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docx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信息化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并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电脑多媒体与传统的教学媒体有机结合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正走进课堂,它把声音、文字、图形、图像、动画、等电脑多媒体与传统的教学媒体有机的结合起来,构建起新的教学模式。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突出强调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部也提出了在全国中小学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因此,要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构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全新课堂教学模式将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数学学科的特点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指导思想。
数学是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数学学科具有三大特点:
严谨性、抽象性和广泛的应用性。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信息技术正是这样一座桥梁。
它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信息贫乏、形式单一的教学问题,拓宽了教学的空间,在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人文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生动化、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意识,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三)学校发展的需要
现代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必将引发课堂教学从教育观念到实施方式、实施策略的一系列的变革,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互动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这是广大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校一直在积极推动和促进信息技术在学校工作中的应用和开发。
在我校,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识已深入广大教师的心中,在常规教学活动中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手段。
因此,结合我校的实际,我校选定“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研究”课题进行研究,以期能进一步深化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实践和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数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综合、分析、运用信息的学科,在这种大环境下,信息技术应该整合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并增加新的教学形式。
数学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有意识让学生带着目的,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
2、我校是2006年新建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设施比较先进。
在2010年3月又安装了“班班通”设备,教师多数比较年轻,在课堂教学中绝大多数可以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很好的人力资源。
我们之所以选这个题目进行研究,就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物资和人力资源,改革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和教学方式。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与实施,全面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数学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作用的认识;;就是要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利用信息技术,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数学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根据不同的学生、教材,采用多种信息技术,提高不同层面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对信息的表现力和利用率,为学生进入新世纪接受挑战创造锻炼的机会,而使学生终生受益。
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建构知识,正确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对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极有意义的。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课题的界定
1、本课题的理论依据
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而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其最终目的是要通过优化学习环境和教学过程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资源,可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并发挥作用。
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建构对信息的理解,以已有认知结构为基础,对信息进行主动选择,推理、判断,从而建构新知识。
可见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因此,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是最适宜的。
2、课题的界定
信息技术:
本课题所说的信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枯燥、抽象的数字转化成形象、生动、鲜明的电子信息,变单调为丰富,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的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是指小数阶段以班级授课制的形式,集中学习有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其中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
有效整合:
既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以至信息加工理论的整合,又是教学活动的四要素(教师、学生、媒体、教学内容)的整合;既是活动过程、结构形式的整合,又是教学环境、信息资源的整合。
本课题中所说的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引进数学课堂教学,将数学教学信息化,将信息技术赋予数学的内涵,做到资源共享,以达到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进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以改变原有整合仅仅限于一般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多让学生在数学教学中能运用计算机查找、处理和交流相关信息,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
在总目标的指导下,具体达到: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优化数学课堂结构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优化数学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促使学习能力的提高,具体内容包括:
1、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改革单一的教学方法,形成有效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首先要有现代化的教学意识,要更新观念,改革单一的教学方法,改革整齐划一、单一渠道的教学观,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出适合我校实际的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2、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比较突出地体现在“受教育面广,直观、减少教学难度,便于及时巩固,加大教学密度,扩大知识量”等方面。
本课题准备从课堂教学的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1)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运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突破教学重难点;
(3)运用信息技术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的优化,寻求教师和学生消耗最小的时间和精力达成目标的有效途径,以达到课堂教学“高速度、大面积”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
个案研究法 选取具有典型性的课例、课堂教学设计等为研究对象,研究现代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实效性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规律。
文献研究法:
广泛查阅、分析整理学科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等理论,利用相关的综述、剪报等形式引导课题组成员学习借鉴。
行动研究法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不断从研究案例中反思、探究、寻找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模式。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在研究的过程中,要根据我校现有电教媒体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联系教材特点,运用现代教育法、电化教育手段对学生因材施教,最终达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全面发展,这是贯穿整个实验过程的主渠道。
(一)准备阶段 2011年5月-----2011年6月
1、制订、论证课题研究方案和具体实验计划,申报课题,组建课题组;
2、培训实验教师,搜集资料。
重点学习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等与课题有关的内容,对研究人员进行教育研究方法的培训,使研究人员的素质得到提高。
(二)实施阶段:
2011年7月------2012年3月
1、制定课题研究计划,组织课题实验,有序展开研究;
2、在研究过程中,边研究、边总结、边收集成果,开展实验研究课教学设计和课堂交流评比,开展信息制作展评活动,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块课题研究的主战场,进行教改研究。
要求每位课题组教师每学期至少一节课的课堂教学研究实践,做到做前有计划、行动有依据、做后有反思。
研究课要求寻找到学生已有经验的相关切入点,设计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课堂,开展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活动,给学生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和实践体验的机会,合理地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同时还让教师在这种交流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以不断满足自己内在的学习需求,形成良好的研讨氛围。
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改进实施方案。
3、做好课题的过程性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及时记录好实验中的成败得失。
总结调整实验方案。
(三)总结阶段:
2012年4月-----2012年5月
1、根据课题研究的总结和分析材料,写出课题研究的课题报告,整理课题研究的研究档案资料,进行课题结题。
2、做好评估验收准备工作。
本课题的研究策略是:
整体设计、有序实施;抓住重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专题突破;主体(课堂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参与、实践示范(上研究课、公开课,开发课件,撰写论文等)。
本课题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力求做到“四个一”。
“四个一”指的是备课、说课、上课、反思一条龙。
要求课题组中的每位成员每期上一节质量较高的“四个一”汇报课或研究课。
每上完一节公开课,课题组都要进行评议,以有的放矢,去粗取精,取长补短,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为了使课题组的教师能上好、上精每一节课,按主课题的要求本课题组教师每星期听课不得少于两节,并认真做好记录、评议工作。
八、课题研究成果
(一)构建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课堂教学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⑴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精心设计学生喜欢的、生动的、形象的、饶有情趣的教学软件,比如,一个故事、一个问题、一段录像、一段音乐、一幅图画、一次游戏、一个实验等等,目的是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当学生从内心产生“我要学”的冲动时,创设的情景才能称得上成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堂上学生的心理状态如何直接影响着师生的教学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使学生心理愉快、积极探求知识的课堂氛围非常重要。
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思维能力等因素,明确创设情境的目的,引起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
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时,实验教师先播放了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的开场音乐,然后让学生猜这是我们经常看的什么节目,当学生猜到这个节目后,就问学生你知道这个节目什么时候开始播放的吗?
(生:
下午六点半),最后,实验教师打开网络视频,让学生此时屏幕当中正出现的时刻,从而激起思维的火花,接着再显示银行的营业时间表,火车站的营运时间表,广播电视上播报的时刻等,使学生了解到“24时计时法”的广泛运用,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⑵自主探究适时评价
本环节,学生根据创设的数学学习情景,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对师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小组内所有成员参与解答辩论之中,为每个学生提供表达见解的机会,让学生探索、体验、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在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切磋、讨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适时进行评价,根据学习内容,主要采取学生自我评价、伙伴互评与教师评价的方式,“学生自我评价”评价内容以“说说我自己”为主题。
“伙伴互评”评价内容以“大家评评我”为主题。
“教师评价”评价内容以“老师眼中的我”为主题。
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本课题旨在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提高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学习任务之一。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在开发想象力和开放的思考方面下功夫,既要培养学生能按部就班地进行逻辑思维,又要提倡一题多解,尽可能地选择最佳解决方案,例如,在计算中,既能迅速地掌握一般方法,又能自觉灵活地采用简便算法。
教师提供的供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材料应尊重教材,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利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学习。
例如在教学数学网络课《圆的认识》这一单元时,实验教师用flash制作几个学件,然后又做了几个有关本单元概念知识的超文本链接,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具体如下:
教学“圆的认识”:
内容是显示大小不同的圆形物体,如钟面、车轮、呼啦圈等,从而建立圆的表象;教学“圆规画圆”:
电脑演示圆规画圆的过程,一脚固定,一脚旋转,转动一整圈,就画出一个圆;教学“圆的各部分名称”:
电脑动态展示圆心、直径、半径,使抽像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通过观察比较深入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及相互关系;教学“圆的面积”:
屏幕展示将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等分,然后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图形,动态演示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周长一半,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半径,最后使得学生自然推出面的面积公式。
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直观的动画学习新知,辅导学习,学生也可以在自主探究时根据个人需要自主选择要了解的部分,将学习的形式更加自主化。
⑶自主练习巩固提高
课堂练习作为教学内容的巩固和提高部分,在设计时除了要注意从实效出发,对练习的层次、练习的方式等作科学安排外,还要考虑小学生好奇爱动的心理。
教师适时、适当地利用电教媒体安排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练习,如“找朋友”“给小马虎治病”“看谁的鲜花先开放”等形式的练习,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智能。
学生将学到的新知识运用到现实的各种具体问题情景之中,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加强对新知识的巩固应用,有时还可以课堂达标的形式,检查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对从中暴露出的缺陷和错误及时矫正。
还可以引导学生初步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及其它学科的问题,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此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进行评价,可以让学生对合作、交流、探索、研究学习过程中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过程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
比如,探索发现的是否充分、问题解决得是否有效、彻底、简洁,得到的方法和结果又何应用价值等,让学生在不断的评价中得到巩固提高。
⑷归纳总结 提高升华
教师在此环节依然扮演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教师有针对性地分层指导学生小结。
教师在引导学生小结时,首先从心态方面肯定学生独立思考并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态度和主动精神。
其次,是对认知结构的归纳引导。
教师应引导帮助学生理顺思维,强化认识。
对讨论中的某些争论不必做出结论,保持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留下继续思考的余地。
再次结合讨论的实例,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再归纳总结的同时,适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肯定学生课堂中善于动脑、积极参与的良好学习品质,更好发挥媒体评价的激励功能。
(二)、)课题研究的成效体现在学生身上: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了学生信息素养,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有效整合,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1、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有利于激发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形象直观,激发意向,寓教于乐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数学抽象概念形象化、情境化。
利用声音、图像、文字、录像、动画创设教学情境,以积极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参与,能够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去探求、发现、创造。
教学活动静中有动,动中有变,变中激趣,寓教于乐,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例如教学《24时记时法》,在导入部分先让学生听一段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片头音乐,猜一猜是什么节目,再说说《新闻联播》是什么时候播放的,接着媒体播放这段片头视频,利用屏幕上的“19时”设疑:
19时是怎样一种记时法?
它与晚上7时有什么不同?
从而引入“24时记时法”的研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好的数学教学应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和交流的机会。
以上片段中的媒体就为学生提供了现实而有趣的探究材料,有效地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强烈愿望,可以说学生是在趣味盎然中带着已知走进新知的学习的。
(2)感悟数学,源于生活,服务生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很自然地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数学更多地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有趣。
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借助计算机展示抽取实物(红领巾、三角板、钟面、折扇)的图象,具体形象地呈现出各种方位、大小不同的角;在教学“相遇问题”时,用计算机直观地展示两个物体运动的方向、距离、运动的时间与各自的速度,对学生理解“相向”、“相距”、“同时”、“速度和”、“相遇时间”等词语的含义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利用计算机演示不同形状车轮在前进中的状态,有利于学生理解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可以通过计算机直观地展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及“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关系,加深学生对“元、角、分”的认识。
这里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犹如架设在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一座桥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3)加强合作,强化感知,发展思维
新课程中大力提倡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通过观察、操作、比较、交流等活动,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正符合新课程这一理念。
如教学一年级“认识图形”一课时,为了训练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我就制作了由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图形组合成的物体投放在屏幕上,问学生这些物体象什么,分别是用什么图形组合而成的。
然后引导学生把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人物、动物、植物等,在大脑中想象组合出来,让他们动手拼,这时就充分发挥电脑的优势,让学生在电脑上操作,拼组成各种美丽的图形,学生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活,反应快,不仅在玩乐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而且每件小作品无不闪烁出艺术创造的灵感和美。
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中,小组有分工,人人有事做,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收获,加上现代教育媒体的运用,就为学生创设了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最大限度的伸展空间,对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充分展示自我,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等方面很有裨益。
(4)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体验成功
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加快教学速度,减小教材难度,加深理解教材的深度,大大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及质量,并能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有机整合,促进教师与学生生命的发展与智慧的生成。
例如一年级第一册“认识钟表”一课,其中认识“大约几时”是教学的难点,如何让学生主动、自主、有效地获取知识呢?
教师没有让学生直接地去对比6:
57、7:
00和7:
03这3个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的位置,而是动用心智,巧妙地把这三个时刻融入在一个看电影的故事情境中,事先没有告诉学生去观察也没有引导,通过对显示有三个不同时刻钟表的动画图片的观察,两次提问:
小明会对妈妈说什么?
这时学生已经自觉地对时针和分针的位置进行了细致地观察,体会到“大约7时”就是很接近7时,知识在学生的体验中不知不觉地生成。
再如:
,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课本只提供了三幅例图:
枫叶、蜻蜓和天平。
如果只依靠课本,感性材料的数量是绝对不够的,容易引起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片面理解。
且课本中的“天平“并不是学生生活中所常见的天平,缺乏时代感,难以与学生已有的经验产生联系。
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网上寻找资料,则很容易解决了上述问题。
教师在互联网上下载了近百张图片,其中有非对称图形、对称图形;在对称图形中有轴对称图形,也有中心对称图形。
图片范围有航空、植物、人体、动物、建筑物等等,都是学生日常生活或电视节目中常见的。
教师把下载的图片按范围制成若干网页,学生可自由浏览、搜索、比较、分析。
卢梭说:
教学中不是教师去告诉学生你应当学什么东西,是学生自己希望学什么东西或研究什么东西;而教师呢,则设法使学生了解这些东西,巧妙地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向学生提供满足他们愿望的办法。
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唤起学生兴趣盎然地再一次追求成功的心向。
而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在这里就是一条捷径。
2、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帮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升生命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
数学教育不但具有科学性,而且还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人文价值,促进学生生活品位、生活内涵、生活格调、生命质量的提升。
例如教学“平均数”一课,课近尾声,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小明一家四个季度用水吨数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计算平均每人每天的用水量,然后演示严重缺水地区干旱的图景,把干旱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约 3千克 与计算出的约 88千克 的量进行比较。
在多媒体低沉的音乐和干裂的土地画面的作用下,学生深受感染。
不仅明白了严重缺水地区用水难的现状,而且都自觉地反省自己用水的行为,从内心深处产生要珍惜水,节省水资源的环保意识,实现了知识能力与思想生命的同步发展,对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爱护环境,使学生变得更加美好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而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无疑就是帮助学生提升的一剂“催化剂”。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1)、激发自主探索精神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的过程。
也就是说,只有经过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不断发现,数学教学结构才能真正被学生接纳为认知结构。
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是一个组织者、促进者、网上资源的提供者、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时,要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和生动的实践材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觉参与探索过程。
例如,“元、角、分的认识”是二年级教材中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