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51448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安徽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安徽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安徽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安徽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

《安徽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

安徽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

201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龟壳/龟裂烙印/炮烙之刑望闻问切/文不切题

B.坯子/胚芽诽谤/缠绵悱恻如法炮制/越俎代庖

C.给力/给予夹袄/夹岸桃花拾级而上/拾人牙慧

D.蜿蜒/筵席牙龈/一望无垠姗姗来迟/删繁就简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面对小区保安的盘问,作案后的小偷义愤填膺,反应相当激烈,然而,在铁证面前不得不束手就擒。

B.第一回合取胜后,丁辉同学没有自满,决心卷土重来,拿下第二回合,直到夺取最后的胜利。

C.“成乐高铁”一旦开通,那么在乐山,水运的顺畅与高铁的快捷相得益彰,这将大大提升乐山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D.在激烈的辩论场上,正方第四辩表现出色,屡次在关键时刻妙手回春,扭转局面,为本队的获胜作出了主要贡献。

3.下列各句标点使用规范的一项是()(2分)

A.艺术有两个来源:

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B.这是历史事实。

但是,多少人记得呢?

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

C.唐朝的张鷟说:

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D.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4.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2分)()

A.春天的深圳,到处鸟语花香,风景宜人,真是个美丽的季节。

B.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能不能加速训练并造

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C.市教育局联合市交警局组织开展校车安全专

项检查行动,严防校车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D.2016年1月1日,在中国实施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正式宣告终结。

5.下列句子中划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的头发斑白,脸色肃穆,定定望着笼罩山谷的V字形石碑。

B.希望从他身上找见威严非凡的东西,希望看到一个貌似天父的美髯公,集尊贵、轩昂、伟岸、天才于一身。

C.看到他表情严肃,神态庄重,正襟危坐在主席台上,真让人忍俊不禁。

D.美国和韩国一拍即合,决定在韩国星州郡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危害邻国安全,不得人心。

6.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赤壁》)

(2)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3)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4)《爱莲说》中描写莲花身处污浊环境却不同流合污的优秀品质的句子是:

,。

(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

(6)征蓬出汉塞,。

,长河落日圆。

(7)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山中的朝暮景色的句子是:

,。

7.名著阅读。

(6分)

(1)虎妞说:

“大妹子,我舍不得死呀!

舍不得祥子,我们身为女人都是苦命人,我要真有个三长两短,你就替我多疼疼祥子吧。

”虎妞的嗓子发硬,眼泪直流,再也说不下去了。

该语段选自老舍的,文中虎妞的死因是,祥子为了给虎妞办丧事,无奈地决定。

(2)《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小说中,祥子关于“车”有三起三落的故事,导致他“三落”命运的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每空1分,共3分)

8.综合性学习。

(4分)

材料一:

最近,石家庄大街小巷迎来了一批批新的成员——ofo共享单车。

交一笔押金,扫码就能开锁骑走,且用完后无需找停车点。

有市民说:

“这种新的‘城市时尚’可能会改变自己的出行方式,给生活带来诸多便利。

材料二:

共享单车风靡各大城市。

其便捷、环保的特点受到很多人的青睐,但也衍生了一系列问题:

乱停乱放、私自占有、人为破坏……共享单车给市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考验着政府部门的管理能力。

材料三:

下面是媒体对共享单车遭受破坏情况的调查统计表:

 

原因

人数

比例

共享单车运营模式问题

5091

16

.14%

国民素质太低

17446

55.32%

公共空间规划问题

9003

28.54%

 

(1)阅读上面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2)你在小区看到有位男士正在给“小黄车”上锁,请尝试劝说他。

(2分)

二、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9~10题。

(5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9.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地选择了夕阳、落花和归燕等景物,描绘出了(时节、时间)的景色,抒发了的感慨。

(2分)

1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赏析这两句诗。

(3分)

(二)阅读《口技》,回答11~13题(10分)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1.(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抚:

(2)间:

12.(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13.(4分)选文可以分几层?

并请你概括每层的大意。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

(共16分)

父母的时间表

①中午打电话给父每,告诉他们,晚上6点我乘坐的火车会准时到站。

A母亲在电话

里惊呼:

“也不早点说.我要买你最爱吃的菜,还要给你打扫房间.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②火车晚点,不过还好,只晚了10分钟,多听一两首歌的工夫。

走出车站,B一眼

就看见父亲站在寒风里,正焦急地盯着走出来的每个人。

看见我,他一个箭步冲过来,[

一边抢过我手中并不沉重的包,一边不满地嘀咕:

“都晚了10分钟了,还以为出啥事了

呢,把我急坏了!

③一路上,父亲一直在念叨这10分钟,为这10分钟愤愤不平,不知道的,还以为

他日理万机,10分钟能干出经天纬地的大事来,其实,他一天光晒太阳就不知道要浪费

多少个10分钟。

④回到家,母亲一边忙着从厨房里端菜,一边大声嚷:

“怎么那么晚啊!

我还以为出

啥事了,急得我坐立不安,跑出去看了好几次”!

⑤不过区区10分钟,在父母看来,居然比10个小时还要漫长。

这10分钟里,他们

从满怀期待到失落,到担心,到害怕,每一种情绪,都像鞭子一样,狠狠地抽打着他们

的心。

⑥在家待了足足半个月,母亲每天变着花样做各种美食,父亲则成了采购员,只要

我想要什么,他立即跑出去买回来。

母亲不打麻将了,父亲也不到老年活动室打球了,

每天净围着我转。

⑦临走时,行李包增加到了3个,每个都塞得满满的。

忙完这些,母亲擦擦额上的

汗,轻轻地叹气:

“时间怎么这么短啊,你又要走了!

⑧父亲也在—旁附和:

“是啊,这一走,又得好长时间!

⑨10分钟的等待;他们嫌太长,半个月的相聚,他们又嫌太短。

实际上,我基本上

每个月都会回家一两次,分开的时间不会比半个月长多少,可是,被父亲这么一说,仿

佛我一去不回似的。

⑩这样的情景,总是时常上演。

(11)那年高考,从考场里出来,母亲一边递上水,一边长舒一口气:

“终于出来了,时间真长啊,站得我两腿发软!

”而当高考结束,我背起行囊准备奔赴大学时,她又有些失

落地感叹:

“时间真快啊,不知不觉,你都高中毕业了!

”整个高三,300多个日夜,她忙

着给我做营养餐,帮我买各种资料,比我还要忙还要累还要紧张,在她看来,却比区区

的一场考试短暂。

(12)每年开学,父亲都要陪我去学校报名,从幼儿园到大学,从未缺席。

每次,在排

成长龙的报名队伍里,父亲总是焦急地搓着手,不停地引颈张望,并不满地嘀咕:

“怎么

还没轮到我们啊,都等那么久了,不知道今天报不报得上!

”其实,他等待的时间从来不

会长过一个小时。

而当我大学毕业,终于不用再报名时,他又有些伤感地感慨:

“唉,一

眨眼,你都长成来人了,真快啊。

”20多年的漫长岁月,他时刻为我操心,每天为我劳累,

弯了腰身,白了黑发,居然还觉得,这时间比报名时的那会儿等待要短暂得多。

(13)在父母那里,时间总是显得如此不合理,与世界上所有最精确的钟表背道而驰。

等待儿女的时间,为儿女争取利益的时间,他们总是觉得太长太长,每-分每一秒都是

煎熬。

和儿女相聚的时间,照顾儿女的时间,他们又总是觉得太短太短,一年不过一眨

眼。

(14)我想,每个父母心里都有一个特别的钟表,这个钟表,用奉献做壳,用爱做指针,

它为我们走过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爱在跳跃。

14.阅读全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分)

15.文章采用了哪种记叙的顺序?

有什么作用?

(4分)

16.请从

画线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词语运用和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4分)

17.通读全文,分析作者是怎样突出文章主旨的?

(4分)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章,完成18~20题。

(9分)

体味人生“上止正”

①一位老同志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晚辈追问怎样才能让人生行稳致远,他没有讲大道理,只是说了三个字:

上、止、正。

这三个字,形如玩文字游戏,细味之下,却颇富哲理。

②“上”者,上进,保持一颗上进心,对所认定目标始终如一地执着追求。

俗话说得好,“地不耕种,再肥沃也长不出果实”。

从呱呱坠地起,每个人几乎都在同一起跑线上。

后天努力不一样,便有了好差、先后、强弱的差别。

浑浑噩噩的生活不值得过,人生只有不断超越,才能行稳致远;只有不断历练,才能愈发成熟。

发愤图强,精进不休,可以使我们的生命更充实,人生更有价值。

③“止”者,知止,适可而止,当止则止,自己给自己“叫停”。

《增广贤文》有云: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知止,意味着心中有度,懂得节制欲望、控制本能。

把握不好度,健康会在大吃大喝中受损,名节也会因贪占侵吞而受辱。

知止,也意味着心中有界与戒,哪些朋友不能交,哪些地方不能去,哪些东西不能拿,都要讲纪律、有分寸。

朱熹有言:

“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

知之,则志有定向。

”知止,是成功和失败的分水岭,守住道德底线,不越法律红线,便可以筑牢成功的围堰。

知止的关键在于清醒,意念清醒才能克制私欲,从不逾矩;

志向清晰才会志之所驱,不受干扰。

④“正”者,守正,心有正气,胸有信念,人以正气立,事行正道远。

无论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慷慨献身,还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持身守洁,正气总能给人心以温润,给社会以光明。

对居官从政而言,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比什么都重要。

守正的关键在于坚定,所谓“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正气凛然不失节,邪气就会让路;正义昭彰不退缩,黑暗不驱而散。

⑤上进、知止、守正,代表着人生的起点、拐点和支点。

起点要高,拐点要慎,支点要牢,三者互为砥柱,互为护佑,一环环紧扣起来,人生画卷展现的才会是绚丽图画,而不是污淖或者凌乱。

如果把人生看成一辆驶向未

来的列车,“上”好比油门,加油提速完全由自己来控制,速度上去了,就可以更快地抵达终点;“止”好比刹车,危险时刻如

不当机立断、紧急制动,结果就会车毁人亡;“正”好比方向盘,牢牢把好行驶方向,保持不脱轨、不跑偏,才能快速而又平稳地抵达梦想彼岸。

⑥“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仅有一次的生命应该怎样度过呢?

”保尔柯察金的人生之问,让一代又一代人思考。

现实中

,“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大有人在。

年轻人上学怕苦、工作怕累,一些小困难都扛不住,上进心长满荒草,梦想难免沦为侈谈。

一些人退而不休、走而不放,利用各种关系干预插手原地区、原部门的工作,如能当止则止,怎会腐化堕落?

落马官员忏悔自己的堕落过程,常自言被亲情压倒原则、欲望淹没党性、私利泯灭正气,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不走正道?

人生没有涂改液,不可能推倒重来,该怎么设计自己的人生路,马虎不得,随意不得。

⑦“若将世路比山路,世路更多千万盘。

”人们会用各自不同的人生格言来引导自己的人生方向,这些格言也都自有其道理,不必强求一致,但“体味好人生的‘上止正’”,必定是能使人受益无穷的一条吧。

(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3日04版,有改动)

18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19.文章第⑤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20.阅读第③段,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怎样理解“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3分)

三、作文(共50分)

21.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50分)

题一:

请以“在的世界里徜徉”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

(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

材料一:

一位屡屡失意的青年人去请教得道高僧,高僧拿了两只装有茶叶的杯子,用温开水冲了一杯,叫青年人喝,青年人觉得一点香味也没有;高僧又用沸水冲了另一杯,没冲满,只见茶叶在杯子里上上下下地沉浮着,一会儿,一丝清香缓缓地从杯中飘出来……高僧这样加了三次水,茶叶在杯子里一次比一次沉浮得厉害,于是,青年人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芳香——茶叶经历多次的沸水浸泡,终于绽放了芳香!

材料二:

人生如水,不忘努力,不断奔突,就会获得成功。

人生是无法预设的,但道路是可以选择的,梦想也是可以设定的。

只要像水一样流淌,心朝大海,一定会春暖花开。

材料三:

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三则材料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

人生如茶,人的成长需要磨砺;成长中需要坚定信念;成长的路上,美好不止在远方,也在目之所及的地方……

写作要求:

(1)若选题一,请先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若选题二,请按要求拟题,然后写作。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4)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5)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30分)

1.D2.C3.B4.B5.C

6.

(1)自将磨洗认前朝

(2)千树万树梨花开

(3)千里共婵娟(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6)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7.

(1)《骆驼祥子》难产卖车

(2)当兵的孙侦探虎妞

8.

(1)共享单车蜂蜜各大城市后,给市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

(2)先生你好!

(叔叔你好)共享单车重在共享,是为了给更多的人提供方便。

要是上了锁,占为己有,还能叫共享单车吗?

(意思对即可)

(3)参考示例:

爱护单车,文明骑行;共享单车,共享文明。

 二、阅读(共40分)

9.暮春黄昏;伤春惜时(或伤春怀人,或年华易逝)

10.这两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年华流逝的感慨;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浑然天成;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不要求面面俱到,学生能从某个角度作较深入赏析)

11.

(1)抚:

抚摸,安慰

(2)间:

夹杂

12.

(1)宾客们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坐正了姿势。

(2)即使人有一百只手,手有一百个指头,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

13.两层。

(1分)第一层:

表现深夜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入睡的过程;(1分)第二层:

表现

失火到救火的情形(1分)

14.火车晚点,父母担心害怕;待在家里,父母围着我转;收拾行李,父母感叹时间短;回忆往事,感恩父母。

(4分)

15.插叙。

插叙了母亲和父亲在我高考期间及上学报名时,所表现出来的对时间的不合理的感觉,使父母疼爱子女的形象更丰满,

也为下文的议论抒情、点明文章主旨铺垫、蓄势。

(4分)

16.A句:

“惊呼”一词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母亲得知我要回家的意外与惊喜。

语言描写表现了母亲得知我要回家的意外、惊喜与慌乱。

B句:

“焦急”“盯”“冲”“抢”“不满”“嘀咕”等词生动传神的表现了父亲在我火车晚点后因担心害怕而焦急不安的情形。

动作、神态、语言描写表现出父亲在我火车晚点后因担心害怕而焦急不安的心理。

(4分)

17.对比。

(1分)结合具体内容阐述(1分),突出强调了父亲、母亲对子女的关心、照顾及疼爱,凸显主旨,深化中心。

(2分)

18.答案示例:

体味好人生的“上止正”,必定能使人受益无穷。

19.比喻论证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上止正”的重要性。

20.答案示例:

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事有分寸的人就常能有所节制,一辈子都不会做可耻的事情。

我认为人首先要懂得“知止”的道理,明确在什么地方应该“止”,做事才能有节制,从而实现“终生不耻”。

有一次我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早上到校本来想抄作业蒙混过关,后来觉得不能欺骗老师欺骗自己,于是向老师承认错误,自己利用课间休息补上了作业,避免了因失去诚信而羞耻。

 

三、作文(共50分)

21.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50分)

题一【范文展示】

在诗词的世界里徜徉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听,在柳丝轻拂、白鹅绿水塘边响起的童声稚气可是神童骆宾王穿越

千年而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看,面对皎月低头吟诵思故乡的黄毛丫头何曾离开过故乡一步?

那就是沉醉在诗词世界中的我啊。

妈妈说,我很小的时候,听她吟诗总是出奇的安静,眼睛一动也不动地看着她,时而微笑,时而皱眉。

于是,我的耳边就总是萦绕着唐诗宋词的韵律。

慢慢地,我识字了。

我得到的第一本书,不是1、2、3的书写,不是a、o、e的拼音,而是一本带有彩色插图的《唐诗三百首》!

于是我小小的世界里有了春天的“处处闻啼鸟”,夏天的“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的“霜叶红于二月花”,冬天的“凌寒独自开”;有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想象,也有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痴迷……我就这样在大人惊喜的目光中“魔障”了。

人们都说“最轻松的永远是昨天”,可我却觉得,最轻松的那一刻是捧起自己心爱的诗词

,沉下心来,置身于诗词的海洋里。

那一刻就像沐浴在秋阳里,温暖又清新。

告别了诗情词意的童年,我继续在诗词的氤氲余韵中徜徉着、成长着……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代枭雄的豪情壮志,让我热血沸腾;“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圣忧国伤时的情怀让我肃然起敬。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放,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让我百般玩味,爱不释手……我隐约感触到了他们灵魂的温热,这绝不仅仅是文字的堆叠,是景,是物,是情;是真,是善,是美;是智慧,更是人生。

于是我在诗词的海洋里迷醉、跳跃、自失、升华。

就让我在诗词的世界里徜徉恣肆吧,“魔障”人生,只因沉醉其中,美好无比!

【名师点评】①主题鲜明,结构严谨。

从诗情词意的童年写到长大后在诗词中的迷醉、成长,扣题紧凑,主题鲜明。

采用“分—总”结构,叙事、抒情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最后点明中心,照应标题,使文章浑然一体。

②语言优美,富有文采。

全文句式整散结合,行文挥洒自如,颇有大家之气。

特别是诗文引用或活用处处可见,更显文章的文化底蕴丰厚。

题二:

【范文展示】

成长中的磨砺

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路,要靠自己走出来,不能总是依赖他人。

父母的依靠是短暂的,只有自己经历过磨难的历练,才能增长我们的勇气和经验。

成长中的磨砺使我们有信心,更勇敢!

我,深深地记着那次学车的经历:

周末,我们一家到广场骑车。

骑车?

多简单的事,君不见那广场上到处都是穿梭的自行车?

大人、小孩儿,谁不是轻车熟路?

哼,瞧本小姐的。

租来了自行车,我信心十足地脚踩踏板,以为那是一溜烟的功夫。

谁知没骑出一米,人和车便来了一个狗啃泥。

我心里很不服气,扶起它继续向前冲。

可是,那不起眼的车好像专和我作对似的,总是一个接一个地摔跟头,累得我直喘大气。

信心是没了,我气得把自行车往旁边一摔。

而我同学的妹妹正在刻苦地练习骑车,她已经会骑着自行车转圈了。

我心急如焚。

爸爸走了过来,一脸温和地说:

“来,坐在车座上,把脚踏板抬高一点,脚一蹬,另一只脚迅速地放上来。

”说完,爸爸给我做了一次示范。

我看着点了点头,按照爸爸的方法去做。

“不要急于求成,心要冷静!

”爸爸仍在一旁指点。

于是,我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地爬起来。

膝盖被划了一个口子,我也不觉得疼痛。

妈妈也在一边不时地鼓励我:

“加油!

你能行的!

相信自己,一定可以。

”我信心百倍,不再害怕挫折、伤痛。

因为我知道,事情的成功,远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一帆风顺,而挫折、磨难则是成功的磨刀石。

每当我们经历一次磨难,站起来后的信心和勇气会更加强大。

在后来的骑车过程中,虽然我仍会常常与地面来一次亲密的“接吻”,但是我打定主意,坚定不移。

上天总是会眷顾有心人的,一小时后,我终于能骑着自行车在广场上转圈了。

此时此刻,我再次想到了那篇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幸福最大的快慰莫过于失败后的成功,让我们铭记成长中的磨砺吧!

【名师点评】文章用《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懂得的道理开篇,结尾再次点到,首尾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文章主体部分,作者写了一件自己身边的小事,通过生动的语言描写、传神的细节描写记录了自己成长的点滴,文章虽短,但叙述生动,描写细腻,生活气息浓厚,遣词造句准确传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