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学教案.docx
《《六国论》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国论》学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国论》学教案
《六国论》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课文中的字、词、句。
2.了解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领悟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3.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题的本意,感受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
【学习重、难点】
1.从议论文写作的角度分析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
2.探究领悟苏洵“借古讽今”的写法。
【学法指导】
朗读法、教授法、归纳总结法
【预习导学】
1.作者介绍
苏洵(1000─1066)字明允,号老泉,宋朝眉山人。
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
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
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祐集》。
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
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
嘉祐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
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祐集》。
本文选自《嘉祐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2.写作目的
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
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
其时,宋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它们不断骚扰,国家不得安宁。
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辽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
形势如此有利,真宗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之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
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应答。
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
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
苏洵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以为这和战国六国以地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下场更加不堪设想,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3.课文分析
《六国论》的第一段就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段是以 作为论据,论证 。
第三段再从 的具体事实来论述第一段中提出的“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授,不能独完”这一道理。
第四段提出 的看法。
最后一段借古讽今, 。
4.基础训练
1.写出加点字的读音
率赂秦耶( ) 思厥先祖父( ) 暴霜露( )
抱薪救火( )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 燕赵之君( )
洎牧( ) 以谗诛( ) 革灭殆尽( )
2.找出通假字
(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
(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3.找出活用字
(1)李牧连却之( )
(2)以弱天下之( )
(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4)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
(5)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
(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
4.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
(2)思厥先祖父( )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
(4)可谓智力孤危( )
(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5.一词多义。
(1)非: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
②觉今是而昨非( )
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
(2)或:
①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②或曰:
‘不赂者以赂者丧……( )
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3)得:
①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
②此言得之( )
③至德不得( )
④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
⑥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
(4)相:
①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②相见恨晚( )
③死者相藉( )
④伯乐相马( )
(5)势:
① 其势弱于秦( )
②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
6.特殊句式
(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
(3)后秦击赵者再( )
(4)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
【课堂研习】
一、导入:
解读板块——历史的回声
明确目标——借古讽今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苏洵的《六国论》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时弊?
他在文中怎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这些主张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
这是我们学习时要注意的。
但《六国论》毕竟用文言写成,要读懂这篇文章,就必须注意文言词语的积累,明白词义的古今差别,对与今天不同的特殊句式该如何翻译等,在学习时也不可忽视。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课文分析
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
作者是怎样提出的?
有什么特色?
2.课文第二、三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
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
3.怎样理解第四、第五段?
4.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5.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
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
为什么?
【巩固拓展】
1.《新课标导学案》60页巩固练习
2.学习收获与反思
补充史料
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史记·苏秦列传》载苏秦说韩宣王曰:
“大王事秦,秦必求宜阳、成皋。
今兹效之,明年又复求割地。
与则无地以给之,不与则弃前功而受后祸。
且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以有尽之地而道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
不战而地已削矣。
”
2.“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
《史记·魏世家》载:
“安厘王元年,秦拔我两城。
二年,又拔我二城,军大梁下,韩来救,予秦温以和。
三年,秦拔我四城,斩首四万。
四年,秦破我及韩、赵,杀十五万人,走我将芒卯。
魏将段干子请予秦南阳以和。
苏代谓魏玉曰:
‘欲玺者段干子也,欲地者秦也。
今王使欲地者制玺,使欲望者制地,魏氏地不尽则不知已。
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
3.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公元前270年,周赧王四十五年,秦攻赵,围阏与,赵将赵奢大破秦军。
赵封著为马服君。
公元前260年,周赧王五十五年,赵使赵括代廉颇,秦白起败之于长平,大破赵军,坑四十五万人。
公元前257年,周赧王五个八年,秦兵围邯郸,急,魏公子无忌袭杀晋鄙,夺军救赵,大破秦军于邯郸城下,秦罢兵。
公元前234年,秦王政十三年,秦将桓攻赵平阳,杀赵将扈,斩首十万,同年十月,桓复攻赵,赵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赵封李牧为武安君(《赵世家》系李牧破秦军事为十四年)。
4.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公元前232年,秦王政十五年,秦攻赵,一军抵邺,一军自太原拔狼孟、番吾,李牧击却之,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秦大兴兵攻赵,围邯郸,赵大将军李牧击却之。
(以上两条见翦伯赞主编《中外历史年表》)
5.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
帮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
司马尚欲反。
赵王乃使赵蒽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
废司马尚。
(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秦将王翦志赵,大破之,尽定取赵地,获赵王迁。
赵公子嘉自立为代王。
秦王如邯郸。
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秦将王贲击代,虏王嘉,赵亡。
《六国论》学案(教师版)
三、课文分析
《六国论》的第一段就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第二段是以韩、魏、楚三国赂秦而灭亡作为论据,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
第三段再从不赂秦的国家——齐国、燕国、赵国也终于灭亡的具体事实来论述第一段中提出的“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授,不能独完”这一道理。
第四段提出为国者当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并力却敌,不要为敌人的积威所吓倒的看法。
最后一段借古讽今,向北宋当局敲起勿蹈复辙的警钟。
四、基础训练
1.读音
率赂秦耶(shuài) 思厥先祖父(jué) 暴霜露(pù)
抱薪救火(xīn)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yǔ) 燕赵之君(yān)
洎牧(jì) 以谗诛(chán) 革灭殆尽(dài)
2.通假字
(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通“曝”,冒着)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如果)
3.词类活用
(1)李牧连却之(使动用法,使……退却)
(2)以弱天下之民(使动用法,使……弱)
(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
名词作状语,一天一天地;月:
名词作状语,一月一月地)
(4)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完整地存在)
(5)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坚持到底)
(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活用为动词,以礼相待)
4.古今异义
5.一词多义。
(1)非:
①不是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六国论》)
②不对 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③无,没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苟子·劝学》)
(2)或:
①或许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②不定代词,相当于“有人” 或曰:
‘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③有时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得:
①动词,得到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②适宜,得当 此言得之(《六国论》)
③找到 至德不得(《庄子·秋水》)
④捕获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
⑥看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4)相:
①互相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②偏指一方,相当于“你”“他”等 相见恨晚
③递相,先后 死者相藉(《捕蛇者说》)
④亲自观看 伯乐相马
(5)势:
①势力 其势弱于秦(《六国论》)
②形势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6.特殊句式
(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为……所……”式)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也”式)
(3)后秦击赵者再(状语后置句,即“后秦再击赵”)
(4)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省略句,宾语“之”省略)
【课堂研习】
一、导入:
解读板块——历史的回声
明确目标——借古讽今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苏洵的《六国论》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时弊?
他在文中怎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这些主张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
这是我们学习时要注意的。
但《六国论》毕竟用文言写成,要读懂这篇文章,就必须注意文言词语的积累,明白词义的古今差别,对与今天不同的特殊句式该如何翻译等,在学习时也不可忽视。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课文分析
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
作者是怎样提出的?
有什么特色?
提示:
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
”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脑作用。
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2.课文第二、三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
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
提示:
课文第二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
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
否定了与论题相反的论点,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作好了准备。
接下来,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
接着,作者运用推理得出结论:
由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诸侯就越地少国弱,而“侵之愈急”,暴秦就越地多国强,因而得出结论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而后下一肯定判断:
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
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这一段,是从正面直接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从而抓住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实质进行论证。
所以,只要作者有力地、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就从根本上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三段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
共分两层论证。
第一层论齐国,虽“未尝赂秦”,但它亲近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所迁灭。
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
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诛,用武不终,因而“邯郸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
不仅如此,而且燕赵两国“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
作者层层推进地从燕赵二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
最后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二、三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
3.怎样理解第四、第五段?
提示:
本文二、三段已运用确凿的论据对中心论点作了严密的论证,使论点、论据、论证三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
但作者并没有就此辍笔,而是在第四段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正确主张,以此同史实相比照,形成矛盾,使人们在鲜明的对比中,认清孰是孰非。
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具有“豹尾”之妙。
末段,作者又巧妙地运用类比论证,借古论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
据史载,北宋王朝在景德元年曾与辽国(契丹)订立屈辱条约:
每年给辽国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史称“澶渊之盟”。
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又与西夏议和,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二千匹,茶三万斤。
宋王朝的软弱屈辱政策,虽可苟安一时,但实际上却加速了它走向灭亡的进程。
作者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借六国赂秦来批评北宋王朝赂契丹、西夏的苟安政策。
所以,最后一段才是作者写这篇史论的主旨所在。
作者这样篇末点题,犹如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了升华,给这篇史论赋予了强烈的战斗力量和现实意义。
4.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提示:
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
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5.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
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
为什么?
例如,课文第三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
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
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
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
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偶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
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
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
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
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习一”中提示所说:
“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
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
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
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姿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政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