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背影》同步练习A卷.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05172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背影》同步练习A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背影》同步练习A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背影》同步练习A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背影》同步练习A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背影》同步练习A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背影》同步练习A卷.docx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背影》同步练习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背影》同步练习A卷.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背影》同步练习A卷.docx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背影》同步练习A卷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背影》同步练习A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基础题(共17题;共34分)

1.(2分)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勾留   惦记   晶莹   脚夫    

B.游逛   惨淡   警醒   珊栏    

C.旅馆   赔偿   浦口   嘱咐    

D.熟识   行李   料理   妥帖    

2.(2分)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惨淡”“狼藉”“出色”“非常”都是形容词。

B.“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这一句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生动地突出老头子自尊心受到伤害后的难过之情。

C.“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背影》中的这句话运用了讽刺的修辞手法,讽刺了自己的愚蠢。

D.“当小船和那黑乎乎的小火轮站到一条横线上的时候,探照灯突然照向他们”这句中“当小船和那黑乎乎的小火轮站到一条横线上的时候”是修饰“探照灯”的。

3.(2分)读课文《背影》,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表现对“我”当时不理解父亲的自责)

B.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表现了父子相互体谅和照顾,尤其是父亲对儿子的深切关怀)

C.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父亲想替儿子做的事已做到了,尽管人很累,他心里觉得踏实)

D.“进去吧,里面没人。

”(与上文的“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相呼应,表现父亲对社会世态的不满和无奈)

4.(2分)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差使(chā)   踌躇(chóu)   赋闲(fù)    

B.交卸(xiè)   奔丧(sànɡ)   狼藉(jí)    

C.典质(zhì)   琐屑(xiāo)   举箸(zhù)    

D.拭干(shì)   蹒跚(shān)   颓唐(tuí)    

5.(2分)下面关于文学作品内容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A.《于园》作者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

这篇园林小品着重介绍于园磊石之奇及其建筑的悠远意境,赞颂我国园林假山建造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B.鲁迅在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以空间变化为序叙事写景,运用比照突出中心:

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对束缚儿童身心的封建教育制度和老师提出批判。

C.散文《柳叶儿》描写了童年时代,在那严重饥荒的岁月,上树爬高、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乐趣,抒写了对柳叶儿的特殊的感情。

D.《人民英雄纪念碑》以瞻仰者本人的活动顺序为主,以纪念碑的方位顺序为辅,全面而具体地介绍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6.(2分)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脚夫   掂记   晶莹   赋闲    

B.游逛   惨淡   琐屑   珊栏    

C.勾留   赔偿   浦口   嘱咐    

D.熟识   举箸   料理   妥贴    

7.(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对他不负责的态度,单位领导决定铺张扬厉,在会上公开批评。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8.(2分)下列各句中说明纬度差异的一项是()

A.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B.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C.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D.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应。

9.(2分)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A.原句:

自古以来,多少人把松树作为崇高品质的象征。

改句:

自古以来,松树被多少人作为崇高品质的象征。

B.原句:

日本福岛核电站已经很久没有给我们带来好消息了。

改句:

日本福岛核电站给我们带来的一直是坏消息。

C.原句:

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欢欣鼓舞。

改句:

听到这个消息,大家无不欢欣鼓舞。

D.原句:

他们肩上挑的不仅仅是粮食。

改句:

难道他们肩上挑的仅仅是粮食吗?

10.(2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在节日里徜徉

①有的日子,值得人们庆祝它,纪念它,这就是节日。

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

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境,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放。

节日,给平淡的日子打上一个漂亮的领结。

有了节日,日子便有了起伏。

②有些节日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它们的意义不同寻常。

因某一年的某一天发生了一件意义深远的重大事情,一个本来很平常的日子,便成为365天里的一个亮点,具有巨大的穿透力和辐射力。

譬如1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发起了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其后的一个多月里,运动迅速席卷中华大地,5月4日这个日子后来成为青年节,打上了爱国精神的烙印。

又如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10月1日这个日子从此成为国庆节,凝聚了扬眉吐气的中华民族新生与振兴的希望。

这类具有重大意义的节日,为人们提供了一年一度举行庆典的缘由。

每逢这些节日,人们或举行盛大的聚会,或召开庄严的大会,或举办载歌载舞的晚会,用以歌颂人民、礼赞祖国,充分感受节日的分量和意义。

公共场所则彩旗招展,彩灯高悬,呈现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

这些庆典,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回眸和眺望的机会,成了人们保持意义记忆的一种基本方式,更是人们生命智慧的一部分。

③有些节日具有鲜明的民族传统文化色彩。

它们从历史烟尘中逶迤而来,浸满了丰厚的文化意蕴,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弥散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那霏霏细雨,浸湿了祭祖怀亲的心绪,使中华历史长卷笼上一层淡淡的哀思。

端午节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墨汁,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

人们赛龙舟、插菖蒲,千百年来,沿袭不断。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佳节,千家万户共享一轮明月,吃月饼,叙家常,念亲人,表达浓浓的祝福和思念,成为每个家庭最温馨的生活亮点。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是节日旋律中最高的音符,人们心灵深处的情绪在这时得到彻底爆发。

灯笼、爆竹、春联成了节日的经典形象,绚丽的色彩和欢庆的声浪使春节尽情绽放。

围绕着辞旧迎新的喜庆主题,各地衍生出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欢庆方式,一浪推一浪地渲染着春节气氛。

其中,南京的金陵灯会就颇为有名。

金陵灯会始于六朝,盛于明清,延续至今。

现在的灯会集中在夫子庙举办,自春节始,为期一月。

尤其在元宵夜,灯如海,人如潮,一派盛世景象。

传统节日承载了古老而年轻的文化气息和地方风情,像水一样拍打着你,让你感到一种无形的东西已经穿透你的肌肤,进入你的灵魂深处。

④人的生命之树缀满了节日的彩灯。

有些节日不具有公众性而具有个体性,只属于你自己。

生日,就是隶属于你名下的日子。

若干年前的这一天,时间老人认领了你,你从此来到莽莽天地间面对尘世的快乐和忧伤,你踏着这个日子走向成熟。

这一天,是你年轮的标志,是你生命的刻度尺。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命的加减法规则越来越明晰而透彻了。

婚庆日,也是隶属于你的特殊日子,它是婚姻的里程碑。

因为婚姻里有大多的酸甜苦辣,有太多的跌宕起伏,这个日子就显得特别珍贵,值得庆贺纪念。

婚姻的进程伴随了岁月的风霜雪雨,但婚庆日始终是婚姻的常青树,使婚姻充满盎然的绿意。

这些个体性节日也许不像公众性节日那样有确切的指向和鲜明的主题,但它们依然蓬勃在你的生命家园里,不管你珍视还是遗忘,它们总是按时来按时去,脚步匆匆而踏实,使你的生命丰满起来。

“节日,给平淡的日子打上一个漂亮的领结。

”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这句话意思的一项是()

A.每逢这些节日,……公共场所则彩旗招展,彩灯高悬,呈现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

B.中秋佳节,千家万户共享一轮明月,吃月饼,叙家常,念亲人,表达浓浓的祝福和思念,成为每个家庭最温馨的生活亮点。

C.若干年前的这一天,时间老人认领了你,你从此来到莽莽天地间面对尘世的快乐和忧伤。

D.婚姻的进程伴随了岁月的风霜雪雨,但婚庆日始终是婚姻的常青树,使婚姻充满盎然的绿意。

11.(2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B.目前,广大群众的环保观念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C.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D.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12.(2分)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清风拂过,细纱在空中荡开,又滑下来。

②这雨丝,是漓江之畔的苗女刚刚从碧水中拎起的那缕柔柔细细的纱。

③然后悄悄洒向扁舟,洒向村落,洒向群山。

④她伸展开手臂,轻轻地把细纱挂向云端。

⑤春雨如丝。

A.⑤①②④③    

B.⑤②④③①    

C.⑤①④②③    

D.⑤②④①③    

13.(2分)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错误的一项并改正()。

A.踌躇     

B.马褂    

C.狼籍    

D.嘱咐    

14.(2分)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错误的一项并改正()。

A.警省    

B.勾留    

C.蹒跚    

D.触动    

15.(2分)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错误的一项()。

A.游逛    

B.惨淡    

C.典质    

D.珊栏    

16.(2分)选词填空。

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A.惨淡    

B.凄惨    

C.暗淡    

17.(2分)选词填空。

父亲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颇踌躇了一会。

A.牢靠    

B.妥帖    

C.可靠    

二、能力提升(共8题;共26分)

18.(4分)给加下划线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狼jí________   tuí________唐   琐屑________   晶莹________

19.(3分)选词填空。

他用两手________(A.攀 B.扳)着上面,两脚再向上________(A.缩 B.抬);他肥胖的身子向左________(A.倾斜 B.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20.(5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

(1)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jiāoxiè________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2)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bēnsāng________回家。

(3)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lángjí________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sùsù________地流下眼泪。

(4)回家变卖diǎnzhì________,父亲还了亏空。

21.(2分)《背影》开头借点题点出背影,中间叙事描写背影,收笔处借回忆照应背影,因此可以说背影是全文的________,在结构上起了________的作用。

22.(4分)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看到后,心里感到悲伤。

________

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________

感情聚积在心里得不到发泄。

________

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________

23.(3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

(1)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fùxián________。

(2)哪知老境却如此tuítáng________!

(3)家庭suǒxiè________便往往触他之怒。

24.(1分)培根的主要建树在哲学方面。

他自称“以天下全部学问为己任”,企图“将全部科学、技术和人类的一切知识全面重建”,并为此计划写一套大书,总名________,虽然只完成1、2两部分,但已造成重大影响。

25.(4分)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

①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________

②现在只有四个人继续走路了,但灾难又降临到头上。

下一个贮藏点带来的是新的痛苦和失望。

________

③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________

④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________

三、阅读题(共2题;共36分)

26.(1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快乐的蒲公英

朱成玉

那天阳光明媚。

路边一大片一大片的蒲公英开着黄灿灿的花朵,给我沉重的心情带来一丝安慰。

在进入村子的前20多公里是不通车的,只能步行,路越走越难,先前那蒲公英带来的安慰也如同杯水车薪,失去了功效。

得知自己被分配到大后部落做小学教师后。

我觉得完全有必要先去考察一下。

这可是关系到我一辈子前途的大事,于是,便有了此次的出行。

总算走到村子了,眼里看到的都是低矮破旧的房子。

鼻子闻到的都是火烧粪便的味道,偶尔传来几声犬吠,算是给这个死寂的世界敲敲门提个醒儿:

我们还活着。

这一派萧条荒凉的景象让我顿时傻了眼。

我在心里暗暗发誓:

哪怕动用所有关系,也要远离这个苦海。

我向一个小姑娘询问学校的位置,她先愣了一下,然后放下手里的猪食桶,在袜子上抹了抹手,说她领我去,这是个大概有十来岁的孩子吧,扎着两个活泼的小辫子,脏兮兮的小脸上缀满了灿烂的微笑,一双大眼睛写满了好奇,她欢快地走在我的前边,热情地问我为什么来这里。

我嗫嚅着说:

“哦,没啥事,我就想到处走走看看。

”“哦。

”不知道为什么她忽然间显得有些失望。

到学校了,与其说那是学校,不如干脆说就是稍微大一点的房子和一个稍微大一点可以勉强当操场的院子。

一根旗杆和一面有些破旧的国旗证明着这里的与众不同。

教室里,黑板干干净净,座椅整整齐齐,窗户纤尘不染。

但就是没有一个人,我问她怎么没人上课呢?

“没有老师啊,大概有两个月了。

老师们一个个的来了又走了。

大人们说,没人愿意来我们这里当老师。

”小姑娘说

“那这里怎么会这么干净呢?

”“我和我那几个好友说好了的,每天都要有一个人来这里打扫卫生,我们要把这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老师来了,就不会嫌弃这里脏,就会留下来了。

孩子的话,好像是在我心里头猛地扎了一针。

“好几次,几个淘小子在黑板上乱写乱画,我们和他们吵了很久呢,最后,到底是我们赢了。

现在他们也经常来帮我们呢。

”她一脸骄傲地说着,“正好今天轮到我了,您先坐着歇会儿,我要开始打扫卫生了。

我看她拿着一块抹布,开始忙碌起来,那小小的身影,在阳光下闪着动人的光芒……

从学校回来,小姑娘在路边小心翼翼地折下一朵蒲公英送给我,她说:

“吹蒲公英的时候,先许一个愿,然后一口气吹下去,要把蒲公英吹得一丝不剩,愿望就会实现的。

”我看她自己也折了一朵,然后很虔诚地闭上眼睛,把蒲公英缓缓地送到自己的唇边,然后“呼”地一下吹散。

“您吹啊,快,赶紧许个愿。

”她催促着我。

我闭上眼睛,心里默念了很久,然后真的就很认真地一口气吹过去,那蒲公英的种子漫天飞舞,像轻盈的雪花霎时间丝丝缕缕荡漾开去,小姑娘灿烂地笑着,好像每个人许下的愿望,都可以实现一样。

她微笑着问我:

“您许下的是什么愿望呢?

”我微笑地反问她:

“你呢?

”她说她的愿望是来一位好老师,她想回学校上课。

她不知道我许下的愿望是什么,其实,我许下的愿望和她有关,和这里的每个孩子都有关。

我的愿望是希望这里的每个孩子都能像她一样快乐。

我决定留下来,因为我喜欢这里一大片一大片的蒲公英,荒废之地,依然可以很快乐。

“你还没告诉我你的愿望呢?

”小姑娘刨根问底。

“我的愿望就是……”我故意卖着关子:

“你能实现你的愿望。

小姑娘把我送得很远,一直到我坐上通往县城的客车,我向她挥手,大声地向她喊道:

“明天,学校见,不见不散。

远处,大片大片的蒲公英正开得灿烂……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3)下列对文中环境描写的理解不恰当的选项是()(多选)

A.文章开篇的环境描写表现了“我”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既照应了题目和结尾,也为下文“我”与小姑娘吹蒲公英许心愿作了铺垫。

B.文中对蒲公英进行了大量描写,是为了告诉读者是蒲公英改变了“我”的决定。

C.篇末的环境描写表现了“我”改变决定后的快乐心情,也照应了题目。

D.“我”与小姑娘吹蒲公英这种梦幻的场景让“我”瞬间喜欢上了这个地方,所以,“我”决定留下来。

(4)任选一个角度,分析题目的妙处。

27.(1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铁匠铺

马宝山

①那时候,冯氏铁匠铺没名。

冯铁匠不打钉,不造镰,不锻钎,不铸犁。

冯铁匠专给驴马骡挂掌。

冯铁匠最拿手的是使马绊子。

客家要挂掌,牲畜拴到冯氏铁匠铺门前的木桩上,冯铁匠手端半瓢苞米粒儿送到牲富嘴边,另一只手在它身上搔痒。

那生灵嘴里吃得香,身上搔得舒服,却不防被冯铁匠猛地一个绊子按倒在地,膝头压住脖颈,从腰间抽出一节绳索在四蹄上结了死扣。

接着刮蹄、配掌、挂钉。

牲畜的主人一袋烟还没抽完,冯铁匠的活就利落脱手了。

那新挂掌的牲畜站起身抖出一身的威仪,四蹄生风,踏出一路清脆。

②多烈的马、多倔的骡,冯铁匠只要一个绊子,就没有绊不倒的。

③冯铁匠从小练就一条神腿。

④小镇南街竖起一座炮楼,里边住着四五十皇协军和一小队日本鬼子。

小鬼子队长吉田喜欢摔跤,炮楼里几十号人摔个遍,没对手就到小镇街上找。

见到身强力壮的汉子就拦住:

“哟西,摔跤的有……”不管人家愿不愿意,扯着胳臂就摔。

赢了,叉开腿一站,让摔输的人从他胯裆下钻过去。

⑤一天,吉田在冯氏铁匠铺门前拦住一个乡下汉子摔跤。

赢了又要叫乡下汉子钻他的胯档。

乡下汉子不从,被吉田一阵踢打。

这时冯铁匠走过来问吉田:

“摔输了就钻胯裆?

我替他钻!

”说完趴下身子从小鬼子的档下钻了过去。

在一片唏嘘声中,冯铁匠慢慢站起身,立到吉田面前,煞了煞腰带,拽住他的胳膊,脚下猛地一个绊子,将吉田啪地摔倒在地,扶起来连着又使两个绊子,摔得小鬼子吉田鼻青脸肿,赢得满场喝彩。

冯铁匠抱住膀子叉开腿,做出让吉田钻裆的架势。

吉田脸上憋出猪血似的紫红溜出人群。

⑥冯铁匠叫在场的女人们背过身去,他在吉田卧倒的地面上哗哗地尿了好大一阵子,又很淋漓地大笑了一会儿。

⑦几天后,小鬼子吉田从保定城请来一个叫大雄的摔跤手。

听说大雄在入伍前是日本北海道的职业摔跤手。

大雄与冯铁匠要一试雌雄。

⑧场地就圈在铁匠铺门前。

第一回合摔了个平手,都摸了一下对方的招式。

第二回合,冯铁匠输了。

第三回合,冯铁匠也输了。

又摔两跤,冯铁匠的那条神腿都没用上。

吉田拧出一脸奸笑,逼冯铁匠去钻大雄的腾裆。

大雄摆手不让,要冯铁匠喊一声“大日本万岁”就饶他。

⑨冯铁匠额上青筋暴突,忽然从墙角抱过一个石滚,将一条腿担在铁砧上,双手高举石碗,“咔嚓”一声,砸断了那条神腿,晕厥倒地。

⑩大雄脸上一阵抽搐。

吉田令人打来一桶冷水,泼醒冯铁匠仍逼他喊“大日本万岁”。

⑪此时场上围观者众,极肃穆,肃然盯住冯铁匠拖着鲜红如旗的腿,一步一步爬到大雄面前。

大雄退一步弯下腰欲将这位铁汉子扶起来,却被冯铁匠一手甩脱。

大雄又后退三步,摘下军帽深深地给中国的这位铁汉鞠了一躬,然后拉着吉田慢慢退出人群。

⑫半年后,冯氏铁匠铺又传出叮叮当当的打铁声,震得满街铿锵。

冯铁匠单腿独立,站在铁店前,打钉,造镰,锻钎,铸犁。

⑬炉火纯青,映得冯铁匠通体紫光。

(有删改)

(1)本文主要写冯铁匠和日本鬼子吉田、大雄之间的故事,请结合相关情节完成填空。

人物

情节

冯铁匠

日本鬼子

开端

替乡下汉子钻吉田胯裆,然后绊倒吉田,在他倒地的地方尿尿

吉田羞辱地溜走

发展

①________

大雄让冯铁匠喊“大日本万岁”就饶他

高潮

②________

吉田仍逼冯铁匠喊“大日本万岁”

结局

冯铁匠拖着伤腿爬向大雄,拒绝大雄扶他

③________

(2)说说①—③段在文中的作用。

(3)品味语言。

①从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此时场上围观者众,极肃穆,肃然盯住冯铁匠拖着鲜红如旗的腿,一步一步爬到大雄面前。

②从句式运用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冯铁匠单腿独立,站在铁砧前,打钉,造镰,锻钎,铸犁。

(4)矛盾法的运用是一种艺术。

冯铁匠起初替乡下汉子钻吉田的胯裆与后来他宁愿断腿也不喊“大日本万岁”似乎是矛盾的。

请你说说本文这样处理的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共17题;共3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二、能力提升(共8题;共26分)

18-1、

19-1、

20-1、

20-2、

20-3、

20-4、

21-1、

22-1、

23-1、

23-2、

23-3、

24-1、

25-1、

三、阅读题(共2题;共36分)

26-1、

26-2、

26-3、

26-4、

27-1、

27-2、

27-3、

2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