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孔孟.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15417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节 孔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四节 孔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四节 孔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四节 孔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四节 孔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节 孔孟.docx

《第四节 孔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节 孔孟.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节 孔孟.docx

第四节孔孟

第四节孔孟、老庄的饮食之道

一、孔子的饮食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

虽然他没有对饮食问题发表过论述,但是他的饮食观仍然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他最早提出了关于饮食卫生、饮食礼仪等内容,对中国烹饪观念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客观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流域已达到了较高的烹饪技术水平。

孔子的饮食观完整而自成系统,涉及到饮食原则、饮食礼仪、烹饪技术等多方面,并为我国的古代饮食理论拓展了思维空间。

有趣的是孔子虽讲究美食,却一生恓恓惶惶,奔走列国,有时候不免忍饥挨饿,经常过不上什么好日子。

但是他的后裔,特别是在明清两代,被封为“衍圣公”的孔子嫡系世袭家族,却真正做到了锦衣玉食,享尽了人间的富贵荣华。

尊孔子饮食思想创建的孔府菜,历经灶前桃李花开,已成为中华美食大家族中的独秀一枝。

孔府菜是最典型、级别最高的官府菜,它具有选料珍贵、烹调精细、技艺高超、形象完美、盛器讲究、菜名典雅、礼仪隆重的特点,这与古齐鲁“雅秀而文”的风气一脉相承,这大概也是孔子的一套饮食观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吧。

孔子的饮食言论,表面上不过是零散的片言只语,不成体系,但透过这些不完整的论述所体现出来的饮食思想,不仅在孔子生活的年代影响很大,而且对后世孔府饮食文化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由于儒家思想在历代中国统治阶层中占有至高无上的正统地位,使孔子的饮食思想对整个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概括起来,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调“民以食为天”的强国富民之道

从孔子自身的行为和言论中所反映出来的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之辈的鄙视,或是对“君子谋道,不谋食”崇高品德的赞赏,显然是在文化层面对人思想品德的要求,鼓励年轻人应以求道立业为重。

从另一个方面看,孔子并不反对,甚至积极倡导要尽量改善人民的饮食生活水平,因而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观点。

但孔子“食不厌精,脍kuai不厌细”并不是对自己的饮食追求或倡导有德行的人去追求精美的饮食。

恰恰相反,他的这一饮食思想是针对当时庶民阶层粗粝饭食而提出的改善饮食的原则。

或许因为孔子是布衣出身,他的思想更接近于民众。

就他的政治主张来看,在政治上,他实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

但在经济方面,他认为,要让人民有饭吃,才是最成功的治国之道。

他宣传和推行“周礼”的基础,是要千方百计取信于民。

那么怎样才能有信于民呢。

当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要出任地方长官地时候,临行前向孔子请教治理政事的方法和秘诀。

孔子说:

“曰食,曰兵,民信之矣。

”子贡又问,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二者必去其一,又该如何做。

孔子毫不犹豫地回答说:

“去兵”。

就是说,食与兵都是保障人民安定的根本要素,如果两者相比,则食比兵更为重要。

因为一个领导,要取信于民,才能有效地执行他的治理政策。

若想这样,必须首先让他们有饭吃。

如果连饭都吃不上了,既使有强大的武装也没有用。

我国有“民以食为天”的至理名言,如出孔子之一辙。

孔子强调的国以富民为重的饮食思想,一直成为后世统治者的重要施政内容。

孔子所推行“周礼”,主张用礼制来治理国家,应该说是一种较为温和的政治主张,目的在于让民众安居乐业,维护奴隶社会的统治。

所以当孔子看到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沉重的经济负担逼得民不聊生的情形时,曾大声疾呼“苛政猛于虎”。

充分表达了孔子强国之道的民食思想。

(二)孔子的“礼食”思想

毫无疑问,中国是一个崇尚礼仪的国家,无论从古代的“饮和食德”,还是到今天的现代饮食文明,都充分体现了文化古国的文明饮食风貌。

然而,这种传统美德的形成,毫无疑问与孔子倡导的“礼食”思想有源渊关系。

我国的西周是一个礼治的国家,降至春秋时,周礼已分崩离析。

诸侯国之间你争我斗,到处充斥着暴力行为。

只有在当时的鲁国较为完好地保留了周礼制度。

孔子正是在鲁国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最终成为周礼集大成的继承者。

然而,人民的生活更多的是需要稳定地发展,而反对暴力的战争。

孔子所倡导的礼食思想正符合了广大平民的愿望,后世统治者也认为是稳定统治政权的良策。

因此,孔子的礼食思想便成为影响后世食风食德、文明饮食的主要历史背景之一。

今天,我们在经济迅猛发达的时代,倡导全社会的饮食文明,仍然要从孔子的饮食思想中去寻找古老的理论根据。

孔子论饮食,多与祭祀有关。

《论语•乡党》云: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

出三日不食之矣。

”为国君助祭后分得的肉食,要当天吃完,不能留到次日。

家中祭祀用过的肉超过三天就不吃了。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孔子和本乡人一道喝酒,喝完之后,一定要等老年人先出去,然后自己才出去。

此“礼”反映了古代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

“有盛馔,必变色而作。

”做客时有丰盛的筵席,就神色一变,并站起来以示感谢。

又《论语•述而》云: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

因为服丧者不会饱食,办丧事者应有悲哀恻隐之心。

“食而有礼”不乱其序,“克己复礼”是孔子为自己确立的终生奋斗目标。

因而,“非礼”之事他从来不做,“违礼”之事每每必纠。

孔子心目中的“礼乐”社会,是一个尊长有予、贵贱有别,每个人都在不同的社会阶层按照自己的地位,并且在礼的约束下说话、办事、生活。

只有这样,才可能出现一个无贫穷、无战争、无盗贼、社会安宁、庶民乐业的繁荣景象。

孔子这样想,自己也这样做。

在他的生活小节中,处处以礼为其行为准则。

在饮食活动中,也是按礼行事,从不逾越。

《孔子家语•颜回》中就记载了一段孔子越礼而食的趣事。

有一次,鲁哀公又请孔子进宫叙谈。

孔子不按当时的习惯是用黍子来擦拭桃子上的毛。

而是恭敬地对哀公说:

“黍米是五谷中的尊者,它是帝王用来祭祀天地及宗庙中最上等的谷物,其地位是很高的。

但在水果所属的六类中,桃子是最下等的果品,祭祀时从不用桃子,其地位是比较低贱的。

所以,在我看来,用低贱的东西去擦拭尊贵的东西,是君子所为的。

如果用尊贵的东西去擦拭低贱的东西,就不是君子所为啦。

今天用五谷之长的黍米去擦拭果品中下等的桃子,臣子以为这有害于周礼的教义。

所以,我不敢那样做。

”鲁哀公听了,大加赞赏地说:

“夫子所言,真是妙极了”。

这件事表面上看虽然有些滑稽可笑,甚至可以说到了迂腐极至的地步,但却足以反映孔子的良苦用心。

因为食中有礼,食要讲礼,而食中寓教,亦可寓教于食。

用这样的启迪方法去教化鲁哀公,比正统的说教更有意义。

因此,只要有人能按礼的规定行事,孔子就大加赞扬,就感到满足。

有一次,孔子和子路、子贡、颜回师徒四人结伴出游石门山。

四人一路爬山赏景,一边各自表述不同的胸怀大志。

美丽的山色风光,激荡的豪言壮语,不觉已过正午。

下至山来,已是腹中空空,饥饿难忍。

四周馆舍不见,但见不远处有一农舍炊烟袅袅。

子路说:

“咱们就到农舍借餐一顿吧。

”子贡看看那简陋的茅舍便说:

“荒山野岭,不是粗饭,就是陋食,老师如何受得了。

”孔子则毫不在意地说:

粗细何妨。

于是四人来到茅舍,对主人说明来意。

那才说:

“钱不钱不打紧,只是我这饭食粗劣,恐诸位读书人吃不下。

”子路说:

“你吃什么,我们也吃什么,不必客气。

”老人将他们师徒安顿就坐后,就去做饭。

不一会,老人端出四个被烟薰得乌黑的瓦罐,看上去既粗劣,又肮脏,不堪入目。

子贡见了,早已皱紧了眉头。

老人摆在各自面前,打开一看,粗米饭中还掺杂了许多稻糠,加之瓦罐煮饭的焦糊气味,子贡一看几乎在翻肠倒胃,只好盖好瓦罐忍饥不食。

子路也勉强咽了几口,就不吃了。

只有颜回象见了精白米饭似的,一口气将瓦罐吃个精光。

再看孔子,没有半点为难之色,也是欣然而食。

不一会便饭净罐空。

付过饭钱,四人离茅而去。

刚一出门,子路就不解地问:

“老师,你不是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吗。

刚才那饭既粗劣又无美味,您怎么能吃下去呢?

”然而孔子却深情地对弟子们说:

“那瓦罐的确是粗陋,米饭也真得难吃,但那贫困的老人对待我们却是真心实意的,我们怎能嫌粗嫌脏,就不吃呢,那样会伤老人的心的。

”孔子就是处处把自己和贫苦庶民的心连在一起。

他理想的社会是礼治的国家,虽然有严格的等级区别,但却希望人人都过上幸福平安的生活,实现民有所耕,人人饱食足衣,安乐祥和的目标。

孔子喜得贵子。

鲁昭公命人送来两条鲤鱼贺喜。

孔子感激万分,于是给儿子取名叫鲤,字伯鱼,以示不忘君主之恩德,也显示自己的荣耀。

对国君的恩德,以礼彰之。

反过来,如果国君因故而失礼,孔子也会愤慨不已,有时往往又是从饮食类的小事表现出来的。

孔子任大司冠时,全心倾力想把鲁国治理好。

他废寝忘食,日夜忙于政事。

然而,鲁君却胸无大志,在齐国送赠的马匹与美女面前失去了心志,令孔子大为不满。

鲁国的郊祭沿用西周制,祭毕分送祭品给文武大臣,如猪、牛肉等,以示君上对臣下的关怀,也表示君臣同享苍天之福佑。

然而,鲁定公由于迷恋女色,连郊祭也草草行事,事后祭肉也没有分给属臣。

孔子通过这事,看出鲁君荒唐无礼的行为,令孔子失望,才辞官而去。

孔子对待君主讲究食礼,对待他的学生也是如此。

颜路是孔子开设私学的第一个入室弟子。

颜路家境虽贫穷,却还立志求学,孔子非常钦佩,细心指导。

后来,颜路喜得一子,孔子听了非常高兴,亲自叫他夫人官氏拿出六条肉干,送给颜路作为贺礼。

并取六六大顺之意,以示老师对学生的爱戴之情。

孔子认为,食非小事。

许多政事、国事、家事都寓于平常的一食一饮之中。

如果不重视这一点,处理不当,不仅失礼,而且可以带来灾难。

孔子的弟子子路,曾被孔子介绍给卫国的相国季孙肥任邑宰。

一次,子路组织当地的农民进行农事活动,为鼓舞干劲将自己的俸禄拿出来做成饭食给大家吃。

孔子听说后派子贡去斥责。

子路非常不理解。

孔子说:

“按礼制的规定,天子爱普天下的人民,请候爱分封内的人民,大夫爱自己所管束的人民,士爱自己的家人。

如果超过了所爱的范围,就是夺人之爱。

你现在这样做不是夺人之爱,有侵权越礼的行为吗?

”。

子路的行为,从仁爱的角度看没有错,不过一顿饭而已。

但在孔子看来,饮食事小,越礼事大,仁爱之心也要建立在遵礼之上,否则就是失礼。

(三)提倡科学饮食

或许可以认为,在孔子的饮食思想体系中,最光辉的部分就是倡导人们要科学地去加工食品和全理饮食。

这一观点即使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

孔子科学饮食的内容大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主张饮食简朴

孔子曾经说: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可见他并不追求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生活。

他追求饮食简朴而平凡,他说:

“饭蔬食,饮水,其肱gong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吃简陋的食物,和凉水,弯曲手肘当做枕头,也乐在其中啊,用不正当的手段使自己富有、尊贵,这对我如同浮云一般)因此,他对于那些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吃穿不好为耻辱的人,采取了不理睬、不交谈的态度,而对于家境贫寒、箪dan食瓢饮、居住陋巷、好学不倦的弟子颜回,则大加称赞,他说:

“贤哉回也!

”意即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呀!

在饮食生活上,孔子是一个有福不奢侈,有苦也能受得了的人。

在艰难之中,他是不怕吃苦的。

由于他出身平民之家,倍受生活之煎熬。

所以,他说“吾少也贫贱,故多能鄙事。

”(说自己从小出生于贫贱之家,是从艰难困苦中站起来的,贫贱中什么事都要去做,因此很多粗笨的工作都能干得来。

)既是“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的时候,则同样泰然处之,“乐亦在其中矣”。

因此,他对贫苦的广大庶民非常同情和理解。

汉刘向在《说苑》卷二十中记录了这样一段轶事。

鲁国有一个生活非常俭朴的人,平时所食都是在粗糙的陶盆中煮制食物,他吃起来觉得非常之香美。

于是感到很自豪,便赠送了一些给孔子。

孔子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这些食物,而且很感动,就像接受了别的送给他的太牢之献似的庄重。

孔子说:

“并不是因为吃这样粗劣的食物感到味美,而是因为他虽贫穷,却没有把我给忘记了,并且还是在他吃起来觉得味道美好的时候给了我。

这是一种亲近之情。

所谓礼薄情意深,就是这个道理了。

”充分体现了他对贫困之民的一片深情。

孔子没有因为礼薄丢掉亲近之情,也没有因送食物者贫穷而避以远。

为此,孔子经常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开导教育他的弟子们不能忘记贫困的平民生活。

因为没有民就无国,要治国就要取信于民,要取信于民就要了解他们,并为他们着想。

孔子就是处处把自己和贫苦庶民的心连在一起。

他理想的社会是礼治的国家,虽然有严格的等级区别,但却希望人人都过上幸福平安的生活,实现民有所耕,人人饱食足衣,安乐祥和的目标。

 

2.饮食要讲究时、节、度。

饮食讲究节度,不暴饮暴食,这是中华民族一直所提倡的养生之道。

甚至宴席上,也不能因偏嗜美味的菜肴而起过主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不多食”,(“胜”就是胜过、超过的意思,“气”同“饩”,音xì,即粮食,就是主食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尽管各种美味的肉类非常之多,但是吃的时候不能让肉食总量超过主食的总量。

在孔子看来,好好地把握好肉食和其他种类的食物的比例,也是君子饮食要注意的地方。

)直言不讳地告诉人们应遵守这样的饮食习惯,现在看来,仍不失其科学价值。

进餐不仅要有节制和适量,还要按时、按季节的需要定时定量进餐。

这些观点在其后世的养生家中一直被视为圭臬而大肆弘扬。

在所有记录孔子生活的文字中,记录孔子饮酒的文字最少。

孔子一个遇事必按“礼”的要求去做的倡导者,他虽不反对人们饮酒,却也看不出他对酒的溢美之意,至少他不提倡过量饮酒。

《论语•乡党》中有“唯酒无量,不及乱”(意思是说,只有饮酒没有限制,以不喝醉、不捣乱、不闹事为原则。

)之语,就是孔子对待饮酒的态度。

由于酒的刺激作用,饮酒过多,就会导致醉酒,使人失去自控能力,便会说出许多非“礼”之言,做出非“礼”之行为,乃至出现乱伦丧德之事。

对此,孔子非常清楚。

因此,孔子主张饮酒要因人而宜,量大者可多饮点,量少者少饮,无量者则可不饮,其原则是以“不及乱”为标准。

孔子虽然善饮,却很少饮酒,即使非饮不可的情况下,也只是少饮而不失其礼数,使自己始终保持清新的头脑。

孔子的这一饮食生活准则,足可为现代嗜酒如命之流之楷模。

2.饮食要讲究卫生。

孔子特别强调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根据史料可知,先秦时,人们对饮食卫生的认识,尤其是在平民阶层还是很淡薄的。

所以,食物中毒现象非常普遍。

孔子针对这一问题,警告世人要严格食品卫生,既使分赐的祭肉,超过了贮存的期限,而应弃而不食,尽管这样做可能有冒犯国君的危险。

因为饮食卫生直接关系人的生命安全。

孔子提出了许多饮食卫生的原则和鉴别食物的卫生标准,而且阐述精辟,见解独到。

这集中载于《论语•乡党》中,如:

“鱼馁něi而肉败,不食。

色恶不食,臭恶不食。

失饪不食,不时不食。

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fǔ,不食。

不撤姜食。

不多食。

祭於公,不宿肉。

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食不语,寝不言。

”(鱼和肉腐烂了,都不吃。

食物的颜色变了,不吃。

气味变了,不吃。

烹调不当,不吃。

不时新的东西,不吃。

肉切得不方正,不吃。

佐料放得不适当,不吃。

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量不超过米面的量。

只有酒没有限制,但不喝醉。

从市上买来的肉干和酒,不吃。

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

孔子参加国君祭祀典礼时分到的肉,不能留到第二天。

祭祀用过的肉不超过三天。

超过三天,就不吃了。

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也不说话。

这一点既反映华夏民族的饮食文化意识,又合乎营养卫生的原理,因为蛋白质和脂肪消化后的尾产物带酸性,吃肉过多的人,由于小肠液和食物中的碱性中和力长期失掉平衡,就可能患酸血病;血压高的人吃肉过多更是危险。

市上买来的酒,多有掺水掺杂质的;买来熟肉熟菜,往往不清洁卫生,都不能吃。

这当是从卫生出发。

“不撒姜食,不多食。

”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

因为姜味辛,可祛湿解毒,食前吃一点有益于健康和饮食。

“食不语,寝不言。

”吃饭不说话,睡觉时也不说话,这不仅吃得雅洁卫生,而且能及早进入梦乡,自然这也是符合卫生原则的。

4.烹制、调味也要讲究养生之道。

菜肴、饭食加工的精细些,既便于入味和成熟,又益于人体的消化吸收。

合理的调味除了能增加菜肴的美味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的养生意义。

所以孔子提出“食精”、“脍细”、“酱姜”调味的观点,是十分合科道理的。

4、倡导人们树立健康的人生观

在生产力还相对落后的先秦时期,更多的人生下来的目的只有终生为食而劳累、奋斗。

为了生存,为了养家糊口的平民阶层,不得不这样,那敢有情可愿。

但那些生活条件优裕的达官阶层,也整于价只知吃喝更乐,无所事事。

孔子对此深恶痛绝。

他主张“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用心求道而不费心思去求衣食)的人生追求,倡导人们树立健康的人生观。

在孔子看来,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为了求得几餐美味,重要的是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政治抱负,培养良好的进取心,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这一观点,被中国历代志士视为最高教诲。

历史上有多少“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莘莘学子,在追求学业的道路上终生不渝,其影响力之大,至今尚存。

孔子不仅提倡人们树立良好的饮食观和健康的人生追求,而且对于那些有志于追求学问真理的人,同时又过于讲究吃喝之辈,同样嗤之一鼻,不予理睬。

他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立志探索真理,而又以衣食不如人为耻辱,这样的人,就不值得同他谈论了。

)这种把事业看得比衣食生命还重要的思想境界,被无数后世有志之士视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其历史影响之深、之远,是无法估量的。

《论语•阳货》和《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了阳货玩弄手段,控制了季氏的家政。

为收买孔子,亲自乘车登门拜访孔子并赠送乳猪。

孔子痛恨的正是阳虎这样的乱臣贼子之流,于是退避内室,让他的儿子孔鲤出来接待阳虎。

阳虎让从人将蒸猪献上,扬长而去。

孔鲤虽婉拒但无济于事。

经过精心加工、蒸制而成的小乳猪在周朝时,是非常珍贵的食品,被列为宫廷御膳的“八珍”之一,其制法非常讲究。

见到乳猪,孔子心里非常明白阳虎的用意。

按春秋时的仪礼规矩,别人送来礼物,主人如果不在家,是应该亲自登门致谢的。

而孔子又非常崇尚古礼,不去则会被时人嗤笑。

如果登门致谢,又怕落得个与叛贼合流的罪名。

经过再三思考,他乘阳虎出门办事之机乘车来到阳虎家,让家人转达谢意。

这样既不失其礼节,又不会见怪于时人,也避开了阳虎的纠缠。

“道不同不相为谋”,更何况乱臣之类,这是孔子人生的基本信条,岂能为一餐美食而屈其心志,充分显示了孔子爱憎分明、刚直不阿的高尚情操。

与现在那些在吃喝面前丢掉原则的人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在外游说、客居他乡的14年中,有生活优裕的光景,也有遇难遭险的时候。

其中,最为艰险的日子,是广为人知的“陈蔡之困”。

由于陈蔡之困长达十数日之久,师徒在粮尽无食的情况下,各自的心态一目了然,于是也就围绕着吃饭之事发生了一系列的小故事。

从这些小故事中,我们更可以清楚地看到孔子那坚强的意志和闪光的品格。

孔子在陈国一住3年,却因种种原因而未被委以重任。

孔子无奈准备应楚昭王聘请到楚国议政。

当孔子正行到陈蔡两国交界的地方,被陈蔡两国派来的军队围了个水泄不通。

原来,他们怕孔子去楚国使楚国强大起来,对陈蔡两国不利。

于是有谋士献计先派兵围而不动,逼其困久而返。

就这样,孔子一行被两国派来的军队围了个严严实实。

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粮继草尽。

学生们个个饿得面黄无神,孔子却依然精神抖擞地每日给学生们讲授《诗》、《礼》等。

为了鼓舞学生们的精神,孔子还时而抚琴高歌,时而激昂陈词俨然不象一个绝粮数日的饥饿之人。

第四天夜里,子贡带回了一袋大米。

孔子先问子贡:

“从哪里弄到的?

”子贡告之,是从临近的农家买来的。

孔子听后脸上才露出了笑容。

子路和颜回便去支灶,拾柴点火,开始煮饭。

颜回家境贫寒,烧菜煮饭之类的家务活无所不会。

因而这煮饭也就成了他的分内事啦。

结果,煮饭时旧屋檐上的尘土经热气一冲,掉了下来,恰好掉进了米饭中。

颜回见了,顺手将其拣出,不想尘土中沾了几粒米。

颜回舍不得丢掉,就放嘴里吃了。

不想恰被一边汲水的子贡所见,于是就告知了孔子,说颜回偷吃米饭。

孔子不信,便叫来颜回当面询问。

颜回于是据实相告,孔子这才赞许地说:

“做得对,如果是我遇上这样的事,也会这样做”。

从此,孔子和各位弟子对颜回更加敬重了。

又过了两天,大米也早已吃了个精光。

众人又处于饥饿之中。

正在大家相对无奈的时候,子路不知从那里搞来了一只蒸乳猪,献给老师。

其中有一个弟子觉得好奇,很不象孔子平时谨慎认真的态度。

于是问孔子:

“老师,子贡担来米,你要问清楚才肯吃。

子路的乳猪,你怎么连问也不问就吃呢?

”孔子笑着说:

“经过这几天饥饿的考验,我深信,凡是我的学生,没有一个不是正人君子的。

他们所获得的食物,断然是以君子堂堂正正的方法得来的。

我不能对他们不信任。

”众人听了,也都欣慰地笑了。

孔子就是这样一位在危难之中,还是深信不移地坚持自己的信念,充分表现出了一个文化伟人的宽大胸怀和坦荡自若的高贵品质。

《礼记•檀弓上》记录了孔子因痛失爱徒子路而弃不食酱的故事。

子路在一次权力的争夺中,为了捍卫卫国旧君及卫国旧有的秩序,视死生于不顾,挺身而出,被刺死后尸首被剁成肉酱公诸于众。

恶耗传到鲁国,孔子为失去一个优秀的学生而在家中设灵牌大哭于前,以示哀悼之情。

并命弟子将家中所有的肉酱、黄面酱等统统倒掉,从此不食酱。

孔子本来非常喜欢食酱,有“不得其酱不食”之说。

然而,孔子为了痛悼失去的爱徒,竟忍痛割爱,这确是一种纯洁高尚的师生之情,堪为后世楷模。

充分表现了孔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而且一位极富人情味的慈父般的良师。

孔子能成为“万世师表”,被后人尊崇,与他对学生的真诚爱心是分不开的。

二、孟子的饮食思想

孟子以孔子的行为为规范,可以说是完全承袭并坚定地崇奉着孔子食生活的信念与准则,不仅如此,通过他的理解与实践,更使之深化完整为“食志一食功一食德”坚定的食事理念和鲜明系统化的“孔孟食道”理论。

(体有贵贱,有小大。

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

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

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

(身体有重要的部分,有次要的部分;有小的部分,也有大的部分。

不要因为小的部分而损害大的部分,不要因为次要部分而损害重要的部分。

护养小的部分的是小人,护养大的部分的是大人。

如果有一位园艺师,舍弃梧桐楸树,却去培养酸枣荆棘,那就是一位很糟糕的园艺师。

如果有人为护养一根指头而失去整个肩背,自己还不明白,那便是个糊涂透顶的人。

那种只晓得吃吃喝喝的人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鄙视,就因为他护养了小的部分而失去了大的部分。

如果说他没有失去什么的话,那么,一个人的吃喝难道就只是为了护养那一尺一寸的肌肤吗?

”))

(一)“食志”

提出不碌碌无为白吃饭的“食志”原则,这一原则既适用于劳力者也适于劳心者。

孟子称那些为“养口腹而失道德”的人是“饮食之人”这种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孟子的饮食之人”,即孔子所鄙夷的“谋食”而不“谋道”之辈,在孔子“是不与为伍”的原则坚持,而孟子则表述为“人以群分”的定性标准,因而更具理论性和实践性。

他主张“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

”(如果不正当,就是一篮子饭也不能够接受;如果正当,就是像舜那样接受了尧的天下也不过分,泰,同“大”,过分。

)劳动者以自己有益于人的创造性劳动去换取养生之食是正大光明的,这就是“食志”。

(“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君子之为道也,其志亦将以求食与”(木匠车工,他们干活的目的是为了求饭吃,读书人研究学位,其动机也是为了求饭吃吗?

))

(二)“食功”

所渭“食功”,可以理解为以等值或足当量的劳动(劳心或劳力)成果换得来养生之食的过程,即事实上并没有“素餐”,“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读书人不劳动而吃饭,是不对的)

(三)“食德”

食德,即守礼而食。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孟子认为进食尊“礼”同样是关乎食德的重大原则问题,认为即便在“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如果非要按照礼节才吃,就只有饿死;不按照礼节而吃,就可以得到吃的的生死抉择面前,也应当毫不迟疑地守礼而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