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55647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

2016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

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图1)完成下列问题。

图1

1.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

A.a增强B.b增强C.c减弱D.d减弱

2.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

A.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B.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

C.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D.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市河流会()

A.流量下降B.丰水期水位上升

C.流量会更加稳定D.流速减小

【答案】

1.A

2.B

3.C

【解析】

试题分析:

1.据图知,a代表蒸发、b代表地表径流、c代表下渗、d代表地下径流。

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a增强,b减弱,c增强,d增强,故A项正确。

2.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

其主要目的在于强化雨水的滞留能力,故B项正确;其他说法不是主要目的,故排除。

3.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对河流的流量有调节作用,流量会更加稳定,故C项正确,A项错误;因河流的调节作用,丰水期水位变化较小,故B、D项错误。

考点:

水循环及其环节,水文特征

也门共和国的希巴姆古城,建在哈德拉毛河河谷旁边的低山丘陵之上。

读图2完成下列问题。

图2

4.古城所在地区为阿拉伯半岛的“绿洲”,水源充足,其原因是()

A.西风影响大,多地形雨B.高山冰川融水,水源充足

C.雨季受赤道低压影响,降水丰富D.受西南季风和山地的影响,多地形雨

5.古城楼房墙厚、窗小、分上下排窗,原因是()

①墙厚:

抵御冬季寒流②窗小:

减少热辐射,保温

③分排:

利于室内外冷暖气体交换④分排:

采光条件好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

4.D

5.B

【解析】

试题分析:

4.该地位于也门,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加上地形的抬升作用,降水丰富,故D项正确,A、C项错误;该地位于热带地区,山地无冰川分布,故B项错误。

5.该地地处热带地区,全年高温,故①项错误;窗小,有利于减少热量辐射,从而起到保温作用,故②错误;上排窗、下排窗有利于室内外冷暖气体交换,③正确,④错误。

B项正确。

考点:

降水的类型,河流的补给类型

读图3和图4,完成下列问题。

图3图4

6.叶尼塞河航运价值低,其原因主要有()

A.流域内资源贫乏,贷运量小B.终年冰封,河流不能通航

C.河流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D.航运方向与贷物运输方向不一致

7.图4所示月份,叶尼塞河最有可能出现凌汛的河段是()

A.甲附近河段B.乙附近河段

C.丙附近河段D.丁附近河段

8.图4所示月份,甲河段比丙河段气温低,下列因素与之无关的是()

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

C.地势D.补给方式

【答案】

6.D

7.C

8.B

【解析】

试题分析:

6.流域内资源丰富,货运量较大,故A项错误;夏季河冰融化,河流可通航,故B项错误;流域降水较少,河流流量较小,季节变化较小;航运方向与货物运输方向不一致,导致叶尼塞河航运价值低,故D项正确。

7.出现凌汛的条件是:

河流有冰期的河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且较明显的南北流向。

图中丙地附近气温在零度以下,有结冰期,且河流自中游流向下游地区,故丙地最有可能出现凌汛现象,C项正确。

8.甲河段位于较低纬度,热量相对较丰富,但实际气温低于丙河段,与海陆位置、地势高低、补给方式有关,与纬度位置无关,故B项正确。

考点:

凌汛现象,影响水温的因素

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末要将单位GDP能耗降低16%,要顺利完成这一目标,必须对碳排放进行模拟预测。

预测时,必须以技术进步和经济平稳增长为前提。

图5是我国南方某省的2010-2050年碳排放高峰预测曲线。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图5

9.为实现“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将单位GDP能耗降低16%的目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全面关闭高能耗产业部门B.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重

C.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D.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0.下列因素,对该省碳排放量影响最小的是()

A.植被状况B.产业结构

C.能源消费结构D.科技水平

11.关于该省2040-2050年的碳排放预测,正确的是()

A.消费水平的提高不会影响碳排放曲线的走势

B.大量开发利用天然气一定会使碳排放高峰峰值降低

C.产业结构的优化可使碳排放量峰值出现时间提前

D.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会使碳排放高峰峰值提高

【答案】

9.D

10.A

11.C

【解析】

试题分析:

9.全面关闭高能耗产业部门,不利于产业良性发展,故A项错误;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重可以降低大气的污染物,对环境保护有利,但对于能耗无关,故B项错误;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对全球变暖有减缓作用,对能耗无关,C项错误;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减少能源的使用比重,从而降低能耗,故D项正确。

10.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助于减少碳排放,故B项正确;能源结构以清洁能源为主,将有利于减少碳排放,故C项正确;科技水平高,能源利用率高,有利于减少碳排放,D项正确;植被状况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无法减少碳排放,故A项错误。

11.消费水平的提高会增加碳的排放量,从而影响碳排放曲线的走势,故A项错误;大量开发利用天然气一定会使碳排放高峰峰值降低,说法太绝对,故B项错误;产业结构的优化,碳排放将减少,可使碳排放量峰值出现时间提前,故C项正确;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技术进步,会使碳排放高峰峰值下降,故D项错误。

考点:

产业结构,能源问题

由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粮食产量的经验公式:

粮食最高产量P=0.075QTWS ,Q:

太阳辐射收入,T:

温度有效系数=无霜期/365,W:

水分有效系数=降水量/蒸发量(若大于1时取值为1),S:

土壤有效系数。

读拉萨、沈阳、武汉、酒泉四城市相关数据(表1)完成下列问题。

12.甲、乙、丙、丁对应的城市分别是()

A.拉萨、酒泉、沈阳、武汉B.拉萨、沈阳、酒泉、武汉

C.酒泉、拉萨、沈阳、武汉D.拉萨、酒泉、武汉、沈阳

13.据图表信息可知()

A.甲地T值最小是因为大气保温作用弱

B.丁地Q值最小,所以该地的平均气温最低

C.丁地较乙地W值大是因为丁地的降水量大于乙地

D.乙丙两地W值差异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

14.甲地发展粮食生产,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大规模建设温室大棚②种植耐寒作物③注重盐碱地的改良④发展节水农业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答案】

12.A

13.A

14.B

考点:

太阳辐射分布,种植业的发展条件

读某城市部分地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交通线、功能分区、地价”图(图6),完成下列问题。

图6

15.该城市中心区位于图示区域的()

A.东北部B.西南部

C.西北部D.东南部

16.若某房地产开发商拟建一个中等规模的超市,最适宜建在()

A.甲区域B.乙区域

C.丙区域D.丁区域

【答案】

15.C

16.A

【解析】

试题分析:

15.城市中心区商业活动频繁,交通通达度较高,多商业区分布,据图中商业区多位于城市中心的西北部,故城市中心区域位于图中的西北部,故C项正确。

16.乙区域位于中心区附近,地租高,故B项错误;甲区域位于住宅区附近,接近消费人群,有次干道分布,交通便利,故A项正确;丙、丁区域位于工业区附近,环境较差,故C项错误;

考点:

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功能分区

2015年3月9日,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的环球飞行从阿布扎比启程,向东途经重庆等11座城市,于2015年8月返回阿布扎比。

读图7完成下列问题。

图7

17.如果阳光动力2号推广使用,将()

A.提高航空运输效率,缩短地区联系的时间B.解决国际能源短缺的问题

C.有利于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D.全面取代传统燃油机

18.阳光动力2号飞行途中()

A.飞行方向保持不变B.始终在低纬度地区上空飞行

C.飞机一直沿最短航线飞行D.飞行员看到的昼长比实际偏短

【答案】

17.C

18.D

【解析】

试题分析:

17.“阳光动力2号”飞行速度较慢,地区间联系时间增加,故A项错误;能缓解国际能源短缺的问题,不能根本解决该问题,故B项错误;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故有利于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C项正确;在某些领域可以取代传统燃油机,不能完全取代,故D项错误。

18.由图可知,飞行方向一直在变化中,故A项错误;从纬度上看,既在低纬度飞行,也在中纬度分行,故B项错误;飞机的飞行航线没有沿着最短航线分行,故C项错误;因飞机向着东方飞行,地球自转方向也是向东转动,故看到的昼长比实际的偏短,故D项正确。

考点:

方向的判读,太阳辐射的利用

图8为我国杏花开放盛期等值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8

19.关于我国杏花开放日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纬度越高开放越晚B.沿海开放日期早于内陆

C.内陆杏花开放日期南北地区差异大D.沿海杏花开日期南北地区差异大

20.石家庄杏花开放日期早于太原,原因是()

①距海洋近,降水多②地势较低

③地处冬季风的背风坡,受冷空气影响小④植被覆盖率低,春季升温快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答案】

19.C

20.B

考点:

等值线的判读,影响气温的因素

某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500米的甲、乙、丙三处对我国某地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数据如表2。

当地表层为潮湿、粘稠的红土土壤,其下为沉积岩层,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1.该区域地貌可能属()

A.向斜谷B.背斜山

C.向斜山D.背斜谷

22.乙地海拔低于甲、丙两地,最有可能的是()

A.乙地流水侵蚀作用强于甲、丙两地B.乙地流水堆积作用弱于甲、丙两地

C.乙地风力侵蚀作用强于甲、丙两地D.乙地风力堆积作用弱于甲、丙两地

【答案】

21.A

22.A

【解析】

试题分析:

21.根据海拔高度判读该地的地貌是谷地地形,根据沉积岩埋藏深度可知,该地中间低两侧高,地质构造上属于向斜构造,故该区域地貌属于向斜谷,A项正确。

22.据材料知,该地表层为潮湿、粘稠的红土土壤,判读为我国南方丘陵地区,降水丰富,外力作用一流水作用为主,故排除C、D项;因乙地低于甲丙两地,故乙地的流水侵蚀作用强于甲、丙两地,A项正确,B项错误。

考点:

地质构造及其地貌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四小题,共56分)

23.(13分)丹吉尔是摩洛哥的免税工业园区,目前进驻的有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的汽车配件、电子、服装等产业,产品主要出口欧洲。

读摩洛哥略图(图9)完成下列要求。

图9

(1)简析摩洛哥工业区集中分布于西北部地区的自然原因。

(4分)

(2)分析丹吉尔工业园区发展汽车配件、电子、服装工业的区位优势。

(5分)

(3)简述丹吉尔工业园的建立对摩洛哥的积极影响。

(4分)

【答案】

(1)(4分)

地处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水源充足(2分);靠近海洋,海运便利(2分);

(2)(5分)

邻近直布罗陀海峡,海运便利(1分);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廉价、地价低,生产成本低(2分);邻近欧洲,市场广阔(1分);政府政策支持(1分)

(3)(4分)

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促进工业化的进程)(1分);提高城市化水平(1分);增加就业(1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地理位置、降水条件及水源等方面分析。

地处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水源充足;靠近海洋,海运便利。

(2)区位优势主要从交通、劳动力、土地价格、市场状况、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邻近直布罗陀海峡,海运便利;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廉价、地价低,生产成本低;邻近欧洲,市场广阔;政府政策支持。

(3)产业转移的积极影响可从产业结构的完善、城市化水平、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等方面分析。

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促进工业化的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考点:

产业转移,区位条件,产业分布因素

24.(17分)丹江口水库位于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上,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地。

为保证输水,对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了约15米,利用海拔落差,每年将有96亿立方米的水从丹江口水库输送到华北。

读北京市降水量多年月均值图(图10)和南水北调受水区城市水资源供需差异及预测表(表3),完成下列要求.

(1)简析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对汉江下游可能带来的影响。

(5分)

(2)分析受水地缺水最严重的季节和调水地可调出最大水量的季节。

(6分)

(3)除跨流域调水外,还有哪些措施解决受水区缺水问题?

(6分)

【答案】

(1)(5分)

水量减少(1分);防洪能力提高(1分);水位季节变化减小(1分);含沙量减少(1分);鱼类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1分)

(2)(6分)

受水区位于华北,春季降水量少(1分),气温回升快,多大风,蒸发旺盛(1分);农业生产需水量大(1分;缺水最严重的季节是春季(1分);调水地降水集中于夏季,水库水量大(1分);可调出水量最大的季节在夏季(1分)

(3)(6分)

修建水库、湖泊(1分);污水回收再利用(1分);海水淡化(1分);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1分);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1分);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水耗产业的发展(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对下游的影响主要从水量、防洪能力、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维持生物多样性角度进行考虑。

水量减少;防洪能力提高;水位季节变化减小;含沙量减少;鱼类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2)受水区与调水地均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季节变化大。

受水区位于华北,春季降水量少,气温回升快,多大风,蒸发旺盛;农业生产需水量大;缺水最严重的季节是春季;调水地降水集中于夏季,水库水量大;可调出水量最大的季节在夏季。

(3)从生活用水角度,生产用水角度,工程建设角度进行分析。

修建水库、湖泊;污水回收再利用;海水淡化;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水耗产业的发展。

考点:

南水北调,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25.(13分)读渭河流域旱灾分布区图(图11),完成下列问题

(1)归纳图11中旱灾区的分布特点,并分析本地区旱灾灾情严重的原因。

(6分)

葡萄是喜光作物,适宜在坡地上栽培,水热系数(K值)是影响葡萄品质的重要因素。

(K=∑P/∑t×10,其中K为水热系数,∑P为温度≥10℃时期的降水量,∑t为温度≥10℃期间的活动积温)。

(2)结合相关材料,从气象角度分析渭北地区葡萄种植的区位优势。

(5分)

(3)某农业开发公司欲在礼泉县进一步扩大葡萄种植规模,有人表示反对。

请你说出反对的理由。

(2分)

【答案】

(1)(6分)

呈东西向带状分布,(1分)主要集中在海拔500--1000米处的阳坡地带(2分);处在盛行风的背风地带,降水少;(1分)地处阳坡,蒸发旺盛;(1分)地处黄土高原的边缘,涵养水分能力弱。

(1分)

(2)(5分)

水热系数低(2分);阳坡,光照充足(1分);冬季风的背风坡,有利葡萄越冬(1分)季风气候雨热同期;(1分)气象条件好

(3)(2分)

位于旱灾区,水源不足(1分);易加剧水土流失(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分析旱情严重原因可从降水量、蒸发量、涵养水源等角度分析。

呈东西向带状分布,主要集中在海拔500--1000米处的阳坡地带;处在盛行风的背风地带,降水少;地处阳坡,蒸发旺盛;地处黄土高原的边缘,涵养水分能力弱。

(2)种植业的区位优势主要从光照条件、温度条件、水热系统、气象条件等角度进行分析。

水热系数低;阳坡,光照充足;冬季风的背风坡,有利葡萄越冬;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气象条件好。

(3)从水源条件、对生态影响角度进行分析。

位于旱灾区,水源不足;易加剧水土流失。

考点:

农业区位分析

26.(13分)色林错流域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面积从1975年的1621.77K㎡增长到2008年的2171.46K㎡,已超过纳木错面积,成为西藏第一大咸水湖。

读色林错流域示意图(图13)和1975-2006年色林错流域的气候变化资料图(图14)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13,判断色林错流域地势的特征,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4分)

(2)说出色林错流域的水循环类型,结合水循环的原理,分析色林错成为咸水湖的原因。

(4分)

(3)读图14,归纳色林错流域气候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对色林错的影响。

(5分)

【答案】

(1)(4分)

四周高,中间低(1分);整体由东、南、西向北倾斜(1分)。

内流区(1分),河流多由东、南、西注入色林错(1分)。

(2)(4分)

陆地内循环(1分);内流湖(1分);径流将矿物质(盐分)带入湖泊,(1分)长时期的湖水蒸发,导致湖水盐分升高(1分)。

(3)(5分)

气温上升,气候变暖(1分);湿度上升,降水增加(1分)。

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加剧(1分),降水增加,水量增加(1分),导致湖泊水位上升,湖泊面积扩大(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河流的流向判断流域地势特征。

四周高,中间低;整体由东、南、西向北倾斜。

内流区,河流多由东、南、西注入色林错。

(2)水循环有三种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循环。

陆地内循环;内流湖;径流将矿物质(盐分)带入湖泊,长时期的湖水蒸发,导致湖水盐分升高。

(3)从气温和降水特征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气温上升,气候变暖;湿度上升,降水增加。

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加剧,降水增加,水量增加,导致湖泊水位上升,湖泊面积扩大。

考点:

气候特征分析,地势特征描述,水循环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