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3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50086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3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3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3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3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3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3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3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3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3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3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3夜莺的歌声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生字;旷、蠢、灶、蘑菇、岔。

2.新词:

空旷、蠢东西、蘑菇、分岔、无精打采、轻蔑。

3.理解重点句:

(1)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2)假如我们出了什么事,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2.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3.指导朗读,培养朗读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了解这个小故事,教育同学从小热爱自身的祖国,当祖国需要时,随时都可以为祖国献出一切。

二、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法

(一)重点

1.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小朋友是怎样协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

2.了解开头三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之间的相互照应。

(二)难点

“小夜莺”的机智来自思维敏捷,敏捷的思维来自热爱祖国的感情,这一点难于理解。

(三)解决方法

采用教学时先以理清故事的内容入手,再了解时代背景,深化的读加以理解。

三、课时布置

两课时

四、同学活动设计

(一)回答课文中设计的问题,勾画重点词句。

(二)听录音,朗读训练。

(三)前后位、同位讨论。

(四)几名同学上前扮演。

(五)质疑问难。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3.加强朗读。

(二)整体感知

《夜莺的歌声》是一篇外国作品,反映前苏联在卫国战争中,各族人民奋起捍卫祖国的战斗,着重对小游击队员“夜莺”进行了详细描写。

教师要引导出这种精神源于对祖国的热爱。

(三)目标完成过程

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正音:

削xi1o 空k#ng 塞s1i

解词:

轻蔑:

轻视,看不起人。

寂静:

静得连一点声音也没有。

宛转:

形容声音优美、动听。

搭拉:

向下垂。

2.揭题引读,同学自悟。

(1)板书课题,同学自悟。

(2)简介时代背景。

苏联卫国战争:

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战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

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卫国战争,在奋起捍卫祖国的战斗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红军奋勇作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文记叙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的生动一例。

3.理清脉络,讨论分段。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依照“诱敌;入林;传信;解脱”的顺序分段或以歌声为线索也可。

第一段(从开头到“听懂了吗?

”)小孩学夜莺叫,用歌声引诱德国兵。

第二段(从“队伍动身了”到“就不再问了”)写小孩给敌人带路。

第三段(从“树林深处”到“新鲜的意思了”)写小孩发出情报做好消灭敌人的准备。

第四段(从“德国兵”---全文结束)写小孩把敌人带进埋伏圈,机智解脱了敌人。

4.教师总结,同学质疑。

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以歌声为线索,掌握这种分段方法并理解所学字词。

5.安排作业。

(1)朗读课文。

(2)誊写课后生词。

第二课时

(一)阅读第一段,讨论问题

1.文首为什么要写“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烧焦的树木”?

(说明战争破坏严重,昔日美丽的村庄,如今已破烂不堪,作者利用这一段环境描写来揭露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行为。

2.德国军官和士兵是怎样发现小孩的?

(无声;夜莺叫;小孩叫;注意听;发现)

3.相互讨论,体会句子含义,幻灯出示。

(1)“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

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

夜莺倒只有我一个!

”(小朋友故意打岔,防止正面回答,反映了小朋友的冷静、冷静、机智。

(2)“人哪?

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大家都喊:

“野兽来了,野兽来了”。

(这句话说明小朋友泾渭分明。

前一句维护了群众,后一句痛骂了敌人。

4.小结本段内容,指导朗读。

(二)阅读第二段

1.路上小孩为什么有时学夜莺叫,有时学杜鹃叫?

为何要做出天真贪玩的样子?

(小朋友机智灵活,既向游击队传送了情报,又进一步取得了敌人的信任。

2.当问小朋友有无游击队时,小朋友怎样回答的?

画在书上。

3.讨论:

小朋友面对凶恶的敌人,难道他不怕吗?

为什么还能应变自如,毫无惧色呢?

(卫国战争中,全国人民都投入到捍卫家园的斗争中,全国人民怀着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进行不屈的斗争,小孩就是由于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恨,才干临危不惧,坦然自若。

(三)指读第三段,讨论

1.游击队潜伏在哪里?

他们怎么知道德国兵来了?

(通过小夜莺的歌声传送的情报得知德国兵来了。

2.由此可见,小夜莺是第一次传送情报吗?

(不是,小夜莺显得老练,看来在战争期间,他已是一位出色的游击队员了。

(四)默读第四段,考虑

1.游击队是怎样把敌人消灭的?

2.德国兵被消灭后,小孩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地方,他在望什么?

(小小朋友完成这次任务后,又坐在原来的地方,执行新的任务,小孩有高度的负责精神和警惕性。

3.最后一节起什么作用?

(照应了开头并点了题,这歌声……有什么区别,这句赞扬了小夜莺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小情报员。

(五)围绕中心,学习表达

1.浏览课文,找一找有几处环境描写?

2.以歌声的地方有几处?

(可见这篇文章思路清楚,以歌声为线索,另外准确的环境描写也起到了烘托中心的作用。

(六)总结扩展

1.这篇文章读后你受到怎样的启发?

2.你觉得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小朋友?

(热爱自身的祖国。

六、安排作业

1.造句即便……也……

2.学习写人物动态的句子,画在书上。

板书设计一

夜莺的歌声

起因:

引敌发现主动接近

巧答盘问取得信任

经过:

诱敌进伏击圈机智勇敢的

巧妙报告敌情爱国主义精神

结果:

全歼敌人

夜莺又叫

板书设计二

夜莺的歌声

诱敌→→→→带路→→→→歼敌→→→→再诱

板书设计三

13.夜莺的歌声

诱敌——传信——摆脱

()

()的小男孩

()

板书设计四

 

吸引敌人

13.夜莺的歌声麻痹敌人首尾呼应

歼灭敌人

小男孩—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相关资料链接

三十六计与《夜莺的歌声》小夜莺的智谋可以用中国的三十六计表达出来:

1.瞒天过海

他们发现就在很近的地方,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搭拉着两条腿。

他光着头,穿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什么。

小夜莺明着是无所事事在玩耍,实际上是做在站岗放哨通风报信的工作。

2.偷梁换柱

“村子里就剩下你一个了吗?

”军官继续盘问他。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

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

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军官问他人哪里去了,他却回答麻雀乌鸦猫头鹰,实乃偷换概念骂德国侵略者不是什么好鸟。

3.指桑骂槐

“你这个坏家伙!

”军官打断孩子的话,“我是问你这里有没有人。

”“人哪?

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

”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大家都喊:

‘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你看这不是明目张胆地借刀杀人借别人之口骂德国人是“野兽”吗。

4.笑里藏刀

“呶,你认识往苏蒙塔斯村去的路吗?

那个村子大概是叫这个名字吧?

”“怎么会不认识!

”孩子很有信心地回答,“我和叔叔常到磨坊那儿的堤坝上去钓鱼。

那儿的狗鱼可凶呢,能吃小鹅!

”他这正是要顺水推舟,把德国兵领到游击队的埋伏圈去。

5.假痴不癫

“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

”军官突然问。

“你说的是一种蘑(mó)菇(gū)吗?

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

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孩子回答。

他能不知道游击队吗?

这不就是大家常说地“装疯卖傻”吗。

6.暗渡陈仓

夜莺的叫声停止了。

“32个鬼子……”那个人说。

只有游击队员才知道这鸟叫的意思。

接着传来两声杜鹃叫。

“两挺机关枪。

”他又补充说。

用普普通通的鸟叫传送情报,敌人并无察觉,但军情暴露无遗。

7.金蝉脱壳

德国兵走到林中空地上的时候,突然从松树林里发出一声口哨响,像回声一样回答了孩子。

孩子突然站住,转了个身,钻到树林里不见了。

枪声打破了林中的寂静。

军官还没来得及抓起手枪,就滚到了路边的尘埃里。

被冲锋枪打伤的德国兵一个跟一个地倒下。

呻吟声、叫喊声、断断续续的口令声充满了树林。

借助密林逃跑,把敌人撩在林中开阔地,打敌人了个措手不及。

一个外国的孩子把三十六计运用的如此纯熟,实属不易,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三十六计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永不过期。

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相结合也很有意思吗。

教后反思

语文教学既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又要注重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既要突出语文整体能力的把握,又要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

因而,教学本课时,教师,学生,文本要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通过多元对话,在阅读中珍视学生感悟语言的个体性,差异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树立开放的语文观,力求使课堂成为生活的课堂,本真的课堂,人文的课堂。

本课是一篇战争的课文,战争离学生比较远,炮火纷飞的镜头只在电视或电影中见过,要让学生了解战争中的孩子的生活,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学生很难理解。

因此,我首先将有限的课堂教学加以拓展和延伸,激发学生阅读战争中的小英雄的故事,如《鸡毛信》、《王二小》、《小兵张嘎》等课外书,以便在教学中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特别是表现小夜莺言行的句子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章重点词、句、段,努力发掘文本的蕴义,充分展示学生自读自悟的过程,把学生在课外阅读的知识运用到课堂上,体会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

让每一个学生在语文延伸活动中,通过课文内容的理解学有所得,受益终身。

《夜莺的歌声》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称为“夜莺”的小男孩把德国官兵引入游击队的伏击圈,使德国法西斯强盗被歼灭的故事。

文章以夜莺的歌声为主线,构思巧妙,段落分明,语言含蓄、幽默,是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好故事。

本课教学反思如下:

一、抓住主线,理清顺序

这是一篇长文,当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后对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提醒学生观察这篇课文与以往的课文在排版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通过读书后很快发现文章每个部分内容都自行空行。

于是,我就请学生联系平时看到的电视连续剧,看看课文写了哪几个镜头,学生十分容易按照课文已经分好的段落去理清顺序,并加上小标题。

这样就把故事连贯起来有了整体了解。

二、紧扣课题,读懂歌声

课文四处写到“歌声”,引导学生自读、品味课文,合作交流,感悟小男孩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敌的品质。

课中,我要求学生抓住精彩语句,反复研读,以读促悟,比较异同,探究寻根,破译歌声。

绝大多数学生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懂得夜莺歌声所蕴含的意义:

1、吸引敌人的注意;2、麻痹敌人;3、为游击队巧送情报,痛歼敌军;4、执行新的任务,再次吸引敌人。

并能在朗读中表达、强化、升华自己的感受,一个机智、活泼、乖巧、勇敢的小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三、反复朗读,体会感情

文中的对话,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朗读是必不可少的。

它可以表达学生对这些语句的感悟能力,也能促进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特别是分角色朗读,更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每一次朗读的进度,都表示他们对小夜莺的勇敢和机智体会得更加深刻了。

由读熟到读得入情入境,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也就由抽象的语言符号,发展为活生生的声音、表情、动作等具象。

由于文章长,整堂课下来,个别后进生可能跟不上教学的节奏,对课文朗读方面感情还欠缺,对理解文章内容还需要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