工场区主干道旁设置一处地下式消防取水井,消防取水井内的消火栓同施工供水系统的主干管相连,以满足消防供水需要。

本工程的施工用水主要为土方开挖、填筑及混凝土浇筑施工,另为施工机械及施工辅助企业用水。

根据上述各用水部位确定最大供水流量并用消防供水流量校核。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各单项工程施工用水量标准,施工用水量计算采用公式:

qs=N1q0k1k2/1000Ty

qs——某单项工程某月日高峰用水量;

N1——该项工程该月施工强度;

q0——该项工程用水量指标(土方机械施工350L/100m³;混凝土养护按28d,5600L/m³);

k1——不均匀系数,取1.15~1.20;

k2——未预见用水量系数。

经对单项工程施工用水量以及施工机械用水、施工辅助企业用水量的计算,并用消防用水量进行校核,确定生产供水系统高峰日最大供水流量为36m³/h。

生产用水采用重力式供水。

设置蓄水池一座,容积80m³。

生产供水系统取水方式为渗井取水,井内径为3.0m。

井内安装两台UL-2154A潜水泵,(P=11kw,H=35m,Q=50m³/h)(一用一备)满足施工供水需要。

2.生活供水

生活供水系统水源采用深井取水,在生活区内打一眼深水井,根据招标文件提供的水文地质资料,根据施工总进度的安排的施工高峰人数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生活用水量标准及小时变化系数,施工所在地区、施工场区每人每天用水量标准为日最高30L/(人·日),小时变化系数为2.5;由此计算出生活用水最大小时用水量为2m³/h。

一眼井涌水量可以满足生活用水需要。

供水时,由管井内一台150QJ10-50/7(P=3kw)水泵供水至生活区内设置的2m³高位钢板水箱,供水至各用水点。

所有的生活供水管路,均需埋地铺设,埋地深度应满足防冻要求,保证施工生活用水需要。

施工供水系统主要设备及工程量表见附表2.1.1。

(二)施工、生活排水

1.施工排水

排水采用水泵和φ108钢管排水。

在作业面挖集水坑,用2寸潜水泵将积水经钢管排到统一集水井。

为了保护环境,在工作面以外设置污水处理沉淀池,施工用水先由集水坑排入沉淀池澄清,再排放到水沟流走。

沉淀池容积为24m³。

断面尺寸为4.0m×6.0m,深度为1.0m。

2.生活区污水的排放

生活区周围设置排水沟,将雨水有序排出,生活污水通过下水道排至化粪池内处理后,再进行排放。

根据生活区污水排放量,生活区内设置一个10m³的化粪池。

(三)施工供电

1.施工供电标准

(1)遵循GB50052-95《供电系统设计规范》,参照《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手册》和其他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进行设计。

(2)根据现场施工范围及施工设备设置。

2.主要施工用电负荷

给排水及降水设备负荷,桩机设备负荷,钢筋、模板加工设备负荷,混凝土拌和设备负荷,施工照明用电负荷等,合计约为300kw。

3.施工供电设备

从发包人指定的线路接口,采用50mm2架空线路供电。

在混凝土拌合站附近位置安装S9-630kvA/10kv变压器一台,供施工区及混凝土施工等。

在施工临设区安装S9-400kvA/10kv变压器一台,供钢筋、木材加工及生活区等用电。

4.自发电电源

根据招标文件相应章节,本工程60%用电量来自自发电的方式,同时为防止意外停电造成重大事故,配备四台50kw柴油发电机(混凝土拌合站一台、施工临设区一台、涵闸施工现场一台、生活区一台),以满足正常生产及生活使用。

(四)施工照明

1.施工照明及生活用电设计标准

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手册》,《现代建筑电气设计施工手册》及有关标准规范进行设计。

2.各施工区照明

施工区机械施工照明度按1~2w/㎡计,采用3.5kw镝灯照明。

施工临建设施区照明度按1.5w/㎡计,采用3.5kw镝灯照明。

3.生活区照明

办公室照明度按10w/㎡设计,生活福利设施照明度6~8w/㎡设计,主要道路照明度1~2w/㎡计,采用8~10盏250w水银马路弯灯照明。

(五)配电设施

主要施工配电设施见附表2.1.2。

(六)施工通讯

1.施工通讯设计标准

施工通讯主要为了满足施工生产调度,各部门办公联系以及对外工作业务联系。

根据施工生产规模,可选择对讲机,满足施工对内联络,与当地电信部门联系安装两部程控电话,以满足对外联络。

2.施工通讯布置

在办公区安装一台无线对讲机。

主要施工通讯设备配置见附表2.1.3。

(七)施工辅助企业

1.混凝土工厂

(1)厂址选择

本标段工程混凝土工厂厂址选择将主要依据以下原则:

①混凝土工厂的建设和生产活动,要避免同其他施工活动互相干扰。

②厂址应便于拌和站接受各种材料和运出混凝土。

为减少运输途中混凝土分离,坍落度损失以及温度变化,拌和站应尽量靠近浇筑地点。

③厂址选择在地质良好、地形比较平缓处。

若为软基,则要求地基土质均匀,承载能力大于2kgf/cm2,最低不低于1.5kgf/cm2。

(2)生产能力确定

①混凝土高峰月的浇筑强度

Qm=KmV/N

式中:

Qm——混凝土的高峰月浇筑强度,m³;

V——在计算时段内由该混凝土厂供应的混凝土量,3000m3;

N——相应于V的混凝土浇筑月数,取5个月;

Km——月不均匀系数,取1.6。

经计算得Qm为960m³。

②混凝土工厂小时生产能力

从月高峰强度换算成工厂的小时生产能力Qh,可按下式计算:

Qh=KhQm/(20×25)

式中:

Qh——小时生产能力,m³/h;

Kh——小时不均匀系数,取1.5;

Qm——混凝土的高峰月浇筑强度,m³。

经计算得Qh为2.88m³/h。

③按混凝土初凝条件校核小时生产能力

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必须在前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及时浇筑下一层混凝土,此时混凝土工厂的小时生产能力Qh必须满足下式的要求:

Qh=1.1FD/(t1-t2)

式中F——最大混凝土块的浇筑面积,取50㎡;

D——最大混凝土块的浇筑分层厚度,取1m;

t1——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3.0h;

t2——混凝土出机后到浇筑入仓所经历的时间,取0.5h。

计算得Qh为20m³/h,施工过程中拟投入二台0.75m³拌和站,该拌和站生产能力为30m³/h,可以满足混凝土浇筑高峰期日强度。

混凝土拌和站布置详见附图2.1.2及附图2.1.3。

2.模板加工车间

主要承担本工程施工期间所需的模板加工及房屋建筑构件及其它部位模板的加工任务,本工程涵闸混凝土施工模板以组合式钢模为主,个别角隅部位采用木模。

故本工程木材需用量较小。

所需工厂建筑面积为90㎡,占地500㎡。

其主要经济指标详见施工临设特征表。

模板加工场布置详见附图2.1.4。

3.钢筋加工车间

承担本标段的钢筋加工,本工程钢筋加工总量80t。

生产规模确定:

根据公式PS=ΣQiNiK1K2K3/n1n2式中

PS——钢筋加工厂的班产量,t/班;

n1——月工作天数,取25d;

n2——每天工作班数,取1班;

K1——由月换算到天的不均匀系数,取1.2;

K2——富裕度系数,取1.1;

K3——钢筋加工损耗系数,取1.04;

Qi——混凝土浇筑高峰月中各分项工程的混凝土月浇筑强度,m³/月;

Ni——各分项工程每m3混凝土的钢筋含量,t/m³;

ΣQiNi——高峰月钢筋需用量,取30t/月。

经计算确定钢筋加工厂生产能力为1.65t/班,工厂建筑面积为80㎡,占地200㎡。

钢筋加工场布置详见附图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