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历史通史体例知识提纲学考填空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17753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99 大小:13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历史通史体例知识提纲学考填空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浙江省历史通史体例知识提纲学考填空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浙江省历史通史体例知识提纲学考填空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浙江省历史通史体例知识提纲学考填空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浙江省历史通史体例知识提纲学考填空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历史通史体例知识提纲学考填空版.docx

《浙江省历史通史体例知识提纲学考填空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历史通史体例知识提纲学考填空版.docx(9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历史通史体例知识提纲学考填空版.docx

浙江省历史通史体例知识提纲学考填空版

 

高中历史通史体例复习纲要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本册目录

 

封面————————————————————————————————————————————1

目录————————————————————————————————————————————2

中国古代史—————————————————————————————————————————3

第一章古代政治制度——————————————————————————————————4

第二章古代经济发展——————————————————————————————————6

第三章古代思想文化——————————————————————————————————7

世界古代史—————————————————————————————————————————11

第一章古代雅典民主——————————————————————————————————11

第二章古代罗马法律——————————————————————————————————12

世界近代史—————————————————————————————————————————13

第一章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14

第二章经济工业化和市场化———————————————————————————————15

第三章思想理性化和科学化———————————————————————————————18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9

中国近代史—————————————————————————————————————————20

第一章侵略与抗争———————————————————————————————————21

第二章中国近代化历程—————————————————————————————————22

中国现代史—————————————————————————————————————————28

第一章社会主义过渡时期————————————————————————————————29

第二章十年探索时期——————————————————————————————————30

第三章十年文革时期——————————————————————————————————31

第四章改革开放时期——————————————————————————————————32

世界现代史—————————————————————————————————————————35

第一章二战前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35

第二章第二次世界大战—————————————————————————————————38

第三章二战后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42

中国古代史

【导语】

1.政治: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包括两大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是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即实行________制与________制相结合的制度。

(2)第二阶段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____朝开创中央集权制度;汉承秦制;隋唐推行___________制;宋朝实行____________制;元朝实行_______制度;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明朝废_________设_______;清朝设立__________,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两千多年,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在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________与________的矛盾、________与________的矛盾是两条基本线索。

2.经济:

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情况和主要特点

(1)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状况:

中国古代农业由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发展到后来的_____________,并长期精耕细作,因此获得长足发展,___________长期成为我国经济的基本模式。

(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中国古代手工业包括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发展水平高,并长期领先于世界,_______时期民营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状况:

商业自产生以来总体趋势是不断发展,市场不断繁荣,出现了大量的商业城市,但多数封建政府实行___________政策,阻碍了商业的发展。

(4)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政策:

中国古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明清时期的“________”政策。

3.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兴起、发展和演变

春秋时期_______创立儒家思想;战国时期______、______继承发展,成为显学,与其它学派形成了“百家争鸣”。

_________“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_______地位得以确立。

魏晋南北朝时,儒学受到佛教、道教思想冲击。

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局面。

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____学、____学新阶段,成为官方哲学。

______之际出现否定传统观念、提倡经世致用、批判君主专制的新思想,传统儒学焕发生机。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

母系氏族公社

原始社会(距今约170万~约公元前2070年前):

原始人群→氏族社会↓

春秋父系氏族公社

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070~前475年):

夏→商→西周→东周↓

战国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1840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西汉(公元前202~9年

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汉↓

东汉(25~220年)

魏(220~266年)西晋(266~316年)北朝(439~581年)

三国蜀(221~263年)晋—→

吴(222~280年东晋(317~420年)南朝(420~589年)

辽(917~1125年)——→金(1115~1234年)

西夏(1038~1227年)

隋(581~618年)→唐(618~907年)五代十国(907~960年)

北宋(960~1127年)

元(1271~1368年)

南宋(1127~1276年)

明(1368~1644年)——→清(1636~1840年)

第一章古代政治制度

第一节古代早期政治制度(西周)

一、分封制

1.背景:

周武王在_____之战中击败商纣王,商王朝灭亡

2.含义:

又称“封邦建国”,周武王将______和______分封于各地,并给予一定的土地和人口,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

3.分封为诸侯的对象:

同姓______、异姓______、先代_________

4.主要的封国:

_____(周公的封地,在姬姓贵族封国中位居最东)、______(东北最远的姬姓封地)、_____(商朝贵族微子的封地)

5.诸侯享有的权利:

______统治权(统治权主要包括行政权、财政权、军事权)

6.诸侯必须承担的义务:

定期______、提供______和力役

7.影响:

(1)积极:

有利于维护西周的政治秩序,扩大周文化的影响。

(2)消极:

随着实力的变化和宗法关系的疏远,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______弱国的形势,从而使周天子权威逐渐削弱,导致分封制瓦解。

二、宗法制

1.含义:

按照________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2.核心特点:

_________继承制(内涵: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3.等级秩序:

(1)血缘等级:

确立大宗与小宗;

(2)政治等级:

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周天子—_______—_________—士”这样的贵族等级制度

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____权与____权结合;

2、以______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3、最高执政集团_______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第二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与演进

一、秦朝:

(一)秦的统一

1、蒙恬北击匈奴,收回______地区,修筑长城和“_______”,加强了北部边防

2、统一______地区,开凿了沟通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的___渠;并在岭南置郡,这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的开端

3、在“_______”(今云贵高原和川西及甘南)地区,开辟了“_____道”,这是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的开始

(二)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1、郡县制:

(1)创立的背景:

___________时期,已出现郡、县;为解决______制的弊端;秦始皇采纳______的建议

(2)机构设置:

郡(直属于中央)、县(隶属于郡)、____(设置于少数民族聚居地,与县同级)、乡、里(地方基层行政机构)、亭(负责地方治安兼管公文传递)

(3)核心特征:

郡县长官一概由______任免调动,不得_______

(4)与分封制最主要的差别:

郡县制形成了中央_______管理地方的形式

(5)郡县制的作用:

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______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______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皇帝制:

(1)创立者:

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

(2)内涵:

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3、三公九卿制:

(1)三公:

_____(左右二员,协助皇帝处理政事)、_____(主管军事)、________(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

(2)三公、九卿,一概由______任免调动,不得_______

二、汉朝:

(一)刺史制

1、创立者:

______帝

2、含义:

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13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_____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作用:

地方的政治权力受到监控,加强了________的权力

(二)郡国并行制

1、创立者:

______祖

2、含义:

西汉初年,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国,郡国并行

3、结束:

分封制的弊端造成了‘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重新恢复郡县制

三、唐朝:

三省六部制

1.机构设置:

(1)中央下设三省:

______省、______省、______省;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

(2)尚书省下设六部:

吏户礼兵刑工;

(3)门下省下设________:

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身份都等同于宰相

2.职责分工:

(1)中书省掌_______、门下省掌_______、尚书省掌________;

(2)吏部掌官吏任免与调动、户部掌户籍与财政、礼部掌外交礼仪与科举、兵部掌军事、刑部掌法律案件、工部掌营造工程

3.作用:

(1)___权有所分散,避免丞相专权,有利于加强__权;

(2)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工明确,提高行政____

四、宋朝:

二府三司制

1.机构设置:

(1)“二府”:

___________(东府)、________(西府);

(2)“三司”:

盐铁、度支、户部

2.职责分工:

(1)中书门下是_______机构,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为了分割宰相权力,曾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

(2)枢密院是_______机构,长官称枢密使;

(3)三司是_______机构,长官称三司使

3.作用:

A.____权进一步被分割,加强____权;B.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五、元朝:

行省制

1.机构设置:

(1)全国十个__________省(行省)是最高地方行政区划;

(2)两个单列的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______’,一是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的_________;

(3)行省以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用:

(1)对后世的意义:

元代行省制是我国省制的开端,为后世沿用;

(2)对当时的意义:

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______集权

六、明朝:

1、______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

(1)原因:

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

(2)结果:

A.君主高度集权;B.六部直接隶属于_______,繁杂的政务集于皇帝一身

2、______祖朱棣设立内阁制:

(1)地位:

内阁是皇帝处理国政的_____机构;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2)权力:

内阁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掌握‘______’权,为皇帝批红

(3)演变:

A.起初官位较_____;B.后来权势和地位逐渐_______(但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C.皇帝担心内阁地位的上升可能威胁皇权,以司礼监的______予以牵制

七、清朝:

设立军机处

1.创立者:

_______帝

2.直接原因:

为适应_________的需要,始设军机房,不久改名军机处

3.根本目的:

加强_____权

4.地位:

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_______机构

5.权力:

由______钦定的军机大臣,只能秉承______旨意办事,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______手中

6.作用:

(1)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________

(2)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外界干扰少,决策_______,办事效率较____

第二章古代经济发展

第一节古代农业

一、春秋战国:

1、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出现__________的耕作方式,_______经济形成

2、战国时期,李冰主持的__________工程和郑国主持的__________水利工程

二、汉代:

1、汉代,牛耕逐渐_______全国

2、出现便于中耕的曲柄锄、便于收获的大镰和播种工具_______

3、西汉出现_____犁

4、东汉出现较轻便的__________犁;

5、关中农民还创造了一种“____渠”

6、东汉王景治黄河

三、唐代:

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________犁,它可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________

第二节古代手工业

一、西周:

_______器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铸造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二、春秋战国:

1、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____器是春秋晚期的遗物

2、战国时期炼_____和_______工艺已经有所发展

三、汉代:

1、汉代马王堆汉墓出土_________衣;汉代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_________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_____国”

2、汉武帝时代推行_________制度;汉代冶铁开始使用_____做燃料;____南阳太守______创造出水力鼓风装置_____

四、南北朝:

出现了技术更为先进的灌钢法

五、唐代:

1、唐代中期,官营纺织业有相当大的规模,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_____纺织作坊兴起

2、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______的生产部门,越窑的____瓷、邢窑的____瓷,江西_________和四川_______的白瓷;唐代晚期_______铜官窑首创_____________

六、宋代:

1、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_______等地区

2、北宋时期以______作为燃料冶铁

3、唐宋以来河北____窑、河南____窑、江西_________窑、浙江_______窑、陕西_______窑闻名天下

七、元代:

棉纺织家______改进织造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____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八、明代:

明代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普遍______;手工工场和_______关系的出现,标志着_________萌芽开始产生

第三节古代商业

一、春秋战国:

秦国的_______变法明确规定了___________原则

二、秦朝:

1、秦代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2、从事手工业和为官府出售产品的人,收受金钱时必须当面把钱投入陶制容钱器之中,违反法令者要受到处罚

三、汉朝:

1、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市”的四面建有____、_____,管理是相当严格的

2、西汉初规定_____不得衣丝乘车,商人______地位较低;______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

四、南北朝:

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自然形成了民间集市——“_______”

五、唐代:

1、唐代“草市”的作用已经十分显著,“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____________中心

2、唐代“_____”比较繁荣,“夜市”的繁盛反映了商业的发展,原有“市”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了

3、唐代商人应入市籍、一入市籍则不得为官的制度依然继续实行,商人在社会上遭受鄙视,在政治和法律上也遭受歧视

六、宋代:

1、宋代的“市”突破了______和______的限制,“市”已经不再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于宅屋之间,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即_______不分区

2、宋代的“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___________设施;(3)商人遭受歧视的情形直到_____代才开始转变

七、明清:

“海禁”政策:

1、含义:

明清王朝______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______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2、原因:

①_______经济是一种封闭的自给自足经济,开放性不足;②明清时期,中国开始衰弱,受到外国侵略,海禁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

3、影响:

①积极影响:

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②消极影响:

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也使得中国社会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导致中国_____________萌芽发展缓慢

第三章古代思想文化

第一节古代思想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孔子(出生在诸侯纷争、社会动荡的春秋时期)

(1)孔子注重政治与人事,对______持敬而远之的态度

(2)提出“_____”与“_____”的学说

(3)政治思想:

希望统治者推行“______”,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各国君主均未采纳他的政治主张)

(4)教育思想:

主张“___________”;主张从礼乐射御书数六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注重人的_____发展

(5)孔子的文化贡献:

①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其言论被编纂成《论语》一书);②孔子整理编纂了儒学的基本文献“_______”:

《诗》、《书》、《礼》、《乐》、《易》、《春秋》;③孔子开创了中国古代____________之风(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局面)

2.孟子(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

(1)孟子提出道德规范有四种:

仁、____、____、智

(2)政治思想:

①提倡“______”学说(仁政即统治者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有利于得民心);②提出“__________”的学说(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原则成为中国早期______思想的基础)

3.荀子(战国末期儒家的重要代表)

(1)天人关系方面:

①强调“天行有____”;②指出人道有为,提出“制______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2)政治思想:

①主张礼治,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_____”;②提出“____________”的学说(即“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民本思想)

4.老子

(1)哲学思想:

①认为“____”是世界的根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万物起源于“道”;②指出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蕴涵了朴素的_________思想(如:

“有”和“无”、“祸”和“福”)

(2)提出“_______________”,阐发了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方法论原则

(3)政治思想:

①提出____________的思想(无为而治:

统治者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②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幻想回到“____________”的社会

5.庄子

(1)哲学思想:

主张“________”,即万物是没有界限和差别的

(2)主张“________”,即要做到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才能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的精神境界,从而逍遥自得

6.韩非子(战国末期的思想家)

(1)政治思想:

①主张加强___________(这一思想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②推行严刑峻法,厉行______(奖励耕战);③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不把常规惯例当作永远不变的模式)、“事异则备____”的主张

(3)韩非子的思想贡献:

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将“法”、“____”(人主驾驭群臣的统治之术)、“____”(人主的权势)三者糅合为一,又吸收_____家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

7.墨翟(战国初期的思想家,墨家创始人)

(1)政治思想:

①主旨是“_________、交相利”(“兼相爱”是主张不分亲疏、贵贱、贫富,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人;“交相利”是主张人们互相帮助,共谋福利,反对互相争夺);②提出______、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等

二、汉代儒学思想被确立为正统思想

1、汉武帝采纳__________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目的:

确立儒学独尊的地位,确保文化的__________

(2)影响:

①积极影响:

儒学地位上升;汉朝开始重视思想、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

②消极影响:

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_______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2、汉武帝设立太学

(1)目的:

推行教化、养士求贤,为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

(2)意义:

①太学的建立,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人才的官立学校;是儒学教育_______化和_______化的标志②太学的建立,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于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③太学的建立,使少数出身于_______层的人也得到入仕的机会,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官僚大富豪垄断官位的情形

三、宋明理学使儒学复兴

1、理学的创立:

(1)代表人物:

北宋“二程”(_______、________)——理学的开创者

(2)“二程”的主要思想:

①本体论:

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的核心是“____”;②修养论:

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______”

2、理学的成熟:

(1)代表人物:

朱熹(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

(2)朱熹的主要思想:

①本体论:

理比气更根本,____先于____(唯心主义);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为一,这就是“太极”;②修养论:

从过程看,区分了教育的“_____”和“_____”两个阶段,强调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从方法看,强调“______致知”即穷究事物之理;从目标看,强调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强调仁者在获得精神的自足与自由的同时,还应有强烈的_________________;

③社会政治理论:

从‘民’的角度:

主张将儒家的价值内涵“___________”内化为自己真实的精神支柱,追求仁者境界;从‘君’的角度:

设法“正_______”,只有君心得正,才能正纲常、正百官,而后国治、天下平

(3)朱熹的思想贡献:

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是理学的_________者;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集为《_______》,成为理学经典;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3、心学的创立:

(1)代表人物:

陆九渊(南宋)——心学的开创者

(2)陆九渊的主要思想:

①本体论:

“____________”(本心即天理);

②修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