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大班教案精选模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69578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底世界》大班教案精选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海底世界》大班教案精选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海底世界》大班教案精选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海底世界》大班教案精选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海底世界》大班教案精选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底世界》大班教案精选模板.docx

《《海底世界》大班教案精选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底世界》大班教案精选模板.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底世界》大班教案精选模板.docx

《海底世界》大班教案精选模板

2022年《海底世界》大班教案

2022年《海底世界》大班教案1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熟练的绘画技能,对新鲜的事物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简单的绘画方式已不能满足大班幼儿的创作形式,沙子对于孩子来说是熟悉的,而沙画这种创作方式对孩子来说是新颖的,鱼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儿童的世界里鱼儿是他们熟悉和喜欢表现的对象。

因此我以"给鱼儿穿花衣"为主题,选择比较新颖的沙画,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创作欲望,充分调动孩子的想象力来进行美术创作,体验沙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沙画的作画方法中引导幼儿大胆尝试、大胆创新,培养幼儿丰富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玩彩沙激发幼儿对创意艺术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耐心、细心的作业态度和良好习惯。

  4、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能力。

  5、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6、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师:

"寒冷的冬天到了,我们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可是河里的鱼宝宝还没有漂亮的衣服呢,你们说,该怎么办?

那你们想送一件什么样的衣服送给鱼宝宝呢?

  二、引导幼儿用多种材料装饰。

  师:

"看,我给你们准备了哪些材料?

(纽扣、回形针、毛线团)孩子们,赶快去挑选自己喜欢的材料给鱼宝宝做花衣。

  幼儿自由操作。

  师:

"做好了吗?

赶快把你的鱼宝宝送回家。

(幼儿送小鱼)教师小结:

"哇,小朋友们真能干!

鱼宝宝们都穿上了花衣,漂亮极了,你觉得哪条鱼最漂亮?

  三、示范沙画。

  师:

"鱼宝宝们都变漂亮了,鱼妈妈也想穿上花衣。

你们看,今天,我想用这个(沙子)来打扮鱼妈妈,猜猜它是什么,用手摸一摸?

(沙子)你们觉得沙子能不能打扮鱼妈妈,为什么?

用沙子装饰出的画,我们就叫它沙画。

我要为鱼妈妈穿花衣罗。

看,这儿有哪些材料?

(盒盖、胶棒、沙子)师:

"先把鱼妈妈放到盒子里,躺躺好。

(边操作边讲)接着涂胶水,在要装饰的地方,用力抹一抹,抹的要均匀,你想装饰哪儿,胶水就要涂到哪儿。

  师:

铺沙子喽,挑选我喜欢的红色,舀起沙子铺一铺,薄薄铺到那一块,再用手指抹一抹,压一压,看,沙子牢牢的粘在上面了。

  师:

哎,有些调皮的沙子不愿意被粘在上面,怎么办呢?

(幼儿回答)我把它轻轻地抖下来,倒回原来的碗里,还可以再用。

  师:

"身上的花纹谁来装饰?

(请一宝宝来操作)做的真好!

哎,我刚才是怎么做的?

"教师小结(第一步把鱼放到盖子里;第二步涂胶水;第三步铺沙子)。

  四、幼儿操作师:

  "孩子们,请你们五个人一组去为鱼妈妈穿花衣!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展示师:

  "装饰好了吗?

把鱼妈妈送到鱼宝宝身边,我们来比一比谁装饰的鱼妈妈最漂亮?

为什么?

"

  活动结束:

  师:

"今天,我们帮助了别人,真是件快乐的事,鱼宝宝们想邀请我们来跳个舞呢。

2022年《海底世界》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海底的兴趣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引导幼儿大胆想象绘画。

  3、培养幼儿良好的美工活动习惯,耐心细致的做事态度

  活动建议:

  1、请家长带幼儿参观水族馆或海洋博物馆,也可以看DVD、电视录像。

图片。

  海报等资料,丰富幼儿有关海底世界的知识。

  2、启发幼儿说说自己对海底世界的认识:

“还第十一个非常奇妙有趣的世界,你知道海底世界是怎样的吗?

将来海底世界有哪些变化呢?

”鼓励肯定孩子们一些有趣的设想。

  3、鼓励幼儿自由选择3-4人,组成一个小组每组一张纸或一处瓷砖共同讨论如何分工,安排绘画内容,使用什么工具合适,如何进行共同创作。

  4、教师应提供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供幼儿选择:

可以是优化帮个水彩结合,也可以是水彩笔沟边,油画棒涂色,还可以选择其他绘画工具和材料,如棉签、纸团等。

  5、幼儿创作绘画时,教师要及时观察幼儿使用材料和绘画的情况。

启发用毛笔醮色在瓷砖上进行绘画的幼儿想一想如何防止绘画是颜色过多往下淌,怎样保持画面干净?

必要适当的意见就进行帮助,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海底世界的认识和设想。

  6、结束绘画后,教师带领幼儿观看各组的绘画,大家评价那组绘画的最好,好在哪?

并请组长向大家介绍是如何创作的。

  7、这个活动可放在活动区或创造性游戏中,有愿意参加的4-5人自由组合,每周换一个主题,小组集体创作绘画用来更新环境布置。

2022年《海底世界》大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能大胆运用捏、压扁的方式塑造海底生物的形象

  2、合作奖作品粘贴在瓶子上形成海底世界的完整作品,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式装有蓝色水的矿泉水瓶(高低不同)和塑料瓶、橡皮泥、自制样品、音乐

  活动过程:

  1、教师展示自制作品,引导幼儿感受瓶贴画的特殊样式

  师: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海底世界去哦,想想去啊

  幼:

…(交流,创设情境)

  师:

那就要认真观察哦,看谁是最棒的

  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嘛?

那现在我们就要去海底世界探险咧,往这边看

  ①教师出示作品:

瓶子上有什么?

是用什么做的?

  这样把作品贴在瓶子上与我们平时直接摆放在泥工板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引导幼儿发现瓶贴画是围绕瓶壁制作的,很具立体感,让人觉得鱼儿似乎真的在游动)-幼儿说居多

  ②引导幼儿观察瓶贴画的构图特点

  老师转动瓶子,说:

仔细看看,瓶子上的鱼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发现由于鱼儿位置高低起伏的变化,使画面更富层次感)

  2、师幼共同探索瓶贴画的制作方法,并鼓励幼儿大胆交流经验

  师:

小朋友们,探险历程即将开始喽,你在平时看到的海底世界里面还有什么呢?

想不想试一试,看谁的海底世界最丰富最有趣呢?

  ①幼儿初步尝试进行泥贴制作,并探究泥贴的方法

  师:

现在请每一位小朋友都来试一试,用橡皮泥制作一条鱼贴在瓶子上,看看怎样才能牢固地贴上去(幼儿思考空间)

  ②讨论:

你用了什么方法能牢固地贴上去?

  ③引导幼儿,海底世界,除了鱼还有什么?

开动小脑筋的时刻到了!

看谁反应最快。

迁移到在瓶贴制作中,除了表现鱼还可以表现哪些海底生物呢?

例如海草

  3、幼儿制作瓶贴画,教师指导

  ①每三人小组合作完成2到3个作品,注意整体布局

  ②提醒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表现鱼的外形,要注意色彩的变化

  ③提醒幼儿在瓶子的下半部分制作一些珊瑚、水草等生物丰富画面的内容

  (指导动手能力比较差的幼儿,教他们捏比较简单的鱼,或可以让一些捏的好的小朋友,在投影上演示。

样品不可固定幼儿思维,尽可能给幼儿展示空间)

  4、欣赏和评价

  展示每一组作品,幼儿欣赏,老师用相机拍摄,可以将幼儿的作品摆放在教室(赏识教育很重要)

  师:

海底世界,因为小朋友的到来和参与,让这次探险变得越来越有趣生动,小朋友,开不开心!

  (结尾播放《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活动反思: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文,以生动、活泼、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因此我从__的开头和结尾入手,前后照应让学生抓住__是围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来写的,接着让学生去找哪些段落写了景色奇异,哪些段落又写的是物产丰富,先理清课文的主要脉络,发现课文描写了海底动物、植物、矿产,既是物产丰富又构成了海底奇异的景色。

  海底世界非常奇异美丽,但学生真正见过的不多,因此我运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从互联网上找到、截取并制成了具有生动、直观的视频录象,播放海底里奇形怪状、色彩鲜艳、瑰丽无比的珊瑚和那些见也没见过甚至是听也没听说过的形态各异的鱼儿,学生一定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

利用视频的播放创设情境,再通过形象的画面理解自然过渡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更容易被调动起来。

  课文二、三自然段描写课海底的动物,海底的“各种声音”是一个谜团,学生难以想象、猜解和区分。

课文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列举出来,每句又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对声音进行了描摹。

这样,海底各种动物发出的不同声音就介绍得一清二楚。

我在教学时,抓住这四个句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让学生模拟一下蜜蜂“嗡嗡”、小鸟“啾啾”、小狗“汪汪”和打鼾的声音,比较他们的不同,从而想象出海底动物发出的各种奇异的声音。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使学生深刻地了解了__所描写的内容。

课文第三自然段写了动物的活动,课上我通过分析语句的说明方面,让学生通过列数字的方面了解海参速度的慢和梭子鱼速度的快,了解作者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进一步体会梭子鱼的快等。

2022年《海底世界》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让幼儿展开思维,发挥幼儿想象力,培养幼儿创造性艺术活动,使幼儿学会自主设计图案并且感受色彩

  活动准备:

  水彩颜料、水粉笔、8k纸、黑色油画棒、调色盘、水桶、抹布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幼儿迁移经验,回忆看到过的海底世界和海洋中的各种生物

  问:

"小朋友,大家知道海底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嘛?

"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回答,教师提醒幼儿完整的表达并让小朋友们说出不同海底生物的样子)

  二、幼儿尝试作画

  出示现实世界中、童话世界中、小朋友手下的海底世界的图片,并讲一下每个图片的特点

  1、让幼儿在纸上尝试自己用简单的图形设计出海底生物

  问:

"你设计的是什么呀?

想要画成什么花纹、什么颜色的呢?

";(比如有小朋友画"鱼",就提醒小朋友可以用任何图形来表现鱼的头、身体和尾巴这些主要特征)

  2、在已经画出的动物身上添些不同的花纹,把这些动物放入海底世界中。

  问:

"看谁画的种类最多,谁设计的最棒?

"

  3、鼓励幼儿在画面中大胆的使用颜色,可以用较亮的色彩,提醒幼儿在涂色时注意涂在相应位置,不要涂到外面,也不要画到衣服上。

  三、作品展示,进行评价

  把完成的作品晾晒,让小朋友们跟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一起评价。

  活动反思:

  《美丽的海底世界》这个活动我发现幼儿兴趣非常高,而且很快乐,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我对整个活动进行以下反思。

  选择的内容引起幼儿的兴趣。

海底世界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海底世界图展示了海底的各种生物,形象而且丰富,神秘的海底世界给孩子们带来无限遐想,让他们画海底世界实际上给了他们自由创作的机会,所以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

作画的材料新颖,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这次活动让幼儿在纸盒上画《美丽的海底世界》,画时纸盒是拆来了平面的,画好后把纸盒再拼好,立体效果很好,幼儿感受从平面到立体的神奇变化,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整个活动时间的分配不够合理,导入部分花费了很长时间,海底世界图生动形象,幼儿都能看出来,不用一个幼儿只说一样。

在幼儿尝试示范好后,老师在装饰上再示范又花了很久,幼儿作画时比较紧凑,有些幼儿来不及,色块不明显。

而且在作画前要求提的不够明确。

2022年《海底世界》大班教案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引起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2.通过对本课重点段的教学,进行句与句之间联系的训练。

  3.学会本课生字、词,读准多音字“参”,会用“普通”和“物产丰富”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2.指导学生理解3、4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自学生字、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到过海边吗?

你看见过大海吗?

大海一望无际,大海波澜壮阔。

这一切都令人感到神奇,感到壮观,你可曾想过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呢?

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去海底旅行,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海底世界的奥秘吧!

  

(二)教师范读课文。

(配乐),学生边听边想海底世界的样子。

  (三)学生听读后简述海底世界的样子。

  (四)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文中生字,并通过自学生字、词。

  可让学生采用填表法按要求进行自学。

  例:

  (五)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纠正读音。

  2.提醒学生注意特殊韵母或整体认读音节的发音。

  例:

“却”:

qu8韵母中“{e”中的“{”上面的两个点去掉了,这是因为{见到j、q、x后要脱帽行礼,万不可写成q{e。

  “私”s9和“异”y@是整体认读音节。

  3.提示学生注意多音字的用法,可采用多音字组词的方法,作巩固练习。

  4.指名分析字形结构。

  “却”是左右结构,右半部是“卩”,不要写成“阝”。

  “异”是上下结构,上半部是“巳”,不要写成“己”。

  5.可采用形近同音字组词的方式作巩固练习。

  私()兔()煤()

  和()免()谋()

  肌()异()峡()

  饥()导()狭()

  (六)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找出不懂的词语质疑。

  1.比较近义词,理解词义。

  奇异——特别,与“平常”不同,与“奇怪”意思相近。

但“奇异”多用来形容景色,而“奇怪”可以形容人、事、景物,应用范围广。

  蕴藏——与“储藏”的意思相近。

用在潜藏而未显露或等待开发的地方。

  普通——平常的、一般的。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窃窃私语——原指人们偷偷地小声说话。

本课是把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比作人在“窃窃私语”,显得很生动。

  物产丰富——物产:

天然出产的和人工制造的物品。

丰富:

(物质财富、学识经验)种类多或数量大。

即:

天然出产和人工制造的物品种类繁多,数量大。

  (七)再次让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八)作业。

  1.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二)通过课文3、4自然段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二)指导学生读懂3、4自然段,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让学生看录相。

  2.说说你看到的大海深处是什么样儿的?

  

(二)抓重点句,了解特点。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让学生思考,文中哪句话概括介绍了海底世界的特点?

  3.指读有关句子: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4.这句话着重介绍了海底哪些方面的特点?

  (两方面特点:

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

  (三)粗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并根据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

  2.指名回答,课堂讨论。

  通过讨论让学生弄清文中2、3自然段侧重讲海底世界景色奇异。

4、5、6自然段侧重讲海底物产丰富。

  3.引导学生回顾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1)思——问题。

  

(2)画——重点句。

  (3)找——重点词语。

  (4)说——自己对内容的理解、感受。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2、3自然段,理解海底景色奇异。

  

(1)指读第2自然段。

思考:

海底有风浪吗?

有光吗?

  

(2)指名回答后,出示重点句。

  “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3)课堂讨论:

“依然”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将句中“依然”换成一个与它意思相近的词,使句子意思不变。

  “依然”指依照原来的样子。

经过讨论,句中“依然”一词,可换成与它相近的“仍然”,句义不变。

用这样近义词替换的方式,让学生从中理解大海很深很深、当海面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却同原来一样宁静。

  (4)海底有光吗?

回答这一问题时教师读有关句子,让学生从中找出重点词“却”,然后展开讨论:

“却”在这句话中起什么作用?

  经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却”在句中有转折连接的作用,说明黑中有亮。

  2.学习第3自然段。

  让学生运用学习一段话的方法,学习这一段。

  

(1)思。

想一想这段话有几句?

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2)指读句子,并分别说句意。

  (3)出示句子: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

  让学生讨论:

“是否”是什么意思?

将“是否”换成另外一个词语,使句意不变。

“是否”是“是不是”的意思,让学生采用换词语的方式理解句义。

  3.学生自读3~5句。

想想这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中的哪个词语讲的?

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经过讨论,让学生弄明白这三句话是围绕着第2句“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这句话的意思讲的。

  

(1)指读重点句,理解词语。

  

(2)什么是“窃窃私语”?

  (“窃窃”形容声音细小。

“窃窃私语”指背着人轻轻地交谈。

本课是比喻海底动物发出轻微的声音。

  (3)让学生用动作演示“窃窃私语”。

  (4)作者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用这个词语赋予动物以人的行为,使它们更加可爱、动人。

  (5)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文中作者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这一排比句式具体描写动物发出的声音,同时用“蜜蜂、小鸟、小狗”的叫声来比喻海底动物的叫声,这些都是孩子们熟悉的事物,特别能引起儿童的情趣。

讲课时,可采用有感情地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加深理解。

  (6)海底的动物只有这几种声音吗?

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

  (省略号在这里表示还有许多种动物的声音。

  (7)教师读句子:

  “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提问: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这句话告诉我们各种动物还会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换自己的声音。

  (8)指读这段话,并小结这段话表述的内容:

静中有声。

(奇特)

  (9)小结学法:

学习这段话我们主要抓住了什么?

  让学生明白,要弄懂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就必须注意抓重点句中的重点词语。

  (10)让学生自己说说海底景色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黑中有亮、静中有声)

  4.用上面的学法自学课文4至6自然段,理解海底世界物产丰富。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海底有哪几类物产?

文中分别写了些什么?

  

(1)指名回答,教师依照学生的回答板书。

  5.学习第4自然段。

  

(1)指读课文,想想这段话有几句?

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本段共有五句话。

第1句讲“海底的动物,已经知道的大约有三万多种,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后四句分别介绍了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和贝类的活动方式。

  

(2)“已经知道”这四个字说明了什么?

  (说明海底动物不只是三万多种,还有很多很多,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发现。

  (3)第1句与2至6同之间是什么关系?

  (先总述后分述。

  (4)你是怎么知道的?

  (从“各有各的活动方法”这一概括词语中看出来的。

  (5)出示填空练习。

  ________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________每小时能________,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________利用水的反推力________。

  ________自己不动,能________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6)填空后指读句子,体会作者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有些贝类自己不动,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这句话作者给贝类赋予了人格化的描写,使它们更加可爱、动人。

  6.指读5、6自然段。

  

(1)课文怎样介绍海底植物色彩的?

  

(2)指读有关句子,找出其中的连接词语。

  (“有……有……还有……”作者用这样的排比句式描写海底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

  (3)让学生找最有特点的植物。

  (最大的、最小的)

  (4)海底有丰富的矿产,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陆地上蕴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属。

”稀有金属是很宝贵的矿产资源。

在陆地上蕴藏都很少,但海底也有这种稀有金属,说明海底有丰富的物产。

  (5)课文中描写植物和矿产的时候,为什么只写这几种?

  (让学生体会作者抓最突出的特点描写的方法,同时说明海底丰富的物产中也包含着“奇异”。

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是分不开的。

  (五)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六)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看图,再激趣、展开想象。

  1.出示挂图。

  2.谈话激趣。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了解到海底世界是如此美丽多彩,景色如此奇异,物产如此丰富。

想象一下,假如你来到海底,你要做些什么?

  以此深化和延伸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检查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二)练习用“普通”、“物产丰富”造句。

  二、教学重点、难点

  练习用“普通”和“物产丰富”造句。

  三、教学过程

  

(一)练习造句。

  1.理解词义。

  2.指读原句,弄清句式及用法。

  3.师范引路。

  

(1)普通。

  妈妈是一位普通的教师。

  

(2)学生口头造句练习。

  (3)物产丰富。

  原句: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例句:

西沙群岛是个物产丰富的地方。

  (4)学生口头造句练习。

  

(二)检查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三)作业:

画一幅海底世界的图画

2022年《海底世界》大班教案6

  【活动目标】

  1。

认识并初步了解海底世界中的常见生物。

  2。

能合理构图,学习用竹签在刮蜡纸上挂出不同线条及色块,表现美丽的海底世界。

  3。

培养幼儿环保意识,知道环境问题与我们个人息息相关。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

熟悉海底动植物、线描画经验。

  2。

材料准备:

图片、舒缓音乐、材料包、竹签(筷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幼儿观看海底世界各种动植物的图片导活动。

(导语: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海底世界是什么样吗?

现在我们就去“海底”看看吧!

你认识他们吗?

他们的身体形状有哪些特点?

  2、师幼共同讨论自己对海底世界的认识与了解。

(指导语:

多么漂亮的海底世界啊,有五彩的海星、有圆圆的海胆、有带状的水草、有树枝样的珊瑚、有各种各样的深海鱼…)

  3、翻开《情景创意美术》引导幼儿欣赏“印象窗”中的图片。

  二、探索发现

  1、鼓励幼儿自由讨论如何将美丽的海底世界留在纸上,引出本次活动所体验的创作方法—刮蜡画。

(指导要点:

引导幼儿回忆已掌握的绘画技法以及材料)

  小结:

小朋友们刚才说到了很多好的方法将美丽的海底世界画下来,但今天我们将用特殊的“纸”和“笔”来作,你们想试试吗?

  2、教师出示一张刮蜡纸和竹签,鼓励幼儿尝试刮出线条或图形。

(指导语:

观察这张纸和我们平时用的有什么不同?

引导幼儿用手摸摸,怎样在纸上作画呢?

用竹签刮,为了使画面更加美丽,我们可以立起来刮出细细的线,还可以躺下来刮出粗线或者刮出一块色彩。

图案有大有小,线条有细有粗,作品才会好看。

  3、翻开《情景美术》引导幼儿欣赏“艺术角”的作品。

(指导语: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其他小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