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常规.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59564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护理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护理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护理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护理常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常规.docx

《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常规.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护理常规.docx

护理常规

 

一、呼吸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环境:

保持病室清洁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2、体位:

根据病情适当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高热期绝对卧床休息。

3、掌握给氧方法和氧流量,合理给氧。

4、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和药品,配合抢救,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5、慎用镇静剂,禁用吗啡,防止呼吸抑制。

6、及时留取各种标本送检。

7、饮食: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普通饮食,高热与昏迷病人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8、同一致病菌感染的病人集中一室,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绿脓杆菌等感染性疾病,应进行呼吸道隔离,其痰液应消毒处理后再倒掉。

9、做好卫生宣教,指导病人戒烟,预防感冒,减少探视。

【健康指导】

1、促进有效排痰。

2、合理功能锻炼。

3、预防感染。

4、合理饮食。

一、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饮食:

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

3、活动:

遵医嘱根据心功能情况合理安排患者的活动与休息。

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5、准确执行医嘱,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6、及时准确的做好专科各项检查、治疗、护理。

7、协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保持大便通畅。

8、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

9、保证抢救器械、药物及用物处于完好状态。

一、神经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一、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按医嘱给予饮食,戒烟,戒酒。

3、患者恢复期可下床活动,病情危重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4、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的变化,评估患者头痛、呕吐、抽搐等症状及其特点,有无脑疝形成。

5、及时做好专科各项检查或治疗护理,做好患者健康指导。

6、凡有意识不清、定向障碍、精神症状及癫痫病史者,应加床栏,防止坠床。

必要时加约束带。

7、保持呼吸道通畅。

帮助或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排出痰液。

痰液粘稠不宜咳出时,给予雾化吸入;对神志不清、反射减弱者应及时吸痰并报告医师,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8、保持大小便通畅。

留置导尿管者,每4小时放尿一次。

尿引流袋及时更换。

便秘超过三天者给予缓泻剂。

9、腰椎穿刺后,去枕平卧4-6小时。

10、高热、昏迷、压疮者按高热、昏迷及压疮护理常规。

11、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置,根据病情作适当功能锻炼,防止足下垂等各种并发症。

12、保持急救物品、药品处于完好状态。

【健康指导】

1、环境:

病室温湿度适宜,室内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2、饮食指导:

给予高蛋白、低脂肪、粗纤维饮食。

3、日常活动:

卧床病人保持肢体功能位,可被动活动。

4、心理指导: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激动、恐惧、紧张等心理。

一、风湿免疫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2、饮食护理:

给予足量的蛋白质、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3、基础护理:

按时巡视病房,了解并满足病人生活所需。

做好病人口腔、皮肤护理,防止护理并发症,预防感染。

4、病情观察

(1)观察关节症状的变化,如疼痛、肿胀、晨僵、畸形及功能障碍的程度和发作的时间。

(2)出现关节外症状,如胸闷、心前区疼痛、腹痛、消化道出血、头痛、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提示病情严重,应尽早给予适当的处理。

5、康复护理:

指导病人病情改善后逐步增加活动量;恢复期加强关节功能锻炼,应注意保暖、防寒和防潮。

具体锻炼方法:

医疗体操;全身和局部相结合的主动运动,如转颈、握拳、挺胸、伸腰、摆腿、摇动关节等;自我按摩局部关节;打太极拳、局部热敷、全身热水浴、电热毯、蒸汽疗法。

教会病人观察关节症状和关节外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6、心理护理:

应帮助病人解除思想的顾虑,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健康指导】

1、疾病相关知识的指导。

告诉病人及家属疾病的性质、病程和治疗方案,避免各种诱因,如精神刺激、过度疲劳、寒冷潮湿、感染等。

2、康复护理。

3、出院指导。

八、肾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2、加强对常见症状的观察,包括水肿、高血压、肾区疼痛、尿量、尿色、尿的性状、神态及营养状况。

3、有高血压、水肿和心力衰竭者,应限制水分的摄入,每日记录液体出入量。

4、水肿者应予每周测量体重2次,水肿明显或使用利尿剂者宜每日测量体重1次。

5、有腹水者,根据病情定期测量腹围。

6、根据病情所需,按医嘱测量血压并予以记录。

7、加强饮食管理,对不同病情的病人应严格按医嘱给予不同的治疗饮食。

8、按照检验项目要求,采用不同方式,正确留送各种尿检验标本,并将留尿方法和注意事项于前1日告诉病人。

9、避免病人受凉、受湿、感冒和接触感染性疾病者。

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1、病室应阳光充足,空气新鲜。

定时通风,室温以18-20℃为宜,湿度50%-60%为宜。

2、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及诊断合理安排病室,重症患儿安排在监护室或抢救间。

3、入院后根据病情做常规处理,如:

测体温、体重,3岁以上的患儿测脉搏、呼吸、血压,如有发热者按发热护理。

每周测量一次体重并记录在体温单上。

4、责任护士向患儿和家属进行入院宣教、自我介绍,危重病人专人护理。

5、根据医嘱安排饮食,指导活动与休息。

6、协助留取检验标本,并说明注意事项。

7、向患儿及家属做好卫生宣教及心理护理,教育患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8、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积极配合抢救。

9、患儿出院时向家属做好出院指导,做好床单元的终末处理。

一、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执行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轻病人可自理,危重病人及特殊检查时应卧床休息。

3、根据病种不同选用治疗饮食,严格遵守治疗饮食管理制度。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备好有关抢救药品,如胰岛素、葡萄糖、碘化钾、10%的葡萄糖酸钙等,并协助医师处理。

5、每周测量身高、体重,做好记录。

6、掌握内分泌系统常有各种检查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正常数值。

做好各种化验检查的准备工作,及时收集各种化验标本送检。

7、加强卫生宣教和科普咨询,使病人掌握防病常识。

做好有关技术指导。

定期复查。

一、肿瘤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入院时测体重,以便按体重计算化疗剂量。

2、一般患者可以下地活动,高热、严重贫血、有出血倾向病人应卧床休息。

3、给予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化疗期间胃肠道有严重反应者可给清淡饮食或随意饭,并多饮水。

4、预防褥疮及皮肤感染,卧床病人注意翻身、擦背,特别是注射部位,有痤疮处应保持局部皮肤清洁,禁止用手挤压或搔抓。

5、注意口腔卫生,经常用温盐水漱口,如有鼻饲、口腔溃疡、出血等情况应做口腔护理。

6、高热者可给物理降温,如冰袋、酒精或温水擦浴,如给退烧药,剂量宜小,需密切观察以防大量出汗发生虚脱,如遇此情况应及时补液。

7、应用化疗的病人需严密观察化疗反应,如过敏、恶心呕吐、发热、出血、腹泻等;输注化疗药时应注意巡视病人,并观察化疗局部皮肤情况,如发现渗出应立即用普鲁卡因局部封闭;某些药物如柔红霉素、阿霉素、氮芥、长春瑞宾、草酸铂类等严禁漏注皮下。

8、各种穿刺后应注意观察病人伤口局部情况;腰椎穿刺及鞘内给药的病人应平卧6小时,注意观察有无头疼、呕吐、发热等反应。

9、处于骨髓抑制期的病人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1)注意皮肤、口腔、鼻腔、呼吸道、泌尿道、等有无出血现象,如发现剧烈头痛、抽搐、视力模糊、神志不清等情况应警惕颅内出血,立即报告医生。

(2)白细胞低于1000/ul的病人需给予保护性隔离,如无隔离条件病室应每日用健之素消毒液擦地,医护人员及家属应戴口罩、帽子,并严格手消毒。

(3)输血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

输血前应由两人仔细核对,如有发冷、寒战先将速度减慢,并及时找大夫检查处理。

10、冬季干燥,为预防出血,可用湿纱布覆盖口腔保护粘膜,告知病人禁用手挖鼻腔。

11、做好心理护理及卫生宣教。

一、普外科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一)术前评估

1、病人的心理状态,包括精神、情绪、应对能力、对手术有无心理准备、有无顾虑和思想负担。

2、社会情况如环境影响、家庭态度及经济承受能力。

3、年龄、性别、病史、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和临床表现。

4、既往健康史如患病史、过敏史、家族史。

5、对手术的耐受力如营养状况,重要脏器功能及各种检查结果。

(二)术后评估

1、手术名称、方式、过程、病变组织是否切除,出血部位是否妥善处理,术中出血、输液、输血情况,手术是否顺利,安置了什么引流管。

2、病人是否苏醒,麻醉过程是否平稳,术中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3、评估病人术后心理状况,身体有何不适。

4、术后生命体征的改变、伤口情况、引流物的性状、颜色、量。

5、出院前的心理反应。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常规措施

1、心理护理:

了解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活动,做好解释工作,尽量减轻他们不良的心理反应,使其保持最佳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协助病人做好各项术前检查及准备工作,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择期手术。

3、根据不同的疾病,手术种类及病人的情况,对其进行卫生宣教、术后注意事项及与医护配合等方面的指导。

4、做好卫生处置工作(洗澡、更衣、理发、剪指甲等),根据手术部位的不同做好手术区的皮肤准备,根据医嘱给病人做交叉配血的准备。

5、根据手术种类、方式、部位、范围的不同,应给予不同饮食。

术前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水。

6、肠道准备:

除未明确诊断病人严禁灌肠外,根据手术情况给予肥皂水灌肠以清洁肠道。

肠道手术病人术前2~3天给予少渣流食,口服肠道抑菌剂,术前晚清洁灌肠。

必要时给予甘露醇进行全肠道灌洗。

7、术前晚根据病人情况酌情使用镇静剂,保证其充分休息。

送病人去手术室之前的准备

1、测量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如有异常报告医生,决定是否延期手术。

2、检查备皮情况,戴腕带,应用术前药物。

3、胃肠道手术及腹部大手术,应留置胃管。

4、嘱病人排尿,腹部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者应留置导尿,并妥善固定。

5、给病人更换手术衣,取下假牙、发夹、贵重物品交与家属或护士长保管。

6、准备手术室所需的物品如病例、X光片、CT片、药品等一起带入手术室。

7、病人进入手术室后根据麻醉方式、手术情况准备病床物品,停止执行术前医嘱。

(二)术后护理

1、了解病人术中情况,当病人回房后,通过了解病人的手术方式和术中病情变化,做了哪些相应的处理,以便制定相应的术后护理措施。

2、体位:

根据病情及病种改变体位。

3、饮食和输液:

手术后病人的营养和水的摄入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病人的代谢功能和术后的康复。

禁食期间,应经静脉补充水、电解质和营养。

4、生命体征的监测:

根据麻醉方式、手术的大小及病情定时监测体温、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做好记录。

5、伤口、引流物的观察:

术后应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脱落及感染的征象,保持引流通畅。

6、疼痛的护理:

麻醉作用消失后,病人会感到伤口疼痛,24小时内较明显,遵医嘱使用止疼药物,并观察止疼药应用后的效果。

7、恶心、呕吐、腹胀的护理:

术后恶心、呕吐常为麻醉反应,待麻醉作用消失后症状自行消失。

若持续不止或反复发作,应根据病人的情况综合分析、对症处理。

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8、术后6~8小时未排尿者,观察膀胱充盈程度,先诱导排尿,必要时给予留导尿管。

9、基础护理:

加强口腔、尿道、压疮的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

10、活动:

术后无禁忌,应早期活动,包括深呼吸、咳嗽、翻身和活动非手术部位的肢体,但对休克,极度衰弱或手术本身需要限制活动者,则不宜早期活动。

11、密切观察术后病情变化,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疾病的转归及注意事项。

附1:

胃肠减压的护理

一、目的

胃肠减压是利用负压吸引原理,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吸出,降低胃肠道内的压力,减轻胃肠道的张力,从而改善血液供应,有利于局限炎症,促进胃肠道蠕动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措施。

二、胃肠减压的应用

1、解除或缓解机械性肠梗阻所致急性肠梗阻的症状。

2、减轻由于肠麻痹引起的腹胀。

3、术中减少胃肠胀气,利于手术操作。

4、术后降低胃肠道内压力,减少缝线张力和切口疼痛,减轻腹胀有利于切口愈合。

5、有利于观察引流液的量和性状。

三、护理

1、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合作。

2、检查胃管是否通畅,减压装置是否有效,各管道连接是否正确。

3、清洁鼻腔,自病人鼻咽部插入胃内50~60cm,妥善固定。

4、行胃肠减压时必须保持有效的负压,负压维持在-6、6kPa(50mmHg)并且要保持引流通畅,防止扭曲、堵塞,若有堵塞现象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5、减压期间应禁食、禁水,如须口服药时,需将药物碾碎调水后注入,并用温水冲洗胃管,夹管1小时。

6、使用胃肠减压者,每日应给予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记录引流液的量及性状并及时倾倒减压器。

7、做好口腔护理,可用雾化吸入以减少对咽喉部的剌激,鼓励病人作深呼吸,预防肺部并发症。

8、拔管指征:

病情好转、腹胀消失、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

9、拔管时先将减压装置与胃管分离,捏紧胃管末端,嘱病人屏气,先缓慢向外拉,估计胃管接近咽喉部时,迅速将胃管拔出,然后清洁鼻腔。

附2:

“T”型管引流护理

一、目的

病人施行胆道手术后,由于手术创伤引起胆道水肿,缝合口胆汁外瘘可引起胆汁性腹膜炎、膈下脓肿等并发症。

肿瘤或外伤造成的胆道狭窄需支持或置管溶石、排石,术后常规放置“T”型管引流。

二、护理

(一)妥善固定:

“T”型管一端通向肝管,一端通向十二指肠,自腹壁穿出后用缝线固定于腹壁,下垫纱布,用胶布固定,“T”型管不宜太短,要尽可能不固定在床上,严防因翻身、搬动、起床活动时牵拉而脱落。

(二)引流通畅:

鼓励病人下床活动。

活动时引流袋的位置应低于腹部切口的高度,平卧时不能高于腋中线,防止胆汁反流引起逆行感染。

应随时检查“T”型管是否通畅,避免受压、折叠、扭曲,应经常挤捏,术后5~7天内禁止冲洗引流管,如发生阻塞,术后一周可用生理盐水低压冲洗。

(三)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更换无菌引流袋。

(四)评估记录

1、胆汁引流液颜色、性质、量,有无鲜血或混浊、碎石、蛔虫及沉淀,必要时送检和细菌培养。

2、术后24小时胆汁引流量300~500ml,色清亮,呈黄色或黄绿色,以后渐减至每天200ml左右。

3、黄疸逐渐消退。

若加重应疑胆汁引流不畅回流至肝或入血致胆红素上升。

4、观察大小便颜色,送检胆红素含量,了解胆汁是否引流入十二指肠。

5、如有发热和严重腹痛,可能是胆汁渗漏致胆汁性腹膜炎,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6、拔管:

“T”型管放置10~14天,如体温正常、黄疸消失、胆汁减少为200~300ml/天,无残留结石可考虑拔管。

拔管前应试行夹管,第一天夹管2小时,然后4小时、8小时,依次递增至全日夹管,夹管期间细心观察有无腹胀、腹痛、发热、黄疸出现,无不良反应,行“T”型管逆行胆道造影,造影后立即开放引流24小时以减少造影后反应和继发感染。

造影后1~2日可拔管。

7、拔管后嘱病人平卧,观察伤口渗出情况并观察有无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状况。

“T”型管拔出后残余窦道在24~48小时可自行闭合。

附3: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一、目的

(一)充分引流或吸出腹腔内残余积血、积液和术后渗液,防止腹腔内感染,观察内出血和并发症如肠瘘、胆瘘等。

(二)观察术后渗血、出血,如术后少量渗血,引流量可逐渐减少,有鲜红色出血应怀疑有内出血,便于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

(三)观察和治疗术后并发吻合口瘘、胆瘘、肠瘘。

(四)减压。

二、护理

(一)向病人解释置管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取得合作。

(二)引流管应妥善固定,防止扭曲、受压、折叠,在给病人做处置、翻身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引流管,避免导管脱出。

(三)注意观察并记录各种引流管的引流量及性状并做好记录。

(四)注意各种引流管正常时引流的血性液应由多到少,由浓变淡,如果引流液由淡变浓,突然增加应注意内出血的发生。

(五)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并每日更换引流袋,必要时做细菌培养。

(六)如有多条引流管应搞清每条管道在腹腔内放置的部位,写明标签,贴在管壁上便于观察。

(七)注意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如有渗出及时换药,必要时涂抹氧化锌软膏加以保护。

(八)置管期间还应观察患者的腹部、全身情况,症状是否减轻、体温是否正常等。

一、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临床特点】

1、患者急性、意外伤害多,均出现自理障碍,易造成心理障碍。

2、易合并其他部位的损伤,疾病恢复所需时间长。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病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有无合并脏器损伤。

2、评估患肢有无合并神经损伤,患肢末梢血运、感觉及运动情况。

3、评估患者既往病史、耐受能力、手术区域内软组织损伤程度。

4、评估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意外创伤的心理承受能力及经济承受能力,自理能力。

5、术后需评估患者麻醉复苏情况、管路通畅情况。

6、指(趾)端血运、感觉、运动、肿胀情况。

患者对疼痛耐受的评估。

7、有无合并症的发生。

【护理措施】

(一)常规护理

1、做好心理护理,指导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

2、根据病情选择饮食。

3、卧硬板床,抬高患肢并置功能位,减轻肿胀,促进回流。

4、卧床患者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

(二)术前护理

1、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化验、X片等)。

2、遵医嘱完成各项术前准备(如备皮、配血、术前给药等)。

3、床单位的准备。

(三)术后护理

1、根据麻醉方式执行麻醉后护理常规。

2、根据手术部位及方式摆放合适的体位(原则是抬高患肢,促进回流)。

3、患者疼痛剧烈时,应仔细查找原因并给予有效止痛剂。

(四)病情观察

1、重病人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出入量。

根据病情及时评估,上报医生做出正确判断,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2、仔细观察患肢末梢血运,伤口敷料渗血情况,渗出多时及时更换,保持各种管路通畅。

3、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评估并上报医生做出正确判断,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健康宣教】

1、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的营养,告知患者戒烟的重要性。

2、心理指导鼓励病人讲出自身的感受,给予针对性的处理。

3、功能锻炼的指导做示范动作教会患者锻练的方法。

4、并发症的预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性及方法。

一、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评估病人受伤时间、受伤部位、病人的意识状态及瞳孔变化。

2、饮食:

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及易消化的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维生素和水果。

3、体位:

根据病情正确安置患者体位,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呕吐时头偏向一侧,保持身体关节功能位。

4、病情观察:

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出入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准确、及时做好记录。

5、预防并发症:

活动受限,长期卧床者,注意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和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

6、引流管的护理:

各种引流管切勿扭曲,折叠,受压,保持引流通畅。

7、心理护理: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

【健康指导】

1、加强营养。

2、保持良好的心情。

3、预防再次脑损伤。

4、加强功能锻炼。

一、泌尿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常规

1、协助完成术前检查、治疗。

2、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手术目的及注意事项、解除恐惧心理,配合治疗和护理。

3、协助病人卫生处置,备皮。

4、指导术前禁饮食,做好肠道准备。

5、术前晚酌情给镇静药。

6、术前半小时执行麻醉前用药,准备麻醉床。

二、术后护理常规

1、根据麻醉要求协助患者取合适卧位,6小时病情平稳后采取患侧卧位或半卧(绝对卧床者除外)。

2、饮食护理:

一般小手术及腔镜手术病人听诊肠鸣音正常,进水后无不适后指导患者进食,并多饮水,大手术及开放手术患者术后应暂禁食水,待肠功能恢复后,先试进水,无不适后,指导患者进营养丰富的半流质,逐渐过渡为普通饮食。

3、引流管护理常规

(1)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如有异常报告医师。

(2)固定好引流管:

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或脱落。

(3)防止感染:

进行各项操作应严格无菌操作,做好会阴护理,指导多饮水。

4、病情观察:

(1)护士应了解患者麻醉方式及术中情况,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2)观察手术切口有无出血、渗液。

5、并发症的预防:

(1)泌尿系感染:

留置尿管的患者每日会阴护理两次,每日或每周更换引流袋,严格无菌操作,鼓励病人多饮水。

(2)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及肺部感染:

凡大、中手术后患者,做好基础护理和保持皮肤的完整性,鼓励病人翻身,咳痰,早日下床活动。

(3)腹胀的预防及护理:

向患者讲解腹胀的原因,按摩腹部,在床上勤翻身,早日下床活动,必要时给予开塞露塞肛刺激排气。

一、妇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热情接待患者,安置病床,做好入院指导,通知医师。

2、测量生命体征,建立病历。

3、一般病人给普通饮食,特殊病人应遵医嘱。

4、有阴道出血者应观察出血量及排出物。

5、白带异常者应观察其性质、气味、颜色、量。

6、注意外阴清洁,可行坐浴或阴道冲洗,但阴道出血者禁用。

7、危重病人要备好急救物品。

腹部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做好心理护理,解释疾病知识及注意事项,消除顾虑,配合治疗。

2、做好术前准备:

备皮、配血等。

3、术前一日晚流食,术日晨禁饮食。

4、术前一日晚及术日晨遵医嘱分别灌肠。

5、术前一日晚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6、手术日测量生命体征,术前30分钟留置导尿管,排空膀胱。

遵医嘱给予肌肉注射术前用药。

7、备好麻醉床及所需物品。

(二)术后护理

1、护士床头交接病人,测量生命体征,了解术中情况,观察腹部伤口有无渗血、渗液。

2、体位:

硬膜外麻醉和腰麻者去枕平卧6小时,全麻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3、留置尿管,每日擦洗会阴1-2次,保持尿管通畅,观察尿量颜色。

4、饮食:

术日禁食,禁糖、奶1-3天。

5、术后伤口疼痛者,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6、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

一、产前一般护理常规

1、每日测体温脉搏一次,胎膜早破、放水囊、体温在37、5℃以上者,q4h测体温,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

2、嘱孕妇左侧卧位;计数胎动,早、中、晚各一次,每次1小时;遵医嘱给予孕妇吸氧,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每2小时听胎心1次或遵医嘱,每次1分钟。

3、收集血、尿标本,送常规检查。

4、每周过体重一次。

5、记录大便次数,3日无大便者给缓泻剂。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反应,发现阴道流液、出血、下腹部疼痛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大夫。

阴道出血、流液者保留排出物及会阴垫以留观察。

7、生活不能自理者,如阴道出血、流液、发烧、重度贫血、腹部术后及长期保留导尿管时,每日清洁外阴2次。

8、危重昏迷者,按重病及昏迷护理常规。

9、临产时送待产室,如有早破膜,若胎儿先露未入盆;臀位而胎膜已破者用平车送至待产室。

宫口开大3cm以上者应禁止灌肠。

一、ICU一般护理常规

ICU是对危重病人进行集中加强监护场所,ICU的护理均属特级护理。

ICU由经过专门训练的护理人员,利用较先进的医疗设施及技术对患者进行24小时持续监护。

1、执行相关专科疾病护理常规。

2、对于高热、昏迷、休克等病人执行相关症状护理常规。

3、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SPO2等,每小时记录特护记录一次,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4、常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氧,按医嘱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