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板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75896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板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板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板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板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板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板书.docx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板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板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板书.docx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板书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板书

【篇一: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板书】

人皆称孟子好辩,孟子曰:

“予岂好辩哉?

予不得已也。

”孟子的解释是:

我是想去端正人心,破除荒谬的邪说,抵制偏颇的行为,批驳错误的言论,我哪里喜欢辩论呢?

我是不得已啊!

事实上,孟子不仅好辩,而且善辩。

从发给大家的补充阅读材料可以看出,他跟梁惠王曾有过几次交锋。

我们教材选编的这一篇,是其中的一次。

我们来看看这一次的交锋是因何而起。

(二)深入

1、梁惠王说自己在政事上很用心,他给出了什么样的事实论据?

理解句子: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强调重点字词:

河内、凶、粟、河东、亦然。

2、这个梁惠王看起来很勤政爱民啊,孟子却给了他一个怎样的评价?

请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这个成语就出自这篇作品,一直流传至今。

明确:

“五十步笑百步”(指打仗时候向后逃跑五十步的人嘲笑向后逃跑一百步的人胆小。

现用以比喻某些人嘲笑他人的不足或过失,却没有反思到自己也有这样的不足或过失,只是程度要比别人轻一些罢了。

“五十步笑百步”是一种没有自知之明的表现。

请两名同学分角色朗读孟子向梁惠王“以战喻”的对话。

(甲)“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乙)“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甲)“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心理和表情。

孟子没有直接回答梁惠王,却跟他打了个太极,用了比喻说理的方法请君入瓮,而梁惠王被孟子牵着鼻子走还浑然不觉,一个志在必得成竹在胸,一个口无遮拦窘态可掬,令人不禁哑然失笑。

3、孟子对一个“勤政爱民”的君王作如此评价,是否太刻薄了?

何不进行赏识教育,多鼓励,少批评?

明确:

梁惠王之“勤政”,并非真正为了“爱民”。

他希望百姓人数日益增多,只是为了在战争中拥有强大的实力,百姓只是他的战争工具而已。

孟子一眼就看穿了其真正的动机:

“王好战”。

关于梁惠王的好战,另有文字可以证明:

这段话的意思是——

孟子说:

“梁惠王真不仁啊!

仁人把给予他所爱的人的恩德推及到他所不爱的人,不仁者把带给他所不爱的人的祸害推及到他所爱的人。

”公孙丑问道:

“为什么这么说呢?

”孟子说:

“梁惠王因为争夺土地的缘故,糟踏百姓的生命驱使他们去打仗,大败后准备再打,担心不能取胜,所以又驱使他所爱的子弟去为他送死,这就叫把带给他所不爱的人的祸害推及到他所爱的人。

也就是说,梁惠王因为争夺土地而穷兵黩武,不仅百姓,就连他所爱的子弟都不得不跟着去送死。

孟子洞穿了梁惠王冠冕堂皇的话语之下阴暗冷酷的动机,所以决定给他来一场头脑风暴。

孟子的使命感和浩然之气由此可见一斑。

孟子曾说:

孟子说的意思就是:

如今服事国君的人都说:

“我能为国君开拓土地,充实府库。

”如今所说的好臣子,正是古代所说的残害百姓的人。

国君不向往道德,不立志行仁,却去想办法让他富有,这等于是让夏桀富有。

又说:

“我能够替国君邀约盟国,每战必胜。

”如今所说的好臣子,正是古代所说的残害百姓的人。

国君不向往道德,不立志行仁,却去想办法让他武力强大,这等于是在辅助夏桀。

孟子要做的,不是一个伪“良臣”、真“民贼”;他要做的,是一位精神导师。

这位精神导师胸怀壮志,诚恳殷切,他不仅仅要帮梁惠王“解惑”,还要向他“传道”、“授业”。

他意图对这位君王进行灵魂上的革新,向他传讲“王道”,同时,为他提供具体的规划和措施,为他走向“仁政”铺平一条阳关大道。

所以,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来否定梁惠王,并非刻薄,而是志存高远,意欲实现彻底的翻转,来一场灵魂的革命。

4、孟子为梁惠王提出了哪些具体的规划和措施呢?

男女生轮读“不违农时”、“五亩之宅”这两段。

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孟子所作出的两个阶段的规划:

王道之始,王道之成。

5、王道之始,要做好哪些方面呢?

用文中的词句简明概括地回答。

明确:

养生丧死。

也就是供养活人、安葬死人,两个方面都要能够满足百姓的需求,让他们生死无虞。

这是生命最基本的需求。

具体措施有哪些呢?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讨论明确:

这样的措施,与我们现今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在某种角度或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却比我们现今的提法有更为丰富的内涵:

它反映了孟子对自然法则的敬畏,对生命规律的尊重。

它里面融渗着一种对自然界生命伟力的由衷赞美,而不仅仅是为了让自然万物能够持续地为我所用的“人类自我中心”。

6、“五亩之宅”这一段的前半部分内容是否与前面一段重复?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讨论明确:

前面一段强调的是不要破坏自然生态,不可竭泽而渔;这一处强调的是如何进一步改造自然,改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

人们的生活资料不再仅仅是取诸自然(野生的鱼鳖、树木)了,人们还可以吃上家庭饲养的鸡、猪、狗等肉类,人们还自己植桑养蚕,可以穿上丝绸衣服了。

良田百亩,数口人的家庭再也不会有挨饿的情况了。

整个这一段的内容与前面一段相比,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变化:

人类由尊重自然走向改造自然;物质生活由生死无虞的底线满足走向衣帛食肉的小康水平;百姓由无恒产走向了有恒产;有了学校教育。

前面两点上面已有表述,毋庸赘言。

所以,在孟子第二个阶段的规划(“王道之成”)中,教育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或者说,教育正是一个国家从王道之始走向王道之成的文明标签。

做到了以上这些方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解决重点字词和句式:

然而、王、未之有)

7、孟子在为梁惠王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王道蓝图之后,突然急转直下,回到现实(齐读最后一段)。

这一段用了怎样的说理方法?

能够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

‘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解决字词:

检、涂、发)

这样的主张,在我们在初中学过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早有表述: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的说理,可谓软硬兼施:

先投其所好,用战争设喻,绵里藏针却又一针见血地狠扎了一下对方,然后在伤口处施药(不先扎一下,药效就进不去)——用美丽的王道蓝图激发梁惠王对仁政的向往,转而又用冰冷残酷的现实和含蓄巧妙的比喻来暗讽其作为,促进其反思。

孟子好辩,孟子也善辩。

好辩,是勇者气质;善辩,是智者风范。

(三)拓展

讨论预习卡片b面的补充阅读材料——孟子与梁惠王的另外四次对话,进一步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和说理风格。

1、分别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这四次对话的中心话题。

第一次:

利;第二次:

乐;第三次:

杀人;第四次:

无敌

分别表现了孟子怎样的思想?

“利”只会刺激“欲”,只有“仁义”才能孕育“忠孝”。

与民同乐,才能有真正的乐、长久的乐。

为政不仁,等于率兽食人。

仁者无敌。

小结:

民本思想和仁政学说是孟子思想的核心,但其积极意义仅仅停留在对人的物质生命这一层面的维护上,在精神生命方面,中国的“仁”恰是对“人”的一种捆绑——“‘仁’是‘人’字旁一个‘二’字,亦即是说,只有在‘二人’的对应关系中,才能对任何一方下定义。

在传统中国,这类‘二人’的对应关系包括:

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这个对‘人’的定义,到了现代,就被扩充为社群与集体关系,但在‘深层结构’意义上则基本未变。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2、四次对话的主要说理风格。

类比推理

正反对比

比喻说理

正反对比

(四)作业

阅读《孟子》,写读书笔记。

附:

课前预习卡片

a面

[易错字音]

弃甲曳兵()数罟()洿池()不可胜食()

养生丧死()可以衣帛()鸡豚()狗彘()

庠序()孝悌()然而不王者()饿殍()

[重点词义]

河内凶

寡人之民不加多

兵刃既接

或百步而后止

是亦走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

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

王无罪岁

斯天下之民至焉

自由补充:

[一词多义]

河东凶亦然——填然鼓之

狗彘食人食

寡人之于国——寡人之民——填然鼓之——申之以孝悌之义

仿例补充:

〔古今异义词〕

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义:

今义:

然而不王者古义:

今义:

五十者可以衣帛食肉古义:

今义:

仿例补充:

〔特殊句式〕

例:

未之有也(未有之也。

宾语前置)

仿例补充:

[通假字]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直不百步耳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仿例补充:

b面

请分别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以下四次对话的中心话题。

(一)

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

“叟!

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

“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

’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二)

孟子见梁惠王。

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

“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

“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诗云》: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经史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幽鹿攸伏。

幽鹿濯濯,白鸟鹤鹤。

王在灵沼,於轫鱼跃。

’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

‘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汤誓》曰:

‘时日害丧?

予及女偕亡!

’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三)

梁惠王曰:

“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

“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

“无以异也。

曰: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仲尼曰: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四)

梁惠王曰:

“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

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故曰:

‘仁者无敌。

’王请勿疑!

【篇二: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板书】

1、作家作品

孟子,名轲,战国时代中期儒家学说主要代表人物,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又一位大师,与庄子生活的时期大致相同,两人堪称战国时期中国思想史上夺目的双子星座。

《孟子》这部著作是由孟子及其弟子完成的对话体言论集,共7篇。

它集中反映了孟子的主要学术思想,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其最重要的论断便是“性善论”与“民本思想”。

《孟子》这部著作是传统文化中“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朱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力,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他的思想缺乏现实的基础。

但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即便放到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来看,其思想在很多方面仍有借鉴意义。

2、基础积累

(1)读准字音

(2)解题

“寡人之于国也”原句是“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古代国君的自称谦词,今义是形影孤单的人,即孤家寡人。

“焉”“耳”“矣”均是文言句末语气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原句是主谓句,感叹句。

“于”,介词,与“国”合成介宾短语。

“之”,用于主语和介宾短语之间,提顿语气,强调介宾短语的意义。

3、学生根据注释梳理文意,研读课文。

(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重点:

该句中的“之”,并非如某些译注资料上所言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应为“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际意义”。

资料:

“之”,只有出现在“主之谓”结构中时,才能起到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在古汉语中,一个句子只有一套主谓结构,如果出现两套主谓结构时,其中一套主谓结构势必会失去其独立性,而沦为整个句子的某个组成部分,或成为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或状语等),或成为复句的分句。

但“主之谓”结构存在的前提是必须具备两套主谓结构,该句中只有一套主谓结构,即“寡人尽心”,而“于”是介词,“对于”之意。

故而此处的“之”不宜作“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讲。

(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重点:

其一,此句中“凶”解释为“收成不好,闹灾荒”,它是古代典籍上出现频率甚高的词语,尽管它不是从前考纲所要求的必须掌握的实词,但从近几年高考文言阅读选段的规律来看,人物传记,尤其是“循吏”传记往往占据了相当多的比例。

但凡言及“循吏”,多数会提及治“凶”之功绩,因此,“凶”又是必须掌握的重要实词之一。

其二,此句中有两个“其”字,两者皆作代词讲,但前者指代对象是“河内”,而后者则为“河东”。

另外,此句中的“然”,作代词讲,可译作“这样”。

(3)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重点:

此句中的“政”,宜作“治理,管理”讲,“无如”按课本译注讲作“没有像……”,如作“没有人比得上……”讲似乎更好,只是其中的“无”被当作无指代词(不定代词)了。

“者”并非代词,不可译作“……的(人)”,此处是语气助词,表达一种否定关系的陈述语气。

(4)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重点:

“加者,更也。

”现代汉语中“更加”为并列式合成词,构词的两个语素为同义互训关系。

现代汉语中这种同义互训关系的合成词比比皆是,此不赘述。

(5)王好战,请以战喻。

重点:

此句中的“请”,宜作敬辞讲。

作敬辞讲的“请”有两种基本解释,一为“请允许我……”,一为“请他人……”,不可一见到“请”就解释为“请求”。

此处之“请”宜作“请允许我……”讲。

另外,“以”为介词,释为“用、拿”。

(6)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重点:

其一,此句中的“之”,作音节助词讲,在语法上起到调节音节的作用。

“音节助词”与“语气助词”不同,顾名思义,语气助词是用来表达某种语气或在语气上起到一定辅助作用的助词,而音节助词仍然属于结构助词的范畴,只不过在句子的音节方面起到一种调节性的作用。

在古汉语中,文言句式绝少出现独词成句或三字句(古代乐府诗歌除外),主要是避免句子结构失衡。

如果不得已出现这种情况时,往往要添加音节衬字“之”或其他衬字,以使语句结构平衡。

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蒲松龄《狼》

②顷之,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林嗣环《口技》

(7)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重点:

此句中的“或”作无指代词(亦称作“不定代词”)讲,可译作“有人”(或“有的人”)。

无指代词是相对于定指代词而言,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一、二、三人称代词与指示代词都是定指,它们都有明确的指代对象。

而汉语中也有一类不确切指代对象的代词,表肯定的通常有:

“或”,通常解释为“有的人(物、事)”;表否定的则有下列几个:

“无”“莫”“靡”等,通常解释为“没有人(物、事)”。

它们既可以指代人,亦可以代物、代事。

(8)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重点:

其一,此句的“直”并非通假现象,虽然它解释为“只是”“不过”。

其二,“是亦走也”是一典型的判断句式。

孟子很喜欢用“是……也”这样的句式来表示判断,如“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其三,“走”,应释为“逃跑”,俗语常说的“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之“走”即是“逃跑”之意。

(9)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重点:

此处的“无”作通假讲,相当于“毋”,解释为“不要”。

可以这样类推:

解释为“不要”的“无”基本都是“毋”的通假情况。

下文中的“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以及“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与此例同。

(10)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其二,句中的“是”作指示代词“这”理解,在文言文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是”并非用作判断动词,这一点须向学生强调清楚。

(1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明确:

其一,这是个判断句式。

其中的“王道之始”并非是“主之谓”结构,“之”只是普通的结构助词,解释为“的”。

其二,“始”是名词“发端”“开端”的意思,并非动词。

(1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明确:

其一,此处的“树”是名词用如动词讲,释为“种植”,“树之以桑”是个典型的介宾结构后置现象,正常语序当为“以桑树之”。

其二,关于“树之以桑”中的“之”则有多种认识,有人认为是复指代词,复指后面的“桑”;也有人认为是兼词,相当于“于此”(相当于“在五亩之宅”);还有人认为此处的“之”起到一种调节音节的作用,“树之以桑”就是“树以桑”。

这些说法都能自圆其说,不必强求一致,但必须将这几种说法都介绍给学生,以备不虞之需。

类似情况在“申之以孝悌之义”中也存在,后不赘述。

另外,此处的“可以”不作古今异义讲,亦通。

(13)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明确:

如何理解“鸡豚狗彘之畜”?

目前学术界对此有两种基本看法:

其一,认为此处的“之”是复指代词,复指前面提到的“鸡豚狗彘”,而“畜”为名词“畜养”;其二,认为这是个宾语前置现象,“之”是提宾的标志,“畜”为动词“畜养”,这样整句可译作“畜养鸡豚狗彘”。

这种例子在高中教材中也有,如后文《师说》有云: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即为此类现象的又一佐证。

(1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明确:

此处的“谨”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认真从事”;“申”应释为“反复讲述”,“申之以孝悌之义”是典型的介宾结构后置现象,其训释情况一如前面的“树之以桑”。

此句中的“颁”是“斑”的通假现象。

“负”即为“背”,今天汉语词汇中有“背负”一词,属于同义互训,从古汉语音韵学的角度审视,上古并无轻唇音现象,通常而言,上古的轻唇音一般读作b或p之类的双唇音。

盖言之,上古的“负”即读若“背”,“声同义近”是训诂学的基本原理。

此类现象还有很多,比如“弗”就是“不”等,此不赘述。

(15)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明确:

其一,此句中的“然而”与今义有明显区别:

它由两个单音节词构成,“然”训为“这样”,“而”表转折,相当于“却”,合在一起可以解释为“(已经)这样了却不能称王”,也有人认为此处的“然而”相当于后代人在文言中常用的“然则”,亦是一说。

其二,“未之有也”是宾语前置现象,而且是宾语前置现象中非常典型的“否定词+代词宾语+动词”结构式。

教师可要求学生将此种结构与“鸡豚狗彘之畜”“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两句中的宾语前置现象作一比较。

(1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

“非我也,岁也。

明确:

两个“食”用法不同,前者为动词,后者为名词;“涂”是“途”的通假现象。

“非我也,岁也。

”是一省略式判断句,它包含两个判断项,前为否定式,后为肯定式。

(17)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明确:

此句的句读稍有问题,“是何异于”是一固定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与……相比,有什么区别呢?

”“于”在此处是介词,表示引进对象,它的宾语是“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因而此处“刺人而杀之”后的逗号最好删去。

(18)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明确:

此句翻译时,万不可将“假设语气”漏掉。

“罪”是典型的名词用作动词,释为“归咎”“责备”或“怪罪”。

【篇三: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板书】

教学目的?

①体会孟子议论的思辩色彩。

②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③积累文中文言实词和句式。

教学步骤?

?

、导入?

孟子与他的思想?

孟子(约前372?

前289)?

名轲?

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家。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

幼年丧父?

家庭贫困?

曾受业于子思?

孔子孙?

的学生。

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和天命思想?

发展为仁政学说。

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

主张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

认为人皆有不忍之心?

他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

即?

仁、义、礼、智。

孟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

士应该做到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

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

《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

与《论语》相比?

它篇幅较长?

内容也更具体?

描绘也更细致。

《孟子》语言犀利酣畅?

感情洋溢饱满?

说理深刻透彻。

课文通过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

表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与本单元第一课《季氏将伐颛臾》中陈述的孔子德政思想一脉相传?

且有所发展。

课文还反映了孟子雄辩?

其辩气势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精美的特点。

?

、字词①?

注音释词?

好ho战?

喜好征战。

弃甲曳y兵?

丢弃铠甲?

倒拖兵器逃跑。

衣y帛?

穿上丝帛衣服。

鸡豚tn狗彘zh?

豚?

小猪?

彘?

猪。

畜x?

畜养。

庠xing序?

学校?

殷时叫序?

周时叫庠。

孝悌t?

尊敬父母礼敬兄长。

字词②?

一词多义?

凶?

年成不好/凶残、残暴接?

交锋/接触喻?

打比方以说明/比喻直?

只是/笔直违?

耽误/违背时?

季节、或时机/时间树?

种植/树木夺?

丧失/夺取谨?

认真从事/谨慎检?

约束/检点涂?

路途/涂抹发?

开仓赈济/开发?

、思考与归纳?

①找出二人问辩的核心话题?

②从孟子的辩看仁政思想?

③谈谈学习本文的实词积累?

设想?

答问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找依据?

不要离开课文的具体表述而空谈仁政。

?

?

、讨论与点拨?

核心话题?

民不加多――战国中期?

诸侯争城夺地?

征战不断?

人民徭役繁重?

朝不保夕?

社会混乱?

礼制崩坏。

所谓上古竞于道德?

中世逐于智谋?

当今争于气力。

(《韩非子五蠹》)魏国曾是强国?

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

连遭强秦重创?

内忧外患?

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

加上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

造成人口减少?

兵员和劳动力匮乏。

为达到富国强兵、问鼎天下的目的?

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增殖人口。

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

寡人之民不加多而忧心忡忡。

梁惠王35年?

孟子被招贤来到魏国?

对他说?

寡人不佞?

兵三折于外?

太子虏?

上将死?

国以空虚?

以羞先君宗庙社稷?

寡人甚丑之。

叟不远千里?

辱幸至弊邑之廷?

将何以利吾国?

(《史记魏世家》)他迫不及待地讨教治国之策。

本文是孟子在魏国期间与梁惠王的一次谈话。

问与辩――梁惠王问?

民不加多?

何也孟子辩?

①请以战喻五十步笑百步――无望民之多②答以养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王无罪岁――天下之民至梁惠王自认为治国比邻国国君尽心?

政策比邻国好?

邻国之民?

应该主动投奔归顺他?

但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这是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员?

强化战备?

老百姓看穿了他的小恩小惠背后的好大喜功和穷兵黩武。

孟子投其所好?

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

而是以梁惠王好战为喻?

启迪对方思考。

五十步笑百步?

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

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

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

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民加多?

称雄诸侯?

必须施仁政?

行王道。

才能得民心?

进而得天下。

而施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关注民生?

休养生息?

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

不征调百姓服役于农时?

不滥捕捞?

不忽视时令以伐木?

不误牲畜繁殖?

不误粮食播收和种桑养蚕织布?

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解除后顾之忧?

百姓衣食安则心安?

从而稳定人心?

巩固政权。

然后再兴办教育?

使人人知廉耻?

人人讲礼义?

引人向善?

倾心归附。

百姓安居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