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能干什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40634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分钟能干什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一分钟能干什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一分钟能干什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一分钟能干什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一分钟能干什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分钟能干什么.docx

《一分钟能干什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分钟能干什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分钟能干什么.docx

一分钟能干什么

二上《一分钟能干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一分钟能干什么》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让孩子建立一分钟和一秒钟的概念,体会分与秒的关系。

2、通过拨一拨、听一听、读一读、唱一唱等体验活动,培养学生估计时间的能力,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3、教育学生从小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好习惯以及培养孩子的估测能力。

教学重、难点:

建立一分钟的概念,估计一分钟有多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促学。

师:

同学们智慧老人虽然有许多智慧,不过他对我们今天要学的知识也有些陌生,一分钟能干什么呢?

我们来猜猜吧。

(课件出示:

一分钟能可能做哪些事的表格,大部分学生会说不准,但老师不做判断。

)究竟谁说的对,嘘!

保密!

我相信认真听课的孩子在学习完这节课后就一定能找到答案。

(板书课题)咱们要和智慧老人比试一下,看谁学的认真,看谁爱动脑。

二、实践活动、探索新知。

1、初步体验,初步感知。

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呢?

先听我给大家唱一分钟的歌吧,你们用自已喜欢的方法记录一下我唱了多长时间,比如:

数数、拍手等。

2、反复体验,探究新知。

①、数一数一分钟脉搏。

②、做一做。

学生在小组内活动,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信封,里面有口算题,折纸、读课文、写生字、背口决,学生选最喜欢做的一件事,看看能做多少?

(屏幕出现课件钟表)

3、认识分与秒的关系。

①(课件出示钟爷爷的脸)师:

同学们钟爷爷今天又来到我们的课堂,我们用明亮的眼睛观察一下钟爷爷脸上除了有我们熟悉的时针分针这两个老朋友之外还有谁?

他是我们的新朋友,谁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他每走一小格是多少?

师:

又细又长的是秒针,他每走一小格,就是一秒。

②(课件出示钟表)教师学生一边听秒针走动的声音,一边用手随着秒针拍一拍,或者随声音数数。

然后在小组内说说一秒钟能做什么事。

(比如:

打呵吹,伸腰等)

③观察课件出示的钟表,思考:

“秒针走的时候分针是动不动的”学生分组拔钟表,让学生充分观察后再与小组成员交流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多少,最后总结出分针与秒针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活动一:

对口令

师:

1分=60秒,咱们对口令,2分=(  )秒,3分=(  )秒,5分=(  )秒,120秒=(  )分,240秒=(  )分。

活动二:

大讨论

75秒=()分()秒。

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活动三:

猜一猜。

请大家听一首歌,用你喜欢的方法估一估这首歌大约用了几分钟。

(课件出示《小小少年》这首歌曲)

活动四:

揭开谜底

估计一下,黑板上的哪些事是一分钟能完成的,谁来揭开谜底。

活动五:

给老师改错

老师每天晚上睡10分钟,早晨6:

00起床,然后做运动,我拍10下球用了9分钟。

煅炼完身体后,我就回家,刷牙用了3(秒钟),洗脸用了2(小时),吃早餐用了15(秒钟),吃完饭去单位上班。

四、小结全课、布置作业。

①(课件出示刘翔百米赛跑得金牌的录象)师:

“我本来以为一分钟很短,刘翔在百米跑道上还没有用上一分钟,你对一分钟有怎样的认识?

师:

是啊!

一分钟不仅在学习上很重要,在生活中也很重要,如果早晨贪睡一分钟就很可能迟到,一分钟在体育比赛中就更重要了,它像金牌一样宝贵。

所以我们要珍惜生活中的分分秒秒,当时间的小主人。

②布置作业

⑴回家完成67页2、3、4题。

⑵师:

这节课还剩下最后的一分钟,老师给大家带来几道有趣的课后作业,他们都在作业超市里,我们边听歌边把你喜欢的一道题记下来。

(课件出示作业,同时播放歌曲《真心英雄》)

作业超市:

估一估做一套眼保健操需要几分钟。

调查你一分钟大约能跑多少米。

收集有关描写时间的句子,如: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五、板书设计

一分能干什么

1分=60秒

 

二上

《东南西北》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合作与交流,能在现实情景中,辨认空间方向,知道地图上的四个方向;

2、过程与方法:

在数学活动中,体验辨别方向的方法;在经历从 空间方向向平面方向的迁移中,体验地图上规定方向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自主

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在有效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

知道地图上的四个方向。

三、教学难点

体验辨别方向的方法。

四﹑教学方式

《东南西北》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一节课。

结合新课标、新理念和学生学习数学的一般规律,本节课,我将以“引发需要-活动感知-拓展提升”为教学主线来展开教学,给学生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引发需要

        1﹑课前准备:

将学生分成东西南北四个方队,没个队在胸前贴出自己的队标,随机坐在不同的位置。

2﹑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太阳是从哪边升起来的吗?

我们教室的哪边是东方?

你能根据自己的队名找到自己的位置吗?

 (设计意图:

通过活动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辨别东西南北方向的需要)       

(二)、活动感知   建构模型

         1、找位置  初步感知

            师:

对,我们教室的后面是东方!

那你们能根据东方来找到自己的位置吗?

         2、说理由  寻找方法

            师用采访的形式问学生:

“你为什么坐到这呢?

        3、辨方向   灵活判断

            

(1)下面请全体同学面向南方

            

(2)面向不同的方向说说你的前面,左面,后面,右面分别是什么方向?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三个实践活动,使学生感知空间方向,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知识建构,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思,思中悟。

      (三)、自主探究   实现迁移

           1﹑师:

同学们做的真棒!

知道了我们教室的四周的方向。

下面,请每位同学把自己的队标贴到老师给你们准备的演示纸上。

预测大部分学生都会把自己的队标贴到上方

2﹑师提出问题:

“我们的座位不变,同样一张演示纸,为什么大家贴出来的方向却不一样呢 ?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发学生去发现问题)

3﹑学生想法不一,各抒己见。

我趁机讲一个关于地图的历史故事:

我国古代皇帝的宝座都是坐北朝南的,所以那时地图的上部表示南方。

而当时美国致力于西部开发,早期的地图都是以西为上。

后来各国加强了交往,发现同样世界的人民做出来的地图根本不一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麻烦。

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是这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4﹑学生边猜想边小组讨论,一起去探究问题。

           5﹑小组汇报交流

           师小结:

人们为了方便统一,以北极星来定方向,规定以北位上,故有了现代地图上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判定方法,从而解决了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历史故事,增强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灵感。

让学生在讨论中,体验规定方向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实践运用   拓展提升

              1、认识地图

                 出示一张中国地图,请同学们说说上海、新疆、深圳、内蒙古在祖国的什么方向?

深圳在北京的什么方向?

(设计意图:

通过看地图,既巩固了知识,又体验了祖国的疆土辽阔,激发民族自豪感)

        2、寻找位置

           出示宁远学校平面图。

分别说说教学楼在操场的什么方向?

科学楼的东方是什么?

假如你在校门口,你想去哪里?

怎么走?

 (设计意图:

通过交流,让学生感受从空间方向向平面方向的迁移。

        3、野外辨别

          

(1) 师:

同学们,如果在野外迷路了,你怎么办呢?

          

(2)小组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

这三个实践活动由浅入深,让学生体验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五)回顾反思,总结新课

师:

你们喜欢今天的数学课吗?

你觉得自己表现如何?

在这节课里你穴道了什么呢?

(设计意图: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与体会,在轻松的氛围中结束这节课。

学生自评与互评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

二下

 

二年级下册《走进乡村》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在“走进乡村”的具体问题情境中,能运用所学有关方向与路线、混合运算,以及万以内数的读、写、比较等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2.进一步养成仔细观察、分析的学习习惯,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学习重点、难点

会看图提出问题,并运用自己以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活动

活动内容

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含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分配

一、情景引入

师:

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绿草茵茵的小村庄。

潺潺的河水从那流过,一片片麦田在微风的吹拂下不停地翻滚着,几只欢快的小鸟在树林上空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那真实人间仙境。

你们想去看看吗?

二、玩中学

1.首先走进春天的乡村,引导学生辨认方向和路线。

(出示情景图)

⑴看一看。

●    从图中你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⑵说一说。

分布引导,循序渐进。

●    出示书中的三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看图,说一说方向和路线,要求小组内交流。

●    每组派代表汇报。

●    师反问:

蓄水池在景物的什么方向?

⑶找一找。

小华请同学们帮忙:

帮他在情境图里找出上学路线。

(鼓励不同走法)

根据上学路线找到对应的放学路线(分小组比赛:

一组说上学路线,另一组说放学路线)

2.课间游戏。

游戏规则:

分组进行比赛,一组学生说起点和终点,另一组学生上讲台走出这条路线,并且一边走一边说出行走方向和经过的景点,各组间交换进行。

3.在优美的音乐中走进乡村的秋天,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出示情境图)

⑴走进养鸡场。

●       全班集体找数学信息,看到这些数学信息你想到什么?

●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汇报师归纳板书)

生1:

母鸡比公鸡多多少只?

生2:

公鸡比母鸡少多少只?

生3:

养鸡场哪天产的蛋最多?

哪天产的最少?

生4:

养鸡场四天一共产多少个蛋?

……

●       你能解答这些问题吗?

(分组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然后集体订正)

对生4提出的问题学生暂时不能解决,教师建议存入“问题银行”,有兴趣的同学课后想办法解决。

⑵认识拖拉机,复习长度单位。

课件出示乡村常用的运输工具——拖拉机,教师进行介绍。

●       讨论:

拖拉机每时行20(),学生分组说填法,并说明理由。

●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选择正确的长度单位——千米,使学生明确一般车、船的速度都以每时多少千米来计算的。

从图中的情境入手,整体感知画面。

分组说一说,为每个同学提供了积极参与学习的机会。

正反说方向,意在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同时加深对方向的认识。

 

教师与学生共同游戏,气氛活泼融洽,充分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通过游戏把书本知识活生生地带进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又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把抽象的数学问题放到现实中去思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总结全课

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走进乡村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

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

 

二下

《估一估量一量》教学设计

一、目标定位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情,本节课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能选用适当的单位表示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尽量让估测值接近测量值。

3.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

选用适当的单位表示长度。

三、、教学难点:

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四、教学预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1厘米有多长呢?

请你用手比一比。

1米有多长呢?

请同学们伸开两臂比一比。

(学生站起来比划,教师拿着米尺到学生中巡视,发现误差大的进行纠正。

(二)实际测量教室的物品。

1.想不想知道我们每天使用的课桌有多高?

请同学们估计一下你们的桌子大约有多长?

把估计的结果告诉同桌,然后你们俩一起量一量,看谁估得准?

(学生活动)

2.活动结束后,请学生汇报估计和测量的结果。

3.请估计准确的同学把估计的方法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汇报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估计的方法进行评价)

4.你们测量的课桌的高度是多少?

 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5.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小活动。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你们可以测量这个教室里的任何一样东西。

先在小组内讨论决定你们组要测量什么,再估计一下有多长,然后说说准备怎么测量,最后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6.活动后集体汇报。

 (对于测量同样物体长度的小组进行比较,检验测量是否准确。

7.探究记录的方法。

 你怎样记录这个长度的?

你是怎样想的?

 (重点探究超过1米且非整米数长度的记录方法。

(三)寻找并使用自身的测量工具。

同学们,其实我们身上也有很多尺子,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的尺子好吗?

1.请同学们测量一下自己的身高。

(1)身高是指什么?

(从脚底到头顶的高度)

(2)先估计,再测量。

可以自己测量,也可以同桌合作。

(3)说说测量的方法。

2.测量自己的步长。

(1)步长是指什么?

(脚尖到脚尖或脚后跟到脚后跟的距离。

   强调:

步长是平时走一步的长度,不要刻意迈大步。

(2)先估计一步有多长,再测量。

可以小组合作。

(3)谁估计的最准,请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方法。

(4)你是怎样测量的?

3.测量双手平伸时两指尖的距离。

4.利用身体上的尺子进行估计活动。

刚才同学们量出自己的身高、步长和双手平伸时两指尖的距离,其实这都是很好的尺子。

下面老师要检验一下你的尺子管不管用。

(1)请两名同学到前面来,请同学估计他的身高,并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2)再估计一下这2位同学的腰围、头围是多少。

①知道什么是腰围、头围吗?

②请估计一下两位同学的腰围和头围是多少,你是怎样估计的?

③现在我想知道这两位同学的腰围和头围的准确长度,要怎么测量呢?

谁有比较好的方法?

(3)利用步长进行估计活动。

①你知道了自己的步长,请你以这条线为起点,估计一下10米大约到哪里,自己做一个记号。

②再来走一走,看这10米你大约需要多少步?

看着这么长的距离,请你估计一下,需要多少个同学手拉手才够10米?

谁想来试一试?

③通过这些活动,使你想到了什么?

你会对物体的长度进行正确的估计吗?

5.介绍人体各部分长度关系小常识。

(四)练习。

1.P18第2题。

(1)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2)请学生估计一下小明和机灵狗分别有多高,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3)引导学生注意记录的方法。

2.P19第3题。

(1)看图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三上

《需要多少钱》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有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时,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能否正确地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而且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每个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探索口算方法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能否提出自己的想法,是否乐于与同伴合作交流。

教学时,教师应注意:

在评价学生计算速度时,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在评价学生用乘法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时,要结合实际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本节课结合教材和本班学生特点,做了如下设计。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学时,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先观察情境图,使学生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

为了激发学生提问题的意识,采用多媒体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后提出问题,如:

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探索口算方法。

  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差异,面对同一道口算题,学生往往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比较中体会各种算法的不同特点,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在探索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指导和帮助。

  3.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时,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先利用教材“买泳圈”的情境,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用学到的乘法知识解决身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再结合班级的实际,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如每张课桌配有2把椅子,引导学生在这一情境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数学思考的能力。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历史悠久、师资队伍强大、办学条件优秀的现代化城镇小学,我班学生大部分来自于本市,家长对孩子的各方面教育都很重视。

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我们时刻以“成功从这里开始”为理念,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主动学习的愿望也增强了,他们在这里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东兴超市去看一看那里都有什么。

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教学情境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

3个小朋友每人买1个泳圈要多少元?

  生2:

买5个泳圈和1个球一共需要多少钱?

  生3:

买3个球需要多少元?

  生4:

用100元钱可以买几个泳圈、几个球?

  师:

这节课我们先解决“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

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的问题,其他问题先存入“问题银行”。

(二)探索口算方法

  1.解决问题:

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

  师:

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先独立列式计算12×3或3×12,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然后汇报。

  生1:

12×3就是3个12相加,12+12+12=36(元)。

  生2:

如果每个泳圈是10元,3个泳圈是10×3=30(元)。

每个泳圈少算了2元,3个泳圈共少算2×3=6(元),一共要30+6=36(元)。

  生3:

12×3就是3个10再加上3个2,10×3=30,2×3=6,30+6=36(元)。

  2.解决问题:

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师:

你能算出来吗?

  学生列式计算15×3或3×15,先同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再汇报。

  生1:

15×3就是3个15相加,15+15+15=45(元)。

  生2:

15×3就是3个10再加上3个5,10×3=30,5×3=15,30+15=45(元)。

  (三)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看屏幕(出示练一练第3题情境图)。

  师:

谁能说一说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根据图意回答,并独立解决问题,再在小组中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2.结合实际解决问题。

  师:

谁能说说咱班每张课桌配有几把椅子?

  生:

2把。

  师:

你能提出问题吗?

  生:

一组有多少把椅子?

  根据问题列式解答,再交流、汇报。

  (四)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三上

年月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学习各月的天数和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2、学生在生活中收集相关信息,培养学生收集知识的能力。

在小组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积累学习经验。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渗透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育。

教学重、难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掌握各月的天数。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了解时、分、秒时间单位,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年、月、日方面的知识。

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了这些方面知识的基础。

根据这些情况我把本节课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主动者和参与者,让他们在小组活动中自主去发现问题,去自主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说一说你的生日,你的出生年、月、日。

一、情境导入

(1)师:

同学在上课前都说了自己的生日,老师问一下,你们过了多少个生日了?

师:

哦,同学们几岁也就过了几个生日了,可是老师长这么大却只过6个生日,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师:

我看到有些同学已经皱起了眉头,没关系学了今天的知识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的。

师:

刚才我们在表示我们生日的时候都用到了什么知识?

揭题:

年、月、日

(2)师:

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在小组里说一说。

交流:

二、新知

(一)认识大月、小月

1、小组探讨

活动要求:

(1)、观察准备好的2004年和2005年的年历和每个月的天数,汇报结果并整理在69页表中。

(2)、观察整理好的数据,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发现。

2、师:

通过这些数据,你有了什么样的发现?

3、师:

我们现在知道了,不是每一个月的天数都是一样的,可是我们怎样才能记住哪些月是大月,哪些月是小月呢?

(学生自由发言)

方法一:

用左拳记忆法。

方法二:

口诀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指十二月),三十一天永不差。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记各月的天数。

4、巩固练习判断大月、小月

(二)学习平年、闰年

1、师:

通过观察,我们有一个月份十分的特别,像一个淘气的孩子有时有28天,有时有29天,是哪一个月份?

师:

我们把2月份是28天的那一年叫做平年,是29天的那一年叫做闰年。

2、师:

我们要确定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要看哪个月?

生:

2月。

师:

现在你们随便说出一个年份,李老师就能马上说出这一年的2月份有几天,并且还能说出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

(生疑惑)

师:

不信,你们可以来考考我。

3、小组探究

师:

根据这个数据表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

4、巩固练习填一填

教科书70页习题

(2)。

师:

从这个表格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师:

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也就是说这些闰年的年份与4有关系。

如果“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

”这就是说,要判断某一年是不是闰年,就可以用这一年的年份除以4,没有余数就是闰年,有余数就是平年。

5、判断:

下面这些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1959年    1866年    1726年    1992年    2016年    

师:

这么快就把这个知识学会了,太棒了,老师要问你们一个问题1800年的2月份是多少天?

那它应该是什么年呢?

师;我来告诉大家,如果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知识点强调: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6、师:

现在谁知道老师这么大了,为什么只过了6个生日呀?

三、实践演练场

1、口答下面各题。

(1)一年有几个月?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