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历史复习提纲世界现代史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45573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历史复习提纲世界现代史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届高三历史复习提纲世界现代史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届高三历史复习提纲世界现代史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届高三历史复习提纲世界现代史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届高三历史复习提纲世界现代史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历史复习提纲世界现代史1.docx

《届高三历史复习提纲世界现代史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历史复习提纲世界现代史1.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历史复习提纲世界现代史1.docx

届高三历史复习提纲世界现代史1

2014届高三历史复习提纲

现代部分

(一)现代世界

考点20.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一、俄国十月革命

1、二月革命

①背景:

沙皇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主义的正确领导;

②时间:

1917年

③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④结果:

推翻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工兵代表苏维埃(掌握武装)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政权)

2、《四月提纲》

①提出者:

列宁

②内容:

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③意义:

指明了革命的前途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6日,列宁亲自领导。

攻打彼得格勒主要战略要地和政府各部,占领冬宫,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4、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由无产阶级领导,以建立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

②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③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二、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苏维埃俄国面临严峻形势

(2)目的:

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3)内容:

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核心;工业: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分配:

实行配给制,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等

(4)评价:

①对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巩固苏维埃政权起了重要作用;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又是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道路过渡的一种尝试,造成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2、新经济政策

(1)背景:

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2)内容:

①农业: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核心)

②工业:

放宽对中小企业的限制,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③商业:

允许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④分配:

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3)特点:

一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二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4)作用(评价):

①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列宁找到的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三、“斯大林模式”

1、概念:

“斯大林模式”是在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包围和战争威胁,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的情况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这一体制形成于斯大林执政时期,因此,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2、“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①工业化道路:

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体系;通过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牺牲农业和轻工业,发展重工业)。

②农业:

用行政手段推行农业集体化。

③经济体制: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评价

①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探索和创新)

②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③存在严重弊端:

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类别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

背景

目的

二战结束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的相对落后;

赫鲁晓夫改革混乱,斯大林体制弊端未除

经济全面滑坡,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内容

农业

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政治体制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工业

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推行新经济体制:

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结果

赫鲁晓夫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和开创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取得一定成效;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经济改革效果不佳,经济陷入困境,政治体制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考点21.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爆发原因

①根本原因:

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②具体原因:

贫富差距扩大;股票投机活动;分期付款方式的隐患;

2、特点:

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3、影响

①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②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美国、法国社会动乱;德国法西斯上台;③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深;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二、罗斯福新政

1、历史背景:

①美国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中;②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加剧了美国的社会动荡;③全国上下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④1933年罗斯福大选获胜就任总统,宣布实行新政。

2、目的:

尽快摆脱经济危机,实现经济复兴,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3、主要内容:

方面

主要措施

结果和影响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银行停业整顿,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即中央银行)的权力;管制证券业。

恢复了银行的信用,促进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

复兴工业(核心)

政府加强对工业的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各行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规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工作条件,保障工会谈判集体合同权利。

将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并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调整农业

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

农产品价格回升,农业收入明显增加,农民破产情况得到遏制。

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

增加了就业,刺激了消费和生产,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稳定了社会;建成了一批造福后代的重大工程;

社会立法

《全国劳工关系法》工人有权组织工会;

保障了工人的基本权利,提高了工人的政治地位。

3、特点: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4、影响(作用):

(1)摆脱危机(直接影响):

使美国经济逐步走出低谷,美国摆脱了经济大危机;

(2)维护民主(间接影响):

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改善了公众的生活状况,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3)创新体制(深远影响):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新政的实施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的时代,进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三、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原因

①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教训和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②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③凯恩斯主义的盛行。

(2)表现(方式):

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把铁路、电力等基础工业、交通运输、公用事业收归国有,同时兴办原子能、宇航等工业企业。

②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以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

③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3)认识: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化,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例如出现战后20年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②但它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其他一系列矛盾,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使这些矛盾进一步激化,资本主义经济依然会有周期性波动,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例如1973~1975年爆发了战后资本主义最严重的一次世界经济危机,就是证明。

2、建立“福利国家”

(1)出现的原因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

②吸取了经济危机的教训,稳定社会秩序;

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2)目的:

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而带来的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3)实质:

国家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的社会化趋势。

(4)特点:

由单纯的救济发展为公民的社会福利,并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障;福利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5)评价:

①社会福利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利益,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的矛盾,对稳定资本主义制度起了重要的作用。

也扩大了社会消费。

②助长了惰性,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增加了财政支出,造成财政赤字。

3、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1)原因: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④第一、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表现:

①国民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②产值和就业人数超过物质生产部门。

(3)作用:

①对传统农业和工业进行技术改造,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②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

③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产生了质的飞跃。

(4)“新经济”的出现

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

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在美国出现。

4、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黄金时期(50年代-70年代初)

(1)原因:

①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进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

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③推行比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稳定了社会。

④大力拓展世界市场,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2)表现:

经济迅速发展持续20年左右,日本和联邦德国表现最为突出。

考点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

1、背景

①二战改变世界各国政治力量对比: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②二战结束,美苏反法西斯联盟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

③美苏在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上的分歧。

2、形成

①雅尔塔体系奠定基础;

②美国“冷战”政策: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又叫“欧洲复兴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和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的成立,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3、“冷战”对二战后的国际关系影响

①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②美苏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③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又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④美苏两国为了争夺势力范围,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不惜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⑤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全球范围内的全面“冷战”与局部地区的热战共存。

突出事件:

①在欧洲:

德国的分裂:

1949分裂联邦德国(西德)--民主德国(东德)

②在亚洲:

朝鲜的分裂:

大韩民国(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

③在拉美:

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美苏对抗的典型表现,也表明战略优势在美国方面)

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共同体的诞生

(1)背景:

①欧洲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②近代欧洲各国的冲突和战争不断,造成了无穷的灾难,激起人们对欧洲统一的愿望。

③二战使欧洲失去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④美苏两极格局下,西欧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⑤法、德两个宿敌大国的和解,为欧洲联合创造了条件。

(2)欧共体的形成和扩大

①1951年,西欧六国《巴黎条约》,决定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1957年,《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③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④欧共体的扩大:

1973年-1986年共同体三次扩大,英国等国先后加入欧共体

(3)影响:

①促进了欧共体国家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西欧国家在经济上日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

③大大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欧共体逐渐成为一支重要的国际政治力量,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④为欧洲进一步联合(欧洲联盟)奠定了基础。

2、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

(1)崛起的原因:

①战后日本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封建落后因素;②得到美国大力扶植;③朝鲜战争的大量订货;④适时制定和调整经济发展战略;⑤加强政府投资和重视教育。

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2)表现:

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影响:

①随着经济实力的膨胀,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与美国既有联合又有摩擦。

②使资本主义经济领域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4)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兴起背景:

①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许多国家获得独立

②目的:

摆脱美苏控制和维护自身独立

(2)兴起标志:

1961年贝尔格莱德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3)内容:

①政策:

非集团、不结盟

②(政治)斗争任务:

反殖反帝反霸

③(经济)行动纲领: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1973年)

(4)影响:

①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②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广大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③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4、中国振兴:

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西欧、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发展中国家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多种政治力量崛起冲击了两极世界,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政治影响进一步扩大,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对中国实现民族复兴有重大影响。

如对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的转变,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政治影响的扩大,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东欧剧变;1991年底苏联解体。

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美苏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世界形势的总特征

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总的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世界格局的特点:

“一超多强”(美、欧、日、俄、中)

①美国:

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②欧盟成立:

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随着实力不断增强,欧盟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③日本:

经济大国,并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④俄罗斯:

继承前苏联政治军事遗产,国内经济形势好转,国际地位改善。

⑤中国:

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实力迅速增长,国际地位与影响日益提高。

(3)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发展的影响

①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②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③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④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⑤有利于大国关系缓和;⑥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考点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布雷顿森林体系

(1)背景:

①二战后,西欧(英国)经济实力大为削弱,美国经济实力空间空前膨胀,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②美国企图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③战后世界金融秩序的混乱,不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建立过程:

①1944年,44国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②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成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经济组织

宗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并通过提供短期贷款,协助成员国解决其国内经济困难,以平衡国际收支的逆差。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

初期是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后转向世界性的发展援助,即为成员国生产性投资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以协助成员国复兴经济和开发资源。

(3)主要内容(特点):

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保持固定的汇率)。

(4)作用:

①积极:

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结束了金融领域混乱的局面,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消极:

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便利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和经济霸权地位的确立。

拓展: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20世纪70年代初)

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财政赤字巨大,国际收入情况恶化,美元的信誉受到极大的冲击,爆发了多次美元危机。

各国纷纷抛售自己手中的美元,抢购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美国再也没有维持黄金官价的能力,美国于1971年不得不宣布停止履行对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以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

至此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制名存实亡。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作为重要的国际组织仍得以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

美元仍然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

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关贸总协定出台的背景

①吸取贸易保护主义妨碍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教训。

②战后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并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

(2)成立: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于1947年在日内瓦签字,1948年1月1日实施

(3)宗旨:

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4)性质:

是一个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但不是正式的国际经济组织。

(5)作用:

①积极:

客观上为资本主义世界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从而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

便于美国操纵世界贸易,向外扩张经济。

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标志: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2)作用:

①重建了战后的世界经济秩序,有利于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标志着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③美国逐步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

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比较

项目

类别

布雷顿森林体系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性质

国际金融体系

国际贸易体系

支柱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作用

稳定国际金融秩序

稳定贸易秩序,促进贸易自由化

原因

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的影响;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混乱;美国经济实力强大和倡导;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的需要。

目的

美国的经济扩张,建立美国的经济霸权;恢复战后世界经济。

作用

适应了世界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推动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便利了美国的经济扩张,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霸权;推动了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1、欧洲联盟

(1)建立情况

①欧洲共同体的建立与扩大(参见考点22欧共体诞生的相关内容)

②欧盟的建立:

1992年欧共体12国正式签署《欧洲联盟条约》(又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欧盟正式建立。

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2)欧元的启动:

1999年1月1日,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2002年7月,欧元成为欧元区单一流通货币

(3)影响:

欧盟经济实力的增长,与美国、日本并立为世界经济三强,在世界多极化趋势下,欧盟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具有重要的影响。

【欧共体和欧盟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

欧共体是欧盟的前身,为欧盟诞生奠定了基础,欧盟是欧共体的发展。

区别:

欧共体是经济联盟,欧盟是经济政治联盟。

2、北美自由贸易区

(1)建立情况:

1988年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签订;1992年12月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正式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2)区域范围:

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

(3)影响:

①加快了美、加、墨三国的经济发展,相互弥补经济发展中的不足,从而加强

了规模经济的优势。

②同时加快了美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建立情况:

1989,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

12国:

美、日、加、澳、新西兰、韩国等

(2)区域范围:

地跨亚洲、大洋州、北美洲和南美洲四大洲

(3)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

①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中国台北和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

②中国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活动

多次出席在西雅图等地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1年在上海举行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三、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1、经济全球化

(1)概念:

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通的规模和形式不断扩大和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具体表现:

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金融全球化、科技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①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

②现代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

③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的认可和接受;

④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推动者;

⑤国际金融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

⑥两极格局的瓦解,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

(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经济全球化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