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09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A卷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21510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09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A卷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华师09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A卷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华师09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A卷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华师09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A卷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华师09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A卷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师09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A卷及答案.docx

《华师09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A卷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09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A卷及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师09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A卷及答案.docx

华师09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A卷及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试卷(A)

2009级本科09-10学年第㈠学期

年级班级姓名学号

题号

总分

得分

(请注意:

一至四大题共50道小题的选择答案,必须用正确的方法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1×20=20分。

选择正确的答案,每道题的答案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当代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这些目标中构成人才素质的灵魂的是()

A德B体

C智D美

2.联系现实和理想的桥梁是()

A实践B思想

C理想D信念

3.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指的是()

A理想B信仰

C信念D态度

4.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警句名言是()

A孔子的B孟子的

C墨子的D诸葛亮的

5.“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禾苗离土即死,国家无土难存”,因此,作为中华儿女要()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D爱自己的国家

6.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团结统一B爱国主义

C爱好和平D勤劳勇敢

7.人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

A个人实践对自身发展的积极意义B对自己的尊重和个人的自我完善

C将人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D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对社会和人民做贡献

8.正确的人生目的是( )

A为了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B为了自己的自由和幸福

C诚实劳动D为了他人和自己的自由幸福而创造价值

 

9.人们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系列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道德倾向和特征,称为(   )

A道德理想B道德行为

C道德品质D道德规范

10.忙人之所忙、推己及人、与人为善,体现的道德品质是()

A敬业好学B勤劳节俭

C谦虚谨慎D仁爱互助

11.爱护环境、保护生态需要人们不断提高(   )

A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B遵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

C遵守家庭美德的自觉性D遵守国家安全法的自觉性

12.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是()

A文明礼貌B爱岗敬业

C遵纪守法D勤俭持家

13.根据我国《婚姻法》和《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结婚自由B离婚自由

C订婚是结婚的法定程序D订婚送彩礼是民事行为

14.我国《婚姻法》第32条规定:

“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并例示性规定了判断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理由,根据这一规定,下列几则离婚案中所涉问题,足以判断为“感情确已破裂”的是(     )

A赵某诉丈夫周某离婚案中,提出丈夫曾与女网友会面

B林某诉妻子顾某离婚案中,提出妻子出国留学导致两人分居三年之久

C朱某诉丈夫董某离婚案中,提出不堪忍受丈夫的经常打骂

D曹某诉妻子余某离婚案中,提出妻子偶尔和男同事打麻将

15.以下要求赔偿(或返还)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的是()

A因身体伤害在1年至2年之间的B因违反合同在1年至2年之间的

C因不知道房产权被侵占在20年内D因国际贸易受到损失在2年至4年之间的

16.在我国,法律律体系按照部门划分为()

A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B经济法、行政法、社会法等

C宪法、实体法、程序法等D成文法、习惯法、判例法等

17.李某将患精神病的丈夫张某交王某照看,期间张某将陈某打伤,关于责任承担表述正确的是()

A应由王某一人承担B应由李某一人承担

C应由王某和李某共同承担D王某不应当承担

18.张某在妻子的专用茶杯下毒欲至其死亡,但很快又后悔送至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张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

19.公民甲在抓获偷盗自行车的小偷时手持啤酒瓶砸其头部,因用力过猛致其昏迷,经抢救无效死亡。

则甲的行为属于()

A紧急避险     B正当防卫

C防卫过当     D事后防卫

20.某省委副书记张某因受贿罪被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死刑缓期执行轻于死刑,是我国特有的一个独立刑种

B剥夺政治权利既可以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

C在该判决生效之前,张某可以向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D死缓二年期满后张某可能被减轻为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二、多选题(2×10=20分。

选择正确的答案,每道题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答案是正确的)

21.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的是()

A热爱祖国B遵纪守法C艰苦奋斗

D知行统一E服务人民F求实创新

22.下列属于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的有()

A处理法律问题以道德原则为取向B处理法律问题按经济规律办事

C处理法律问题以法律为准绳D处理法律问题以证据为根据

E处理法律问题从法律程序出发F处理法律问题用法律原理和精神

23.下列选项属于人生观问题的有()

A人为什么活着

B怎样生活才有价值

C如何认识人的思维和存在之间的关系

D如何应对挫折和困难

E如何对待所面临的生与死、荣与辱等问题的抉择

F如何认识人类社会的运动规律

24.《荀子·劝学》中说: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段话对我们进行道德修养的启示有(     )

A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近处做起

B自知之明,解剖自己,意志坚强,控制自己

C一个行为一件事情地去做,一次一次地经常去做

D精心地保持自己的善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E坚持“慎独”,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F要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25.公民基本道德的规范是:

()

A爱国守法B明礼诚信C团结友善

D勤俭自强E敬业奉献F知书达礼

26.下列离婚纠纷适用诉讼离婚的有(     )

A一方要求离婚,另一方不同意离婚

B夫妻双方都同意离婚,但在财产分割问题上达不成协议

C符合结婚的所有条件,但未领结婚证的

D双方当事人协议离婚,孩子归属问题没有解决的

E一方是现役军人不同意离婚

F夫妻双方都同意离婚,但孩子不肯让父母离婚的

27.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维权:

()

A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请求

B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

C向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

D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申诉

E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诉书

F向人民法院提出调解请求

28.新型的国家安全观包括()

A政治安全B国防安全C经济安全

D科技安全E文化安全F食品安全

29.下列说法中,能够体现法律平等观念的有()

A“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B“法不阿贵,绳不绕曲”

C“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D“任何人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E“法律面前、人人平等”F“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

30.下列选项中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

A某人13岁时向他人购买了1万元的国库卷

B甲得知所住房屋要拆迁,便将房屋卖给乙

C某精神病人将本人的房屋以低于市场价出售

D某人被绑架后,其妻向绑架者支付40万人民币

E某人拾得他人的贵重物品要求对给付保管费后才同意返还

F某人把一幅字迹真品当作复制品卖给了国家

三、判断题(1×10=10分。

每小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3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和谐人格,是大学生成才的根本任务。

3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33.人的本性是遗传的,因而是不会改变的。

34.价值与主体的需要和满足程度有关,因而是主观的。

35.“有益于人民的人、有道德的人”是一个创造道德价值的实践主体。

36.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

37.《民法通则》规定有过错应承担民事责任,无过错不承担民事责任。

38.被罪犯所盗窃的财物是犯罪客体。

39.“法制”就是在人民民主基础上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

40.“廉洁修身”是公务员需要的道德修养,而不是对公民的道德要求。

四、案例题(5×2×2=20分。

分析案例,选择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回答问题)

案例

(一)1998年张平(男,25岁)与赵琴(女,21岁)登记结婚,先后生下俩儿子(甲、乙)。

因张平入赘赵家,便与赵家立下字据:

赵琴不得提出离婚,否则,赵家财产一半归张平所有。

2002年,张平与同村未婚女青年陈英双双离家出走,音讯全无。

此后,赵琴父母先后离世,赵琴一人照管家庭及二个小孩。

2008年冬,张平带着陈英及俩人所生女儿(丙)回到村里,并向法院提出与赵琴离婚之诉。

赵琴也提出反诉,告他重婚,并要求他补偿多年来小孩的抚养费及自己的精神损害。

诉讼期间,村主任应张平要求开具了他与陈英是夫妻关系的证明,以便让他俩的女儿上户口及读书。

在法院未作判决时,张平骑摩托车发生车祸去世,留下一笔遗产(张平母亲健在)。

根据案例

(一)案情回答41至45问题:

41.张平与赵家立下的字据是()

A民事法律行为B民事行为

C符合双方自愿的法律原则,有效D内容不合法,无效

42.村主任(代表村委)开具的夫妻关系证明,正确的是()

A村委是他们的组织,开具的证明有效

B他俩的女儿都已好几岁,证明其是夫妻关系当然合法有效

C证明不是婚姻登记机关开出的,无效

D村委是违法开具的证明,无效

43.张平与陈英的关系是()

A构成重婚B违反婚姻法

C合法夫妻关系D非法同居关系

44.若张平没死,当事人承担责任的情形是()

A张平、陈英应承担道德责任B张平、陈英应承担法律责任

C张平构成重婚罪,承担刑事责任D陈英构成重婚罪,承担刑事责任

E张平应承担儿子的抚养费等的民事责任F村主任应承担法律责任

45.张平留下的遗产,正确的法定遗产分配方案是答案是()

A张母、赵琴、陈英、甲、乙、丙各1/6B张母、赵琴、甲、乙、丙各1/5

C张母、甲、乙、丙各1/4D张母、赵琴、甲、乙各1/4

E赵琴、甲、乙各1/3F甲、乙、丙各1/3

案例

(二)2009年10月24日14时许,湖北荆州长江大学十多名学生在拉手接链营救两名不慎滑入江中的小孩时,其中3人英勇献身。

长江大学的师生为找回牺牲的学生遗体,同意按八凌打捞服务有限公司要求付费求其打捞遗体。

打捞船主陈波等人觉得这是做捞尸生意的好时机,毫不顾及社会公德,采取不给钱不捞尸、不给尸的手段收取了3.6万的打捞费,还额外敲诈勒索300元的烟和矿泉水。

陈波因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的规定,被公安机关拘留15天,并处罚款1000元。

在八凌公司打捞遗体期间,荆州市公安110和海事消防水上船只接警后赶到出事地点。

根据案例

(二)案情回答46至50问题:

46.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营救行动是一种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道德行为

B参加营救行动的所有大学生是一个英雄群体

C三位“90后”大学生的牺牲是个不幸,但他们的献身精神实现了崇高的人生价值

D三位“90后”大学生的牺牲是个不幸,不值得去换两个小孩的生命

E舍己救人的精神可歌可泣,永远值得大学生学习和弘扬

F大学生应当见义勇为、见义智为,以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47.八凌打捞公司负责人事后退回了打捞费,并且向家属和社会公开道歉,是()

A因为陈波等人有严重违反社会公德的言行B迫于社会舆论压力

C因为打捞遗体的合同无效D一种民事行为

E因为接受行政处罚的行为F因为受刑事处罚的附加刑

48.陈波因敲诈勒索而被拘留并处罚款,是因为其行为()

A不违法,但违背社会公德B既违法,也违背社会公德

C构成违法,可免于行政处罚D构成违法,应受行政处罚

E构成刑事犯罪,可免于刑事处罚F构成刑事犯罪,应追究刑事责任

49.若牺牲的大学生家长要求获救小孩的家长补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学生救人是一种义务不应获补偿B大学生救人是道德行为也应获得补偿

C要求获救的小孩家长补偿无法律依据D牺牲大学生家长获补偿是不当得利

E牺牲大学生家长获补偿的法理是无因管理F牺牲大学生家长获补偿的法理是合同

50.海事消防支队和水上公安等政府相关部门()

A接警后赶赴事故现场,是具体行政行为B接警后赶赴事故现场,是抽象行政行为

C有救援落水学生的法定职责D没有打捞牺牲大学生遗体的职责

E没有设置公益救助机制、没有在出事地点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是行政不作为

F没有设置公益救助机制、没有在出事地点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不属于行政不作为

五、论述题(15×2=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必答题:

请结合实际论述,作为大学生应树立的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和国家安全观,如何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

请在下列“

(二)”“(三)”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两题都答按前一道题计分)。

(二)选答题:

2009年12月21日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一文发表七十周年。

毛泽东在该文中说: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请论述白求恩的道德价值观有何现实意义?

(三)选答题:

请结合以下《材料》并联系实际,论述“思想道德法律修养”与“廉洁修身”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材料》:

广州亚运会从筹备之日起就为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营造了廉政建设的氛围,使得建设者廉政意识加强,严格按法定程序操作。

据广州市检察院提供的资料显示,检察机关多次组织人员对亚运城22个立项项目及亚运场馆建设项目的基本前期程序性文件报批、项目采购、合同管理、项目施工现场管理,亚运城工程计量支付管理情况,以及亚运城综合体育馆、大学生自行车场馆和轮滑场、天河体育馆和工程廉洁制度建设情况进行了检查,并根据广州建筑领域职务犯罪的动态发出检察意见。

截至2009年11月,整个2010年广州亚运会工程没有出现不安全事故,也没有发生工程职务犯罪案件。

据统计,2008年至今年6月,仅钢材一项就节约资金6600多万元。

2009年11月23日,广州市亚运城的工作人员和7个亚运场馆的700多名建设者在“预防职务犯罪,促廉洁工程,迎亚运盛会”大型横幅上签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试卷(A)

2009级本科09-10学年第㈠学期答题卷

年级班级姓名学号

 

华南师范大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试卷(A)

答案

2009级本科09-10学年第㈠学期

题号

总分

得分

(请注意:

一至四大题共50道小题的选择答案,必须用正确的方法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1×10=10分。

在每道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C

A

A

B

D

D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C

B

A

B

C

D

C

A

二、多选题(2×10=20分。

在每道题的六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二个答案是正确的):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F

CDEF

ABDE

ACD

ABCDE

ABD

ABDE

ABCDEF

ABCDE

ABCDE

三、判断题(1×10=10分。

正确的打“A”;错误的打“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A

B

B

A

A

B

B

B

B

四、案例题(2×10=20分。

分析案例,选择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回答问题。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BD

CD

ABD

ABCDEF

B

ABCEF

ABD

BD

BE

ACE

五、论述题(15×2=30分)

本大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要理论观点掌握的程度,以及运用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

答题论述的自由发挥空间较大,掌握相对区分优劣的评分原则。

评分参考标准:

12分以上:

观点正确、论述深刻、全面,能适当地联系实际和自己;

10分以上-12分:

观点正确、论述较深刻较全面,能联系实际和自己;

9分-10分:

观点基本正确,不够全面,联系实际和自己不够;

9分以下:

观点不正确或认识模糊过于简单、片面,未联系实际和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