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1115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59994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11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11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111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111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111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1115篇.docx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11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1115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1115篇.docx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1115篇

2019年国家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评判了传统智力理论,提出了()理论。

A、智力结构

B、多元智力

C、智力三元

D、智力二因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至少具备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我认知智力,后来,加德纳又添加了自然主义智力和存在主义智力。

2.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主张分科教学的是()。

A、经验主义课程论

B、学科中心课程论

C、存在主义课程论

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主张通过分科教学,使学生掌握各学科的基本特点、技能、思想方法等,从而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

3.充分体现尊重个体,适当减轻评价对象的压力的评价方式是()

A、相对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内部评价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

其最大优点是充分体现了尊重个体差异的因材施教原则,适当减轻了评价对象的压力。

4.小学生张某因多次偷窃,被所在学校申请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对于这一申请,具有审批权的机构是()。

A、公安部门

B、教育行政部门

C、检察机关

D、司法机关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所以小学生宋某的问题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

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是()

A、新课程改革

B、素质教育

C、教育的国际化走势

D、教育改革的实践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素质教育提倡人的全面发展,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

6.某小学老师每天下午都会带着同学们去附近散步,看到花,就告诉他们如何区分雄蕊和雌蕊;看见蜜蜂,就告诉他们蜜蜂是如何帮助花朵授粉的。

该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

B、演示法

C、练习法

D、参观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参观法又称现场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研究,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巩固、验证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题干中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为参观法。

7.下列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的是()

A、教材

B、学生本人

C、社会生活

D、自然世界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

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

8.学生在班级组织中,直接体验班级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学习和接触社会文化规范,学会处理和协调班级中的人际关系,形成相应的群体观念和价值取向。

可见,班级组织具有()

A、社会化功能

B、教育功能

C、个性化功能

D、文化功能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班级组织既具有社会化功能,又具有个体化功能。

题干描述的是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的表现。

9.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自我教育

B、社会教育

C、家庭教育

D、学校教育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三结合教育中,学校教育居于主导地位。

10.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领会知识

B、巩固知识

C、运用知识

D、检查知识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它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11.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做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法

B、实际锻炼法

C、品德评价法

D、陶冶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品德评价法,即班主任依据学生守则、德育大纲等要求对学生的思想和言行做出评判,以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巩固,纠正不良品德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班主任工作目标的方法。

12.指导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依据是()。

A、课程内容

B、课程方案

C、课程目标

D、课程设计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课程目标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

13.有位学生已知道“先乘除。

后加减”的运算法则。

但在运算11+3×7=?

时,还是把11与3加起来再乘以7,这是受()影响表现。

A、定势

B、逆向迁移

C、正迁移

D、水平迁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定势是指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

促进和阻碍。

此题属于定势的阻碍作用。

14.人将出现在自己生活中的致命打击主动遗忘的防御机制称为()

A、否认

B、压抑

C、遗忘

D、幻想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压抑是指把意识所不能接受的冲动、观念或情感等压抑到潜意识中去。

15.在教学中,教师不对学生进行指示而是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注重情感的适应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和情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这是()

A、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

B、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

C、布卢姆的掌握学习

D、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思想及理念。

16.()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社会等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A、教师职业道德

B、教师职业道德情感

C、教师职业道德意志

D、教师职业道德信念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

17.小芳在同学面前表现得很贪玩,不在乎考试,私下里却拼命地学习。

根据自我价值理论,小芳属于()。

A、高驱低避型

B、低趋高避型

C、高趋高避型

D、低趋低避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高趋高避型动机的学生同时受到成功的诱惑和失败的恐惧。

他们对任务既追求又排斥的冲突情绪,但焦虑引起并加强了他们对学习的注意,所以他们会想办法取得成功来避免失败。

他们在同学中尽量表现得贪玩、不在乎考试,但私下里却偷偷地努力。

18.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应做到()。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教学原则是教育学中重要章节,其中因材施教原则是我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结晶。

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

所以本题答案为B。

19.监考老师在考生身边来回走动会影响学生水平的发挥。

这种现象是()

A、社会助长

B、社会干扰

C、社会惰化

D、社会促进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时而使个体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称作社会干扰,也叫社会抑制。

20.下列关于学习动机的表述,错误的是()

A、学习动机回答的是“为什么”学习的问题,而学习目的是回答“为了什么”而学习的问题

B、学习动机主要有激发学习行为、为行为定向和维持行为三种作用

C、学习动机作为人类行为动机之一,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以达到某种目的的心理动因

D、按学习动机作用的主次不同,学习动机可划分为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按学习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可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按学习动机在活动中作用的大小,可分为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

21.美育的基本任务不包括()。

A、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以及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

B、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他们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C、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和行为,使他们在生活中体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

D、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增强学生各方面能力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增强学生各方面能力是智育的基本任务。

22.个别化教学的典型代表是()

A、情境教学

B、支架式教学

C、程序教学

D、复式教学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程序教学是个别化教学的典型代表。

23.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

A、促进发展

B、进行排队

C、甄别

D、选拔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24.面对升学考试的压力,九年级

(2)班教语文的普老师与教数学的周老师应家长的要求,利用寒假组织所教班级的十余个后进学生集体补课一周,向每位补课的学生收取了600元补课费。

这两位老师的做法()

A、严重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和休息权

B、体现了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C、符合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D、违反了国家禁止办班、乱补课、乱收费的有关规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为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维护学生及家长的权益,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寒暑假不得办辅导班,不得收学生补课费。

2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

A、起点公平

B、机会公平

C、过程公平

D、结果公平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26.小学后期、初中时期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

A、学习的兴趣

B、赢得地位

C、得到物质奖励

D、获得同学的赞赏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到了儿童后期和少年期,来自同伴、集体的赞许和认可逐渐替代了对长者的依附。

在这期间,赢得同伴的赞许就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动机因素。

27.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坚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

28.()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A、校长

B、教师

C、教育家

D、科学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略。

29.教师最基本的形象是()

A、文化形象

B、道德形象

C、人格形象

D、教育者形象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教师的道德形象被视为教师最基本的形象。

30.构成教育法律责任前提条件的是()

A、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B、有损害事实

C、行为违法

D、有因果关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略。

31.下列关于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A、信息技术促使学校教育观念的转变

B、信息技术有利于转变教师角色

C、信息技术使教和学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D、信息技术不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32.教师通过捕捉教育情境的细微变化,积极主动采取应变措施,化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保证教育活动顺利开展。

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教师劳动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它表现在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育情况,机智灵活地运用教育规律,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

创造性的表现之一是教师具有教育机智。

这表现为教师通过捕捉教育情境的细微变化,积极主动采取应变措施,化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保证教育活动顺利开展。

33.()是指教师从实际性教学活动中选择与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的实例开讲,从而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导出教学内容的一种导人方法。

A、直观导入

B、实例导入

C、问题导入

D、情境导入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题中描述的方法为实例导入。

34.下列选项中,能够激起学生内在动机的因素是()

A、父母的奖赏

B、教师的表扬

C、学习材料的趣味性

D、竞争情境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内部学习动机是指诱因来自于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因素,即学生因对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动机。

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活动本身就能使其得到满足,无需外力的作用,如报酬和奖赏,也能产生荣誉感。

35.社会是变化发展的.德育不能仅传授给学生固定的价值观点,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不同的道德价值,这反映的德育模式是()。

A、体谅模式

B、集体教育模式

C、社会学习模式

D、价值澄清理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现代社会的复杂多变给人们的思想意识带来了混乱,对儿童产生极大的影响,使儿童无法得到清晰的价值观,而传统的道德教育只是注重灌输和规劝,并不能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价值澄清理论试图通过澄清价值的过程,来帮助儿童减少价值的混乱,提高分析和处理各种道德问题与社会问题的能力。

36.张老师面对课堂中的突发性事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灵活、巧妙地处理问题。

张老师()。

A、教育机智高超

B、教学风格独特

C、学科知识丰富

D、职业道德高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机智是教师劳动创造性的表现之一,题干表述体现了张老师高超的教育机智。

37.“我们的儿童是我们国家的未来的公民,也是世界的公民,他们将创造历史。

”马卡连柯的这句话体现了他对教育目的所持的观点是()。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能力本位论

D、知识本位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社会本位论是从社会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

38.教学目标分类中的“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属于()

A、认知领域

B、情感领域

C、意志领域

D、动作技能领域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将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和价值体系个性化五级。

39.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

A、辨别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规则或原理学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规则或原理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题目中,“功=力×距离”涉及功与力和距离之间的关系。

40.我国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实行的是()。

A、四四四制

B、五四三制

C、六三三制

D、八四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1922年,全国教育联合会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该学制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实行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六三三制。

二、多选题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德育影响着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

B、智育为人的发展提供动力

C、体育以改善身体素质为基本任务

D、美育努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活情趣

E、劳动技术教育是其他各育发展的基础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C,D

【解析】:

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智育则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了认识基础。

2.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法主要有()

A、谈话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观察法

E、书面材料分析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D,E

【解析】:

A、B、D、E项都是班主任了解学生经常用到的方法。

3.班级组织机构微观建制的形式有()

A、委员会制

B、直线式

C、参谋式

D、职能式

E、直线职能式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D,E

【解析】:

班级组织机构微观建制的形式有三种:

(1)直线式;

(2)职能式;(3)直线职能式。

4.下列观点中,属于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的有()。

A、以掌握学科基本结构为目标

B、课程的价值在于培养学习者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重建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C、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围绕社会重大问题

D、课程组织要心理学化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C

【解析】: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强调社会是课程的核心,学校课程应该以建设新的社会秩序为方向,课程知识应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社会问题而非知识问题才是课程的核心问题,社会群体应参与到课程设计中。

5.下列属于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的是()

A、家庭教育失误

B、遗传的影响

C、学校教育不当

D、性格上的缺陷

E、道德意志薄弱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C,D,E

【解析】:

遗传对不良行为没有影响。

A项和C项属于不良行为产生的客观原因,D项和E项属于不良行为产生的主观原因。

6.意志总是和行动紧密联系着,通常称之为意志行动。

意志行动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A、自觉的目的是意志行动的前提

B、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核心

C、自由是意志行动的体现

D、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必要条件

E、意志对行动有支配和调节作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D,E

【解析】:

意志的特征是:

(1)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

(2)意志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使人的行动能按设定好的目的去改造世界;(3)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4)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7.()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工作。

A、父母

B、社区

C、派出所

D、其他监护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D

【解析】: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七条规定,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工作。

8.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包括()。

A、通过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反复结合变成条件反应的过程

B、学习的结果是形成暂时的神经联系

C、通过强化对行为加以控制.使行为发生改变的过程

D、适当地对学生使用强化和惩罚程序.利于学习效果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

【解析】:

C、D两项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关于学习的观点。

9.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

A、以业余为主

B、以自学为主

C、以长期为主

D、以短期为主

E、以国外学习为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D

【解析】:

组织教师进修时,应以业余、自学和短期为主。

10.下列属于认知策略的有()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计划策略

E、调节策略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

【解析】: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11.下列关于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教育的关系,正确的是()

A、课外、校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

B、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教育可以相互取代

C、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教育可以相互补充

D、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

E、课外、校外教育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D,E

【解析】:

课外、校外教育不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不是为完成作业而开辟的领域,它主要是通过活动的形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外、校外教育在学生的发展中有其本体性的功能,也就是说,课外、校外教育在学生的发展中有其独特的价值。

12.我国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观念是()。

A、教学过程的课程创生与开发

B、教学过程的封闭与专制

C、教学过程的人文关怀

D、教学过程的师生交往与互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C,D

【解析】: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观念是教学过程的课程创生与开发、教学过程的人文关怀、教学过程的师生交往与互动以及学科结论的过程价值。

13.制约学校课程的因素主要有()

A、教育目的

B、社会

C、教师

D、知识

E、儿童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D,E

【解析】:

总的来说,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14.当代的迁移理论有()

A、概括化理论

B、关系理论

C、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D、产生式理论

E、情境性理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D,E

【解析】:

概括化理论和关系理论是早期的迁移理论。

15.课堂管理的功能可概括地分为()

A、维持功能

B、促进功能

C、制约功能

D、强调功能

E、发展功能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E

【解析】:

课堂管理的功能有:

维持功能、促进功能和发展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