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第9单元《数学广角集合》教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12850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9单元《数学广角集合》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9单元《数学广角集合》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9单元《数学广角集合》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9单元《数学广角集合》教案新人教版.docx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9单元《数学广角集合》教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上册第9单元《数学广角集合》教案新人教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9单元《数学广角集合》教案新人教版.docx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9单元《数学广角集合》教案新人教版

《数学广角──集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适度让学生亲历集合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

2.让学生借助直观图理解集合图中每一部分的含义,通过语言的描述和计算的方法,能解决简单的重复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交流、猜测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知集合图形成过程,体会集合图的优点,能直观看出重复部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个体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养成勤动脑,乐思考、巧运用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会解决简单重复问题。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白板、练习题卡

四、教学过程

(一)巧用对比,初悟“重复”

1.观察与比较(课件出示图片)

第一组;父与子

(1)提出问题:

有2个爸爸2个儿子,一共有几个人?

怎样列式计算?

第一种:

无重复情况。

黄明,他的爸爸黄伟光。

李玉,他的爸爸李文华。

预设:

列式一:

2+2=4(人)

第二种:

有重复情况。

汪聪,他的爸爸汪立成,汪立成的爸爸汪华东。

列式二:

2+2=4(人)4-1=3(人)

师追问:

为什么减1?

第二组:

小棒拼三角形

  

(1)3根小棒拼成的一个三角形。

(2)提出问题:

摆2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

预设:

可能会说6根,表示3+3=6(根)

还可能会说5根,表示3+3-1=5(根)

图片出示有重复情况的2个三角形。

教师追问:

根据图中摆的方法,哪种列式是正确的?

为啥要减1?

2.思考与发现

(课件出示)把2组有重复情况的图片放在一起。

(1)提问:

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想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突出:

(1)“重叠”或“重复”一词;

(2)列式中“减1”的意义;(3)能用表达逻辑关系的语言“既…又…”和“或”说出这两个关于重复现象的问题;(4)师生小结,得出:

图片1中有个人既是爸爸又是儿子,他的身份重复了;三角形中有1根小棒是公共边,重复使用了,既是左边三角形的一条边,又是右边三角形的一条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