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0506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7—2018上学年七年级生物期末联考试卷

一选择题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生长

C.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

D.生物能呼吸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生物具有以下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考点:

生物的特征

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  )

A.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B.动物和植物

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所有生物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和土壤等,它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3.下列对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系统

B.为了保护羊而把狼全部捕杀掉,这对草原生态系统没有影响

C.人类的生产活动过度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答案】D

【解析】最大的生态系统不是海洋生态系统而是生物圈,A错误;为保护羊而把狼全部杀掉,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B错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但这种自我调节的能力是有限度的,C错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D正确。

4.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的是(  )

A.老虎吃野兔B.蛇吃老鼠

C.青蛙吃昆虫D.蝗虫吃庄稼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生产者是的绿色植物,因为植物能制造有机物,消费者指的是动物,因为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生物与生物之间有某种逻辑关系:

如竞争、合作和捕食等,A、B、C三个选项中的生物都是动物,都属于消费者,为错误项,蝗虫是动物,属于消费者,庄稼是植物属于生产者,二者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D正确。

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5.在切西瓜时,会有许多甜甜的汁液流出,这种汁液主要存在于(  )

A.液泡内B.细胞膜上

C.细胞核内D.细胞壁上

【答案】A

【解析】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西瓜汁,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A正确;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非常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看清楚,起保护并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B错误;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C错误;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D错误。

6.在汶川大地震中,对当时没有亲人认领的遇难者的尸体进行处理之前,除了对死者编号、拍照之外,还提取了死者的DNA样本。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

A.细胞壁B.细胞核

C.细胞膜D.细胞质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细胞的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A错误;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它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发育和繁殖;B正确;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C错误;细胞质可以流动,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且细胞质中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D错误。

考点:

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7.以下为多细胞生物的是(  )

A.变形虫B.衣藻

C.草履虫D.洋葱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自然界中的生物多种多样,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等,整个身体都只由一个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生物;也有多细胞的,如洋葱,其植株是多细胞的,为多细胞生物。

考点:

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藻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8.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共同点是(  )

A.都必须生活在水中B.植株都很矮小

C.都可以食用D.都不产生种子

【答案】D

【解析】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D正确。

9.植物幼根根尖长出白色“绒毛”的部分是(  )

A.根冠B.成熟区

C.伸长区D.分生区

【答案】B

【解析】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

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长白色“绒毛”的部分的是成熟区,B正确。

10.植物可以进行无土栽培的原因是(  )

A.植物吸收的并不是土壤中的无机盐

B.植物的根只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C.土壤对植物的生长并没有作用

D.根只吸收水分和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答案】B

【解析】植物吸收的是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A错误;植物的根吸收的只是水和无机盐,土壤对植物起固定作用,所以可以采用无土栽培,B正确;土壤对植物有固定作用,C错误;根吸收的不只是水和含氮、磷、钾的无机盐,还有含硼、铁等其它无机盐,D错误。

11.细胞分裂的结果可使()

A.细胞数目增多B.细胞体积增大

C.细胞数目减少D.细胞数目增多和体积增大

【答案】A

【解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A正确。

12.瓜农老王家种的西瓜,由于管理不善,一些花刚开放就被害虫吃掉花柱甚至子房的一部分,这种花将来的发育情况是(  )

A.发育成正常西瓜B.发育成缺损西瓜

C.发育成无子西瓜D.凋落不能发育成西瓜

【答案】D

【解析】子房是雌蕊的一部分,经过传粉、受精后,具体发育情况为:

可见,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可见,一些刚开的花被害虫吃掉了花柱甚至子房的一部分,这种花将来发育的情况是凋落不能发育成西瓜,D正确。

13.下列生态因素,对沙漠植物的分布影响最大的是(  )

A.光照B.温度

C.水分D.空气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解:

沙漠干旱缺水,而水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分,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沙漠上到处都是不毛之地,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因此影响这些植物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分.

故选:

C

考点: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4.杨树的茎能够不断长粗是因为杨树的茎中有(  )

A.树皮B.韧皮部

C.木质部D.形成层

【答案】D

【解析】杨树是木本植物,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表皮起保护作用,韧皮部包括筛管(运输有机物)和韧皮纤维(有韧性),木质部包括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和木纤维(坚硬),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杨树的茎能够不断长粗是因为杨树的茎中有形成层,D正确。

15.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

B.植物只在黑夜进行呼吸作用

C.植物白天和黑夜都进行呼吸作用

D.植物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呼吸作用的概念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植物所有活的细胞都需要呼吸作用释放能量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呼吸作用一但停止,生命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呼吸作用

16.萝卜储藏久了会空心,是因为体内的有机物通过什么作用被分解了(  )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

【答案】B

17.当快要熄灭的火柴遇到金鱼藻在光下放出的气体,立刻猛烈地燃烧起来,这个小实验证明光合作用能够产生(  )

A.有机物B.水C.氧气D.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金鱼藻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当快要熄灭的火柴遇到金鱼藻在光下放出的气体,立刻猛烈地燃烧起来,这个小实验证明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氧气。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18.我国森林资源种类丰富,但仍然是一个少林的国家,其原因是(  )

A.森林覆盖率低

B.人口众多

C.乱砍滥伐、过度利用

D.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6.55%,大大低于全世界27%的平均水平,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只有0.128公顷,草原过度放牧及鼠害,使其面临荒漠化,再加上因为过度放牧,牧草资源减少,而非牧草植物形成优势种群,并占据牧草生存空间,使草原丧失其基本功能,所以我国森林资源种类丰富,但仍然是一个少林的国家,其原因是人口众多,D正确。

19.制作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把洋葱表皮置于载玻片中央的清水中

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③用碘液染色

④盖上盖玻片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

C.②①④③D.①③②④

【答案】C

【解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

擦、滴、撕、展、盖、染、吸,即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①把洋葱表皮置于载玻片中央的清水中、④盖上盖玻片、③用碘液染色,可见C正确。

20.下列关于种子胚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胚都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B.单子叶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胚乳

C.子叶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胚乳

D.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茎,胚芽发育成芽

【答案】A

【解析】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构成的,故A正确;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都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构成的,故BC错误;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先萌发,发育为根,胚轴发育为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芽发育为茎和叶,故D错误。

21.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下列哪项开始的(  )

A.受精卵B.胚胎

C.神经组织D.婴儿

【答案】A

【解析】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个体的生长发育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可见A正确。

22.在皮肤的表面和小肠的内表面分布的组织是(  )

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

C.结缔组织D.神经组织

【答案】A

【解析】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以及呼吸道粘膜等,符合题意;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骨骼肌等,不符合题意;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如骨组织、血液、肌腱、韧带、淋巴、皮下脂肪等,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的作用,血液中有血细胞和血浆等物质,具有营养、保护、运输等作用,属于结缔组织,不符合题意;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