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9 ,大小:136.68KB ,
资源ID:1021775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2177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浙江省历史通史体例知识提纲学考填空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浙江省历史通史体例知识提纲学考填空版.docx

1、浙江省历史通史体例知识提纲学考填空版高中历史通史体例复习纲要(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本册目录封面1目录2中国古代史3第一章 古代政治制度4第二章 古代经济发展6第三章 古代思想文化7世界古代史11第一章 古代雅典民主11第二章 古代罗马法律12世界近代史13第一章 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14第二章 经济工业化和市场化15第三章 思想理性化和科学化18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9中国近代史20第一章 侵略与抗争21第二章 中国近代化历程22中国现代史28第一章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29第二章 十年探索时期30第三章 十年文革时期31第四章 改革开放时期32世界现代史35第一章 二战前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3

2、5第二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38第三章 二战后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42中国古代史【导语】1政治: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包括两大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是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即实行_制与_制相结合的制度。(2)第二阶段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_朝开创中央集权制度;汉承秦制;隋唐推行_制;宋朝实行_制;元朝实行_制度;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明朝废_设_;清朝设立_,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两千多年,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在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_与_的矛盾、_与_的矛盾是两条基本线索。2经济: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情况和主要特点(1)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状况:中国古代农业由原始社会的刀

3、耕火种发展到后来的_,并长期精耕细作,因此获得长足发展,_长期成为我国经济的基本模式。(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状况:中国古代手工业包括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发展水平高,并长期领先于世界,_时期民营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3)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状况:商业自产生以来总体趋势是不断发展,市场不断繁荣,出现了大量的商业城市,但多数封建政府实行_政策,阻碍了商业的发展。(4)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政策:中国古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明清时期的“_”政策。3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兴起、发展和演变春秋时期_创立儒家思想;战国时期_、_继承发展,成为显学,与其它学派形成了“百家争鸣

4、”。_“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_地位得以确立。魏晋南北朝时,儒学受到佛教、道教思想冲击。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局面。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_学、_学新阶段,成为官方哲学。_之际出现否定传统观念、提倡经世致用、批判君主专制的新思想,传统儒学焕发生机。【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 母系氏族公社原始社会(距今约170万约公元前2070年前):原始人群氏族社会 春秋 父系氏族公社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070前475年):夏商西周东周 战国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1840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西汉(公元前2029年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汉 东汉(25220年) 魏

5、(220266年) 西晋(266316年) 北朝(439581年)三国 蜀(221263年) 晋 吴(222280年 东晋(317420年) 南朝(420589年) 辽(9171125年)金(11151234年) 西夏(10381227年)隋(581618年)唐(618907年) 五代十国(907960年) 北宋(9601127年)元(12711368年)南宋(11271276年)明(13681644年)清(16361840年)第一章 古代政治制度第一节 古代早期政治制度(西周)一、分封制1背景:周武王在_之战中击败商纣王,商王朝灭亡2含义:又称“封邦建国”,周武王将_和_分封于各地,并给予一

6、定的土地和人口,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3分封为诸侯的对象:同姓_、异姓_、先代_4主要的封国:_(周公的封地,在姬姓贵族封国中位居最东)、_(东北最远的姬姓封地)、_(商朝贵族微子的封地)5诸侯享有的权利:_统治权(统治权主要包括行政权、财政权、军事权)6诸侯必须承担的义务:定期_、提供_和力役7影响:(1)积极:有利于维护西周的政治秩序,扩大周文化的影响。(2)消极:随着实力的变化和宗法关系的疏远,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_弱国的形势,从而使周天子权威逐渐削弱,导致分封制瓦解。二、宗法制1含义:按照_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2核心特点:_继承制(内涵:“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

7、以长”)3等级秩序:(1)血缘等级:确立大宗与小宗;(2)政治等级: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周天子_士”这样的贵族等级制度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_权与_权结合;2、以_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3、最高执政集团_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第二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与演进一、秦朝:(一)秦的统一1、蒙恬北击匈奴,收回_地区,修筑长城和“_”,加强了北部边防2、统一_地区,开凿了沟通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的_渠;并在岭南置郡,这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的开端3、在“_”(今云贵高原和川西及甘南)地区,开辟了“_道”,这是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的开始(二)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皇帝制、三公九

8、卿制、郡县制1、郡县制:(1)创立的背景:_时期,已出现郡、县;为解决_制的弊端;秦始皇采纳_的建议(2)机构设置:郡(直属于中央)、县(隶属于郡)、_(设置于少数民族聚居地,与县同级)、乡、里(地方基层行政机构)、亭(负责地方治安兼管公文传递)(3)核心特征:郡县长官一概由_任免调动,不得_(4)与分封制最主要的差别:郡县制形成了中央_管理地方的形式(5)郡县制的作用: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_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_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2、皇帝制:(1)创立者: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2)内涵: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3、三公九卿制:(1)三公:_(左右二员,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9、_(主管军事)、_(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 (2)三公、九卿,一概由_任免调动,不得_二、汉朝:(一)刺史制1、创立者:_帝2、含义: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13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_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3、作用:地方的政治权力受到监控,加强了_的权力(二)郡国并行制1、创立者:_祖2、含义:西汉初年,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国,郡国并行3、结束:分封制的弊端造成了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重新恢复郡县制三、唐朝:三省六部制1机构设置:(1)中央下设三省:_省、_省、_省;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2)尚书省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3)门下省下设_:三

10、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身份都等同于宰相2职责分工:(1)中书省掌_、门下省掌_、尚书省掌_;(2)吏部掌官吏任免与调动、户部掌户籍与财政、礼部掌外交礼仪与科举、兵部掌军事、刑部掌法律案件、工部掌营造工程3作用:(1)_权有所分散,避免丞相专权,有利于加强_权;(2)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工明确,提高行政_四、宋朝:二府三司制1机构设置:(1)“二府”:_(东府)、_(西府); (2)“三司”:盐铁、度支、户部2职责分工:(1)中书门下是_机构,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为了分割宰相权力,曾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2)枢密院是_机构,长官称枢密使;(

11、3)三司是_机构,长官称三司使3作用: A._权进一步被分割,加强_权;B.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五、元朝:行省制1机构设置:(1)全国十个_省(行省)是最高地方行政区划;(2)两个单列的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_,一是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的_;(3)行省以下依次是_、_、_、_2作用:(1)对后世的意义:元代行省制是我国省制的开端,为后世沿用;(2)对当时的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_集权六、明朝: 1、_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1)原因: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2)结果:A.君主高度集权;B.六部直接隶属于_,繁杂的政务集于皇帝一身2、_祖朱棣设立内阁制

12、:(1)地位:内阁是皇帝处理国政的_机构;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2)权力:内阁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掌握_权,为皇帝批红(3)演变:A.起初官位较_;B.后来权势和地位逐渐_(但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C.皇帝担心内阁地位的上升可能威胁皇权,以司礼监的_予以牵制七、清朝:设立军机处1创立者:_帝2直接原因:为适应_的需要,始设军机房,不久改名军机处3根本目的:加强_权4地位: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_机构5权力:由_钦定的军机大臣,只能秉承_旨意办事,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_手中6作用:(1)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_(

13、2)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外界干扰少,决策_,办事效率较_第二章 古代经济发展第一节 古代农业一、春秋战国:1、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出现_的耕作方式,_经济形成2、战国时期,李冰主持的_工程和郑国主持的_水利工程二、汉代:1、汉代,牛耕逐渐_全国2、出现便于中耕的曲柄锄、便于收获的大镰和播种工具_3、西汉出现_犁4、东汉出现较轻便的_犁;5、关中农民还创造了一种“_渠”6、东汉王景治黄河三、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_犁,它可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_第二节 古代手工业一、西周:_器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铸造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二、春秋战国:1、中国最早的

14、人工冶炼_器是春秋晚期的遗物2、战国时期炼_和_工艺已经有所发展三、汉代:1、汉代马王堆汉墓出土_衣;汉代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_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_国”2、汉武帝时代推行_制度;汉代冶铁开始使用_做燃料;_南阳太守_创造出水力鼓风装置_四、南北朝:出现了技术更为先进的灌钢法五、唐代:1、唐代中期,官营纺织业有相当大的规模,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_纺织作坊兴起2、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_的生产部门,越窑的_瓷、邢窑的_瓷,江西_和四川_的白瓷;唐代晚期_铜官窑首创_六、宋代:1、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_等地区2、北宋时期以_作为燃料冶铁3、唐宋以来河北_窑、河南

15、_窑、江西_窑、浙江_窑、陕西_窑闻名天下七、元代:棉纺织家_改进织造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_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八、明代:明代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普遍_;手工工场和_关系的出现,标志着_萌芽开始产生第三节 古代商业一、春秋战国:秦国的_变法明确规定了_原则二、秦朝:1、秦代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2、从事手工业和为官府出售产品的人,收受金钱时必须当面把钱投入陶制容钱器之中,违反法令者要受到处罚三、汉朝:1、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市”的四面建有_、_,管理是相当严格的2、西汉初规定_不得衣丝乘车,商人_地位较低;_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

16、、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四、南北朝: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自然形成了民间集市“_”五、唐代:1、唐代“草市”的作用已经十分显著,“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_中心2、唐代“_”比较繁荣,“夜市”的繁盛反映了商业的发展,原有“市”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了3、唐代商人应入市籍、一入市籍则不得为官的制度依然继续实行,商人在社会上遭受鄙视,在政治和法律上也遭受歧视六、宋代:1、宋代的“市”突破了_和_的限制,“市”已经不再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于宅屋之间,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即_不分区2、宋代的“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_设施;(3)商人遭受歧视的情形直到

17、_代才开始转变七、明清: “海禁”政策:1、含义:明清王朝_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_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2、原因:_经济是一种封闭的自给自足经济,开放性不足;明清时期,中国开始衰弱,受到外国侵略,海禁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3、影响:积极影响: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消极影响: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也使得中国社会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导致中国_萌芽发展缓慢第三章 古代思想文化第一节 古代思想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孔子(出生在诸侯纷争、社会动荡的春秋时期)(1)孔子注重政治与人事,对_持敬而远之的态度(2)提出“_”与“_”的学说(3)政治思想:希望统治

18、者推行“_”,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各国君主均未采纳他的政治主张)(4)教育思想:主张“_”;主张从礼乐射御书数六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注重人的_发展(5)孔子的文化贡献: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其言论被编纂成论语一书);孔子整理编纂了儒学的基本文献“_”: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开创了中国古代_之风(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局面)2孟子(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1)孟子提出道德规范有四种:仁、_、_、智(2)政治思想: 提倡“_”学说(仁政即统治者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有利于得民心);提出“_”的学说(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原则成为中国早期_思想的基础)3荀

19、子(战国末期儒家的重要代表)(1)天人关系方面:强调“天行有_”; 指出人道有为,提出“制_而用之”的重要思想(2)政治思想:主张礼治,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_”;提出“_”的学说(即“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民本思想)4老子(1)哲学思想:认为“_”是世界的根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万物起源于“道”;指出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蕴涵了朴素的_思想(如:“有”和“无”、“祸”和“福”)(2)提出“_”,阐发了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方法论原则(3)政治思想: 提出_的思想(无为而治:统治者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20、; 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幻想回到“_”的社会5庄子(1)哲学思想:主张“_”,即万物是没有界限和差别的(2)主张“_”,即要做到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才能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的精神境界,从而逍遥自得6韩非子(战国末期的思想家)(1)政治思想: 主张加强_(这一思想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推行严刑峻法,厉行_(奖励耕战);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不把常规惯例当作永远不变的模式)、“事异则备_”的主张(3)韩非子的思想贡献: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将“法”、“_”(人主驾驭群臣的统治之术)、“_”(人主的权势)三者糅合为一,又吸

21、收_家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7墨翟(战国初期的思想家,墨家创始人)(1)政治思想:主旨是“_、交相利”(“兼相爱”是主张不分亲疏、贵贱、贫富,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人;“交相利”是主张人们互相帮助,共谋福利,反对互相争夺); 提出_、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等二、汉代儒学思想被确立为正统思想1、汉武帝采纳_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 目的:确立儒学独尊的地位,确保文化的_(2)影响:积极影响:儒学地位上升;汉朝开始重视思想、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消极影响: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_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2、汉武帝设立太学(1)目的:推行教化、养士

22、求贤,为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2)意义:太学的建立,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人才的官立学校;是儒学教育_化和_化的标志 太学的建立,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于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太学的建立,使少数出身于_层的人也得到入仕的机会,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官僚大富豪垄断官位的情形三、宋明理学使儒学复兴1、理学的创立:(1)代表人物:北宋“二程”(_、_)理学的开创者(2)“二程”的主要思想:本体论: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的核心是“_”;修养论: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_”2、理学的成熟:(1)代表人物:朱熹(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2)朱熹的主要思想:本体论:理比气更根本,_先

23、于_(唯心主义);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为一,这就是“太极”;修养论:从过程看,区分了教育的“_”和“_”两个阶段,强调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从方法看,强调“_致知”即穷究事物之理;从目标看,强调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强调仁者在获得精神的自足与自由的同时,还应有强烈的_;社会政治理论:从民的角度:主张将儒家的价值内涵“_”内化为自己真实的精神支柱,追求仁者境界;从君的角度:设法“正_”,只有君心得正,才能正纲常、正百官,而后国治、天下平(3)朱熹的思想贡献: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是理学的_者;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集为_,成为理学经典;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3、心学的创立:(1)代表人物:陆九渊(南宋)心学的开创者(2)陆九渊的主要思想:本体论:“_”(本心即天理);修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