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监理细则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54151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监理细则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测量监理细则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测量监理细则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测量监理细则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测量监理细则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监理细则全.docx

《测量监理细则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监理细则全.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监理细则全.docx

测量监理细则全

一、测量监理细则编制依据

本测量监理细则编制依据为:

1.经审批的本工程监理规划;

2.《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3.《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

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程》(GB/T18314—2001);

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6.《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路建设[2006]189号);

7.《时速200—250公里有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指南(试行)》(铁建设函[2007]76号);

8.向莆铁路设计文件、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

9.《向莆铁路精测网技术交底纪要》;

10.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测量方案;

11.相应的变形测量规范及其他规范。

二、本专业工程特点及其技术、质量标准

本工程为向莆铁路工程土建一标,位于福建省建宁、泰宁、将乐三县境内,全长约80公里,线路走行位置基本上全为山岭重丘区,地势险峻,桥隧相连,除泰宁、将乐两站外,桥隧里程约占70公里(其中隧道34.5座约57.7公里,桥梁39座约12.9公里);铁路等级I级;最小曲线半径米;最大设计坡度9%;设计时速200—250公里/小时;工程造价约45.6亿元;计划工期43个月,要求完工日期27个月;工程强度及难度大,时间紧,任务重,工程质量标准要求高;测量技术先进,要求测量精度高。

线路复测及相关加密网点要求采用符合本铁路测量精度的(5+1)ppm的双频GPS进行施测;本铁路工程为二、三等水准测量(无碴段要求为二等),困难地段设计院建议采用三角高程,测量仪器Lecia2003施测,其余地段采用0.5mm精度的数字水准议施测。

观测要求及数据处理严格执行以上相关规定和规范标准。

三、测量监理的工作范围及重点

(一)、监理工作范围:

1.线路交桩及复测

参与设计、监理、施工三方现埸交接桩,对已移交给施工方的平面高程控制桩点,督促施工方做好桩点维护及标志工作。

根据向莆铁路所要求的测量等级及相关的测量仪器设备督促承包人按要求做好线路复测工作。

线路复测过程中,对设计方移交的CPI、CPII各GPS点督促施工方进行逐点检测,测量精度按照《向莆铁路测量工作管理办法》中所要求的执行标准和规范以及《向莆铁路精测网技术交底纪要》中相关要求进行控制。

在标段起终点处按要求均向相邻标段境内延伸不少于两个GPS点的检测。

在做好完成好各GPS点复测的基础上,督促承包人根据施工测量的需要,在各长大隧道进出口、斜井洞口以及特大桥头两端和车站附近布设好平面、高程加密点并及时作好护桩工作。

按照规定的时间(三个月一次)或者根据工程进度及实际情况的需要做好各阶段性的控制网点(含临时加密点)的检测,确保各使用控制网点的稳定可靠性。

在各次施工测量过程中,督促承包人对所使用的各控制点必须先检测后使用,凡通过检测出现超出允许偏差范围的桩点,及时分析原因,督促施工方进行反复检测,监理旁站或平行检测,对确实出现问题的控制桩点,一经查出,立即停用予以作废,并要求承包人按相关规定及时补测。

CPI、CPII点按要求在CPI控制网的基础上进行恢复。

二、三等水准点在稳定的水准段或已采用的国家高等级水准点的基础上恢复。

2.在线路复测过程中监理独立平行观测

为了准确检测各设计交桩点的平面、高程数据的可信性,在承包人进行线路复测的同时,监理依据《向莆铁路测量工作管理办法》中所要求的执行标准和规范以及《向莆铁路精测网技术交底纪要》中的相关规定,对本标段内设计移交的各GPS点进行独立的平行观测。

监理对线路复测中的各点平面、高程观测数据将与承包人观测的相关数据共同对设计供给的各相关点位数据进行逐一核查,其偏差值按照《向莆铁路测量工作管理办法》中所要求的执行标准和规范以及《向莆铁路精测网技术交底纪要》中的相关要求进行比较判定,对超出允许偏差范围的观测点,视具体情况,由监理或施工方重测,对原设计数据确有错误的观测点,报上级部门通知设计院现场重测处理。

承包人在长大隧道进出口、斜井附近、特大桥两端及车站附近布设的加密网点视具体情况监理进行旁站或独立平行观测。

3.开工前做好设计图纸的审核及坐标计算工作

线路复测完毕,在工程开工前认真做好施工图纸的审核工作,审核线路平、纵断面图:

即线路走向、曲线要素、设计坡度、断链桩以及各桥梁基础、墩台、桥面结构尺寸,审核各隧道洞门及洞身各部断面尺寸,审核站埸路基横断面尺寸及站埸平面各线位的衔接和相应的里程关系等,核算线路中线逐点坐标和各工点结构平面、空间控制点位的放样坐标。

图纸审核结合现场核对,确保设计、施工与现埸的一致性和合理性。

当发现问题或有疑问时,及时信息上传,会同施工、设计方共同协商处理。

使测量工作做好本工程的先行导向。

4.桥梁、隧道、站埸在放样、施工、竣工各阶段的测量监理工作

、工程开工后,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监理将根据桥梁、隧道、站埸路基各工程结构部位先后开工顺序,依次做好各工程工序在各阶段的放样、施工、竣工测量监理工作;

、桥梁、隧道、站埸工程全部竣工完成后,督促承包人做好桥梁、隧道、站埸线路竣工贯通测量监理工作。

(二)、监理工作重点:

工程开工前,监理对所给定的设计交桩点的复测、设计图纸及线位设计坐标的审核,是确保工程准确施工放样的关键环节。

各桥梁、隧道、站埸工程开工前,监理对各工程重要工序施工放样的监督把关,协同承包人按规范和设计要求准确无误地进行施工放样,认真审查放样资料是监理事前对质量进行主动控制的重要环节。

监理对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进行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配合承包人解决问题;必要时监理会同设计、施工三方共同解决测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监理对测量工作进行事中、事后控制的主要任务,也是监理对测量工作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四、监理工作流程

为使向莆铁路工程我标段测量监理工作能有序开展,结合各阶段测量监理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及测量工作开展的先后顺序特编制测量监理工作总流程图,并结合各专业测量工作的实际情况编制各专业测量监理工作分流程图,以便测量监理工作有章可循。

 

1.测量监理工作流程图

项目监理机构应根据监理合同约定和工程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配置测量专业监理工程师、设备和仪器应能满足相应的精度要求。

2.监理工程师检查施工单位测量人员的资格,测量仪器和设备的检定情况,审核施工单位的测量方案。

3.监理工程师应熟悉图纸,参加设计交底,对图纸定线的原始资料进行复核,如发现重大问题,及时上报建设单位,协同设计单位研究解决。

4.项目监理机构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写测量监理实施细则。

5.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施工测量的内、外业资料进行检查,对其内、外业成果资料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进行复核,采取抽查或旁站的方法对测量过程进行检查,必要时应独立复测。

6.监理工程师应特别注意相邻合同标段搭接处测量结果及资料的符合性,必要时应组织相邻合同标段进行贯通测量和跨标段联测。

7.督促施工单位在测量工作中采取行之有效的多级复核制,完成交桩复测、控制测量、施工放样测量、竣工测量以及导线网、导线点和水准点保护等工作。

五、交桩复核

1.开工前,监理工程师应参加由建设单位主持的勘察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的现场交桩工作,并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一起签署交接桩文件记录。

勘察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交桩的范围应包括:

(1)平面控制导线网、点桩、交点桩、副交点桩、直线上的转点桩、圆曲线及缓和曲线的要素点桩;

(2)永久水准基点及增设的临时水准基点桩;

(3)大型建筑物(如桥梁、隧道等)或复杂地段的平面控制桩及勘察设计单位提供的测算和精度评定资料;

(4)控制桩的护桩。

2.监理工程师应按照招标文件和规范要求检查交桩数量、精度、签收手续及各种数据应齐全。

若重要桩位丢失,不能满足施工测量需要时,应向建设单位报告。

六、工程复测

1.导线和水准控制网复测

(1)交桩工作完成后,监理工程师应参与施工单位的交桩复测工作,检查复测人员资格、测量仪器、作业方法、测量资料、桩撅、贯通精度,根据测量记录进行抽查,并定期检查控制网的复测工作。

(2)交桩复测工作完成后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按工程需要加密控制导线网及水准点。

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加密引测的控制点、水准点测量成果和记录进行审核。

(3)导线和水准控制网复测的质量控制要点

a控制导线网复测应从施工标段外至少一个导线桩起测,逐一进行测量,直至到下一施工标段内至少一个导线桩。

b水准点控制网复测应从施工标段外一个水准点起测,逐一进行复测,直至到下一施工标段内至少一个水准点。

c相邻监理合同段的控制导线网和水准点搭接测量应与建设单位联系解决。

(4)监理工程师应及时审核复测记录和结果,当复测结果不满足规范要求和施工控制精度要求时,应要求施工单位再次进行复测。

如果确认复测资料或精度不符合规定时,应及时书面报告建设单位,协调解决。

(5)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对复测后的控制导线网、水准点、加密控制导线网、加密水准点以及相应的护桩采取必要地保护措施,定期进行检查和复测。

1.线路的控制测量

(1)中线贯通复测的质量控制要点

a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进行中线贯通复测。

当中线贯通复测结果与定测成果不符时,须再作复测。

如果确认复测资料或精度不符合规定时,则应及时通过建设单位转告勘察设计单位,协调解决。

如偏差过大,不易调整,则应改动定测材料,组织研究修改中线方案。

b中线贯通复测时,监理工程师应协调相邻区段进行中线贯通搭接测量。

长直线段搭接一个转点,曲线搭接一个交点,水准基平搭接一个水准点。

相邻监理合同段的中线贯通搭接测量应与建设单位联系解决。

(2)水准和线路中桩高程测量的质量控制要点

a施工需要增设或移设水准点时,应与前后水准点联测。

与相邻测段衔接时,应采用同一水准点的高程。

b中桩水准测量每测1~2Km应与水准点进行闭合检查。

(3)断面测量和站场复测的质量控制要点

a横断面复测应视地形情况,结合施工放线和土方体积计算的需要,合理选定横断面位置和数量(填挖零点断面必须测绘)进行测量。

b计算方法和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监理工程师应审核测量结果,并进行抽检。

c站场复测应设基线,基线边长相对误差不应低于规范规定。

2.桥涵的控制测量

(1)一般特大桥、大、中、小桥和涵洞复测的质量控制要点。

a桥梁施工前,应对桥梁的屏幕控制网(三角网)、水准点(跨河水准点)、线路中线等进行复测。

复测时,监理工程师按规定比例抽检。

b特大桥、大桥施工水准点测设精度不应低于四等水准测量要求。

桥头两岸应各设置不少于两个水准点,中、小桥和涵洞水准测量按五等水准测量要求设置水准点。

c并行线桥梁施工放样应以左线为准,先放出左线墩台位置后,再依据设计图上左右线墩台关系放出右线墩台位置。

左右线间距较大的双线桥、设计图上两桥分开设计成曲线布置的,应按两桥分开放样。

d测设墩台中心时,应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进行,距离方向应起、闭于桥梁控制点。

也可根据地形自中间墩向两端测设。

e桥跨短、跨数多的曲线桥采用偏角法测设曲线,确定墩位。

首先测出各墩位的线路中心,然后从线路中心向曲线外测量出偏心距定墩位中心。

(2)复杂特大桥及重要大桥复测的质量控制要点

a检查控制三角网的等级和精度。

b测得的斜距应加常数改正、气象改正、倾斜改正、投影于轨底(或墩台)高程的改正。

c检查水平角观测测回数、水平角观测、三角形闭合差的限差。

d检查水准测量等级。

e检查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前后视距累计差及高度限差。

3.隧道的控制测量

(1)隧道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做好隧道控制测量工作(洞外控制测量、洞内控制测量,对于采用辅助导坑开挖的隧道,还应考虑洞外和洞内的联系测量),以保证隧道中线和高程能按规定精度要求正确贯通,并使隧道内平、纵断面符合设计要求及隧道建筑限界的要求。

(2)对于直线隧道长度大于1000m,曲线隧道长度大于500m,监理工程师应按要求施工单位根据横向贯通精度要求进行隧道平面控制测量设计;洞外两开挖洞口(包括横洞口、斜井口)间水准路线长度大于5000m,应根据高程贯通精度要求进行隧道高程控制测量设计。

(3)洞外控制测量的质量控制要点

a检查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扩展测量方法。

b洞外控制测量应在每个洞口附近测设不少于三个平面控制点(包括洞口投点及其相联系的三角点或导线点)和两个水准点,作为洞内测量的起测依据。

如施工被破坏或移设应按原测精度进行补设,同时对原有三角点、导线点进行检测。

c洞外控制测量的水平角观测,以水平方向观测法为主。

d隧道水准点的高程应利用一端洞口线路定测水准点的高程作为起始高程进行测量,并传算至隧道另一端洞口与定测高程闭合。

(4)洞内控制测量的质量控制要点

a布设洞内导线应以洞口投点(插点)为起始点组成多边形闭合导线环。

b洞内水准路线应由洞口高程控制点向洞内布设,结合洞内施工特点,每隔200至500设立一对高程控制点,并应定期复核。

4.房建工程的控制测量

a监理工程师应审查施工单位红线测量的技术资料,检查现场设点情况。

b监理工程师应审查施工单位的测量资料,对平面位置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核。

七、施工放样复核

监理工程师应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检查施工单位的测量结果,并签署意见,未经监理工程师签认的施工放样结果禁止施工。

(1)根据工程的情况,监理工程师应在施工过程中检查线路、桥梁、隧道、轨道、房建、设备安装的施工放样方法,审核施工放样测量结果。

(2)对于大型或重点工程建筑物、构筑物和设计文件中要求进行变形测量的工程,在工程开始时,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进行变形测量,其质量控制要点如下:

a审核测量方案和测量计划;

b检查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位置和精度。

每个工程至少有3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工作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

c变形测量的观测周期,应根据建筑物、构筑物的特征、变形速率、观测精度要求和工程条件综合考虑。

在观测过程中,根据变形量的变化情况,应作适当调整;

d检查变形测量的测量方法、测量精度和测量结果。

八、竣工测量审核

主体工程完工后,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做好竣工测量并设置永久性控制桩及水准点。

1.监理工程师检查竣工测量的永久性控制桩和水准点的设置情况。

2.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测量成果资料及检查记录。

3.按设计图纸要求,监理工程师实测实量结构物的位置、尺寸、高程等数据。

4.线路竣工测量的质量控制要点

(1)检查路基竣工测量的限差。

(2)在有桥、隧地段的线路竣工测量,中线贯通应以桥、隧中线未依据向两端进行引测贯通,同时还应检查该直线上建筑物是否超限,路基中线最大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3)竣工测量时,水准点应移设于接近线路的稳固建筑物或桥梁墩台上,水准点间距不应大于2Km。

(4)线路中线贯通测量后,直线上的转点、曲线上的控制点及交点桩均应进行固桩。

(5)复核加设的线路中桩和设置水准点、地界桩等。

5.桥梁竣工测量的质量控制要点

(1)桥梁竣工后应测定桥梁中线、跨距、墩台、梁部尺寸和桥面顶标高。

(2)检查顶帽及支承垫石的高程。

(3)检查支座位置及底板高程。

(4)特殊桥梁应按相关规定办理。

6.隧道竣工测量的质量控制要点

(1)检查隧道净空断面,包括内拱顶高程、起拱线宽度、轨顶面以上1.1m、3.0m、5.8m处的宽度。

(2)检查埋设永久中线点及其标志。

(3)复核埋设永久中线点、水准点的实测成果及示意图。

7.轨道工程竣工测量

(1)检查测量碴肩宽度、道床厚度、轨面标高。

(2)检查轨道和道岔几何尺寸。

(3)检查线路中桩、支线、夹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起始点。

(4)测量检查轨道正线间距、站显现间距、车站主要建筑物和设备与线路中心间距。

8.房建竣工测量的质量控制要点

(1)检查建筑物、构筑物的坐标和几何尺寸。

(2)所有建筑物的室内净空和地面高程。

(3)复核永久水准点的实测成果。

九、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控制手段

对线路复测过程中建立的加密控制网点的控制。

在线路复测中布设的各加密网点是今后各类工程施工放样测量的控制依据,是测量工作质量事前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控制的目标是督促承包方在各长大隧道进出口、斜井、特大桥两端等重大工程附近布设符合规范要求及满足施工测量应用的平面及高程控制点,对各网点区点位数量和观测精度的控制,平面控制点不少于三个,加密的平面控制点点间距将视有碴和无碴段暂为(300—500)m以上,高程控制点不少于两个;控制手段,对各加密网点区,凡点位布局、各类控点数量及埋桩固桩情况不满足要求的,报审资料不签认。

隧道工程施工中,洞内控测导线引测与布网情况的控制。

隧道洞内控制导线的引测,是避免隧道开挖过长导致测量误差累积和洞内控点破坏产生的不良影响而引测的洞内控制导线,确保隧道开挖过程中的正确放样施工;控制的目标:

将随着隧道工程开挖进度情况,督促承包人通过洞外控制网点向洞内及时引测符合相应铁路测量等级的控制导线,并形成导线网,避免长距离的单导线引入洞内,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地约束承包人对各控制网点(含洞内控制导线点)进行检测,确保使用的各控制网点的稳定和可靠性。

监理的控制手段:

凡未按规定时间及时检测控制网点和引测洞内控制导线者(除个特殊情况必须事前有足够的说明理由),以及控制网点的检测及洞内引测导线网不符合要求者,将建议工程暂停;对不符合要求的检测资拒绝签认。

对工程施工中各工序施工放样测量的控制。

放样测量是各工程工序开工前的第一步工作,也是对测量工作质量进行事前控制的主要方法之一;控制目标就是要确保各工程工序按规范和设计要求准确定位;监理控制手段是按相应工程工序的测量工作流程约束承包人事前报审资料,凡不满足要求必须重新报审放样资料,否则不得进行工程工序施工。

对各工程工序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控制。

各工程工序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控制,是测量工作对工程质量实施事中控制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有利于及时调整纠正施工中的偏差或错误;控制目标就是确保工程结构按规范和设计要求建成;控制手段:

审核资料、旁站、复测、抽检,凡不符合要求的资料拒绝签认,对发现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或可能造成工程事故的问题建议停止施工。

各工程工序竣工测量的控制。

对各工程工序竣工测量的控制,是对工程质量进行事后控制的重要工作,将工程竣工测量中发现的偏差,作为是否需要调整和控制下道工程工序施工质量的依据。

控制的目标:

就是检验工程成品是否按规范和设计要求完成,同时承包人的控制测量是否如实反应工程实体,避免隐瞒实际情况,造成不应有的工程缺陷;控制手段:

对未能反应工程实际的竣工测量资料要求重测,如确有必要,承包人可进行缺陷修改后重测,否则拒绝签认。

十、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对承包人在工程开工前的线路复测及开工后的工程放样、施工、竣工测量过程中的监理方法,将在批准的监理规划的指导下,依据《向莆铁路测量工作管理办法》中要求的执行标准和规范以及《向莆铁路精测网技术交底纪要》中的相关规定对本标段铁路工程各阶段测量工作进行监理,具体措施如下:

1.首先要对线路复测中要求到位的仪器设备、人员资质进行控制,如满足铁路测量精度等级的GPS接收机、全站仪、水准仪及其相关设备等,并监控测量方法的实施。

根据《向莆铁路测量工作管理办法》中要求的所有控制测量和施工放样测量必须进行换手测量及关键测量科目实行彻底换手测量的要求,一般测量科目实行同级换手测量的规定;监理除在线路复测和关键测量科目进行独立平行观测外,督促承包人在整个施工测量过程中严格执行以上规定,对设计交桩点及关键测量控制点进行认真的检测,确保各设计桩点及关键测量控制点位数据的准确性。

2.在施工测量过程中,对采用GPS施测的平面控制网CPI、CPII、CPIII观测精度的控制;依据《向莆铁路测量工作管理办法》中要求的施工测量技术依据和《向莆铁路精测网技术交底纪要》中的相关要求进行。

平面控制网精度

无碴段:

CPI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小于1/170000,基线边方向中误差不大于1.3∥;检测坐标结果与设计坐标不符值限差为15mm。

(参照暂规可重复性测量精度的中误差10mm,采用2倍中误差作为控制限差)。

CPII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小于1/100000,基线边方向中误差不大于1.7∥;检测坐标结果与设计坐标不符值限差为20mm。

(参照暂规可重复性测量精度的中误差10mm,采用2倍中误差作为控制限差)。

二等水准测量:

每公里偶然中误差不超过1.0mm,检测高差与设计院提交的高差不符值按“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不超过6√R”的要求进行控制。

有碴段:

CPI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小于1/100000,基线边方向中误差不大于1.7∥;检测坐标结果与设计坐标不符值限差为20mm。

(参照暂规可重复性测量精度的中误差10mm,采用2倍中误差作为控制限差)。

CPII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小于1/60000,基线边方向中误差不大于2.0∥;检测坐标结果与设计坐标不符值限差为30mm。

(参照暂规可重复性测量精度的中误差15mm,采用2倍中误差作为控制限差)。

三等水准测量:

每公里偶然中误差不超过3.0mm,检测高差与设计院提交的高差不符值按“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不超过20√R”的要求进行控制。

观测方法:

CPI、CPII观测按《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和《时速200—250公里有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指南(试行)》相关规定施测,CPI观测2个时段,仪器重现架设。

CPII观测1—2个时段,并确保每个时段45分钟以上。

二、三等水准检测按《时速200—250公里有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指南(试行)》及GB12897—9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控制测量精度。

CPIII的布设及观测精度要求:

依据检测及加密的控制网点布设基桩控制网点CPIII,CPIII的测量按五等导线技术要求施测。

1.在施工过程的各阶段测量监理工作中,认真履行本公司制定的《测量监理工程师岗位职责》中的各项规定;工程开工前认真审查承包人的测量方案,工程施工过程中除认真核审放样、施工、竣工各阶段测量资料外,对重要部位的放样、施工、竣工测量实施旁站、复测、抽检、签认。

关键项目的测量工作进行全过程的旁站,必要时对重要的测量控制桩点进行独立的平行观测;对承包人各阶段的各项测量成果,监理将以内业审查、外业抽检的方式进行核查签认;同时依据《向莆铁路测量工作管理办法》中的第十二条规定,督促承包人做好彻底换手和换手测量工作;依据《向莆铁路测量工作管理办法》中的第二十七条规定,严格执行测量工作双检制,对所有控制桩点的检测,施工放样、施工过程中的监控测量及竣工测量均进行测量双检。

十一、具体旁站部位和工序

1.开工前对线路复测中各加密网的布设及施测情况的旁站;平面、高程控制点的数量、点间距、固桩、护桩情况,是否满足施工测量需要和保证测量精度的要求。

2.施工过程中,对每项工程的重要工序的旁站:

桥梁墩台基础和重要工序部位的施工放样旁站;监控桥梁施工放样是否依据测量方案进行放样施测;大桥、特大桥的施工放样,是否依据规定的测量等级、技术指标、测量方法以及承诺的测量仪器、人员和设备进行施测;尤其是跨河施工放样测量中对平面、高程测量方法及精度的控制。

隧道洞门的施工放样及开挖后洞内控测导线(含洞外网线点的引测)和重要工序部位的测量旁站:

监控有关隧道测量方法的实施及测量精度的控制(含对测量人员及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的控制)以及对控制桩点保护情况的控制。

路基、站埸重要工序部位的施工放样旁站:

对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