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材 文档.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14112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教材 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校本教材 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校本教材 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校本教材 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校本教材 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本教材 文档.docx

《校本教材 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教材 文档.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本教材 文档.docx

校本教材文档

民勤概况地理位置

教学目标:

1.了解民勤基本知识;

2.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热情;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协作。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民勤的历史、地理、文化等资料,经过整理筛选。

设计成果展示。

加深对石羊河及其文化的了解。

一.民勤地理知识介绍

民勤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南依武威,西毗镍都金昌,东北和西北面与内蒙古的左、右旗相接,是镶嵌在古丝绸之路要道上的一颗绿色宝石。

具体地理位置在东经101°49′41″—104°12′10″、北纬38°3′45″—39°27′37″之间。

东西长206公里,南北宽156公里,总面积1.59万平方公里。

全县最低海拔1298米,最高海拔1936米,平均海拔1400米,由沙漠、低山丘陵和平原三种基本地貌组成。

版图如下:

  二.民勤气候

民勤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大陆性沙漠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冬冷夏热、降水稀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降水量110毫米,蒸发量高达2644毫米,昼夜温差25.2℃,年均气温7.8℃,日照时数为3073.5小时,无霜期162天,特别适宜农作物生长。

文化旅游

   三.民勤历史:

民勤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早在2800多年以前,这里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创造了“沙井文化”。

西汉武帝时,在县境置武威县、宣威县,后又置武威郡。

前凉除置宣威县外,收祖厉流民在汉武威县附近置祖厉县。

北魏置襄武县及武安郡。

唐初置明威府、明威戍。

唐大足元年(701),于县东北置白亭军,后降为白亭守捉。

明洪武中,置临河卫。

洪武二十九年(1396),置镇番卫。

清雍正二年(1724)改为镇番县。

中华民国17年(1928),以“俗朴风醇,人民勤劳”易名民勤。

民勤素有“人居长城之外,文在诸夏之先”的美称,历史上“文运之盛甲于河西”,是全省文化之乡和教育名县。

  县城内名胜古迹和文物众多,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这里有国内独一无二的以苏武命名的苏武山,据专家考证正是当年苏武牧羊的地方;这里有亚洲最大沙漠水库-红崖山水库,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瀚海之中;这里有西部保存最完整的地主庄园-瑞安堡,雄伟宏奇,造型独特;这里有闻名国内外的沙生植物王国-沙生植物园,技术和勇气使这片沙漠变成沙生植物的胜地。

丰富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大漠风光吸引了从多的游客。

 民勤人口

   四.民勤人口

至2009年底全县共有人口31.31万人,常住人口30.3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2.58万人,占74.5%,城镇人口7.73万人,占25.5%;汉族占99%以上,境内主要有回族、藏族、蒙古族、土族、东乡族、彝族、满族等14个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不足1%。

行政区划

   全县辖东湖镇、西渠镇、收成乡、红沙梁乡、泉山镇、大滩乡、双茨科乡、东坝镇、羊路乡、苏武乡、三雷镇、大坝乡、薛百乡、昌宁乡、重兴乡、蔡旗乡、南湖乡、红沙岗镇18个乡镇、249个村。

民勤教育

  民勤素有崇文重教之风,尊师重教,人才辈出。

近年,高考在甘肃诸县名列前矛,在武威独领风骚。

2008年,全县普通高考重点录取400人,录取率7.42%;二本以上录取1293人,录取率23.98%;三本以上录取1562人,录取率28.97%;各类高等院校录取3947人,综合录取率67.26%。

2009年,全县普通高考重点录取423人,录取率7.19%;二本以上录取1264人,录取率26.2%;三本以上录取1689人,录取率35.01%;各类高等院校录取4625人,比2008年增加678人,综合录取率达82.02%,同比提高14.76%;有80名考生被“985”工程院校录取,162名考生被“211”工程院校录取。

2010年,全县普通高考重点录取423人,录取率7.38%;本科以上录取2023人,录取率35.27%;各类高等院校录取5164人,比2009年增加539人,综合录取率达90.04%,有111名考生被“985”工程院校录取,215名考生被“211”工程院校录取。

特色资源

  五.民勤资源

民勤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日照时间长,光辐射强,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非常适宜于农作物尤其是瓜果类的糖份积累。

全县粮食生产以优质小麦、玉米和啤酒大麦为主,年总产量1.5亿公斤,是甘肃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农副产品遐迩闻名,龙眼大板黑瓜籽、小茴香、黄河蜜瓜、白兰瓜等名优产品远销海外;甘草、锁阳、发菜、沙米等名贵野生资源极具挖掘潜力,开发前景看好。

全县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盐、石膏、芒硝、石灰石、水晶石、磷、铁、铜、镍、钾盐卤水等。

其中煤炭总储量为5.8亿吨,主要分布于西大窑矿区、红沙岗矿区;盐总储量约25.2万吨;石膏储量约70万吨,分布在狼刨泉山和阿拉古山;石墨矿石总储量667万吨;石墨储量60.083万吨,分布在唐家鄂博山一带;芒硝储量738万吨,分布于西硝池、白土井、汤家海子、苏武山一带;铁矿储量34.9万吨,分布于红崖山一带。

煤炭灰粉低、含硫量少,热量在4000大卡左右,主要用于工业;石墨矿平均品位9.11%,是西北成矿条件较好的矿种;其余矿种分布零散,矿产品位较低。

经济概况

   六.民勤经济

民勤经济发展充满活力。

为了建设美好家园,优化生存和生活环境,近年来,民勤县干部群众群策群力,万众一心,发扬“勤朴、坚韧、尚学、求真”的民勤精神,认真贯彻温总理“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重要批示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创建全国节水模范县和防沙治沙示范县为目标,实施生态安全、工业强县、科教兴县三大战略,大力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加快建设以县城为中心、红沙岗为次中心的县域经济增长极,培育壮大煤电化工、清洁能源、绿色农业、现代服务四大产业,把民勤建设成为石羊河流域生态屏障区、全市经济转型先导区、绿色产业和洁净能源开发区、科教人文示范区,努力实现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全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2010年,全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32.85亿元,增长13%;大口径财政收入11956万元,增长35.7%;一般预算收入6634万元,增长2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29元,增长10.6%;农民人均纯收入2215元,增长1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9亿元,增长18.47%。

  民勤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有着无限广阔的发展潜力;民勤县一片翘首企盼的热土,必将给投资者以丰厚的回报。

走向开放的民勤已敞开大门,热忱欢迎海内外各界朋友来此实地考察,洽谈贸易,投资兴业,旅游观光,共创伟业,再造辉煌。

青土湖

教学目标:

1.了解民勤青土湖;

2.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热情;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协作。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青土湖的历史、地理等资料,了解青土湖现状,教育学生保护自然资源。

一.青土湖生态治理情况简介 

青土湖曾是石羊河的尾闾湖,明清时期有水域面积400平方公里,1924年以来,再无较大洪水汇入。

解放初期,水域面积仍有120平方公里,至1959年完全干涸,水干风起,流沙肆虐,形成了长达13公里的风沙线,成为民勤绿洲北部最大的风沙口,两大沙漠在这里呈合围之势。

 

2007年10月1日,温总理视察民勤青土湖时指出,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要打好三套“组合拳”,上游涵养水源,中游管理调度,下游注水恢复,将恢复生态、结构调整、脱贫致富相结合,建设全国节水模范县和防沙治沙示范县。

为了全面贯彻温总理讲话精神,进一步遏制沙患,阻隔两大沙漠合拢,坚持造管并举、封造结合的原则,采取干部群众义务投工投劳和重点生态项目支撑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治理活动。

一是治沙,采取压设沙障的形式固定流沙,并通过与科研单位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对治沙新技术、新材料进行试验示范,建成防沙治沙核心示范区1000亩;二是造林,人工营造防风固沙林7万亩;三是封育,对植被生长较好的地段采取人工围栏封育,促进植被自然修复,增加植被盖度。

目前已完成围栏封育12万亩。

通过采取工程压沙、人工造林、封沙育林(草)、退牧还草等各项治理措施,湖区部分区域的生态植被得到有效恢复。

 

2010年秋季,受红崖山水库调蓄能力的限制,同时为改善青土湖区域的生态环境,促使该区植被尽快恢复,红崖山水库共向青土湖下泄生态水量1290万方,实际入湖水量860万方,在青土湖形成了约3平方公里的水面。

今年,红崖山水库共下泄用于青土湖注水和生态林灌溉2160万方,其中向青土湖下泄1800万方,沿途渗漏补给540万方,实际入湖水量1260万方,人工形成了10平方公里的季节性水面;用于生态林灌溉360万方,灌溉生态林1.17万亩。

 

2011年,县上继续把青土湖作为全县防沙治沙的主战场,集中打造“重点治理、防沙治沙、生态修复”三位一体的示范区。

以青土湖纪念碑为中心,布局建设防沙治沙新技术新模式展示带、压设麦草沙障营造防风固沙林展示带、配套滴灌设施实施通道绿化展示带、注水区域人工种草恢复生态展示带、护路堤岸营造防护林展示带,提升展示区建设质量和治理成效。

共完成防沙治沙新技术试验示范200亩、压沙造林1万亩、通道绿化2760亩。

通过采取工程压沙、人工造林、围栏封育等各项治理措施,青土湖的生态植被得到有效恢复,地下水位缓慢上升。

其中2007年地下水埋深4.02米、2008年3.91米、2009年3.88米、2010年3.78米,目前青土湖的地下水位埋深3.60米,较2007年上升0.42米。

 

青土湖曾是民勤境内最大的湖泊,后因绿洲内地表水急剧减少,地下水位大幅下降,于1957年前后完全干涸沙化,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在此“握手”。

该区沙层厚3—6米,风沙线长达13公里,流沙以每年8-10米的速度向绿洲逼进,严重威胁了邻近乡镇的人居环境和工农业生产及民左公路的畅通运行,给当地群众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青土湖如今也名存实亡。

  人们常说:

“民勤城,没北门”,不是没有北门,而是北门被埋在沙漠之中了,此说法虽有些夸张,但也反映出民勤北线风沙危害的严重性。

青土湖距民勤县最北面的村庄——西渠镇志云村村庄不远,这也是民勤县与沙漠接壤、处于抗沙防沙最前沿的村庄之一。

上世纪90年代这里才被滚滚黄沙掩埋,成为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的一部分了。

资料显示,包括青土湖在内的民勤湖区,近年来沙化土地每年以2.3%的速度增加,每年有7000亩土地沦为沙漠。

一位民勤的诗人曾在一首诗里假历史老人之口这样警示人们:

  “别忘了,

  三千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古海,

  三百年前这里还是波光粼粼,

  三十年前这里仍有鸭塘柳林,

  而三十年后,

  三十年后的今天,

  你们却只落得,

  一片荒漠,

  一道秃岭,

  一双呆痴的目光,

  两片干裂的嘴唇!

二.青土湖自资料

青土湖曾经水天一色

青土湖原名潴野泽、百亭海,潴野泽在《尚书·禹贡》、《水经注》里都有过记载,称“碧波万顷,水天一色”,也有大禹治水,到潴野泽才大功告成的传说。

它是《尚书·禹贡》记载的11个大湖之一,是一个面积至少在1.6万平方公里,最大水深超过60米的巨大淡水湖泊,后来潴野泽东西一分为二,其中西面的叫西海,也叫休屠泽,民国时改名为青土湖。

青土湖是民勤绿洲最大的一个湖泊,曾经碧波荡漾4000多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仅次于青海湖,解放初的青土湖也有100多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

那里曾经是一块水草丰美的风水宝地,碧水粼粼,水草丛生,湖光波影,水鸟争鸣。

  关于它有很多美丽的传说:

相传每当风清月明之际,湖中笙歌管弦,悠扬悦耳,数里可闻。

也有的说,青土湖早年有金水牛潜伏于水下,逢天年干旱,它便钻出水面,向四向八方喷洒雨露,使周围水气腾腾,时雨不断,庄稼经常获得丰收。

后来,金水牛被外国“长毛子”盗去,于是民勤便陷入干旱的窘境中。

另外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

当年驻牧青土湖畔的匈奴休屠王在与汉军的战斗中失利,他想率部投降,不料消息走漏,他被另一个匈奴藩王浑邪王杀害,并且抢走了他的祭天金人。

他的部众因拒绝成为浑邪王的臣民而一齐投湖自杀。

从此以后,青土湖里就出现了奇怪现象,每天晚上湖中就隐隐约约传出唱歌和演奏乐器的声音,歌声非常凄凉,可是怎么听也只能听清两个字:

“失我”,“失我”。

后来一个有学问的人经过此地猜到了歌的内容,原来是那首有名的匈奴民歌: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失颜色。

青土湖消亡的原因

  民勤境内唯一的地表径流是发源于祁连山北部的石羊河。

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和上中游用水加剧,石羊河通过红崖山水库到达民勤的来水量,近年来以超过1500万立方米的速度逐年减少,目前只有不足1亿立方米。

而导致青土湖消亡的最主要原因是红崖山水库的修建,使青土湖的补水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也破坏了当地的地下水系,导致了这一地区的沙漠化。

时至今日,由于失去上游水的补给、中和、冲刷和稀释,从最下游的湖区五乡镇开始,盐碱化从土壤、地下水逐年上移、扩大,必将影响整个民勤,整个石羊河流域。

坝区地下水严重超采,终将耗干。

另外民勤重兴库区移民安置,过分抬高了地下水,使表层水因强烈的蒸发导致土壤盐碱化。

水库本身是淤积重、面积大、蒸发凶的违背水循环的不科学工程,违背了干旱地区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合理相处的规律,肯定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和报复。

不知今天的三峡工程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1958年修红崖山水库时,就有“修”与“不修”之争。

以唐德寿书记为首的一方力主修水库,认为可防洪灌溉,旱涝保收,利大于弊。

而以民勤本地人县长李玉新为首的一部分力量认为毋须修水库,认为劳民伤财,得不偿失——民勤本沙地,东西是茫茫沙漠,中间有若干沙窝,洪涝灾害无从谈起,只要疏通河渠,有多少水也不会成灾,只会是绿洲更绿,草场更旺,六畜肥壮。

历来民勤是农牧并举,当农业受灾时,广大的牧区有辽阔丰盛的草场,有骆驼牛羊的补偿。

可在当时中国的大局势、大气候下,主修派最终占了上风,因为当时国家的大背景是“以粮为纲”“开田辟地”。

然而仅仅过了四十多年,2004年夏天,一件让30万民勤人心惊胆寒,呼天喊地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石羊河断流,红崖山水库彻底干涸,库底朝天。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仰首问天:

明天的出路在哪里?

青土湖重现碧波

2010年11月30日,据《人民日报》报道:

  干涸沙化半个多世纪的甘肃省民勤县青土湖重现碧波,出现约3平方公里的水面,这标志着经过三年的生态治理,中国三大沙尘策源地之一的甘肃省民勤县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为了使青土湖重现生机,民勤县从今年9月开始,向青土湖注入生态用水1290万立方米,由于沿途蒸发和渗漏补给地下水消耗400多万立方米,最终入湖水量860万立方米。

蓝色的水面微波粼粼,稀疏的芦草顽强地在寒风中摇曳着,腾空而起的水鸟舞动着翅膀在水面上追逐嬉闹……眼前的一幕,很难让人相信这就是50多年前干涸了的民勤青土湖。

民勤县委宣传部的外宣办主任张永文介绍说,民勤青土湖被大量注入生态水后,成群的红嘴鸭、鹭鸶等野生水鸟都选择在此栖息,呈现出一派和谐的自然生态图景。

石羊河,民亲人民的母亲河

活动目标:

1.热爱祖国河山、感受石羊河文明,体会石羊河作为武威人民的“母亲河”怎样深入全面积淀中国文化的。

2.关注母亲河现状,加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协作。

活动重点:

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石羊河的历史、地理、文化和环境等资料,经过整理筛选。

设计成果展示。

加深对石羊河及其文化的了解。

活动过程:

搜集资料: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翻阅有关乡土教材、报纸、询问周边的人及上网查询等途径有关石羊河的资料,时间为一周,一周后将资料交给老师检查摸底。

设计成果方案:

学生设计、学生主持、学生展示,教师退居幕后指导。

成果展示:

1.介绍石羊河概况。

2.讲石羊河的故事传说。

3.赛石羊河知识,以小组为单位抢答的形式进行,题目出自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内容设计

历史、地理、成语、谚语、诗词等方面。

4.学生说说石羊河现状,着重介绍石羊河的断流河水污染情况。

5.怎样治理石羊河出谋划策。

联系农村大棚种植及关井压田植树种草情况说说。

6.小品表演,内容以治理石羊河为主,要求突出环境保护意识。

石羊河是武威人民的母亲河,承载着全市88%的人口、94%的工农业增加值和95%的财政收入的用水。

上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大气环境的变化,上游来水锐减。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和耕地过度开发,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水资源严重短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整个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高达150%以上,远远超过了国际公认的40%左右的控制线。

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已严重危及全市经济建设,危及人民的生存和发展。

温家宝总理对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先后11次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这不仅仅是一个决心,更是一定要实现的目标。

解决石羊河流域生态问题,关键是节水,核心是关井、压田、减人。

为此,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先干快干大干,全力抓好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战略部署,认真开展综合治理各项工作。

目前,社会各界掀起了治沙造林、节约用水新高潮。

移民搬迁、劳务输出、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和为保护母亲河捐资捐物等一系列活动在武威大地如火如荼地展开着!

红崖山水库

活动目标:

1.热爱祖国河山、感受红崖山文明,体会水库作为民勤人民怎样深入全面积淀地方文化的。

2.关注水库河现状,加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协作。

活动重点:

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水库的历史、地理、文化和环境等资料,经过整理筛选。

设计成果展示。

加深对红崖山水库及其文化的了解。

活动过程:

搜集资料:

一.资料展示

红崖山水库是一座位于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处于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的包围之中,距民勤县城30公里,是一座沙漠洼地蓄水工程、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属三级工程。

水库建成于1964年,控制流域面积1.34万平方千米。

水库蓄水面积15平方千米,最大库容为1.07亿立方米。

红崖山水库,被称为沙海明珠。

概述

  红崖山水库是一座位于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的中型沙漠洼地水库,属三级工程,为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

水库建成于1964年,控制流域面积1.34万平方千米。

为16个乡镇供水,宜农面积达22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86.6万亩,受益人口约21万。

水库蓄水面积15平方千米,最大库容为1.07亿立方米。

水库地处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之间,距民勤县城30千米。

水库处在石羊河下游,由于当地降水量远小于蒸发量,水库的蓄水量在进入21世纪后不断下降,2004年时一度干枯。

为缓解这一问题确保民勤县的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便通过调水工程将黄河水引入石羊河。

旅游景区

  山头是库区制高点,登上山顶极目四望,别有一番景致。

远处祁连山遥遥在望,雪峰插天,俯视坝内碧波荡漾,绿浪翻腾,坝外被17.4平方公里的绿化带拥簇,绿树成荫,渠道纵横,身后又是沙丘连绵,大漠无边,唯有人工栽植的2.5万亩沙生植物默默地与风沙抗争。

大漠深处有黑山古堡遗址,有“红山隐豹,黑山积雪”等美妙的神话传说。

这种在茫茫大漠中,溶江南水乡田原风光为一体的奇特景象和人文景观,会让你心迷神醉。

展览室以沙盘模型与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红崖山水库四十年的发展历程。

集中展示了各级领导对建库的关怀与支持,专家、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倾注大量心血的写照,民勤人民勤劳勇敢,战天斗地的动人场面,林茂粮丰、防风固沙的累累硕果,发展旅游的宏伟蓝图。

水库发展史也可以说是民勤绿洲发展史的缩影,也是民勤发展史中辉煌的一页,是考查、研究沙漠水库建设的珍贵史料,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基地。

在水库大坝下方,原石羊河古道约有三百亩水域,属大坝排水汇集而成,活水常流,水质优良,清澈见底,有曲折逶迤的河湾景观,有错落飞流的人工瀑布。

河内鱼虾闲游,绿苇丛生,河旁垂柳低拂,亭台玉立,疏林、草地、水面、沙丘连成一片,环境幽美清净,是人们避暑、休闲的好去处。

修建有集游泳、沙浴、淋浴、更衣于一体的天然游泳场,有供游客品尝水库麻辣鱼等风味小吃的水库饭庄,有供游客休闲娱乐的蒙古包,同时还可在宽阔、清净的水面轻波荡舟,消闲垂钓。

水库设计坝高15.1米,坝长8060米,总库容量1.27亿m3,库水面积25平方公里,控制流域面13400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90万亩。

水库建筑有输水洞、泄洪闸、西坝非常溢洪道等,以蓄水灌溉为主,兼具防洪、养渔、旅游等综合利用效能。

库区大漠、青山、碧波、绿荫、蓝天、彩霞、丽日,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幅美丽壮阔的大漠奇观图,是理想的避暑旅游胜地。

红崖山水库位于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下游,是沙漠地区的一座中型洼地蓄水工程,正常蓄水面积25平方公里,设计库容9930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13400平方公里。

水库只有西面依红崖山而建,其它三面都是人工所筑,而且又修建在沙漠中,这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是罕见的,属亚洲最大的人工沙漠水库,1979年被中央电视台列为“中华之最”,被人们誉为“瀚海明珠”。

2011年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库内游鱼簇簇,野鸭戏水,水鸟穿梭,黑鹤长鸣。

库中有一座沙丘,鸟类时来歇脚,骆驼时来饮水,游人时来沐浴,骆峰雄姿,天光漠色,都含蕴在水光波影之中。

“聚龙亭”是水库风光的精华所在地,仰视红崖山巍然屹立,平视库面碧波万顷,水天一色。

放水时节,河水从输水洞飞流直下,气势宏伟。

在水库大坝下方,约有三百亩水域,活水常流,水质优良,清澈见底,有曲折逶迤的河湾景观,有错落飞流的人工瀑布。

河内鱼虾闲游,绿苇丛生,河旁垂柳低拂,亭台玉立,疏林、草地、水面、沙丘连成一片,环境幽美而清净。

库区建有集游泳、沙浴等为一体的天然游泳场、供游客休闲娱乐的蒙古包和各类风味小吃等设施,同时还可在宽阔、清净的水面轻波荡舟,消闲垂钓。

这里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江南水乡、塞北田园、大漠风光经纬分明,又浑然一体,蔚为壮观,是集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为一体的游览胜地。

历史文化

  水库一期工程于1958年8月开工建设,至1964年完成,总投资约1305万元,库容4600万立方米。

二期工程于1973年6月开工,国家投资约774.25万元,在1980年底完工,库容扩至9750万立方米。

在1989年时又开展了扩建加固工程,投资约520万元,直至1997年完成。

此次工程扩容至9930万立方米,使用32.89万个劳动工日。

2003年11月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使用21万个劳动工日,总投资2969万元,其中国家财政拨款1970万元。

2005年红崖山水库达到了现库容,累积总投资达到了5566.85万元。

 

 

 

 

 

 

 

 

 

 

 

 

 

民勤特产

  教学目标:

1.了解民勤有关特产,进行热爱家乡教育。

2.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热情;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协作。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民勤特产的资料。

经过整理筛选,展示成果,加深对民勤特产的了解

教学过程:

一.资料搜集展示:

沙枣

沙枣又名香柳、银柳、七里香,属胡颓子科胡颓子属落叶乔木,是民勤普遍栽种的防沙挡沙耐盐碱乡土树种。

四月开花,五月结果,花似龙钟,芳香馥郁,果实呈卵圆形或椭圆形。

五月生皮被银粉,六月茁壮似翡翠,七月膨胀像玛瑙,八月成熟果甘饴。

色泽呈淡黄色、杏黄色和枣红色等,肉多核小,富含糖、游离酸、果胶、蛋白质和维生素C等。

兼备磷、钙、铁、锌、锰、尼克酸、硫铵素及微量的核黄素、胡萝卜素等微量元素和谷氨酸、苏氨酸等17种氨基酸,其中糖的主要成份是果糖和葡萄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