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地质找矿技能竞赛试题2.docx
《局地质找矿技能竞赛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局地质找矿技能竞赛试题2.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局地质找矿技能竞赛试题2
福建省地矿局地质找矿技能竞赛试题
普通地质学
一、名词解释
1、单矿岩
全部或几乎全部由一种矿物组成的岩石。
2、岩石圈
岩石圈是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是由地球最外层平均厚度约100公里的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组成的圈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3、大陆型地壳
简称陆壳,是地壳的一种类型,主要分布在大陆及浅海大陆架区。
它自上而下系由沉积岩层、硅铝层和硅镁层所组成,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5公里,但很不均一。
4大洋型地壳
简称洋壳。
是分布于大洋盆地之下的地壳。
它的结构比大陆型地壳更为均一,自上而下系由沉积层和硅镁层组成,平均密度为3.0克/立方厘米,缺失硅铝层。
5、矽卡岩
由钙、镁硅酸盐矿物组成的接触变质岩石。
主要在中酸性侵入岩与碳酸盐岩或中基性火山岩的接触带,在热变质作用的基础上和高温气水热液的影响下,经接触交代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变质岩石。
6、冰期
地质历史上气候发生冷暖变化,当有足够的固体降水和能维持冰体存在的气候条件时便形成冰川,冰川大量发育的时期称为冰期。
7、沉积作用
被搬运的物质由于搬运介质发生的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呈有规律地沉淀、堆积的过程。
8、节理
岩石中未发生明显位移的破裂面。
9、震中
是震源在地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用经、纬度表示,是重要的地震参数之一。
10、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等固体物质并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
11、断层角砾岩
由于应力作用使原岩破碎成角砾状、并由破碎细屑充填胶结或部分外来物质胶结所组成的岩石。
12、地震带
地震带就是指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地震带基本上在板块交界处。
13、粒级层理
又称递变层理或粒序层理,其特点是成岩物质颗粒粒度由底至顶逐渐变细,其间无明显界线;但是在两个相邻的粒序层之间在粒度或成分上又有明显的不同。
14、倒转层序
因构造变动而造成的岩层底面在上、顶面在下,即老岩层在上、新岩层在下的反常顺序。
15、褶皱枢纽
是指同一褶皱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即褶皱面与轴面的交线。
16、海啸
由于海底地震、地壳变动、火山爆发、山体滑坡及大风暴等等造成的海洋和近岸水域水面巨大涨落现象。
17、糜棱岩
由于原岩遭受强烈挤压破碎后形成的一种粒度很细的动力变质岩。
18、推覆体
板状岩席沿低缓的逆冲断层面远距离运移而成的构造系统,称为推覆构造。
逆冲断层面以上的板状岩席或异地岩体,称为推覆体。
19、死火山
死火山指史前曾发生过喷发,而现在没有喷发,将来也不可能喷发的火山。
20、平移断层
又称横移断层、走滑断层,亦称为扭转断层,断层两盘沿断层面走向相对水平错动的断层称平移断层。
二、填空题
1、岩石按成因分为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三大类。
2、根据轴面产状和两翼产状,褶皱可以分为直立褶皱、斜歪褶皱、倒转褶皱、平卧褶皱、翻卷褶皱。
3、根据断层两盘的相对运动,可将断层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
4、线状构造的产状要素包括倾伏向、倾向角、侧伏角。
5、软流圈为上地幔中的一部分
6、三叶虫繁盛于寒武纪。
7、一种上凸的其核部由老地层组成的褶曲,叫背斜;向斜是一种下凹的,其核部由新地层组成的褶曲。
8、地层接触关系有整合接触、假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侵入接触、侵入体的沉积接触。
9、江西德兴铜矿的成因类型为典型的斑岩型铜矿床。
10、福建省东部大片火山岩、侵入岩的时代为白垩纪(燕山期)。
11、郯—庐断裂走向为北东向。
12、变质作用的类型有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
13、岩层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14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15、大陆漂移假说是1912年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
三、简答题
1、张节理与剪节理特征
剪切理:
(1)产状稳定,延伸较远;
(2)平直光滑,节理面上常见擦痕;(3)切过砾石和胶结物;(4)常组成共轭“X”型共轭裂隙,锐角平分线指示主压应力方向成等距排列;(5)主剪裂面由羽状微裂面组成;(6)尾端变化:
折尾、菱形结环和节理叉。
张节理:
(1)产状不稳定,延伸不远,常侧列产出;
(2)裂缝面粗糙不平,无擦痕;(3)常绕砾石或粗砂粒而过;(4)多矿脉充填,脉宽变化较大,脉壁不平直;(5)发育稀疏,很少密集成带;(6)呈不规则的树枝状,各种网络状,有时追踪“X”型共轭剪节理形成锯齿状张节理、单列或共轭雁列式张节理,或呈放射状或同心圆状组合。
2、斑岩与玢岩的区别
A.斑晶成分不同:
斑岩斑晶以碱性长石和石英斑晶为主,而玢岩斑晶以斜长石及暗色矿物为主。
B.岩石成分有所不同:
斑岩主要为中酸性和酸性岩为主,而玢岩常为中—基性岩为主。
C.基质结构有所不同:
斑岩基质为细粒或隐晶—玻璃质结构,而玢岩基质常为隐晶—玻璃质结构。
3、野外如何判断整合、假整合、不整合地层接触关系
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岩层产状相同,地层连续,无沉积间断,无缺失地层。
假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岩层产状相同,但两者之间有沉积间断,缺失某些地层。
不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岩层产状不同,二者之间有沉积间断,缺失某些地层。
4、双峰式火成岩组合
指明显缺乏中性火成岩的组合,如流纹岩、英安岩和数量不等的玄武岩的组合。
在以SiO2或分异指数为横坐标的频率分布图上,表现为两个峰值的形态。
5、细碧角斑岩建造
是一种标志优地槽的典型建造,它是在地槽强烈拗陷时期所形成的一套海底火山喷溢的火山岩组合。
6、复理石建造
复理石建造是沉积建造的一种类型。
复理石是浊流沉积的海相地层,它主要由泥灰岩、砂质、钙质页岩、泥岩,与砾岩、砂岩和硬砂岩等组成具有明显韵律层的岩石组合,它形成于海洋浊流环境。
7、磨拉石建造
是沉积建造的一种类型。
同造山作用形成的分选性差、磨圆度低的快速粗大碎屑沉积,形成于近海的和陆相环境中。
其特征是厚度巨大,无递变层理,具有交错层,由砾岩、砂岩、页岩和泥灰岩等构成,有时还含有煤层和碳酸盐类沉积物。
在地层剖面上往往是下部颗粒细,向上颗粒变粗。
8、蛇绿岩套
包括超基性岩类以及辉长岩、岩墙群、枕状熔岩和燧石在内的一套复杂岩体。
是一组由蛇纹石化超镁铁岩、基性侵入杂岩和基性熔岩以及海相沉积物构成的岩套。
其实蛇绿岩套就是蛇绿岩。
9、简述背斜、向斜与背形、向形的差别
背斜:
地层中一种上凸的褶曲构造,其核部由老地层组成。
地层时代由核部向两翼由老到新排列。
向斜:
地层中一种下凹的褶曲构造,其核部由新地层组成。
地层时代由核部向两翼由新到老排列。
背形:
泛指任何形态向上弯曲的褶皱。
背形构造多用于层序新老不明的岩层褶皱或其他面状构造(如片理、劈理、节理充填脉等)形成的褶皱。
向形:
泛指任何形态向下弯曲的褶皱。
多用于层序新老不明的岩层褶皱或其他面状构造(如片理、劈理、节理充填脉等)形成的褶皱。
10、隔档式褶皱与隔槽式褶皱
隔档式褶皱——由一系列平行线状延伸的紧闭背斜和开阔平缓向斜相间排列而成的一组褶皱构造。
隔槽式褶皱——由一系列平行线状延伸的紧闭向斜和平缓开阔背斜相间排列而成的一组褶皱构造。
特点:
隔档式褶皱与隔槽式褶皱的共同特点是背斜和向斜平行相间排列,但是背斜和向斜变形特点截然不同。
11、板块边缘类型划分及特征
①扩张型边界(或增生型、拉张型、离散型边界):
是新地壳增生的地方,也是海底扩张的中心地带,主要以大洋中脊为代表,如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的边界。
其主要特征是,岩石圈张裂,岩浆涌出,形成新的洋壳,并伴随高热流值和浅源地震。
②俯冲型边界(或汇聚型、挤压型边界):
见于两个板块相向移动、挤压、汇聚、俯冲、消减的地方。
又分为海沟岛弧型(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的边界)和地缝合线型(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的边界)。
③转换断层型边界(或次生型、剪切型、平错型边界):
在这种边界上,没有板块的新生和消亡,是由于前两类边界的活动导致板块间的其他部分作剪切向水平错动而形成,仅见于大洋地壳中。
12、走向滑动断层的基本特征
(1)走滑断裂带常由一系列次级断层组成,单条断层一般延伸不远,各级断层分叉交织;
(2)常常伴生有雁列式褶皱和断裂,断块隆起和断陷盆地等构造;
(3)长期活动走滑断层两侧地层-岩相带成递进式依次错移,时代愈老,移距愈大;
(4)断层面平直,在航卫片上显示良好的线性。
13、拉分盆地的几何特点
①形状多为菱形,曾被称之为菱形断陷盆地。
②盆地两侧长边为走滑断层,两短边为正断层。
③左行左阶雁列式走滑断层控制的拉分盆地为“S”型,右行右阶走滑断层控制的拉分盆地为“Z”字型。
④根据统计,世界上拉分盆地的长宽比约为3。
14、变质核杂岩基本特征
变质核杂岩是构造上被低角度正断层拆离的、呈孤立的平缓穹形或拱形强烈变形的变质岩和侵入岩构成的隆起,往往出现在造山带的核部。
(1)形态特征:
外形近圆形或椭圆形。
(2)结构特征:
上拆离盘,拆离断层,下拆离盘。
(3)拆离断层特征:
分隔上拆离盘与下拆离盘,由下自上断层岩由糜棱岩变为断层角砾岩。
(4)变质特征:
下拆离盘岩石变形变质程度深,上拆离盘岩石基本未变质变形相对较弱。
(5)地层缺失:
盖层底部缺失部分地层或地层厚度减薄。
15、V字形法则
在山谷地区,倾斜产出的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的界面在地表的出露界线,在平面上近似V字形。
描述地质界面的产状及其与地形之间在地形底图上的组合关系,称之为V字型法则。
具体内容是:
A:
“相反—相同”——即:
如果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在地形地质图岩层(地质体)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一致,且弯曲幅度小于地形等高线。
B:
“相同><相反”——即:
如果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大于地面坡角,则在地形地质图上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C:
“相同<相同”——即:
如果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岩层倾角小于地形坡角,则在地形地质图上岩层界线的弯曲方向与地形等高线相同且弯曲幅度大于地形等高线。
矿产勘查学
一、名词解释
1、原生晕
由原生地球化学作用和窄生成矿作用形成的异常。
一般专指发育在基岩中的地球化学异常。
2、矿点
广义的矿点是指所有被发现的,并显示矿产存在标志的地点。
一般只经过初步了解,是否有价值还需要进一步工作,可作为进一步找矿的线索。
3、矿产储量
矿产储量简称储量,指矿产在地下的储藏量。
在实际工作中,是指经勘查证实存在的矿床(体)的规模、形态、产状、数量、质量,并能为当前工业生产技术条件所开发利用,国家政策法规允许开发的原地矿产资源量。
4、矿石品位
指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矿石中有用组分或有用矿物的含量,一般以重量百分比表示,它是衡量矿石质量的主要标志之一。
5、矿体
矿床的基本组成单位,赋存于地壳中或地球表面并具有各种形态、产状和一定规模的矿石自然聚集体。
矿体的圈定受工业指标的限制,其形态、产状和品位等随矿产工业指标的不同而不同。
6、矿体产状
矿体在地壳中产出的空间位置和产出状态。
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①矿体的产状要素。
一般用走向、倾向和倾角及侧伏角和倾伏角来表示;
②矿体的埋藏情况。
③矿体与岩层的联结关系。
④矿体与围岩的空间位置关系。
⑤矿体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7、成矿带
是指在有利成矿区域内受区域的或某种区域成矿作用控制的几种矿床类型集中分布的地区,这些成矿相对丰富的地质单元为成矿区,因成矿区多呈狭长的带状分布称为成矿带。
8、铁帽
铁帽是指各种金属硫化物矿床经受较为彻底的氧化、风化作用改造后,在地表形成的Fe、Mn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为主及硅质、粘土质混杂的帽状堆积物,它是寻找各种硫化物矿床的重要标志。
9、勘探线
勘探线:
勘探工程布置在一组与矿体走向基本垂直的铅垂勘探剖面内,从而在地表构成一组相互平行的直线。
这是矿床勘查中最常采用的一种工程总体布置形式,称之为勘探线。
它一般适用于有明显走向和倾斜的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及脉状矿体。
10、勘查工程间距
勘查工程间距又称勘探网度、勘探工程密度,是指每个穿透矿体的勘探工程所控制的矿体面积,通常以工程沿矿体走向的距离与沿倾斜的距离来表示。
11、最低工业品位
最低工业品位简称工业品位,矿产工业指标的一项内容。
一般指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为工业利用提供符合要求的矿石的最低平均品位。
即指单个勘探工程中或所揭露的单个矿段中有工业意义的有用组分平均含量的最低要求。
12、最小可采厚度
最小可采厚度简称可采厚度,当前根据采矿技术和矿床地质条件对固体矿产提出的一项工业指标。
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对有工业开采价值的单层矿体的最小厚度值。
13、特高品位的处理
矿产储量计算时,为消除特高品位对储量计算结果的影响,而采用一定的方法对特高品位矿样的进行处理的工作,称特高品位的处理。
14、探矿权
探矿权是指在依法取得的勘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勘查矿产资源的权利。
15、采矿损失率
采矿过程中损失的矿石量与此采场(或采区)内所拥有的矿石储量的百分比。
16、矿石贫化率
简称贫化率。
采下矿石的品位降低数与矿体(或矿块)平均品位之比,用百分比表示。
17、选矿回收率
选矿回收率是指开采出的原矿中的有用元素或者矿物成分重量与经选矿后选出的精矿中的有用元素或者矿物成分重量之间的比率。
18、矿体的圈定
矿体圈定:
主要是指通过地质研究和工程揭露,追索并查明矿体的形状、产状、空间分布及规模大小等而进行的工作。
在矿产储量计算时,根据探矿工程和取样分析的资料,按照工业部门对矿产利用的指标要求,确定不同质量、用途和开采技术条件的矿产储量分布范围而进行的工作,称矿体圈定。
19矿床工业类型
根据矿床的成因类型、工业意义、经济价值及其代表性、矿石的矿物或元素建造、矿床的形态、产状及其与构造关系和围岩性质等因素所划分的矿床类型。
20、绢英岩化
由石英、绢云母等组成的蚀变岩石,主要是中酸性火成岩和变质岩在中、低温热液的作用下发生的蚀变,是寻找斑岩型铜矿、钼矿及黄铁矿和多金属矿床的标志。
二、填空题
1、矿产资源储量可行性评价分类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
2、矿产资源储量经济意义分类可划分为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内蕴经济的。
3、矿石选冶试验程度的分类可选(冶)性试验、实验室流程试验、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半工业试验、工业试验
4、矿床的外部特征包括矿床及矿体规模、形态、产状、围岩特征、蚀变作用。
5、矿床的内部特征包括品位变化、矿石工业品级、化学成分、元素组合、矿石矿物组分、矿物组合、各品级的矿石储量、同位素特征。
6、矿产勘查类型的划分,应根据矿体规模、矿体形态变化程度、矿体厚度的稳定程度、矿体受构造或脉岩的影响程度、矿体主要有用组分分布的均匀程度等主要地质因素确定勘查类型。
7、矿产资源储量中的地质可靠程度反映了矿产勘查阶段工作成果的不同精度,分为预测的、推断的、控制的、探明的四种,分别与预查、普查、详查、勘探相对应。
8、钻探工程质量六项指标:
岩矿心采取率、孔深校正、弯曲度测量、简易水文观测、原始班报表记录、封孔质量。
9、勘查工程间距与储量等级的关系。
勘查工程间距越小,储量级别越高;反之,则储量级别越低。
10、在矿床成因分类中,一级划分是与三大类地质作用相对应的,即分为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变质矿床、叠生矿床。
11、内生矿床可分为岩浆矿床、伟晶矿床、接触交代矿床、热液矿床、火山成因矿床。
三、简答题
1、地球化学测量法的特点
地球化学测量主要研究成矿元素和伴生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分散及集中的规律。
地球化学测量是通过系统的样品采集来捕捉找矿信息的。
地球化学测量所研究的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基本上属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测量是通过发现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的分散晕(流),即通过元素的异常分布来进行找矿的。
同时地球化学测量法具有快速、简便、经济、高效,有利于寻找埋藏深的隐伏矿体的特点。
2、矿业权价格与矿业权价款
矿业权价格:
即矿业权价值的货币表现,在矿业权市场中,矿业权价格是矿业权人买卖矿业权的交易额。
一般而言,应由交易双方议定。
矿业权价款:
即探矿权价款或采矿权价款。
矿业权价款的实质是国家勘查投资的收益,特指国家将其出资勘查形成的矿产地的矿业权出让给他人,或者矿业权人将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矿产地的矿业权转让给他人,按国家规定向矿业权人或受让人收取的款项。
3、伴生矿与共生矿
伴生矿是在同一矿床(或矿体)内,在工业上虽不具单独开采价值,但与主要矿石同时开采,并能在选矿、冶炼等过程中被综合利用的伴生有用矿物或元素。
共生矿是同一矿区或矿床内,产于不同部位或不同层位,可以分别单独圈定矿体和计算储量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矿床(或矿体)
4、岩浆岩成矿专属性
一定的成矿作用及其产物(矿床)与一定的地质作用及其产物(地质体)的专属关系。
习惯上多用于一定的岩浆岩类型及其相关的成矿作用,即岩浆岩成矿专属性。
5、勘查工程间距确定的基本原则
①以勘查类型为基础,类型简单的工程间距相对稀疏,类型复杂则工程间距相对密集。
根据矿床或矿体地质特点,并结合经济及自然条件,要求采用的间距做到不漏掉一个有工业价值的矿体。
②相邻勘查类型和控制程度之间的勘查工程间距原则上为整数级差关系。
选择的工程间距在地质上要求足以进行相邻剖面或相邻工程资料间可以互相联系和对比。
③勘查工程间距可有一定变化范围,以适应同一勘查类型不同矿床,或同一矿床不同矿体(或矿段)的实际变化差异。
主要矿体与次要矿体,浅部与深部,重点勘查地段与外围概略了解地段应当加以区别对待,不能采用一成不变的工程间距。
④工程间距要由稀到密、先稀后密的次序进行,在勘查中要不断检验间距是否合理,而且要及时的调整间距,使其更加合理。
6、矿产预测
矿产预测是在成矿地质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矿床成矿模式;以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地质等信息为依据,建立找矿模式;依据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式建立切实可行的矿产预测准则;对预测区内的潜在矿产资源做出预测,圈定成矿远景区段和优选成矿靶区,并提出进一步的找矿部署意见。
7、矿床的成因模式
根据已知同类型矿床的野外观察和实验室资料获得的某些假设推断的地质作用和这类矿床的特征作出的成矿理论合理解释。
称为矿床的成因模式。
8、成矿模式的内容
①矿床(体)形成的地质背景
②矿床的内部特征(品位变化、矿石工业品级、化学成分、元素组合、矿石矿物组分、矿物组合、各品级的矿石储量、同位素特征)
③矿床的外部特征(矿床及矿体规模、形态、产状、围岩特征、蚀变作用等)
④矿床的成因特征,指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物质的搬运方式、成矿元素富集(或分散)的物理化学条件等
⑤地、物、化、遥感综合找矿信息,系指与地质背景有关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卫星影像特征等
⑥成矿控制因素,包括控制成矿因素、伴随成矿因素、改造成矿因素。
9、工业指标的主要内容
是指在现代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矿床应达到工业利用的综合标准。
它是储量计算必不可少的依据,也是经济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确定可采范围和指导开采工作的重要依据。
同时也是指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评价矿床工业价值、圈定矿体、估算矿产资源/储量的依据。
它包括边界品位、最低工业品位、最小可采厚度、夹石剔除厚度、有害组分的最大允许含量。
12、断面法估算资源量
断面法是在矿床勘探中应用最广的一种储量计算方法。
它利用勘探剖面把矿体分为不同块段。
除矿体两端的边缘部分外,每一块段两侧各有一个勘探剖面控制。
按矿产质量、开采条件、研究程度等,还可将其划分为若干小块段。
根据块段两侧勘探剖面内的工程资料、块段截面积及剖面间的垂直距离,即可分别算出块段的体积和矿产储量。
各块段储量的总和,即为矿体或矿床的全部储量。
断面法的特点是能借助勘探剖面表现矿体不同部分的产状、形态、构造以及不同质量和研究程度矿产储量的分布状况。
按勘探剖面的空间方位和相互关系,断面法又分为水平断面法、垂直平行断面法和不平行断面法。
13、块断法估算资源量
块段法是根据矿床地质特点和条件(如矿石品级、自然类型、储量类别、矿床开采技术及水文地质条件等)或勘查工程把矿体划分成不同的小块段,而每一块段则按算术平均法估算储量。
这种方法称之为块断法。
地质块段法是一种在算术平均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储量计算法。
它按一定的条件或要求(如不同的地质条件、矿产质量、开采技术条件、研究程度等),把整个矿体划分为若干大小不等的部分(即块段),然后用算术平均法分别计算各部分的体积和储量。
各部分储量的总和,即为整个矿体的储量。
地质块段法应用简便,可按实际需要分别计算矿体不同部分的储量,适用于勘探工程分布比较均匀的矿床。
福建地质与矿产
一、填空题
1、福建省区域地质的三大基本特征:
地层发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
2、福建省三大断代地层:
前泥盆纪地层、中泥盆世—中三叠世地层、晚三叠世—新近纪地层。
3、福建省三期不同变质程度的变质岩:
晚太古代—早元古代的中深变质岩系、中元古代中晚期—晚元古代早期的中浅变质岩系、南华纪—早古生代浅变质系。
4、福建省中生代三次重要的火山—侵入活动:
T3—J2、J3—K1、K1—K2。
5、福建省三大构造单元:
闽西北隆起带、闽西南坳陷带、闽东火山断拗带。
6、福建省三条重要的NNE向断裂带:
崇安—石城断裂带、政和—大埔断裂带、平潭—东山构造带。
7、福建省三条NW向断裂带:
上杭—云霄断裂带、浦城—宁德断裂带、永安—晋江断裂带。
8、福建省三条NEE向断裂带:
南平—宁化构造—岩浆带、光泽—浦城断裂带、永定—闽江口断裂带。
9、福建省三条NS向断裂带:
浦城—嵩口断裂带、将乐—华安断裂带、泰宁—龙岩断裂带。
10、福建省三个环形构造:
桃溪变质核杂岩构造、永泰火山环形构造、闽北变质岩穹隆。
11、建国以来福建省建成了永安、上京、天湖山、新罗、永定5个煤炭生产基地。
12、建国以来福建省建成了大田、潘田、洛阳、阳山、马坑5个铁矿原料生产基地。
13、建国以来福建省建成了顺昌、南平、永安、漳平、新罗5个水泥建材生产基地。
14、截至2008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33种,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12种,
15、福建省在全国储量居领先的矿种主要有:
叶蜡石、高岭土、石英砂、饰面花岗岩、萤石、重晶石、铌钽、地热等。
16、东岩组主要岩性为一套中浅变质的中酸性双峰式火山岩,以绿片岩为主,夹黑云钠长变粒岩、黑云(二云)二长变粒岩、云母石英片岩,局部夹大理岩。
是我省铅锌、铜、银矿产重要赋存层位之一。
17、晚泥盆世-中三叠世地层在我省闽西南地区,煤最主要的赋存层位二叠系童子岩组地层。
18、闽西南地层小区晚古生代准地台型细碎屑岩-碳酸盐岩层出露广泛,这套地层被称为“经济地层”除了煤以外,还是我省石灰岩、铁、锰矿的重要含矿层位。
19、我省闽江口以南,滨海长乐组上部赋存量大、质优的石英砂矿产。
20、我省旅游资源较丰富,请指出下列景点各属什么地貌类型?
武夷山(丹霞地貌),太姥山(花岗岩地貌),平潭海坛岛、仙人井(海蚀地貌),将乐玉华洞(岩溶地貌),鼓山(花岗岩地貌),泰宁大金湖(丹霞地貌),漳州沿海牛头山(滨海火山地貌)
三、论述题
7、请你谈谈对我省深部找矿方面的认识和建议
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加强接替资源勘查刻不容缓。
福建是经济大省,加强省内优势和有潜力的矿产资源的深部勘查开发,充分挖掘潜力,提高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认为今后我省深部找矿工作思路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加强以成矿理论、成矿模式为中心的基础研究工作
矿产勘查工作已由地表露头矿的寻找转向隐、盲矿体的定位预测和勘查。
加强基础地质研究,从地质发展到矿床的演化思路,展现矿床沿着地史演化的轨迹,为在时空上指导找矿提供了新的途径;各种矿床模式的建立和应用已成为实际勘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