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历史知识梳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44210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上历史知识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初一上历史知识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初一上历史知识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初一上历史知识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初一上历史知识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一上历史知识梳理.docx

《初一上历史知识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上历史知识梳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一上历史知识梳理.docx

初一上历史知识梳理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梳理

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远古居民的三个代表:

远古居民

发现地点

时间

工具

用火

社会关系

其它

元谋人

 

云南省

距今约万年

打制石器

北京人

 

北京

距今约万年

打制石器

山顶洞人

 

北京

的洞穴

距今约万年

打制石器

磨光和钻孔技术,靠采集、狩猎为生

2、   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3、氏族:

是由结合起来的,由一个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的这样一种集体。

4、图片:

4页《北京人头部复原图》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1、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

原始人类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生产活动

生产工具

住房

用具

穿着

河姆渡原始居民

距今约千年

流域

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村

种植,饲养猪狗牛羊

骨制耒耜,已使用石器

房屋

制造陶器

彩陶

文字雏形

学会

纺织

半坡原始居民

距今约千年

流域

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

种植和蔬菜,饲养猪狗;渔猎

使用石器

式房屋

 2、图片:

9页干栏式房屋;10页半地穴式房屋

第3课 华夏之祖

1、涿鹿之战

黄河流域的和部落在打败蚩尤。

炎、黄部落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

2、“人文初祖”指的是和;至今,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

因此,我们尊他们为“人文初祖”是因为他开启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先河,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源头。

★3、、、时期原始的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制”。

“三过家门而不入”指的是的事迹。

4、图片:

14页《黄帝》;15页《禹》。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5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1、夏、商、西周的兴亡

朝代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末代君主

灭亡时间

重要事件

阳城

前1600年

世袭制

前1046年

人物:

;迁殷、炮烙

西周

周幽王

前771年

人物:

;分封制、国人暴动

★2、世袭制: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从此,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启继承父位,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3、大战:

公元前1046年,周军在牧野大败商军,商朝灭亡。

★4、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

为了巩固统治。

内容:

①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

②诸侯义务:

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纳贡,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定期朝见。

作用:

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巩固统治)。

5、公元纪年法:

6、图片:

28页《桀把人当作坐骑》;30页《牧野之战》。

第6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1、青铜制造业

(1)夏朝,出现青铜器

(2)朝是青铜文化灿烂时期。

著名青铜器有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和造型奇特的。

特点:

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分布广泛。

(3)西周青铜器种类更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4)于商周同期,我国的成都平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文化。

2、制瓷业:

(国家)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朝时期,就有烧纸原始瓷的瓷窑。

3、农业:

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

时期“五谷”已经齐备;已用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进行农业生产;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时已经有了。

农业、畜牲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4、图片:

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鼎;34页《青铜立人像》。

第7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东周建立:

1、前年,周平王东迁到洛,史称东周。

东周分和两个时期。

2、特点:

二、春秋——争霸

1、三位著名霸主:

2、★a、齐桓公称霸:

原因:

一、经济上,经济富庶,是一个大国;

二、政治上,任用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军队;

三、外交上,以“”为口号,扩充疆界。

结果:

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个霸主。

b、晋文公称霸:

措施:

;;。

大战:

(成语:

3、春秋争霸的影响:

三、战国

1、七雄:

,东西南北到中间。

著名战役a:

(成语:

b:

(计谋:

★c:

(成语:

)。

发生于公元前260年,和之间决定性战役,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四、图片:

40页地图《战国形势图》

★第8课 大变革的时代

★一、商鞅变法

1、背景:

铁农具:

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

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牛耕:

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水利:

都江堰:

时期:

国家:

人物:

河流:

作用:

;使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地主、农民

2、时间:

;国君支持:

;目的:

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3、内容:

(作用:

建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作用:

国富兵强);(作用:

加强了中央集权)。

4、作用(影响):

;;,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

5、成功的原因:

6、启示:

衡量改革是否成功不能以个人得失为标准,而应以改革是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为标准。

所以,商鞅虽然被处死,但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但改革还是成功。

恰当的改革会促进社会进步(改革是强国之路)。

二、图片:

44页《李冰》;45页《商鞅舌战守旧群臣》。

第9、10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文字的演变

★1、甲骨文: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开始。

★2、 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也称“铭文”。

3、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

4、 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

二、历法

1、今天的农历又称“夏历”,据说来源于夏朝;商朝历法完备,一年分12个月。

2、时期,人们测出了24节气,以便安排生产,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

三、医学

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总结出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四、文学

战国时的,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被当今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

他吸收民歌精华,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代表作《》,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

    

五、音乐

春秋战国盛行“”;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乐器——,表明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流水平。

六、思想

1、百家争鸣

   时间:

开始于奴隶制瓦解的春秋时期,鼎盛于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特点:

每位思想家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各抒已风,彼此辩驳。

   意义(影响):

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各家学说有许多积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收。

2、代表人物

时期

代表人物

学派

主要思想

著作

春秋

★孔子

(大教育家,大思想家)

 

思想(政治)上:

1、提出“”的学说;2、主张“爱人”,“为政以德”;3、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教育上:

1、创办私学,广收门徒;2、注意“因材施教”;3、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4、提出“温故而知新”。

《春秋》

《伦语》

老子

孙武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知彼知已者,百战百殆”

《道德经》

《孙子兵法》

战国

墨子

墨家

主张“”“”,反对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孟子

①提出“”,反对一切战争。

②要求统治用“”治国,轻徭薄赋。

③主张保持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庄子

主张顺其自然,“”

★韩非子

①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

②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后来,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 韩非子的思想体现了“依法治国”的思想,秦始皇采纳了他的主张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制国家。

 **诸子百家的学说中得现代社会吸收、利用的有:

孔子“仁”的学说和孟子的“仁政”;孔子关于教育的主张;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墨子的“兼爱”“非攻”;韩非的法制思想等。

七、图片:

51页《屈原》、53页《孔子》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1课 “秦王扫六合”

一、统一六国和建立秦朝(公元前年)

   从公元前年至前年,秦王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

★二、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

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治者称,总揽一切大权(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在中央政府设立、、,分管、和,最后由皇帝裁决;在地方上推行制,分天下为36郡。

2、经济上:

统一货币()、度量衡。

3、文化上:

统一文字(把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

4、思想上:

实行。

(1)目的:

为了加强控制。

 

(2)接受的建议,发布焚书令。

(3)危害:

压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给中国古代文化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5、军事及民族关系上:

(1)北方:

派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北筑长城,西起,东到,抵御匈奴,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

(2)南方:

开凿(沟通水系和水系),开发南疆。

★三、秦朝的疆域:

秦朝疆域:

东至,西到,北到一带,南达。

   

四、评价秦始皇:

功:

①完成了统一,结束了诸侯割剧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建立了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

③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开创了幅员辽阔的秦帝国,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过:

④广建陵墓宫殿,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影响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⑤实行暴政,刑法残酷,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⑥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五、图片:

66页《秦始皇》;67页《秦统一货币》《秦统一文字》;68页《今灵渠》;69页《秦朝疆域图》

第12课  “伐无道,诛暴秦”

 一、秦的暴政:

1、繁重的徭役:

每年服役不下三百万人(修阿房宫、骊山陵墓、长城、驰道等)

2、繁重的赋税:

农民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

3、残酷的刑法:

车裂和株连

4、秦二世更加残暴:

赵高(成语:

二、陈胜吴广起义

1、时间:

公元前年 ;地点:

 领导人:

、。

 

2、直接原因:

遇雨误期,按律当斩;根本原因:

3、经过、结果:

起义军在建立政权,自立为王。

起义军一直打到咸阳附近,但以失败告终。

4、影响:

①中国历史上第次大规模的起义。

②沉重打击秦朝的统治,鼓舞人民反抗残暴统治。

三、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

1、巨鹿之战:

领导者:

;时间:

公元前年;

特点:

,大败秦军;成语:

★2、秦朝灭亡:

领导的起义军直逼,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废除苛政、“约法三章”、赢得民心)

3、楚汉之争:

项羽和刘邦为争夺皇位而战四年之久,刘邦战胜了项羽

四、图片:

72页《大泽乡起义》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1课 “秦王扫六合”

一、统一六国和建立秦朝(公元前年)

   从公元前年至前年,秦王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

★二、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

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治者称,总揽一切大权(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在中央政府设立、、,分管、和,最后由皇帝裁决;在地方上推行制,分天下为36郡。

2、经济上:

统一货币()、度量衡。

3、文化上:

统一文字(把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

4、思想上:

实行。

(1)目的:

为了加强控制。

 

(2)接受的建议,发布焚书令。

(3)危害:

压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给中国古代文化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5、军事及民族关系上:

(1)北方:

派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北筑长城,西起,东到,抵御匈奴,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

(2)南方:

开凿(沟通水系和水系),开发南疆。

★三、秦朝的疆域:

秦朝疆域:

东至,西到,北到一带,南达。

   

四、评价秦始皇:

功:

①完成了统一,结束了诸侯割剧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建立了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

③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开创了幅员辽阔的秦帝国,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过:

④广建陵墓宫殿,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影响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⑤实行暴政,刑法残酷,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⑥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五、图片:

66页《秦始皇》;67页《秦统一货币》《秦统一文字》;68页《今灵渠》;69页《秦朝疆域图》

第12课  “伐无道,诛暴秦”

 一、秦的暴政:

1、繁重的徭役:

每年服役不下三百万人(修阿房宫、骊山陵墓、长城、驰道等)

2、繁重的赋税:

农民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

3、残酷的刑法:

车裂和株连

4、秦二世更加残暴:

赵高(成语:

二、陈胜吴广起义

1、时间:

公元前年 ;地点:

 领导人:

、。

 

2、直接原因:

遇雨误期,按律当斩;根本原因:

3、经过、结果:

起义军在建立政权,自立为王。

起义军一直打到咸阳附近,但以失败告终。

4、影响:

①中国历史上第次大规模的起义。

②沉重打击秦朝的统治,鼓舞人民反抗残暴统治。

三、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

1、巨鹿之战:

领导者:

;时间:

公元前年;

特点:

,大败秦军;成语:

★2、秦朝灭亡:

领导的起义军直逼,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废除苛政、“约法三章”、赢得民心)

3、楚汉之争:

项羽和刘邦为争夺皇位而战四年之久,刘邦战胜了项羽

四、图片:

72页《大泽乡起义》

第13课   大一统的汉朝

一、西汉建立

时间:

公元前年 建都:

  建立者:

★二、文景之治

西汉初年,经济萧条,一片荒凉。

1、文景之治形成的原因(措施):

(1)吸取教训;

(2)减轻,注重发

展;(3)提倡;(4)重视“”。

2、文景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第个盛世。

★三、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1、政治上:

接受的建议,削弱侯国,允许诸侯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

(即实行“推恩令”)

2、思想上:

汉武帝接受“,”的建议,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在长安设立最高学府,以儒家的为主要教材

3、经济上:

将地方的和收归中央,统一铸造钱,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4、军事上:

派、出击匈奴,解除了匈奴的威胁;

5、大一统的历史意义(作用):

汉武帝的大一统——指汉武帝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空前统一的局面,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比较:

(1)目的和实质相同,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都是文化专制主义的表现。

(2)不同:

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对其他的思想文化进行极其粗暴野蛮的破坏,结果并未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反而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汉武帝的“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以儒学为正统,促进了大一统的形成,加强了中央集权。

 五、图片:

77页《汉武帝》;78页《汉代讲学图》。

第14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1、治理黄河

(1)汉武帝治理黄河(亲临治河,八十多年没大水灾)

(2)东汉明帝派治理黄河(八百多年黄河没有改道)

2、农业:

(1)农具改进:

安装犁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二牛抬扛普遍使用;新型播种工具——。

3、丝织业:

使用,染色技术很高,花纹精美。

★4、冶炼技术:

东汉的发明了;作用:

利用鼓风冶铁;

优点:

节约,提高,水排的利用比欧洲早多年。

  

汉代铁器数量大为增加(铁制兵器取代青铜器),标志着生产力的提高。

5、商业:

东西二京:

西汉的都城和东汉的都城;人称东西二京。

★长安城里有专门的商业区,叫做“”。

6、 图片:

82页《汉代牛耕图》、《耧车》、《素纱禅衣》;83页《水排》;84页《西汉长安平面图》。

第15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1、统一:

秦汉之际,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建立强大国家。

2、生产发展表现:

(1)畜牧业兴旺发达;

(2)冶铸业发展起来;(3)学会农耕。

二、西汉与匈奴的关系

1、西汉初年:

政策(把皇室女子作为公主,远嫁给单于为妻);

★2、汉武帝时:

(1)反击匈奴,夺取了和地区;

(2)漠北战役:

公元前年 ,汉武帝派、出击匈奴,匈奴大败,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

★3、汉元帝时:

嫁给呼韩邪单于。

意义:

为汉匈友好和文化交流作重大贡献。

 

时间

西汉初年

汉武帝时期

汉元帝时期

形势

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经过文景之治,国力强盛

匈奴分裂,其中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

政策

和亲:

把皇室女子作为公主,远嫁匈奴,每年送给大量谷物和纺织品。

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昭君出塞

效果

匈奴骑兵年年挥师南下,和亲没有根本上解决匈奴的威胁

漠北之战,匈奴受到沉重打击,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图片:

87页《西汉和匈奴战争示意图》;89页《昭君出塞》。

 第16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

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和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2、张骞通西域

(1)目的(第一次):

联络,共同夹击匈奴。

(2)过程: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3)结果:

了解了西域见闻及西域各国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

(4)作用:

开通了陆上丝绸之路,推动了西域与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

★3、西域都护    

(1)公元前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职责:

总管事务。

★意义:

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正式开通。

★路线:

2、海上丝绸之路:

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又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

★3、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影响):

沟通了中西方交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4、现实意义:

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

当今的新丝绸之路:

亚欧大陆桥(贯通亚欧大陆的洲际铁路。

 三、图片:

91页《张骞拜别图》;92页《西汉疆域图》《丝绸之路》

第17、18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秦汉科技的发展

1、造纸术

(1)甘肃天水出土的纸,这是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

(2)改进造纸术: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人称“蔡侯纸”。

优点:

意义:

促进文化交流,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2、数学——《》:

成书东汉,是一部数学名著,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

   3、地动仪:

东汉时,发明地动仪,能测定地震方向(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4、医学:

(1)华佗:

①东汉著名医学家,擅长手术 ②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③他编制了医学体操“”。

   

(2)张仲景①东汉末年,后世尊称他为“”;②写成《》,全面阐述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二、宗教

1、佛教的传入:

①佛教是当今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之一;

②起源于,★(朝代)传入我国(沿丝绸之路传入);

③主要教义:

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今生受苦,来世可以得到幸福。

2、道教的兴起

①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②时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叫; 

③尊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

④主要教义:

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长生不老和得道成仙。

 ★三、史学成就——《》

1、司马迁,生活在时代。

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

2、《史记》:

体裁:

我国第一部通史;记述了从到时期的史事。

3、对《史记》的评价:

《史记》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鲁迅称它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给我们的启迪: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

为国家、为人民而牺牲的人们,他们的死都比泰山还重,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祖国和人民需要时,挺身而出,献出自己的一切。

★四、雕塑艺术的代表——轰动世界的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五、图片:

96页《蔡伦》;97页《地动仪》;99页《华佗》《张仲景》;101页《白马寺》;102页《青城山》;103页《司马迁》及名言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20课 三国鼎立

一、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

1、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占据河南一带的,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实力不断增强;盘踞在河北一带的,势力很大。

★2、典型战役

战役名称

时间

作战双方

结果

影响

特点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诸葛亮

周瑜

★3、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的原因:

(1)曹操骄傲自大;

(2)曹军不习水战,水土不服;(3)孙刘联军的正确战略战术(4)诸葛亮等人的英明的指挥等等

4、对曹操的评价

★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政权

时间

人物

都城

(今南京)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三、三国经济的发展的表现

1、魏:

蜀:

吴:

★2、吴国卫温船队到达 (即今天的台湾)。

意义:

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四、图片:

118页《诸葛亮》;120页《三国鼎立形势图》

第21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西晋的兴亡和五胡内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