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礼仪docx.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03751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生礼仪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生礼仪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生礼仪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生礼仪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生礼仪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生礼仪docx.docx

《人生礼仪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生礼仪docx.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生礼仪docx.docx

人生礼仪docx

 

人生礼仪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环节上所经过的具有一定仪式的行为过程。

人生礼仪是社会民俗事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一个人之所以经历人生礼仪,决定因素不只是他本人年龄和生理变化,而且是在他生命过程的不同阶段上,

生育、家庭、宗族等社会制度对他的地位规定和角色认可。

因此,人生礼仪

是将个体生命加以社会化的程序规范和阶段性标志。

[1]彝族在人生礼仪上表现出来的风土人情,反映了他们在生活进程中自然形成的生活习惯与文化传统。

作为具有悠久彝族发展史的楚雄昙华乡,其人生礼仪积存着厚重的文化蕴涵。

昙华彝族的人生礼仪既与其他彝族地区有着相同之处,又因为社会历史发展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呈现出自身的特点。

彝族的人生礼仪有诞生礼、成年礼、婚姻礼和丧葬礼等不同的礼仪,而“满月”就是诞生礼中十分重要的礼仪。

婴儿降生一个月称为“满月”,一般家庭这天要给婴儿举行“满月礼”,祝贺母子平安,此谓“弥月之喜”。

满月这天亲朋好友要前往送贺礼,主家则设宴招待宾客。

早在我国唐朝,庆贺儿孙满月的满月礼就已经非常盛行。

《太平广记》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唐高宗显庆年间(公元656-661年),长安城西路侧有一店家生下一男,“月满月,亲族庆会,欲杀羊,羊数向屠人跪拜”,但大家都不以为意,就将它杀了,把肉放在锅里煮。

“余人贪料理葱蒜饼食,令产妇抱儿看煮肉。

抱儿火前,釜忽然自破,汤冲灰火,直

射母子,母子俱亡。

”这则故事的本义或许在于对人们进行宗教宣传,却反映出当时民间庆祝满月的活动是相当隆重的。

[2]所有的人生礼仪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和功能,满月礼除了“庆生”之意,

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满月礼是昙华彝族极为重要的人生礼仪,是婚姻关系和家庭血亲关系得到社会认可的标志性程序。

它整合了身份认同、职责赋予、教育传承、人际交往等多种功能,同时还展现了当地彝族的信仰文化和人际馈赠文化。

 

满月礼自古至今传承已久。

《北齐书·恩幸传·韩凤》中有:

“男宝仁尚公

主,

在晋阳赐第一区。

其公主生男昌满月,驾幸凤宅,宴会尽日。

”鲁迅在《野草·立论》中写道: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

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由此可见,为孩子过满月是我国

 

自古以来盛行的的一种育儿礼仪。

 

诚如一位日本民俗学家所言:

“人生如竹。

每个人孕育、诞生、成长、死亡的

每个阶段,甚至每一岁,都是一个竹节。

每一阶段,每一岁的承接转换就如竹子的

节口,都需通过独特的仪礼标示出来,并在人身之上,人心之中留下一定的表征。

这样,人的一生就成为由许多竹节组成的整株竹子连缀成一幅有点有线的图式。

 

人生仪礼是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一个人通过本社会特定的“人生仪礼”仪式,就是个体接受当地习俗和文化,进入社会的过程。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人生仪礼形式,但无论何种文化都用不同的阶段划分和规定一个人的一生,在这个文化所划分的各个不同阶段中,个体有不同的角色定位,担负不同的职责、处于不同的地位、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等,而且必须接受,这种要求接受的过程就是人生仪礼,只有按文化的规定去逐步的接受自己的角色人生的历程才能完成个体的社会化。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是逐渐成长的,逐渐确立自己的社会属性,深入社会

实践的。

人生仪礼又称个人生活仪礼。

国际民俗学界通称为“通过仪礼”,它是由佛教术语“Ritesdepassage”转译而来,即指人在不同的年龄和生活阶段中,都要举行一定的仪式和礼仪,人生仪礼主要包括:

诞生礼、成人礼、婚礼、葬礼这四项。

 

个体的诞生是其生命的开端,诞生礼就是其一生的开端礼。

诞生礼还包括孩子出生之前以及后来的成长过程中的一些仪式活动,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连续过程①,具体包括求子、孕期、庆生三个阶段,以庆生为中心内容,庆生又包括“洗

三”②、“满月”、“百岁”③、“周岁”。

④满月礼自古至今传承已久。

《北齐书·恩幸传·韩凤》中有:

“男宝仁尚公主,在晋阳赐第一区。

其公主生男昌

满月,驾幸凤宅,宴会尽日。

”鲁迅在《野草·立论》中写道: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

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由此可见,为孩子过满月是我国自古以来盛行的的一种育儿礼仪。

本文所探究的是庆生仪礼中的满月礼俗,满月是指婴儿出生后满一个月的那天,在那一天,添了新生命的人家,要通知亲友们前来共同庆贺,设宴款待亲友,为的是见证孩子安全度过一个月,健康的活着,这一庆贺仪式就称为满月

 

礼,当地称之为“做满月”。

满月礼是临汾当地诞生礼最为重要的一项。

在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传统礼俗保留完整的临汾,满月礼俗更是承继着千百年来规范和教化的作用,承载着人们的追求和愿望。

婴孩儿过满月有许多习俗规范和礼节仪式,产妇要等孩子满月后才能出生孩子和照顾孩子的房间,前来看望的亲友还要送上诸多礼物,如项圈、虎头鞋帽等等。

而满月礼俗究竟因何而来,根据传统文化的心理映射和新生儿满月的重要时段特征,笔者推测满月礼的由来,大致如下:

首先,是人们求团圆心理的映射。

选择在孩子出生后满一个月进行庆贺,民间的想法可能是孩子的满月代表了一家人像满月一样团圆了。

其次,是孩子成长的阶段性标志。

早期卫生医疗条件差和物质条件缺乏的情况下,孩子很容易早夭,尤其是在一个月内的孩子,容易因为脐带伤口的感染和营养不良而发生意外。

所以出满月的孩子就意味着通过了人生的第一层考验,度过了最容易发生灾厄的时期。

过完满月也标志着他能够安全和顺利地开始生长过程了,因此大人们也选择这个时候通过特别的活动庆祝一下。

第三,是出于对健康的考虑。

就孩子而言,婴儿刚出生生活等各方面还未形成规律,从母亲肚子里出来还未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就母亲而言,产妇经过生产分娩的辛苦,身体较为虚弱,容易落下病痛;整个家庭除了喜悦之外,都处于忙碌和劳累之中。

而“外人”很容易把病菌带入,对新生的孩子和虚弱的产妇造成不良后果。

到了一个月,母亲的身体基本恢复,婴儿也就比较适应了离开母体之后的新的生存环境,所以,在满月这天,就可以为婴儿举行有众多亲友参加的庆贺仪式,透过这种对生理意义上新生命的礼赞和精心呵护的态度。

第四,是作为孩子正式拥有社会属性的过渡礼仪。

满月礼也可以当做一种孩子从社会属性上开始独立,同母亲分割,脱离母亲的怀抱,获得不同于先前的新的社会地位,准备融入社会,成为社会共同体的一份子,接纳共同文化传统洗礼的过渡仪礼。

钟敬文先生称满月为进入人群仪式:

婴儿出生是生物意义上的存在,只有通过为他举行的诞生仪礼,他才获得在社会中的地位,被社会承认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①。

2.2充满祈福意味的仪式过程

 

在长期的种族繁衍实践中,人们积累了丰富的生养经验,倾注了全部对子女健康长命的美好希冀,也逐步积淀了一套丰富多彩、耐人寻味的诞生礼俗。

诞生礼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内蕴深厚的人生礼仪的开端,因人们传统观念中对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的追求而备受重视。

在晋南流行着给孩子“过满月”的习俗。

满月这一天,主家点香点蜡烛,请神祭祖,设宴待客。

孩子的外婆、舅母、姨姨等带上花馍、糕点、糖果和数量不

等的花布、衣服、鞋帽等礼品向孩子贺喜,俗称“做满月”。

主家热情款待,让亲朋好友吃顿“满月宴”,而且要蒸许多大白馍,为前来贺喜的亲戚还礼,俗称“还馍”,这是一种礼尚往来的做法。

过了满月,娘家择日到婿家把产妇和孩子接回住一段,一般住到孩子百天,叫“出满月”或“坐满月”。

现在都是在满月当天,满月宴结束后就接回产妇和孩子。

从过满月的日子来说,临汾给孩子过满月按农历来算,男孩儿定于比实际满月早一天来庆贺,给女孩儿过满月则是按满月当天来庆贺。

究其原因,有个说法是月属阴,男为阳,故提前。

还有一个说法是男作虚岁,30天就真正满月了,

所以要在29天过。

132.2.2愉门庆贺

愉门是临汾满月礼中重要的一项仪式,这项仪式与山西闻喜县满月礼中的

“BIA草”①习俗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在闻喜,每逢一家生了男孩儿就会有“BIA草”的习俗,小孩满月时,产妇

娘家人还要前来在大门上“挂旗”。

“BIA草”与“挂旗”习俗都是先起于闻喜

而后扩之于晋南各地,尤以闻喜为中心的周围各县为盛。

“BIA草”始于闻喜,

是和闻喜裴氏家族有关。

历史上素有“南林北裴”一说,是一种独特的家族文化现象,所谓“南林北裴”,即是指福建的林家,也就是林则徐一家和山西闻喜的裴家而言。

山西裴家是名门望族,历代曾出过宰相五十九人,大将军五十九人,其他官员近千人,裴氏家族所居的闻喜县礼元稹的裴柏村被称为“中华宰相村”。

由于裴家官员辈出,人才频现,引起当地人们的极大仰慕。

唐末时有户人家生了个男孩后,因望子成龙心切,就用谷草扎了个像窗户格一样的东西悬挂在门楣上,寄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像裴家子弟那样:

寒窗苦读,金榜题名。

后来,当

 

地人们又在沿袭的过程中,逐渐将其完善,并丰富了BIA草习俗的内容,赋予

更多文化内涵。

草窗特地用十把谷草扎成,然后主人携草窗,攀上梯子,手抓泥

团,用力向墙上抛掷,使泥将草窗粘于墙,当地俗语就将这个过程称为“BIA草”。

除了草窗外,人们还会在草窗的正中钉一个瓷碗、勺子和筷子一双,有的还悬挂

些柿子、红枣等,有的还要在草把上插些小布旗,写上一些吉祥的话语,小布旗

就类似古时的产标,表明新生儿的出生。

这十把谷草扎成的窗象征着十年寒窗,

表示草木之人经十年苦读,也可以金榜题名,步入官场;草窗上的那些碗、勺子、筷子等之类,是象征孩子为官后自然会有吃有喝,幸福美满。

另外,红枣是象征早日成才,柿子是象征事业有成。

这一庆贺新生的仪式,迎合了许多人的心意,一时仿效成风,取代了《礼

记·内则》中所云:

“子生,男子建弧於门左,女子设帨於门右”的传统做法。

流行于临汾一带的满月愉门习俗,与这项习俗有相似相通之处,临汾与运城闻喜临近,古时统称河东,两地必然有文化的交融和互习,从而使愉门习俗兼有闻喜一带生儿“BIA草”的部分内容,其中蕴涵的意义也有很多相似之处,这有很大的可能是地缘传承的结果。

临汾的愉门习俗具体如下。

在孩子出生15天后,孩子的外婆,北方称姥姥,要将亲手做的一串挂饰,

和晋南方言发音,类似于粘,此处意为用泥把东西糊在某个地方。

14

一个网兜装起来的碗筷子和笔送至孩子家,挂在孩子的床边。

挂饰上有各色衣服、各种颜色的小布人,小布人有红脸的、白脸的、黑脸的,布人下面挂有五

颜六色的小布条;葫芦形或圆形的红布面纸板,布面上缝有五毒图案,下面缀有花花绿绿的小布条,装饰的很喜庆;还有红布做成的小旗子,上面贴着金花等等,所有饰物交错穿插的挂在一条红绳上,很是喜庆漂亮。

在满月礼当天,这一串五颜六色的挂饰被移至孩子家大门口,供前来探望产妇和孩子的娘家人摘走送给自家的孩子,另外,在众亲戚摘取之前,还要为过满月的孩子留取一个红脸的娃娃,这整个过程就称之为愉门。

相比可见,临汾满月愉门活动中的碗筷勺笔,与闻喜在BIA草习俗中的碗

筷勺习俗有着相似性,其寓意也颇为相似。

碗筷作为日常生活中必备的用餐工具,可以被视作一种符号,其符号的能指就是吃饭工具,所指即食物,甚至更深一层的象征意义就是有吃有喝,衣食无忧,生活美满幸福。

因此庆贺孩子的满月时,

 

挂碗筷勺也就是祝福初生的孩子将来的生活能够不愁吃喝、幸福美满。

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是愉门活动中,人们将吃饭用具与写字用笔结合在了一起,由此可见当地人们在日常思维中都把读书和吃饭两件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将读书以步入仕途从而得以谋生的观念,期待满月孩子长大后能努力学习,步入仕途,获得生计保障。

官员与饭碗之间划上了等号,类似民间所说的铁饭碗、金饭碗。

愉门活动可以说是满月礼俗中的第一个高潮,其中的仪式和各种文化事象都饱含民俗意味,当然作为满月礼俗的一项重要内容,愉门最为重要的意义是向主家道喜,对满月的孩子表示祝福。

2.2.3馍馍献爷

花馍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流传地域主要在以面食为主的山西

省,临汾花馍又被称为平阳面塑。

凡是逢年过节,生日满月,婚丧嫁娶,村村镇

镇,家家户户,都要用最好的白面粉,按照当地的传统习俗,制作各种应节面塑,表达各自的理想和祝愿。

满月,是人来到世界上的第一个比较隆重的仪式,在这个仪式中的面塑也颇为讲究。

在满月当天,要由孩子的姥姥准备花馍,送给孩子。

满月的花馍是一个直径十五厘米左右的大圆白馍上有精细的十二属相造型,孩子属什么,就在那个属相上点一个红点,谓之“点头脑”,或者简单点的,上面装饰用面捏成的莲花或者龙、凤、老虎、石榴、佛手等等,寓意吉祥如意、长命百岁。

满月花馍首先被用来“献爷(ya)”,也就是用花馍上香供奉神灵和祖先。

这一行为是希望借神灵和祖先神灵的力量保护孩子健康成长,表达对满月孩子的祝贺和慰问。

在“献爷”之后,花馍被分给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希望大家能同样获得祝福,沾到孩子的“喜气”,同时取免灾之意。

除了承载献祭意义的花馍外,满月还有一个重要的面食,叫圪拦。

圪拦又称石头饼,是将和好的面擀成手掌大小的圆饼,逐个放在填有小石子的大铁平锅上,之后在饼上又加盖一层加热后的石子,加火烘制而成,成形后的石头两面都有石头压出的印子。

满月礼中孩子的姥姥会准备十几个中间有洞的圪拦馍,分给前来探望孩子的亲朋好友。

圪拦的具体数量是看农历而定,如果这一年有闰月,就准备十三个,如果没有闰月就准备十二个。

寓意是祝福孩子和每位亲人能年年月月丰衣足食,

 

生活幸福。

2.2.4庆贺赠礼

满月的衣饰是亲人们送给新生儿的礼物,饱含着亲人们对新生儿的庆贺和祝福,庆贺新生儿的出生和成长,祝福新生儿健康和幸福。

满月新衣物包括身着的衣服、鞋子、帽子、用的被子、被褥,饰品包括孩子颈上、腕上所戴的金银锁(长命锁),金银项圈等饰品。

满月当天,姥姥家要将产妇在娘家所做的新被子、新褥子等等一起送过来,在过满月的孩子小床上把新被褥铺上,

还要给孩子穿上姥姥家准备的大红新衣服和新鞋新帽,新衣服上会有福字或者龙等吉祥图案字样。

早期,这些衣物由产妇和娘家人在娘家于婚前或孕时缝制成,如今,会做衣服的人不多了,这些衣物大多由孩子的姥姥在孩子出生后购置准备。

在临汾,孩子在满月、周岁、十二的时候都会由姥姥为孩子挂长命锁,满月、周岁一般为金锁、银锁,十二岁一般流行用现金折叠成圆形好看的图样,串上红绳,

由姥姥带上。

挂锁可以说是临汾满月礼俗的第二个高潮。

这一天孩子的姥

姥要亲自为孩子戴上金锁、银锁等配饰,锁上铸有“长命百岁”、“福”、富贵”等求吉字样或者“龙”、“麒麟”等图案。

金锁银锁在民间被称作“长命锁”也叫“寄名锁”。

它是挂在儿童脖子上的一种装饰物,在百姓的俗信中,认为只要

孩子戴上这些锁,就可以避免病魔疫鬼侵入危害小孩,就能无灾无祸,平安长大。

除此之外,还会有姨姨舅舅等亲人送的金银吊坠,有孩子的属相的、寓意健康长寿的小葫芦、小元宝、小花生、

小铃铛等,都各有寓意,如希望孩子聪明伶俐等等,大的会被当做吊坠,小的用红绳编好系在孩子的手上、脚上。

除了满月的孩子以外,孩子的奶奶也会收到孩子姥姥亲手缝制的衣服和鞋子,送衣服是孩子的姥姥为感谢孩子的奶奶对产妇和孩子一个月以来的悉心照料的一种心意的表达,是满月礼俗重要的一种礼数。

这些人们庆贺孩子的礼物充满了对孩子的保护和期待,而这样一种表达情谊的赠礼习俗又体现了一种儒家文化引导的民众基于礼的日常交往模式。

2.2.5剃头存发

 

满月前后要给孩子剃头,称“剃胎发”,即剃掉孩子从出生到满月这一天,一直保留着的从娘胎出来的胎发。

以往胎发由孩子的舅舅剃掉,现在则是在满月当天,由父母带孩子去亲子店游泳沐浴,顺便洗澡和剃头,剃下的胎发具体的处理方式各有不同,无论胎发最终做成什么,最重要的是孩子的胎发一定要由孩子的父母收藏起来,不可随便丢弃。

这是因为民间认为血为精气之本,毛发则为余血,佩带在身,可以消灾避难,《孝经·开宗明义》中有言: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也是保存胎发这一仪式的滥觞。

对胎发的处理,各个时代各个地域各有不同,以往在民间流行将胎发用红布包好缝实,缀在孩子的项圈或者衣服上,现在则流行将孩子的胎发做成胎毛笔或胎毛画,作为永久珍藏。

胎毛笔习俗流传很久,有历史的积淀,自唐代以来就有制作“胎毛笔”的习俗,唐朝诗人齐卫有诗为证,他的《送胎发笔寄仁公诗》中有“内为胎发外秋毫,绿衣新裁管束牢”的诗句,有力的证明了胎毛笔久远的历史。

胎毛笔是17

婴儿出生后第一次理下的头发做成的毛笔,是孩子离开娘胎落地后唯一可留作纪念的,它是人出生的第一缕发丝,弥足珍贵。

《孝经·开宗明义章》有言: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存发就是缘于对身体发肤的珍视,对身体发肤的珍视从根本上而言是对父母的

孝,身体发肤是父母给予的,损害了自己的身体发肤就是损害了父母,这当然是不被允许的,儒家文化也十分强调对孝的重视,并认为一切仁爱是建立在孝的基础之上的。

2.2.6热闹酒宴

临汾自古就有庆、婚丧、乔迁时设筵之习,为的是分享喜悦、酬谢宾客,而且人们认为,这些宴席来的人越多,越热闹就越好,这表示主人家今后的日子会一直这样热闹红火。

过满月,在晋南是比较隆重的,因此办满月酒宴也比较讲究,这一天要亲朋会聚,吃顿酒席,一是为庆贺孩子的满月之喜,二是为感谢亲朋好友的看望和祝福。

在满月酒宴正式开始时,会首先请一位主事人向大家百忙之中前来祝贺孩子的满月表示感谢,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表示祝福等之后开席,大家欢欢喜喜的享用酒宴,孩子的奶奶爷爷会向每桌的亲朋好友敬酒表示感谢,席上始终洋溢着喜庆气氛。

 

满月待客宴也有讲究,在满月礼当天上午,家有来客,主人必以好菜好饭招

待。

一般吃饺子、包子、拉面、稍子面,现在大多准备稍子面或打卤面,人们称之为“喜面”。

主人家提前压好稍子面,当天请厨艺较好的亲友帮忙做好一大锅

的臊子菜或者卤子,来客就一锅一锅的下面,挑好面浇好卤子端给客人吃,直到客人吃饱。

较富裕户对来访稀客,还备有四个凉菜碟。

满月正式筵席是在中午。

宴席菜有重八席、六六席等,根据不同的经济状况选择不同类别规格的宴席。

现在人们越来越富裕,宴席菜基本都很丰盛。

宴席的逐渐丰盛表明了人们逐渐富裕的生活,这本是一件好事,但也因为这些日渐丰盛的宴席,在生活上造成了浪费,在心理上衍生了攀比。

2.2.7回外婆家

满月是新生孩子成长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孩子的胎发会被剃掉,表示新的开始,新的成长,孩子已经不是弱不禁风的小胎儿,而成为婴孩儿,那么这

一天孩子也不用再呆在襁褓里躲在房间里不出门,可以带出去串门,在临汾,要请父母儿女双全的长辈抱着孩子出门到附近的邻居家走走,名曰“串门”,实际

上是让孩子见见天地,看看大千世界,经经阳光,经受锻炼。

18

最重要的是在满月酒宴完毕后,孩子要随母亲回孩子的姥姥家住一个月,称为“住满月”,在以前,孩子和母亲会称作牲口拉的铁轮车,车上人要手持一柱

点燃的粗香,上面套若干纸钱,沿途边走边撒,意在供给路边游散的孤魂野鬼,

免得打扰婴儿和母亲,以求一路平安,顺利抵达。

这也是以前的迷信说法和做法,现在来说已经不会有这样的形式,孩子和母亲去姥姥家大都是坐车,并且车窗关好,为的

是避免孩子被风吹到,尽管孩子脱离了胎儿的阶段,还处于免疫力低下的状态,所以家长会万分注意,在出门的过程中尽量避免风吹和人群多杂的情况,因此,串门的仪式也被省略了,去姥姥家的过程也没有那么复杂了。

而孩子到了姥姥家,满月礼也就结束了。

串门仪式的减省是现代人明智的选择,满月的孩子虽然已经度过其出生阶段相对危险的时期,但是他仍然是一个免疫力低下的小婴孩,过多的接触人群,总会有一些不可预期的问题,外部的环境也有难以预料的危险,所以,基于对孩子

 

健康的考虑,减少不必要的外界接触是明智和科学的。

小结

通过对临汾满月的观察和了解,临汾的满月仪式已经由繁化简,人们逐渐将

其中的迷信成分剔除,更加合理化,很多民俗文化的精粹得到保留,例如花馍、

愉门的娃娃、喜贴、胎毛笔等物质文化遗产,还有满月一系列活动仪式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都是值得保留和关注的。

满月礼是一种人们参与的模式化思想和情感表达方式,人们的心灵状态在满

月仪式的行为中得到活的反映,活动仪式的丰富体现着人们对于新生命的重视,

而这些活动仪式的演变可以说是从疼爱孩子的个人意图到成长仪礼的群体无意

识记忆的转变。

古人说:

“名以正体”,名是用来作标志、正名份的。

在我国传统典籍《礼记·内则》中详

尽地记载了西周、东周时期的命名制度,奠定了汉民族约2000年间给下一代命名礼仪的基本模式。

 

传统的命名礼庄重、严肃,以此使新生儿得到家庭、邻里、社会的承认,同时也充分蕴含着人们对新生命的美好祝愿,体现了家庭、家族、亲族乃至社会对新生命的关怀和重视。

 

近百年来,传统文化式微,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正在走向消亡,当前社会所举行的出生礼仪,积极健康、寓意深刻的元素少之又少,真正的民族特色已经基本无处可寻,传统的生命礼仪只留下了肤浅、庸俗的空壳。

 

满月的喜帖内容丰富,充满寓意,男孩儿的喜帖上画有葫芦,女孩儿的喜帖上画石榴,这些用植物来表达对孩子健康成长和成人成才的祝福和愿望。

万物有灵论,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观念,使自然之物有重要意义。

葫芦和石榴由于多

子和独特的外形、名称,成为我国民间广泛应用的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民俗事象。

葫芦,谐音“福禄”即“迎福纳祥”,寓意“多子多福”“子孙万代”。

洪荒时代,葫芦是作为使人类不至于灭亡的重要工具,其体现的是一种生殖崇拜。

在民间有的地区将葫芦视为女性的象征,有的地区视为男性。

这一点在临汾满月礼可见,根据笔者推测,首先是其谐音“福禄”的象征意义,是对男性社会和家庭职责的美好祝福。

这种以语音上的相似进行转喻说明人们内心还有原始相似型思维的余存,语言的力量与神秘效果造就了民众对信仰的深信不疑,并将其作为心理经验在礼俗活动的禳灾求吉过程中代代相传。

在临汾的民俗文化中,葫芦是多子多福的象征,再加上其福禄的寓意,人

 

们在满月礼中以葫芦作为祝福图案,希望的是这个男孩子能承担家庭重任,为家庭带来福禄。

石榴既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也具有很大的观赏价值,在民俗文化中象征美好的事物,旺盛地繁衍生命的符号,人们相信它有某种超自然的力量,赋予它以至高无上的灵气,能给家庭带来繁荣和幸福。

石榴腹被视为阴性符号,其鲜艳的果皮内满满地充盈着晶莹剔透的石榴子儿,所以生活中,人们以石榴寓意“多子多福”,石榴从花到果皮再到石榴子儿,都火红鲜艳,象征“日子红红火火”,“富贵、吉祥、繁荣”。

石榴和女性的渊源颇深,以石榴形容美人的自古就有,山东临潼自古有石

榴仙子的美丽传说。

维吾尔族姑娘以石榴为名字,意为美丽的女子。

古代女子爱石榴花,喜着石榴裙,古人也常用“拜倒在石榴裙下”,表示男子对美丽女子的倾慕,石榴裙是指人们从石榴花提石榴红色所染的裙子。

山西临汾公元前7世纪春秋时期晋国领土,这一带民间流行一种新娘穿的“晋国鞋”。

晋国鞋的鞋头是以石榴头为花盖的变体兽头花,晋国鞋充分证明了石榴这一植物与临汾人们尤其是女子生活密切关系的悠久历史。

由这些关于石榴的传统说法,加上其在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