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记录.docx
《教师成长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成长记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成长记录
教师成长记录
有趣的拼搭(常州解放路小学李雁)
解放路小学|2005-3-112:
37:
58|课题研究
有趣的拼搭
常州解放路小学李雁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苏教版实验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26-27页实践活动——有趣的拼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已学过的四种立体图形,了解各物体中面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动手中知到新的知识。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各种途经的活动中,获得学习满足,充满自信。
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模型各式各1-2个,斜板一块、多媒体课件、小小博士帽。
学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珠体模型各8-10个为一组(8组)作业纸每人一张,斜板一块。
教室的课桌摆放:
以六人一组,把四张课桌并拢,六个学生围坐四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显示:
四幅常州市区街道楼房的图片。
提问:
你认识这是什么地方吗?
放录音:
让学生感受家乡的高楼大厦的雄伟和壮观,激发他们的自豪感。
(对,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家乡—常州)
提问:
你们见过造大楼吗?
造大楼需要哪些材料呢?
教师:
为什么要用长方体这种形状的砖头呢?
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看谁最聪明,能戴上博士帽,做一个自豪的小博士。
2、多媒体显示:
小朋友们在玩搭积木
提问:
画面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同学们,你们喜欢搭积木吗?
好,这节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拼拼搭搭,做一个有趣的拼搭。
二、报书课题:
有趣的拼搭
1、堆一堆
(1)多媒体显示:
逐一出示四位小朋友,小芳、小明、小红、小华,在搭积木的画面。
提问:
看一看他们是怎样搭的?
搭什么形状的积木?
(通过学生的回答逐一贴出图形)
(2)引导学生也来堆一堆,提出小组分工合作以及要求。
(3)分组讨论:
堆过后,你们有什么感觉?
哪种最难堆?
通过学生讨论后板书:
容易堆、不容易堆。
提问:
为什么正方体、长方体容易堆,圆柱体、球体不容易堆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
2、滚一滚
(1)多媒体显示:
小朋友将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从斜板上滚下。
(2)教师用实物演示滚的过程。
(3)提问:
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试过后有什么想法?
(4)提出实践要求:
进行小组动手操作后讨论。
板书:
不容易滚、容易滚
(5)提问:
为什么长方体、正方体不容易滚却容易堆,而圆柱体、球体容易滚却不容易堆?
(6)通过学生回答:
板书、平面、曲面
3、摸一摸
(1)多媒体讲故事:
长颈鹿和小兔比比准聪明:
长颈鹿说:
把它的眼睛蒙上,闭上眼睛,摸出任何物体都能准确地说出名称。
小兔说:
它更聪明,把眼睛蒙上,你要它摸什么样的物体,就能准
确地摸出来。
(2)学生上台演示摸一摸(与长颈鹿小兔比一比谁聪明)
4、数一数
(1)多媒体演示一组正方体的图,让学生数一数有几个正方体拼搭成的?
(学生在作业纸上完成)
三、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多媒体显示:
美丽的果园中,小猴摘了四大箱苹果,一块长方体的板,一堆圆柱体木头,放录音,小猴运苹果回家的故事。
(2)提问:
现在小猴有了困难,你们愿意动动小脑筋来帮助小猴把苹果运回家吗?
(3)多媒体逐步显示运送过程。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为什么是“有趣”的?
现在你们说说造大楼为什么要用长方体的砖头呢?
[此课获2002年天宁区多媒体评优课三等奖]
阅读全文回复(0)收藏|阅读519次
校本培训: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一些感悟(常州市解放路小学李雁)
解放路小学|2005-3-112:
32:
59|课题研究
校本培训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一些感悟
常州市解放路小学李雁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坐在这里跟大家谈这个问题,只不过是抛砖引玉,和大家一起学习探讨的过程。
在座的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青年教师。
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会对我们的数学教育有点滴帮助。
作为一个伴随新课程一起成长的老师,在这近两年的新课程实施教学工作中,学到很多新的东西,但对某些新的东西也很困惑。
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感受,让学生在已有的经验中进行建构,已成为当前国际上数学教学改革的基本认识。
每一位数学老师都可以感受到沉闷、机械化的数学课堂就犹如一潭死水,缺乏生机。
而如果课堂上能够适当添加“趣味”这个调味剂,教学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好动、天真活泼,一旦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呆板、单调、留入俗套,学生的心智与情感的浪花就难以激起,甚至表现出对数学的厌学情绪。
究竟如何诱发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下面,我阐述个人的一些感悟。
一、教学内容要体现生活化
小学生,尤其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
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我们在课堂教学时,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从学生身边的事中挖掘数学内涵,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1、身边事例——现实的素材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所以我十分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联系素材。
例如,在教“可能性”时,我先让学生猜一猜语文老师郭老师肚子里的小宝宝是男的还是女的?
这一提问紧扣学生的生活话题,因为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会有人让他们这样猜,于是一个个兴致全来了。
有的说:
郭老师可能会生双胞胎;有一个学生的说法更逗,他说:
郭老师一定会生男的,因为“女生男“,引起大家的哄堂大笑。
顿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全班同学兴致勃勃、议论纷纷之际,一个学生站起来说:
郭老师可能生男的,也有可能生女的,现在我们还不能确定,只有等她生出来了才知道。
我接着问:
那小红的妈妈是男的还是女的?
学生一致回答,当然是女的。
通过这番谈话,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则是不确定的,从而产生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初步认识。
而且,由于这是学生身边的事例,学生的兴趣都很浓,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接下来的整节课学生都处于一种兴奋、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学习效果也很好。
2、童话世界——有趣的素材
兴趣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动力,它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
而《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童话场面,创设动态变化的情景,使学生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对数学的亲切感,促进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我在设计《确定位置》这节课时,创设了一个宽松愉悦的动物学校场景,以动物学校一天的学习生活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地串联了起来,给学生创设了“体育课”、“阅读课”、“看电影”、“活动课”等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的情景,一次次变换着活动情境,数学不再是抽象的数字和符号,而成了有趣的活动、丰富的生活,让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用新发现、用新思考、真诚交流,使他们实实在在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呈现学习材料,利教易学,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游戏活动——实践的素材
活动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
在教学中安排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在愉快的探索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从而掌握知识。
根据小学生认识、理解数学知识的特点,教师还善于利用数学素材,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生动、形象有趣的情境中认识、体验、理解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在发现数学、应用数学中体验与感悟数学,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从而体现数学的价值。
例如:
在教学完表内乘除法后,教材安排了算“24点”的实践活动。
我便让学生每人带了1—9九张扑克牌,介绍了算“24”的游戏方法后,让学生4人一组进行活动,开展比赛,看谁获胜次数多,让他们在玩扑克的情境中练习、巩固表内乘除法和加减法。
最后,我还让学生派出代表,和我比赛算“24点”。
这次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加强加、减、乘、除的口算训练,而且可以激励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更喜欢数学。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孩子有了兴趣,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他就会以极高的热情,专注地投入学习中,学习也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童话世界出发,把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堂教学要体现个性化
曾经听到这样一个故事,让我深受启发。
“古老的印度,有位农夫住在山坡上,他一年四季用两个罐子挑水,其中有一个罐子买来时就有一条裂缝,而另一个完好无损。
好水罐总能把水满满地运回家,而有裂缝的水罐回到家时,就只剩下半罐水了。
因此那个可怜的有裂缝的水罐总为自己的天生缺陷而感到惭愧。
农夫知道后就对它说:
不要难过,在我们回家的路边,开满了美丽的鲜花,难道你没注意到,这些花只长在你这一边,并没有长在另一个水罐的那边吗?
这是因为我早就知道你有裂缝。
在你这边撒下花种,你渗出的水浇灌了这些花,这山上的小路很多,却没有第二条那样,有一边开满了鲜花,不是吗?
有裂缝的水罐听了,舒心的笑了。
我想,农夫真是一个知者,她使小罐丢掉了自卑,树立自信、自尊。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不正是需要农夫的这种智慧吗?
法国思想家罗梭说过:
教学的艺术在于让人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所谓课堂教学个性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凭借良好的教学素质,充分发挥教学个性,创造性的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过程,最大限度的展示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用教师的创造性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实践活动。
1、教材处理的个性化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这种特定的生活的社会文化氛围,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策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同的学生其建构的程度不一定相同,而素质教育的真谛在于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
不同的学生,只有采取不同的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才能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教学中放手让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解题策略,在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每人都能充分战线自己的建构过程。
通过每个学生个性体验的努力,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得以张扬。
如,我在上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内容时,对教材作了补充。
我先由故事引入:
二
(1)班的同学在班队课上做报数的游戏,四人一小组,丁丁、聪聪、佳佳、成成是同一组,老师报1,丁丁站起来,老师报2,聪聪站起来,老师报3,佳佳站起来,老师报4,成成站起来,老师报5,丁丁站起来……按这样的顺序报下去,老师报18,聪聪马上站起来,老师报37,丁丁马上站起来。
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请你自己思考一下,你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其中的奥秘?
这样处理教材,使枯燥的除法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吸引学生去探究知识。
2、教学方法要个性化
个性化的教学,要求我们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不再是统一要求,千人一面。
而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根据不同的学生实际,提出不同的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宗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使个性得到发展和张扬。
教学的个性化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指针对不同的教学个体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重视差异,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多注重探究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让全体学生参与。
让学生通过探索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灵活采用“问题教材法”
“讨论法”,“探究法”等;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个体性、独特性、多样性和差异性让学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认识和感悟知识,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
例如,我在一年级的“统计”课是这样引入的。
生日歌的旋律在课堂上响起。
师:
这是什么歌?
生:
生日歌。
师:
小朋友们喜欢过生日吗?
生:
喜欢。
师:
现在是9月,谁是9月的生日呢?
几个学生举手。
师:
一起数,1,2,3……让我们祝他们生日快乐。
(大家边唱边拍手)师:
老师是12月份生日,谁和老师的生日是一个月?
(生举手)师:
我们真有缘分,来我们握握手。
师:
(出示图)小朋友,今天是大象的生日,你们看与这么多小动物来祝贺。
大家数数,有哪些动物呢?
它们各有几个?
学生一边数一边说,我在黑板上分类排列。
你知道些什么呢?
老师告诉大家,这样分一分、合一合、排一排就叫做统计。
在教学开始时使用情景教学法导入吸引学生,在新课展开时用讨论式教学法,实践操作教学法,让每位学生积极地参与。
在新课结束时,可用谈话法让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和体会。
总之我们的教学方法要因人而异,因内容而异,充分发挥师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达到多样化的统一。
同时又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3、教学情境和教学语言的个性化
教学语言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载体。
如果说教材处理的个性化是教师创新能力的体现,那么,教学语言的个性化就是教师教学创新的外在表现。
个性化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勇于探索、实践、获取知识的外在力量。
从这一点上来说,教学语言也是一种艺术,因此,教学语言应该是集真、善、美于一体。
个性化的语言应该是科学的,在数学课堂中,表现为科学地表术数学术语,做到准确规范。
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其次,个性化的语言还是智慧,具有幽默感,个性化的语言还是充满情感的。
其实教师把学生看成一个个独立平等的对话者,通过对话启迪学生的心灵和智慧,师生关系不断地在对话中沟通,为上好课做充分的精神和知识上的准备。
4、课堂教学评价的个性化
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效果。
在一定程度上操纵着学生的发展趋势。
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从评价中看到自己的成绩,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个性化的评价要求我们教师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
个性化的教学评价,就是要使每位学生有一种智能受到鼓舞的精神,使每位学生都尽力地去发展自己,保持积极的心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勇于说出自己的看法。
教学评价还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例如在《观察物体》一课中,整个教学中采用小花猫的感谢、孙悟空的称赞、同学间的祝贺、自我表扬、电脑博士的掌声等多种形式的鼓励,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发挥课堂教学中的诸多因素,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培养具有个性化的学生,是我们教师的执着追求。
我们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品位,在新课程的理念下不断创新、保持和发扬自己的个性,做一个特色鲜明的教师。
三、在课堂中要关注学生的情商因素
所谓情商,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的意志品质、态度心情、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
情商在数学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课堂教学过程,是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和情感交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组织学生的智力活动,完成接受和储存信息的任务,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商因素,使学生态度积极、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这样就可以高效率的进行课堂教学。
当然,在数学教学中,为了达到情商因素对智商因素的促进和补偿作用,教师要做很多工作,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就是以情感人,以心育人。
1、喜爱之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我在上“统计”时,对班级里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
问题是"你为什么喜欢上数学课?
"。
选择"数学成绩好"的占11.1%,选择"喜欢数学"的占32.1%,选择"喜欢数学老师"的占45.7%,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学生喜欢某一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与他喜欢那位老师有关。
当学生喜欢哪位老师时就喜欢上他所教的课,在课堂上就感到老师讲授的内容生动有趣,以一种积极兴奋的情感去学习,从而自觉主动的接受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
"幽默"是一种润滑剂,有利于情商的调动,正如赞可夫所说:
"好的课堂教学,要有幽默,要有笑声......"因此,教师的语言不妨风趣一点,把孩子的兴趣激发起来再讲,效果反而比严肃的说教要好,这样做,可以创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
反之,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怀着不安甚至对立的情绪上课,即使教学过程设计得再好,学生也很难参与进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2、尊重之情--关心每个孩子的成长
每个孩子,身材相貌会有美有丑,智商有高有低,但人的尊重需求,是与生俱来的。
对于这一点,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态度。
教师应是一个公正的法官,对每个学生都是等同的,要像一个无私的园丁,把爱的雨露洒入每个孩子的心田。
"虚弱的禾苗"更需要阳光雨露。
尊重全体学生的关键,在于能否面向所有的中等生、"学困生",对他们应当变忽视为重视,变嫌弃为喜爱,变冷眼为尊重。
我们要调整课堂上的视线投向,让学困生也能天天看到老师亲切的目光,也过上幸福的校园生活。
老师的每一句赞语、每一次表扬,对学生都是一种激励。
即使是差生也要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体面的表现自己,使学困生在"表扬→努力→成功→自信→再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这样的过程中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不断蒙发上进的心理。
"表扬的勉强比批评得过分好。
最近在多位数加法时"一个同学板演多位数加法,忘了在百位上进位,一般教师订正时打个"×"就过去了,这实际上是一种全面的否定。
可是有位教师订正时,凡是做对的数位上都打"√",只在做错的数位上打一个"?
"。
学生一看,三个数位我还做对二个呢!
只有百位上忘了进位了,以后应该认真些。
这样做,在不损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纠正了他知识上和习惯上的错误,同时使他们建立了学习的自信心。
3、责任之情--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华罗庚教授说:
"数学本身具有无穷的美妙,认为数学枯燥、没有艺术性,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更有必要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可以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展现数学符号、公式的抽象美;数学比例的协调美;数学语言的逻辑美;数学方法的技巧美;数学形体的对称美;数学习题的趣味美。
例如在教学“七巧板”一课时,我应用电脑演示“七巧板跳舞”来激发学生的拼图兴趣,又在介绍来历时适时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两相结合,使学生产生迫切想玩“东方魔板”的愿望,感受到数学图形的美,发展了空间观念。
四、宽容之情--正视学生出现的错误
我们数学老师一般不做班主任,更要注意课间与学生经常在一起,主动接近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喜怒哀乐,以大朋友的身份和学生沟通。
利用作业批语传送教师的期待,是师生沟通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
许多数学教师最头痛的,莫过于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不做家庭作业。
今天他说:
"没带";明天他说:
"忘了";后天他说:
"语文作业多"。
如果学生没做家庭作业,我便在他的作业本写上:
"小X,昨天的家庭作业怎么没做?
是不会,还是身体不舒服?
还是家里有什么事情?
还是......,你能告诉我吗?
"在我执教的班里,只有刚接班时个别习惯较差的学生有过一、两次不写家庭作业,其他学生都能按时按质完成作业。
我想这便是"宽容"的效力。
心理学家指出:
适度的宽容,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宽容",决不是指教师对学生各种错误思想、行为的漠视、放纵,而是教师以一种宽容的情感,感化那些有错误的学生,让他们感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是实施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其前提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其目的在于给学生以改正错误的机会。
对待学生的优点,我们要用"放大镜";对待学生的缺点,要用"缩小镜",真正以宽容的态度处理学生的错误。
有的错误,学生是会一犯再犯的;有的学生是会偏偏在你强调不可抄错数后,把"365"写成"356",教师要允许学生的错误出现反复,这是正常的,他们毕竟还是孩子。
魏书生说:
"学生反复100次,教师可以做101次转化工作。
"
第斯多惠指出: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这句话道出了情商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是爱的使者,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
"您若变成孩子,便有奇迹出现:
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瞬间成为乐园。
"
用我们热情、诚恳的胸怀,唤起孩子们的兴趣、激情,赢得孩子们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参与,让我们师生彼此敞开心扉,去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让我们致力于探索、创造充满情感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使教师的劳动里呈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情的魅力。
以上这些只是我一些不成熟的感悟,希望我们的数学课堂能够体现:
趣味情境的创设是调动低年级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好武器!
学生拥有的生活经验是自主学习的最好素材!
身边熟悉的生活素材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最好教材!
学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在趣味中学,在活动中学,在自由中学!
阅读全文回复(0)收藏|阅读423次
探索校本培训的新机制——“同伴互助观课活动”
解放路小学|2005-3-112:
24:
17|课题研究
探索校本培训的新机制——“同伴互助观课活动”
解小课题组
目前,校本培训已经成为小学教师教育工作中大力提倡的一种模式,我校数学课题组教师经历了一年多的实践和研究,探索了一种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培训的新机制——“同伴互助观课活动”。
这是一种横向的同伴互助指导活动,是教师之间的互助指导的听课,其目的主要是通过观课后,观课双方在某些预设的都关心的课题方面的研讨、分析和相互切磋,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
因此,我校教师已经把它作为一种相互提高,相互促进的自我培训方式。
十一月份,六年级数学教师认真开展了同伴互助观课活动。
首先,四位数学教师一起做好了观课前的准备工作。
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确定了观课的课题《百分数的意义》,大家共同制定教案,准备教学资料和课件。
其次,在上课的过程中,三位观课教师认真做好课堂观察和记录,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观察课堂里发生的事情,记录下课堂里发生的真实情况以及自己的思考。
针对学校的研究课题“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观课教师作了重点的观察,真实记录了课堂上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各种行为。
再次,三位观课教师把记录的资料与授课教师一同作分析研究,进行观课后的讨论活动。
最后,授课教师根据观课后的反馈,把改进措施具体实施到下次课堂教学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本领。
在新一轮课改中,我校正逐步加强观课文化的建设,尽力营造同伴互助的氛围,提倡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努力建立以人为本,互相关怀的学校文化。
这既促进了教师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更有利于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阅读全文回复(0)收藏|阅读329次
确定位置(解放路小学吴玲君)
解放路小学|2005-3-112:
16:
30|课题研究
确定位置
解放路小学吴玲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苏教版)第84到85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号”、“第几排第几个\
“第几层第几间”等方式来描述物体所在的平面位置,或根据平面位
置来确定物体。
能力目标:
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确定位置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在活动中体验,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确定位置的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有小动物说话的磁带、书架图、教室图、方格纸、
座位号。
课件设计意图:
(一)、强调与生活的联系。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要运用有关确定物体位置的知识。
本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例如:
根据牌号找座位、做早操的位置、在书架上找书等,并将部分情境赋予卡通的背景,增强趣味性,并试图尽可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这些知识和经验系统化、数学化。
(二)、发挥计算机功能,突破教学重难点。
计算机进入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