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42931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流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北流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北流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北流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北流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流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docx

《北流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流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流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docx

北流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

北流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

序言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快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二五”期间是北流市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实施《北流市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推进北流市防震减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阶段。

  为进一步推进北流市防震减灾事业的科学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和市委、市政府及玉林市地震局的决策部署,编制《北流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以指导“十二五”期间防震减灾各项工作。

  本规划以《北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流市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等为主要依据,围绕北流市在加快推进“富民强市”新跨越进程中对减轻地震灾害方面的迫切需求,紧密结合北流市独特的民情、震情和灾情,着力于解决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充分考虑四川汶川8.0级地震和青海玉树7.1级地震的警示启示进行编制。

  本规划围绕北流市经济社会发展在减轻地震灾害方面的迫切需求,以及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简要阐明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科学确立未来5年的总体发展目标,重点明确战略部署和主要任务,提出事业发展的保障机制、政策与措施。

本规划是“十二五”期间北流市综合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蓝图,是政府部署全市防震减灾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防震减灾领域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是全市未来一个时期防震减灾发展的行动纲领,对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制定本行政区域防震减灾规划和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第一章防震减灾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一、主要进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北流市陆续建立了1个地下水位地震观测点、1个电磁波地震观测点、1个断层气二氧化碳地震观测点、1个强震观测台和5个宏观地震观测点;尤其是“十五”、“十一五”期间,市政府加大对防震减灾事业投入,大力推进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

防震减灾领导机构进一步加强完善,办事机构由原来的市科学技术局隶属的事业单位升格为市政府直接领导的正科级直属事业单位;防震减灾法律框架体系初步形成;防震减灾行政执法逐步开展,法制监督与行政监督得到加强;防震减灾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全市地震观测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工程建设的抗震设防管理得到加强,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基本纳入了基建管理程序,明确了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行政许可的办事程序,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有了一定程度提高;我市编制了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和细化方案,全市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初具规模;近年来,邻近地区的几次有感小震和“5.12”汶川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在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各部门密切配合,应对有序、措施得当,取得了明显的减灾实效;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已在全市各地不同程度展开,公众防震减灾意识有所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不断增强。

  

(一)地震监测能力不断增强。

  “十一五”期末,北流市有断层气CO2、、隆盛中和水位、电磁波、强震台等4个观测站,建立了5个宏观观测点,在全市25个镇(街道)和300个村(社区)落实了25名镇(街道)防震减灾助理员和300名村(社区)地震灾害速报员,基本建成了涵盖全市“纵到底、横到边”的“三网一员”网络。

加强了与容县、玉州、陆川等周边县(区)的地震信息共享。

我市地震部门定期派技术人员到地震监测点检查指导开展监测工作,并及时进行资料存档、汇总分析、比对,为震情灾情速报、地震预测预报探索、抗震设防、科学研究提供了关键的基础观测数据。

我市坚持年中、年度、紧急和临时会商制度,积累了有科学价值的资料。

对地震成因的机理进行了一定探索,初步形成了一些中、短、临预报指标,使预测效能逐年提高。

  

(二)地震预测水平逐年提高。

  地震预测仍处于科学探索阶段,预测仍以经验预测为主。

经过40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有特色的地震监测预报思路和工作体系。

建立完善检查、巡查制度,切实把危害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建设工程审查纳入各级基建审批程序,力求观测资料连续、及时、准确。

坚持月、年中、年度、紧急和临时会商制度,积累了有科学价值的资料。

对地震成因的机理进行了一定探索,初步形成了一些中、短、临预报指标,通过组织专题会商和加强短临跟踪工作,使预测效能逐年提高。

  (三)地震灾害预防初显成效。

  地震灾害预防多措并举,取得了一定成效。

抗震设防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基本建设程序,进入北流市政务服务中心实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行政许可。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依法全面展开,重大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水平和抗御地震的能力逐步提高。

北流市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程建设已启动,位于民安镇的龙富新村成为玉林市第一个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程建设示范村。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拉开序幕,完成逐校逐栋校舍排查鉴定工作,共完成了349所学校、576栋单体建筑的鉴定工作,并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及时进行抗震加固处理。

防震减灾科普和法制宣传取得较好实效,全市建立了2个地震科普示范基地(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开展了一系列防震减灾知识培训,每年都以《防震减灾法》颁布实施日、“5.12防灾减灾日”和“7.28”唐山地震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声势浩大的防震减灾宣传活动。

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每年开展1次防震减灾工作检查,市地震部门行政监管逐步向法制化和规范化发展。

  (四)应急救援能力逐步提升。

  市、镇(街道)都成立了由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初步建立了“平震结合”的地震应急指挥组织机构和部门、区域联动机制;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我市管辖的重要生命线工程及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工程的管理单位都建立了地震应急预案;市地震部门配备了地震应急交通工具,地震部门应急装备进一步加强;成立了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完成了瓦窑头公园应急避难场所一期建设;我市地震、教育部门多次组织全市各中小学校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活动。

组织了全市地震应急准备检查,特殊期间地震应急保障有力;积极有序做好特殊时段的地震应对工作,快速有效地应对了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2010年“4.24”陆川3.0级有感小震以及2010年“5.19”地震传言等地震事件。

全市地震应急准备水平和救援能力不断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北流市防震减灾事业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地震整体综合防御能力还相对较低,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在:

  

(一)防震减灾社会管理能力不强。

  ——防震减灾社会管理意识仍较薄弱。

社会管理存在管理缺位、不敢管理、不善管理等问题。

部分镇(街道)政府(办事处)领导和管理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识有待提高,各级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相关责任部门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基于地震预测意见的政府决策机制尚未建立,对社会地震预测意见的管理程序和措施有待完善。

  ——抗震设防要求有效监管仍有缺失。

生命线工程抗震设防水平相对偏低,1990年以前不设防的房屋大量存在;校舍安全工程虽已全面启动,但因工作量和资金需求量巨大,需要长期投入实施,逐步完善建设;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程建设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部门地震应急预案仍需完善。

现行地震应急预案应对大震巨灾存在缺陷;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硬件设施不足,抗震救灾现场协调、指挥能力亟待加强;基层地震应急处置与管理能力亟待加强。

  ——地震队伍建设仍需加强。

防震减灾工作机构人员少、经费不足,行政执法能力亟待加强。

  

(二)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水平不高。

  ——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产品有待丰富。

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与社会公众的期待相距甚远;地震速报服务能力不强,尚无法提供抗震救灾急需的烈度速报和灾情速报等服务;地震观测数据共享程度不高,用于服务社会的产品不多;地震预报短时间内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

  ——地震安全基础研究和工程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重大项目、城镇选址可行性论证中地震安全研究较为缺失,城镇规划缺乏地震活动构造探测、地震小市划、震害预测等地震安全基础工作支撑;为农村民居防震保安提供有针对性、有效性服务的能力非常有限。

  ——防震减灾应急指挥及保障能力有待提升。

地震灾情的快速获取能力、应急指挥决策能力、地震现场工作技术水平、地震灾害损失评估能力难以满足抗震救灾的需求;地震部门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撑和装备保障,实战综合演练难以开展;地震应急救援专项物资储备、生产能力不足。

  ——公众防震减灾知识和技能水平有待提高。

公众防震减灾知识需进一步普及,自救互救技能亟待提高;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础设施严重匮乏,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亟待升级;依法组织防震减灾宣传主动性不足;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和培训体系需要完善,学校的防震减灾教育需要加强。

  ——防震减灾新闻宣传与信息发布系统机制有待建立。

尚未建立地震信息发布平台,灾情信息管理还需完善,防震减灾信息化水平还较低,尚不能有效支撑防震减灾的科学决策;新闻宣传工作相对薄弱,缺乏面对媒体和社会的经验,未能充分发挥政府喉舌作用。

  (三)防震减灾基础能力不足。

  ——防震减灾重特大灾害风险防范能力有待提升。

地震监测预报站点数量不足,立体监测体系尚未建立,深井监测有待开展,地震烈度速报和地震预警能力建设尚属空白;应对重特大地震灾害的救援力量不足,救灾物资储备种类单一,救灾应急装备、通信手段等比较落后,救援培训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和建筑物防灾能力比较薄弱。

城乡交通、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以及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抗震能力较低,仍有相当一部分1990年以前建设的城乡建筑物抗震设防标准达不到现行抗震设防要求,许多地方的农村住房没有有效设防,抗震能力弱。

  ——防震减灾基本情况调查统计工作薄弱。

由于人员不足,制度建设滞后,管理不到位,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防震减灾统计调查体系,导致防震减灾的一些基础数据、基本情况提供不完整、不系统、不及时、更新慢,影响到政府对防震减灾工作的决策和部署。

  ——基层防震减灾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基层社市和企事业单位地震应急预案需要进一步完善,地震灾害风险隐患需要进一步排查,应急装备和救灾物资还比较欠缺,企事业单位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家庭防震减灾器材和救生逃生工具配备比例还很低。

  ——防震减灾科技支撑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地震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交流与合作广度和深度尚需加强,地震预测预报水平尚低;地震科技与防震减灾工作的结合不够紧密;引进高新成果程度还不高。

  ——防震减灾人才建设急需加强。

防震减灾人才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才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基层防震减灾人才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强化。

  三、面临的形势、环境及需求

  相关分析表明,“十二五”期间,我市面临十分复杂严峻的震情和灾情。

全面提升全社会抗御地震灾害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和社会公众的强烈愿望。

  

(一)地震形势。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8.1级特大地震,是50年来我国大陆内部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开启了我国新世纪严峻的地震形势,研究认为,2006年—2020年,我国大陆可能发生10次左右7级以上地震,最大震级可能超过8级;强震活动的主体地区在大陆西部,尤其是南北地震带存在发生多次7级地震的危险;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以及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大地震的发生,预示着新世纪以来我国地震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我国地震灾害分布范围广、地震频度高、地震强度大,并呈现出增强和集中爆发的特征,灾害损失持续加重,地震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要因素之一。

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以来,在全球大震频发,全国中强地震活跃的大背景下,桂东南地市被国家列为2006-2020年重点监视防御区。

自1998年环江4.9级地震后,广西境内5级左右地震已平静近13年,远远超出广西及其邻市平均5年1次5级左右地震的时间间隔,具备发生中强地震背景,广西地震发展趋势不容乐观;2010年6月28日至8月15日凌云凤山交界发生的3级震群,共记录到3710次地震,预示着震情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

北流市处于具有发生中强破坏性地震背景的地市,全市均处于地震加速度达0.1g以上(相当于地震烈度Ⅶ-度以上)的地区内,面临的震灾威胁严重,是抗震设防城市。

我市是中强震活动地区,据历史和现今地震记载,我市所处的玉林市曾发生10余次5级左右地震,最大震级达6.0级;自1976年有仪器记录以来,共记录到2.0级以上有感小震183次,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桂东南地市是东南沿海地震带中的一个重要地震活动市,曾发生过多次6级以上强震,北流市周边地区显著有感地震不断,1936年灵山6.8级地震,造成92人死亡、伤200余人、倒塌房屋超过5800间;1994年、1995年相继发生在北部湾的6.1、6.2级地震对沿海经济和海洋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因此,“十二五”期间,我市面临十分复杂严峻的震情和灾情。

  

(二)外部环境及需求。

  党中央、国务院,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市委、市政府将防震减灾作为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北流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级领导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各相关部门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社会各界对防震减灾工作的关注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在经历了汶川、玉树等重特大地震灾害后,社会各界积极主动参与防震减灾,为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参与氛围。

近年来,北流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防震减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十二五”时期,我市将坚持“工贸强市、统筹发展”,围绕“富民强市”新跨越,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创业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配套产业基地、健康产业发展基地、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和广西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市、非公经济示范市,大力创建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创业宜居城市,培育壮大南方药都,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经济社会与地震灾害的相互影响更加突出。

因此,加快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筑牢基础,加强社会管理,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全社会抗御地震灾害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是北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和社会公众的强烈愿望。

  第二章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根本宗旨,围绕北流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稳定大局,以不断提高全市地震综合防御能力为中心,努力依靠健全法制、依靠科技创新、依靠全社会力量,强化社会管理,拓展公共服务,稳步提升防震减灾基础能力,全面加强综合防震减灾能力建设,着力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力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要求

  以科学有效减灾为目的,着力全面预防。

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持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这一根本宗旨,牢固树立全面预防观,综合协调、多措并举、规范有序地开展防震减灾各项工作,推进防震减灾事业统筹协调发展,实现减灾效益的最大化。

  以规范社会管理为推手,促进工作落实。

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绩效考评体系,强化各级政府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投入防震减灾事业。

把社会管理作为防震减灾的重要推手,健全社会管理的法制体系,提高管理社会的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合力。

  以强化公共服务为途径,拓宽服务领域。

加强地震灾害风险调查研究,加强非工程性防御工作。

各部门协同推进城乡交通、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以及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防震抗震工作,为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服务。

将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向更宽领域拓展,加强公共服务职能,增强公共服务意识,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以提升基础能力为支撑,推动跨越发展。

从战略高度统筹规划防震减灾各方面工作,着眼长远推进防震减灾基础能力建设,优先解决防震减灾领域的突出问题。

强化地震监测基础,提高地震预报水平和预警能力,推进地震科技创新,提高队伍职业素养,全面提升地震应急指挥决策和救援能力,为防震减灾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三、发展目标

  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向更深层次推进。

防震减灾法规政策和地震标准体系基本健全;防震减灾绩效考评工作进一步深化;市地震机构依法管理防震减灾工作的能力显著提升;完成2010年以前抗震性能不足的重要工程的加固改造,引导农村民居改造工程,新、改、扩建工程、农村民居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依法提高抗震设防要求,当本辖市内发生中强地震时,各类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基本不损失,城市设施基本不破坏,新改扩建农村房屋基本不倒塌。

  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向更宽领域拓展。

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明显提升,社会公众基本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和应急避险技能;地震应急响应、救援和灾情速报评估能力大幅度提高,破坏性地震发生后,1小时内启动应急救援行动,3至5天给出灾情初步评估结果;初步建立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伍。

  防震减灾基础能力向更高水平迈进。

建成包括地面观测、井下观测的新一代综合监测系统,合理增加、加密宏观观测台,使我市的地震观测系统实现对我市及周边地区地震的有效监测,全面提升我市地震监测能力和水平,为地震预报、国家地震安全及地球科学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观测数据,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

市内地震速报时间小于20分钟;长、中、短、临地震预测预报协调发展,地震预测能力不断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高。

  四、战略方向

  依法稳步加强社会管理。

进一步增强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的协调机能,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在防震减灾行政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强化社会管理职能、行业规章和标准,改革和完善行政审批制度,实现全社会防震减灾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

  积极拓展社会公共服务。

拓展防震减灾社会公共服务领域,重点提升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和素质,实施国民防震减灾素质提升计划和地震社会服务工程,为防震减灾提供创造良好的社会基础。

  努力提升综合减灾能力,进一步加强地震综合防御能力。

重点提升地震监测系统服务综合减灾的能力,加强地震灾害风险综合防范能力和地震灾害救援救助能力建。

进一步加强地震监测台网建设,加强震情跟踪,切实抓好地震灾害预防措施和地震应急准备,全面推进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等。

  重点提升大震巨灾灾情快速获取能力。

建设灾情快速获取预报送、应急响应,为地震应急救援行动提供技术支撑。

  切实提高地震科技创新的推广应用。

加强地震科技基础性工作,积极推动国内外先进科研成果在防震减灾领域的应用。

  实施人才强业战略。

重点提升队伍的职业能力,实施人才培养与推进计划,加强交流与合作,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北流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管理和科技人才队伍。

  第三章主要任务

  一、大力强化防震减灾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是实现防震减灾的重要手段。

坚持面向社会,健全社会管理法制体系,完善社会管理机制,以服务社会为目的,以动员社会为途径,以规范管理为推手,切实提升防震减灾社会管理能力。

  

(一)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不断完善防震减灾法规配套政策制度建设。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出台北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实施意见》;完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制度,理顺关系,规范相关的行为;完善地震监测管理、地震预报、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应急等制度;加强防震减灾规划体系建设,开展规划实施评估,推动防震减灾事业科学发展。

加强地震行政执法和监督检查。

开展地震监测设施、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和地震应急准备等工作的行政执法,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法治意识、业务素质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积极配合各级人大组织开展执法监督检查,促进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

  

(二)健全防震减灾绩效考评体系,全面落实防震减灾责任。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稳定大局,建立健全城市地震安全保障、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安全农居、地震监测、地震预测预报、地震应急处置、公众应对地震灾害、震后救助恢复、地震科技支撑引领、计划投入保障、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防震减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反映事业发展水平,适应社会公众对防震减灾的目标期望和现实需求。

进一步推进防震减灾绩效评价指标工作。

明确各部门的防震减灾责任目标,按要求开展绩效评价,纳入各部门工作年度考核内容,促进我市全面实现2020年防震减灾奋斗目标。

  (三)加强地震监测预报管理,提升服务综合减灾能力。

  根据玉林市地震监测台网规划,编制北流市地震监测台网规划,建立健全地震台网运行、检测技术保障体系。

加强地震监测台网(站)管理和设备的升级改造。

统一保护标准和规范程度,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

充分发挥地震中长期预报意见的作用。

严格执行地震统一发布制度,正确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开展地震预测研究,规范地震预测意见发布行为。

  (四)加强抗震设防监督管理,提升城乡抗震设防能力。

  建立和完善抗震设防行政监管机制和监督检查制度,从项目可行性论证、工程设计、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等环节中进行落实,推进抗震设防要求与行业抗震设计规范的技术衔接。

加强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

推进城市建构筑物,特别是人员密集场所和重大建设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的抗震性能普查鉴定和加固改造。

提高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设防标准,推广实施地震安全校舍和地震安全医院工程建设。

积极推进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程。

  (五)加强应急预案与协作联动建设,提高地震灾害应对能力。

  加强各部门应对地震灾害的综合能力建设。

加强各部门应急预案的相互衔接与协调,进一步健全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开展有针对性的预案实战化综合演练,增强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落实预案备案和督查制度,强化地震应急工作检查,全面落实各项地震应急措施。

加强灾害应急社会动员能力建设。

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地联合、市域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地震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

  (六)加强地震应急工作准备,提升救助保障能力。

  加强城乡避险能力建设。

抓好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人口密集场所应急通道规划和建设;开展城市综合防震减灾能力示范建设,探索建立城市综合防震减灾新模式。

加强救灾物资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编制救灾物资储备方案,建设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合理确定救灾物资储备库规模,建立完善救援物资的常态、震时的征用和保障网络与运行机制。

  (七)加强地震机构建设,增强地震工作管理能力。

  努力推进我市地震部门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健全我市地震管理工作机构和科研事业机构。

继续强化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和镇(街道)防震减灾助理员的“三网一员”建设,完善群防群测体系,充分发挥其在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地震应急、防震减灾宣传中的作用。

  二、努力拓展防震减灾公共服务

  紧紧围绕防震减灾“服务国家安全、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社会稳定、服务政府应急管理和服务社会公众”,不断强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