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学生欢迎的十种老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58785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1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受学生欢迎的十种老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最受学生欢迎的十种老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最受学生欢迎的十种老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最受学生欢迎的十种老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最受学生欢迎的十种老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受学生欢迎的十种老师.docx

《最受学生欢迎的十种老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受学生欢迎的十种老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受学生欢迎的十种老师.docx

最受学生欢迎的十种老师

最受学生欢迎的10种老师

一是像父亲一样严而有度的老师。

善良,严而有度。

给与他们改正缺点错误的时间和机会,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又能到学生的尊敬和喜欢。

 二是像母亲一样慈爱的老师。

对待学生表现出关爱和耐心,体现出一种母爱。

学生愿意将自己的心里话和烦心事告诉妈妈老师,而且在妈妈老师那里总是得到满意的回答和耐心的指点,所以他们对妈妈老师感到特别的亲切,也特别听妈妈老师的话。

哪怕学生不理解你,你也要处于与学生对话的状态中,要对学生有一个期望。

三是实习老师

大哥哥大姐姐:

年轻;平等;精力充沛,有激情。

不对学生将来升学负责,代课少,与学生相处的时间多,经常跟学生一起玩耍,很知己。

对付一些怪学生,有一些怪办法。

做老师的人有时候需要有教育绝招的。

四是有宽容心的老师。

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对学生能够宽容的缺点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给学生很好的印象。

 五是热爱学生的帅哥老师。

对长得很帅青年男教师,学生视为青春偶像,但有个前提就是跟他们合得来,是哥们,而且课讲得特好,认为有本事,让人崇拜。

但他们痛恨那些动不动叱责甚至体罚学生青年大个子老师,认为他们无能,只会用武力征服学生。

六是温柔的美女老师。

长得漂亮,衣着得体,温柔又大方。

感觉这种女教师声音好听,讲课有表情,绘声绘色,上课很轻松,是一种享受。

有耐心,把她当做知心姐姐。

七是风趣幽默的老师。

讲课往往用具体生动的事例引入新课,深奥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浅显易懂。

运用风趣幽默逗学生快活,让学生乐学,特别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风趣幽默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美德。

特别对于差生而言。

八是充满爱心的老师。

特别关心贫困家庭学生和离异家庭缺乏家庭温暖的学生。

老师的行动深深地感动和感染着学生,使学生对老师无限崇敬,自然得到学生的喜欢和爱戴。

好的老师有一个最基本的元素——他有爱心。

对学生没有爱心,他会过得非常辛苦。

如果一个老师有爱心,他已经成功了三分之一,但对爱心的价值不能估计过高,因有有爱心的老师,有时会以爱的名义做坏事。

这是另一种危险。

九是以身作则,说到做到的老师。

这种老师是学生的表率。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学生一下子难以做到的,从不强求学生。

教学生做人,自己首先做好人。

做老师的人,至少有一个底线,你要守住:

一定要说话算数。

十是真才实学的老师。

这种老师并非有多高的学历,而是勤奋学习,严谨治学。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备有一桶水。

这水不仅是知识方面所要准备的,也是人格和魅力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是具体地反映教师的道德观念、面貌和才智。

总之,学生所喜爱的老师有两个关键要素:

第一,有可见的“专业智慧”,比如有教育智慧,有真才实学;善于管理,严而有度,以身作则,说到做到。

第二,有不可见的“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的第一个要素是“主动精神”,即创造性地执行,要有控制感,懂得生涯设计;人格魅力的第二个要素是乐观心态,即宽容精神、赏识意识和有激情地生活。

 

最受学生欢迎的10种老师陈丽清

  做老师的人,都希望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我们关心的问题是:

什么样的老师是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如何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好老师?

  网上一度流传“最受学生喜欢的十种老师”。

我们将这篇文章所蕴涵的主题——“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作为我们讨论“教师成长”的起点和终点。

所谓“教师成长”,实际上是讨论教师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1]

 

  一是像父亲一样严而有度的老师。

这种老师往往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又受到学生的尊敬和喜欢。

这种教师认为,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难免犯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所以必须按照学生的言行规范来严格要求他们,又正因为这些缺点错误是难免的,所以对他们的要求应该有度,按照他们的成长规律,给与他们改正缺点错误的时间和机会,不能一味的批评和指责,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

  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2]

 

  二是像母亲一样慈爱的老师。

这种老师多为中年女教师,他们有抚养孩子的经历和体验,知道抚养一个孩子的甘难辛苦,所以对待学生表现出关爱和耐心,体现出一种母爱。

学生愿意将自己的心里话和烦心事告诉妈妈老师,而且在妈妈老师那里总是得到满意的回答和耐心的指点,所以他们对妈妈老师感到特别的亲切,也特别听妈妈老师的话。

  前苏联电影:

《乡村女教师》[3]

 

  三是实习老师。

这种老师处于实习阶段,把所学的教育理论刚刚用于实践,没有受到教育世俗的影响。

他们的年龄与学生很接近,大哥哥大姐姐,所以与学生很合得来。

他们受到自己学校的约束,不敢指责或体罚学生,同时又不对学生将来升学负责,代课少,与学生相处的时间多,经常跟学生一起玩耍,很知己,自然受学生欢迎,离去后学生念念不忘,保持通信来往。

  日本电影:

《麻辣教师》[4]

 

  四是有宽容心的老师。

这种老师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对学生能够宽容的缺点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给学生很好的印象。

比如,一个学生上语文课画画,被语文老师发现后,老师指出他画画选择错了时间和地点是不对的,同时鼓励他在合时的时间和地点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口服心服,这个学生后来不但打好了知识基础,而且发展了个人兴趣和特长,很感激老师。

  美国电影:

《音乐之声》[5]

 

  五是热爱学生的帅哥老师。

对长得很帅青年男教师,学生视为青春偶像,但有个前提就是跟他们合得来,是哥们,而且课讲得特好,认为有本事,让人崇拜。

痛恨那些动不动叱责甚至体罚学生青年大个子老师,认为他们无能,只会用武力征服学生。

   电影:

《十八岁的天空》[6]

 

  六是温柔的美女老师。

欣赏年轻女教师长得漂亮,衣着得体,温柔又大方,感觉这种女教师声音好听,讲课有表情,绘声绘色,上课很轻松,是一种享受。

特别喜欢上这种老师的课。

对学生有耐心,知心姐姐。

痛恨那种急躁而恶狠狠的青年女教师,背地喊她母老虎。

  美国电影:

《蒙娜丽莎的微笑》[7]

 

  七是风趣幽默的老师。

这种教师讲课往往用具体生动的事例引入新课,深奥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浅显易懂。

在学生感到疲劳时就会来几段风趣幽默逗学生快活,让学生乐学。

特别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而且效率高。

讨厌那些讲课枯燥乏味而成天要学生死记硬背的老师。

  美国电影:

《春风化雨》[8]

 

  八是充满爱心的老师。

有位老师特别关心贫困家庭学生和离异家庭缺乏家庭温暖的学生。

经常将没有饭吃的学生带到自己家吃饭,将自己孩子的衣服给没有衣服穿的学生穿。

老师的行动深深地感动和感染着学生,使学生对老师无限崇敬,自然得到学生的喜欢和爱戴。

  电影:

《烛光里的微笑》[9]

 

  九是以身作则,说到做到的老师。

这种老师是学生的表率。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学生一下子难以做到的,从不强求学生。

教学生做人,自己首先做好人。

总是实事求是,循序渐进。

计划性很强,阶段性很强,大计划往往由小计划组成而逐步实现。

教育的针对性很强,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从不好高骛远或简单粗暴。

  电影:

《一个也不能少》[10]

 

  十是真才实学的老师。

这种老师并非有多高的学历,而是勤奋学习,严谨治学。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备有一桶水。

这水不仅是知识方面所要准备的,也是人格和魅力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是具体的反映教师的道德观念、面貌和才智。

这种老师德才兼备,才要求学生品学兼优,这样的老师是学生的表率、榜样和楷模。

  电视剧《大宅门》[11]

“最受学生欢迎的十种老师”

做老师的人,都希望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我们关心的问题是:

什么样的老师是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如何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好老师?

网上一度流传“最受学生喜欢的十种老师”。

我们将这篇文章所蕴涵的主题——“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作为我们讨论“教师成长”的起点和终点。

所谓“教师成长”,实际上是讨论教师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1]

一是像父亲一样严而有度的老师。

这种老师往往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又受到学生的尊敬和喜欢。

这种教师认为,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难免犯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所以必须按照学生的言行规范来严格要求他们,又正因为这些缺点错误是难免的,所以对他们的要求应该有度,按照他们的成长规律,给与他们改正缺点错误的时间和机会,不能一味的批评和指责,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

(图1)

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2]

二是像母亲一样慈爱的老师。

这种老师多为中年女教师,他们有抚养孩子的经历和体验,知道抚养一个孩子的甘难辛苦,所以对待学生表现出关爱和耐心,体现出一种母爱。

学生愿意将自己的心里话和烦心事告诉妈妈老师,而且在妈妈老师那里总是得到满意的回答和耐心的指点,所以他们对妈妈老师感到特别的亲切,也特别听妈妈老师的话。

(图2)

前苏联电影:

《乡村女教师》[3]

三是实习老师。

这种老师处于实习阶段,把所学的教育理论刚刚用于实践,没有受到教育世俗的影响。

他们的年龄与学生很接近,大哥哥大姐姐,所以与学生很合得来。

他们受到自己学校的约束,不敢指责或体罚学生,同时又不对学生将来升学负责,代课少,与学生相处的时间多,经常跟学生一起玩耍,很知己,自然受学生欢迎,离去后学生念念不忘,保持通信来往。

(图3)

日本电影:

《麻辣教师》[4]

四是有宽容心的老师。

这种老师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对学生能够宽容的缺点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给学生很好的印象。

比如,一个学生上语文课画画,被语文老师发现后,老师指出他画画选择错了时间和地点是不对的,同时鼓励他在合时的时间和地点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口服心服,这个学生后来不但打好了知识基础,而且发展了个人兴趣和特长,很感激老师。

(图4)

美国电影:

《音乐之声》[5]

五是热爱学生的帅哥老师。

对长得很帅青年男教师,学生视为青春偶像,但有个前提就是跟他们合得来,是哥们,而且课讲得特好,认为有本事,让人崇拜。

痛恨那些动不动叱责甚至体罚学生青年大个子老师,认为他们无能,只会用武力征服学生。

(图5)

电影:

《十八岁的天空》[6]

六是温柔的美女老师。

欣赏年轻女教师长得漂亮,衣着得体,温柔又大方,感觉这种女教师声音好听,讲课有表情,绘声绘色,上课很轻松,是一种享受。

特别喜欢上这种老师的课。

对学生有耐心,知心姐姐。

痛恨那种急躁而恶狠狠的青年女教师,背地喊她母老虎。

(图6)

美国电影:

《蒙娜丽莎的微笑》[7]

七是风趣幽默的老师。

这种教师讲课往往用具体生动的事例引入新课,深奥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浅显易懂。

在学生感到疲劳时就会来几段风趣幽默逗学生快活,让学生乐学。

特别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而且效率高。

讨厌那些讲课枯燥乏味而成天要学生死记硬背的老师。

(图7)

美国电影:

《春风化雨》[8]

八是充满爱心的老师。

有位老师特别关心贫困家庭学生和离异家庭缺乏家庭温暖的学生。

经常将没有饭吃的学生带到自己家吃饭,将自己孩子的衣服给没有衣服穿的学生穿。

老师的行动深深地感动和感染着学生,使学生对老师无限崇敬,自然得到学生的喜欢和爱戴。

(图8)

电影:

《烛光里的微笑》[9]

九是以身作则,说到做到的老师。

这种老师是学生的表率。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学生一下子难以做到的,从不强求学生。

教学生做人,自己首先做好人。

总是实事求是,循序渐进。

计划性很强,阶段性很强,大计划往往由小计划组成而逐步实现。

教育的针对性很强,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从不好高骛远或简单粗暴。

(图9)

电影:

《一个也不能少》[10]

十是真才实学的老师。

这种老师并非有多高的学历,而是勤奋学习,严谨治学。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备有一桶水。

这水不仅是知识方面所要准备的,也是人格和魅力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是具体的反映教师的道德观念、面貌和才智。

这种老师德才兼备,才要求学生品学兼优,这样的老师是学生的表率、榜样和楷模。

(图10)

电视剧《大宅门》[11]

总体上看,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一般显示出十个特点:

严而有度;像妈妈;实习老师;有宽容心;帅哥且热爱学生;美女且温柔女;风趣幽默;充满爱心;以身作则,说到做到;有真才实学。

我们可以将这十个特点归入两个关键要素:

第一,有“专业素养”,比如有教育智慧,有真才实学;善于管理,严而有度,以身作则,说到做到。

第二,有“积极心态”,比如风趣幽默、像妈妈那样温柔、有爱心、有耐心、有宽容心;像实习老师那样有平等意识和新鲜知识;像帅哥、美女那样有良好的精神气质。

由此,《教师成长》这个专题,就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积极心态”开始,进而讨论“如何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的基本途径:

包括教师学习、教师行动研究和教师合作。

[1]参见佚名:

《最受学生喜欢的十种老师》(2005-12-13 )[2006-7-16]

[2]佚名:

《放牛班的春天》,(2005-1-14)[2006-7-19]

[3]佚名:

《乡村女教师》(2005-7-11)[2006-7-25]

[4]佚名:

《麻辣教师》(2005-11-8)[2006-7-25]

[5]佚名:

《音乐之声》,(2001-9-27)[2006-7-19]

[6]佚名:

《十八岁的天空》(2005-12-2)[2006-7-25]

[7]参见《蒙娜丽莎的微笑》(2004-11-2)[2006-7-25]

[8]佚名:

《春风化雨》(2006-5-5)[2006-7-27] Keating 反传统的教育方法给学院带来了一丝生气:

在他的课堂里,他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他向学生介绍了许多有思想的诗歌;他所提倡的自由发散式的思维哲学在学生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渐渐地,一些人接受了他,开始勇敢地面对每一天,把握他们自己的人生。

不幸也在这时发生了……John Keating老师,他是整个人类教育中维持了激情和梦想的教师。

这样的教师不会很多,因为岁月已经将绝大部分教师的激情冲垮或者抵消了,但总有像基丁老师这样的人,他让学生和教师看到教育的另一条道路,他让所有观众看到教育的希望。

[9]佚名:

《烛光里的微笑》(2004-9-3)[2006-7-25]

[10]佚名:

《一个也不能少》(2004-12-24)[2006-7-25]

[11]在《大宅门》里,有两位有真才实学的“老师”。

一位是白景琦的母亲(斯琴高娃主演),另一位是白景琦的老师季宗布(张丰毅主演)。

第一天上课,景琦照旧在门上放了一瓶墨汁准备捉弄老师。

没想到季老师来到门外并不推门,叫景琦出来。

景琦犹犹豫豫地走到门边,不敢推门。

季先生一脚踢开门,墨汁全泼到景琦脸上。

后来,景琦和老师比赛失败:

他用两只手掰不动季先生的一根手指头。

再后来,景琦见识了老师对《庄子》的任何一处倒背如流,终于心服口服,听老师管教。

季老师的理论是,“听话的未必是好孩子,不听话的长大了也未必没出息”。

不受学生欢迎的十类班主任

[2007-8-2110:

35:

00|By:

市桥二中]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其教育思想及观念的新旧、人格涵养的优劣、知识水平的高低、教育艺术和方法等等,都对班级建设起着决定作用,对学生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生对以下几类班主任评价较低。

一、放任型

一则责任心较差,疏于班级管理,对班级的现状缺乏全面准确的认识,对潜藏的问题没有敏锐的了解和足够的准备,班集体缺乏凝聚力而走向涣散。

二则民主意识过强,宏观控制不力,不能主导班级的良性发展,导致学生主体意识强烈而严谨踏实不够。

二、专制型

具备传统的家长作风,信奉“师道尊严”的古训,却忽视了现代教育的规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不能充分尊重学生人格的独立,不愿承认师生人格的平等,最终师生关系将走向对立。

三、刻板型

性格古板,不苟言笑,即便治学严谨,爱生敬业,但心灵缺乏沟通,教育难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认同,学生只能敬而远之。

四、责罚型

缺乏耐心,教育方法简单,相信“棍棒之下出孝子”,惯于以罚代教、以罚代育。

无论是体罚还是心罚,短期效果虽然显著,遗憾的是难以听到花开的声音。

五、保姆型

事无巨细,揽之怀中,包办代替。

爱生之心真切感人,但琐碎小事中,却丧失了锻炼学生的良好机遇,培育的幼苗不曾经历风雨的洗礼,只能成为温室的鲜花难以长成参天的大树。

六、唠叨型

凡事常在嘴边唠叨,虽用心良苦,却常常收获无奈。

即便用温情的母爱调和也难以消融厚茧筑成的“防火墙”。

殊不知,教师的语言就是一门艺术,需要精心的提炼和认真的准备,才能动其心、导其行。

七、功利型

急功近利,做法违背教育规律;或者私心作怪,言行不能成为表率。

即使初衷是维护班级或学生的利益,功利性的做法和无法掩饰的虚荣心会逐渐让学生失去信任和尊敬。

八、偏爱型

厚此薄彼,不能一视同仁。

情感的天平失却了公允,爱的阳光也会在学生心中投下阴影。

学生何其敏感,一旦感受不到老师的关爱,怨恨和偏激就会在心中滋长,带来的可能是终身的负面影响。

九、知识单薄型

只有一碗水,难解众生之渴。

面对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解读几十个灵动丰富的内心世界,教师唯有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建构立体多元的知识框架,才能底气十足,游刃有余。

十、唯分数论型

智育之上,分数第一。

把应对考试作为班级管理的利器,把谈论分数看作学生生活的唯一。

其实,几十年后,当学生忘记了老师教给的书本知识,心中还会留下多少美好的回忆?

魏书生班级管理方法

(2009-10-1310:

41:

44)

转载

标签:

转载

杂谈

魏书生班级管理方法

 

 特级教师魏书生教书经历令人惊讶:

他担任实验中学校长与书记兼任两个班的班主任,承担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一年平均外出开会达4个月之久,却从不请人代上一节语文课,他学期之初即进行期未考试,一学期教材他用30多课时就讲完了;他不批作业,不改作文,但他的学生在升学成绩却能比重点中学平均高7.8分……面对这一切,人们不禁要问:

魏书生究意依靠什么获得教学的成功?

 

在我们认真研究了魏书生一系列教学经验后,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

高效率的班级管理,是魏书生教学成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魏书生的教学离不开管理,没有他成功的班级管理就没有他今天的教学奇迹,那么魏书生是怎样进行管理并以此服务于教学的呢?

我们又能从中得到一些什么有益的启示呢?

 

  一、竞赛机制

竞赛机制是魏书生班级管理工作的明显特点之一.有一次,学习委员收书费,他要一个一个收,魏书生说,我没有让你这样收,你可以用手表啊.学习委员很聪明,马上拿着手表说,同学们注意了,各小组组长请站在你们小组的左侧,下面我们要开展收书费比赛,各就各位,预备开始.书费很快收起来了.可以想见,在魏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小组分得很细,工作讲求竞赛.这样,既活跃了教室的气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代谢机制

魏书生直接参与指导管理活动,但魏书生班级管理的主体是学生.他设立了值周班长(自报,轮值两周),值日班长(按学号轮值),这些同学与常务班长,团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