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崇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西崇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崇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崇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崇义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满分:
150分 时长:
150分钟 卷面分:
-10分 时间:
2016.5.4
第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李杜风格,论者纷纭,而以严羽的两句话最为中肯:
“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沧浪诗话·诗评》)飘逸与沉郁这两种风格的形成,取决于李杜两人思想、性格的不同,以及创作态度和题材的差异,具体则表现在意象的运用上。
前人说李诗万景皆虚,杜诗万景皆实,固然未必十分确切,但从意象的虚实上看,的确可以看出李杜风格的不同。
李诗的意象常常是超越现实的,他很少对生活的细节作精致的描绘,而是驰骋想象于广阔的空间和时间,穿插以历史、神话、梦境,用一些表面看来互相没有逻辑联系的意象,拼接成具有浓烈艺术效果的图画。
《梦游天姥吟留别》《梁甫吟》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李白的夸张是最大胆的,像“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杜甫虽然也有夸张的手法,但总的看来却是偏于写实的,如“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给人以逼真之感。
他的一些记游诗,如《铁堂峡》《盐井》《泥工山》等简直是一幅幅描绘山水景物和风土人情的图画,可补地理记载之不足。
杜诗的意象多取自现实生活,他善于刻画眼前真实具体的景物,表现内心感情的细微波澜。
杜甫写诗往往从实处入手,逐渐推衍到有关国家和人民命运的统摄全局的问题上。
杜甫曾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夸赞画家王宰,说他能在尺幅的画面中表现出万里之势,杜甫自己的诗也是如此。
杜甫有些诗是从身边琐事中引出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还有些诗是把重大的社会政治内容和生活细节穿插起来。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大处着眼,何等悲壮!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改从小处落笔,又是何等细腻!
又如《北征》用自己一个家庭的遭遇反映整个国家的变化。
在纵论国家大事之中,插入一段关于儿女衣着的细节描写,用这个真实的细节反映战乱带给人民的苦难。
李白的《古风(其十九)》和杜甫的《悲陈陶》,都是写安史之乱的古体诗,但虚实的处理不同。
《古风》大半是写游仙,最后四句才写到安史之乱,也似乎不甚着力,但它给人留下的印象却是深刻的,诗人的忧虑和悲愤也流落在字里行间。
《悲陈陶》则围绕着陈陶战役,官军、安史军和长安人民三个方面都写到了,犹如用诗写成的通讯报道,真实而深挚,是典型的沉郁之作。
李白写诗往往在虚处用力,虚中见实。
杜甫写诗则在实处用力,实中有虚。
在虚处用力,妙在烘托。
虚写好了,实可以让读者自己去联想补充,意象不粘不滞,显得飘逸。
在实处用力,妙在刻画,在深入的刻画之中见出气魄,意象不浮不泛,显得沉郁。
(选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杜甫思想、性格及创作态度、题材的差异,决定了飘逸与沉郁风格的不同,其风格的不同可从所选意象看出:
前者常超越现实,后者则偏于写实。
B.李白的诗歌常常穿插表现历史、神话、梦境,把表面似乎没有逻辑联系的意象组合成具有强烈艺术效果的图画,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梁甫吟》等。
C.严羽认为,李白诗歌风格飘逸、万景皆虚,杜甫诗歌风格沉郁、万景皆实,两者不能互学。
这些观点虽不确切,但的确道出了两者风格与意象的不同。
D.杜甫善于刻画眼前真实具体的景物;他的一些记游诗所描绘的山水景物和风土人情,甚至可作地理研究的辅助资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白和杜甫都能用夸张,但李白想象驰骋、夸张大胆,如“燕山雪花大如席”;而杜甫取自现实、偏于写实,如“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B.杜甫赞赏王宰的山水图画在尺幅的画面中表现出万里之势,他本人的诗歌创作也常常如此,往往从实处逐渐推衍到有关国家和人民命运的问题上。
C.杜甫诗歌的意象多取自现实生活。
他常常以生活的细节来表现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如《北征》即用自己一个家庭的遭遇反映了整个国家的变化。
D.李白诗歌总是驰骋于广阔的空间和时间,虽然很少精致描绘生活细节,但虚中见实,
实处用力,妙在烘托,让读者自己去联想补充,意象飘逸。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现的是重大社会政治内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表现出生活细节和作者内心的波澜。
B.李白的《古风(其十九)》和杜甫的《悲陈陶》都是古体诗,写的都是安史之乱,但李诗对现实似乎不甚着力,故杜诗的艺术效果更胜一筹。
C.李白的诗歌往往在虚处用力,诗的意象不粘不滞,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诗风飘逸洒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极具艺术魅力。
D.杜甫的诗歌往往在实处用力,其妙在于刻画,刻画深入具体,气魄非同一般,意象不浮不泛,情感真实深挚,显现出沉郁的风格。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牟子才,字荐叟,井研人。
八世祖允良生期岁,淳化间盗起,举家歼焉,惟一姑未笄,以瓮覆之,得免。
子才少从其父客陈咸,咸张乐大宴,子才闭户读书若不闻见者,见者咸异之。
嘉定十六年举进士。
时丁大全与宋臣表里浊乱朝政,子才累疏辞归。
初,子才在太平建李白祠,自为记曰:
“白之斥,实由高力士激怒妃子,以报脱靴之憾也。
力士方贵倨,岂甘以奴隶自处者。
白非直以气陵亢而已盖以为扫除之职固当尔所以反其极重之势也彼昏不知顾为逐其所忌力士声势益张宦官之盛遂自是始其后分提禁旅,蹀血宫廷,虽天子且不得奴隶之矣。
”又写力士脱靴之状,为之赞而刻诸石。
属有拓本遗宋臣,宋臣大怒,持二碑泣诉于帝,乃与大全合谋,嗾御史交章诬劾子才在郡公燕及馈遗过客为入己,降两官,犹未已。
帝疑之,密以椠问安吉守吴子明,子明奏曰:
“臣尝至子才家,四壁萧然,人咸知其清贫,陛下毋信谗言。
”帝语经筵官曰:
“牟子才之事,吴子明乃谓无之,何也?
”众莫敢对,戴庆炣曰:
“臣忆子才尝缴子明之兄子聪。
”帝曰:
“然。
”事遂解。
盖公论所在,虽仇雠不可废也。
未几,大全败,宋臣斥,诬劾子才者悉窜岭海外,乃复子才官职,提举玉隆万寿宫。
帝即欲召子才。
会似道入相,素惮子才,仅进宝章阁待制、知温州;又嗾御史造飞语目子才为潜党,将中以危祸。
上意不可夺,遂以礼部侍郎召,屡辞,不许。
乃赐御笔曰:
“朕久思见卿,故有是命,卿其勿疑,为我强起。
”故事,近臣自外召者,必先见帝乃供职;子才至北关,请内引奏事,宦者在旁沮之,帝特令见,大说,慰谕久之。
时士大夫小忤权臣,辄窜流,子才请重者薄惩,轻者放还。
度宗在东宫,雅敬子才,言必称先生。
即位,授翰林学士、知制诰,力辞不拜,请去不已。
进端明殿学士,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赠四官,官其后二人。
(节选自《宋史·牟子才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白非直以气陵亢而已/盖以为扫除之职/固当尔所/以反其极重之势也/彼昏不知/顾为逐其所忌/力士声势益张/宦官之盛/遂自是始/
B.白非直以气陵亢而已/盖以为扫除之职/固当尔所/以反其极重之势也/彼昏不知/顾为逐其所忌力士/声势益张/宦官之盛/遂自是始/
C.白非直以气陵亢而已/盖以为扫除之职固当尔/所以反其极重之势也/彼昏不知/顾为逐其所忌/力士声势益张/宦官之盛/遂自是始/
D.白非直以气陵亢而已/盖以为扫除之职固当尔/所以反其极重之势也/彼昏不知/顾为逐其所忌力士/声势益张/宦官之盛/遂自是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笄”是古代用以盘头或别住帽子的簪子,特指男女十五岁成年可以插簪子的年龄。
B.“记”是古代以记叙为主的文体,如《桃花源记》;也可按时间记述史实,如《史记》。
C.“拓本”是把碑刻、铜器等器物的形状和上面的文字、图像拓下来的纸本。
D.“经筵”是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设的御前讲席,宋代以翰林学士等任经筵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牟子才少年时苦学上进。
他随父亲寄人篱下,闭门读书,专心学习,不受外界干扰,见到他的人都认为他与众不同。
B.牟子才敢于为国得罪宦官。
他借为李白作记表达了对宦官专权的不满,以致后来他从外地召回皇宫时,宦官董宋臣从旁阻挠。
C.牟子才屡遭权臣忌恨。
丁大全、贾似道都曾唆使御史对他诽谤诬陷,罪名分别是侵吞公款和暗结叛党,但均未能完全得逞。
D.牟子才深得皇帝信任。
他被人中伤,皇帝暗中写信给吴子明询问真实情况;度宗做太子时,就对他很尊敬,即位后给予重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乃赐御笔曰:
“朕久思见卿,故有是命,卿其勿疑,为我强起。
”
(2)时士大夫小忤权臣,辄窜流,子才请重者薄惩,轻者放还。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8.请简析诗句“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运用的手法和表达的感情。
(5分)
9.“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与苏轼《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异同?
(6分)
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4题限做3题)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荀子·劝学》)
,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
(2)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3)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血色罗裙翻酒污。
(白居易《琵琶行》)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韩愈《师说》)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
小题。
(25分)
小包袱
单冬花开始整理她随身携带的小包袱。
包袱有枕头那么大,针头线脑都装在里面。
儿子张孝德常笑话她的小包袱,说里头不一定都装着针头线脑,一定还有什么秘密宝贝,无论是到弟弟家住还是到北京住,一直不离她身。
女儿张小梅从乡下来接母亲回家,瞅着傍晚单冬花和菜市场认识的老乡告别的一个机会,悄悄打开了包袱。
包袱里包着包裹,打开里面发现是一个一个信封,信封上缠着红红绿绿的线,缠绕得严实。
信封里装了内容,有厚有薄。
张小梅猜想是钱,神秘地说:
“妈的包裹里放了钱。
”张孝德说:
“姐,你没事闲着,妈每天看她的包,你动了她准知道。
”
看着母亲的小包袱,用小毛巾、旧布块、塑料纸里三层外三层地包着的一个小包包,小包包里有四十多个信封,信封都是自己早年当兵时给家里写信用过的牛皮纸信封,封面的字迹还清清楚楚。
张孝德忽然觉得应该给母亲的小包袱拍个照,他用手机拍下了包袱和包袱里的信封,把图发到微信群里并写下一段话:
深刻的亲情是不能被浅薄的快乐填满的,一想到城市生活那些背后的空洞无物,我就惶恐不安。
看着母亲的小包袱,我想起了童年、成长和对母亲的感情,我好痛恨自己不能用语言表达对母亲的爱意。
天快黑的时候,单冬花回来了。
她直奔自己的卧室,打开灯,掀起枕头发现包袱动过了,信封没有动。
她明白是闺女张小梅动了,单冬花不喜欢闺女,再孝顺的闺女也是人家的媳妇。
单冬花一时不想揭穿闺女的把戏,她知道闺女是心焦包袱里的钱,可包袱里的钱不心焦她。
终于到了回乡的日子。
单冬花紧紧抱着她的小包袱,看着小梅和孝德大包小包地提着。
包多手少,张孝德建议把小梅的一个小提包和母亲的小包袱捆绑在一起。
正捆着,公交车来了。
夜色迷蒙,路灯朦胧,张孝德架着单冬花上了车,小梅提着大小包包随后上车。
公交车行驶了四十分钟到达火车站。
下车后开始清点行李,单冬花说:
“把我的小包袱给我,拿惯了,手里空空的,总觉得少了什么。
”
包袱不在了。
张小梅以为单冬花拿着,单冬花以为是张小梅取着,都急得团团转。
单冬花说:
“出门时我拿着,上车时孝德说要和小梅的提包系在一起,我明明知道小梅从我手里接走了包袱。
”
张小梅说:
“妈的包袱啥时候舍得叫旁人拿,我还有福气拿?
我是真没有见。
”
单冬花腿软得不由得要往地上坐,哽咽着说,两万多块钱呢。
一家人不说话了,谁也没想到单冬花的包袱里有这么多钱。
短暂的沉默后,大家开始回忆当时的细节。
孝德想也许是忘记把那个包袱带下车了,立即拦下一辆出租车,向公交汽车下一站追去。
半个小时后,孝德回来说车上没有。
孝德说我快发微信,或许可以帮上忙。
小梅突然想了起来,说:
“我的手机还放在那个包袱里边。
整理包袱时想着妈的小包袱最重要,手机也最重要,顺手就塞进去了。
”孝德问:
“是否开着机?
”小梅说:
“开着。
”孝德急忙拨号,结果是关机。
人流拥挤着开始进站,单冬花腿上是一点儿气力都没有了。
张孝德仿佛感受到了母亲此时的痛苦,搀扶着,在一旁反复安慰母亲,说破财免灾,只要您健康长寿;更何况,如今的社会还是好人多,大都不在乎您这点钱,人家捡到后一定会给咱送回来;放心回家,不等火车到家就会有好消息,城里的派出所神速着呢。
安顿她们上车后,张孝德立即给家里外甥的银行卡打了一万五千元,并让外甥告诉姥姥说警察当天上午就找到捡包的人,要回了钱,剩余的钱作为感谢费送给好心人了。
张孝德再三叮嘱不要说漏嘴。
回到家,在给母亲的电话里,张孝德说:
我们自己不小心,包袱丢到车上了,被一个好心人捡着,他通过派出所找到我们,包袱里的东西都完好着呢。
单冬花还是不信,说,包袱里的东西你都清点了?
张孝德说,清点了,零票都换成整钱了。
单冬花说,我那些信封里还有东西呀,千万不敢丢了,你可放好了?
是什么东西呢?
张孝德一时语塞,假装手机信号不好,说,妈,你说啥,听不清楚你的话。
单冬花大声说,我那些信封里一多半不是钱,是你的信呀,是你当兵时寄来的信。
我百年后要带给你爸的,也好叫你爸知道我是怎么养大他的儿子的呀。
张孝德拿着手机流泪应着,都在,妈,钱在信也在。
张孝德回家找出一沓旧稿纸,坐在桌前,他在想,二十多年前给母亲写过的信里都是什么内容呢?
那些内容他是彻底忘记了。
张孝德提笔写下一行字:
妈,我在部队想家了。
接下来呢?
文字还能在一个人的疼痛中生长吗?
(摘编自《小说月报》2016年第3期,作者葛水平,有删节)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部分用了不少笔墨写单冬花的小包袱,突出小包袱的重要性,给读者一种神秘感,制造了悬念,增强了小说的魅力。
B.小说注重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
如张小梅“瞅着傍晚单冬花和菜市场认识的老乡告别的一个机会,悄悄打开了包袱”,这一细节写出了张小梅贪财的微妙心理。
C.小说开头张孝德“不能用语言表达对母亲的爱意”和结尾“那些内容他是彻底忘记了”相呼应,说明他对母亲的关心和爱已经远不如当年。
D.小说结尾以两个问句作结,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既是对孝德进行叩问,也是启迪读者,引人思考。
E.小说中环境描写着墨不多,但对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如“夜色迷蒙,路灯朦胧”就为下文小包袱的丢失埋下了伏笔。
(2)小说中的母亲单冬花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3)小说以“小包袱”为线索叙事写人,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4)如果续写小说的结尾,这里提供两种方案:
一是小包袱找回来了,二是小包袱找不回来了。
你认为哪个结尾更有魅力,请简要分析。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略
第
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⑴庄周自从他夫人死后,率性把漆园吏的微职丢掉,他的门徒们也就逐渐地。
⑵亲情是一缕柔柔的阳光,让冰冻的心灵无声融化;亲情是一个静静的港湾,让我远航的疲惫;亲情是一股涓涓的细流,给我心田带来甜甜的滋润。
⑶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是“原创”,长着长着就成了“赝品”。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的生活故事没有机会展开,就了。
A.销声匿迹烟消云散风流云散B.风流云散销声匿迹烟消云散
C.烟消云散风流云散销声匿迹D.风流云散烟消云散销声匿迹
14.下列各项中,不存在语序不当或搭配不当的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首汽集团今天上午开通电子商务网站,成为第一家国内开展网上电子商务租车的企业。
B.不吃或少吃早餐,会使血糖不断下降,造成思维减慢、反应迟钝、出现低血糖休克,甚至精神不振。
C.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人数2.8万,达到近五年国考招录数的顶峰,招录基数大,以至今年国考竞争比达到了五年来最低。
D.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熬到腊月初八,是盼年的第一站。
这天的早晨要熬一锅粥,粥里要有八样粮食——其实只需七样,不可缺少的大枣算一样。
,,,,,。
一群手捧着大碗的孩子们排着队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脸冻得通红。
我经常幻想着我就在等待着领粥的队伍里,虽然饥饿,虽然寒冷,但心中充满了欢乐。
①我曾经十分地向往着这种施粥的盛典
②想想那些巨大无比的锅,支设在露天里,成麻袋的米豆倒进去
③据说在解放前的腊月初八凌晨
④浓浓的香气弥漫在凌晨清冷的空气里
⑤庙里或是慈善的大户都会在街上支起大锅施粥,叫花子和穷人们都可以免费喝
⑥黏稠的粥在锅里翻滚着,鼓起无数的气泡
A.①②③⑤⑥④B.③⑤①②⑥④C.①②⑥③⑤④D.③⑤④①②⑥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义完整连贯,内容贴近,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传统社会中,诚信是做人之本,①,那么他就难以立身处世。
在我国古代社会,诚信不仅是调节个人行为的道德规范,而且是为大多数人所尊奉,具有普遍意义的伦理道德。
它要求个人对内立足于“诚”,坚持自我本真和独立,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②,信守自己的承诺,不出尔反尔,不人云亦云。
如今,诚信更应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规范,然而人们却也感受到③,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某些无序和道德失范,已成为社会生活中的突出问题。
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特别需要诚信来维系,需要诚信的精神价值的支持。
17.春节期间,在新海市工作的小张收到了二叔托在新海市读大学的儿子带来的土特产,小张高兴地给二叔写了一封信,但其中有5个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
(5分)
我非常高兴地笑纳了您送给我的土特产。
看到这些土特产,我又想起了二叔您对我的一贯的关心和爱戴,真是非常感谢您。
至于为您的令郎毕业后联系工作一事,我会鼎力相助,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过几天我将托人惠赠给您一件礼物,您肯定会感到惊喜的!
改成
改成
改成
改成
改成
六、写作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要少于800字的规范的议论文作文。
(60分)
(1)品格如同树木,名声如同树阴,我们常常考虑的是树阴,但却不知树木才是根本。
—一格罗斯
(2)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一罗曼·罗兰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
请联系社会实际或你的人生体验,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C(“李白诗歌万景皆虚,杜甫诗歌万景皆实”不是严羽认为的,文中说的是“前人说李诗万景皆虚,杜诗万景皆实”;“这些观点虽不确切”也不合文意,原文是说“固然未必十分确切”。
)
2.D(“实处用力”有误,文中说“李白写诗往往在虚处用力,虚中见实”。
)
3.B(“故杜诗的艺术效果更胜一筹”属无中生有。
)
4.C(“扫除之职固当”作“以为”的宾语,“尔”是句末语气助词,“所以”表结果,因此,A、B选项错误。
“力士”应做下句主语,结合上句意思,“逐”的不是力士,因此D选项错误)
5.A(“特指男女十五岁成年”理解不恰当,应该是特指“女子十五岁成年”。
)
6.B(牟子才作记不是“以致”后面内容的直接原因;“从旁阻挠”的是其他“宦者”,不是董宋臣。
)
7.
(1)于是亲自写信给他说:
“我想见你(已经)很久了,所以有这个任命,你千万不要有疑虑,为了我(你就)勉为其难出来做官吧。
”
【5分。
“赐御笔”1分,“是命”1分,“起”1分,大意2分。
】
(2)当时士大夫稍微触犯当权者,就被流放,子才向皇上请求重罪的轻罚,轻罪的免除处罚。
【5分。
“忤”1分,“窜流”1分,“放还”1分,大意2分。
】
【参考译文】
牟子才,字荐叟,井研人。
他的八世祖牟允良生下来一岁时,遇上淳化年间强盗作乱,全家在此难中灭绝,仅有一个未成年的姑姑幸免,她用缸盖住允良,允良得以辛免。
牟子才小时候跟着父亲寄居在陈咸家,陈咸大奏音乐大摆宴席,牟子才闭门读书好像没听到看到,见到他的人都觉得他与众不同。
嘉定十六年牟子才考中进士。
当时丁大全与董宋臣内外勾结败坏朝政,牟子才多次上疏请求辞职还乡。
当初,牟子才在太平州建造李白祠,自己写了一篇记说:
“李白被贬斥,实在是因为高力士激怒杨贵妃,来报复李白让他脱靴之仇。
高力士当时位尊倨傲,怎么会甘心以奴仆自居呢?
李白不是只以气势压人,而是认为担负清除奸佞的职责本该这样,所以冒犯了君王。
唐玄宗糊涂不知真相,反而替高力士驱逐了他所嫉恨的李白,高力士声势益发嚣张,宦官猖獗之势就从这里开始。
之后高力士分权率领禁兵,在宫廷中厮杀,虽是天子也不能使唤指挥他了。
”又描摹了高力士为李白脱靴的样子,为李白写赞而且刻在碑石上。
恰好有人将碑文拓本给了董宋臣,董宋臣大怒,拿着二篇碑文向皇帝哭诉,于是就和丁大全合伙谋划,唆使御史先后上奏,诬陷弹劾牟子才私自侵吞在州郡的公宴以及馈赠客人的花费,降官两级,仍不罢休。
皇上怀疑这件事,暗中写信询问安吉太守吴子明,吴子明上奏说:
“我曾经到过牟子才家,家徒四壁,人们都知道他清廉贫穷,陛下不要听信谗言。
”皇帝对经筵官说:
“牟子才的事情,吴子明却说没有,为什么?
”众人没有敢回答的,戴庆炣说:
“我记得牟子才曾经退还吴子明的哥哥吴子聪的任命。
”皇帝曰:
“对。
”事情于是了结。
有公论在,即使是仇人也不能置公论于不顾。
没多久,丁大全垮台,董宋臣被贬斥,诬陷弹劾牟子才的人都被流放到岭海之外,于是恢复牟子才官职,做玉隆万寿宫的提举。
皇帝想要立刻征召牟子才。
适逢贾似道入朝为相,他向来忌惮牟子才,仅让他升为进宝章阁待制、温州知府;又唆使御史捏造流言把牟子才视为吴潜的党羽,要中伤加害他。
皇帝的旨意不可改变,于是以礼部侍郎的职位召用他,他多次推辞,不被允许。
皇帝亲笔写信说:
“我想见你很久了,所以有这个任命,你千万不要有疑虑,为了我(你就)勉为其难出来做官吧。
”按照旧例,从外地召回的近臣,一定先拜见皇帝后才能就任;牟子才到北关,请宦官带他进宫奏事,宦官从旁阻挠,皇帝特地下令召见,非常高兴,安慰开导了他很久。
当时士大夫稍微触犯当权者,就被流放,子才向皇上请求重罪的轻罚,轻罪的免除处罚。
度宗做太子时,一向尊重牟子才,开口闭口必称他为先生。
太子即位后,授牟子才翰林学士、知制诰,牟子才极力推辞不接受任命,一再请求离去。
进官端明殿学士,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退休,去世后,追赠四级官,给他两位后裔授官。
8.诗人用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