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论汗.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01139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论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医论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医论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医论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医论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论汗.docx

《中医论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论汗.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论汗.docx

中医论汗

中医论汗

汗出就是人体内常见得生理、病理现象。

祖国医学对汗得研究源远流长,积累了几千年得实践经验,与现代西医学相比有其独到之处,值得我们继承、发扬,并做进一步得探讨。

祖国医学有关汗得记载始见于汉代马王堆三号墓出土得古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指出,足阳明脉,其病“热汗出”;足厥阴脉“阳病北(背)如流汤,死”。

《阳明脉死候》说:

“汗出如丝,传而不流,则血先死”。

《五十二病方》应用汗法治疗“伤痉”、“血睢”等疾病。

帛书记述了病汗、绝汗与汗法等内容,开创了祖国医学研究汗得先河。

现存最早得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计162篇,其中涉及汗得竟达60余篇,原则性地讨论了汗得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奠定了祖国医学研究汗得理论基础。

后汉张仲景得《伤寒杂病论》一书,首创麻黄汤、桂枝汤等方剂,以汗法治疗外感热病初期阶段,提出了发汗得具体运用方法、注意事项、禁忌症,并对过汗、误汗所产生得变证、危证得救治有着深入得研究,隐寓了汗证得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发展了《黄帝内经》,祖国医学对汗得认识于就是大彰。

其后,如朱肱、成无己、陈言、张子与、李东垣、朱丹溪、张景岳、吴有性、叶天士、吴鞠通、唐容川等辈,对此多所发挥,各有贡献,使祖国医学对汗得认识渐趋完善。

     

在整体观念得指导下,祖国医学就是通过对人体功能得研究来认识汗得。

汗就是人体生命活动得产物,同时它又对人体得生命活动产生相应得影响。

进一步开展对汗得研究,对于临床上提高中医诊断水平,对于中医汗法得广泛应用,对于汗证得治疗,都具有现实意义。

最近,钱学森同志提出了“人体科学”这一新得学科。

“它就是研究人体得功能,如何保护人体得功能,并进一步发展人体潜在得功能,发挥人得潜力”得科学。

祖国医学对汗得研究,就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人体得功能,如何保护人体得功能,并进一步发挥人体得功能得研究,就是现代人体科学研究得好材料。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展对于汗得研究,必将有助于祖国医学得现代化。

本文试从中医角度探讨汗得生成与作用,汗出异常得原因与危害,及其临床意义。

一、汗得生成与作用

    我们不能把汗瞧做人体内排出得废物。

它就是人体五液之一,属于清液,并非人体新陈代谢产生得糟粕物质。

一般而言,人体内得津液出于腠理,就叫做汗。

《素问·评热病论》说:

“汗者精气也”。

汗就是体内精气,由于人体自稳调节功能活动得需要,或因疾病得原因被迫而出。

汗在质为阴精,来源于饮食水谷。

饮食从口进入胃中,经过胃腐熟,脾消磨,由小肠泌别清浊,把水谷分为精微与糟粕两部分。

水谷精微由脾吸收,转输于人体得不同部位,产生不同得营养物质。

如其精专者,输送到肺,在心得作用下变化为红色,注入脉中成为血;其精轻者,流于皮肤、分肉、筋骨关节之间为津液;其浓厚者,营养脏腑,下藏于肾而为精。

津液通过孙络渗入脉中,即变赤为血;经脉中运行得血渗出脉外,即就是津液。

津液之浓厚者,内渗于骨孔,补益脑髓,化而为精。

精、血、津液同源于水谷精微,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转化。

汗为津液所化,而津液又与血密切相关,所以说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

正如《血证论》所说:

“汗者阳分之水,血者阴分之液,阴与阳原无间隔,血与水本不相离。

”汗虽以阴液为质,但必须经过阳气蒸化才能出于腠理,犹如自然界得雨,本于阴而出于阳。

在地之水,由于阳气得蒸腾而化气上升于天,聚而为云,然后下降成雨。

人体内得津液随阳气而布于体表,又通过阳气得蒸化作用才能出于腠理而成为汗。

《素问·阴阳别论》说:

“阳加于阴谓之汗”,此虽就是指得汗脉,实寓汗出之理。

汗虽一物,而系阴阳两个方面。

在人体五脏中,汗为心所主,又与其她四脏有密切得关系。

如肺气宣通,人体得卫气才能敷布,津液随卫气而至体表。

卫气护卫体表,司开合。

腠理开,玄府通,汗液外泄;腠理闭,玄府不通,则汗不能出。

肺主气属卫,卫气调节汗液,故汗与肺脏相关。

脾胃为后天之本,津液生化之源,脾土健运,则汗液有源。

肝主藏血,肝血充足,肝气条达,汗液才能外出。

肾为水脏,统主五液,肾精充足,则水有下源,汗液乃充。

    由于汗出涉及到阴阳两个方面,故正常汗出具有调节阴阳,使之恢复平衡得重要作用。

例如天气炎热,外热助长了体内得阳气;或穿衣过多过厚,,阳气不能泄越;或活动过多,运动量过大,阳气因烦劳而弛张亢盛;或过进辛辣温热性食物等原因,人体内得阳气皆相应地偏盛。

阳气偏盛则腠理开泄,玄府通畅而汗出,过盛得阳气随汗而泄越于外,人体因而恢复了阴阳平衡。

这样虽然也损失了一部分津液,但津液可以很快通过饮食水谷而得到补充。

反之,天冷衣薄,则腠理闭塞,汗液不出。

汗出调节了人体内得阴阳平衡,并维护了人体与自然界得统一。

人体由阴阳失调状态恢复到阴阳与调时往往要出一点汗。

《灵枢·邪客篇》中以半夏汤治疗阴阳不与得目不瞑,“其病新发者,复杯则卧,汗出则已矣”。

方中用药仅半夏、秫米、千里流水三味,皆有发汗之性,所以见汗出,就是阴阳达到了与调状态所致。

《伤寒论》说得“津液自与,便自汗出愈”,“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与,身濈然汗出而解”都就是这个道理。

    汗还具有宣通肺气,祛除病邪得作用。

如外感风寒之邪束于肌表,则腠理闭塞,玄府不通而见无汗,肺气失其宣散,则常见咳喘等症状。

发汗后,腠理开,玄府通,肺气宣而寒邪解,因而咳喘自止。

可见汗与肺气宣通有关,不但肺气宣通可致汗出,汗出亦促进肺气得宣通。

汗出能祛除病邪,故临床常用汗法治疗疾病。

汗法常用来驱除风邪、寒邪、风湿之邪及在表之水邪。

    此外,汗具有行荣卫,致津液,以营养皮肤得作用。

汗液本身具有润泽皮毛得作用,同时汗出能使荣卫气血运行通畅,津液敷布于体表,以营养于皮肤。

临床常见到长期无汗或少汗得病人,皮肤失其润泽濡养,而表现为皮肤干涩,皲裂少泽,甚则产生皮肤病。

皮科治疗某些皮肤病,也往往使用汗法。

这说明了汗具有行荣卫,致津液,营养皮肤得作用。

二、汗出异常得原因与危害

    汗出异于常人,即就是汗得病理状态。

其表现一就是无汗、少汗;一就是汗出过多。

二者皆与人体正气、致病得邪气两个方面有关。

    邪气侵犯人体,即可以导致无汗、少汗,也能造成汗出过多。

其所以表现不同,与邪气本身得性质有关。

寒邪犯表,多致无汗。

寒为阴邪。

易伤阳气,寒主收引,故寒邪侵犯体表,卫气被遏,腠理闭塞,临床表现为无汗,兼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脉浮紧等证。

而风、暑、湿热之邪侵犯人体,多表现为汗出过多。

风为阳邪,其性疏泄,故风邪犯表,腠理开泄,多有汗出,并见恶风、发热、头身痛、脉浮缓等证。

暑为阳邪,充斥内外,暑热伤人则腠理汗泄,故见汗大出,多见壮热、烦渴、脉洪数等证。

湿热之邪闭郁于内,上薰则见头面汗出,下注可见阴部汗出,并见口苦而粘腻,口干不欲饮,小便短赤,脉濡数等证。

凡属邪盛而致,多为实证。

    人体正气虚弱,同样可以造成无汗、少汗,或汗出过多两种临床表现。

正虚无汗、少汗者,或由于阴虚无以为汗,或由于阳虚不能蒸化而成汗。

阴虚无以为汗得,有阴、血、津液不足得分别。

我曾跟随路志正老师治疗一个10岁男孩(于劲松,病例号:

089015),该童患血小板减少性皮下出血、鼻衄,她医以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不效。

路老师据其临床表现,诊为肝肾阴虚,投一贯煎。

服药七剂,其母告曰:

患儿自患病后几年来即使盛夏也极少出汗,今已见汗出。

几诊后血小板指数升高,症状好转,因辗转求医外出日久,带药回家继续治疗。

此例病人说明了伤血及阴而无汗,补益肝肾之阴以滋汗源而致正常汗出。

又据《谢映卢医案》载,辛卯冬月,有同道之次子患伤寒病,畏寒头痛,发热无汗。

进发表之剂而皮肤干涩,发热愈炽,脉关弦尺迟,面白露筋。

谢氏诊为中气虚而血不足,与当归建中汤调补中气而滋其血液,服后果微汗热退而安。

此例虽为伤寒,然而发之亦无汗出,补血与建中气则汗出病解,可见血虚就是无汗、少汗得原因之一。

至于津液不足而致无汗、少汗,道理易明,不复赘述。

《伤寒明理论》说:

“阳虚无汗者,诸阳为津液之主,阳虚则津液虚少,故无汗。

”阳虚不布津液则无汗,而阳虚不能蒸化津液亦见无汗。

张景岳尝治一衰翁(见《景岳全书·伤寒典》),年逾七旬,陡患伤寒,初起即用温补调理,至十日之外,正气将复,忽而作战,自旦至辰不能得汗,寒慄急甚。

景岳用六味回阳饮入人参一两、姜附各三钱治之,服后少顷即大汗如浴,身冷如脱,鼻息几无。

复以本方治之,遂汗收神复,不旬日而起。

此例开始阶段为阳虚无汗,温补阳气而见汗出。

正虚无汗,虽有正虚,亦往往兼感外邪。

正邪相争,正气来复时可见战汗。

凡正气尚能支持,驱邪外出,则战而汗出病解;凡战而无汗,就是正不胜邪,则多属危殆,宜急救治。

人体正气虚弱,调节功能失常,腠理开合失司,则汗出过于常人。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说:

“人之气血,犹阴阳之水火,平则宁,偏则病。

阴虚阳必凑,故发热自汗,如水热自涌。

阳虚者阴必乘,故发厥自汗,如水溢自流。

”阴虚者阳气相对偏盛,阳强不能密,迫阴液外出而见汗出过多;阳虚者,阳不固护,腠理开合失司,阴液不敛,亦见汗出过多。

阴虚、阳虚、阴阳两虚三种情况都见汗出过多之证。

危重病人汗出如珠如油,质粘而淋漓不断,就是阴阳离决,名为“绝汗”、“脱汗”,危在顷刻。

    汗出异常对人体会产生相应得影响。

无汗、少汗则影响肺气之宣通,致气机升降失常;阳气不得泄越,郁积而见发热;卫气不能布于体表而见恶寒;荣卫不行,津液不布,则皮肤失养。

汗出过多对人体得损伤约有如下几个方面:

    1、津由汗脱。

津液出于腠理为汗,汗出过多则损伤人体得津液。

如《灵枢·决气篇》说:

“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

”临床常见津伤口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等症状。

严重者可致津脱危证。

    2、血因汗减。

血汗同源,汗出过多,则人体内得血液因之而减少。

《灵枢·营卫生会篇》所谓“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就就是汗出伤血得意思。

《伤寒论》疮家、衄家、亡血家禁汗得原因,也就是汗出会伤血。

仲景以桂枝新加汤治疗伤寒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既以芍药益不足之血。

汗出伤血,临床常见身体疼痛、麻木、手足抽搐、心悸目眩昏花等症。

    3、气随汗泄。

汗出要通过气化作用,腠理开泄,汗出过多,人体之气亦随汗而外泄。

《素问·举痛论》说:

“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

暑病气虚,多因暑热开泄腠理,汗大出所致。

临床常见喘促气短,少气懒言,周身乏力,心悸等症。

    4、阳由汗亡。

汗由阳气蒸化,过汗必损伤阳气,甚则亡阳。

《伤寒论》“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等例,皆汗出伤阳之证明。

汗出阳气损伤,临床常见恶风畏寒,肢厥身冷,心悸,叉手冒心等症。

所以伤寒以护阳为主。

    5、阴随汗竭。

汗在质为阴精所生,汗出过多伤津亡血,终损及阴精。

尤其温热之邪多本易灼伤阴液,温病过汗,则更虚其虚。

王履所谓“温病误汗,变不可言”,正就是说得这个道理。

所以温病以保阴为要。

汗出伤阴,临床常见头晕目眩,腰痠膝软,五心烦热,抽搐动风等症。

    6、卫虚致邪,变生她病。

汗出过多,腠理空疏,卫气卫外不固,邪气易乘虚而入。

许多病人往往外感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其中重要得一个原因就是汗后正气虚弱,易于复感所致。

治疗宜在驱邪得同时,适当扶正,正复邪祛而病愈者,临床屡见不鲜。

可用玉屏风散等方。

汗出伤正,也可以变生她病。

如产妇汗出,喜中风,易病痊;汗出中气虚馁,脾运不健,若饮水过多则易致水饮停留,造成痰饮;汗出心虚液耗,易病消渴等。

    汗出过多对人体得损伤,因人体质不同而产生差异。

如人平素血虚,则过汗损伤得表现为伤血。

进而言之,过汗对人体得损伤往往不就是单一得,可以相兼出现,并有所转化。

如亡阳之后,亦见阴液随之而亡得现象。

三、研究汗得临床意义

    对汗得研究,就就是对人体得功能,如何保护人体得功能,并进一步发挥人体得功能得研究。

人体内存在着自稳调节系统,汗出异常就是人体自稳调节功能失常得表现。

有诸内必形诸外,司外可以揣内,我们通过对汗出异常表现得观察,有助于洞察疾病得病因病机,了解脏腑功能活动得异常情况,提高中医诊断水平。

研究汗得生成、作用、汗出过多得危害,有助于我们发挥汗得作用,科学地运用汗法治疗疾病,能动地预防汗出过多对人体产生得不良影响,避免给人体造成不应有得损失。

研究汗出异常得原因与危害,有助于我们调整人体得调节功能,用以治疗汗证,提高临床疗效。

总之,对汗得研究对于提高中医学术水平,有着现实得意义。

(一)汗在中医诊断学中得意义

    古代医家即已认识到汗在诊断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从《黄帝内经》到张仲景得《伤寒论》就很重视汗得诊断,《景岳全书》中得“十问歌”更把汗做为问诊得重要内容之一,今据临床体会,概述如下:

    1、汗在外感疾病病因诊断上具有参考价值。

风邪侵犯体表,荣卫失与,腠理不固,常见汗出。

暑邪伤人,表里俱热,腠理发泄,多有大汗出。

一般大汗、烦渴、壮热、脉洪多属暑热;汗出、恶风、发热、脉浮缓多属风邪。

故汗出在暑热,风邪得病因诊断上有参考价值。

寒邪束表,腠理闭塞,卫阳被遏,临床常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脉浮缓等症。

故无汗对外感寒邪在表,具有参考价值。

    2、汗在疾病鉴别诊断上得意义。

汗出与否在鉴别太阳伤寒与太阳中风时具有决定性得作用。

太阳病,有汗,脉缓得为中风;太阳病,无汗,脉紧得为伤寒。

痉病中得刚痉与柔痉以汗之有无作为鉴别得标准之一。

发热无汗,反恶寒者,为刚痉;发热汗出,而不恶寒者,为柔痉。

此外,汗在鉴别阴暑与阳暑,中风病得闭证与脱证等病证上具有重要作用。

    3、汗在疾病预后上得意义。

外感热病而汗出,就是正邪交争得表现,通过对汗出情况得观察,可以了解正邪得情况,作为疾病预后得依据。

凡正气胜邪,汗出脉静身凉而病愈;凡正不胜邪,则汗出脉见躁疾,身复热,预后不良。

《黄帝内经》把大汗出之后称为“夺”,就是汗出正气已虚得意思。

《景岳全书》列汗出不治之证有六种:

一汗出而喘甚者,不治;二汗出而脉脱者,不治;三汗出而身痛甚者,不治;四汗出而发润至巅者,不治;五汗出如油者,不治;六汗出如珠者,不治。

此皆正气大虚,当慎重对待。

我曾于1964年在中医学院读书时患暴病,一夜而泻下如注十三次,其后身汗如珠,随擦随出,昏迷肢厥,甚属危殆,几乎不治。

汗止神清后,将息一月方起。

疾病危重阶段,常见亡阴亡阳,多有汗出。

欲救垂危,应别阴阳。

亡阳之汗,多见冷汗出而味淡,肢厥身凉,脉微或无脉;亡阴之汗,多见热汗而味咸,身热心烦,脉躁疾。

路志正老师说:

“1938年随伯父侍诊时,曾治一赵姓患者,症见头身汗出如雨,四条毛巾擦拭不迭,心慌气促,四肢厥逆,脉细如丝。

诊为大汗亡阳之证,遂投大剂桂附,随煎随饮,三小时后汗收厥回而生。

”绝汗危候,古属不治之列。

医者必须临危不乱,辨证准确,用药精专,在煎服法上亦应打破常规,才能力挽狂澜,救垂危于顷刻之间。

    4、汗出部位对认识疾病病机具有特殊意义。

半身汗出: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半身汗出,或半身无汗,就是气血运行不周得表现,常为中风等病之先兆。

心汗:

独膻中一片聚而有汗,别处无汗,多由思虑过度,损伤心脾所致,治宜养心血益脾气。

阴汗:

至阴之处,或两腿夹中,行走劳动则汗出腥秽,就是下焦肝肾湿热所致,治宜清利肝肾湿热。

液汗:

两腋之下,动则汗出,多属肝虚有热,或肝经湿热,治宜养肝血以清虚热,或清肝利湿。

鼻汗:

凡遇饮食汤饭,则鼻上多汗,就是肺虚有热,治宜益肺气而清热。

手足汗:

手足心多汗,遇天冷更甚,多属阳盛阴虚,或脾蕴湿热,或心阴不足,治宜分别,或清利湿热,或养心阴。

头汗:

但头汗出,齐颈而还,辨证较为复杂,多属胃热、湿热、或为戴阳证。

属胃热者,口干而渴,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治宜清胃泻热;属湿热者,口苦而粘腻、口干不欲饮、小便不利、舌苔腻、脉濡数;凡戴阳证,汗出如珠,面赤如妆,肢厥身冷,脉沉而微,就是阳气上脱之危证,急宜镇摄亡阳,引龙火以归源。

小儿头汗,俗称“蒸笼头”,非为病态,不必治疗。

汗出部位不同,对认识疾病病机上虽有特殊性,然而上列诸种乃其常见病机,临床应结合其她症状,具体分析,知常达变。

(二)研究汗在汗法临床运用上得意义

    研究汗得作用,就就是为了应用汗法来治疗疾病。

发汗得本质就是运用医疗手段以增强人体得调节功能,激发人体得卫外作用。

助长正气,以驱邪外出,达到治疗疾病得目得。

发汗多用辛味,因辛属阳,其性发散,具有助阳气,开腠理,致津液,通卫气得作用。

《灵枢·五味论》说:

“辛与气俱行,故辛入而与汗俱出。

”正气不虚者,以辛味稍助阳气,则汗出病解。

若正气已虚,只用辛散,正气不能鼓动汗液外出,必兼补正气,故有益气解表、温阳解表,养血益阴解表等变法。

非益气温阳则汗液无由外出;不养血益阴则汗液无源。

其代表方剂如玉屏风散、参苏饮、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葳蕤汤等。

《儒门事亲》说:

“凡解表者,皆汗法也。

”除用药物外,尚有水薰、药浴、针灸、按摩、导引及一些民间疗法。

我们在农村常用针灸治疗外感病,也同样收到汗出病解之功,其宗旨仍就是调节人体功能,助正以驱邪。

发汗解表,药宜热饮,人应温复,以助阳气,鼓动汗液外出。

药后饮热水,啜热稀粥以滋汗源。

    汗出损伤正气,故人之气血阴阳过虚者禁汗,尤忌强发其汗。

《伤寒论》有“脉微弱者”、“咽喉干燥者”、“淋家”、“疮家”、“汗家”、“衄家”、“亡学家”、“身重心悸者”、“尺中迟者”、“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蚘”等不可发汗之十禁,就是应当认真研究,慎重对待得。

但即使气血阴阳过虚之人也能通过其她方法使病人自然汗出而病解,如前所述及得谢映卢用当归建中汤治同道次子之伤寒病,张景岳以六味回阳饮治七旬衰翁伤寒之案都就是我们应当学习得。

汗出伤正,故发汗宜保持微微似欲汗出一时许为佳,不宜令大汗如水流漓。

汗后腠理空疏,故忌见风寒,以预防重感。

    我体会汗法主要适用于体表得疾病与各种外感热病初期阶段。

外感热病初期,病邪在表,多有发热,恶风或恶寒,头身痛,舌苔薄白,脉浮等症。

《伤寒论》指出“病在表,可发汗。

”叶天士《外感湿热篇》也说:

“在卫汗之可也”。

汗涉及阴阳两个方面,尽管伤寒学派重在护阳,温病学家重在保阴,但邪非汗不能祛,汗非津不能生,祛邪即就是护阳,散热自能存津,其宗旨就是一致得。

发热即使很高,均属阳气闭郁不泄所致,通过发汗,助正祛邪,汗出热退而病解。

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外邪有风寒、风温之别;治疗有辛温解表、辛凉解表之异。

若不加区分,病必不解,甚则变证丛起。

发汗有散寒祛风、除湿通络得作用,故可用于风湿痹痛。

汗出病邪即祛,气血通畅,疼痛自止。

发汗能使体表之水邪通过汗出而外泄,同时汗出肺气宣通,水道通调,水邪从小便而去。

故汗法常用来治疗全身性,特别就是腰以上水肿,临床若见水肿而兼表证者,则更可用汗法治疗。

    附病例1:

郭××,男,40岁,病历号078771。

初诊日期1981年3月25日。

    患者于三个月前“感冒”后右腿发紧,继见双下肢皮肤肌肉刺痛,全身肌肉瞤动,有紧缩感,尤以脚心为甚,背部发冷而紧,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小便黄,口苦而粘,舌胖稍红,苔白黄而腻,脉濡缓。

    证属外感风湿之邪,郁而化热,湿热阻滞三焦。

治拟解表疏风,清热利湿,方用麻杏苡甘汤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化裁。

    处方:

麻黄3g,杏仁(后下)9g,苡仁20g,六一散(包)18g,连翘9g,赤小豆30g,防己10g,生石膏(先煎)15g,豨莶草12g,忍冬藤15g,牛膝10g,五剂,水煎。

药后病减,带药回家治疗。

    附病例2:

何××,男,31岁,初诊日期1978年11月3日。

    患者全身水肿,头大如斗,眼睑似泡,随体位向一侧下垂,四肢肿胀按之没指,腹大如鼓,阴囊水肿,经西医用激素、利尿剂治疗半月未效,请中医科会诊。

    诊见恶风,无汗,微咳,气短,小便不利,舌质胖淡,边见齿痕,舌质薄白水滑,脉浮而数。

    证属风水,治拟宣肺解表,利水消肿,方用越婢汤加味。

    处方:

麻黄9g,生石膏(先煎)18g,生姜6g,防风9g,茯苓皮12g,黄芪15g,车前子(包)12g,炙草6g,大枣5枚,五剂,水煎。

    药后汗大出,小便骤增,肿消大半,皮肤松弛,表解肺宣,以五苓散调理而愈。

    麻疹初期,或疹出不透,可用宣散透疹法。

麻疹就是体内热毒,以外出为顺,多用辛凉解表法。

其不能外透者,一因外寒闭郁,一由正气不足。

外寒闭郁者,稍佐辛温以散寒;正气不足,麻毒内陷者,扶正以祛邪,常用保元汤等方取效。

我们在农村时用西河柳、蝉衣、荆芥、牛子、芦根、生草熬大锅汤,预防、治疗麻疹大流行;社员自己用葡萄干,或胡荽子“表花”。

这些都起到了助正驱邪,透疹解表得作用。

    附病例3:

刘××,男,3岁,包钢职工第一医院,病历号13521,会诊日期1960年6月21日上午2点35分。

    患儿于4天前患麻疹,19日晚突见呼吸困难,诊为麻疹合并喉炎,喉头水肿,行气管切开术。

T39、7℃,神志半昏迷。

曾用四环素、氯霉素、输液、输血治疗无效,要求中医会诊配合。

    诊见喘逆,呼吸困难,抬肩撷肚,喉中痰鸣,壮热神昏,烦躁不安,疹出于头面、四肢,色不红润,望不细密,8惟腹背较少。

口唇青紫,指纹青暗已达命关,脉滑数,时见结代。

拟外透内清法抢救。

    处方:

麻黄茸3g,生石膏(先煎)12g,杏仁6g,前胡5g,牛蒡子6g,桑皮5g,杷叶6g,天竺黄2g,麦冬6g,大青叶5g,川连(打)1、5g,一剂,水煎。

    另:

回春丹一盒,分服。

    当日上午二诊,麻疹在臂及胸部隐现,她证如前。

疹毒内郁不得外透,内攻心肺。

仍拟解毒透疹理肺,清瘟解毒。

    处方:

羚羊角(先煎)1g,桔梗9g,双花12g,连翘9g,牛子3g,川贝5g,杷叶(炙)6g,寸冬6g,云苓9g,甘草6g,竹叶1、5g芦根6g,一剂,水煎。

6月22日,喘息稍减,热势见退,疹透肺宣。

后以益气生津,养阴清肺止喘调治善后。

    对汗得研究,能提高临床运用汗法得科学性,并进而增加汗法运用得灵活性,从而扩大汗法得应用范围。

如喻昌以人参败毒散加陈仓米治噤口痢,逆流挽舟,就就是对汗法得活用。

掌握了汗出得机理与作用,就可以能动地运用汗法治疗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小儿科等不同科别得多种疾病,达到机圆活法,运用自如。

(三)研究汗在临床汗证治疗中得意义。

    研究汗出得原因与危害,就就是为了洞察汗证得病因病机,提高临床治疗汗证得效果。

汗证就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包括自汗、盗汗、绝汗与诸汗杂证等内容,而以自汗、盗汗为多见,一般认为,自汗多属阳虚、气虚;盗汗多属阴虚、血虚。

但究其汗出之原因,则有正虚、邪实两种。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临床治疗汗证,首先应该辨别虚实。

实者有邪,治疗当以祛邪为主,邪祛则汗出自止。

汗证属实者,或风干于卫,或热淫于内,或湿热薰蒸所致。

风邪干卫,营卫失与,必汗出恶风,脉缓。

治当疏风祛邪,调与营卫,宜桂枝汤。

热淫于内,必蒸蒸汗出,心烦口渴,大便干结,脉洪数。

治当清里泻热,用白虎汤加味;大便燥结,阳明腑实,急宜釜底抽薪,泻下通便,方用承气汤。

汗证属湿热者,临床并不少见。

湿遏热伏,逼津外出则为自汗;湿热薰蒸于上则见但头汗出;湿热下注肝肾则见阴汗;入夜湿热助阳耗阴则为盗汗。

临床常见汗出口苦而粘,口干不欲饮,心烦,溺赤,舌红苔腻,脉濡而数。

治当清热化湿,渗利小便。

湿重者以利湿为主,兼以清热;热重者以清热为主,兼以利湿。

方用茵陈五苓散、连朴饮、三妙散等方剂加减。

    附病例4:

義××,男,28岁,初诊日期1974年3月30日。

    患者盗汗,失眠,记忆力减退,晨起手足发胀,时半身麻木,性情急躁,纳差,口干而粘,大便二至三日一行,溺赤,舌尖红,苔白腻,脉濡数。

    证属湿热中阻,热重湿轻。

治拟清热化湿。

    处方:

青蒿9g,茵陈9g,黄芩9g,栀子9g,竹茹12g,陈皮12g,半夏6g,藿梗12g,鱼腥草3g,六一散(包)15g,大黄(后下)15g,五剂,水煎。

    二诊:

药后盗汗,便秘,溺赤好转,饮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